CN103487880B - 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7880B
CN103487880B CN201310457096.XA CN201310457096A CN103487880B CN 103487880 B CN103487880 B CN 103487880B CN 201310457096 A CN201310457096 A CN 201310457096A CN 103487880 B CN103487880 B CN 103487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silicone oil
sponge
fiber ribbon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70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7880A (zh
Inventor
王小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70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7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7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7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7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7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若干光纤或光纤并带分别穿过吸有水性硅油的海绵,形成硅油层,硅油的粘度在25℃下保持在300-600mpa.s,密度在25℃下保持在1.01~1.03g/cm;附着水性硅油层的光纤或光纤并带由树脂粘接形成未固化的光纤束,之后经光固化,其间水性硅油层气化形成可剥离间隙。涂覆硅油的装置,包括海绵、油箱、盖板和水性硅油,油箱中心部位凸起,周围形成放置硅油的环形槽道,所述凸起的顶部高于槽道中硅油液面,海绵覆盖在凸起的顶部与盖板之间的空间内,海绵至少有一垂落部分延伸至储油槽中的储油液面下。优点是,光纤或光纤并带的剥离变得很容易。

Description

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需求日益增大,对大芯数光缆的需求越来越多。但光纤带一般只能做12芯,12根不同颜色的光纤并列排列并通过UV树脂固化形成如图1所示的光纤并带。如果光纤芯数超过12芯,同一光纤带中就会出现同色的光纤,不好分辨。所以光纤并带的芯数受限于区别光纤的颜色。为获得更多芯数的光纤同时便于剥离,目前的光纤束是将两根光纤并带平摊式放置并通过树脂固化形成平摊式光纤束,如图2。这种光纤束受到眼膜结构限制,平摊式放置的光纤带只能有两根,使得光纤束所含光纤芯数受到大大制约。
如果将光纤束做成在圆截面内均匀放置光纤的结构,如图7,或层叠式放置的结构,如图8,可以大大增加光纤束中的光纤芯数,但由此带来难以剥离的难题。实际上,将图9所示的光纤带中的光纤剥离出来就已比较费事,如果将光纤带层叠式放置,相邻的光纤带粘连面积更大,剥离则更困难。
为了解决光纤剥离问题,目前有采用隔离基来增加剥离性能的做法,如中国专利申请CN1503021A,采用油脂类作为隔离基,而在实际使用这类光纤时,就会发现,其中的油脂很很容易溢出来,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这种隔离基还会造成光纤带损耗变大,直径不稳定。
另外,中国专利申请CN102393547A公开了一种光纤束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披露了采用涂覆硅油隔离层,并通过UV灯照射而使该隔离层气化,从而使相邻层光纤带之间及光纤带与树脂之间产生很小的间隙而无粘连。但实际操作中,一般硅油并不易气化,而且硅油较薄的均匀附着在光纤或光纤并带的表面非常困难,该申请文件并未透露这些技术关键,这使得要很容易将束光纤中光纤剥离出来的目的难以真正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解决光纤束中的光纤或光纤带剥离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带易剥离的方法以及所述剥离方法中所使用的一种光纤带涂覆硅油的装置。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的方法,包括:
若干光纤或光纤并带分别穿过吸有水性硅油的海绵,在每一光纤或光纤并带外表形成硅油层,所述水性硅油的在25℃环境温度下粘度保持在300-600mpa.s,密度在25℃下保持在1.01~1.03g/cm;
若干附着水性硅油层的光纤或光纤并带通过置有树脂的并带模具,在树脂粘接作用下形成未固化的光纤束;
所述未固化的光纤束通过UV灯箱进行光固化,其间光纤并带外表附着的水性硅油层气化,使光纤并带之间和光纤并带与固化的树脂之间形成间隙,便于光纤并带从光纤束中剥离。
所述剥离的方法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硅油层的厚度为10~30nm。
所述剥离的方法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海绵为中密度抗静电海绵。
所述剥离的方法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若干光纤并带以100-500米/秒的速度通过吸有水性硅油的对应海绵。
一种光纤或光纤并带外表涂覆硅油的装置,包括海绵、油箱、盖板和水性硅油,所述油箱中心部位凸起,在该凸起的周围形成环形槽道,所述水性硅油置于槽道中,所述凸起的顶部高于所述槽道中储油的液面,所述海绵覆盖在凸起的顶部并且至少有一垂落部分延伸至储油槽中的储油液面下,盖板置于海绵上方并支承在油箱上,使得盖板与所述凸起之间留有放置海绵的空间,凸起的顶部与盖板对应的部位设有让光纤并带穿过的孔。
所述涂覆硅油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油箱为一矩形箱体,所述凸起为圆柱形凸起,所述凸起顶部和盖板对应的部位设有均布的若干所述让光纤并带穿过的孔。
所述涂覆硅油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海绵为矩形,该矩形海绵中心部分覆盖在所述凸起部位,垂落部分通过至少三个螺钉固定在所述凸起的侧面上,所述螺钉一部分旋进所述凸起的侧面,一部分凸出于海绵外形成支脚。
