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1991A - 紧凑型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紧凑型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1991A
CN103481991A CN201210190751.5A CN201210190751A CN103481991A CN 103481991 A CN103481991 A CN 103481991A CN 201210190751 A CN201210190751 A CN 201210190751A CN 103481991 A CN103481991 A CN 103481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energy storehouse
storehouse
stay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07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1991B (zh
Inventor
刘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907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1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1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1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1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1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紧凑型电动车,包括,转向轴套管的后方具有斜下延伸出的拖拽支臂,拖拽支臂与踏板相连;在展开状态下,车身呈L形;在折叠状态下,车身呈一字型,侧视车辆时,能源仓至少部分的位于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二者之间,车体转向轴立柱、踏板梁、电池仓形成紧密的车身。能源仓设置于车体转向轴立柱后部或者鞍管前部。折叠时,车体的空间被充分利用,基于传统的人力滑板车,很客易的升级成为电动滑板车;通常,轮径可以设置成8寸-16寸,踏板距离地面很近,重心很低。能实现车身的紧密折叠,薄而窄的车身。

Description

紧凑型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设计创新涉及微型的电动交通工具,涉及带有方向控制舵的电动踏板车、电动滑板车之改进,主流的称谓′电动滑板车′及其车辆分类,轻小紧凑是主要方向,滑板车类可能是主分类。具体的说,涉及外观分类21-02。此类车辆加装大型车轮,可以成为所谓的微型电动自行车或者近似微型电动自行车,所以也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私家车过多,交通系统不太发达,整个城市极其拥挤,大众迫切的需要一种紧凑轻小型的折叠车辆,特别是轻型的、短途的、折叠后体积很小的、便于随身携带的微型电动车辆。这类交通工具将会更广泛的普及,进入大众视野。对于这类交通工具来说,大小、重量、体积是很重要的。
带有方向控制舵的电动踏板(滑板)车属于一类比较成熟的产品,重量一般在20---40公斤,例如CN99221593.5,一般来说,此类产品都具有方向控制舵、车体转向轴立柱、踏板,很多车还具有座椅立柱以及座椅。在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之间具有肘轴关节元件。在使用状态时,车体转向轴立柱基本上纵向于地面,踏板基本上平行于地面,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形成L形,在车体转向轴立柱顶端带有方向控制舵;在折叠状态时,借助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之间的肘轴关节元件,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形成一字状。在踏板的下面具有电池(其定义包括,电池电源、电池电源组),有时,控制器、充电器、其他电子控制部分也设置于其中。车体转向轴立柱尾端设置有轮轴组件1,踏板的尾部设置有轮轴组件2。当然除此以外,这类产品还具有电路以及控制器、刹车装置、电动机以及驱动组件、照明灯、电力指示灯等等。这类产品虽然体积小,却比较沉重,短时间的提起是可以的,但是搬运或者稍长时间提起却是困难的,由于车体小,如果放置在室外,反而容易丢失。
经过多年发展,人力滑板车与现有的电动滑板的车身折叠机构比较成熟,为了在行驶时获得更好的通过性,要加大轮子的直径,还要降低踏板的高度,所以在体转向轴的套管后方具有一斜下延伸突出的拖拽支臂,其优点是,便于安装大型前车轮,同时踏板距离地面的距离比较近,车身的重心比较低,然而,它却有一个极大的缺陷:
折叠之后,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之间具有很大间隙。通常,车前立柱顶部与后车轮贴紧,或者车前立柱的顶部接触到踏板后部,车把低于或等于车轮的高度,折叠后的车体呈现出近似矩形的框架或者三角形,折叠结构不紧凑,结构松散,不是呈现出紧密的一字形,轮径越大、斜下的支撑臂就越长,折叠之后体积就越大,所以携带也越发的不方便,再加上同类型的设计一般采用铅酸电池,而且铅酸电池布设在踏板之下,这样,折叠之后的车身太肥厚。对于便携式微型电动交通工具来说,车体体积和重量是至关重要的,前述的问题使得人们无法随身携带此类微型的交通工具,例如,在公共汽车、在地铁上、在人群中,在小型的私人轿车上所遇到的空间窄小的问题。
