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3483A - 线强化的轴向联轴节 - Google Patents
线强化的轴向联轴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43483A CN103443483A CN2012800117141A CN201280011714A CN103443483A CN 103443483 A CN103443483 A CN 103443483A CN 2012800117141 A CN2012800117141 A CN 2012800117141A CN 201280011714 A CN201280011714 A CN 201280011714A CN 103443483 A CN103443483 A CN 1034434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coupling
- ring
- parts
- ring bag
- longitud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0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 F16D3/1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adapted to specific fun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ccumulation of energy to absorb shocks or vibr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5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 F16D3/72—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with axially-spaced attachments to the coupling parts
- F16D3/74—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with the coupling parts connected by one or more intermediate members with axially-spaced attachments to the coupling parts the intermediate member or members being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rubber-like flexible materi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45—Flexibly connected rigid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tarder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递沿着纵向轴线(A)作用在两个连接部件之间的力(fD/fZ)的联轴节(10),包括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所述两个联轴节部分沿着纵向轴线(A)设置且每个具有连接区域(24,26)和联接器区域(16,18),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的连接区域(24,26)朝向彼此面对,并且两个联接器区域(16,18)可连接至各自的连接部件。在这一情形中还设置了,两个连接区域(24,26)经由至少一个环包(32)彼此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环包传递沿着纵向轴线(A)作用在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之间的力(Fz,FD)。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递沿着纵向轴线作用在两个连接部件之间的力的联轴节,该两个连接部件包括两个联轴节部分,所述两个联轴节部分沿着纵向轴线设置且每一个具有连接区域和联接器区域,所述两个联轴节部分的连接区域面朝向彼此,两个连接器区域可连接至各自的连接部件。
背景技术
这样的联轴节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且通常还被称为轴向联轴节。因此,例如文献DE 100 10 804 A1描述了尤其适合于传输线性运动的轴向连接轴。该联轴节能够将第一轴部连接至第二轴部,所述联轴节包括两个金属弹簧元件和设置在该两个金属弹簧元件之间的中间件。所述联轴节允许传输线性运动,即使两个轴线没有沿着纵向轴线彼此对准,或甚至相对于彼此成一角度。将被彼此连接的两个轴向部的这种不对准可以借助于这样的联轴节来补偿,所述联轴节大部分没有间隙(backlash)。然而,已经发现,在实际中这样的联轴节相对容易坏,且尤其是如果大的力将被传输和在轴向作用的振动负载或冲击负载的情况中,具有短的使用寿命。这是由于以下事实,所述力最终被经由金属弹簧元件传递,所述金属弹簧元件经受拉伸和压缩负载,-精确地讲在重复地发生振动或冲击的情况中,不能在长的持续时间上承受这样的负载。
另外,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是线性联轴节,该线性联轴节以爪形联轴节的形式实现。这样的联轴节由例如实用新型DE 20 2008 000 772U1公开。然而,这样的爪形联轴节优选地用于扭矩传输,且对于传递轴向力仅具有有限的适用性。这要求单独的构造,诸如例如连接销,其之后限制了应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提供在开始被指定的类型的联轴节的目的,其克服了上述的间题并具有相当大的较长的使用寿命。
所述目的通过在开始被指定的类型的联轴节实现,其中提供了经由至少一个环包彼此连接的两个连接区域,该至少一个环包传递沿着纵向轴线作用在联轴节部分之间的力。已经发现,使用用于连接联轴节部分的两个连接区域的环包使得相当大地增加使用寿命成为可能。环包允许两个联轴节部分关于振动被解耦,并且对于传递力因此比如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经由弹簧元件的固定连接较不关键。因此,振动峰和冲击可以被降低。环包的使用在现有技术中原则上是已经已知的。例如,经由其在两个轴部之间传输扭矩的盘接头已经用在机动车辆应用中很长时间了,而且也用在工业应用中。在这些情形中,已经发现这些盘接头可以通过在传输扭矩期间经受拉力负载的区域中的线环而增强,所述线环-嵌入在弹性体材料中-能够传递大的拉伸力。在盘接头的情形中,同样关于振动的解耦优点是有利的。
