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9936A - 碟形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碟形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9936A
CN103419936A CN2013103631491A CN201310363149A CN103419936A CN 103419936 A CN103419936 A CN 103419936A CN 2013103631491 A CN2013103631491 A CN 2013103631491A CN 201310363149 A CN201310363149 A CN 201310363149A CN 103419936 A CN103419936 A CN 1034199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air flue
lifting
outle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31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9936B (zh
Inventor
张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631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9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9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9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9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9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尤其是一种碟形飞行器,包括碟形外壳,设置在碟形外壳中心的操作室;其中:所述碟形外壳与操作室通过万向节连接为一体;所述操作室中设置有升降梯、与电源接通的控制台,该控制台的台面上设置有控制按钮和陀螺仪联动控制器;所述碟形外壳径向上均布有多个飞行动力装置,每一个飞行动力装置又包括在碟形外壳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油液舱、升降气道舱、动力源安装舱和平飞气道舱;所述升降气道舱分为两层独立的升降气道,位于升降气道舱顶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Ⅱ与位于升降气道舱底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Ⅲ在同一圆周上错位设置;本发明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提高了垂直方向机动能力、提高了水平飞行时平衡性和飞行速度。

Description

碟形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尤其是一种提高垂直方向机动能力、提高水平飞行时平衡性和飞行速度的碟形飞行器。
背景技术
碟形飞行器在民用航空和军事航空上,均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应用价值。
现有技术的碟形飞行器,起飞和垂直机动依靠的涡扇发动机,或是由发动机驱动的旋翼,他们在碟形飞行器上占据了中心周围很大的空间,使得垂直方向机动能力差。由于涡扇发动机或旋翼的盘踞,空气动力特性不好,使得飞行器水平飞行时平衡性低和飞行速度受到干扰。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碟形飞行器垂直方向机动能力差、水平飞行时平衡性低和飞行速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垂直方向机动能力、提高水平飞行时平衡性和飞行速度的碟形飞行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碟形飞行器,包括碟形外壳,设置在碟形外壳中心的操作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外壳与操作室通过万向节连接为一体;
所述操作室中设置有升降梯、与电源接通的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台,该控制台的台面上设置有控制按钮和陀螺仪联动控制器;
所述碟形外壳径向上均布有多个飞行动力装置,每一个飞行动力装置又包括在碟形外壳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油液舱、升降气道舱、动力源安装舱、气流分流舱和平飞气道舱;所述平飞气道舱的外壁设置有进出气口Ⅰ,该进出气口Ⅰ由控制台控制启闭的闸门控制其与外界连通或关闭,该平飞气道舱与气流分流舱通过由控制台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气流分流舱与动力源安装舱通过由控制台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动力源安装舱中安装有发动机,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在驱动齿轮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与该驱动齿轮啮合的两个叶轮,该两个叶轮在驱动齿轮驱动下作同步相反方向的旋转,所述发动机通过油管与油液舱连通,该动力源安装舱与升降气道舱通过由控制台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升降气道舱分为两层独立的升降气道,一层升降气道与位于升降气道舱顶壳上的进出气口Ⅱ连通,另外一层升降气道与位于升降气道舱底壳上的进出气口Ⅲ连通,位于升降气道舱顶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Ⅱ与位于升降气道舱底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Ⅲ在同一圆周上错位设置;所述气流分流舱由隔板分为上下两层独立的气流通道,该两层独立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升降气道舱中两层独立的升降气道通过由控制台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
