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1616A -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1616A
CN103481616A CN201310449233.5A CN201310449233A CN103481616A CN 103481616 A CN103481616 A CN 103481616A CN 201310449233 A CN201310449233 A CN 201310449233A CN 103481616 A CN103481616 A CN 103481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ntistatic
10min
melt index
density pol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92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1616B (zh
Inventor
李洪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OCHE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CHE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CHE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CHEN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492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1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1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1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1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共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5~2∶1.25~1.75∶1~2∶1.25~1.75∶1.5~2;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2~5,温度为70~90℃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本发明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是由多种阻隔性材料有机熔融共挤而成,具有较强的防静电能力和阻隔能力,能保质、保鲜、保味,保存期长。

Description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静电包装技术是指通过采用不同的材料组合或复合成对安全地耗散静电电荷或屏蔽零件,能限制静电电荷聚集或免受外部静电电荷影响的一种高新技术。作为防静电放电包装的材料应具备下列主要性能,防止摩擦起电、免受静电场的影响、防止与带电人体或与带电物体因接触产生放电。
在国外防静电PE薄膜的发展很快,尤其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无论是防静电PE膜的生产和销售均居世界前列,International Plastics,Inc,PolyPlusPackaging Ltd 等公司都能供应性能稳定的防静电膜。与国外相比,国内用于药品食品包装的防静电PE膜的研制工作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于用来生产防静电薄膜的防静电剂和防静电母料也需要进口。很多的研究都限于实验阶段。虽然一些公司能生产防静电膜,但是防静电性能不稳定,不能长时间保持防静电性能,随着环境的变化防静电效果变化很大,而或者能获得较好的防静电效果,但颜色单一,影响使用,很难大面积推广,因此研发一种可永久防静电的包装膜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该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可永久性防静电,有效期长,无污染,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它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5~2:1.25~1.75:1~2:1.25~1.75:1.5~2。
优选的,所述第一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2:2~4:3%~5%:1%~3%的LLDPE1、LLDPE2、LLDPE3、第一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
更为优选的,所述LLDPE1是熔融指数为1.5~2.5g/10min,密度为0.914~0.92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5~1.5g/10min,密度为0.914~0.92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3是熔融指数为0.2~0.9g/10min,密度为0.926~0.93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优选的,所述第二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5~7:1:3%~5%的LLDPE4、LLDPE2、LLDPE5和第一防静电剂组成;所述第四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5~7:1的LLDPE4、LLDPE2和MLLDPE1组成。
更为优选的,所述LLDPE4是熔融指数为1.6~2.8g/10min,密度为0.92~0.92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1是熔融指数为0.8~0.9g/10min,密度为0.915~0.925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优选的,所述第三PA层的原料是熔融温度为230~280℃,密度为1.08~1.18g/cm3的尼龙。
优选的,所述第五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3~5:4%~6%:1:0.5%~0.9%:0.3%~0.5%的LDPE、MLLDPE2、LLDPE5、第二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
更为优选的,所述LDPE是熔融指数为1.5~2.5g/10min,密度为0.918~0.928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6~1g/10min,密度为0.902~0.912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5是熔融指数为0.6~1g/10min,密度为0.942~0.94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本发明的五层共挤薄膜的总厚度为90~370um,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5~2:1.25~1.75:1~2:1.25~1.75:1.5~2,优选的,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依次为20~80um、15~65um、20~80um、15~65um和20~80um;当五层共挤薄膜的总厚度为200um时,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依次为35um、28um、24um、28um和35um。
低密度聚乙烯(LDPE)分子链上有长短支链。结晶度较低,分子量一般5~50万,它是一种乳白色呈半透明的蜡状固体树脂,无毒。软化点较低,超过软化点即熔融,其热熔接性、成型加工性能很好,柔软性良好,抗冲击韧性、耐低温性很好,可在-60℃~-80℃下工作,电绝缘性优秀(尤其是高频绝缘性),化学稳定性优秀,如对酸、碱、盐、有机溶剂都较稳定。对水蒸汽、空气的渗透性差。
本发明采用的LDPE购自广州茂名石化,牌号为2426H,性能参数为:断裂伸长率为600%,断裂拉伸强度为20MPa,屈服拉伸强度为10 Mpa,弹性模量为200 N/mm2,落镖冲击强度为110g,熔融温度为110℃,维卡软化温度为90℃。
