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0280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0280B
CN103460280B CN201280017226.1A CN201280017226A CN103460280B CN 103460280 B CN103460280 B CN 103460280B CN 201280017226 A CN201280017226 A CN 201280017226A CN 103460280 B CN103460280 B CN 103460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plifier circuit
circuit
auxiliary wiring
data signal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72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0280A (zh
Inventor
植畑正树
齐藤浩二
尾崎正实
柳俊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60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0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8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G09G3/3688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91Details of output amplifiers or buffers arranged for use in a driving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形成为能与多条数据信号线(Sn)的各条数据线相连接的辅助布线是由第1辅助布线(17)和第2辅助布线(18)构成的,上述第1辅助布线(17)配置成与多条数据信号线(Sn)的各数据信号线中的、连接至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的连接侧相交叉,上述第2辅助布线(18)配置成与多条数据信号线(Sn)的各数据信号线的终端侧相交叉,显示装置包括:输入有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输出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输入有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输出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的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设置在第1辅助布线(17)与第2辅助布线(18)之间,将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提供给第2辅助布线(18)。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用于在数据信号线发生断线等故障时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布线和修复电路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几年来,在显示装置的领域,随着大型化和高精细化,信号布线的长度和/或其数量有增加的趋势。此外,为了提高与显示屏的透射率直接关联的开口率,信号布线的细线化有加速的趋势。
随着这种趋势,显示装置的信号布线中发生断线等故障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
以往,在显示装置的信号布线中发生断线等故障的情况下,完成了用于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尝试。
图25中,作为其一个示例,图示有包括用于在数据信号线发生断线等故障时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布线和修复电路的液晶显示装置。
如图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9中包括液晶显示屏100、及经由FPC107与液晶显示屏100相连接的控制基板108。
液晶显示屏100中包括:由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未图示)构成的显示区域R1;在显示区域R1的周边区域,用于向多条扫描信号线(未图示)提供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栅极驱动器)101;及在显示区域R1的周边区域,用于向多条数据信号线S1·S2···S’(2n)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源极驱动器)102a、102b。
而且,虽未图示,在显示区域R1中,上述扫描信号线与数据信号线S1·S2···S’(2n)相互正交,在上述正交的各部位的附近,设置有与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所具有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的TFT等开关元件(未图示)。
此外,如图所示,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中包括:用于向数据信号线S1·S2···S(2n)提供数据信号的源极放大器电路103a;及用于在数据信号线S1·S2···S(2n)发生断线时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
而且,对于备用布线105a,将其在显示区域R1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之间的区域中、设置成横穿数据信号线S1·S2···S(2n)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一侧的端部,对于备用布线106a,使其在显示区域R1以外走线,并将其设置成横穿数据信号线S1·S2···S(2n)的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为相反侧的端部。
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的输入端子与备用布线105a进行电连接,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的输出端子与备用布线106a进行电连接。
同样地,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b中包括:用于向数据信号线S’1·S’2···S’(2n)提供数据信号的源极放大器电路103b;及用于在数据信号线S’1·S’2···S’(2n)发生断线时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修复放大器电路104b。
而且,对于备用布线105b,在显示区域R1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b之间的区域中,将其设置成横穿数据信号线S’1·S’2···S’(2n)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b一侧的端部,对于备用布线106b,在显示区域R1以外走线,将其设置成横穿数据信号线S’1·S’2···S’(2n)的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b为相反侧的端部。
此外,修复放大器电路104b的输入端子与备用布线105b进行电连接,修复放大器电路104b的输出端子与备用布线106b进行电连接。
而且,虽未图示,在控制基板108中包括有电源生成电路、定时控制器等。
根据上述结构,如图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9的检查工序中,在数据信号线S1中发现了断线部(图中X标记)等时,能将该数据信号线S1与备用布线105a及备用布线106a进行短路(连接)。
通过这样,在数据信号线S1中,从断线部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侧,如通常一样,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提供数据信号,在数据信号线S1中,从断线部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的相反侧,能经由备用布线105a、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及备用布线106a提供数据信号。
因而,能向所有具有断线部的数据信号线S1提供数据信号。
此外,即使在数据信号线S’3中发现了断线部(图中X标记)等的情况下,利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向所有具有断线部的数据信号线S’3提供数据信号。
如上所述,在液晶显示装置109中,由于包括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104b和备用布线105a、105b、106a、106b,因此,即使在数据信号线S1·S2···S’(2n)发生断线等故障的情况下,也能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58337号公报(2008年3月13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26是表示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用于向数据信号线S1·S2···S(2n)提供数据信号的源极放大器电路103a中,以与各数据信号线进行电连接的方式设置有一个模拟放大器110。即,在源极放大器电路103a中设置有与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数量相同的2n个模拟放大器110。
而且,在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中,具有一个与源极放大器电路103a同样的模拟放大器110,源极放大器电路104a的输入端子与备用布线105a进行电连接,源极放大器电路104a的输出端子与备用布线106a进行电连接。
另外,图中,如虚线所示,可根据需要适当追加修复放大器电路及备用布线的数量。
液晶显示装置109例如像点反转驱动、行反转驱动、帧反转驱动等那样进行极性反转驱动的情况下,由于向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所具有的模拟放大器110输入有从正极性转换到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因此,存在耐压需要较大、其尺寸变大的问题。
对于具有这种模拟放大器110的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其尺寸变得较大,且其功耗也较大,因此,具有这种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的液晶显示装置109中,作为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变大,且难以实现低功耗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小作为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并能实现低功耗化的显示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多条数据信号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为能与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相连接的第1辅助布线及第2辅助布线,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配置成与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条数据信号线中的、连接至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连接侧相交叉,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配置成与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条数据信号线的终端侧相交叉,该显示装置包括:使从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上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使从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上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负极用放大器电路,将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输出提供给上述第2辅助布线。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包括:用于在数据信号线发生断线等故障时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辅助布线即第1辅助布线和第2辅助布线,以及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而且,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输出,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输出。
因而,能使正极用放大器及负极用放大器的耐压比以往的放大器要小。
