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3963A -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3963A
CN103473963A CN2013104431172A CN201310443117A CN103473963A CN 103473963 A CN103473963 A CN 103473963A CN 2013104431172 A CN2013104431172 A CN 2013104431172A CN 201310443117 A CN201310443117 A CN 201310443117A CN 103473963 A CN103473963 A CN 103473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client
main subject
em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31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3963B (zh
Inventor
刘晓东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dyy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odyy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odyy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odyy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431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3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3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396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0856 priority patent/WO201504312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3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3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09B5/14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with provision for individual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推广,远程教学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然而,目前网络教学课堂的功能比较单一,虽然能够实现远程传送,但是对于教学的在线互动性较差,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此外,针对同步课堂中观摩课堂系统的发言目前均由人工操作控制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将各自的综合评分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接收的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将各自的综合评分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同步课堂处理系统,包括主课堂系统、流媒体服务器及观摩课堂系统。主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流媒体服务器连接主课堂系统及观摩课堂系统。其中,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同步课堂处理系统,包括主课堂系统、控制器及观摩课堂系统。主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控制器连接主课堂系统及观摩课堂系统。其中,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或控制器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观摩课堂系统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或控制器根据接收的综合评分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其中,采用选择策略或评分策略确定综合评分,根据资源均衡原则,使得相应的观摩课堂系统均由机会取得发言权,实现了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自动选择。如此,提高了同步课堂的在线互动性,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包括步骤101~102。
于步骤101,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
于本实施例中,同步课堂包括以下教学模式:正常教学模式、有声资源模式、无声资源模式及互动讨论模式。其中,在互动讨论模式,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可选择某一观摩课堂系统作为辅课堂系统,从而允许选择的观摩课堂系统进行发言互动。
于本实施例中,同步课堂的发起者为主课堂,且主课堂只有一个,负责控制整个同步课堂的状态。可与主课堂互动的课堂为辅课堂(即申请发言被批准的课堂),且辅课堂同时只能有一个。只能观看主课堂和辅课堂,不能与主课堂互动的课堂为观摩课堂。观摩课堂如果希望参加与主课堂的互动,可申请发言,被批准后转换为辅课堂,此时原来的辅课堂变更为观摩课堂,不再采集它的音视频信号来进行网络推送,转而采集推送现在的辅课堂的音视频信号。每个课堂根据其自身角色的不同,需要安装一些硬件设备配合来实现课堂同步的功能。辅课堂一般包括如下硬件学生定位摄像机、图像跟踪主机、学生跟踪摄像机及教学客户端。
具体而言,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所有的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信息。
于步骤102,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于此,所述选择策略为:根据观摩课堂系统的特性因子k1至k6及综合评分公式score={k1×(k2×E+C×(k4×w1+k5×w2+k6×w3))}/(k3+1)G计算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其中,特性因子k1表示是否具备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2表示是否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3表示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特性因子k4表示所处的城市排序,特性因子k5表示所属学校的等级,特性因子k6表示教学人数,w1、w2及w3分别用于指定k4、k5及k6的重要程度,且w1+w2+w3=1,E及C为常量,G根据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取值。
于本实施例中,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的互动邀请后,各自统计自身的特性因子信息,并将统计获得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其中,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包括特性因子k1至k6。特性因子k1表示是否具备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2表示是否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3表示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特性因子k4表示所处的城市排序,特性因子k5表示所属学校的等级,特性因子k6表示教学人数。
具体而言,针对特性因子k1,当观摩课堂系统满足辅课堂所需的硬件条件时才能申请成为发言人(此时,特性因子k1的取值为1),否则,若不满足则直接删除(此时,特性因子k1的取值为0)。