本发明采用的LLDPE1购自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牌号为218W,性能参数为:断裂伸长率为750%,断裂拉伸强度为59MPa,屈服拉伸强度为10MPa,1%割线模量为260MPa,落镖冲击强度为110g,抗穿刺强度为63J/mm,门氏撕裂强度为400g。
本发明采用的LLDPE2购自福建联合,牌号为1820,性能参数为:断裂伸长率为528.7%,屈服拉伸强度为12.2MPa,拉伸断裂强度为18.2MPa,落镖冲击强度为94。
本发明采用的LLDPE3购自阿联酋,牌号为FB2310,性能参数为:断裂伸长率为700%,拉伸强度为40kg/cm2,维卡软化点为108°F。
本发明采用的LLDPE4购自利安德-巴塞尔公司,牌号为PX3060,性能参数为:断裂伸长率为760%,断裂拉伸强度为23.9MPa,屈服拉伸强度为14.2MPa,屈服伸长率为10%,Elmendorf撕裂强度为560g,维卡软化温度为100℃。
本发明采用的LLDPE5购自美国陶氏化学,牌号为61530.12。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用茂金属化合物做催化剂,经配位聚合得到的具有窄分布分子量的乙烯和α-烯烃的线型共聚物。MLLDPE的片晶厚度分布指数为1.1347,小于传统LLDPE,表明其具有更好的支化均匀性,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MLLDPE薄膜具有较高的落镖冲击强度、撕裂强度、热封强度和突出的光学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MLLDPE1购自美国陶氏化学,牌号为5100G,性能参数为:熔融指数为0.85g/10min,密度为0.92g/cm3,断裂伸长率为1100%,落镖冲击强度为780g,撕裂强度为1000MPa。 
本发明采用的MLLDPE2购自美国陶氏化学,牌号为59999.02。
尼龙(PA),中文名聚酰胺,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尼龙具有结晶度高、熔点明显;表面硬度大、耐磨耗、摩擦系数小、有自润滑性和消音性;低温性能良好,有一定的耐热性(可以在100度以下使用);无毒、无臭、不霉烂,有自熄性、耐候性好。
本发明采用的PA购自荷兰DSM公司,牌号为F136-E2,为PA6,具有最优越的综合性能,包括机械强度、刚度、韧度、机械减震性和耐磨性。这些特性,再加上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耐化学性,使PA6 成为一种“通用级”材料。
由于PE、PP等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率一般高达1017~1019Ω·m,因此其制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静电积累,导致吸尘、电击、放电和燃烧,给工业生产和应用及日常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及危害。防静电剂是一种具有防静电性能的表面处理剂,能显著降低喷涂制品的表面电阻,使其达到107~109Ω·m,防静电高效持久,并且不影响制品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第一防静电剂为国产防静电剂,化学名称为单硬脂酸甘油酯,购自广州市仕贤化工有限公司,牌号为D-95。具有如下特点:1、不会迁移,不会像化学防静电剂那样导致母料雾化;2、在产品中形成聚合物网络结构,永久防静电剂;而化学防静电剂需迁移到聚合物表面才能起作用,短期有效;3、在极低湿度环境中仍保持防静电作用,化学防静电剂需要在较高湿度中才能起作用;4、加入聚合物中立即生效,化学防静电剂则需要一定时间一定湿度才能具有防静电性;5、热稳定性好,低的离子杂质含量;6、耐化学性好;7、回收后仍具防静电性。
本发明采用的第二防静电剂为进口防静电剂,购自德国科莱恩,牌号为SAS93,类型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成为以环氧乙烷胺类加成物为主的复合物。具有如下特点:能显著降低塑料制品表面电阻,使其达到108~109Ω,防静电高效持久、与树脂相容性好,并不影响制品的加工和使用性能。
开口剂是一种无异味小颗粒(小晶体)。本品与树脂相溶性较好,对热、氧、紫外线较稳定,具有典型的极性与非极性分子结构,无毒、不溶于水、对酸、碱介质相对稳定、常温下不溶于乙醇、丙酮、四氯化碳、丁苯、双阳水等溶剂;能在物质界面形成单分子膜,具有抗粘结、爽滑、增滑、流平、防水、防湿、防沉淀、抗污损、防静电及分散等功效,性能优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采用的开口剂为油酸酰胺,购自广州市创锦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牌号为1758,油酸酰胺作为PE薄膜必须添加的化工助剂,可提高PE薄膜的防静电和润滑性能,又可提高防湿性能,能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和粘结阻力,显著提高吹膜(挤塑)时的效益,可有效地防止薄膜间的粘结和粒料间的结块,并可增加薄膜表面的光洁度,防止灰尘在制品表面的附积,生产出非常光滑的塑料成品。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2~5,温度为70~90℃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优选的,所述各层挤出机的温度分别为:第一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140℃,第二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140℃,第三PA层的加工温度为240~260℃,第四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140℃,第五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140℃。
多层共挤技术直接采用三种或以上的塑料粒子作为原料,通过多台的挤出机分别使每种塑料熔融塑化后,注入同一模头中,然后经过进一步加工处理,制得多层复合薄膜。多层共挤技术不同于干法复合等复合技术,它不需要先将塑料粒子制成薄膜状的中间产品,代表了经济、环保的方向。目前多层共挤技术多采用异种塑料共挤出复合,由于极性高分子化合物与非极性高分子化合物之间性能相差很大,性能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通过各层材料性能之间的互补,可制得高性能的复合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是由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组成的五层共挤薄膜,第一PE层具有较好的抗温性和耐磨性,且具有较好的防静电能力,第二PE层采用无溶剂粘合,能有效降低残留溶剂,环保,粘合力强,成本低,还具有较强的抗穿刺能力,且具有较好的防静电能力,第三PA层具有较好的阻隔性能,第四PE层采用无溶剂粘合,具有较强的抗穿刺能力,第五PE层具有较好的低温封口性能和耐穿刺能力,且具有较好的防静电能力,通过五层共挤形成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具有较强的防静电能力和阻隔能力。
本发明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是由多种阻隔性材料有机熔融共挤而成,具有较强的防静电性能,还具有耐低温、耐高温、耐油、耐潮湿、强度高等特点,能保质、保鲜、保味,保存期长,其力学性能、氧气和水蒸气的阻隔性能都超过国家检验标准,还具有极高的透明性和柔韧性。
本发明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具有环保、节能、低碳的特点,利用多层共挤技术代替多层复合技术,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了溶剂残留,环保,无污染。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
1——第一PE层
2——第二PE层
3——第三PA层
4——第四PE层
5——第五PE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见图1,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它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2:1:2:1。