申请人已经认识到,该原理还可以应用于轴向联轴节的情形中,其能够利用补偿轴向偏移的优点,且由于关于振动的解耦和相关的固体内传播的声音的传输的减小,实质上增大了联轴节的负载能力。在轴向力传输期间,例如在往复运动的情形中,拉伸力和压缩力被传递。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情形中,提供了至少一个环包被设置用于传递沿着纵向轴线作用在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的拉伸力。可替代地或另外地,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的压缩力的传递还可以通过适合地设置一个或更多的另外的环包来实现。
为了附连至少一个环包的目的,本发明的拓展例提供了至少一个环保经由各自的悬挂装置装配在每一联轴节部分上,以便传递力。可以在这种情形中设置成在每一情形中悬挂装置或安装装置由销构成,该销横向于纵向轴线从联轴节部分延伸出去。销可以直接设置在联轴节部分上并且从联轴节部分一体地延伸出去。可替代地,然而,销还可以实现为单独的部件,并且可以被以非积极地或积极地方式插入到各自的联轴节部分中的对应容纳开口中。然而,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提供在各自的联轴节部分上的其他安装装置,例如钩、局部突出、凹陷等。
依赖于在联轴节上的负载性质,较大或较小量级的力必须被传递。为了增大联轴节的负载能力,本发明的拓展例提供了使用多个环包,其将两个联轴节部分彼此连接,以便传递力。
在这种情形中,可以设置成各自的环包被装配到其上的各个悬挂装置被设置在至少一个联轴节部分上且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处。这意味着多个环包中的单个环包均匀地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联轴节的结构空间中。在这一情形中可以设置成,环包被沿着圆周方向相对彼此以角距离偏移。然而,环包还可以被彼此嵌套或彼此相交。
本发明的拓展例设置成,至少两个环包相对于纵向轴线大致平行地延伸。这是优选的,尤其是因为力的传递通常在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实施。然而,至少一个环包还可以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地或以弯曲的方式延伸。结果,环包可以被空间上设置成使得它们的展度在轴向方向和圆周方向两者上延伸,从而环包也可以用于在联轴节部分之间传递扭矩。这是需要的,例如,如果联轴节被用于传递扭矩和线性运动两者,例如在传输螺旋或摇摆运动的情形中。
如上文所述的,通常需要借助于这样的轴向联轴节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传输运动,使得在联轴节上具有拉伸和压缩负载。因此,本发明的拓展例可以设置成,用于传递沿着纵向轴线作用的压缩力的至少一个压缩主体设置在在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在这种情形中,至少一个压缩主体压缩销,所述压缩销被固定至两个联轴节部分中的一个上并压靠两个联轴节部分中的另一个。因此压缩主体实现了两个联轴节部分的相对刚性的连接或耦接,为了传递压缩力的目的。在这一情形中,压缩主体自身可以被实现,以便相对坚硬或刚性。可替代地,然而,至少一个压缩主体包括弹簧装置,优选地弹性体层,或整体由弹性体材料制造。联轴节部分在振动方面上的解耦由此被增强。依赖于所述要求,弹簧装置可以被关于它们的弹簧硬度设定。
在本发明的简单设计中,两个联轴节部分直接经由环包彼此连接,如果合适的话经由压缩主体连接。然而,为了完成更复杂的任务,额外的力传递布置还可以设置在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拓展例提供了,至少一个传输部分设置在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部分经由至少一个环包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联轴节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便传递力。这样的传输部分使得能够例如设置不同的环包,使得经由不同的环包,拉伸力和压缩力两者可以在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传递。在被在附图的描述中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传输部分可以是中空的,用于将不同的环包定位或引导成它们对准或在它们的力传递方向上定位或引导不同的环包。在这一情形中可以设置成,压缩主体穿过至少一个传输部分。因此传输部分可以在形式上是中空的,例如为了单个环包或多个环包延伸穿过传输部分。对于该相同的目的,还可以设置有横向凹陷。在原理上联轴节是相对的敞开设计是可行的。然而,优选地,联轴节应当被封装。这可以被实现为,设置套筒主体,其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联轴节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所套筒主体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安装装置,各自的环包被装配在所述安装装置上,以便传递力。
另外,所述套筒主体可以连接至所述联轴节部分中的一个,以便传递力。套筒主体可以与联轴节部分中的一个是一体的和/或被实现为单独的部件。
环包还可以设置在将被封装的联轴节内部,其中至少一个环包嵌入到其中的弹性体设置在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这可以被实现例如,其中联轴节部分首先经由被设置用于这一目的环包彼此连接,且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的区域之后被填充或旋涂有弹性体材料,以便实现联轴节的整体上紧凑的封装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联轴节的拓展例设置了,联轴节具有多个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可以被设置用于限制轴线运动,而且在扭矩传输的情形中还可以限制径向运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示例性地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5-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视图;