先有技术CN200920278941.6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述问题,实现了紧凑轻小、便携,但是,它比较适用于小轮径的车轮,如果安装大轮径的车轮,例如轮径超过8寸、10寸以上,踏板距离地面就比较高,重心也随之增加,脚踏人力滑行时,就不易掌握平衡。如果在前插架增设减震,提高抗颠簸的性能,则车的底盘更高,更不适用。
面临前述的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了以下的改进方案。
发明内容
本设计是要提供一种紧凑型电动车,特别是,在折叠状态下,填充并利用立柱与踏板之间的空间,减少了间隙,减少了车体占用的空间,使之适合携带,从而解决前述的问题。
本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紧凑型电动车,包括,垂向的车体转向轴及其组件,横向的车体折叠轴及其组件;
转向轴套管的后方具有斜下延伸出的拖拽支臂,拖拽支臂与踏板相连;
在展开状态下,垂向的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呈L形;
在折叠状态下,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呈一字型,侧视车辆时,能源仓至少部分的位于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二者之间,车体转向轴立柱、踏板、电池仓形成紧密的车身。
根据前述,能源仓位于车立柱,其包括但是不限于,
能源仓与车立柱可以是分体结构,能源仓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车立柱之间借助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结合在一起。
根据前述,能源仓位于车立柱,其包括但是不限于,
能源仓与车立柱可以是分体结构,能源仓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车立柱之间借助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结合在一起,
并且,能源仓带有轴孔,轴孔的枢轴方向与车立柱枢轴方向一致,能源仓绕轴转动,在车辆折叠状态下,能源仓转动设置在车立柱后方,填充于车立柱与踏板之间的空间;在车辆展开使用状态下,能源仓绕轴转动,从车立柱后方让位移开。
根据前述,鞍管或者鞍管前方设置能源仓,鞍管设立在车辆的后部,以鞍管根部为轴,向车前方向转轴折叠,所述的鞍管与车辆可以是分体结构,鞍管与车辆之间借助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结合在一起。
根据前述,能源仓位于鞍管,其包括但是不限于,
所述的能源仓与鞍管可以是分体结构,能源仓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鞍管之间借助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结合在一起。
根据前述,能源仓内置电池,所述的电池包括但是不限于反复充放电的锂电池。
根据前述,能源仓内置锂电池,在折叠状态下,踏板横梁上方设置能源仓。
根据前述,能源仓内置锂电池,踏板梁与能源仓轴动连接,其中,在车辆收折状态下,能源仓翻折闭合;
在车辆展开状态下,能源仓翻折平展。
根据前述,所述的紧密布局是指间隙在15厘米之内。
根据前述,所述的紧密布局是指间隙在15厘米-30厘米之间。
根据前述,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在前脚轮和/或后脚轮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
优点和积极效果:
车体的空间被充分利用,体积更小,比传统产品减少了大约30%----100%的空间体积,这样可以减少运输成本;更易于携带,方便人们短途代步;这种产品能缓解人流和交通压力,替代某些车辆,减少占地空间,适用于出差、旅行、经常在室外出行流动的人员。特别是,基于传统的人力滑板车,很客易的升级成为电动滑板车,不用很大的变动,加设轮毂电机、在立柱上加设能源仓,即可升级成为电动滑板车,原有的厂家只需比较小的改动就可以改产;转向轴套管后方具有斜下拖拽支臂,所以,无论前脚轮的轮径大或者小,都可以使踏板重心很低。折叠之后,能实现车身的紧密折叠,而且车身薄而窄(优选的8-15厘米),底盘重心更低、轮径很大,通常,轮径可以设置成8寸-16寸,大轮径的脚轮,使车辆的通过性更好。
各个改进方案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将在后文中结合实施例给出。
附图说明:
图1示意的是折叠方式A,车辆展开使用状态。
图2示意的是折叠方式A,车辆折叠状态。
图3示意的是折叠方式B,车辆展开使用状态。
图4示意的是折叠方式B,车辆折叠状态。
图5示意的是能源仓绕车立柱移位变动之后。
图6示意的是两个能源仓绕车立柱移位折叠。
图7示意的是两个能源仓绕车立柱移位展开。
图8示意的是两个能源仓绕踏板中梁移位展开。
图9示意的是两个能源仓绕踏板中梁移位折叠状态之一。
图10示意的是两个能源仓绕踏板中梁移位折叠状态之二。