所以,能减小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所具有的作为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并且,根据上述结构,能实现低功耗化。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如下:即,包括形成为能与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条数据信号线进行连接的第1辅助布线及第2辅助布线,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配置成与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的、连接至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连接侧相交叉,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配置成与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的终端侧相交叉,该显示装置包括:使从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上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使从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上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负极用放大器电路,将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输出提供给上述第2辅助布线。
因此,可提供能减小作为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并能实现低功耗化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修复放大器电路(去除极性设定部)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3(a)是表示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能使用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液晶显示屏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屏的数据信号线S(2n-1)中发生断线、并对此进行了修正的情况的图。
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液晶显示屏的数据信号线S(2n)中发生断线、并对此进行了修正的情况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具有不含极性设定部的两个修复放大器电路的液晶显示屏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液晶显示屏的数据信号线S(2n-1)中发生断线、并对此进行了修正的情况的图。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液晶显示屏的数据信号线S(2n)中发生断线、并对此进行了修正的情况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具有修复放大器电路的液晶显示屏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驱动时序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具有第3切换电路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驱动时序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具有其它第3切换电路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驱动时序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具有又一其它第3切换电路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驱动时序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具有第4切换电路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驱动时序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具有其它第4切换电路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驱动时序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它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具有又一其它第4切换电路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的驱动时序的图。
图25是表示包括用于在数据信号线发生断线等故障时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布线和修复电路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6是表示现有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仅是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不应由它们所限定解释。
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举出将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装置的示例来进行说明,但只要是利用极性反转驱动来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对其种类就没有特别限定。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的简要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包括液晶显示屏2、及经由FPC13与液晶显示屏2相连接的控制基板14。
液晶显示屏2中包括:由配置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未图示)构成的显示区域R1;在显示区域R1的周边区域,用于向多条扫描信号线(未图示)提供扫描信号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栅极驱动器)3;及在显示区域R1的周边区域,用于向多条数据信号线S1·S2···S(2n)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源极驱动器)4。
而且,虽未图示,在显示区域R1中,上述扫描信号线与数据信号线S1·S2···S(2n)相互正交,在上述正交的各部位的附近,设置有与上述多个像素的各像素所具有的像素电极进行电连接的TFT等开关元件(未图示)。
此外,如图所示,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中,包括用于在数据信号线S1·S2···S(2n)发生断线时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修复放大器电路5与作为修正用布线的第1辅助布线17及第2辅助布线18进行电连接。
对于第1辅助布线17,将其在显示区域R1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之间的区域中、设置成横穿数据信号线S1·S2···S(2n)的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一侧的端部,对于第2辅助布线18,使其在显示区域R1以外走线,并将其设置成横穿数据信号线S1·S2···S(2n)的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为相反侧的端部。
如图所示,在修复放大器电路5中包括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经由开关部(第1切换电路)8连接到第1辅助布线17,并经由开关部(第2切换电路)9连接到第2辅助布线18。
而且,在修复放大器电路5中还包括具有逻辑电路11的极性设定部12。
逻辑电路11与连接到高电平电源及GND的布线10进行电连接,根据布线10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来决定将输入到逻辑电路11的极性信号POL原样输出、还是使其反转而输出。
而且,开关部8、9根据从逻辑电路11输出的极性信号POL’来进行切换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逻辑电路11输出的极性信号POL’是高电平的情况下,开关部8、9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进行电连接,在从逻辑电路11输出的极性信号POL’是低电平的情况下,开关部8、9与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连接,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液晶显示装置1,利用相邻的数据信号线彼此的极性相反的点反转驱动方式来进行显示,为了能修正极性不同的任一数据信号线,而设置有极性设定部12,但在利用相邻的数据信号线彼此以相同极性驱动的帧反转驱动方式或行反转驱动方式等来进行显示等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极性设定部12。
而且,在控制基板14中包括有电源生成电路15、定时控制器16等。
电源生成电路15生成液晶显示装置1内的各电路进行动作所需的电压Vdd1、Vdd2、Vcc、Vgh、及Vgl,将Vcc、Vgh、及Vgl输出到扫描线驱动电路3,将Vdd1、Vdd2、及Vcc输出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将Vcc输出到定时控制器16。
此外,从外部向定时控制器16输入视频信号及同步信号Hsync、Vsync。
而且,定时控制器16基于这些输入信号,生成栅极时钟GCK及栅极起始脉冲GSP,以作为成为用于各电路同步进行动作的基准的视频同步信号,并将其输出到扫描线驱动电路3,另一方面,生成源极时钟SCK及源极起始脉冲SSP及视频数据,并将其输入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上述视频数据是基于上述输入信号来对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生成的。
此外,定时控制器16向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及修复放大器电路5输出极性信号POL。
图2是表示去除极性设定部12后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将电源生成电路15生成的正的电源电压Vdd1输入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将电源生成电路15生成的负的电源电压Vdd2输入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
而且,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分别接地至GND。
因此,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具有0V~Vdd1的输入输出范围,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具有Vdd2~OV的输入输出范围。
图3(a)是表示图25所示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109所包括的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修复放大器电路104a所具有的模拟放大器110接地至GND,并输入有电源电压Vdd0。
以往,由于使用12V作为电源电压Vdd0,因此,模拟放大器110的电压的输入输出范围会高达0V~12V,因而要求模拟放大器110有高耐压性。
因此,如上面已经阐述的那样,模拟放大器110具有其尺寸变得较大、且其功耗也较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修复放大器电路5中具有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提供给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Vdd1及提供给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Vdd2设定成分别具有提供给现有的模拟放大器110的电源电压Vdd0(12V)的一半左右的电压电平(6V)的绝对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电源生成电路15中,为了使电源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变简易,使作为正负电源电压的Vdd1和Vdd2为同一电位电平,但并不限定于此,Vdd1与Vdd2的电压值的绝对值的大小关系不会特别成为问题。
此外,即使不使Vdd1和Vdd2为同一电位电平,只要使Vdd1与Vdd2的绝对值之差为0.5V以下,也能获得使电源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变简易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分别接地至GND,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图3(b)所示,采用向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提供Vdd1和作为比Vdd1要低的电位电平的Vdd3、向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提供Vdd2和作为比Vdd2要高的电位电平的Vdd4的结构。