针对特性因子k2,若观摩课堂系统是注册的VIP成员,则特性因子k2的取值为1,反之,则特性因子k2的取值为0。此外,若特性因子k2的取值为1(即拥有VIP特权),则参与互动时可设置加分项,即设置加分值E(例如,E的取值为5)。针对特性因子k3,特性因子k3具体表示以往观摩课堂系统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而且G可根据特性因子k3确定。G的取值例如根据表1确定,然而,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特性因子k3 G
0≤k3≤2 G=1/3
2<k3≤4 G=1/2
4<k3≤6 G=1
6<k3 G=2
表1
针对特性因子k4,若观摩课堂系统所处的城市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例如,北京、南京)则特性因子k4取值例如为5,若观摩课堂系统所处的城市为一级城市(例如,无锡、苏州等地级城市),则特性因子k4取值例如为4,若观摩课堂系统所处的城市为二级城市(例如,昆山、连云港等县级城市),则特性因子k4取值例如为3,若观摩课堂系统所述的城市为区、乡镇地区,则特性因子k4取值例如为2。
针对特性因子k5,若观摩课堂系统所属学校为国家重点,则特性因子k5取值例如为5,若观摩课堂系统所属学校为省重点,则特性因子k5取值例如为4,若观摩课堂系统所属学校为市重点,则特性因子k5取值例如为3,若观摩课堂系统所属学校为县重点,则特性因子k5取值例如为2。
针对特性因子k6,若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人数越多,则特性因子k6的取值越高,具体对应关系例如表2所示,然而,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人数 特性因子k6
教学人数≥80 5
60≤教学人数<80 4
30≤教学人数<60 3
10≤教学人数<30 2
1≤教学人数<10 1
表2
举例而言,若观摩课堂系统A、B、C的教学客户端分别接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的互动邀请,且观摩课堂系统A的教学客户端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如下:具备辅课堂的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1取值为1),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2取值为1,E取值为5),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为5次(特性因子k3取值为5,G取值为1),所处的城市为北京(特性因子k4取值为5),所属学校为国家重点(特性因子k5取值为5),教学人数为40人(特性因子k6取值为3)。观摩课堂系统B的教学客户端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如下:具备辅课堂的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1取值为1),不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2取值为0),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为3次(特性因子k3取值为3,G取值为1/2),所处的城市为昆山(特性因子k4取值为3),所属学校为县重点(特性因子k5取值为2),教学人数为60人(特性因子k6取值为4)。观摩课堂系统C的教学客户端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如下:具备辅课堂的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1取值为1),不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2取值为0),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为1次(特性因子k3取值为1,G取值为1/3),所处的城市为苏州(特性因子k4取值为4),所属学校为市重点(特性因子k5取值为3),教学人数为30人(特性因子k6取值为3)。
于此,由于w1+w2+w3=1,可设置w1=0.2、w2=0.4,w3=0.6,C=2。然而,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于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对w1、w2、w3及C进行设置。
根据选择策略,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可获得观摩课堂系统A、B、C的综合评分如下。观摩课堂系统A的综合评分={k1×(k2×E+C×(k4×w1+k5×w2+k6×w3))}/(k3+1)G={1×(1×5+2×(5×0.2+5×0.4+3×0.6))}/(5+1)=2.4;观摩课堂系统B的综合评分={k1×(k2×E+C×(k4×w1+k5×w2+k6×w3))}/(k3+1)G={1×(0+2×(3×0.2+2×0.4+4×0.6))}/(3+1)0.5=3.8;观摩课堂系统C的综合评分={k1×(k2×E+C×(k4×w1+k5×w2+k6×w3))}/(k3+1)G={1×(0+2×(4×0.2+3×0.4+3×0.6))}/(1+1)1/3=3.2。
于此,主课堂的教学客户端可选择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即,观摩课堂系统B)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包括步骤201~203。
于步骤201,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于步骤202,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将各自的综合评分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于步骤203,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接收的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的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再由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综合评分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其中,评分策略为:根据观摩课堂系统的特性因子k1至k6及综合评分公式score={k1×(k2×E+C×(k4×w1+k5×w2+k6×w3))}/(k3+1)G计算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其中,特性因子k1表示是否具备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2表示是否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3表示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特性因子k4表示所处的城市排序,特性因子k5表示所属学校的等级,特性因子k6表示教学人数,w1、w2及w3分别用于指定k4、k5及k6的重要程度,且w1+w2+w3=1,E及C为常量,G根据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取值。关于综合评分的确定方式及相关流程同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包括步骤301~302。
于步骤301,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于步骤302,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三较佳实施例中,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发送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且控制器根据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统计的各自的特性因子信息及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关于选择策略及相关处理流程同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包括步骤401~404。