所述涂覆硅油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盖板为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圆盖,在盖的内周侧设有与所述支脚周向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盖板通过定位槽与所述支脚的配合套接在覆盖有海绵的凸起上,并通过定位槽的一侧槽面支承在支脚上。
所述涂覆硅油的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油箱上端一侧连接由安装板,按装板上设有腰形的安装孔。
本发明通过控制硅油的粘度和密度达到涂覆所需的流动性和附着力,并让光纤或光纤带穿过海绵,吸附水性硅油的海绵能十分均匀地对光纤或光纤带表面进行涂覆,以形成稳固、均匀且较薄的涂层,这样在进行光固化时保证硅油能全部气化,以形成剥离的间隙,很好地解决了光纤从光纤带或光纤束中剥离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层叠式光纤束中的光纤带因粘黏面积大不容易剥离的问题,使光纤或光纤并带的剥离变得很容易,且剥离时不会有化学物质渗出,不会对环境及操作者造成污染。
同时,本发明的涂覆硅油的装置使海绵被固定在一个不受外界的挤压的空间内,能自由连续均匀地向上吸附硅油,对穿过海绵的光纤或光纤带的外表面进行均匀的涂覆,以保证形成均匀较薄的涂层。
附图说明
图1是光纤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光纤带平摊式放置的平摊式结构光纤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涂覆硅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涂覆硅油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3所示涂覆硅油装置的左视图。
图6是图3所示涂覆硅油装置中的盖板2的A向视图。
图7是设计的一种截面为圆形的光纤束示意图。
图8是设计的一种将光纤并带层叠放置而形成的层叠式光纤束的示意图。
图9是一种具有让成层叠式光纤带通过孔的盖板。
图10是一种具有让阵列分布光纤通过孔的盖板。
图11是阵列分布光纤形成的类似于成层叠式光纤束的示意图。
图中:1油箱,11凸起,12槽道,2盖板,21孔,22定位槽,3水性硅油,4海绵,5螺钉,51支脚,6光纤束,7安装板,71腰形孔,8a圆截面的光纤束,8b由光纤并带层叠形成的层叠式的光纤束,8c由阵列分布的光纤形成的类似于层叠式的光纤束,8d两并带平摊形成的平摊式的光纤束,81光纤并带,81a光纤,81a1硅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方法得以很好的实施,采用了如图3-5所示的光纤或光纤并带外表涂覆硅油装置,该装置包括海绵4、油箱1、盖板2和水性硅油3。油箱1的中心部位凸起11,在该凸起的周围形成环形槽道12,水性硅油3置于槽道中。所述凸起11的顶部高于槽道12中所储硅油3的液面,海绵4覆盖在凸起11的顶部,并且海绵4至少有一垂落部分延伸至槽道中的所储硅油的液面下。盖板2置于海绵4的上方并支承在油箱1上,使得盖板2与所述凸11起之间留有放置海绵4的空间,凸起11的顶部与盖板2对应的部位上设有让光纤或光纤并带穿过的孔21。
进一步的,上述油箱1设置为矩形箱体,其中心部位的凸起11为圆柱形凸起,该凸起的顶部和盖板2对应的部位设有若干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孔21。
为了便于裁剪,海绵4设计成矩形状,并采用中密度抗静电海绵,为了海绵4吸油均匀,较优选的是裁剪成方形,尽量使海绵4的垂落部分分布均匀,并使矩形海绵的中心部分覆盖在凸起11的顶部,海绵4通过垂落部分由四个螺钉5固定在凸起11的圆周侧面上,凸起11的圆周侧面上均布有四个螺孔,该螺孔不穿透凸起11的侧壁,属于盲孔,请参见图3,螺钉5一部分旋进凸起11的侧面上的上述螺孔,未旋进部分凸出于海绵外,形成支脚51。
盖板2为与凸起11对应的盖,因凸起11为圆柱形,所以盖板2为圆盖。在圆盖的内周侧设有与上述支脚周向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定位槽22,参见图6,盖板2通过定位槽22与支脚51的配合套接在覆盖有海绵4的凸起11上,并通过定位槽21的一侧槽面支承在支脚51上。
凸起11不局限于圆柱形,也可为棱柱形,盖板2则可设计为对应形成的盖,这里不再一一陈述。
为了方便安装,在油箱上端一侧设置安装板7,安装板上设有腰形孔71,方便安装时的位置调整。
有了上述涂覆硅油的装置后,即可在光纤束的生产中实施下述使光纤束中光纤易剥离的方法,例如: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制造如图7所示的截面为圆形的光纤束。
在油箱1内放入水性硅油,该硅油的在25℃温度下粘度为350~600mpa.s,密度为1.01~1.03g/cm,其物理性能较好的满足对光纤的较薄硅油层的形成。
将36根光纤81a分别通过盖板2上的一孔21(参见图6)戳入中密度的抗静电海绵4,并从海绵4穿出通过凸起11上的孔11a引出,光纤81a穿过海绵4时,吸有水性硅油对应海绵外表面涂覆10~30nm厚度均匀的硅油层81a1。
36根附着水性硅油层的光纤以100米/秒的速度通过置有树脂的并带模具,在树脂粘接作用下形成未固化的光纤束;所述未固化的光纤束通过UV灯箱进行光固化,形成光纤束。其间光纤外表附着的水性硅油层气化,使光纤与固化的树脂之间形成间隙,在将光纤从光纤束8a中剥离出来时十分容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制造如图8所示的由光纤并带层叠式排列形成的光纤束。
在油箱1内放入水性硅油,该硅油的在25℃温度下粘度为295~500mpa.s,密度为1.01~1.03g/cm,其物理性能较好的满足对光纤并带的较薄硅油层的形成。
将6根光纤并带81分别以200米/秒的通过盖板2上的孔21(参见图9)戳入中密度的抗静电海绵4,并从海绵4穿出通过凸起11上的孔11a引出,光纤并带81穿过海绵4时,吸有水性硅油的海绵对光纤并带81外表面涂覆10~30nm厚度均匀的硅油层81a1。
若干附着水性硅油层的光纤并带81通过置有树脂的并带模具,在树脂粘接作用下形成未固化的光纤束;所述未固化的光纤束通过UV灯箱进行光固化,形成光纤束。其间光纤并带81外表附着的水性硅油层气化,使光纤并带81与固化的树脂之间形成间隙,在将光纤并带81从光纤束8b中剥离出来时,十分容易。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制造如图10所示的由阵列分布光纤形成的类似于层叠式的光纤束。
在油箱1内放入水性硅油,该硅油的在25℃温度下粘度为295~400mpa.s,密度为1.01~1.02g/cm,其物理性能较好的满足对光纤的较薄硅油层的形成。
