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4401B - 氨基杆菌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氨基杆菌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4401B
CN103484401B CN201310397231.6A CN201310397231A CN103484401B CN 103484401 B CN103484401 B CN 103484401B CN 201310397231 A CN201310397231 A CN 201310397231A CN 103484401 B CN103484401 B CN 103484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ycm
nutrient solution
aminobacter
iron content
manganese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72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4401A (zh
Inventor
姜理英
陈建孟
何智敏
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13103972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4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4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4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4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4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氨基杆菌H1(Aminobacter sp.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为:将氨基杆菌H1经种子培养后的菌悬液以体积比1%的接种量接种至含铁PYCM培养液中,并向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中加入MnCl2,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含铁PYCM培养液体积计0.25~50mmol/L,于25~35℃、160r/min振荡箱中培养5~7d,从而将锰离子氧化为氧化锰;本发明Aminobacter sp.H1取自成熟锰砂,是除锰滤池中常见的优势菌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因而该菌株在水体和固体基质中氧化除Mn2+的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氨基杆菌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锰氧化能力的新菌株-氨基杆菌(Aminobactersp.)H1及其应用。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用水量快速增加,使得目前国内各大地表水系和地下水均遭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锰便是主要污染元素之一。不仅是我国,在世界其他国家,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标现象也很普遍,如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同本、德国、芬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锰(Mn)是地壳中仅次于铁(Fe)的第二大过渡金属,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沉积物和各种矿物中,是所有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某些金属酶如过氧化物岐化酶、精氨酸酶和磷酸盐转移酶的成分。但锰摄入过量则可造成中毒,引起多种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如嗜睡、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末梢神经损害,四肢僵直等症状。此外,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过量的锰也可导致一系列不利影响,如增加水的浊度和色度、使工业品着色等,不仅严重影响水的使用价值,而且还降低了某些工业产品的质量。因此研究水体中锰的净化技术便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生物净化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处理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有毒污染物的降解和净化。采用生物技术氧化去除锰的关键之一便是获得具有高效氧化降解Mn2+能力的菌株。