图9-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13-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17-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21-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25-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29-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33-3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37-3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40-4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44-4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48-5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各个图示;
图51-54示出了关于实施例的另外的示意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4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联轴节,其整体上由10表示,且图3示出了包括轴线的纵向截面视图,图1和2为了说明目的示出了出没有弹性体的布置。所述联轴节包括第一联轴节部分12和第二联轴节部分14。在它们的彼此背对的端部处,两个联轴节部分12和14每个具有螺纹部,通过该螺纹部它们可以被联接例如至未显示出的轴部或其它部件。所述螺纹部18、20由16和18表示。螺纹部形成在凸缘20、22上,管状部24、26从该凸缘20、22朝向彼此延伸。在面朝向彼此的侧面上,所述管状部24、26被实现具有轴向开口。在每个管状部24和26中横切于纵向轴线A延伸的是紧固销28、30,其通过压配合型面配合地容纳在管状部24、26的对应开口中。尼龙线等的线包32被围绕这些销28、30缠绕。线包32以拉紧的方式围绕两个销28、30延伸。另外可见,靠近法兰20、22设置在管状部24、26中的是对应的孔34和36,其被相对彼此以角距离设置。
从图3可见,在两个法兰20、22之间的整个结构被压力注塑有弹性体材料38。这意味着弹性体材料38填充两个管状部24和26的外圆周表面,还填充两个联轴节部分12和14之间的空间40,而且还填充所述内部空间,以及围绕环包32。总体上,获得了大致圆形的圆柱体,弹性体材料38大致与法兰部20、22的外圆周表面平齐。内部区域,尤其是线包32内部的且围绕线包32的区域也用弹性体材料填充。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10尤其是被设置成,用于在两个部件(轴部)之间传递拉伸力Fz和压缩力FD,所述两个部件被借助于螺纹16、18附连至联轴节10。拉伸力Fz经由环包32传递,其被安装在两个销28、30上,以便于传递拉伸力。压缩力FD经由弹性体层38传递,其设置在两个联轴节部分12和14之间,且完全硬化。环包32被设计成传递大的拉伸力。整体上,所获得的是一种联轴节10,其可以补偿(卡丹运动)连接至螺纹16和18的两个部件(轴部)的偏移和倾斜,用于传递大的拉伸力的目的且被依据大的压缩力而设计并具有长的使用寿命。由弹性体材料38的封装在这一点上还是有帮助的。
根据图5-8的第二实施例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方式实现,且图7显示了纵向截面视图,图6为了说明的目的显示了没有弹性体的布置。在下述中仅描述区别。与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中相同的标号被用于以相同的方式操作的部件或同一类型的部件。可见,螺纹16和法兰20的组合被圆柱体42替代,其表示了法兰20的放宽。置入圆柱体42中的是内螺纹44,其被设置用于容纳对应的螺纹销,用于附连轴部等。在其他方面,根据图5-8的实施例的结构与根据图1-4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尤其是,环包32在销28、30上的安装和用弹性体材料38的覆盖是相同的。弹性体材料38再次填充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之间的整个空间,且围绕圆柱形部件42和法兰22之间的区域,使得其用作用于传递压缩力的压缩体。
图9-12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大致与根据图5-8的实施例相同,且图12为了说明的目的图示没有弹性体材料的结构的纵向截面视图。然而,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联轴节部分12和14用它们的管状部分以爪形的方式彼此啮合或接合,联轴节部分14具有两个直径上相对的爪46,该爪46在轴向方向上突出,联轴节部分12具有对应的凹陷48,爪46突出到凹陷48中且具有充足的游隙s。借助于包封在爪46和凹陷48之间的游隙s,爪46和凹陷48定义了关于两个联轴节部分12和14的相对旋转和关于最大轴向接近的运动间隙。这也适用于图11示出的状态,其中联轴节部分12和14被用弹性体材料38旋涂。借助于爪46和凹陷48,两个联轴节部分12和14因此被固定,防止彼此相对旋转。另外,联轴节以与根据图5-8的联轴节完全相同的方式运转。拉伸力的传递经由环包32实现,压缩力的传递经由弹性体38实现。