其中,所述第一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2:2:3%:1%的LLDPE1、LLDPE2、LLDPE3、第一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LDPE1是熔融指数为1.5g/10min,密度为0.914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5g/10min,密度为0.914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3是熔融指数为0.2g/10min,密度为0.92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二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5:1:3%的LLDPE4、LLDPE2、LLDPE5和第一防静电剂组成;所述第四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5:1的LLDPE4、LLDPE2和MLLDPE1组成;所述LLDPE4是熔融指数为1.6g/10min,密度为0.9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1是熔融指数为0.8g/10min,密度为0.915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三PA层的原料是熔融温度为230℃,密度为1.08g/cm3的尼龙。
其中,所述第五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3:4%:1:0.5%:0.3%的LDPE、MLLDPE2、LLDPE5、第二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DPE是熔融指数为1.5g/10min,密度为0.918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6g/10min,密度为0.902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5是熔融指数为0.6g/10min,密度为0.94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2,温度为70℃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其中,所述各层挤出机的温度分别为:第一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第二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第三PA层的加工温度为240℃,第四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第五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
本实施例制得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见图1,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它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2.2:1.1:2.2:1。
其中,所述第一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2:3:4%:2%的LLDPE1、LLDPE2、LLDPE3、第一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LDPE1是熔融指数为2g/10min,密度为0.91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2是熔融指数为1g/10min,密度为0.91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3是熔融指数为0.3g/10min,密度为0.92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二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6:1:4%的LLDPE4、LLDPE2、LLDPE5和第一防静电剂组成;所述第四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6:1的LLDPE4、LLDPE2和MLLDPE1组成;所述LLDPE4是熔融指数为1.8g/10min,密度为0.92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1是熔融指数为0.85g/10min,密度为0.92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三PA层的原料是熔融温度为240℃,密度为1.1g/cm3的尼龙。
其中,所述第五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4:5%:1:0.6%:0.4%的LDPE、MLLDPE2、LLDPE5、第二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DPE是熔融指数为2g/10min,密度为0.9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8g/10min,密度为0.904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5是熔融指数为0.8g/10min,密度为0.944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2,温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其中,所述各层挤出机的温度分别为:第一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5℃,第二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5℃,第三PA层的加工温度为245℃,第四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5℃,第五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5℃。
本实施例制得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见图1,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它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2.4:1.2:2.4:1。
其中,所述第一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2:4:5%:3%的LLDPE1、LLDPE2、LLDPE3、第一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LDPE1是熔融指数为2.5g/10min,密度为0.91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2是熔融指数为1.5g/10min,密度为0.91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3是熔融指数为0.5g/10min,密度为0.93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二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7:1:5%的LLDPE4、LLDPE2、LLDPE5和第一防静电剂组成;所述第四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7:1的LLDPE4、LLDPE2和MLLDPE1组成;所述LLDPE4是熔融指数为2g/10min,密度为0.924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1是熔融指数为0.9g/10min,密度为0.925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三PA层的原料是熔融温度为250℃,密度为1.12g/cm3的尼龙。