通过操作室中的控制台控制飞行动力装置的发动机启动,发动机带动叶轮旋转,控制台同时控制动力源安装舱与升降气道舱之间的百叶窗开启,使升降气道舱中的一层升降气道和/或另一层升降气道与动力源安装舱连通,且控制台同时控制该进出气口Ⅰ开启和平飞气道舱与气流分流舱之间的百叶窗开启,控制台再控制气流分流舱与动力源安装舱之间的百叶窗开启,使得经过进出气口Ⅰ的大气依次经过平飞气道舱、气流分流舱、动力源安装舱、升降气道舱中的一层升降气道和进出气口Ⅱ形成一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 经过进出气口Ⅰ的大气依次经过平飞气道舱、气流分流舱、动力源安装舱、升降气道舱中的另一层升降气道和进出气口Ⅲ形成另一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该两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分别使用不同的叶轮,使得该两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中气流方向相反,保持碟形飞行器运行的平稳性;进出气口Ⅲ喷气数量大于进出气口Ⅱ喷气数量时碟形飞行器平稳上升,反之平稳下降;进出气口Ⅲ喷气数量与进出气口Ⅱ喷气数量持平时碟形飞行器平稳飞行。
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提高了垂直方向机动能力、提高了水平飞行时平衡性和飞行速度提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部侧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部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两块叶轮相对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碟形外壳;2、操作室;3、万向节;4、升降梯;5、控制台;6、控制按钮;7、陀螺仪联动控制器;8、油液舱;9、升降气道舱;10、动力源安装舱;11、平飞气道舱;12、进出气口Ⅰ;13、叶轮;14、进出气口Ⅱ;15、进出气口Ⅲ;16、永磁环;17、气流分流舱;18、闸门;19、驱动齿轮;20、隔板;21、安装板;22、起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5,图中的碟形飞行器,包括碟形外壳1,设置在碟形外壳1中心的操作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外壳1与操作室2通过万向节3连接为一体;
所述操作室2中设置有升降梯4、与电源接通的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台5,该控制台5的台面上设置有控制按钮6和陀螺仪联动控制器7;
所述碟形外壳1径向上均布有多个飞行动力装置,每一个飞行动力装置又包括在碟形外壳1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油液舱8、升降气道舱9、动力源安装舱10、气流分流舱17和平飞气道舱11;所述平飞气道舱11的外壁设置有进出气口Ⅰ12,该进出气口Ⅰ12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闸门18控制其与外界连通或关闭,该平飞气道舱11与气流分流舱17通过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气流分流舱17与动力源安装舱10通过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动力源安装舱10中安装有发动机,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19,在驱动齿轮19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与该驱动齿轮19啮合的两个叶轮13,该两个叶轮13在驱动齿轮19驱动下作同步相反方向的旋转,所述发动机通过油管与油液舱8连通,该动力源安装舱10与升降气道舱9通过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升降气道舱9分为两层独立的升降气道,一层升降气道与位于升降气道舱9顶壳上的进出气口Ⅱ14连通,另外一层升降气道与位于升降气道舱9底壳上的进出气口Ⅲ15连通,位于升降气道舱9顶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Ⅱ14与位于升降气道舱9底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Ⅲ15在同一圆周上错位设置;所述气流分流舱17由隔板20分为上下两层独立的气流通道,该两层独立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升降气道舱9中两层独立的升降气道通过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
通过操作室2中的控制台5控制飞行动力装置的发动机启动,发动机带动叶轮13旋转,控制台5同时控制动力源安装舱10与升降气道舱9之间的百叶窗开启,使升降气道舱9中的一层升降气道和/或另一层升降气道与动力源安装舱10连通,且控制台5同时控制该进出气口Ⅰ12开启和平飞气道舱11与气流分流舱17之间的百叶窗开启,控制台5再控制气流分流舱17与动力源安装舱10之间的百叶窗开启,使得经过进出气口Ⅰ12的大气依次经过平飞气道舱11、气流分流舱17、动力源安装舱10、升降气道舱9中的一层升降气道和进出气口Ⅱ14形成一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 经过进出气口Ⅰ12的大气依次经过平飞气道舱11、气流分流舱17、动力源安装舱10、升降气道舱9中的另一层升降气道和进出气口Ⅲ15形成另一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该两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分别使用不同的叶轮13,使得该两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中气流方向相反,保持碟形飞行器运行的平稳性;进出气口Ⅲ15喷气数量大于进出气口Ⅱ14喷气数量时碟形飞行器平稳上升,反之平稳下降;进出气口Ⅲ15喷气数量与进出气口Ⅱ14喷气数量持平时碟形飞行器平稳飞行。在该实施例中,是通过调整开启进出气口Ⅲ15与进出气口Ⅱ14个数来实现对碟形飞行器进行升降和平飞调整,由于位于升降气道舱9顶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Ⅱ14与位于升降气道舱9底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Ⅲ15在同一圆周上错位设置,使得碟形飞行器垂直方向机动能力提高、水平飞行时平衡性强和飞行速度提高。