图13-16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的轴向联轴节50。该联轴节在其基本形状上不再是圆形-圆柱体形,而是矩形的。其还是具有第一联轴节部分52和第二联轴节部分54。第一联轴节部分52具有中心的T形突出56。第二联轴节部分54具有U形突出58,其具有第一U分支60和第二U分支62,并具有基部64。可见,中心销28和两个外部销66设置在T形部56的横向分支中。另外的销30设置在U形突出58的基部64中。另外的销68设置在两个分支60和62的自由端处,两个分支每个稍微向内弯曲。这些销也在压配合中型面配合地容纳在各自的联轴节部分52和54中。环包被悬挂在每个销上。两个联轴节部分52和54因此连接两个环包32,其在拉伸负载的情形中通过对应的拉伸力Fz经受拉伸负载,且因此能够传输力。另外,两个联轴节元件52和54通过环包70经由销66和68彼此连接。这种设置被选择以使得在压缩力FD的情形中,环包传递压缩力。销66和68在突出56和58上的设置被选择成使得,在这样的压缩力负载的情形中,环形对70自身反过来经受拉伸负载。
另外可见,联轴节部分52和54的两个板形端部之间的区域再次被用弹性体材料72填充。在这一实施例的联轴节的情形中,拉伸力和压缩力两者的传递经由不同的环包来实现。
根据图17-20的实施例显示出对应于根据图13-16的实施例的布置,但是再次成圆形-圆柱形形式,而不是矩形形式。然而,从圆形-圆柱形外圆周表面可见,销和环包的设置以及突出56和58的设置与根据图13-16的实施例相同。注意到,图19示出穿过图20的轴线的截面。
图21-24示出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其中联轴节80再次被设计用于经由环包沿着其的纵向轴线A传递拉伸力和压缩力两者。再次,设置两个联轴节部分82和84,中心的突出86和88分别从两个联轴节部分82和84延伸,如从依据图22的视图可见的,所述中心的突出具有钩形走向(Verlauf)。在它们的自由端处,两个突出86和88每个以一角度弯曲,使得获得了突出90和92。突出88另外具有基部94。销96、98、100大约设置在共同的中心轴线A上。销96和98通过环包102连接到突出86、88的一侧上。销98和100通过第二环包104彼此连接。再次,两个联轴节部分82和84之间的空间用弹性体材料106填充。环包102用于传递压缩力。如果例如联轴节部件82沿着轴向方向朝向联轴节部件84按压,则环包102经受拉伸负载,其导致传递压缩力。另一方面,环包104用于传递拉伸力。注意到,图23和24每个是截面视图,包括图22的轴线,一个具有弹性体106而另一个没有弹性体。
根据图25-28的实施例示出根据图21-24的实施例的修改例,且图25是整个联轴节,图26是对应于图21的视图,且没有弹性体,以及图28是从图26的右面的侧视图。图27示出对应于图28的截面线的截面视图,但是具有弹性体。
可见该联轴节具有两个突出861和862,以及881和882。这些突出彼此以钩的形式接合,与对于根据图21-24的联轴节所描述的方式相同。然而,环没有设置在钩的两侧上,但是设置在两个钩之间的空间中,如例如图27中所示出的。因此,销96、98和100可以被承载在相对的钩上的两个位置处,环包102和104可以被安装在这些钩的内部和安装位置的内部。所述功能与关于图21和24所描述的相同。拉伸力经由环104传递,压缩力经由环102和对应的销传递。弹性体层106同样用于传递压缩力,并允许两个联轴节部分82和84关于彼此移位的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图29-32的实施例是根据图21-24的实施例的拓展例。图29-32的视图对应于根据图21-24的视图。根据图29-32的联轴节110再次包括在两个联轴节部分116、118上的两个圆形-圆柱形的法兰型的主体112、114。设置在这两个法兰部分上的是从这两个法兰部分突出的突出120、122,其再次具有钩86,该钩86具有横向地延伸的突出90和92。两个环包102经由在钩的两侧上的对应的销96和98安装在所述横向延伸的突出上。在突出120和122上关于纵向轴线A偏移90°的另外的紧固销124和126用压配合容纳在对应的孔中,该紧固销每个在两侧上突出。再次,两个环包130被紧固至这些销124和126上。整个结构再次在两个法兰112和114之间由弹性体复合物132环绕(参见图31)。两个环包102用于传递压缩力。两个环包130用于传递拉伸力。由于设置了多个环包,即在对于压缩负载路径和拉伸负载路径的每个情形中两个,该联轴节适合于传递大数量的力。
根据图33至36的实施例类似于根据图29-32的实施例,但是用于传递拉伸力的环包130没有被悬挂在分离地安装的销上,但是悬挂在突出140、142上。所述突出140和142在引导环包130的区域中具有回弹部(Rücksprünge),以能够将环包安装在其中。除此之外,依据根据图33-36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联轴节的结构和功能与图29-32所示的相同。
以类似于根据图31-36的实施例的方式,根据图37-39的实施分别提供了用于拉伸路径和压缩负载路径的两个环包。然而,环包被设置以便于在某种程度上彼此嵌套。可见,突出120以U形形状实现,突出122具有中心地突出到突出120的U形凹陷中的部分144。长的销146以压配合容纳在这一部分144中。所述销被可移位地引导穿过突出120的两个U形分支中的细长凹陷148。另外的紧固销150被设置在两个U形分支中每一个的自由端处。在突出120和122的两侧上,两个环包152被围绕销146和150引导。另外,在突出120和122的两侧上,围绕所述环包152的两个环包130被围绕两个销124和126引导。环包130用于传输拉伸负载,而环包152用于传输压缩负载。在两种情形中,销146可以在椭圆孔148中移动,如果两个联轴节部分112和114相对彼此有偏转的话。
根据图40-43的实施例类似于根据图37-39的实施例。然而,销124、126被紧固突出160、162替代,其形成在突出120和122上并具有用于容纳线包130的对应的回弹部。
根据图44-47的实施例示出另外的布置,其中线包用于拉伸负载路径和压缩负载路径两者中。对应的突出170、172形成在两个联轴节部分112和114上。这些突出具有径向向外地朝向的突出174、176。环包130挂入这些突出中。两个突出170和172在重叠区域178、180中在中心轴线A的上面和下面(参见图45和46)彼此重叠地延伸。对应的紧固销182、184设置在这些重叠区域中。设置在重叠区域178、180之间的空间中的是另外的环包186,其被安装在紧固销182、184上。再次,整个结构被用弹性体复合物188旋涂。拉伸负载的传输经由环包130来实现,而压缩负载的传输经由中心环包186来实现。
根据图48至50的实施例示出以类似于参考图1-4描述的联轴节的方式实现的联轴节190,再次,相同的标号被用于相同类型的或以相同的方式操作的部件。同样,在该联轴节的情形中看到的是主体24或26,其以管的形式突出并且安装至其上的是用于安装中心环包32的横向地延伸的紧固销28、30,为了传递拉伸力的目的。还可见的是,带头部的销192、194另外装配在管状部24、26中。所述带头部的销用于悬挂环包196,其径向地延伸到所述管状部24和26的外面。可见,销192和194设置有相对应彼此大约90°的偏移。这使得环包196被沿着螺旋线设置。在如图所示的(例如在图48和50中)的完整状态中,除了拉伸和压缩负载之外,扭转负载还可以经由环包196传输,该环包196以具有圆周分量的方式延伸。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沿着螺旋线延伸的两个这样的环包196设置在圆周之上。
