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2657B - 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2657B
CN103472657B CN201310032260.2A CN201310032260A CN103472657B CN 103472657 B CN103472657 B CN 103472657B CN 201310032260 A CN201310032260 A CN 201310032260A CN 103472657 B CN103472657 B CN 103472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arrel
housing unit
zoom lens
component
capture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22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2657A (zh
Inventor
姜润锡
曹基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72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2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2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265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03B11/043Protective lens closures or lens caps built into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02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moving lens along basebo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包括:第一镜筒,包括入口,光通过所述入口入射在第一镜筒上;第二镜筒,围绕第一镜筒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支撑第一镜筒,从而能够运动而从主体的前部向前突出;多个叶片,被设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打开位置,所述多个叶片缩回到所述入口的外侧,在关闭位置,所述入口被遮挡;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的端部延伸到第一镜筒的外部,以容纳已经运动到打开位置的叶片。

Description

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6月5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06052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益,该申请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这样一种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具有其中设置有用于容纳叶片的容纳单元的紧凑结构。
背景技术
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安装在捕获目标的图像的拍摄设备(诸如,数字静态相机(DSC)、数字摄像机等)上。根据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结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被分类为:可互换式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其中,相机主体和可互换式透镜可彼此分离;固定式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其中,透镜固定在相机主体上。
当执行图像捕获操作时,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端部打开,从而从目标发射的光入射在变焦透镜镜筒组件上。在已经执行了图像捕获操作之后,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端部关闭,以保护透镜并防止外部杂质流入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中。
于2012年5月22日公告的第8,182,160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镜头挡板设备,该镜头挡板设备安装在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前端上,以保护透镜。根据镜头挡板设备的公开,随着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尺寸的减小,变焦透镜镜筒组件中容纳镜头挡板的空间不足,从而需要增加镜头挡板的叶片的数量。当镜头挡板的叶片的数量增加时,镜头挡板的叶片不得不彼此叠置以便被容纳在变焦透镜镜筒组件中,因此,需要增加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长度。
发明内容
实施例包括一种具有紧凑结构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实施例还包括一种操作用于保护透镜的叶片的数量可被最少化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实施例还包括一种可确保保护透镜的叶片的容纳空间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根据实施例,一种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包括:第一镜筒,包括入口,光通过所述入口入射在第一镜筒上;第二镜筒,围绕第一镜筒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支撑第一镜筒,从而能够运动而向前突出;多个叶片,被设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打开位置,所述多个叶片缩回到所述入口的外侧,在关闭位置,所述入口被遮挡;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的端部向外延伸,以容纳已经运动到打开位置的叶片。
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还可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使所述叶片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所述驱动板可被可旋转地设置在容纳单元上,可通过从外部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并可使所述叶片旋转。
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还可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产生用于使驱动板旋转的驱动力。
当容纳单元和第一镜筒旋转时,驱动板可保持被固定到容纳单元和第一镜筒,以使所述叶片旋转。
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还可包括装饰圈,所述装饰圈包括光入射所穿过的镜筒孔并安装在容纳单元的端部。
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还可包括第三镜筒,所述第三镜筒围绕第二镜筒的外侧并支撑第二镜筒,从而能够运动而向前突出。
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还可包括弹性支撑单元,所述弹性支撑单元连接到所述叶片和容纳单元,并相对于容纳单元弹性地支撑所述叶片。
容纳单元可从第一镜筒向外突出,并且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向外突出的厚度可大于或等于第二镜筒的厚度。
在第一镜筒被容纳在第二镜筒中的状态下,容纳单元可覆盖第二镜筒的端部。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拍摄设备包括:主体;第一镜筒,包括入口,光通过所述入口入射在第一镜筒上,第一镜筒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而从所述主体向前突出;多个叶片,被设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打开位置,所述多个叶片缩回到所述入口的外侧,在关闭位置,所述入口被遮挡;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的端部向外延伸,以容纳已经运动到打开位置的叶片。