为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飞行速度,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叶轮13悬浮在动力源安装舱10中,叶轮13的两侧面分别固定有永磁环16或电磁环,该两块永磁环16或电磁环的同磁极相对设置,在永磁环16或电磁环的侧边设置有又一块与其磁极相对设置的永磁环16或电磁环,使得叶轮13在永磁环16或电磁环相对排斥力作用下悬浮在动力源安装舱10中。
为便于制造和装卸,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驱动齿轮19通过转轴安装在安装板21上,安装板21固定在动力源安装舱10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板21与驱动齿轮19一体将动力源安装舱10分为上下两层,所述两块叶轮13分别位于动力源安装舱10的上下层中。
为便于进出操作室2,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升降梯4为两部,一部位于操作室2的顶部,另一部位于操作室2的底部。
为便于升降,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碟形外壳1顶部和/或底部设置有起落装置22。
上述结构中,控制按钮6和陀螺仪联动控制器7均可对碟形飞行器的飞行速度和飞行方向以及倾斜角度进行调整,该陀螺仪联动控制器7采用市场销售产品,控制按钮6还用于垂直升降的调整。
显然,上述描述的所有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碟形飞行器提高了垂直方向机动能力、提高了水平飞行时平衡性和飞行速度。

Claims (5)

1.一种碟形飞行器,包括碟形外壳(1),设置在碟形外壳(1)中心的操作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外壳(1)与操作室(2)通过万向节(3)连接为一体;
所述操作室(2)中设置有升降梯(4)、与电源接通的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台(5),该控制台(5)的台面上设置有控制按钮(6)和陀螺仪联动控制器(7);
所述碟形外壳(1)径向上均布有多个飞行动力装置,每一个飞行动力装置又包括在碟形外壳(1)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油液舱(8)、升降气道舱(9)、动力源安装舱(10)、气流分流舱(17)和平飞气道舱(11);所述平飞气道舱(11)的外壁设置有进出气口Ⅰ(12),该进出气口Ⅰ(12)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闸门(18)控制其与外界连通或关闭,该平飞气道舱(11)与气流分流舱(17)通过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气流分流舱(17)与动力源安装舱(10)通过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动力源安装舱(10)中安装有发动机,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19),在驱动齿轮(19)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与该驱动齿轮(19)啮合的两个叶轮(13),该两个叶轮(13)在驱动齿轮(19)驱动下作同步相反方向的旋转,所述发动机通过油管与油液舱(8)连通,该动力源安装舱(10)与升降气道舱(9)通过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所述升降气道舱(9)分为两层独立的升降气道,一层升降气道与位于升降气道舱(9)顶壳上的进出气口Ⅱ(14)连通,另外一层升降气道与位于升降气道舱(9)底壳上的进出气口Ⅲ(15)连通,位于升降气道舱(9)顶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Ⅱ(14)与位于升降气道舱(9)底壳上的所有进出气口Ⅲ(15)在同一圆周上错位设置;所述气流分流舱(17)由隔板(20)分为上下两层独立的气流通道,该两层独立的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升降气道舱(9)中两层独立的升降气道通过由控制台(5)控制启闭的百叶窗控制连通或关闭;
通过操作室(2)中的控制台(5)控制飞行动力装置的发动机启动,发动机带动叶轮(13)旋转,控制台(5)同时控制动力源安装舱(10)与升降气道舱(9)之间的百叶窗开启,使升降气道舱(9)中的一层升降气道和/或另一层升降气道与动力源安装舱(10)连通,且控制台(5)同时控制该进出气口Ⅰ(12)开启和平飞气道舱(11)与气流分流舱(17)之间的百叶窗开启,控制台(5)再控制气流分流舱(17)与动力源安装舱(10)之间的百叶窗开启,使得经过进出气口Ⅰ(12)的大气依次经过平飞气道舱(11)、气流分流舱(17)、动力源安装舱(10)、升降气道舱(9)中的一层升降气道和进出气口Ⅱ(14)形成一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 经过进出气口Ⅰ(12)的大气依次经过平飞气道舱(11)、气流分流舱(17)、动力源安装舱(10)、升降气道舱(9)中的另一层升降气道和进出气口Ⅲ(15)形成另一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该两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分别使用不同的叶轮(13),使得该两个独立的升降平飞运行气道中气流方向相反,保持碟形飞行器运行的平稳性;进出气口Ⅲ(15)喷气数量大于进出气口Ⅱ(14)喷气数量时碟形飞行器平稳上升,反之平稳下降;进出气口Ⅲ(15)喷气数量与进出气口Ⅱ(14)喷气数量持平时碟形飞行器平稳飞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叶轮(13)悬浮在动力源安装舱(10)中,叶轮(13)的两侧面分别固定有永磁环(16)或电磁环,该两块永磁环(16)或电磁环的同磁极相对设置,在永磁环(16)或电磁环的侧边设置有又一块与其磁极相对设置的永磁环(16)或电磁环,使得叶轮(13)在永磁环(16)或电磁环相对排斥力作用下悬浮在动力源安装舱(10)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齿轮(19)通过转轴安装在安装板(21)上,安装板(21)固定在动力源安装舱(10)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板(21)与驱动齿轮(19)一体将动力源安装舱(10)分为上下两层,所述两块叶轮(13)分别位于动力源安装舱(10)的上下层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梯(4)为两部,一部位于操作室(2)的顶部,另一部位于操作室(2)的底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碟形飞行器,其特征是:所述碟形外壳(1)顶部和/或底部设置有起落装置(22)。