但是,在采用图3(b)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与现有的模拟放大器110相比,为了在其尺寸方面、功耗方面获得有利的效果,Vdd1与Vdd3之差的绝对值、及Vdd2与Vdd4之差的绝对值均需要设定成比图3(a)所示的现有的模拟放大器110的耐压值(VDD0-GND)要小。
图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所包括的液晶显示屏2的简要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内,修复放大器电路5所具有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设置有与数据信号线S1·S2···S(2n)的数量相同的数量。
而且,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经由开关部8连接到从定时控制器16提供视频数据的视频数据线,并经由开关部9连接到数据信号线S1·S2···S(2n)。
而且,如图所示,为了使提供给各数据信号线S1···S(2n-1)的开关部8、9的极性信号POL、与提供给各数据信号线S2···S(2n)的开关部8、9的极性信号POL成为相反极性,将极性信号POL经由逆变器19提供给各数据信号线S2···S(2n)的开关部8、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向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提供1种极性信号POL,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内,利用逆变器19,生成极性相反的极性信号POL,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向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提供彼此极性相反的2种极性信号POL。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具有极性设定部12,因此,无论上述2种极性信号POL中的哪一种输入到修复放大器电路5都没有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为了进一步减小作为非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并实现低功耗化,采用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内、设置数量与数据信号线S1·S2···S(2n)的数量相同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如图26所示的源极放大器电路103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将修复放大器电路5设置在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4内的情况的示例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图5是表示在作为与开关部8、9相连接的数据信号线S1···S(2n-1)中的一条的数据信号线S(2n-1)中发生断线、对此进行了修正的情况的图,其中,向上述开关部8、9提供有极性与提供给修复放大器电路5的极性信号POL相同的极性信号POL。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极性设定部12所具有的逻辑电路11进行电连接的布线10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由于将输入到逻辑电路11的极性信号POL原样输出到开关部8、9,因此,不需要利用极性设定部12进行后述的极性设定。
如图所示,通过对数据信号线S(2n-1)与第1辅助布线17的交叉部位及数据信号线S(2n-1)与第2辅助布线18的交叉部位进行激光处理,以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对发生了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2n-1)也能正常提供数据信号。
另一方面,图6是表示在作为与开关部8、9进行电连接的数据信号线S2···S(2n)中的一条的数据信号线S(2n)中发生断线、并对此进行了修正的情况的图,其中,向上述开关部8、9提供有极性与提供给修复放大器电路5的极性信号POL相反的极性信号POL。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极性设定部12所具有的逻辑电路11进行电连接的布线10为高电平的情况下,为了将输入到逻辑电路11的极性信号POL反转而输出到开关部8、9,在极性设定部12中,需要将与逻辑电路11进行电连接的布线10与GND切断,使其为高电平。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图所示,对数据信号线S(2n)与第1辅助布线17的交叉部位及数据信号线S(2n)与第2辅助布线18的交叉部位进行激光处理而使其连接,但在极性设定部12中,利用激光处理,将与逻辑电路11进行电连接的布线10与GND切断,使其为高电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激光处理来进行连接操作及切断操作,但并不限定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逻辑电路11进行以下设定:即,在布线10为低电平的情况下,逻辑电路11会将输入到逻辑电路11的极性信号POL原样输出;在布线10为高电平的情况下,逻辑电路11会将极性与输入到逻辑电路11的极性信号POL相反的极性信号POL输出,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反转该设定。但是,在此情况下,极性设定部12的设定操作所产生的结果也是相反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分别设置一个修复放大器电路5、一条第1辅助布线17及一条第2辅助布线18的情况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而增加它们的数量。
[实施方式2]
以下,基于图7至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包括:不具有极性设定部12的两个修复放大器电路20、21;两条第1辅助布线17a、17b;及两条第2辅助布线18a、18b,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相同。
图7是表示包括不具有极性设定部12的两个修复放大器电路20、21的液晶显示屏2a的简要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向修复放大器电路20提供极性与提供给连接到数据信号线S1···S(2n-1)的开关部8、9的极性信号POL相同的极性信号POL,向修复放大器电路21提供极性与提供给连接到数据信号线S2···S(2n)的开关部8、9的极性信号POL相同的极性信号POL。
而且,修复放大器电路20与第1辅助布线17a及第2辅助布线18a进行电连接,修复放大器电路21与第1辅助布线17b及第2辅助布线18b进行电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修复放大器电路20可作为数据信号线S1···S(2n-1)来进行使用,修复放大器电路21可作为数据信号线S2···S(2n)来进行使用。
图8是表示在作为与开关部8、9相连接的数据信号线S1···S(2n-1)中的一条的数据信号线S(2n-1)中发生断线、并对此进行了修正的情况的图,其中,向上述开关部8、9提供有极性与提供给修复放大器电路20的极性信号POL相同的极性信号POL。
如图所示,通过对数据信号线S(2n-1)与第1辅助布线17a的交叉部位及数据信号线S(2n-1)与第2辅助布线18a的交叉部位进行激光处理,以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对发生了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2n-1)也能正常提供数据信号。
图9是表示在作为与开关部8、9相连接的数据信号线S2···S(2n)中的一条的数据信号线S(2n)中发生断线、并对此进行了修正的情况的图,其中,向上述开关部8、9提供有极性与提供给修复放大器电路21的极性信号POL相同的极性信号POL。
如图所示,通过对数据信号线S(2n)与第1辅助布线17b的交叉部位及数据信号线S(2n)与第2辅助布线18b的交叉部位进行激光处理,以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对发生了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2n)也能正常提供数据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结构,即使不具有极性设定部12,也能利用修复放大器电路20、21来对任一数据信号线S1···S(2n)的断线进行应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举出将修复放大器电路20、21分别各设置一个的情况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需要适当决定它们的数量即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逆变器19来生成相位反转的极性信号,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实施方式1中记载的极性设定部12。
[实施方式3]
以下,基于图10至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及2的不同点在于,能利用具有一个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一个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一个修复放大器电路22,来修正两条在一个水平期间(1H期间)内被提供极性不同的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S1···S(2n),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及2中所说明的相同。
图10是表示具有修复放大器电路22的b液晶显示屏2b的简要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修复放大器电路22分别与两条第1辅助布线17c、17d及两条辅助布线18c、18d进行电连接。
而且,例如,在点反转驱动时,对于在一个水平期间(1H期间)内被提供了极性不同的数据信号的数据信号线S1和数据信号线S(2n)这两条数据信号线中所发生的断线、利用一个修复放大器电路22来进行修正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图所示,对数据信号线S1与第1辅助布线17c的交叉部位及数据信号线S1与第2辅助布线18c的交叉部位进行激光处理,以进行连接,并且,对数据信号线S(2n)与第1辅助布线17d的交叉部位及数据信号线S(2n)与第2辅助布线18d的交叉部位进行激光处理,以进行连接,从而使得对发生了断线的数据信号线S1及数据信号线S(2n)也均能正常提供数据信号。
图11是表示修复放大器电路22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第1辅助布线17c经由开关SW1连接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并经由开关SW3连接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
另一方面,其它的第1辅助布线17d经由开关SW2连接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并经由开关SW4连接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
而且,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输出经由开关SW5连接到第2辅助布线18c,并经由开关SW7连接到其它的第2辅助布线18d。
另一方面,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经由开关SW8连接到第2辅助布线18c,并经由开关SW6连接到其它的第2辅助布线18d。
而且,向开关SW1、SW2、SW5、SW6提供极性信号POL,在该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成为连接(短路(Short))状态,在该信号是低电平的情况下,成为未连接(断路(Open))状态。
然后,经由逆变器19向开关SW3、SW4、SW7、SW8提供极性与极性信号POL相反的极性信号,开关SW3、SW4、SW7、SW8也与开关SW1、SW2、SW5、SW6同样,在该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成为连接(短路)状态,在该信号是低电平的情况下,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
图12是表示修复放大器电路22的驱动时序的图。
如图所示,极性信号POL每隔1H期间就进行反转,在开关SW1、SW2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定时,开关SW3、SW4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