于步骤401,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于步骤402,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将各自的综合评分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于步骤403,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本发明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第四较佳实施例中,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的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由控制器根据综合评分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其中,评分策略为:根据观摩课堂系统的特性因子k1至k6及综合评分公式score={k1×(k2×E+C×(k4×w1+k5×w2+k6×w3))}/(k3+1)G计算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其中,特性因子k1表示是否具备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2表示是否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3表示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特性因子k4表示所处的城市排序,特性因子k5表示所属学校的等级,特性因子k6表示教学人数,w1、w2及w3分别用于指定k4、k5及k6的重要程度,且w1+w2+w3=1,E及C为常量,G根据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取值。关于综合评分的确定方式及相关流程同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系统包括主课堂系统10、流媒体服务器11及观摩课堂系统12~14。主课堂系统10包括教学客户端105,观摩课堂系统12包括教学客户端120,观摩课堂系统13包括教学客户端130,观摩课堂系统14包括教学客户端140。流媒体服务器11连接主课堂系统10及观摩课堂系统12~14。此外,主课堂系统10还包括教师定位摄像机100、学生定位摄像机101、跟踪主机102、教师跟踪摄像机103、学生跟踪摄像机104以及图像拼接器106。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通过流媒体服务器11连接观摩课堂系统12的教学客户端120、观摩课堂系统13的教学客户端130及观摩课堂系统14的教学客户端140。
于本实施例中,当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通过流媒体服务器11向观摩课堂系统12、13、14的教学客户端120、130、140发送互动邀请。观摩课堂系统12、13、14的教学客户端120、130、140接收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关于所述系统的具体操作过程同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法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系统包括主课堂系统、流媒体服务器及观摩课堂系统。主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流媒体服务器连接所述主课堂系统及观摩课堂系统。其中,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将各自的综合评分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接收的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系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系统包括主课堂系统10、控制器15、流媒体服务器11及观摩课堂系统12~14。主课堂系统10包括教学客户端105,观摩课堂系统12包括教学客户端120,观摩课堂系统13包括教学客户端130,观摩课堂系统14包括教学客户端140。流媒体服务器11连接主课堂系统10及观摩课堂系统12~14。控制器15连接主课堂系统10及观摩课堂系统12~14。此外,主课堂系统10还包括教师定位摄像机100、学生定位摄像机101、跟踪主机102、教师跟踪摄像机103、学生跟踪摄像机104以及图像拼接器106。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通过控制器15连接观摩课堂系统12的教学客户端120、观摩课堂系统13的教学客户端130及观摩课堂系统14的教学客户端140。
于本实施例中,当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通过控制器15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12、13、14的教学客户端120、130、140。观摩课堂系统12、13、14的教学客户端120、130、140接收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5,控制器15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10的教学客户端105。关于所述系统的具体操作过程同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述,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系统包括主课堂系统、控制器及观摩课堂系统。主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控制器连接主课堂系统及观摩课堂系统。其中,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将各自的综合评分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或控制器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观摩课堂系统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或控制器根据接收的综合评分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其中,采用选择策略或评分策略确定综合评分,根据资源均衡原则,使得相应的观摩课堂系统均由机会取得发言权,实现了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自动选择。如此,提高了同步课堂的在线互动性,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
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策略为:根据观摩课堂系统的特性因子k1至k6及综合评分公式score={k1×(k2×E+C×(k4×w1+k5×w2+k6×w3))}/(k3+1)G计算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其中,特性因子k1表示是否具备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2表示是否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3表示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特性因子k4表示所处的城市排序,特性因子k5表示所属学校的等级,特性因子k6表示教学人数,w1、w2及w3分别用于指定k4、k5及k6的重要程度,且w1+w2+w3=1,E及C为常量,G根据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取值。
3.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
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将各自的综合评分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接收的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分策略为:根据观摩课堂系统的特性因子k1至k6及综合评分公式score={k1×(k2×E+C×(k4×w1+k5×w2+k6×w3))}/(k3+1)G计算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其中,特性因子k1表示是否具备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2表示是否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3表示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特性因子k4表示所处的城市排序,特性因子k5表示所属学校的等级,特性因子k6表示教学人数,w1、w2及w3分别用于指定k4、k5及k6的重要程度,且w1+w2+w3=1,E及C为常量,G根据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取值。