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对锰的生物去除进行了大量研究,迄今分离获得的锰细菌主要包括生盘纤发菌(Leptothrix discophora)、芽胞杆菌(Bacill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等。大量研究表明,从环境中分离筛选的高效锰氧化菌,仍然是消除环境中锰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发明中的氨基杆菌(Aminobacter sp.)是一种常见的短杆菌,经检索专利和其他相关文献,尚未发现利用该菌种氧化去除水体中Mn2+的报道。该菌株的发现对于工业废水中锰等重金属的高效净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微生物锰氧化的理论研究。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株高效、耐受能力强的具有Mn2+氧化能力的氨基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涉及一株氨基杆菌H1(Aminobacter sp.H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296,保藏日期2012年7月19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所述氨基杆菌(Aminobacter sp.)H1来源于沈阳某开发区水厂运行稳定的生物除锰滤池中成熟锰砂,经驯化、分离、纯化得到。菌株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好氧,氧化酶阳性,生长在含铁PYCM固体培养基呈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的圆形菌落。透射电镜下观察该菌体的形态为短杆菌,有鞭毛。Aminobacter sp.H1的GenBank登录号为JX457318,其16S rDNA序列为SEQ.ID.NO1所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氨基杆菌H1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所述应用为:将氨基杆菌H1经种子培养后的菌悬液以体积比1%的接种量接种至含铁PYCM培养液中,并向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中加入MnCl2,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含铁PYCM培养液体积计0.25~50mmol/L(不高于50mmol/L均可,MnCl2加入量的计量中不包括菌悬液的体积,防止MnCl2在高温灭菌时被氧化,待已灭菌的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通过0.22μm微孔膜过滤除菌后加入培养基中),于25~35℃、160r/min振荡箱中培养5~7d,从而将锰离子氧化为氧化锰;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的终浓度组成为:蛋白胨0.5~0.8g/L,酵母粉0.1~0.2g/L,K2HPO40.05~0.15g/L,MgSO4·7H2O0.1~0.25g/L,NaNO30.1~0.3g/L,CaCl20.05~0.1g/L,(NH4)2CO30.05~0.15g/L和柠檬酸铁铵0.5~2g/L,溶剂为去离子水,pH6.8~7.2。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优选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含铁PYCM培养液体积计0.25~30mmol/L。
进一步,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中柠檬酸铁铵的终浓度优选为1~2g/L。
进一步,所述菌悬液中细胞光密度(OD600)为1.0。
进一步,优选所述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5天,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中柠檬酸铁铵终浓度为1g/L,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含铁PYCM培养液体积计为1mmol/L,培养液pH值为7。
进一步,所述菌悬液按如下方法制备:
(1)斜面培养:将氨基杆菌H1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并向斜面培养基内加入以斜面培养基体积计0.25~10mmol/L的MnCl2,在25~35℃下培养48~72h,获得斜面菌体;所述斜面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蛋白胨0.5~0.8g/L,酵母粉0.1~0.2g/L,K2HPO40.05~0.15g/L,MgSO4·7H2O0.1~0.25g/L,NaNO30.1~0.3g/L,CaCl20.05~0.1g/L和(NH4)2CO30.05~0.15g/L,琼脂质量终浓度1.5~2.0%、溶剂为去离子水,pH6.8~7.2;
