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3717B - 电子照相感光体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3717B
CN103443717B CN201280001979.3A CN201280001979A CN103443717B CN 103443717 B CN103443717 B CN 103443717B CN 201280001979 A CN201280001979 A CN 201280001979A CN 103443717 B CN103443717 B CN 103443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component
engagement projections
cylinder body
cylinder
engag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197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3717A (zh
Inventor
黑川惠市
小川祐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4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3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3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37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scharg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Shape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凸缘驱动力传输部分的改进,当该感光体被用于实际装置中时,其具有较高的选择准确度和较高的旋转力,且在制造成本方面是良好的。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以组装在处理卡盒中的状态被可移除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应用设备的设备主单元中并使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由圆筒形导电基体构成的感光筒(2),所述基体具有用包含光导电材料的感光层形成的外周面,还包括齿轮凸缘(1)或凸缘,其嵌合至感光筒(2)的开口的端部并向该感光筒(2)传输来自该设备主单元的旋转驱动力。在位于接收旋转驱动力侧上的齿轮凸缘(1)或凸缘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圆筒体部件(3)和三个啮合突起(4)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其中该圆筒体部件被配置为同心地围绕该感光筒(2)的中心轴。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下文也简称“感光体”),且特定地涉及对于齿轮凸缘和凸缘的改进,当被组装到形成电子感光体的处理卡盒中并被使用时,该齿轮凸缘和凸缘将来自电子感光应用设备的旋转驱动力传送至感光筒。
背景技术
一般通过将位于感光筒两端的凸缘或齿轮凸缘结合,来形成电子照相感光体,该感光筒由具有以感光层所提供的外周面的导电基体形成。这样的感光体被安装在处理卡盒内,且进一步被安装在影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供使用的其他光电照相应用设备中。
处理卡盒结合有被配置为接近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集成卡盒、用于直接应用电压(包括放电)的充电部件、和对于显像、清洁、和其他电子照相处理所必须的各部件。该卡盒被可移除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应用设备中,并执行图形形成的关键功能。
在安装有处理卡盒的电子照相应用设备中,首先通过对应于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由充电处理均匀地充电)的图像信息的光学曝光形成潜像。接着,在显像处理中使用调色剂显影出这个潜像,来在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然后,通过转移处理,这个调色剂图像被转移至纸上或另一承载介质上。
在现有技术中,类似上述的处理卡盒方法已经被广泛地采用在使用电子照相处理的电子照相应用设备中。通过这样的处理卡盒,使得设备主单元的维护基本没有必要,且存在设备维护变得极其简单的优势结果。
然而,在处理卡盒中,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从设备主单元接收旋转驱动力并旋转来执行电子照相处理。因此,为了传输驱动力,凸缘或包含齿轮的凸缘一般被结合至感光筒的端部。
如果结合至感光筒的齿轮凸缘或凸缘将会与感光体分离、或结合部分将会松开,驱动力不被传输且感光体的旋转停止,且诸如设备功能暂停之类的重大故障,或抖动或其他图像缺陷发生。因此,在将齿轮凸缘或凸缘结合至感光筒的部分处确保长期的可靠性,从而分离或松开不发生,是重要的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在其中凸缘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和设备主单元的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嵌合的准确度较差的情况下,发生与驱动力传输相关的问题,可能导致图像缺陷发生。因此,除了确保凸缘与感光筒的可靠的结合,同样重要的是,通过优化驱动侧功率传出部分的嵌合状态并可靠地传输旋转驱动力,长期维持较高的旋转准确度。
为了改进凸缘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其中在设备主单元齿轮中设置指定的弯曲的孔,且另外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筒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中设置扭转突出,且这样通过这些的嵌合来传输旋转驱动力,改进了感光体筒的旋转准确度。
进一步,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其中设备主单元和处理卡盒被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和连接突出(形成在设备主单元侧上的齿轮上)、和突部以及围绕该突部的邻接部,且其中通过利用这些来连接设备主单元与处理卡盒,实现了驱动力的可靠传输和防止处理卡盒振动。
进一步,专利文献3公开了这样的技术,涉及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具有改进形状的显像圆筒和驱动齿轮,从而快速地执行涉及凸缘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模制加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H8-328449(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类似)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2001-423845(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类似)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No.6173146(说明书)
如上所述,至今为止已经做出了涉及对于凸缘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结构的各种研究;但是仍然存在对于具有提升的实践应用性的凸缘的需要,此提升的实践应用性通过在驱动过程中增加旋转传输的力并改进旋转准确度的长期可靠性、并且改进成本效益来得以实现。