而且,在极性信号POL成为高电平的最初的1H期间内,从第1辅助布线17c输入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即输入信号电压1经由开关SW1、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开关SW5而从第2辅助布线18c作为输出信号电压1输出,从第1辅助布线17d输入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即输入信号电压2经由开关SW2、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开关SW6而从第2辅助布线18d作为输出信号电压2输出。
然后,在极性信号POL成为低电平的下一个1H期间内,从第1辅助布线17c输入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即输入信号电压1经由开关SW3、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开关SW8而从第2辅助布线18c作为输出信号电压1输出,从第1辅助布线17d输入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即输入信号电压2经由开关SW4、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开关SW7而从第2辅助布线18d作为输出信号电压2输出。
根据上述结构,能利用一个修复电路22,来同时进行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线的断线的修正和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线的断线的修正。
因而,在液晶显示屏2b例如利用像点反转驱动或源极反转驱动等那样的、相邻的数据信号线彼此的极性相反的驱动方式来进行显示的情况下,能进行适用。
[实施方式4]
以下,基于图13至图1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3的不同点在于,修复放大器电路5a、5b包括第3切换电路23、24、24a,该第3切换电路23、24、24a用于在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第2辅助布线18与修复放大器电路5a、5b进行电气分离,且使其处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值的范围内,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3中所说明的相同。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a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在修复放大器电路5a中设置有第3切换电路23,该第3切换电路23具有开关SW5、SW6、SW7、SW8,该开关SW5、SW6、SW7、SW8用于在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第2辅助布线18与修复放大器电路5a所包括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切断,之后,将第2辅助布线18连接到GND。
而且,如图所示,设置有开关SW1、SW2、SW3、SW4,以在上述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中任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而输出到第2辅助布线18的数据信号,切换成经由另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输出。
由于提供给开关SW2、SW4的极性信号POL是经由逆变器19来提供的,因此,始终向开关SW2、SW4提供与提供给开关SW1、SW3的极性信号POL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图14是表示修复放大器电路5a的驱动时序的图。
如图所示,开关SW1、SW3与开关SW2、SW4每隔1H期间就交替成为连接(短路)状态,对于开关SW5、SW6,其比极性信号POL反转的定时、即开关SW1、SW2、SW3、SW4发生状态变化的定时要提前规定期间来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并在开关SW1、SW2、SW3、SW4的状态变化后,经过规定期间后再成为连接(短路)状态。
由于开关SW5、SW6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从而能将第2辅助布线18与修复放大器电路5a所包括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切断,在开关SW5、SW6的未连接(断路)状态下,由于开关SW7、SW8持续规定期间地成为连接(短路)状态,从而将第2辅助布线18在规定期间中与GND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第2辅助布线18、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连接之前,能使第2辅助布线18处于作为修复放大器电路5a的电源电压范围Vdd1~Vdd2的约中间值的GND电平,因此,能防止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损坏。此外,由于连接到GND,因此,没有无用的电荷移动,从而驱动数据信号线的功耗不会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第2辅助布线18经由开关SW7、SW8连接到GND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后所述,第3切换电路也可以将第2辅助布线18经由开关SW7、SW8连接到处于放大器电路各自的电源电压范围内(Vdd1~GND、GND~Vdd2)的电源,此外,还可以将第2辅助布线18连接到在极性发生反转后要连接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Node)。
在图15所示的第3切换电路24中,在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第2辅助布线18与修复放大器电路5b进行电气分离,并经由开关SW7、SW8连接到每隔规定期间(每隔1H期间)交替输出Vdd1和Vdd2的电源P,因此,能采用利用同一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SW7、SW8的结构。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b的驱动时序的图。
如图所示,从第2辅助布线18输出的输出信号电压在开关SW7、SW8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每个定时,交替成为Vdd1或Vdd2电平,在开关SW7、SW8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的定时,成为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电压。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可包括的、具有其它第3切换电路24a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b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在修复放大器电路5b中包括第3切换电路24a,该第3切换电路24a用于在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第2辅助布线18与修复放大器电路5b所包括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切断,之后,将第2辅助布线18连接到处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电源电压范围内(Vdd1~GND)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GND~Vdd2)的电源。
另外,如图所示,设置有开关SW1、SW2、SW3、SW4,以在上述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中任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而输出到第2辅助布线18的数据信号,切换成经由另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输出。
而且,由于提供给开关SW2、SW4的极性信号POL是经由逆变器19来提供的,因此,始终向开关SW2、SW4提供与提供给开关SW1、SW3的极性信号POL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若举出点反转驱动的示例进行说明,则上述极性信号每隔1H期间(一个水平期间)进行反转,因此,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中任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输出,在1H期间后,经由另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输出。即,对于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每隔1H期间就交替地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输出。
而且,第3切换电路24a内所具有的开关SW5、SW6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6提供的一个控制信号(开关SW5、SW6控制信号),来切换连接(短路)状态和未连接(断路)状态。
即,开关SW5、SW6是用于将第2辅助布线18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切断或连接的开关。
另外,在上述图17所示的结构中,将第2辅助布线18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切断,之后,使用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Vdd1、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Vdd2,作为连接第2辅助布线18的电位电平,但只要在电源电压范围内,就不限定于此。
而且,在第3切换电路24a内还具有开关SW7、SW8,开关SW7是用于将第2辅助布线18与电源电压Vdd1进行连接的开关,开关SW8是用于将第2辅助布线18与电源电压Vdd2进行连接的开关。
从定时控制器16分别向开关SW7及开关SW8提供作为彼此独立的控制信号的、开关SW7的控制信号和开关SW8的控制信号。
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的包括第3切换电路24a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b的驱动时序的图。
如图所示,开关SW1、SW3与开关SW2、SW4每隔1H期间就交替地成为连接(短路)状态,对于开关SW5、SW6,其比极性信号POL反转的定时、即开关SW1、SW2、SW3、SW4发生状态变化的定时要提前规定期间来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并在开关SW1、SW2、SW3、SW4的状态变化后,经过规定期间后再成为连接(短路)状态。
由于开关SW5、SW6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从而能将第2辅助布线18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切断,在开关SW5、SW6的未连接(断路)状态下,开关SW7、SW8交替地持续规定期间地成为连接(短路)状态。
而且,将开关SW7、开关SW8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定时设定成比开关SW5、SW6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定时要提前规定期间。
通过这样设定,如图所示,能在将第2辅助布线18与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连接之前,使图17所示的A点的电位电平为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Vdd2,另一方面,能在将第2辅助布线18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进行电连接之前,使图17所示的A点的电位电平为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Vdd1。
另外,如图所示,在开关SW5、SW6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且开关SW7和开关SW8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的期间内,A点的电位电平可能处于高阻抗状态或与电源电压等连接,因此,成为不确定的波形,用虚线来进行表示。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结构,对于第3切换电路24a,在根据极性信号POL、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的极性从正极性反转为负极性时,将第2辅助布线18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第2辅助布线18与处于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源Vdd2连接规定期间;对于第3切换电路24a,在根据极性信号、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的极性从负极性反转为正极性时,将第2辅助布线18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第2辅助布线18与处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源Vdd1连接规定期间。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第3切换电路24a,能在将第2辅助布线18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气分离之后,使第2辅助布线18接近反转后的极性侧的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位,之后,再将第2辅助布线18与该放大器电路进行电连接,因此,能防止修复放大器电路5b的损坏。此外,在水平期间、垂直期间的转变期不进行极性反转的情况下,第3切换电路24a不进行动作,因此,能防止因多余的电荷移动而导致功耗增加。