所述拍摄设备还可包括第二镜筒,所述第二镜筒围绕第一镜筒的外侧,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而从所述主体突出。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上述和其他特点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1中示出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容纳于图1的拍摄设备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一些元件之间的结合关系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叶片打开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将与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比较的根据比较示例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图7中示出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7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叶片打开的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包括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拍摄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1中示出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容纳于图1的拍摄设备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和图2中示出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包括第一镜筒10和可运动地支撑第一镜筒10的第二镜筒20。图1和图2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与拍摄设备的主体100结合,并可在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从主体100的前部突出的位置(如图1所示)和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容纳在拍摄设备的主体100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之间运动。如图1所示,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还可包括第三镜筒30,第三镜筒30围绕第二镜筒20的外侧并支撑第二镜筒20,从而能够运动而向前突出。
例如,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拍摄设备可被变型成捕获静态图像的数字静态相机(DSC)、捕获动态图像的数字摄像机、安装在便携式移动装置中的相机模块等。
尽管未示出,但是拍摄设备可包括图像捕获元件(未示出),图像捕获元件将从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照射的图像光转换成电信号。图像捕获元件可以是光电转换元件,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将从目标发射的光引导到图像捕获元件,并在图像捕获元件的表面上形成目标的图像。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第一镜筒10、第二镜筒20和第三镜筒30中的每个均包括光学透镜(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镜筒的数量为三个。然而,这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因为取决于光学设计规范,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镜筒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四个或更多。
如图1所示,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从拍摄设备的主体100突出,并延伸到外部。因此,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光学透镜沿着光轴方向L运动,并且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执行调节目标的图像的放大倍率的变焦操作以及调节目标的焦点的聚焦操作。
图1和图2中示出的拍摄设备是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被固定地安装在拍摄设备的主体100上的镜筒固定式拍摄设备。然而,这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因此,拍摄设备可以是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可与拍摄设备的主体100分离或者可安装在拍摄设备的主体100上的镜筒可互换式拍摄设备。
如图2所示,当拍摄设备不执行图像捕获操作时,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容纳于拍摄设备的主体100中。包括多个叶片41和42的镜头挡板40安装在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前部。在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容纳于拍摄设备的主体100中的状态下,镜头挡板40遮挡光入射所穿过的镜筒孔61,以保护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透镜。
如图1所示,当拍摄设备执行图像捕获操作时,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从拍摄设备的主体100沿着光轴方向L向前突出。当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从拍摄设备的主体100突出时,镜头挡板40的叶片41和42运动到镜筒孔61的外侧,从而镜筒孔61可被打开并且光可通过镜筒孔61传播。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一些元件之间的结合关系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3和图4示出了将被安装在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第一镜筒10中的元件。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包括:第一镜筒10,包括光入射所穿过的入口11;多个叶片41和42,被设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打开位置,所述多个叶片41和42朝着入口11的外侧缩回,在关闭位置,入口11被遮挡;容纳单元50,从第一镜筒10的端部延伸到第一镜筒10的外部,容纳单元50容纳已经运动到打开位置的叶片41和42。
第一镜筒10被构造成包括光入射所穿过的入口11的圆筒形中空件。透镜111安装在第一镜筒10的入口11处。第一镜筒10可插入到第二镜筒20中(在图2中示出),或者可从第二镜筒20向前突出。
容纳单元50形成在第一镜筒10的前端,从第一镜筒10的外边缘沿径向方向突出到第一镜筒10的外部,并延伸到第一镜筒10的外部。容纳单元50可在制造第一镜筒10时与第一镜筒10一体地构造。
制造容纳单元50的方法不限于此,可在单独地制造第一镜筒10和容纳单元50之后将第一镜筒10与容纳单元50彼此结合。当单独地制造第一镜筒10和容纳单元50时,例如,可通过使用粘合剂将第一镜筒10与容纳单元50彼此粘合,或者可在第一镜筒10和容纳单元50之间插入诸如螺钉的结合结构。
容纳单元50从第一镜筒10的第一端沿着第一镜筒10的圆周方向向外延伸,并构成容纳空间51。运动到打开位置的多个叶片41和42可被容纳在容纳单元50的容纳空间51中。
设置在多个叶片41和42中的每个叶片的端部上的旋转中心部分42b经由支撑销56与容纳单元50可旋转地结合。因此,叶片41和42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打开位置,多个叶片41和42朝着入口11的外侧缩回,在关闭位置,入口11被遮挡。
参照图4,由于容纳单元50的容纳空间51的端位置S1是比第一镜筒10的外表面的位置S2更靠外的位置,因此可确保可容纳包括叶片41和42的镜头挡板40的充足的空间。