图11示意的是未安装能源仓的车架和踏板中梁。
图12示意的是踏板中梁设置两个能源仓展开状态。
图13示意的是踏板中梁设置两个能源仓折叠状态。
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其示意的是折叠方式A,常见的滑板车车身都是采用此类折叠方式。
参见图3和图4,其示意的是折叠方式B,常见的折叠自行车车身都是采用此类折叠方式。车的折叠机构及其组件位于车体转向轴套管的上方,而且紧邻转向轴套管。
L形主车身,在车立柱的后方设置能源仓,能源仓内置电池,在折叠状态下,能源仓位于车立柱与踏板之间。它可以是多种体现形式,其中,
1,能源仓可以是与车立柱一体的腔管,能源仓明显的突出于车立柱电池内置于其中。例如,在立柱后方设置延伸突出的型腔。
2,能源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车立柱之间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结合的安装机构。它可以有多种实现的方法,例如,凸轨与滑槽相互插接(例如用挤拉伸型材制造立柱的时候预留出长条的凸轨或者凹槽,能源仓上设置相匹配的轨道插接)、齿钩卡和、再例如,市面上非常常见的电动自行车前斜梁上设置能源仓的方法和机构(车梁上设置安装座,能源仓与之匹配安装)。最简单的,可以是挂钩,例如1,车立柱上下各设置两个挂钩,电池仓设置两个对应匹配的孔,在所需的时候,电池仓挂在车立柱上;再例如2,在电动自行车领域中常见的,一个类似于水壶的电池仓与车架上的水壶架装配,与之类似的方案是,在车立柱(特别是指套叠伸缩管的外套管)上设置一类似水壶架的安装座,类似水壶的电池仓与之装配、拆卸,所述的安装座可以是弹性变形的框架结构,电池仓与之过盈压配结合。
3,参见图5,其示意的是能源仓绕轴移位变动之后的状态。
一种带有垂向轴孔的能源仓,车立柱穿过所述的垂向轴孔,能源仓可以绕轴(车立柱)转动,在车辆展开、行驶的时候,能源仓转动设置在车立柱前方,从而车立柱后方让出更多空间给驾驶人,在折叠的时候,能源仓转动设置在车立柱后方,从而,填充车立柱与踏板之间的空间。此类设计特别适合紧凑轻小型折叠电动车、便携式体积较小的车辆。在能源仓与车立柱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使绕轴转动的能源仓于固定状态设置在车立柱,防止能源仓摆动,此类固定机构有无数种,例如,过盈压配、栓销、磁铁吸合、齿钩卡和、服装领域常见的尼龙搭扣,等等。
4,根据前述示意的实施例,能源仓绕轴移位变动。
分别具有垂向轴孔的两个能源仓,车立柱穿过所述的垂向轴孔,两个能源仓可以绕轴(车立柱)转动,在车辆展开、行驶的时候,能源仓转动设置在车立柱两侧或者前方,参见图7,从而车立柱后方让出更多空间给驾驶人,在折叠的时候,两个能源仓绕轴(车立柱)转动之后设置在车立柱后方,参见图6,从而,填充车立柱与踏板之间的空间。此类设计特别适合紧凑轻小型折叠电动车、便携式体积较小的车辆。在能源仓与车立柱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使绕轴转动的两个能源仓于固定状态设置在车立柱,防止能源仓摆动,此类固定机构有无数种,例如,过盈压配、栓销、磁铁吸合、齿钩卡和、服装领域常见的尼龙搭扣,等等。
根据前述,一种衍生的方案C是,在车立柱一侧或者两侧设置能源仓,车立柱与能源仓侧向(车体横向)平行,在折叠状态下,虽然,车立柱与踏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但是,从车的侧面来看,能源仓是位于车立柱与踏板之间,能源仓填充了立柱与踏板之间的间隙,除了车立柱与踏板之间一块很小的间隙之外(一般来说,车前立柱是比较细的),实际上,大部分空间被有效利用,所以,此类衍生的方案,其性质和目的是相同的:车立柱与踏板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能源仓位于车立柱与踏板两者之间,从而实现紧密折叠的车身。
具体实施例2:
鞍管设立在车辆的后部,以鞍管根部为轴,向车前方向转轴折叠。
在鞍管以及鞍管前方设置能源仓,能源仓内置电池,在折叠状态下,能源仓位于车立柱与踏板之间。它可以是多种体现形式,其中,
5,能源仓可以是与鞍管一体的腔管,电池内置于其中。
6,能源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鞍管之间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结合的安装机构。它可以有多种实现的方法,例如,在鞍管上设置安装座,能源仓与之匹配插接,或者在鞍管底部与踏板的结合处附近设置安装座,电池仓沿着鞍管枢轴方向设立。
7,与图5近似,能源仓绕轴移位变动之后的状态。
一种带有垂向轴孔的能源仓,鞍管穿过所述的垂向轴孔,能源仓可以绕轴(鞍管)转动,在车辆展开、行驶的时候,能源仓转动设置在鞍管后方,从而鞍管前方让出更多空间给驾驶人,在折叠的时候,能源仓转动设置在鞍管前方,从而,填充车立柱与踏板之间的空间。此类设计特别适合紧凑轻小型折叠电动车、便携式体积较小的车辆。在能源仓与鞍管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使绕轴转动的能源仓于固定状态设置在鞍管,防止能源仓摆动,此类固定机构有无数种,例如,过盈压配、栓销、磁铁吸合、齿钩卡和、服装领域常见的尼龙搭扣,等等。
根据前述,一种衍生的方案D是,在鞍管一侧或者两侧设置能源仓,鞍管与能源仓侧向(车体横向)平行,在折叠状态下,虽然,车立柱与踏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但是,从车的侧面来看,能源仓是位于车立柱与踏板之间,能源仓填充了立柱与踏板之间的间隙,除了鞍管与踏板之间一块很小的间隙之外,大部分空间被有效利用,所以,此类衍生的方案,其性质和目的是相同的:车立柱与踏板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能源仓位于车立柱与踏板两者之间,从而实现紧密折叠的车身。