[实施方式5]
以下,基于图19至图2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4的不同点在于,修复放大器电路5c、5d包括第4切换电路25、26、26a,该第4切换电路25、26、26a用于将第1辅助布线17与修复放大器电路5c、5d进行电气分离,且使其处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值的范围内,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4中所说明的相同。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包括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c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在修复放大器电路5c中设置有第4切换电路25,该第4切换电路25具有开关SW5、SW6、SW7、SW8,该开关SW5、SW6、SW7、SW8用于在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第1辅助布线17与修复放大器电路5c所包括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切断,之后,将第1辅助布线17与GND连接规定期间。
图20是表示修复放大器电路5c的驱动时序的图。
如图所示,开关SW1、SW3与开关SW2、SW4每隔1H期间就交替地成为连接(短路)状态,对于开关SW5、SW6,其比极性信号POL反转的定时、即开关SW1、SW2、SW3、SW4发生状态变化的定时要提前规定期间来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并在开关SW1、SW2、SW3、SW4的状态变化后,经过规定期间后再成为连接(短路)状态。
而且,设定成:在开关SW5、SW6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的期间内,开关SW7、SW8成为连接(短路)状态。
如图所示,在开关SW7、SW8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定时,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电压成为GND电平。
另一方面,在开关SW5、SW6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的定时,从第2辅助布线18输出的输出信号电压可能处于高阻抗状态或与电源电压等连接,因此,成为不确定的波形,用虚线来进行表示。
另外,在开关SW5、SW6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且开关SW7、SW8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的期间内,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电压可能处于高阻抗状态或与电源电压等连接,因此,成为不确定的波形,用虚线来进行表示。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第1辅助布线17、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连接之前,能使第1辅助布线17处于作为修复放大器电路5c的电源电压范围Vdd1~Vdd2的约中间值的GND电平,因此,能防止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损坏。此外,由于连接到GND,因此,没有无用的电荷移动,从而驱动数据信号线的功率不会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第1辅助布线17经由开关SW7、SW8连接到GND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后所述,也可以将第1辅助布线17经由开关SW7、SW8连接到处于放大器电路各自的电源电压范围内(Vdd1~GND、GND~Vdd2)的电源,此外,还可以将第1辅助布线17连接到在极性发生反转后要连接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Node)。
在图21所示的第4切换电路26中,将第1辅助布线17经由开关SW7、SW8连接到每隔规定期间(每隔1H期间)就交替地输出Vdd1和Vdd2的电源P,因此,能采用利用同一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SW7、SW8的结构。
图22是表示图21所示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d的驱动时序的图。
如图所示,对于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电压,会在开关SW7、SW8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每个定时,交替地成为Vdd1或Vdd2电平,并会在开关SW7、SW8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且开关SW5、SW6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定时,成为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电压。
如图所示,在开关SW5、SW6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的定时,从第2辅助布线18输出的输出信号电压可能处于高阻抗状态或与电源电压等连接,因此,成为不确定的波形,用虚线来进行表示。
另外,在开关SW5、SW6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且开关SW7、SW8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的期间内,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电压可能处于高阻抗状态或与电源电压等连接,因此,成为不确定的波形,用虚线来进行表示。
图2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可包括的、具有其它第4切换电路26a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d的电路结构的图。
如图所示,在修复放大器电路5d中包括第4切换电路26a,该第4切换电路26a用于在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第1辅助布线17与修复放大器电路5d所包括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输出切断,之后,将第1辅助布线17连接到处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电源电压范围内(Vdd1~GND)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GND~Vdd2)的电源。
另外,如图所示,设置有开关SW1、SW2、SW3、SW4,以在上述极性发生反转时,将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中任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而输出到第2辅助布线18的数据信号,切换成经由另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输出。
而且,由于提供给开关SW2、SW4的极性信号POL是经由逆变器19来提供的,因此,始终向开关SW2、SW4提供与提供给开关SW1、SW3的极性信号POL相反极性的极性信号。
若举出点反转驱动的示例进行说明,则上述极性信号每隔1H期间(一个水平期间)进行反转,因此,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会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中任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输出,并在1H期间后,经由另一方的放大器电路输出。即,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会每隔1H期间就交替地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输出。
而且,第4切换电路26a内所具有的开关SW5、SW6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6提供的一个控制信号(开关SW5、SW6控制信号),来切换连接(短路)状态和未连接(断路)状态。
即,开关SW5、SW6是用于将第1辅助布线17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切断或连接的开关。
另外,在上述图23所示的结构中,将第1辅助布线17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切断,之后,使用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Vdd1、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Vdd2,作为连接第1辅助布线17的电位电平,但只要在电源电压范围内,就不限定于此。
而且,在第4切换电路26a内还具有开关SW7、SW8,开关SW7是用于将第1辅助布线17与电源电压Vdd2进行连接的开关,开关SW8是用于将第1辅助布线17与电源电压Vdd1进行连接的开关。
从定时控制器16分别向开关SW7及开关SW8提供作为彼此独立的控制信号的、开关SW7的控制信号和开关SW8的控制信号。
图24是表示图23所示的包括第4切换电路26a的修复放大器电路5d的驱动时序的图。
如图所示,开关SW1、SW3与开关SW2、SW4每隔1H期间就交替地成为连接(短路)状态,对于开关SW5、SW6,在比极性信号POL反转的定时、即开关SW1、SW2、SW3、SW4发生状态变化的定时要提前规定期间来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并在开关SW1、SW2、SW3、SW4的状态变化后,经过规定期间后再成为连接(短路)状态。
由于开关SW5、SW6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从而能将第1辅助布线17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切断,在开关SW5、SW6的未连接(断路)状态下,开关SW7、SW8交替地持续规定期间地成为连接(短路)状态。
而且,将开关SW7、开关SW8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定时设定成比开关SW5、SW6成为连接(短路)状态的定时要提前规定期间。
通过这样设定,如图所示,能在将第1辅助布线17与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连接之前,使图23所示的A点的电位电平成为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Vdd2,另一方面,能在将第1辅助布线17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进行电连接之前,使图23所示的A点的电位电平成为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Vdd1。
另外,如图所示,在开关SW5、SW6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且开关SW7和开关SW8处于未连接(断路)状态的期间内,A点的电位电平可能处于高阻抗状态或与电源电压等连接,因此,成为不确定的波形,用虚线来进行表示。
此外,如图所示,在开关SW5、SW6成为未连接(断路)状态的定时期间,图23所示的B点的电位电平即从第2辅助布线18输出的输出信号电压可能处于高阻抗状态或与电源电压等连接,因此,成为不确定的波形,用虚线来进行表示。
如上所述,根据上述结构,对于第4切换电路26a,在根据极性信号POL、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的极性从正极性反转为负极性时,将第1辅助布线17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第1辅助布线17与处于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源Vdd2连接规定期间;对于第4切换电路26a,在根据极性信号、从第1辅助布线17输入的输入信号的极性从负极性反转为正极性时,将第1辅助布线17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第1辅助布线17与处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源Vdd1连接规定期间。