环形驱动板70可旋转地设置在容纳单元50中。环形驱动板70包括光入射所穿过的镜筒孔71以及支撑销56所穿过的长孔72a和72b。此外,驱动板70包括在旋转时接触镜头挡板40并使镜头挡板40能够旋转的接触止动件71a和71b。
尽管产生用于使驱动板70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单元未示出,但是驱动单元(未示出)可利用(例如)超声马达、步进马达等实现,并可将由驱动单元(未示出)产生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板70,以使驱动板70旋转。
如上所述,驱动板70在第一镜筒10和容纳单元50中旋转;然而,本实施例不限制驱动板70的安装结构。例如,当第一镜筒10和容纳单元50旋转时,驱动板70可保持被固定到第一镜筒10和容纳单元50,从而驱动板70可使叶片41和42旋转。
弹性支撑单元47和48可连接到镜头挡板40的叶片41和/或42以及容纳单元50,并可相对于容纳单元50弹性地支撑叶片41和/或42。弹性支撑单元47和48可包括弹簧。
叶片41和42可分别包括切口41a和42a。切口41a和42a可分别位于叶片41和42的最靠近容纳单元的位于容纳空间51中的内侧的侧部上。
开口50a形成在容纳单元50的前端,装饰圈60安装在开口50a处并包括光入射所穿过的镜筒孔61。装饰圈60从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端部暴露到外部。当镜头挡板40操作时,装饰圈60的镜筒孔61可被打开或关闭。
容纳单元50从第一镜筒10的外边缘突出的厚度d1可大于或等于第二镜筒20突出的厚度d2。因此,当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运动到容纳位置并且第一镜筒10插入到第二镜筒20中时,容纳单元50可覆盖第二镜筒20的前端。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叶片41和42打开的状态的主视图。
当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容纳于拍摄设备中时(即,当拍摄设备不执行图像捕获操作时)(参见图2),镜头挡板40的叶片41和42围绕旋转中心部分42b旋转,并运动到镜筒孔61被遮挡的关闭位置(如图5所示)。在镜筒孔61关闭的状态下,镜头挡板40可防止外部杂质流入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中。
当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操作时,镜头挡板40的叶片41和42围绕旋转中心部分42b沿反方向旋转,并运动到多个叶片41和42朝着镜筒孔61的外侧缩回的打开位置(如图6所示)。在镜筒孔61打开的状态下,外部光可通过镜筒孔61入射在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上。
参照图5和图6,容纳单元50从第一镜筒10的端部向第一镜筒10的外部突出预定厚度d1,从而确保可容纳叶片41和42的空间。容纳单元50沿着第一镜筒10的圆周方向向外延伸,以构成可容纳叶片41和42的空间。因此,可减少用于关闭镜筒孔61(光通过镜筒孔61入射在第一镜筒10上)的叶片41和42的数量。
图7是将与根据实施例的图1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比较的根据比较示例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205的立体图,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图7中示出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205的一部分的主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7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205的叶片打开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的根据比较示例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205包括第一镜筒210、第二镜筒220和第三镜筒230。镜头挡板240安装在第一镜筒210的端部。与图1至图6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不同,在图7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205中,在第一镜筒210的端部没有安装容纳单元。即,第一镜筒210的端部没有延伸到外部。
参照图8和图9,当变焦透镜镜筒组件205被设计成具有与图1至图6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直径近似相同的直径时,用于执行打开或关闭镜筒孔261的功能的镜头挡板240的叶片的数量会增加。
当通过使镜头挡板240运动到镜筒孔261的外侧而打开镜筒孔261时,位于第一镜筒210的端部的镜头挡板240不得不容纳于镜筒孔261的外边缘区域中。由于第一镜筒210的边缘区域的厚度为r2,因此,根据比较示例的可容纳镜头挡板240的空间比通过图5和图6中示出的容纳单元50突出的厚度d1而获得的空间狭小。
在图5和图6中,四个叶片41和42可用于关闭镜筒孔61。然而,在图8和图9中,镜头挡板240的叶片的数量增加到六个。如果镜头挡板240的叶片的数量增加,则变焦透镜镜筒组件205沿光轴方向的厚度不得不增加,从而当镜头挡板240运动到镜筒孔261的外侧以打开镜筒孔261时,叶片会彼此叠置。
在图1至图6中示出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的拍摄设备中,可实现这样的镜头挡板40,该镜头挡板40可使叶片41和42的数量最少化,并可打开或关闭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因此,由于变焦透镜镜筒组件5沿光轴方向的厚度可减小从而可设计出具有紧凑结构的拍摄设备,因此,拍摄设备的组件的数量可减少,并且可容易地执行拍摄设备的设计和装配。
如上所述,在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中,由于容纳单元容纳叶片,因此可在不增加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直径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数量最少的叶片来实现镜头挡板。由于用于镜头挡板的叶片的数量可被最少化,因此,叶片彼此叠置的空间的尺寸可减小,从而可减小变焦透镜镜筒组件沿光轴方向的厚度,并且可减少拍摄设备的组件的数量。
在此所引用的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和专利的所有参考文献均以引用的方式被包含于此,该引用的程度如同单独地且具体地将每份参考文献所指示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并在此进行阐述。
为了促进对本发明的原理的理解,已经对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并使用特定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实施例。然而,该特定的语言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应该被解释为包括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会想到的所有实施例。在此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在成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在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当认为对现有技术的某些详细说明会使本发明的实质不必要地变模糊时,省略对现有技术的某些详细说明。
在此描述的设备可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将被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数据的存储器、诸如盘驱动器的永久性存储装置、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端口以及包括显示器、触摸面板、键、按钮等的用户界面装置。当涉及软件模块时,可将这些软件模块作为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指令或计算机可读代码存储在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磁性存储介质(例如,磁带、硬盘、软盘)、光学记录介质(例如,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等)以及固态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速存储器、拇指驱动器等))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还可分布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上,从而以分布式方式存储并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该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被计算机读取,可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被处理器执行。