5.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的教学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策略为:根据观摩课堂系统的特性因子k1至k6及综合评分公式score={k1×(k2×E+C×(k4×w1+k5×w2+k6×w3))}/(k3+1)G计算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其中,特性因子k1表示是否具备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2表示是否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3表示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特性因子k4表示所处的城市排序,特性因子k5表示所属学校的等级,特性因子k6表示教学人数,w1、w2及w3分别用于指定k4、k5及k6的重要程度,且w1+w2+w3=1,E及C为常量,G根据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取值。
7.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根据评分策略确定各自的综合评分,并将各自的综合评分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每个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确定综合评分最大的观摩课堂系统或者满足预设值的观摩课堂系统作为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的教学客户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分策略为:根据观摩课堂系统的特性因子k1至k6及综合评分公式score={k1×(k2×E+C×(k4×w1+k5×w2+k6×w3))}/(k3+1)G计算观摩课堂系统的综合评分,其中,特性因子k1表示是否具备硬件条件,特性因子k2表示是否享有VIP身份,特性因子k3表示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特性因子k4表示所处的城市排序,特性因子k5表示所属学校的等级,特性因子k6表示教学人数,w1、w2及w3分别用于指定k4、k5及k6的重要程度,且w1+w2+w3=1,E及C为常量,G根据以往参与互动讨论的次数取值。
9.一种同步课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课堂系统、流媒体服务器及观摩课堂系统,所述主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连接所述主课堂系统及观摩课堂系统,
其中,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向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发送互动邀请,
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
10.一种同步课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课堂系统、控制器及观摩课堂系统,所述主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观摩课堂系统包括教学客户端,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主课堂系统及观摩课堂系统,
其中,当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当前教学模式为互动讨论模式时,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通过所述控制器将互动邀请转发至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观摩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接收所述互动邀请后,将各自统计的特性因子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选择策略确定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并将确定的允许发言的观摩课堂系统的信息发送至主课堂系统的教学客户端。
CN201310443117.2A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 Active CN103473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3117.2A CN103473963B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
PCT/CN2014/070856 WO2015043127A1 (zh) 2013-09-26 2014-01-18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3117.2A CN103473963B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3963A true CN103473963A (zh) 2013-12-25
CN103473963B CN103473963B (zh) 2015-07-15

Family

ID=4979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3117.2A Active CN103473963B (zh) 2013-09-26 2013-09-26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3963B (zh)
WO (1) WO201504312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472A (zh) * 2013-08-14 2013-11-27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同步课堂实现方法及系统
WO2015043127A1 (zh) * 2013-09-26 2015-04-02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713A (zh) * 2003-05-16 2004-02-04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卫星多媒体远程实时教学系统
CN1545318A (zh) * 2003-11-14 2004-1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天地网远程教育系统的实现方法
JP2005275670A (ja) * 2004-03-24 2005-10-06 Techno Craft Co Ltd 指導支援ツール
US20070255805A1 (en) * 1999-05-05 2007-11-01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Creating a Virtual University Experience
JP4041329B2 (ja) * 2002-03-28 2008-0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教材提示方法
CN101770703A (zh) * 2009-01-06 2010-07-07 上海京城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化交互教学系统
CN102509482A (zh) * 2011-11-15 2012-06-20 北京瑞信在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CN102572541A (zh) * 2011-12-29 2012-07-1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用户互动方法及系统
CN103021215A (zh) * 2013-01-16 2013-04-03 吴楷龙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双终端应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280129A (zh) * 2013-06-09 2013-09-04 深圳市拓莱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互动教学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3238A (ja) * 2000-10-30 2002-05-10 Yamaha Music Foundation ブッキング方法、装置、記録媒体及び遠隔教育システム