其中,所述第五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5:6%:1:0.7%:0.5%的LDPE、MLLDPE2、LLDPE5、第二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DPE是熔融指数为2.5g/10min,密度为0.922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2是熔融指数为1g/10min,密度为0.906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5是熔融指数为1g/10min,密度为0.94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4,温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其中,所述各层挤出机的温度分别为:第一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0℃,第二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0℃,第三PA层的加工温度为250℃,第四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0℃,第五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0℃。
本实施例制得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见图1,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它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2.4:1.2:2.4:1。
其中,所述第一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2:2:3%:3%的LLDPE1、LLDPE2、LLDPE3、第一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LDPE1是熔融指数为1.5g/10min,密度为0.91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5g/10min,密度为0.91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3是熔融指数为0.6g/10min,密度为0.93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二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5:1:5%的LLDPE4、LLDPE2、LLDPE5和第一防静电剂组成;所述第四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7:1的LLDPE4、LLDPE2和MLLDPE1组成;所述LLDPE4是熔融指数为2.4g/10min,密度为0.924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1是熔融指数为0.8g/10min,密度为0.915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三PA层的原料是熔融温度为260℃,密度为1.13g/cm3的尼龙。
其中,所述第五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3:6%:1:0.7%:0.3%的LDPE、MLLDPE2、LLDPE5、第二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DPE是熔融指数为1.5g/10min,密度为0.924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6g/10min,密度为0.908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5是熔融指数为0.6g/10min,密度为0.944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3,温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其中,所述各层挤出机的温度分别为:第一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0℃,第二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0℃,第三PA层的加工温度为250℃,第四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0℃,第五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0℃。
本实施例制得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见图1,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它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2.6:1.3:2.6:1。
其中,所述第一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2:3:4%:2%的LLDPE1、LLDPE2、LLDPE3、第一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LDPE1是熔融指数为2g/10min,密度为0.9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2是熔融指数为1g/10min,密度为0.9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3是熔融指数为0.7g/10min,密度为0.934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二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6:1:4%的LLDPE4、LLDPE2、LLDPE5和第一防静电剂组成;所述第四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6:1的LLDPE4、LLDPE2和MLLDPE1组成;所述LLDPE4是熔融指数为2.6g/10min,密度为0.92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1是熔融指数为0.85g/10min,密度为0.92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三PA层的原料是熔融温度为270℃,密度为1.16g/cm3的尼龙。
其中,所述第五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4:5%:1:0.8%:0.4%的LDPE、MLLDPE2、LLDPE5、第二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DPE是熔融指数为2g/10min,密度为0.926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8g/10min,密度为0.91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5是熔融指数为0.8g/10min,密度为0.94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4,温度为85℃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其中,所述各层挤出机的温度分别为:第一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5℃,第二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5℃,第三PA层的加工温度为255℃,第四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5℃,第五PE层的加工温度为135℃。
本实施例制得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见图1,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它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2.8:1.4:2.8:1。