(2)种子培养:从斜面菌体挑取一接种环菌体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30℃下培养60~72h,获得种子液,即菌悬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蛋白胨0.5~0.8g/L,酵母粉0.1~0.2g/L,K2HPO40.05~0.15g/L,MgSO4·7H2O0.1~0.25g/L,NaNO30.1~0.3g/L,CaCl20.05~0.1g/L,(NH4)2CO30.05~0.15g/L和柠檬酸铁铵0.5~2g/L,溶剂为去离子水,pH6.8~7.2。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提供一株新菌株—氨基杆菌(Aminobacter sp.)H1,以体积比1%的接种量将氨基杆菌H1菌悬液接种至含铁PYCM培养基中,并在培养基中加入Mn2+,当培养基中存在1g/L柠檬酸铁铵时,在30℃,160r/min,pH值为7.0的条件下,培养3d内可以将10mmol/L的Mn2+完全去除,5d内可将60%左右的1mmol/L Mn2+氧化生成高价态不溶性的生物氧化锰;在Mn2+初始浓度高达50mmol/L的含铁PYCM培养基中,菌株能保持生长活性,并在Mn2+初始浓度高达40mmol/L含铁PYCM培养基中有Mn2+氧化活性,最佳温度为35℃,最佳pH值为7.0;本发明Aminobacter sp.H1取自成熟锰砂,是除锰滤池中常见的优势菌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因而该菌株在水体和固体基质中氧化除Mn2+的应用前景广阔。
(四)附图说明
图1为Aminobacter sp.H1的革兰氏染色照片;
图2为Aminobacter sp.H1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3为Aminobacter sp.H1的系统发育树图;
图4为Aminobacter sp.H1的Biolog鉴定图;
图5为Aminobacter sp.H1的不同生长阶段对Mn2+的氧化去除曲线;
图6为Aminobacter sp.H1对锰抗性;
图7为Aminobacter sp.H1对高浓度Mn2+的去除率;
图8为Aminobacter sp.H1对低浓度Mn2+的氧化率。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其中所用的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市售试剂。
实施例1.氨基杆菌(Aminobacter sp.)H1的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1、Aminobacter sp.H1的分离及纯化
Aminobacter sp.H1是从沈阳经济开发区某水厂运行稳定的成熟活性锰砂中驯化、分离及纯化得到的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具体步骤如下:
取水厂运行稳定的成熟活性锰砂,自来水淘洗3~5次后,空曝48h,尽量去除残留的有机物。配制含铁PYCM培养液(pH=7),向含铁PYCM培养液中加入添加MnCl2对活性污泥(即空曝48h后的锰砂)进行定向驯化,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培养液体积计10mmol/L,每3d更换新鲜培养液一次,每天测定培养液的pH。
配制MnCl2初始浓度为10mmol/L(即MnCl2的加入量以含铁PYCM培养基体积计为10mmol/L)的含铁PYCM培养基方法如下:蛋白胨0.8g,酵母粉0.2g,MnCl2·4H2O2g,K2HPO40.1g,MgSO4·7H2O0.2g,NaNO30.2g,CaCl20.1g,(NH4)2CO30.1g,柠檬酸铁铵2.0g,去离子水1L,pH7.0,分装于250mL的锥型瓶(100mL/个)中,121℃湿热灭菌20min后使用。防止MnCl2在高温灭菌时被氧化,待已灭菌的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后通过0.22μm微孔膜过滤除菌后加入培养基中。
将驯化的污泥按体积分数为5%的量加入到上述含铁PYCM培养基(MnCl2初始浓度为1mmol/L,柠檬酸铁浓度为1.0g/L)中,于30℃,160rpm的摇床振荡培养3d左右至对数生长期,随后以体积浓度10%的量转接到新鲜灭菌后的含铁PYCM培养基(MnCl2初始浓度为1mmol/L,柠檬酸铁浓度为1.0g/L)中,30℃,160rpm摇床振荡培养。取少量培养液于含铁PYCM琼脂培养基平板上进行稀释涂布及划线分离,挑取单菌落接入含铁PYCM培养基(MnCl2初始浓度为1mmol/L,柠檬酸铁浓度为1.0g/L)中,30℃、160rpm摇床继续振荡培养,直到获得在上述培养基中生长快、菌落规则和性状稳定的可氧化Mn2+的单菌株,记为菌株H1。
菌株H1生长稳定期的革兰氏染色如图1所示,透射电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该菌株H1是革兰氏阴性菌,好氧,30℃下在含铁PYCM琼脂固体培养基生长5天后呈白色、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的圆形菌落;透射电镜下观察该菌体的形态为短杆菌,有鞭毛。
2、菌株H1的鉴定
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实验及Biolog等方法鉴定,确定菌株H1为氨基杆菌H1(Aminobacter sp.)。具体步骤如下:
采用3S柱离心式环境样品DNA回收试剂盒(V2.2,上海申能博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和纯化菌株H1的DNA,4℃保存。选用细菌的通用引物BSF27/20和BSR1492/20对纯化的DNA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分别为:
BSF27/20:5'-AGAGTTTGATCATGGCTCAG-3'
BSR1492/20:5'-TACGGTTACCTTGTTACGACTT-3'