CN101055674A (zh) * 2006-08-31 2007-10-17 上海交通大学 支持点播及直播功能的远程流媒体在线教学方法
CN101159929B (zh) * 2007-10-23 2010-09-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讯系统中实现集群会议的方法
CN101877706B (zh) * 2010-06-24 2013-04-17 北京邮电大学 多终端的多媒体会议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1968932A (zh) * 2010-09-19 2011-02-09 深圳市摩拓触摸科技有限公司 多媒体智能互动教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473963B (zh) * 2013-09-26 2015-07-15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5805A1 (en) * 1999-05-05 2007-11-01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Creating a Virtual University Experience
JP4041329B2 (ja) * 2002-03-28 2008-0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教材提示方法
CN1472713A (zh) * 2003-05-16 2004-02-04 上海交通大学 双向卫星多媒体远程实时教学系统
CN1545318A (zh) * 2003-11-14 2004-1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天地网远程教育系统的实现方法
JP2005275670A (ja) * 2004-03-24 2005-10-06 Techno Craft Co Ltd 指導支援ツール
CN101770703A (zh) * 2009-01-06 2010-07-07 上海京城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化交互教学系统
CN102509482A (zh) * 2011-11-15 2012-06-20 北京瑞信在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终端架构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CN102572541A (zh) * 2011-12-29 2012-07-11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用户互动方法及系统
CN103021215A (zh) * 2013-01-16 2013-04-03 吴楷龙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双终端应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280129A (zh) * 2013-06-09 2013-09-04 深圳市拓莱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互动教学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成端,顾玉林: "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3472A (zh) * 2013-08-14 2013-11-27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同步课堂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413472B (zh) * 2013-08-14 2015-05-27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同步课堂实现方法及系统
WO2015043127A1 (zh) * 2013-09-26 2015-04-02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43127A1 (zh) 2015-04-02
CN103473963B (zh) 2015-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3609B (zh) 在网络教育直播中进行连麦直播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160952B (zh) 一种教学互动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414775B (zh) 一种实现网络同步课堂的方法及系统
JP200753407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チャット環境におけるチャット負荷管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580881A (zh) 虚拟会议创建方法及装置
KR20110071331A (ko) 영상 회의 기반 실시간 양방향 원격교육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서비스 방법
CN103327290A (zh) 一种视频会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118074A (zh) 基于xmpp的网络模块化远程教育培训系统
CN101965716A (zh) 多路对等媒体流传送
US9402056B2 (en) Collaboration extension system
CN105635629A (zh) 视频会议装置及方法
CN103152185A (zh) 一种语音会议会场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3473963B (zh) 一种同步课堂处理方法
CN106230923A (zh) 一种互动结果即时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6131602B (zh) 基于主播端的交互系统及其方法
CN107273224A (zh) 基于订阅触发的消息队列控制系统
CN105447950A (zh) 远程课堂的同步控制方法、设备、服务器和系统
CN105592286B (zh) 即时通信界面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95211B (zh) 基于旁路的在线监课系统
CN102427518B (zh) 按需组网视频会议系统
Bugs ICTs Encouraging Changes in the Citizen's Relationship with Government and Urban Space: Brazilian Examples
Sawaya et al. Introducing the Enhanced Personal Portal Model in a Synchromodal Learning Environment
Shareef SMS Integra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
KR20020045695A (ko) 계층 구조 형태의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
Wang et al. Design for blended synchronous learning using video conferencing: a design-based resear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1 Fengting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No. 666 Weiting Intelligent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8

Patentee after: Kuo Di education and science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1 Fengting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No. 666 Weiting Intelligent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8

Patentee before: Suzhou Kuodi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