进一步,由于设备主体的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旋转方向根据电子照相应用设备的设备主体的规格而不同,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和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形状必须根据旋转方向而改变。因此,必须根据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形状制造多种类型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且存在对于提供兼容性且耐久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需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当其被用在实际装置中时具有较高旋转准确度,而且该感光体可长期维持该旋转精确度,另外其不论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旋转方向如何均可传输功率,且在制造成本方面仍是出色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模式是以安装在处理卡盒中的状态被可移除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应用设备的设备主单元中并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这个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由圆柱形导电基体构成的感光筒、该基体具有用包含光导电材料的感光层形成的外周面,和齿轮凸缘或凸缘,其嵌合至该感光筒的端部并向该感光筒传输来自设置在该设备主单元中的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旋转驱动力。
进一步,该齿轮凸缘或凸缘形成有具有圆筒体部件的被驱动侧驱动力传输部分和啮合突起,该圆筒体部件被形成为在接收所述旋转驱动力的那一侧的表面上突出,且该圆筒体部件的中心是该感光筒的中心轴,该啮合突起被设置为在该圆筒体部件的外周面上的三等分位置处与该中心轴平行,每一个啮合突起在径向方向上突出且啮合该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模式,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被形成为包括被配置为与感光筒的中心轴平行的位于至少三个地方的啮合突起。因此,不论旋转方向如何,可增强啮合突起装入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中的啮合孔中并与之嵌合的性质、以及在打印过程中的旋转准确度和旋转强度,且另外可实现在制造成本方面表现出色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附图简述
图1是部分展开的斜视图,示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设备驱动轴、和电动机;
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的齿轮凸缘,其中图2(a)是图1中所示的齿轮凸缘的斜视图,且图2(b)是示出齿轮凸缘的修改的示例的斜视图,其中啮合突起4与圆筒体部件3具有相同高度;
图3示出图2(a)的齿轮凸缘,其中图3(a)是侧视图,图3(b-1)是前视图,且图3(b-2)是截面图;
图4示出图2(b)的齿轮凸缘,其中图4(a)是侧视图,图4(b-1)是前视图,且图4(b-2)是截面图,且图4(b-3)是部分展开的视图;
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6是示出圆筒体部件和啮合突起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7是对于示例1中的倾斜角θ示出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的图;
图8是对于示例2中的倾斜角θ示出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的图;
图9是对于示例3中的倾斜角θ示出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的图;
图10是对于示例4中的倾斜角θ示出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的图;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齿轮凸缘;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和展开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平面视图和展开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修改示例的平面视图和展开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平面视图和展开视图;
图16是说明第四实施例中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平面视图和展开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另一个修改示例的平面视图和展开视图;
图19是示出可应用本发明的省略了齿轮的凸缘的平面视图和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设备驱动轴、以及电动机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图2(a)是图1所示齿轮凸缘的透视图,图2(b)是齿轮凸缘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0是以组装在处理卡盒中的状态被可移除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应用设备的设备主单元中并使用的感光体。如图中所示,感光体10包括感光筒2和嵌合至感光体的端部开口的齿轮凸缘1。
这个齿轮凸缘1从设备主单元的设备驱动轴A传输旋转驱动力至感光筒2,从而通过感光筒2执行电子照相处理。设备驱动轴A经由减速机制或其他预定功率传输机制(未示出)同电动机B的旋转轴连接,并以固定方向被驱动旋转。在这个设备驱动轴A的尖端面上,形成构成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啮合孔C。这个啮合孔C在设备驱动轴A的端面位置具有三角形开口部分D,且当连接至这个开口部分D时,这个三角形截面的形状被形成为以例如、如图1中所示逆时针方向逐渐旋转移动至设备驱动轴A的齿轮端侧,来形成螺旋扭转的啮合孔。因此,在开口部分D的里面侧上形成螺旋形状的导入面E。该三角开口部分D包括基本三角形的开口部分,在三个顶点部分的每一个处执行R处理。
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0中,重要的是在接收旋转驱动力的侧上的齿轮凸缘1的面上形成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这个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包括圆筒体部件3和三个啮合突起4,该圆筒体部件3位于感光筒2的中心(旋转)轴中间的圆筒体部件3,其形状为从接收旋转驱动力的侧的齿轮凸缘1的面突出、且该三个啮合突起4从轴方向看来被配置在位于这个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上的三等分位置处。
这些啮合突起4被形成在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上,从面向尖端面的基体侧平行于感光筒2的中心轴而延伸,如图2中所示。经由这些啮合突起4,基本执行了来自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旋转驱动力的传输。通过平行于感光筒2的中心轴形成啮合突起4,可简化齿轮凸缘1的设计,齿轮凸缘可易于通过注模或类似方法形成,且成本可被减少。此处存在至少一个啮合突起4就是足够的,且优选的是沿圆周方向存在三个啮合突起。