图51示出了联轴节200设置有第一联轴节部分202和第二联轴节部分204的实施例。第二联轴节部分204以套管的形式实现。该联轴节部分经由拧入到外螺纹部分208上的连接套筒206连接至联轴节套筒210,该联轴节套筒210同样具有外螺纹部212。各自的紧固销214、216被插入到两个套筒部中。另外,两个紧固销218、220被在其自由端处插入到联轴节部分202中。各自的第一环包222被围绕紧固销214和218缠绕。各自的第二环包224被围绕紧固销216和220缠绕。环包224用于传输拉伸负载。注意到,根据图51的结构可以再次被嵌入到弹性体中。
图52示出联轴节230的布置,该联轴节具有第一联轴节部分232和第二联轴节部分234,并具有中间部分236。第一联轴节部分232具有紧固销238,其在直径上相对的侧面上径向向外突出。中间部分236具有对应的紧固销240以及在相交平面的外面关于其偏移90°的另外的销,其在一定长度上向前和向后突出。对应地,联轴节部分234具有紧固销,诸如紧固销238,但是被围绕纵向轴线A转动90°。如销238和240,未图示的中间部分236上的紧固销240以及同样未示出的在联轴节部分234上的销238与销238和240一样经由环包242彼此连接。在联轴节部分232和中间部分236之间的环包242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纵向轴线A关于在中间部分236和联轴节部分234之间的未示出的环包偏移90°。中间部分236是中空的。两个联轴节部分232和234经由销型的压缩主体244彼此连接。在其中心,该压缩主体具有弹性体减震层246。拉伸力经由环包242结合中间部分传递,压缩力经由压缩主体244传递。弹性体层246和环包允许一定的联轴节灵活性,尤其是对于补偿两个联轴节部分232、234的轴向偏移或轴向倾斜的目的。
图53示出了没有中间部分的简化的实施例。再次,拉伸力经由环包242传递,压缩力经由压缩销244和弹性体层246传递。
最终,图54示出压缩主体244在没有中心弹性体层的情况下被实现的实施例,但是其中弹性体板246设置在联轴节部分234上,实心的压缩主体244被在该弹性体案246上支撑。
根据图52-54的联轴节结构还可以嵌入到弹性体中。
Claims (20)
1.一种联轴节(10),用于传递沿着纵向轴线(A)作用在两个连接部件之间的力(FD,Fz),
包括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所述两个联轴节部分沿着纵向轴线(A)设置且每个具有连接区域(24,26)和联接器区域(16,18),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的连接区域(24,26)朝向彼此面对,并且两个联接器区域(16,18)可连接至各自的连接部件,
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区域(24,26)经由至少一个环包(32)彼此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环包传递沿着纵向轴线(A)作用在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之间的力(Fz,F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环包(32)被设置用于传递沿着纵向轴线(A)作用在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之间的拉伸力(Fz)。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轴节(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环包(32)被经由各自的悬挂装置(28,30)装配在每个联轴节部分上,以便传递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节(10),其特征在于,
悬挂装置(28,30)分别由销构成,所述销横向于纵向轴线(A)从联轴节部分(12,14)延伸出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50),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环包(32,70),所述多个环包将两个联轴节部分(52,54)彼此连接,以便传递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各自的环包被装配到其上的各个悬挂装置被设置在至少一个联轴节部分上且在直径上相对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环包被沿着圆周方向相对彼此以角距离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50),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环包(32,70)相对于纵向轴线A大致平行地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环包(196)相对于纵向轴线倾斜地或以弯曲的方式延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压缩主体(244)用于传递沿着纵向轴线作用在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的压缩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压缩主体(244)包括压缩销,所述压缩销被固定至两个联轴节部分中的一个上并压靠两个联轴节部分中的另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联轴节(10),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压缩主体包括弹簧装置,优选地弹性体层(38)。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传输部分(236)设置在两个联轴节部分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部分(236)经由至少一个环包分别连接至所述两个联轴节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便传递力。