鞍管以及电池仓,可以是一选择装配的部件,可拆卸、可安装的部件,根据需要,以及车辆的行驶距离,选择加装。例如,在车辆后部设置安装座,鞍管根部与之安装结合。插接;插接到安装座之后,用横向的螺丝螺接;鞍管插接到安装座里,用管式快扳夹紧固定。这些都是本领域常见的方法和机构,在此不赘述。
具体实施例3:
L形主车身,在踏板上方设置能源仓,能源仓内置锂电池,在折叠状态下,能源仓位于车立柱与踏板之间。它可以是多种体现形式,其中,
8,能源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踏板之间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结合的安装机构。它可以有多种实现的方法,例如,凸轨与滑槽相互插接(例如用挤拉伸型材制造踏板的时候预留出长条的凸轨或者凹槽,能源仓上设置相匹配的凸轨或者凹槽插接)、齿钩卡和。踏板与电池仓的连接机构,再例如,两者之间设置过盈压配、栓销、磁铁吸合并定位、带有弹簧机构的齿钩卡和、甚至最简单的可以是服装领域常见的尼龙搭扣、绳索等等,在所需的时候,将电池仓与踏板踏板结合在一起。
9,根据前述示意的实施例,能源仓绕轴移位变动。参见图8至图13。
(图12和图13)分别具有轴孔的两个能源仓,两个踏板中梁分别穿过前述的轴孔,两个能源仓可以绕轴(踏板中梁)转动,在车辆展开、行驶的时候,两个能源仓转动展开(图8和图12),形成便于脚踏的板状踏板,在L形车身折叠的时候,两个能源仓绕轴(踏板中梁)转动之后,填充车立柱与踏板中梁之间的空间(图9和图10),如图12所示,当两个能源仓打开作为踏板的时候,两个下边沿相互抵触贴紧。图11示意了有待安装两个能源仓的车架,特别是示意,踏板中梁是两个圆柱形的轴(空心的轴管),用于安装两片能源仓。此类设计特别适合紧凑轻小型折叠电动车、便携式体积较小的车辆。在能源仓与车立柱之间设置锁定机构,使绕轴转动的两个能源仓于固定状态设置在车立柱与踏板中梁之间,为了防止能源仓摆动,此类固定机构有无数种,例如,过盈压配、栓销、磁铁吸合、齿钩卡和、服装领域常见的尼龙搭扣,等等。
具体实施例4:
根据前述实施例所述,如果有必要,可以是以上三个实施例的结合,在立柱和踏板,或者在立柱、鞍管、踏板同时设置能源仓,以达到相同目的。
车架或者车身的折叠机构、车把的折叠机构、鞍管的折叠机构,并不是本申请所要描述的重点,在传统中,在本领域以及自行车领域内,车架、立管、鞍管、滑板车的折叠器有无数种,所以本申请不用过多的赘述。
可以根据需要,在能源仓内部设置控制器、电池保护板、以及其它零部件和电子部件。从而,协同的来实现紧密折叠。能源仓内部的能源借助连接件输出给电动机,例如在车脚轮内设置轮毂电机。
优选的,车把是折叠的车把,在折叠状态下,车把与转向轴立柱方向一致,且紧密折叠。从而,能得到窄而薄的车身,以便于随身携带,例如,车身折叠之后横向宽度50毫米-200毫米之间,特别是指70-120毫米。
除了前述的关键改进之处,本申请所述的电动车,还包括传统车辆具有的:车体转向轴立柱、带有伸缩机构的车前立柱、转向轴套管及其组件、踏板、方向控制舵、动力电池、电路以及控制器、刹车装置、电动机(驱动车辆行走的驱动电机)、车架折叠轴动组件,车体转向轴立柱顶部具有方向控制舵,车体转向轴立柱尾端具有前插架以及轮轴组件1,踏板尾端具有后插架以及轮轴组件2。
优选的采用轮内电机(例如轮毂电机),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其他驱动形式的电机。
在本申请中所称谓的滑板车是广义的,传统意义上的滑板车之定义,不应该构成对本创新的不当限定。因为传统滑板车的形状结构稍作变化,体积加大,就成为近似微型自行车。例如,所述的踏板,被设置的较低,距离地面很近的时候,其可以作为踏板,能供人脚踩踏;而踏板被设置的比较高,距离地面比较远的时候,其可以被视为传统自行车的车架大梁。如果,踏板不高不低,或者根据脚轮的大小,设置踏板的高矮,则,该踏板可以是两用的:踏板或者车架大梁。
本文中所述的能源仓可以内置电池,例如,铅酸电池等等,优选为,反复充放电的锂电池,包括磷酸铁锂。所述的能源仓内部也可以设置其它能源装置,例如,燃料电池、储备氢气的装置以及动力装置等等。所以,能源仓是广义的。
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中,是为了便于说明,易于理解,有些部分被放大或者缩小了,根据车辆的大小、用途、载重等等情况设置,实际效果和目的也会随之变化,有所不同。
除了图中示意的能源仓可以更美观的设置附着在转向轴立柱上或者鞍管上、包覆在转向轴立柱上或者鞍管上,转向轴立柱上或者鞍管的侧面也可以设置至少部分的能源仓,但是关键的,本申请揭示的重点:减少车体体积,在立柱和踏板之间设置电池仓。
说明书附图中和本文示意了本设计创新目的之所在,示意了是如何达到这些目的的,示意了这些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设计不仅仅是片面的提供这些实施例,而是用示范案例来提出创新重点所在,提供一类以这些重点为核心内容的创新。为了说明和示意,某些部位的大小比例被故意放大或缩小了,也有某些部件被省略了,在不背离揭示的核心思想下,另有无数种具体实施的方案,本申请不可能详细的逐一的列举,本文仅仅是示意实现的手段,按照本设计的创新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不用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做出等效变化和等效修改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在本申请中没有过多的去赘述,实质上这些都属于本创新所揭示的。
