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2612A -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2612A
CN103482612A CN201310388265.9A CN201310388265A CN103482612A CN 103482612 A CN103482612 A CN 103482612A CN 201310388265 A CN201310388265 A CN 201310388265A CN 103482612 A CN103482612 A CN 103482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powder
reduction
graphene oxide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882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2612B (zh
Inventor
齐暑华
谢璠
杨睿
吴东
李珺鹏
黄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882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2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2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2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2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2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利用Al粉和碱性物质还原氧化石墨烯,本发明的优点为Al粉和碱性物质为还原剂,克服了肼类催化剂的高毒性和反应时间长的问题,且发明反应条件简单,反应过程温和迅速,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降低了设备成本,缩短了制备周期。本方法采用Al粉和碱性物质复合的方法,在温和条件下快速高效的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基团还原,避免了单独Al粉还原剂单一,还原过程复杂的缺点,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因此,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能够广泛的应用在导热复合材料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纳米碳材料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是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原子晶体,基本结构单元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是目前最理想的二维纳米材料。自从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以来,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电子传递性能使其在导热复合材料、储能材料、场发射材料和电子传感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外延生长法、电化学方法、电弧法、有机合成法和氧化石墨还原法等。其中,氧化石墨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为独立的单层石墨烯片,且成本低、产量高、可批量生产、易于化学修饰,是实现石墨烯大规模生产的最佳途径。 
目前还原氧化石墨主要采用高温热还原和肼类还原剂来制备石墨烯。但这两种方法有其弊端,第一种方法反应温度高,对设备要求高;第二种方法中由于肼类还原剂为毒性试剂,使用过程危险,且反应时间长,不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因此,寻找新型价格低廉、简单高效、环境友好的还原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解决现有的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中存在的高毒性、反应温度过高、 时间过长以及设备要求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Al粉和碱性物质,配制得到碱性溶液;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0.5~75mg/ml;所述Al粉、碱性物质、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1.2﹕4.5~5﹕0.5; 
步骤2:将温度升至25~80℃,在超声作用下反应5min~100min; 
步骤3:反应结束后,加入酸性溶液中和过量的碱性物质,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干燥后得到石墨烯; 
所述Al粉、碱性物质、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0.8~1.5﹕4~6﹕0.5。 
所述的碱性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制备方法为:以石墨为原料,加入浓硫酸、硝酸钠和高锰酸钾,搅拌混合均匀后,将体系在10~20℃下反应0.2~0.5h,并加入去离子水,然后使体系温度升至70~100℃并继续反应20~60min,反应结束后滴加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和去离子水反应5~30min,得到氧化石墨溶液;将氧化石墨溶液进行酸洗、水洗,然后过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粉体;将氧化石墨粉体分散在溶剂中,经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所述石墨、浓硫酸、硝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例为0.5~5﹕20~40﹕15~20﹕5~15﹕2~25﹕100~200。 
所述溶剂为水、或者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液。 
所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酸性溶液为稀盐酸、草酸、稀硝酸、柠檬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超声反应时间为20~60min。 
所述反应温度为30~40℃。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利用Al粉和碱性物质还原氧化石墨烯,本发明的优点为Al粉和碱性物质为还原剂,克服了肼类催化剂的高毒性和反应时间长的问题,且发明反应条件简单,反应过程温和迅速,对设备无特殊要求,降低了设备成本,缩短了制备周期。因此,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能够广泛的应用在导热复合材料等领域。 
本发明解决现有的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中存在的高毒性、反应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以及设备要求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单、高效、温和条件下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本方法采用Al粉和碱性物质复合的方法,在温和条件下快速高效的将氧化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基团还原,避免了单独Al粉还原剂单一,还原过程复杂的缺点,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石墨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实施的具体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实施例1所得的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的FT-IR谱图;由图2可知,氧化石墨在3375cm-1处出现一个较宽、较强的吸收峰,这归属于-OH的伸缩振动峰。1608cm-1处对应于水分子的变形振动吸收峰,说明氧化石墨虽然被充分干燥,但仍然存在有水分子。在1716cm-1处的吸收峰归属氧化石墨的-COOH基上的C=O的伸缩振动峰。在1037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归属于C-O-C的振动吸收峰,1207cm-1环氧基C-O的伸缩振动峰。而氧化石墨被还原后,3000~3700cm-1范围内仅仅出现一个相对很弱,也很窄的小吸收峰,这可能是残留的少量未被还原的-OH和吸附的水分子造成的。在1620cm-1附近又出现了C=C吸收峰。1037cm-1、1716cm-1和1207cm-1处的吸收振动峰的强度明显减弱,这说明氧化石墨中大部分含氧基团被转移,氧化石墨被还原。 
图3是本发明所实施例1所得的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由图3可知,氧化石墨a曲线在2θ约为10.6°附近出现很强的衍射峰,即氧化石墨(001)面的衍射峰。与氧化石墨相比,石墨烯的衍射峰几乎消失,这是由于还原后,石墨片层尺寸更加缩小,晶体结构的完整性下降,无序度增加。说明其还原效果好,氧化石墨片层剥离的较为充分。 
图4和图5是本发明所实施例1所得的氧化石墨烯的TEM图;其中图4放大倍率为20000倍,图5放大倍率为35000倍。由图可以看出,本实验制备的石墨烯为很薄的片层结构,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 
图6是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全图谱;从图6中可知,氧化石墨烯中的氧元素较多,其氧化程度较高;石墨烯相对于氧化石墨烯而言,其氧元素大幅下降,说明氧化石墨烯上的-COOH和-C=O等官能团含量变少,故其氧化峰变弱,表明本实验使得氧化石墨烯得到了有效的还原。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所涉及的具体化学药品: 