齿轮凸缘1具有凸缘主单元7,凸缘主单元7具有形成在外周面部分上的齿轮6。在这个凸缘主单元7中,形成有嵌合至位于后侧上的感光筒2的开口端面的嵌合部分8,且在与这个嵌合部分8相对的侧(齿轮6在这两个侧之间)上,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包括上述圆筒体部件3和啮合突起4)被形成在圆柱形部分9的端面上。
啮合突起4的外部形状基本是半圆形柱,如图3(b)和图4(b)中所示;通过将外周面制成为圆形柱面或类似物,设备主单元的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截面啮合位于三角扭转啮合孔C的出口处的开口部分D,且在传输驱动力的过程中确保了相对于旋转的力。只要可接收到旋转驱动力,啮合突起4的这个形状并不限于是如附图中所示的基本半圆形柱状,且例如是基本三角棱镜形状、或可使用另一个合适的形状。进一步,对于尺寸没有提出任何特定限制,其可根据齿轮凸缘1本身的尺寸合适地确定。可设计形状和尺寸从而能够与设备主单元的驱动力传输部分嵌合。
啮合突起4的尖端部分具有倾斜面4a,且倾斜面4a相对于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突出高度随着径向向外而减少(见图3(a)和图4(a))。通过设置这些倾斜面4a,甚至当在用作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设备驱动轴A的尖端面中形成的具有三角截面的扭转啮合孔C与在此处啮合的啮合突起4的位置不匹配时,啮合突起4的端部的倾斜面4a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入口部分,且改进了嵌合性质。此后,通过利用电动机B旋转驱动设备轴A,当(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感光筒2)的中心(旋转)轴)和三角扭转啮合孔C的三角轴中心重合时,在移动时设备驱动轴A嵌合齿轮凸缘1。
进一步,如图2(a)和2(b)中所示,可以各种方式修改啮合突起4相对于圆筒体部件3的大小。优选的是,如图2(a)中所示,从圆筒体部件3基体部分开始的啮合突起4的突出高度被制成低于圆筒体部件3的突出高度。通过使得圆筒体部件3的端面相比尖端部分4a进一步向着扭转啮合孔C突出,在啮合突起4的尖端部分4a之前,圆筒体部件3的端面接触到扭转啮合孔C,且圆筒体部件3被制成与扭转啮合孔C同心,且另外,在形成于扭转啮合孔C的基体部分中的截面积不受到三角扭转侧壁影响的情况下,圆筒体部件3被插入三角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且圆筒体部件3的端部也被支撑。
假设形成在设备驱动轴A中的三角扭转啮合孔C以顺时针方向从开口部分D逐渐扭入向内,如图5(a)和5(b)中所示,基于此假设来解释连结齿轮凸缘1和设备驱动轴A的操作。
当在电子照相应用设备的设备主单元内安装其中组装有电子照相感光体10的处理卡盒时,首先,使得设备驱动轴A通过电动机逆时针旋转,且如图5(a)中所示,当包括圆筒体部件3和啮合突起4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的轴中心与形成在设备驱动轴A的尖端中的三角扭转啮合孔C的轴中心重合时,设备驱动轴A开始结合两者同时移动至齿轮凸缘1一侧。此时,由于在啮合突起4的尖端侧上形成了倾斜面4a,易于执行插入至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的扭转啮合孔C。
然后,由于设备驱动轴以逆时钟方向被驱动旋转,根据扭转啮合孔C的扭转量,圆筒体部件3和啮合突起4逐渐向着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插入。如图5(b)中所示,当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到达扭转啮合孔C的底面时或到达之前片刻,啮合突起4的基体部分侧的外周面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的内壁,如图5(b)中所示。因此,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驱动力从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的内壁传输至三个啮合突起4,且这个所传输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圆筒体部件3被传输至齿轮凸缘1。从齿轮凸缘1,旋转驱动力被传输至嵌合至其中的感光筒2。
在其中位于这些啮合突起4的基体侧上的外周面啮合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的周壁的状态中,啮合突起4的尖端,即,倾斜面4a被形成在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侧上,从而倾斜面4a不接触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部分。因此,仅在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与位于啮合突起4的基体侧上的外周面之间执行来自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驱动力的传输。因此,可靠地且没有抖动地执行从设备驱动轴A到齿轮凸缘1的旋转驱动力的传输。
另一方面,当形成于设备驱动轴A中的扭转啮合孔C的扭转方向被以逆时针方向扭转从开口部分D向内移动时,如图5(c)和5(d)中所示,设备驱动轴A以顺时针方向执行旋转驱动,如图5(c)中所示。
在这个情况下,为了结合扭转啮合孔C和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如图5(c)中所示,当包括圆筒体部件3和啮合突起4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的轴中心与形成在设备驱动轴A的尖端中的三角扭转啮合孔C的轴中心重合时,设备驱动轴A开始结合两者同时移动至齿轮凸缘1一侧。此时,由于倾斜面4a形成在啮合突起4的尖端侧上,易于执行插入至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的扭转啮合孔C。
然后,由于设备驱动轴A以顺时钟方向被驱动旋转,根据扭转啮合孔C的扭转量,圆筒体部件3和啮合突起4逐渐向着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插入。如图5(d)中所示,当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到达扭转啮合孔C的底面时或到达之前片刻,啮合突起4的基体部分侧的外周面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的内壁,如图5(d)中所示。因此,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驱动力从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的内壁传输至三个啮合突起4,且这个所传输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圆筒体部件3被传输至齿轮凸缘1。从齿轮凸缘1,旋转驱动力被传输至嵌合至其中的感光筒2。
以此方式,通过上述第一实施例,当设备驱动轴A的扭转啮合孔C的扭转方向以顺时针方向被扭转且设备驱动轴以逆时针方向驱动旋转时、以及当设备驱动轴A的扭转啮合孔C的扭转方向是以逆时针方向且设备驱动轴以顺时针方向驱动旋转时,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的啮合突起4在两种情况下均可与扭转啮合孔C可靠地啮合。
通过合适地选择啮合突起4的形状与倾斜面4a的倾斜角度之间的关系,可改进驱动力传输性质和引导辅助性质。
即,作为圆筒体部件3和啮合突起4的形状,如图6所示,如果啮合突起4相对于圆筒体部件3沿径向的突起长度为L,从圆筒体部件3的基体沿轴向的突起高度为H,倾斜面4a的倾斜角度为θ,且从倾斜面4a的开始到连接倾斜面4a和圆筒体部件3的部分的高度为Hu,则作为以下四个示例1-4的模拟的结果,确认了倾斜角的有效范围θ。在上述模拟中,在啮合突起4的最外周面处的最小必要高度(H-Hu)被设置为1.5mm或更大。在图6中,啮合突起4的高度等于圆筒体部件3的高度H。