其中,所述第一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2:4:5%:1%的LLDPE1、LLDPE2、LLDPE3、第一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LDPE1是熔融指数为2.5g/10min,密度为0.92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2是熔融指数为1.5g/10min,密度为0.92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3是熔融指数为0.9g/10min,密度为0.93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二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7:1:3%的LLDPE4、LLDPE2、LLDPE5和第一防静电剂组成;所述第四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5:1的LLDPE4、LLDPE2和MLLDPE1组成;所述LLDPE4是熔融指数为2.8g/10min,密度为0.92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1是熔融指数为0.9g/10min,密度为0.925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其中,所述第三PA层的原料是熔融温度为280℃,密度为1.18g/cm3的尼龙。
其中,所述第五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5:4%:1:0.9%:0.5%的LDPE、MLLDPE2、LLDPE5、第二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所述LDPE是熔融指数为2.5g/10min,密度为0.928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2是熔融指数为1g/10min,密度为0.912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5是熔融指数为1g/10min,密度为0.94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5,温度为90℃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其中,所述各层挤出机的温度分别为:第一PE层的加工温度为140℃,第二PE层的加工温度为140℃,第三PA层的加工温度为260℃,第四PE层的加工温度为140℃,第五PE层的加工温度为140℃。
    本实施例制得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如表1所示。表1 实施例1~6制得的耐低温环保PVC改性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
测试项目 标准值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氧气透过率(g/m2·24h) ≤10.0 0.16 0.15 0.14 0.15 0.15 0.14
水蒸气透过率(g/m2·24h) ≤10.0 0.02 0.01 0.02 0.03 0.01 0.02
电阻率(Ω·m) ≤105 6.3×107 5.4×107 7.2×107 4.5×107 5.6×107 4.8×107
溶剂残留量(mg/m2 ≤10.0 0.01 0.02 0.01 0.01 0.02 0.01
热封强度(N/50mm) ≥20.0 60 58 62 59 61 60
剥离强度(N/15mm) ≥1.8 2.6 2.7 2.5 2.4 2.6 2.5
拉断力(N/15mm) ≥40.0 85 86 84 87 86 84
拉伸率(%) ≥35.0 69 71 70 72 68 71
拉伸强度(MPa) ≥15.0 50.8 49.7 52.6 51.4 48.2 53.1
热变形温度(℃) ≥50.0 118.6 116.5 121.7 123.4 117.3 119.1
200℃热稳定时间(min) ≥60 100 120 110 120 110 110
冲击脆化温度(℃) ≤-20 -30 -25 -25 -30 -25 -30
180°对折(-30℃) 不裂开 不裂开 不裂开 不裂开 不裂开 不裂开 不裂开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电阻率低至107Ω·m,接近导电电阻率,能有效的防静电,有效期长;本发明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具有较强的阻隔性能,氧气和水蒸气的阻隔性能都超过国家检验标准;还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耐高温性能和高强度,本发明的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溶剂残留量极低,环保,无污染。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它为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依次为第一PE层、第二PE层、第三PA层、第四PE层和第五PE层,所述五层共挤薄膜从外层到内层的厚度比依次为1.5~2:1.25~1.75:1~2:1.25~1.75:1.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2:2~4:3%~5%:1%~3%的LLDPE1、LLDPE2、LLDPE3、第一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LLDPE1是熔融指数为1.5~2.5g/10min,密度为0.914~0.92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5~1.5g/10min,密度为0.914~0.922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3是熔融指数为0.2~0.9g/10min,密度为0.926~0.936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5~7:1:3%~5%的LLDPE4、LLDPE2、LLDPE5和第一防静电剂组成;所述第四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2:5~7:1的LLDPE4、LLDPE2和MLLDPE1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LLDPE4是熔融指数为1.6~2.8g/10min,密度为0.92~0.92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1是熔融指数为0.8~0.9g/10min,密度为0.915~0.925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PA层的原料是熔融温度为230~280℃,密度为1.08~1.18g/cm3的尼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PE层的原料由重量比为3~5:4%~6%:1:0.5%~0.9%:0.3%~0.5%的LDPE、MLLDPE2、LLDPE5、第二防静电剂和开口剂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LDPE是熔融指数为1.5~2.5g/10min,密度为0.918~0.928g/cm3的低密度聚乙烯,所述MLLDPE2是熔融指数为0.6~1g/10min,密度为0.902~0.912g/cm3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述LLDPE5是熔融指数为0.6~1g/10min,密度为0.942~0.948g/cm3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各层原料分别加入各层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挤出,然后在吹胀比为1:2~5,温度为70~90℃的条件下进行吹膜,再经下吹水冷法冷却,制得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挤出机的温度分别为:第一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140℃,第二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140℃,第三PA层的加工温度为240~260℃,第四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140℃,第五PE层的加工温度为120~140℃。