因而,利用第4切换电路26a,能在将第1辅助布线17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6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7进行电气分离之后,使第1辅助布线17接近反转后的极性侧的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位,之后,再将第1辅助布线17与该放大器电路进行电连接,因此,能防止修复放大器电路5d的损坏。此外,在水平期间、垂直期间的转变期不进行极性反转的情况下,第4切换电路26a不进行动作,因此,能防止因多余的电荷移动而导致功耗增加。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经由第1切换电路而连接到上述第1辅助布线,并经由第2切换电路而连接到上述第2辅助布线。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1及第2切换电路会根据使提供给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的极性信号,来进行切换动作。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包括用于在数据信号线发生断线等故障时进行修正、并进行驱动的辅助布线即第1辅助布线和第2辅助布线、以及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而且,上述第1及第2切换电路会根据使上述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的极性信号,经由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输出。
因而,能使正极用放大器及负极用放大器的耐压比以往的放大器要小。
所以,根据上述结构,能实现低功耗化。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包括能使上述极性信号的相位发生反转的极性设定部。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上述极性设定部来进行极性设定,从而能将一个上述修复电路用于任一数据信号线的断线的修正。
因而,上述显示装置例如是利用像点反转驱动或源极反转驱动等那样的、相邻的数据信号线彼此的极性相反的驱动方式来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进行适用。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修复电路包括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该显示装置包括由上述极性信号控制的修复电路、和由相位发生反转后的极性信号控制的修复电路。
根据上述结构,包括将同一极性信号、例如高电平的极性信号,经由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输出的修复电路,并包括将同一极性信号、例如低电平的极性信号经由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输出的修复电路,因此,上述显示装置例如是利用像点反转驱动或源极反转驱动等那样的、相邻的数据信号线彼此的极性相反的驱动方式来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进行适用。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修复电路包括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上述修复电路中包括第3切换电路,该第3切换电路用于在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处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该第3切换电路仅在从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上述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时进行切换动作。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上述第3切换电路,能在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使上述第2辅助布线接近反转后的极性侧的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位,之后,再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该放大器电路进行电连接,因此,能防止修复电路的损坏。此外,在水平期间、垂直期间的转变期不进行极性反转的情况下,上述第3切换电路不进行动作,因此,能防止因多余的电荷移动而导致功耗增加。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3切换电路在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持续规定期间地接地。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第3切换电路在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使其接地,因此,没有无用的电荷移动,不会导致驱动数据信号线的功率增加,从而能实现低功耗化。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3切换电路仅在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任一扫描信号线均未被选择时进行切换动作。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上述切换动作,不会对显示产生影响。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修复电路包括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上述修复电路中包括第4切换电路,该第4切换电路用于在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处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该第4切换电路仅在从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上述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时,进行切换动作。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上述第4切换电路,能在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使上述第1辅助布线接近反转后的极性侧的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位,之后,再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该放大器电路进行电连接,因此,能防止修复电路的损坏。此外,在水平期间、垂直期间的转变期不进行极性反转的情况下,上述第4切换电路不进行动作,因此,能防止因多余的电荷移动而导致功耗增加。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4切换电路在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持续规定期间地接地。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第4切换电路在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使其接地,因此,没有无用的电荷移动,不会导致驱动数据信号线的功率增加,从而能实现低功耗化。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第4切换电路仅在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任一扫描信号线均未被选择时进行切换动作。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上述切换动作,不会对显示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在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包括多个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根据上述结构,在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对每一上述数据信号线都包括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因此,能实现低功耗化。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修复电路包括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对于每一个上述修复电路,分别包括两条上述第1辅助布线及两条上述第2辅助布线,上述修复电路中,根据使提供给上述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的极性信号,来使从上述两条第1辅助布线中的一方输入、且经由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中的任意一方输出的上述数据信号,会从上述两条第2辅助布线中的一方输出,并使从上述两条第1辅助布线中的另一方输入、且经由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中的任意一方输出的上述数据信号,会从上述两条第2辅助布线中的另一方输出。
根据上述结构,能利用一个上述修复电路,来同时对发生了断线的两条数据信号线的断线进行修正。
因而,上述显示装置能降低装载上述修复电路的数量,从而能实现价廉的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将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的低电平侧电源与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高电平侧电源进行共用。
根据上述结构,减少了用于生成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电源数,因此,能利用简易的电路结构来实现低功率化。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使上述共用的电源电压的电位电平为接地时的电位。
根据上述结构,进一步减少了用于生成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电源数,因此,能利用简易的电路结构来实现低功率化。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的高电平侧的电源电压值与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低电平侧的电源电压值的绝对值之差为0.5V以下。
根据上述结构,提供给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正负电源电压为相同程度的电位电平,因此,电源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变容易。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将上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某一条与上述第1辅助布线及上述第2辅助布线进行电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发生了断线等故障的数据信号线与上述第1辅助布线及上述第2辅助布线进行电连接,从而能向发生了断线的上述数据信号线正常地提供数据信号。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屏,上述显示屏也可以是液晶显示屏。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为了避免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分极等,一般使用极性反转驱动,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修正数据信号线的断线,能以较高的生产率来制造显示屏。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在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连接之前,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处于比接地时的电位要高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并在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连接之前,将上述第2辅助布线与处于比接地时的电位要低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
根据上述结构,能在将第2辅助布线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使第2辅助布线接近反转后的极性侧的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位,之后,再将第2辅助布线与该放大器电路进行电连接,因此,能防止修复放大器电路的损坏。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优选为,在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上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连接之前,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处于比接地时的电位要高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并在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上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连接之前,将上述第1辅助布线与处于比接地时的电位要低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