对于圆筒体部件3(啮合突起4)的突起高度H没有提出任何限制;但是考虑到易于安装和拆卸以及驱动力传输的可靠性,期望的是约0.3到0.8的值乘以圆筒体部件3的直径φ。如果突起高度H太大,极大地减少了安装/拆卸的容易度,且如果突起高度H太小,可导致旋转或拆卸过程中脱离的自转。为了增强安装/脱卸的容易程度,啮合突起4的突起高度H约为圆筒体部件3的直径φ的约1/2是有效的。
示例1
突起高度H被设置为4.5mm且突起长度L被设置为1.8到2.45mm。
在这个示例1中,当倾斜角θ变化时,倾斜面4a的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的结果被图示于图7中。
即,当倾斜角θ为31°时,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均达到100%,图7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且直到倾斜角θ为78.5°,引导辅助性质仍在100%。然而,如图7中的虚线所示,直到倾斜角为90°,驱动力传输特性维持在100%。因此,考虑到引导辅助特性,示例1中的有效倾斜角θa被设为31°到78.5°,且优选地倾斜角θ被设为60.9°到67.8°。
示例2
突起高度H被设置为3.0mm且突起长度L被设置为2.58到3.13mm。
在这个示例2中,当倾斜角θ变化时,倾斜面4a的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的结果被图示于图8中。
即,如图8中的实线所示,当倾斜角为40°时,引导辅助特性到达100%,且直到倾斜角85°仍维持在100%。另一方面,如图8中的虚线所示,在倾斜角θ为59.8°时,驱动力传输特性达到100%,且直到倾斜角θ为90°,仍维持在100%。因此,考虑到引导辅助特性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示例2中的有效倾斜角θa被设为59.8°到85°,且优选地倾斜角θ被设为79°到80.9°。
示例3
突起高度H被设置为3.4到3.6mm且突起长度L被设置为1.58到1.73mm。
在这个示例3中,当倾斜角θ变化时,倾斜面4a的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的结果被图示于图9中。
即,如图9中的实线所示,当倾斜角为30°时,引导辅助特性到达100%,且直到倾斜角80°仍维持在100%。另一方面,如图9中的虚线所示,在倾斜角θ为38.5°时,驱动力传输特性达到100%,且直到倾斜角θ为90°,仍维持在100%。因此,考虑到引导辅助特性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示例3中的有效倾斜角θa被设为38.5°到80°,且优选地倾斜角θ被设为72.4°到73.9°。
示例4
突起高度H被设置为4.2mm且突起长度L被设置为1.32mm。
在这个示例4中,当倾斜角θ变化时,倾斜面4a的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的结果被图示于图10中。
即,如图10中的实线所示,当倾斜角为20°时,引导辅助特性到达100%,且直到倾斜角80°仍维持在100%。另一方面,如图10中的虚线所示,在倾斜角θ为23.7°时,驱动力传输特性达到100%,且直到倾斜角θ为90°,仍维持在100%。因此,考虑到引导辅助特性和驱动力传输特性,示例4中的有效倾斜角θa被设为23.7°到80°,且优选地倾斜角θ被设为52.7°。
以此方式,验证了,通过变化啮合突起4的倾斜面4a的倾斜角θ和啮合突起4的形状,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变化。因此为了扩展有效倾斜角度θa的选择自由度,优选的是选择示例4。
另一方面,为了不使得倾斜角度θ太大,且位置在接近90°的状态,优选的是选择示例2。
然而,从上述示例1到4中判断,通过将倾斜角θ设置为85°或更小,可确保100%的引导辅助特性,且因此可确保如此易于插入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的扭转啮合孔C中。进一步,将倾斜角θ设置为23.7°或更大足以确保驱动力传输特性。作为结果,如果倾斜角θ小于23.7°,即使当啮合突起4的形状变化时,不可确保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且如果倾斜角θ超过85°,不再确保引导辅助性质。因此通过将啮合突起4的倾斜面4a的倾斜角θ设置在23.7°到85°范围内、通过选择啮合突起4的形状,可能满足引导辅助性质和驱动力传输特性二者的要求。
进一步,当在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中央设置对齐突起F时,优选的是,圆筒体部件3的内周面3a的形状被制成圆柱形内面形状,从而可移除地啮合该对齐突起F。通过使得圆筒体部件3的内周面3a的形状被制成圆柱形内面形状,啮合突起4可可靠地在不发生中心轴向偏转的情况下将旋转驱动力传输至感光筒2。即,通过使得圆筒体部件3的内周面3a与设置在上述驱动轴A的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部分中央的对齐突起F啮合并对齐,确保旋转准确度。
作为圆筒体部件3的内周面3a的形状,当对齐突起F是圆锥形部件或截断的圆锥形状,则如图4(b2)所示,通过采用符合这个形状的研钵形状,可进一步稳定并改进旋转准确度。
在本发明中,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对于齿轮凸缘1可获得期望效果,且对于材料、结构、或其他配置参数没有提出特定限制;例如,可使用如下配置。
作为齿轮凸缘1的材料,例如,可使用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各种其他一般用途树脂材料;可适当地混合并使用这些的一个类型、或两个或更多类型。
感光筒2包括圆柱形导电基体(下文也简称为“基体”),在该基体的外周面上形成包含导电材料的感光层。在本发明中,满足感光体所要求的特定的任何材料可被用作基体和感光层材料,且没有提出任何特定限制。例如,可使用铝或铝合金或类似物、或在表面上气相沉积铝膜的圆柱形塑料部件、或类似物,作为基体材料。且,各种酞菁染料化合物或其他已知的电荷产生材料、和腙化合物或其他已知的电荷转移材料,可各自被用作感光层的光导电材料。进一步,根据层配置,电荷转移材料可与其他添加剂或类似物一起被分散或溶解至结合剂中,且可使用浸渍应用方法或其他已知方法来形成感光层。该感光层可以是包括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转移层的叠层膜、或包括单层的单层膜;此外,可在基体和感光层之间设置底涂层。
接着,参看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这个第二实施例中,上述啮合突起4的尖端形状从倾斜面被修改。
即,如图11(a)到11(d)中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形成在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上的啮合突起4包括具有半圆截面的至少一个半圆形柱部分11、和连结部分12,在形成半圆柱部分的半圆截面平面的直线部分的平坦面中的圆周方向中的中间部分与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线性接触,且连结部分12将这个半圆形柱部分11的平坦面中的圆周方向端部与圆周形部件3的外周面相连接。进一步,每一个啮合突起4包括半圆锥形状尖端部分。啮合突起4的尖端部分具有与半圆形柱部分11的端面同心的底面,且形成用作导入面的半圆锥部分13,半圆形柱部分11与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的接触线的延长线与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的交点与半圆锥部分的顶点重合。
在这个第二实施例中,啮合突起4的尖端形状是半圆锥形状,且因此在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面处,半圆锥部分13的顶点与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相接触,不存在从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沿径向突出的部分,且从圆筒体部件3的这个尖端面向着基体侧移动时,作为半圆锥部分13的外周面的圆锥面逐渐向外突出。因此,如果圆筒体部件3的外径被设置为小于设备驱动轴A的三角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的内接圆,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可靠地插入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