CN201310449233.5A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481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9233.5A CN103481616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9233.5A CN103481616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1616A true CN103481616A (zh) 2014-01-01
CN103481616B CN103481616B (zh) 2015-08-12

Family

ID=4982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9233.5A Active CN103481616B (zh) 2013-09-27 2013-09-27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161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9955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东莞奇妙包装有限公司 多层结构膜
CN106585011A (zh) * 2016-11-30 2017-04-26 德施普科技发展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五层共挤吹塑pe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60797A (zh) * 2017-04-28 2017-09-15 新乐华宝塑料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共挤流延膜
CN108068421A (zh) * 2017-12-26 2018-05-25 常州市华健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药用高速包装用聚乙烯膜
CN108216917A (zh) * 2018-01-24 2018-06-29 上海唐科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气柱膜、采用气柱膜制成的气柱袋及其生产工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254A (zh) * 2005-06-29 2006-01-25 江阴申恒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阻隔九层共挤出吹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88592U (zh) * 2011-04-15 2011-12-28 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永久性抗静电的多层共挤膜
CN202412828U (zh) * 2011-12-08 2012-09-05 深圳市佰特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耐穿刺防静电屏蔽膜
CN203557782U (zh) * 2013-09-27 2014-04-23 东莞市博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4254A (zh) * 2005-06-29 2006-01-25 江阴申恒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高阻隔九层共挤出吹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88592U (zh) * 2011-04-15 2011-12-28 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可永久性抗静电的多层共挤膜
CN202412828U (zh) * 2011-12-08 2012-09-05 深圳市佰特富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耐穿刺防静电屏蔽膜
CN203557782U (zh) * 2013-09-27 2014-04-23 东莞市博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9955A (zh) * 2014-12-10 2016-07-06 东莞奇妙包装有限公司 多层结构膜
CN106585011A (zh) * 2016-11-30 2017-04-26 德施普科技发展温州有限公司 一种五层共挤吹塑pe复合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60797A (zh) * 2017-04-28 2017-09-15 新乐华宝塑料薄膜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共挤流延膜
CN108068421A (zh) * 2017-12-26 2018-05-25 常州市华健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药用高速包装用聚乙烯膜
CN108216917A (zh) * 2018-01-24 2018-06-29 上海唐科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气柱膜、采用气柱膜制成的气柱袋及其生产工艺
CN108216917B (zh) * 2018-01-24 2020-05-22 上海唐科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气柱膜、采用气柱膜制成的气柱袋及其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1616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1616B (zh) 一种防静电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6593B (zh) 多层共挤热收缩膜
TW201532806A (zh) 疊層織物集裝袋、製備方法及相關系統
JP6311572B2 (ja) 導電性ポリエチレン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および積層体
CN104999738B (zh) 一种共挤复合铝箔膜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028650A1 (en) Method for making a polyamide film
CN103465584B (zh) 一种低温冷冻多层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077666A (ko) 식품 포장용 필름
CN107584820A (zh) 覆盖带与其制造工艺方法
CN216153286U (zh) 一种生物降解高阻隔纸塑包装复合膜
CN113071178B (zh) 一种抗静电防潮包装膜及制备方法
CN111409317B (zh) 一种阻燃防毒耐高温聚丙烯共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7261A (zh) 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0648A (zh) 一种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三层共挤上吹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6744B (zh) 用于奶酪包装的热收缩袋
CN106739329A (zh) 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压纹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1483A (zh) 一种多层结构的高阻隔共混材料
CN110144116B (zh) 柔性多层压缩空气管材
CN105015120A (zh) 一种高透明聚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015849A (ja) 真空断熱材外装用積層体
CN111421934A (zh) 一种抗穿刺高阻隔共挤膜的制备方法
CN102407969A (zh) 用于海产品包装的热收缩袋
KR101162096B1 (ko) 복합다층 필름
CN220576792U (zh) 一种可回收电子产品用抗静电包装膜
CN220500206U (zh) 一种耐磨抗静电的复合气垫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