根据上述结构,能在将第1辅助布线与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使第1辅助布线接近反转后的极性侧的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电位,之后,再将第1辅助布线与该放大器电路进行电连接,因此,能防止修复放大器电路的损坏。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可以做种种变更,对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
标号说明
1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2、2a、2b液晶显示屏
3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
4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
5a、5b、5c、5d修复放大器电路(修复电路)
6正极用放大器电路
7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8开关部(第1切换电路)
9开关部(第2切换电路)
10布线
11逻辑电路
12极性设定部
13FPC
14控制基板
15电源生成电路
16定时控制器
17、17a、17b、17c、17d第1辅助布线
18、18a、18b、18c、18d第2辅助布线
19逆变器
20修复放大器电路(修复电路)
21修复放大器电路(修复电路)
22修复放大器电路(修复电路)
23第3切换电路
24、24a第3切换电路
25第4切换电路
26、26a第4切换电路
SW开关
R1显示区域
Sn数据信号线
POL极性信号

Claims (28)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多条数据信号线,
包括形成为能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相连接的第1辅助布线及第2辅助布线,
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配置为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的、连接到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连接侧相交叉,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配置为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的终端侧相交叉,
该显示装置包括:
使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所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
使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所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将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输出提供给所述第2辅助布线,其特征在于,
修复电路包括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所述修复电路中包括第3切换电路,该第3切换电路用于在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与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与处于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该第3切换电路仅在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时,进行切换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经由第1切换电路连接到所述第1辅助布线,并经由第2切换电路连接到所述第2辅助布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切换电路及第2切换电路会根据使提供给所述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的极性信号,来进行切换动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能使所述极性信号的相位发生反转的极性设定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修复电路包括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该显示装置包括由所述极性信号控制的修复电路、和由相位发生反转后的极性信号控制的修复电路。
6.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切换电路在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与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持续规定期间地接地。
7.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切换电路仅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任一扫描信号线均未被选择时,进行切换动作。
8.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包括多个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9.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的低电平侧电源与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高电平侧电源进行共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共用的电源电压的电位电平为接地时的电位。
11.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的高电平侧的电源电压值与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低电平侧的电源电压值的绝对值之差为0.5V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某一条与所述第1辅助布线及所述第2辅助布线进行电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与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连接之前,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与处于比接地时的电位要高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
在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与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连接之前,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与处于比接地时的电位要低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
14.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多条数据信号线,
包括形成为能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相连接的第1辅助布线及第2辅助布线,
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配置为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的、连接到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连接侧相交叉,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配置为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的终端侧相交叉,
该显示装置包括:
使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所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
使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所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将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输出提供给所述第2辅助布线,其特征在于,
修复电路包括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所述修复电路中包括第4切换电路,该第4切换电路用于在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与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与处于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该第4切换电路仅在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时,进行切换动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切换电路在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与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电气分离之后,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持续规定期间地接地。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切换电路仅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中的任一扫描信号线均未被选择时,进行切换动作。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中,包括多个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的低电平侧电源与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高电平侧电源进行共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共用的电源电压的电位电平为接地时的电位。
20.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的高电平侧的电源电压值与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低电平侧的电源电压值的绝对值之差为0.5V以下。
21.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某一条与所述第1辅助布线及所述第2辅助布线进行电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与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连接之前,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与处于比接地时的电位要高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
在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与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进行连接之前,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与处于比接地时的电位要低的电源电压范围内的节点连接规定期间。
23.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与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多条数据信号线,
包括形成为能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相连接的第1辅助布线及第2辅助布线,
将所述第1辅助布线配置为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的、连接到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连接侧相交叉,将所述第2辅助布线配置为与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各数据信号线的终端侧相交叉,
该显示装置包括:
使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所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及