此后,通过旋转地驱动设备驱动轴A,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开始旋转,且圆筒体部件3被插入扭转啮合孔C。此时,接触半圆锥部分13的围绕的圆逐渐变大,且因此在被对齐的同时半圆锥部分13被插入扭转啮合圆C中。在这个情况下,圆锥部分13和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之间的接触是点接触,且因此以最小阻力,圆锥部分13被平滑地插入扭转啮合孔C中。
然后,当进入其中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面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的状态时,啮合突起4的基体侧啮合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力经由啮合突起4和圆筒体部件3被传输至齿轮凸缘1,且感光筒2被旋转。
以此方式,通过上述第二实施例,可平滑地执行设备驱动轴A的扭转啮合孔C与齿轮凸缘1的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的啮合,且当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面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时,啮合突起4的半圆形柱部分11啮合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从而以充分的旋转力传输功率。
接着,参看图12至1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在这个第三实施例中,取代其中啮合突起4在中心轴方向被延伸的情况,啮合突起被部分地形成。
即,在该第三实施例中,三个啮合突起4包括圆立柱部件22,其具有替代半圆柱形状的半球部分21作为尖端,如图12(a)和12(b)中所示。此处,圆柱体部件22被形成为在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上的各位置处沿径向突出,该圆柱体部件22相比中央部分沿轴向略微更加接近尖端。圆柱体部件22被放置为使得,当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邻接形成于设备驱动轴A中的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时,圆柱体部件22的每一个半球部分21的一个点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的内壁。
通过这个第三实施例,没有在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侧上形成啮合突起,从而通过将圆筒体部件3的外径设置为小于形成于设备驱动轴A的扭转啮合孔C的三角开口部分D的内接圆的较小直径,圆筒体部件3可易于被插入扭转啮合孔C的三角开口部分D中。
在这个状态中,通过在压向圆筒体部件3的同时使用电动机B旋转地驱动设备驱动轴A,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到达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此时,当圆筒体部件3被插入扭转啮合孔C中时,位于圆立柱部件22的每一个的尖端处的半球部分21与位于扭转啮合孔C的三角开口部分D内的导入面E相点接触,从而减少滑动阻力且圆筒体部件3可易于被插入扭转啮合孔C中。此外,圆立柱部件22的尖端被插入扭转啮合孔C中,且因此可展示引入效果。
且,在其中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已经达到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的状态中,位于圆柱形部件22的每一个的尖端处的半球部分21维持与位于扭转啮合孔C的三角开口部分D的里面侧上的导入面E相点接触的状态。因此,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驱动力经由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包括圆立柱部件22和圆筒体部件3)被传输至齿轮凸缘1,且感光筒2可被旋转地驱动。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解释了其中圆柱体部件22被放置在沿圆筒体部件3的轴向位于中央部分的较为尖端侧之处的情况;但是这个位置并不被限于此,且如图13(a)和13(b)中所示,即使当在圆筒体部件3的基体侧上形成圆柱体部件22时,可获得类似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在这个情况下,同样的,足以形成部件使得,当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邻接形成在设备驱动轴A中的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时,位于圆柱体部件22尖端处的半球部分21与扭转啮合孔C的三角开口部分D的内壁发生点接触。
进一步,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解释了其中圆柱体部件22被用作啮合突起4的情况;但是配置不限于此,且诸如图14(a)和14(b)中的配置也是可能的。
在图14(a)和14(b)的情况下,包括,在圆筒体部件3的基体侧上被形成为沿径向突出的半圆板部分31、连接至位于圆筒体部件3的侧面上的基体的半圆板部分31且径向突出量小于半圆板部分31的月牙形柱状部分32、和连接至这些半月形柱状部分32的尖端且类似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半圆锥部分33。
此处,半圆板部分31被放置为使得,当圆筒体部件3邻接形成在设备驱动轴A中的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时,外周面与位于扭转啮合孔C的三角开口部分D内侧上的导入面E发生接触。
在图14(a)和14(b)的情况下,还,在圆筒体部件3插入扭转啮合孔C的过程中,圆筒体部件3的外周面的直径是圆筒体部件本身的外径,从而类似于上述第二实施例,圆筒体部件3可易于被插入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中。此后,直到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时,半月形柱状部分32的外周面被插入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且在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达到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前,半圆板部分31的外周面与位于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内侧上的导入面E相接触。因此,通过半圆板部分31展现了引入效果,且另外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驱动力经由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被传输至齿轮凸缘1,且感光筒2被旋转。
接着,参看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在这个第四实施例中,设置了扭矩传输用突部和引入用突部,作为啮合突起。
即,在该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5(a)和15(b)中所示,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配置中的三个啮合突起4被替换为三个扭矩传输用突部41,且包括形成为具有半球形状的尖端的圆柱体部分的引入用突部42被形成在扭矩传输用突部41之间,在这三个扭矩传输用突部41的尖端侧上。