CN201310363149.1A 2013-08-20 2013-08-20 碟形飞行器 Active CN103419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3149.1A CN103419936B (zh) 2013-08-20 2013-08-20 碟形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3149.1A CN103419936B (zh) 2013-08-20 2013-08-20 碟形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9936A true CN103419936A (zh) 2013-12-04
CN103419936B CN103419936B (zh) 2015-12-02

Family

ID=4964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3149.1A Active CN103419936B (zh) 2013-08-20 2013-08-20 碟形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99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6084A (zh) * 2014-07-22 2015-02-04 深圳市先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碟形飞行器
CN104760699A (zh) * 2014-08-28 2015-07-08 郝恩政 一种载人碟形飞行器
CN106134927A (zh) * 2016-08-15 2016-11-23 成都为帆斯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99A (zh) * 1994-09-02 1995-11-29 姚鹏云 空中飞碟
GB2351271A (en) * 1999-06-21 2000-12-27 Charles John Cochrane Aircraft with annular wing
CN101224792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左学禹 飞碟型飞行器
WO2010050839A1 (ru) * 2008-10-31 2010-05-06 Pavlikov Vyacheslav Anatolyevi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CN102083688A (zh) * 2008-05-07 2011-06-01 安泰克有限公司 具有推力控制遮罩的流体动力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99A (zh) * 1994-09-02 1995-11-29 姚鹏云 空中飞碟
GB2351271A (en) * 1999-06-21 2000-12-27 Charles John Cochrane Aircraft with annular wing
CN101224792A (zh) * 2007-01-19 2008-07-23 左学禹 飞碟型飞行器
CN102083688A (zh) * 2008-05-07 2011-06-01 安泰克有限公司 具有推力控制遮罩的流体动力设备
WO2010050839A1 (ru) * 2008-10-31 2010-05-06 Pavlikov Vyacheslav Anatolyevi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6084A (zh) * 2014-07-22 2015-02-04 深圳市先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碟形飞行器
CN104760699A (zh) * 2014-08-28 2015-07-08 郝恩政 一种载人碟形飞行器
CN104760699B (zh) * 2014-08-28 2016-08-24 郝恩政 一种载人碟形飞行器
CN106134927A (zh) * 2016-08-15 2016-11-23 成都为帆斯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旋翼植保无人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9936B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09387A1 (en) Hybrid Axial/Cross-Flow Fan Multi-Rotor Aerial Vehicle
CN105416572B (zh) 一种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
CN103935517B (zh) 飞行器
CN103419936A (zh) 碟形飞行器
CN104044742A (zh) 适用于小型无人机的涵道式矢量推力装置
US2990137A (en) Aircraft and lift-propulsion means therefor
CN109677608A (zh) 无尾飞翼耦合动力飞行器
CN208165247U (zh) 基于喷气技术转弯的无人机
US2944762A (en) Aircraft
CN101284570A (zh) 一种离心风扇式的升力/推力装置及带该装置的飞行器
CN104875875A (zh) 一种气羽翼式气流定向载重运输飞行器
CN108263600A (zh) 飞行器
CN103963962A (zh) 一种蝶形空气升力装置
WO2009068835A1 (en) Static wing for an aircraft
GB2438848A (en) Static wing for an aircraft
RU121488U1 (ru)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02785777A (zh) 一种横流风扇悬挂滑翔翼装置
CN206218208U (zh) 飞行动力系统及飞行器
CN206031774U (zh) 一种机翼及定翼机
CN206107556U (zh) 一种高速类碟形飞行器
CN106986028A (zh) 一种碟形飞行器
CN205738101U (zh) 一种圆周翼反重力装置及悬浮装置
CN203876979U (zh) 一种碟形空气升力装置
CN108750112B (zh) 一种旋转式飞行器
CN207045725U (zh) 一种万向铰涵道双旋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