使从所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经由所述第1辅助布线而输入的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将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输出提供给所述第2辅助布线,其特征在于,
修复电路包括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和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
对于每一个所述修复电路,分别包括两条所述第1辅助布线及两条所述第2辅助布线,
所述修复电路中,根据使提供给所述数据信号线的数据信号的极性发生反转的极性信号,使从所述两条第1辅助布线中的一方输入、且经由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中的任意一方而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会从所述两条第2辅助布线中的一方输出,并使从所述两条第1辅助布线中的另一方输入、且经由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或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中的任意一方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会从所述两条第2辅助布线中的另一方输出。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的低电平侧电源与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高电平侧电源进行共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共用的电源电压的电位电平为接地时的电位。
26.如权利要求23至25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用放大器电路的高电平侧的电源电压值与所述负极用放大器电路的低电平侧的电源电压值的绝对值之差为0.5V以下。
27.如权利要求23至25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多条数据信号线的某一条与所述第1辅助布线及所述第2辅助布线进行电连接。
2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权利要求1至27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是液晶显示屏。
CN201280017226.1A 2011-04-08 2012-04-04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460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6816 2011-04-08
JP2011-086816 2011-04-08
PCT/JP2012/059262 WO2012137851A1 (ja) 2011-04-08 2012-04-04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0280A CN103460280A (zh) 2013-12-18
CN103460280B true CN103460280B (zh) 2016-05-18

Family

ID=4696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7226.1A Active CN103460280B (zh) 2011-04-08 2012-04-04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64301B2 (zh)
JP (1) JP5770266B2 (zh)
CN (1) CN103460280B (zh)
WO (1) WO20121378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29544B2 (en) * 2011-04-08 2015-09-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device
US10303024B2 (en) * 2014-12-26 2019-05-28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7564457B (zh) * 2017-10-25 2020-10-1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525974B1 (ko) * 2018-06-12 2023-04-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08962163A (zh) * 2018-07-13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9825A (en) * 2003-11-20 2005-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line repair circuit, source driver circu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source line repair function,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source line
CN101345018A (zh) * 2007-07-09 2009-01-14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器、用于数据驱动器的测试方法及探针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2264B2 (ja) * 1994-10-24 2004-05-31 富士通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断線救済回路
JP3056085B2 (ja) * 1996-08-20 2000-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
JP3664573B2 (ja) * 1997-07-11 2005-06-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842884B2 (ja) * 1997-12-01 2006-11-08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321599A (ja) * 1999-05-10 2000-11-24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730161B2 (ja) * 2001-11-28 2005-12-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585126B1 (ko) * 2004-02-09 2006-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보상 앰프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소스 드라이버 및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8058337A (ja) 2005-01-27 2008-03-13 Sharp Corp 表示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319104B (en) * 2005-09-20 2010-01-0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flat panel display and repair flat panel display signal line
TWI336003B (en) * 2005-11-14 2011-01-1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apparatus and repair lines structure thereof
KR20080047088A (ko) * 2006-11-24 2008-05-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드라이버 및 그것을 이용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0909914A (en) * 2007-08-21 2009-03-01 Himax Tech Ltd Defect repair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of source driver and timing controller thereof
KR101376044B1 (ko) * 2007-12-28 2014-04-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US8717343B2 (en) * 2010-11-17 2014-05-06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Repair amplific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data lin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9825A (en) * 2003-11-20 2005-06-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line repair circuit, source driver circu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source line repair function,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source line
CN101345018A (zh) * 2007-07-09 2009-01-14 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数据驱动器、用于数据驱动器的测试方法及探针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70266B2 (ja) 2015-08-26
US20140022232A1 (en) 2014-01-23
CN103460280A (zh) 2013-12-18
US9164301B2 (en) 2015-10-20
JPWO2012137851A1 (ja) 2014-07-28
WO2012137851A1 (ja) 201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2955B2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KR102025858B1 (ko) 표시 장치
US903593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460280B (zh) 显示装置
CN100478750C (zh) 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02662285A (zh) 显示设备
US10049634B2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device
KR20080006037A (ko) 시프트 레지스터,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시프트레지스터의 구동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JP2007094415A (ja) シフトレジスタ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CN101884062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3794164A (zh) 显示装置
CN103293810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配置方法
CN102834871A (zh) 移位寄存器
JP2007034305A (ja) 表示装置
KR2003005598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US8786542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scanning signal line groups
CN102576517B (zh)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和显示驱动方法
JP2005234533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KR20110070178A (ko)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102460554B (zh) 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JP2006058638A (ja) ゲート線駆動回路
KR10124113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12509528B (zh) 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栅极驱动方法
CN100570457C (zh) 栅极驱动器、光电装置、电子设备以及驱动方法
JP2006047848A (ja) ゲート線駆動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