天然鳞片石墨,青岛天和达石墨有限公司; 
Al粉,上海关金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浓硫酸、硝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乙醇、盐酸、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草酸等为国 药试剂。 
制备的产品使用德国Bruker公司的Vector 33型傅里叶变换红外谱仪对产品的官能团进行分析,波长范围4000~400cm-1。 
制备的产品使用日本岛津电子株式会社XRD-6100型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产品的X射线衍射;Cu Kα辐射,扫描范围5-80°,扫描速率5°/min。 
制备的产品使用日本Hitachi公司H800型高分辨透射电镜对石墨烯的形貌进行观察。 
制备的产品使用ESCALAB 250Xi XPS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产品氧元素的含量。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称取10g天然鳞片石墨,在冰水浴条件下向250ml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25ml的98%浓硫酸、90g硝酸钠和50g高锰酸钾,搅拌混合均匀后,将体系在15℃下反应20min,并加入去离子水150ml,然后使体系温度升至80℃并继续反应40min,反应结束后滴加一定量的50g过氧化氢和500ml去离子水反应5min,得到氧化石墨溶液;将氧化石墨溶液用10%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直到滤液中无硫酸根被检测到为止。然后过滤,干燥,将所得固体置于55℃的真空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粉体。 
实施例1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将氧化石墨用去离子水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mg/ml的分散液,经超声处理后,得到黄褐色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石墨烯的制备:将温度升至50℃,向200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添加1.2g的Al粉,再配制8M的KOH溶液并加入上述分散液中,在超声作用下反应20min,反应结束后,加入0.5M的HCl溶液中和过量的KOH溶液,经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石墨烯。 
实施例2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将氧化石墨用体积比为10:7的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加以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mg/ml的分散液,经超声处理后,得到黄褐色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石墨烯的制备:将温度升至60℃,向200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添加0.8g的Al粉,再配制6M的NaOH溶液并加入上述分散液中,在超声作用下反应30min,反应结束后,加入0.5M的HCl溶液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石墨烯。 
实施例3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将氧化石墨用体积比为10:3的去离子水和丙酮的混合溶剂加以稀释,配制成浓度为1mg/ml的分散液,经超声处理后,得到黄褐色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石墨烯的制备:将温度升至60℃,向200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添加1g的Al粉,再配制8M的KOH溶液并加入上述分散液中,在超声作用下反应1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0.5M的草酸溶液中和过量的KOH溶液,经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石墨烯。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100ml,在60℃下,添加1g的Al粉,再配制8M的NaOH溶液并加入上述分散液中,在超声作用下反应25min,反应结束后,加入0.6M的HCl溶液中和过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石墨烯。 

Claims (8)

1.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在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Al粉和碱性物质,配制得到碱性溶液;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浓度为0.5~75mg/ml;所述Al粉、碱性物质、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0~1.2﹕4.5~5﹕0.5;
步骤2:将温度升至25~80℃,在超声作用下反应5min~100min;
步骤3:反应结束后,加入酸性溶液中和过量的碱性物质,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干燥后得到石墨烯;
所述Al粉、碱性物质、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0.8~1.5﹕4~6﹕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性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制备方法为:以石墨为原料,加入浓硫酸、硝酸钠和高锰酸钾,搅拌混合均匀后,将体系在10~20℃下反应0.2~0.5h,并加入去离子水,然后使体系温度升至70~100℃并继续反应20~60min,反应结束后滴加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和去离子水反应5~30min,得到氧化石墨溶液;将氧化石墨溶液进行酸洗、水洗,然后过滤,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粉体;将氧化石墨粉体分散在溶剂中,经超声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所述石墨、浓硫酸、硝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例为0.5~5﹕20~40﹕15~20﹕5~15﹕2~25﹕100~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或者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溶液为稀盐酸、草酸、稀硝酸、柠檬酸、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反应时间为20~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温度为30~40℃。
CN201310388265.9A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Active CN103482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8265.9A CN103482612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88265.9A CN103482612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2612A true CN103482612A (zh) 2014-01-01
CN103482612B CN103482612B (zh) 2015-10-21

Family

ID=49823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88265.9A Active CN103482612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261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4958A (zh) * 2014-01-23 2014-04-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超轻保暖服内部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071782A (zh) * 2014-06-27 2014-10-01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4495801A (zh) * 2014-11-27 2015-04-08 林前锋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5502373A (zh) * 2016-01-27 2016-04-20 吉林大学 一种石墨烯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6410151A (zh) * 2016-10-28 2017-02-15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氧化铝共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564881A (zh) * 2016-07-28 2017-04-19 首都师范大学 一步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