在适宜的情况下、在允许的范围内,申请人有权利做适当的修改,或者根据需要将改进方案任意的组合或者分解,并且写入权利要求书,作为本申请增加的权利要求或者作为分案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之用途。

Claims (10)

1.紧凑型电动车,包括,垂向的车体转向轴及其组件,横向的车体折叠轴及其组件;
转向轴套管的后方具有斜下延伸出的拖拽支臂,拖拽支臂与踏板车梁相连;
在展开状态下,垂向的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车梁呈L形;
在折叠状态下,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车梁呈一字型,侧视车辆时,能源仓至少部分的位于车体转向轴立柱与踏板车梁二者之间,车体转向轴立柱、踏板车梁、能源仓紧密布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能源仓位于车立柱,其包括但是不限于,
能源仓与车立柱可以是分体结构,能源仓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车立柱之间借助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结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能源仓位于车立柱,其包括但是不限于,
能源仓与车立柱可以是分体结构,能源仓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车立柱之间借助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结合在一起,
并且,能源仓带有轴孔,轴孔的枢轴方向与车立柱枢轴方向一致,能源仓绕轴转动,在车辆折叠状态下,能源仓转动设置在车立柱后方,填充于车立柱与踏板之间的空间;在车辆展开使用状态下,能源仓绕轴转动,从车立柱后方让位移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鞍管或者鞍管前方设置能源仓,鞍管设立在车辆的后部,以鞍管根部为轴,向车前方向转轴折叠,所述的鞍管与车辆可以是分体结构,鞍管与车辆之间借助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结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能源仓位于鞍管,其包括但是不限于,
所述的能源仓与鞍管可以是分体结构,能源仓是一个独立的外壳,能源仓与鞍管之间借助相互匹配的连接机构结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能源仓内置电池,所述的电池包括但是不限于反复充放电的锂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能源仓内置锂电池,在折叠状态下,踏板横梁上方设置能源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能源仓内置锂电池,踏板梁与能源仓轴动连接,其中,在车辆收折状态下,能源仓翻折闭合;在车辆展开状态下,能源仓翻折平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紧密布局是指间隙在30厘米之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电动车,其特征还在于:在前脚轮和/或后脚轮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
CN201210190751.5A 2012-06-11 2012-06-11 紧凑折叠的大轮径电动滑板车 Active CN103481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0751.5A CN103481991B (zh) 2012-06-11 2012-06-11 紧凑折叠的大轮径电动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0751.5A CN103481991B (zh) 2012-06-11 2012-06-11 紧凑折叠的大轮径电动滑板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1991A true CN103481991A (zh) 2014-01-01
CN103481991B CN103481991B (zh) 2016-12-14

Family

ID=4982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0751.5A Active CN103481991B (zh) 2012-06-11 2012-06-11 紧凑折叠的大轮径电动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19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1819A (zh) * 2014-08-02 2016-02-10 马丽娟 一种分体式电动滑板的控制方法