14.根据结合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的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主体穿过所述至少一个传输部分(236)。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套筒主体(210)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联轴节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套筒主体设置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安装装置,各自的环包被装配在所述悬挂装置上,以便传递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主体(210)连接至所述联轴节部分中的一个,以便传递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筒主体(210)被实现为单独的部件。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10),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环包(32)嵌入到其中的弹性体(38)设置在两个联轴节部分(12,14)之间。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50),其特征在于,
用于沿着纵向轴线(A)的方向传递压缩力(fD)的至少一个环包(70)设置在两个联轴节部分(52,54)之间。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联轴节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停止装置(46,48)。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1013050A DE102011013050A1 (de) | 2011-03-04 | 2011-03-04 | Fadenversteifte Axialkupplung |
DE102011013050.0 | 2011-03-04 | ||
PCT/EP2012/000864 WO2012119714A1 (de) | 2011-03-04 | 2012-02-28 | Fadenversteifte axialkupplung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43483A true CN103443483A (zh) | 2013-12-11 |
Family
ID=4580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17141A Pending CN103443483A (zh) | 2011-03-04 | 2012-02-28 | 线强化的轴向联轴节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037086A1 (zh) |
CN (1) | CN103443483A (zh) |
BR (1) | BR112013022409A2 (zh) |
DE (1) | DE102011013050A1 (zh) |
WO (1) | WO20121197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3007066U1 (de) | 2013-08-07 | 2013-09-26 | SGF SüDDEUTSCHE GELENKSCHEIBENFABRIK GMBH & CO. KG | Kupplungskörper zur Übertragung von Axialkräften |
DE102013014610A1 (de) | 2013-09-03 | 2015-03-05 | Süddeutsche Gelenkscheibenfabrik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Co. KG | Kupplungsvorrichtung |
DE102014014493A1 (de) * | 2014-09-25 | 2016-03-31 | Süddeutsche Gelenkscheibenfabrik GmbH & Co. KG | Fadenverstärkte Gelenkvorrichtung und Kupp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antrieb |
KR101925596B1 (ko) * | 2017-10-30 | 2018-12-05 | 한국항공우주연구원 | 진동 저감 축 |
US11346392B1 (en) * | 2021-11-30 | 2022-05-31 | Prince Mohammad Bin Fahd University | Flexible bearing for compliant mechanism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520637A (en) * | 1969-07-24 | 1970-07-14 | Boeing Co | Torsion-tension coupling |
GB1253951A (en) * | 1969-02-19 | 1971-11-17 | Kazuo Moro | Improved coupling devices |
DE3806151C1 (en) * | 1988-02-26 | 1989-02-23 | Sgf Sueddeutsche Gelenkscheibenfabrik Gmbh & Co Kg, 8264 Waldkraiburg, De | Joint coupling for gearshift linkage, especially of commercial vehicles |
US5158388A (en) * | 1990-11-28 | 1992-10-27 | J.M.Voith Gmbh | Arrangement for the jointed connection of a moveable flow control element with a support element |