引入用突部42啮合形成于设备驱动轴A中的扭转啮合孔C的三角开口部分D的内侧上的导入面E,且伴随着设备驱动轴A的转动,执行将圆筒体部件3引入扭转孔C的底部侧的动作。这些引入用突部42仅执行将圆筒体部件3引入扭转孔C的底部侧的动作,且因此优选的是,这些引入用突部42被形成为相对较窄,从而提供便利性。
通过这个第四实施例,当齿轮凸缘1连结设备驱动轴A时,首先,如图16(a)中所示,圆筒体部件3和引入用突部42被插入形成在设备驱动轴A的端面中的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中。在这个状态中,电动机B被驱动旋转,且设备驱动轴A被逆时针旋转,如图16(a)中所示,一旦如此,引入用突部42由位于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内侧上的螺旋导入面所引导,且圆筒体部件3被引入扭转啮合孔C中。
因此,如图16(b)中所示,直到圆筒体部件3的尖端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圆筒体部件2被引入扭转啮合孔C,且扭矩传输用突部41与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的内壁发生接触。当扭矩传输用突部41进入与扭转啮合孔C的开口部分D的内部相接触的状态时,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驱动力经由扭矩传输用突部41和圆筒体部件3被传输至齿轮凸缘1,且感光筒2被驱动旋转。
因此,通过该第四实施例,啮合突起包括扭矩传输用突部41和引入用突部42。因此,通过扭转啮合孔C的内壁的导入面对于引入用突部42的引导,圆筒体部件3被可靠地引入直到其尖端邻接扭转啮合孔C的底部。因此,可可靠地防止其中扭转啮合孔C和圆筒体部件2的啮合深度不充分的情况,且可可靠地防止设备驱动轴A和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的分离的自旋或抖动、以及旋转准确度不稳定的发生。
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解释了其中引入用突部42被设置在扭矩传输用突部41的顺时针方向侧上的情况;在其中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可在扭矩传输用突部41的逆时针方向侧上设置引入用突部42。进一步,可在扭矩传输用突部41的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侧上均设置引入用突部42,且在这个情况下,不论设备驱动轴A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兼容扭转啮合孔C的不同扭转方向。
进一步,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解释了其中引入用突部42是圆柱体形状;但是如图17(a)和17(b)中所示,引入用突部42可以是三角棱镜形状,或,如图18(a)和18(b)中所示,可被形成为三角板形状。本质上,可对于引入用突部42应用任意形状,只要该形状能通过扭转啮合孔C的导入面进行引导。
上述各实施例表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且在不背离本发明要点的情况下任何修改是当然可能的。在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解释了其中在凸缘主单元7的外周面部分上形成齿轮6的齿轮凸缘1;但是本发明还可被应用于凸缘51,其中在其上没有形成齿轮的凸缘主单元7包括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5,如图19中所示。在这个情况下,也展示了与上述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齿轮凸缘1的优势类似的作用的有利效果。
工业实用性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当被用在实际装置中时具有较高旋转准确度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且另外该感光体不论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旋转方向如何均可传输功率,且在制造成本方面仍是出色的。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齿轮凸缘
2 感光筒
3 圆筒体部件
3a 圆筒体部件的内周面
4 啮合突起
5 被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
10 电子照相感光体
11 半圆柱体部分
12 连接部分
13 半圆锥部分
21 半球部分
22 圆柱体部件
31 半圆板部分
32 半月形柱状部分
33 半圆锥部分
41 扭矩传输用突部
42 引入用突部
51 凸缘
A 设备驱动轴
B 电动机
C 啮合至齿轮凸缘的具有三角截面的扭转孔
D 开口部分
E 导入面
F 对齐突起

Claims (17)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以组装在处理卡盒中的状态被可移除地安装在电子照相应用设备的设备主单元中使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
由圆柱形导电基体构成的感光筒,所述基体具有用包含光导电材料的感光层形成的外周面;和
齿轮凸缘或凸缘,其嵌合至所述感光筒的端部并向所述感光筒传输来自设置在所述设备主单元中的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旋转驱动力,
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凸缘或凸缘形成有具有圆筒体部件的被驱动侧驱动力传输部分和啮合突起,所述圆筒体部件被形成为在接收所述旋转驱动力的那一侧的表面上突出,且所述圆筒体部件的中心是所述感光筒的中心轴,所述啮合突起被设置为在所述圆筒体部件的外周面上的三等分位置处与所述中心轴平行,每一个啮合突起在径向方向上突出且啮合所述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
每一个所述啮合突起进一步包括一个尖端,该尖端为半圆锥形外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突起啮合设置在所述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中央部分中、且具有三角形截面的啮合孔,且造成所述感光筒的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突起啮合设置在所述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中央部分中、且具有三角形截面的扭转啮合孔,且造成所述感光筒的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突起被形成为沿所述圆筒体部件的外周面在轴向方向上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突起的尖端部分各自设置有倾斜面,其便于所述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插入所述啮合孔,且所述啮合突起的突出高度随着沿径向方向向外移动而减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突起的尖端部分各自设置有圆锥形状的倾斜面,其便于所述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插入所述啮合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突起的突出高度低于所述圆筒体部件的高度,以使所述圆筒体部件的尖端能达到所述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所述啮合孔的底面。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部件的内周面被形成为能够与设置在所述啮合孔的中心部分中的对齐用突起的外周面啮合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对齐用突出具有截锥形,且所述圆筒体部件的内周面具有与所述截锥形啮合的研钵形。