将72根光纤81a分别以500米/秒的通过盖板2上阵列排列的孔21(参见图11)后戳入低密度的抗静电海绵4,并从海绵4穿出通过凸起11上的孔11a引出,光纤81a穿过海绵4时,吸有水性硅油的海绵对光纤81a外表面涂覆10~30nm厚度均匀的硅油层81a1。
若干附着水性硅油层的光纤81a通过置有树脂的并带模具,在树脂粘接作用下形成未固化的光纤束;所述未固化的光纤束通过UV灯箱进行光固化,形成光纤束。其间光纤81a外表附着的水性硅油层气化,光纤81a与固化的树脂之间形成间隙,将光纤81a从光纤束8c中剥离出来,变得十分容易。
上述实施例证明了本发明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光纤或光纤带从光纤束中剥离的问题,并且在剥离的时不会有相关流体溢出,因而不会出现在剥离时由于污染物溢出而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

Claims (9)

1.一种光纤或光纤并带外表涂覆硅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海绵、油箱、盖板和水性硅油,所述油箱中心部位凸起,在该凸起的周围形成环形槽道,所述水性硅油置于槽道中,所述凸起的顶部高于所述槽道中储油的液面,所述海绵覆盖在凸起的顶部并且至少有一垂落部分延伸至储油槽中的储油液面下,盖板置于海绵上方并支承在油箱上,使得盖板与所述凸起之间留有放置海绵的空间,凸起的顶部与盖板对应的部位设有让光纤并带穿过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并带外表涂覆硅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为一矩形箱体,所述凸起为圆柱形凸起,所述凸起顶部和盖板对应的部位设有均布的若干所述让光纤并带穿过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或光纤并带外表涂覆硅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为矩形,该矩形海绵中心部分覆盖在所述凸起部位,垂落部分通过至少三个螺钉固定在所述凸起的侧面上,所述螺钉一部分旋进所述凸起的侧面,一部分凸出于海绵外形成支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或光纤并带外表涂覆硅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与所述凸起对应的圆盖,在盖的内周侧设有与所述支脚周向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盖板通过定位槽与所述支脚的配合套接在覆盖有海绵的凸起上,并通过定位槽的一侧槽面支承在支脚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纤或光纤并带外表涂覆硅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端一侧连接由安装板,按装板上设有腰形的安装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剥离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光纤或光纤并带分别穿过吸有水性硅油的海绵,在每一光纤或光纤并带外表形成硅油层,所述海绵覆盖在一凸起的顶部并且至少有一垂落部分延伸至储油槽中的储油液面下,所述水性硅油的在25℃环境温度下粘度保持在300~600mpa.s,密度在25℃下保持在1.01~1.03g/cm;
若干附着水性硅油层的光纤或光纤并带通过置有树脂的并带模具,在树脂粘接作用下形成未固化的光纤束;
所述未固化的光纤束通过UV灯箱进行光固化,其间光纤并带外表附着的水性硅油层气化,使光纤并带之间和光纤并带与固化的树脂之间形成间隙,便于光纤并带从光纤束中剥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剥离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层的厚度为10~30n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剥离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为中密度抗静电海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剥离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光纤并带以100~500米/秒的速度通过吸有水性硅油的对应海绵。
CN201310457096.XA 2013-09-30 2013-09-30 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Active CN103487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7096.XA CN10348788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7096.XA CN10348788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7880A CN103487880A (zh) 2014-01-01
CN103487880B true CN103487880B (zh) 2016-05-25

Family

ID=49828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7096.XA Active CN103487880B (zh) 2013-09-30 2013-09-30 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7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822A (zh) * 2019-07-16 2019-10-08 成都中住光纤有限公司 一种易剥涂层光纤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41508U (zh) * 2010-07-21 2011-02-09 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用于涂覆离型剂的装置
CN201903679U (zh) * 2010-12-16 2011-07-20 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并带机