CN201507569U (zh) * | 2009-09-08 | 2010-06-1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柔性联轴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14307A (en) * | 1916-09-11 | 1917-01-30 | Dodge Mfg Company | Flexible coupling. |
US1602912A (en) * | 1923-03-15 | 1926-10-12 | Int Motor Co | Universal joint |
US1660195A (en) * | 1926-01-18 | 1928-02-21 | T C Whitehead | Shaft coupling |
US2080627A (en) * | 1936-07-11 | 1937-05-18 | Benjamin T Morgan | Rubber cushioned universal joint |
US2478953A (en) * | 1945-07-30 | 1949-08-16 | Lester M Tint | Adjustable power coupling |
US3460628A (en) * | 1961-11-06 | 1969-08-12 | Bendix Corp | Laminated tension-torsion tie-bar |
US3224224A (en) * | 1963-06-07 | 1965-12-21 | Acushnet Process Company | Flexible coupling |
US3362252A (en) * | 1965-10-21 | 1968-01-09 | Bendix Corp | Redundant connecting link |
US3765267A (en) * | 1969-05-20 | 1973-10-16 | Aerospatiale | Connecting element between two members enabling them to rotate in relation to one another in three axes |
SE345966B (zh) * | 1970-04-23 | 1972-06-19 | Goeteborga Bandvaeveri | |
US3698209A (en) * | 1971-01-25 | 1972-10-17 | Kazuo Moro | Joint device |
US3782220A (en) * | 1972-05-18 | 1974-01-01 | Bendix Corp | Tension-torsion tie bar |
JPS51143158A (en) * | 1975-06-04 | 1976-12-09 | Toyota Motor Corp | Flexible coupling for power transmission |
US4285214A (en) * | 1979-12-20 | 1981-08-2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Flexible coupling |
US4378220A (en) * | 1980-06-09 | 1983-03-29 |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oupling shafts |
US4573842A (en) * | 1983-02-24 | 1986-03-04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Resilient tie-down device |
DE3338654C1 (de) * | 1983-10-25 | 1985-05-30 | 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 GmbH, 8012 Ottobrunn | Verbindung aus einem Bolzen und einer Schlaufe |
US4873889A (en) * | 1984-08-29 | 1989-10-17 | Allied-Signal Inc. | Tie bar with internal lubrication |
US4606687A (en) * | 1985-03-15 | 1986-08-1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Resilient tie-down device |
FR2603959B1 (fr) * | 1986-09-12 | 1992-07-24 | Intertechnique Sa | Dispositif amortisseur de chocs et de vibrations |
JPH0752427Y2 (ja) * | 1986-11-07 | 1995-11-29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高負荷トルク伝達用弾性継手 |
WO1989002235A1 (en) * | 1987-09-14 | 1989-03-23 | Partington Michael J | Hitch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mobile apparatus in tandem |
US5826304A (en) * | 1993-08-06 | 1998-10-27 | Carlson; J. Martin | Composite flexure unit |
US5911629A (en) * | 1996-02-15 | 1999-06-15 | Reliance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 Coupling device having a continuous flexible coupling element |
US6324940B1 (en) * | 1997-08-13 | 2001-12-04 | Maclean-Fogg Company | Composite link |
DE10010804B4 (de) | 2000-03-08 | 2004-09-16 | R&W Antriebselemente Gmbh | Gelenkverbindung, insbesondere zur Übertragung von Linearbewegungen |