CN106428352A (zh) * 2016-07-29 2017-02-22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滑板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90508A (en) * 1994-05-06 1996-01-03 Allan Howard Wilson Battery powered foldable scooter
CN2387021Y (zh) * 1999-07-30 2000-07-12 浙江卧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小轮径电动踏板车
CN2400346Y (zh) * 2000-04-20 2000-10-11 陈光标 折叠式电动踏板自行车
CN2438642Y (zh) * 2000-07-06 2001-07-11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电池配置的电动滑板车
CN2464615Y (zh) * 2001-02-14 2001-12-12 甲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收藏推移的电动滑板车
US20040145141A1 (en) * 2003-01-23 2004-07-29 The Electric Transportation Company, Llc Vehicle hinge assembly
CN201694325U (zh) * 2010-04-27 2011-01-05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滑板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90508A (en) * 1994-05-06 1996-01-03 Allan Howard Wilson Battery powered foldable scooter
CN2387021Y (zh) * 1999-07-30 2000-07-12 浙江卧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小轮径电动踏板车
CN2400346Y (zh) * 2000-04-20 2000-10-11 陈光标 折叠式电动踏板自行车
CN2438642Y (zh) * 2000-07-06 2001-07-11 久鼎金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电池配置的电动滑板车
CN2464615Y (zh) * 2001-02-14 2001-12-12 甲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收藏推移的电动滑板车
US20040145141A1 (en) * 2003-01-23 2004-07-29 The Electric Transportation Company, Llc Vehicle hinge assembly
CN201694325U (zh) * 2010-04-27 2011-01-05 大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滑板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11819A (zh) * 2014-08-02 2016-02-10 马丽娟 一种分体式电动滑板的控制方法
CN106428352A (zh) * 2016-07-29 2017-02-22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滑板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1991B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0182A (zh) 能折叠收缩的微型电动车
CN103274005B (zh) 可折叠的电动三轮车
CN202641970U (zh) 紧凑型电动车
CN203094323U (zh) 带有减震装置的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105711713A (zh) 组合式三体两轮驱动电动车
CN103481991A (zh) 紧凑型电动车
CN104875828A (zh) 纤体箱包电动车
CN203714089U (zh) 纤体箱包电动车
CN102951234B (zh) 手提箱式折叠车
CN104192248A (zh) 一种翻座箱式折叠电动车
CN204110244U (zh) 双轮平衡车
CN204077940U (zh) 便携式两轮伸缩车
CN205627068U (zh) 一种玩具变形摩托车
CN106314254A (zh) 一种复式房车
CN203094327U (zh) 带电池动力的便携式自行车
CN202289450U (zh) 一种机器人玩具车
CN205652268U (zh) 一种展开能形成电动自行车的折叠行李车
CN2905165Y (zh) 活动式不倒翁
CN2519619Y (zh) 滑板车旅行箱
CN204137246U (zh) 一种翻座箱式折叠电动车
CN205417948U (zh) 微型折叠电动车
CN105416483A (zh) 微型折叠电动车
CN202446806U (zh) 玩具巴士
CN202029932U (zh) 防翻车轮
CN206995853U (zh) 一种可翻转的玩具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