CN102393547A (zh) * 2011-12-08 2012-03-28 南京烽火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束及其制造方法
CN102323650B (zh) * 2011-09-14 2013-03-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光纤束时使用的油膏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401782A1 (en) * 2000-01-31 2001-08-02 John T. Mcdevitt Portable sensor arra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41508U (zh) * 2010-07-21 2011-02-09 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 用于涂覆离型剂的装置
CN201903679U (zh) * 2010-12-16 2011-07-20 江苏俊知光电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并带机
CN102323650B (zh) * 2011-09-14 2013-03-1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光纤束时使用的油膏模具
CN102393547A (zh) * 2011-12-08 2012-03-28 南京烽火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束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7880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5463B (zh) 一种柔性显示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69237B (zh) 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制备方法
CN103576450B (zh) 曲面衬底上制备纳米级厚度薄膜及结构的方法
CN208930725U (zh) 一种连续光固化3d打印机的料槽装置
CN103487880B (zh) 使光纤束中光纤或光纤并带易剥离方法及硅油涂覆的装置
KR101241963B1 (ko) 패턴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667958A (zh) 一种手机面板边框孔区透明胶层的制备方法
CN111830615B (zh) 一种防窥膜制造方法
CN104330923A (zh) 一种可弯曲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86575A (zh) 有机封装层、显示基板的形成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JP6185272B2 (ja) 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ム、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CN102393547A (zh) 一种光纤束及其制造方法
CN203850300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021587A (zh) 一种复合绝缘子及其制造方法
RU2016100820A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цилиндрических флексографических печат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TW201338639A (zh) 光電電路板的製造方法
CN205833519U (zh) 一种光学膜涂布头装置
CN104022125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50006122A (ko) 플렉시블 렌티큘러시트 제조방법, 그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벨
TW200601328A (en)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nd detaching cap for optical disc spin-coat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disc spin-coating comprising the sam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disc using the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nd detaching cap for optical disc spin-coating
CN106486344A (zh) 一种图案化的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WO2009150406A3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n smc material
CN205384441U (zh) 薄膜光罩、贴合与曝光辅助装置
CN209231895U (zh) 触控盖板
CN203351121U (zh) 一种超薄阻燃商标贴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0038 No. 76, Xingang Avenue,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WASIN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Address before: 210038 No. 76, Xingang Avenue,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Fiberhome Fujikura Optical Communication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