US6899629B2 (en) * | 2000-12-20 | 2005-05-31 | Nok-Vibracoustic Co., Ltd | Elastic coupler |
JP3680780B2 (ja) * | 2001-10-11 | 2005-08-10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弾性継手 |
DE102005003459B3 (de) * | 2005-01-25 | 2006-03-09 | SGF Süddeutsche Gelenkscheibenfabrik GmbH & Co KG | Elastischer Gelenkkörper |
US7712195B1 (en) * | 2007-03-30 | 2010-05-11 | Keeper Corporation | Flat, folded bungee cord anchored in molded base |
DE202008000772U1 (de) | 2008-01-19 | 2008-04-10 | Ktr Kupplungstechnik Gmbh | Doppelzahnelement zur Verwendung in einer Klauenkupplung |
-
2011
- 2011-03-04 DE DE102011013050A patent/DE102011013050A1/de not_active Ceased
-
2012
- 2012-02-28 US US14/003,038 patent/US2015003708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2-02-28 CN CN2012800117141A patent/CN103443483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2-28 BR BR112013022409A patent/BR112013022409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2-28 WO PCT/EP2012/000864 patent/WO2012119714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253951A (en) * | 1969-02-19 | 1971-11-17 | Kazuo Moro | Improved coupling devices |
US3520637A (en) * | 1969-07-24 | 1970-07-14 | Boeing Co | Torsion-tension coupling |
DE3806151C1 (en) * | 1988-02-26 | 1989-02-23 | Sgf Sueddeutsche Gelenkscheibenfabrik Gmbh & Co Kg, 8264 Waldkraiburg, De | Joint coupling for gearshift linkage, especially of commercial vehicles |
US5158388A (en) * | 1990-11-28 | 1992-10-27 | J.M.Voith Gmbh | Arrangement for the jointed connection of a moveable flow control element with a support element |
CN201507569U (zh) * | 2009-09-08 | 2010-06-1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柔性联轴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1013050A1 (de) | 2012-09-06 |
US20150037086A1 (en) | 2015-02-05 |
WO2012119714A1 (de) | 2012-09-13 |
BR112013022409A2 (pt) | 2016-1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43483A (zh) | 线强化的轴向联轴节 | |
CN201137785Y (zh) | 波纹管补偿器 | |
US8834280B2 (en) | Elastic joint body | |
CN106855114B (zh) | 扭转振动阻尼器 | |
US20150176692A1 (en) | Sprocket | |
US7946925B2 (en) | Dynamic damper | |
WO2020241285A1 (ja) | タイヤ | |
CN104081075B (zh) | 弹性的力传递件以及联接装置 | |
KR101389887B1 (ko) | 동력전달축용 플렉시블 커플링 | |
CN102265060A (zh) | 扭矩减振传递装置 | |
EP3812558A1 (en) | Flexible section structure for exhaust pipe | |
KR101327446B1 (ko) | 연결관 | |
CN104919172B (zh) | 具有燃料引导部件、燃料喷射阀和连接元件的燃料喷射系统 | |
CN108071792B (zh) | 减震器结构 | |
JP2005337403A (ja) | 管継手 | |
CN104011415B (zh) | 传递转矩用的补偿式耦联器 | |
CN103052821A (zh) | 传递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线路的转矩的设备 | |
US20100065333A1 (en) | Drill bit shaft structure for excavation apparatus | |
JPS62171526A (ja) | 継手 | |
US20010017437A1 (en) | Suspension joint and torsion spring assembly | |
US10100878B2 (en) | Flexible coupling element | |
CN107575498B (zh) | 一种高强度柔性联轴器 | |
JP2003214456A (ja) | フレキシブルカップリング | |
RU2533012C1 (ru) | Муфта (варианты) | |
CN110953440A (zh) | 一种蠕动型管道机器人的体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