PCR反应程序设定为:94℃预变性4min;然后94℃变性1min,53℃退火1min,72℃延伸2min,循环30个周期;然后72℃延伸5min;最后4℃保持10min。将PCR产物进行测序(上海英潍捷基),菌株H1的16S rDNA序列为SEQ.ID.NO1所示。
将菌株H1的16S rDNA序列上传到Genbank,获得Genbank的登录号JX457318,同时与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从属于Aminobacter属,与Aminobacter sp.CL-9.08(HQ113207)同源性最高,达到99%。图3为该菌株的系统发育树。
菌株H1生理生化鉴定参照《微生物学实验》(沈萍等,2007)方法进行,结果如表1所示。
菌株H1的Biolog鉴定具体步骤:将待测菌接种至含铁PYCM琼脂(MnCl2终浓度1mmol/L,柠檬酸铁铵终浓度1g/L)平板培养基上活化,随后挑取单菌落接入新鲜的BUG+B培养基,30℃培养过夜。用无菌棉签挑取已经培养好的菌落,在无菌超净台中缓慢接种到浊度管(选用IF-A接种液)中,调整浊度至98%,用排枪小心地接种到Biolog碳源板(选用GN-III)上,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培养4~6h、16~24h后用Biolog鉴定仪通过计算机读取相应的数据,得到菌株鉴定的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菌株H1为氨基杆菌(Aminobacter aminovorans),与16S rDNA及生理生化结果一致,因此将菌株H1命名为氨基杆菌(Aminobacter sp.)H1。
BUG+B培养基配置如下:取250mL锥形瓶一个,加入95mL超纯水,5.7g BUG琼脂培养基(Cabot Blvd,Hayward,CA984545,USA),煮沸溶解(冷却后pH一般为7.3±0.1),包好,121℃灭菌15min,冷却至45~50℃后,加5mL新鲜的脱纤羊血,倒平板。
菌株Aminobacter sp.H1已于2012年7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296,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表1菌株H1生理生化结果
试验项目 结果
革兰氏染色 -
淀粉水解试验 -
吲哚试验 -
甲基红试验 -
V-P试验 -
氧化酶试验 +
明胶液化试验 -
过氧化氢酶试验 +
硫化氢试验 -
产氨试验 +
硝酸盐还原试验 +
实施例2:Aminobacter sp.H1在不同生长阶段对Mn2+的氧化去除能力
在最佳环境因子条件(培养液pH=7.0,培养温度30℃,1g/L柠檬酸铁铵)下,考察了菌株H1在不同生长阶段对Mn2+的氧化去除特性,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菌株Aminobacter sp.H1在不同生长阶段对Mn2+的氧化去除能力显著不同,且以对数生长期后期和稳定期最强。菌株在培养20h时对锰离子具有氧化去除效果,85%左右Mn2+在72h内被去除,其中有37%左右Mn2+生成了氧化物。在培养168h时,锰离子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培养基中94.8%的Mn2+被去除,其中50%形成锰氧化物。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菌悬液的配制:
斜面培养:将氨基杆菌H1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并向斜面培养基内加入以斜面培养基体积计1mmol/L的MnCl2,在30℃下培养72h,获得斜面菌体;所述斜面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蛋白胨0.8g/L,酵母粉0.2g/L,K2HPO40.1g/L,MgSO4·7H2O0.2g/L,NaNO30.2g/L,CaCl20.1g/L,(NH4)2CO30.1g/L,柠檬酸铁铵2g/L,琼脂质量终浓度1.5%、溶剂为去离子水,pH7.0。
种子培养:从斜面菌体挑取一接种环菌体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30℃下培养60h,获得种子液,即菌悬液,细胞光密度(OD600)为1.0;所述种子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蛋白胨0.8g/L,酵母粉0.2g/L,K2HPO40.1g/L,MgSO4·7H2O0.2g/L,NaNO30.2g/L,CaCl20.1g/L,(NH4)2CO30.1g/L,柠檬酸铁铵1.0g/L,溶剂为去离子水,pH7.0。
(2)锰离子的氧化:
配制一定量pH=7、含铁PYCM培养液(含1g/L柠檬酸铁铵),分装于250mL的锥形瓶中,每瓶100mL培养液,121℃湿热灭菌20min,培养液室温自然冷却。将步骤(1)制备的氨基杆菌H1菌悬液按1%(V/V)接种于上述灭菌处理的含铁PYCM培养液中,并向培养液中加入MnCl2,所述的加入量以所述培养液体积计1mmol/L,以不接菌培养基为空白对照。锥形瓶封口后于30℃、160r/min振荡箱中培养,定时测定培养液中残留的Mn2+、吸附的Mn2+及被氧化的Mn2+浓度。检测方法如下所述:
(a)残留的Mn2+浓度:每隔12h取2mL培养液,于12000r/min、4℃条件下离心10min,获得上清液和沉淀,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锰浓度,为培养液中剩余的Mn2+浓度;