另外,利用在此公开的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编程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用于做出和使用本发明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
可以按照功能块组件和各种处理步骤来描述本发明。可通过被配置成执行特定功能的任意数目的硬件和/或软件组件来实现这样的功能块。例如,本发明可使用各种集成电路组件,例如,存储元件、处理元件、逻辑元件、查找表等,它们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其他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执行各种功能。类似地,在使用软件编程或软件元件来实现本发明的元件的情况下,可通过使用任何编程语言或脚本语言(诸如,C、C++、汇编语言等)以及由数据结构、对象、进程、例程(routine)或其他编程元素的任意组合所实现的各种算法来实现本发明。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的算法中可实现功能方面。此外,本发明可使用用于电子器件配置、信号处理和/或控制、数据处理等任意数目的传统技术。最后,除非在此另有指示或者通过上下文另外清楚地否定,否则在此描述的所有方法的步骤均可以以任意合适的顺序执行。
为了简要,可不对传统的电子器件、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和系统的其他功能方面(及该系统的单独操作组件的组件)进行详细描述。此外,示出的各图中所示的连接线或连接器意在表示各元件之间的示例性功能关系和/或物理连接或逻辑连接。应该注意的是,在实际装置中,可存在多种可选的或附加的功能关系、物理连接或逻辑连接。词语“机构”、“元件”、“单元”、“结构”、“装置”和“构造”被广泛使用并且不限于机械式实施例或物理实施例,而可包括结合处理器的软件例程等。
除非另有声明,否则任何和全部示例的使用或者在此提供的示例性语言(例如,“诸如”)仅意在更好地阐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明白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调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本发明的具体描述来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该范围内的所有差异均将被解释为被包括在本发明中。
除非元件被特别地描述为“必要的”或“关键的”,否则没有任何项目或组件对本发明的实施是必要的。还应该认识到,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意在被特别地解读为本领域的开放式术语。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在描述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尤其是在权利要求的上下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术语及类似的指示物应该被解释为包括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此外,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在此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来。此外,除非在此另有指示,否则在此列举的数值范围仅意在用作单独地指出落在该范围内的各个独立的数值的一种简略的方法,并且各个独立的数值被包含在说明书中,如同在此被单独地列举。

Claims (15)

1.一种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包括:
第一镜筒,包括入口,光通过所述入口入射在第一镜筒上;
第二镜筒,围绕第一镜筒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支撑第一镜筒,从而能够运动而向前突出;
多个叶片,被设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打开位置,所述多个叶片缩回到所述入口的外侧,在关闭位置,所述入口被遮挡;
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的端部向外延伸,以容纳已经运动到打开位置的叶片,
其中,容纳单元的内圆周大于第一镜筒的外圆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还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使所述叶片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其中,所述驱动板可旋转地设置在容纳单元上,通过从外部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使所述叶片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产生用于使驱动板旋转的驱动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其中,当容纳单元和第一镜筒旋转时,驱动板保持被固定到容纳单元和第一镜筒,以使所述叶片旋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所述变焦透镜镜筒组件还包括弹性支撑单元,所述弹性支撑单元连接到所述叶片和容纳单元,并相对于容纳单元弹性地支撑所述叶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其中,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向外突出,并且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向外突出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镜筒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其中,在第一镜筒被容纳在第二镜筒中的状态下,容纳单元覆盖第二镜筒的端部。
9.一种拍摄设备,包括:
主体;
第一镜筒,包括入口,光通过所述入口入射在第一镜筒上,第一镜筒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而从所述主体向前突出;
多个叶片,被设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打开位置,所述多个叶片缩回到所述入口的外侧,在关闭位置,所述入口被遮挡;
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的端部向外延伸,以容纳已经运动到打开位置的叶片,
其中,容纳单元的内圆周大于第一镜筒的外圆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第二镜筒,所述第二镜筒围绕第一镜筒的外侧,并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运动而从所述主体突出。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摄设备,所述拍摄设备还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使所述叶片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板可旋转地设置在容纳单元上,通过从外部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使所述叶片旋转。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拍摄设备,其中,当容纳单元和第一镜筒旋转时,驱动板保持被固定到容纳单元和第一镜筒,以使所述叶片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拍摄设备,其中,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向外突出,并且容纳单元从第一镜筒向外突出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镜筒的厚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拍摄设备,其中,在第一镜筒被容纳在第二镜筒中的状态下,容纳单元覆盖第二镜筒的端部。