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突起各自包括扭矩传输用突部和引入用突部,扭矩传输用突部啮合所述驱动侧功率传输部分的所述扭转啮合孔的入口侧,引入用突部啮合所述扭转啮合孔的导入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突起用作扭矩传输用突部且用作引入用突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输用突部形成在所述圆筒体部件的基底部侧,且所述引入用突部形成在所述圆筒体部件的尖端侧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输用突部被配置为其尖端为半球状的圆柱体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用突部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啮合突起之间的圆柱体突起。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用突部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啮合突起之间的三角柱突起。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用突部被形成为设置在所述啮合突起之间的三角板突起。
1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体部件的外径被设为小于所述啮合孔的内接圆的直径。
CN201280001979.3A 2012-03-19 2012-05-02 电子照相感光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3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2354 2012-03-19
JP2012062354 2012-03-19
PCT/JP2012/002966 WO2013140467A1 (ja) 2012-03-19 2012-05-02 電子写真感光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3717A CN103443717A (zh) 2013-12-11
CN103443717B true CN103443717B (zh) 2017-06-13

Family

ID=492219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197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3717B (zh) 2012-03-19 2012-05-02 电子照相感光体
CN2012800298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8733B (zh) 2012-03-19 2012-09-28 电子照相感光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98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08733B (zh) 2012-03-19 2012-09-28 电子照相感光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008551B2 (zh)
EP (2) EP2835696A4 (zh)
JP (3) JPWO2013140467A1 (zh)
KR (2) KR20140136366A (zh)
CN (2) CN103443717B (zh)
TW (2) TWI581075B (zh)
WO (2) WO20131404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3140467A1 (ja) * 2012-03-19 2015-08-0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9182741B2 (en) * 2012-08-10 2015-11-10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End portion member, photosensitive drum unit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8903269B2 (en) 2012-09-11 2014-12-02 Clover Technologies Group, Llc Toner drum gear projection
US9164474B2 (en) * 2013-01-08 2015-10-20 Clover Technologies Group, Llc Toner drum gear projection
JP1515872S (zh) * 2014-02-13 2015-01-26
JP1516699S (zh) * 2014-02-13 2015-02-02
USD779587S1 (en) * 2014-07-07 2017-02-21 Print-Rite •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f Zhuhai Drive gear for imaging component
JP6808311B2 (ja) * 2015-10-14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フランジ部材
JP2019090847A (ja) * 2017-11-10 2019-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感光体ドラム、駆動シャフト、感光体ドラム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合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4909A (ja) * 2000-05-15 2001-11-22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回転伝達部材
JP2010144881A (ja) * 2008-12-19 2010-07-01 Ricoh Co Ltd 等速ジョイン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5203B2 (ja) 1995-03-27 1999-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駆動力伝達部品、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
JP3599411B2 (ja) * 1995-03-27 2004-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026895B2 (ja) 1996-09-26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969805B2 (ja) 1996-09-26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173146B1 (en) 2000-01-21 2001-01-09 Jui-Chi Wang Developer cylinder and drive gear arrangement
JP2001324845A (ja) 2000-05-15 2001-11-22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駆動伝達部材
KR100381601B1 (ko) * 2001-09-26 2003-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플링장치와 현상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인쇄기
KR100423475B1 (ko) * 2001-11-27 2004-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플링장치