(b)吸附的Mn2+浓度:将步骤(a)离心后的沉淀用等体积的50mmol/L CuSO4水溶液复溶,160rpm震荡反应过夜至待吸附的Mn2+彻底被Cu2+置换后,于12000r/min、4℃条件下离心10min,获得上清液和沉淀,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锰,为被吸附的Mn2+浓度;
(c)被氧化的Mn2+:再将步骤(b)离心后沉淀用等体积的20mmol/L盐酸羟胺溶液复溶,于30℃、160r/min震荡箱中处理12h,将高价态(氧化态,3价和4价)的锰氧化物还原成Mn2+,于12000r/min、4℃条件下离心10min,上清液用0.22μm滤膜过滤后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锰,为被生物氧化成生物氧化锰的Mn(Ⅱ)浓度。
以上所述使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为美国Perkin Elmer公司的A.Analyst800型。
实施例3:Aminobacter sp.H1对Mn2+的抗性
在最佳环境因子条件(培养液pH=7.0,培养温度30℃,1g/L柠檬酸铁铵)下,考察了菌株Aminobacter sp.H1对Mn2+的抗性,如图6所示。当培养基中Mn2+浓度为10~30mmol/L时,细菌生长几乎没有影响且具有较高的锰氧化活性;但当培养基中Mn2+浓度为40~50mmol/L时,细菌生长和锰氧化活性均受到明显抑制;当Mn2+浓度继续增加至60~70mmol/L时,氨基杆菌H1不能在该浓度Mn2+培养液中生长且对Mn2+无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氨基杆菌H1对Mn2+的最高耐受浓度为50mmol/L,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配制一定量pH=7、含铁PYCM培养液(1g/L柠檬酸铁铵),分装于250mL的锥形瓶中,每瓶100mL培养液,121℃湿热灭菌20min,培养液室温自然冷却。将氨基杆菌H1菌悬液(配制方法同实施例2,细胞光密度(OD600)为1.0)按1%(V/V)接种于上述灭菌的培养液中,并分别向培养液中加入MnCl2,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培养液体积计为10、20、30、40、50、60、70mmol/L,分别以含0mmol/L MnCl2但接种菌悬液的培养液和不接菌悬液但含等量MnCl2的培养液为空白对照。锥形瓶封口后于30℃、160r/min振荡箱中培养3d和5d后,取培养液分别测定菌密度(OD600)和Mn2+氧化量(同实施例2)。菌密度:用北京瑞利UV920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600nm处检测菌液吸光度。
实施例4:Aminobacter sp.H1对不同浓度Mn2+的氧化去除特性
在最佳环境因子条件(培养液pH=7,培养温度30℃,1g/L柠檬酸铁铵)下,考察了氨基杆菌H1对不同浓度Mn2+的去除和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氨基杆菌H1可完全去除10mmol/L以下的Mn2+,但只能部分去除初始浓度为20-50mmol/L Mn2+(图7所示);对0.1-1mmol/L的Mn2+有较强的氧化能力,氧化率最高达60%左右(图8所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配制一定量pH=7、含铁PYCM培养液(含1g/L柠檬酸铁铵),分装于250mL的锥形瓶中,每瓶100mL,121℃湿热灭菌20min,培养液室温自然冷却。(a)取其中7瓶加入1%(V/V)氨基杆菌H1菌悬液(实施例2方法配制,细胞光密度(OD600)为1.0),并分别向培养液中加入MnCl2,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培养液体积计分别为10、20、30、40、50、60、70mmol/L,分别以含0mmol/L MnCl2但接种菌悬液的培养液和不接菌悬液但含等量MnCl2的培养液为空白对照。锥形瓶封口后于30℃、160r/min振荡箱中培养3d后,测定培养液中Mn2+剩余量(方法同实施例2所述)。根据公式(1)计算氨基杆菌H1对不同浓度Mn2+的去除率,结果见图7所示。(b)另取其中7瓶加入1%(V/V)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氨基杆菌H1菌悬液,并加入终浓度0.1、0.25、0.5、0.75、1.0、2、4mmol/LMnCl2,以0mmol/L MnCl2为空白对照。锥形瓶封口后于30℃、160r/min振荡箱中培养,分别于0、1、3、5、7d后,测量生物氧化锰(BioMnOx)生成量(方法同实施例2所述)。根据公式(2)计算氨基杆菌H1对不同浓度Mn2+的氧化率,结果见图8所示。上述操作均设置三个平行。
图7和图8分别为氨基杆菌H1对不同浓度Mn2+的去除率(图7)和氧化率(图8)。结果表明,菌株对Mn2+有较强的氧化去除能力。当Mn2+初始浓度为10mmol/L时,3d内几乎被完全去除,去除率为95.6%;但随Mn2+浓度继续增加,菌体对其去除率明显下降,当环境中Mn2+浓度为70mmol/L时,Mn2+去除率几乎为零。此外随着培养基中添加Mn2+浓度的升高,氨基杆菌H1生成的氧化锰浓度持续增加;并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生物氧化锰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当Mn2+浓度为1mmol/L时,Mn2+氧化率达到最高,为60%左右。
氨基杆菌H1对不同浓度Mn2+的去除率采用公式(1)计算,氧化率采用公式(2)计算:
Mn2+去除率=(初始Mn2+浓度-测量Mn2+浓度)/初始Mn2+浓度  公式(1)
Mn2+氧化率=生物氧化锰浓度×100%/初始Mn2+浓度  公式(2)。

Claims (7)

1.一株氨基杆菌H1(Aminobacter sp.H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12296,保藏日期2012年7月19日,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杆菌H1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将氨基杆菌H1经种子培养后的菌悬液以体积比1%的接种量接种至含铁PYCM培养液中,并向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中加入MnCl2,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含铁PYCM培养液体积计0.25~50mmol/L,于25~35℃、160r/min振荡箱中培养5~7d,从而将锰离子氧化为氧化锰;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的终浓度组成为:蛋白胨0.5~0.8g/L,酵母粉0.1~0.2g/L,K2HPO40.05~0.15g/L,MgSO4·7H2O0.1~0.25g/L,NaNO30.1~0.3g/L,CaCl20.05~0.1g/L,(NH4)2CO30.05~0.15g/L和柠檬酸铁铵0.5~2g/L,溶剂为去离子水,pH6.8~7.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杆菌H1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含铁PYCM培养液体积计0.25~30mmol/L。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杆菌H1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中柠檬酸铁铵的终浓度为1~2g/L。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杆菌H1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悬液中细胞OD600为1.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杆菌H1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温度为35℃,培养时间为5天,所述含铁PYCM培养液中柠檬酸铁铵终浓度为1g/L,所述MnCl2的加入量以含铁PYCM培养液体积计1mmol/L,培养液pH值为7。
7.如权利要求2所述氨基杆菌H1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悬液按如下方法制备:
(1)斜面培养:将氨基杆菌H1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并向斜面培养基内加入以斜面培养基体积计0.25~10mmol/L的MnCl2,在25~35℃下培养48~72h,获得斜面菌体;所述斜面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蛋白胨0.5~0.8g/L,酵母粉0.1~0.2g/L,K2HPO40.05~0.15g/L,MgSO4·7H2O0.1~0.25g/L,NaNO30.1~0.3g/L,CaCl20.05~0.1g/L和(NH4)2CO30.05~0.15g/L,琼脂质量终浓度1.5~2.0%,溶剂为去离子水,pH6.8~7.2;
(2)种子培养:从斜面菌体挑取一接种环菌体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在30℃下培养60~72h,获得种子液,即菌悬液;所述种子培养基终浓度组成为:蛋白胨0.5~0.8g/L,酵母粉0.1~0.2g/L,K2HPO40.05~0.15g/L,MgSO4·7H2O0.1~0.25g/L,NaNO30.1~0.3g/L,CaCl20.05~0.1g/L,(NH4)2CO30.05~0.15g/L和柠檬酸铁铵0.5~2g/L,溶剂为去离子水,pH6.8~7.2。
CN201310397231.6A 2013-09-04 2013-09-04 氨基杆菌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 Active CN103484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7231.6A CN103484401B (zh) 2013-09-04 2013-09-04 氨基杆菌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7231.6A CN103484401B (zh) 2013-09-04 2013-09-04 氨基杆菌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4401A CN103484401A (zh) 2014-01-01
CN103484401B true CN103484401B (zh) 2014-12-03

Family