CN201310032260.2A 2012-06-05 2013-01-28 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2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60527A KR20130136825A (ko) 2012-06-05 2012-06-05 줌 렌즈 경통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장치
KR10-2012-0060527 2012-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2657A CN103472657A (zh) 2013-12-25
CN103472657B true CN103472657B (zh) 2017-06-30

Family

ID=49670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226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2657B (zh) 2012-06-05 2013-01-28 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34029B2 (zh)
KR (1) KR20130136825A (zh)
CN (1) CN103472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5452B (zh) * 2018-11-16 2024-05-28 深圳柏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省空间的旋转式快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307A (zh) * 2007-08-23 2009-02-25 株式会社东芝 镜头挡板机构
WO2009098907A1 (ja) * 2008-02-07 2009-08-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バリアユニット
CN101644872A (zh) * 2008-08-04 2010-02-1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机用挡板装置
CN101782712A (zh) * 2009-01-16 2010-07-21 佳能株式会社 防护器装置和摄像设备
CN102375290A (zh) * 2010-08-18 2012-03-14 佳能株式会社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5544Y2 (ja) * 1987-03-10 1995-12-2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レンズバリヤを内臓したカメラ
JP2506815Y2 (ja) * 1990-06-01 1996-08-14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バリヤ装置
JPH07159828A (ja) * 1993-12-06 1995-06-23 Asahi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のレンズ繰出装置
JP2002048964A (ja) * 2000-08-01 2002-02-15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移動機構
WO2004049058A1 (ja) * 2002-10-24 2004-06-10 Sony Corporation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その光学ユニット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US7866901B2 (en) * 2005-10-17 2011-01-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ens barrel and image-pickup apparatus
JP5361301B2 (ja) * 2008-09-16 2013-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294914B2 (ja) * 2009-02-16 2013-09-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KR101599882B1 (ko) * 2009-07-20 2016-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배리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3307A (zh) * 2007-08-23 2009-02-25 株式会社东芝 镜头挡板机构
WO2009098907A1 (ja) * 2008-02-07 2009-08-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バリアユニット
CN101644872A (zh) * 2008-08-04 2010-02-1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机用挡板装置
CN101782712A (zh) * 2009-01-16 2010-07-21 佳能株式会社 防护器装置和摄像设备
CN102375290A (zh) * 2010-08-18 2012-03-14 佳能株式会社 防护器装置和具有防护器装置的摄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136825A (ko) 2013-12-13
US8734029B2 (en) 2014-05-27
CN103472657A (zh) 2013-12-25
US20130322865A1 (en) 201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0334B1 (en) Imaging apparatus
US906334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US20150110482A1 (en) Imaging apparatus
JP2010266679A (ja)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8046503A (ja) レンズ鏡筒
US6549341B2 (en) Mechanism for rotating a cam barrel of a zoom lens
US9507241B1 (en) Adjustable camera field of view
US8385733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3472657B (zh) 变焦透镜镜筒组件及包括该变焦透镜镜筒组件的拍摄设备
TW200537159A (en) Lens-barrel extending mechanism
JP2003262908A (ja) 可変倍率式撮像装置
JP5028054B2 (ja) レンズ鏡胴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6072004A (ja) カメラ
JP6393896B2 (ja) レンズ鏡筒
JP6550594B2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撮像装置
JP2013156530A5 (ja) レンズバリア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4804554B2 (ja) レンズ鏡筒
JP7278458B2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4749737B (zh) 镜筒及具有该镜筒的摄像设备
JP2011154201A (ja) 撮影装置
JP3435591B2 (ja) ズームレンズ鏡胴
JP2012247719A (ja) 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
JP5515786B2 (ja) 撮影装置
JP6041686B2 (ja) レンズ鏡筒、光学機器、及び撮像装置
JP6061699B2 (ja) バリア装置、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