KR100612214B1 (ko) * 2004-07-23 2006-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력 커플링장치 및 그것을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4704136B2 (ja) * 2005-05-31 2011-06-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およびカップ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433631B2 (en) 2005-12-20 2008-10-07 Xerox Corporation Material supply module drive shaft
TW200915025A (en) 2007-06-27 2009-04-01 Gcc Ip Pty Ltd A driving force member
US7813676B2 (en) 2007-07-05 2010-10-12 Static Control Component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anufacturing imaging components
CN201110941Y (zh) * 2007-08-23 2008-09-0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驱动力传递部件及处理盒
CN201174031Y (zh) 2008-03-19 2008-12-31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驱动力传递部件和处理盒
US8428492B2 (en) * 2010-09-01 2013-04-23 Techno Enterprise Limited Connection assembly of photo-conductor drum
CN102087494B (zh) * 2011-01-14 2012-12-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感光鼓驱动组件、感光鼓和处理盒
CN202067077U (zh) * 2011-04-08 2011-12-07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JPWO2013140467A1 (ja) * 2012-03-19 2015-08-03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24909A (ja) * 2000-05-15 2001-11-22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回転伝達部材
JP2010144881A (ja) * 2008-12-19 2010-07-01 Ricoh Co Ltd 等速ジョイン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1075B (zh) 2017-05-01
CN103608733B (zh) 2016-10-19
US9176454B2 (en) 2015-11-03
WO2013140470A1 (ja) 2013-09-26
JPWO2013140467A1 (ja) 2015-08-03
EP2829922A1 (en) 2015-01-28
EP2835696A1 (en) 2015-02-11
EP2829922A4 (en) 2015-01-28
TW201351072A (zh) 2013-12-16
US20140233983A1 (en) 2014-08-21
KR20140147659A (ko) 2014-12-30
CN103443717A (zh) 2013-12-11
JP3191130U (ja) 2014-06-12
TWI581076B (zh) 2017-05-01
US9008551B2 (en) 2015-04-14
US20140133886A1 (en) 2014-05-15
CN103608733A (zh) 2014-02-26
JP3186673U (ja) 2013-10-17
EP2835696A4 (en) 2015-12-23
KR20140136366A (ko) 2014-11-28
WO2013140467A1 (ja) 2013-09-26
TW201339770A (zh) 2013-10-01
KR101917327B1 (ko)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3717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
CN104081291B (zh) 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的盒
CN101515140B (zh) 粉末传送螺杆、显影设备、处理单元和成像装置
JP41295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WO2015005446A1 (ja) 軸受部材、端部部材、感光体ドラムユニット、現像ローラ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中間部材、及び軸受部材の本体
US885553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wer-transmission assembly of the same
CN1264855A (zh) 图像成形设备的色剂容器
EP2587315A1 (en) Developer storage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ame
US10935924B2 (en) Drive coupler for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7702263B2 (en) Toner cartridge including feed opening and return opening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6842846B (zh) 驱动传递机构及具备该驱动传递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31558B (zh) 调色剂供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显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EP3385201B1 (en) Driving device,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JP2009299802A (ja) 歯車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59685B2 (ja) 駆動力伝達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31694A (zh) 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JP5880188B2 (ja) 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82207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401383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460386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200462940Y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회전 구동력 전달 구조, 이를 이용한 감광드럼 조립체 및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JP2006058375A (ja) 搬送装置及び、その搬送装置を具備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