ID=49824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7231.6A Active CN103484401B (zh) 2013-09-04 2013-09-04 氨基杆菌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4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6384B (zh) * 2016-07-19 2019-05-3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锰氧化细菌协同二氧化锰降解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方法
CN106011039B (zh) * 2016-08-09 2019-07-09 南京农业大学 一株降解土霉素的氨基杆菌及其应用
CN114130405A (zh) * 2021-12-13 2022-03-04 南京工业大学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臭氧催化剂的低温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3618A (zh) * 2005-07-27 2006-02-15 东华大学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工艺方法及其设备
CN102517231A (zh) * 2011-12-14 2012-06-27 重庆理工大学 锰氧化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方法
CN202658013U (zh) * 2012-05-08 2013-01-09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一种生物锰氧化物膜生物反应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9853A1 (en) * 2002-09-09 2004-06-10 Reactive Surfaces, Ltd. Biological active coating components, coatings, and coated surfac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3618A (zh) * 2005-07-27 2006-02-15 东华大学 一种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的工艺方法及其设备
CN102517231A (zh) * 2011-12-14 2012-06-27 重庆理工大学 锰氧化微生物的分离、筛选方法
CN202658013U (zh) * 2012-05-08 2013-01-09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一种生物锰氧化物膜生物反应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4401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7015B (zh) 一种脱氮不动杆菌及其应用
CN103087952B (zh) 甲醛降解菌及其用途
CN108531424B (zh) 一株用于土壤改良的溶磷菌及其应用
CN104911130A (zh) 一株具有脱氮能力的盐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3484401B (zh) 氨基杆菌h1及在氧化锰离子中的应用
CN102676423B (zh) 还原铬离子苏云金芽孢杆菌yb-03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CN110656071B (zh) 一种高效降解dmf的惠氏副球菌及其应用
CN103289920B (zh) 产脲酶微生物及其固化地基中重金属的方法
CN103923856A (zh) 一株嗜碱假单胞菌ad-28及其在水体脱氮中的应用
CN104531583A (zh) 一种假单胞菌及由其发酵制得的微生物絮凝剂
CN105969759A (zh) 一种耐盐芽孢杆菌株的固定化培养方法及应用
CN108611291A (zh) 一株耐盐性动性球菌及其应用
CN103833144B (zh) 一种利用产絮菌发酵液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CN101429486B (zh) 净化重金属污染的芽孢杆菌mk3-1及用途
CN110846254A (zh) 用于脱氮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76160B (zh) 一种能去除高重金属含量水体中的重金属的小球藻w3及其应用
CN101429487B (zh) 净化废水中铬污染的间孢囊菌q5-1及用途
CN103952342A (zh) 一株弯曲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8977370B (zh) 一株降解苯酚类化合物的酵母菌及其应用
CN114214235B (zh) 一种高效絮凝菌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2994394A (zh) 一种真菌菌种lp-18-3及其在含铅水体处理中的用途
CN113789275B (zh) 一株Kosakonia oryzae CH-5菌株及其应用
CN102965298B (zh) 赖氨酸芽孢杆菌及其降解mc-lr的方法
CN105754902B (zh) 一株高效去除含磷废水中磷的希瓦氏菌及其应用
CN104556405B (zh) 一种含三价铁离子的生物复配絮凝剂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