CN108046242A (zh) * 2017-12-20 2018-05-1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孔状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8399959A (zh) * 2018-03-08 2018-08-14 南通大学 一种X、γ射线防护功能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3493199A (zh) * 2020-03-19 2021-10-1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高导电、高弹性三维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880081A (zh) * 2021-11-03 2022-01-04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9194A2 (en) * 2008-04-14 2009-10-2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rge-area single- and few-layer graphene on arbitrary substrates
CN102145888A (zh) * 2011-04-12 2011-08-10 东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三维实体制备方法
WO2012094045A2 (en) * 2010-10-11 2012-07-12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Layer-by-layer removal of graphene
CN102992314A (zh) * 2013-01-04 2013-03-27 山西大同大学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29194A2 (en) * 2008-04-14 2009-10-2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rge-area single- and few-layer graphene on arbitrary substrates
WO2012094045A2 (en) * 2010-10-11 2012-07-12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Layer-by-layer removal of graphene
CN102145888A (zh) * 2011-04-12 2011-08-10 东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三维实体制备方法
CN102992314A (zh) * 2013-01-04 2013-03-27 山西大同大学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4958B (zh) * 2014-01-23 2015-04-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超轻保暖服内部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34958A (zh) * 2014-01-23 2014-04-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超轻保暖服内部填充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071782A (zh) * 2014-06-27 2014-10-01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4071782B (zh) * 2014-06-27 2016-01-27 广州市尤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4495801A (zh) * 2014-11-27 2015-04-08 林前锋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5502373B (zh) * 2016-01-27 2017-10-31 吉林大学 一种石墨烯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5502373A (zh) * 2016-01-27 2016-04-20 吉林大学 一种石墨烯的绿色制备方法
CN106564881A (zh) * 2016-07-28 2017-04-19 首都师范大学 一步法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
CN106410151A (zh) * 2016-10-28 2017-02-15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氧化铝共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46242A (zh) * 2017-12-20 2018-05-18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孔状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8399959A (zh) * 2018-03-08 2018-08-14 南通大学 一种X、γ射线防护功能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3493199A (zh) * 2020-03-19 2021-10-1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高导电、高弹性三维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880081A (zh) * 2021-11-03 2022-01-04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2612B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2612B (zh)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1445234B (zh) 石墨化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11129B (zh) 一种以椰壳为原料制备高比表面积多孔石墨化纳米碳片的方法
Hu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Ru–Cs catalyst and its application on hydrogen production by ammonia decomposition
CN103570012B (zh) 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8404960B (zh) 一种硫铟锌金氮化碳二维层状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44392B (zh) 一种宏量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方法
CN107537571B (zh)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基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ai et al. Carbon nanotube exfoliated porous reduced graphene oxide/CdS-diethylenetriamine heterojunction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CN110252346B (zh) 一种MoS2/SnS2/r-G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4386677B (zh) 一种微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3709A (zh) 一种单层石墨烯水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3613093B (zh) 一种用氢气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7282079B (zh) 一种带状碳化钒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7224986B (zh) 一种二硫化钼/铌酸锡复合纳米材料及用途
Liu et al. Photocatalytic N2 reduction: uncertainti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production
CN113731395B (zh) 一种富含氧空位的锡酸锌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Zhao et al. Progress and understanding on catalysts with well-defined interface for boosting CO2 conversion
CN105771974A (zh) 一种室温催化甲酸盐分解产氢的催化剂
CN108452805B (zh) 一种用于光解水产氢的NiTiO3/TiO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718209B (zh) 一种基于二价铁离子还原的石墨烯制备方法
Liu et al. Graphene decorated MoS 2 for eosin Y-sensitized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water under visible light
CN101966989A (zh) 一种采用四角氧化锌光催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Sun et al. Interfacial design to enhance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via optimizing energy and mass flows
Zhang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highly active reduced graphene oxide-CuI catalyst through a simple combustion method for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to methan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