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4536A -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4536A
CN103414536A CN2013103369846A CN201310336984A CN103414536A CN 103414536 A CN103414536 A CN 103414536A CN 2013103369846 A CN2013103369846 A CN 2013103369846A CN 201310336984 A CN201310336984 A CN 201310336984A CN 103414536 A CN103414536 A CN 103414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particle
node
control en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69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4536B (zh
Inventor
尚涛
赵晓杰
王朝
黄福华
林翔
刘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369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4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4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4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4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4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它有八大步骤,其特征在于:在预共享纠缠对量子网络编码协议基础上,增加两个控制端来分别控制两个目的节点的解码,实现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利用受控隐形传态建立量子网络编码模型,在源节点、目的节点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控制端,保证源节点与控制端之间共享三粒子的GHZ态,并用此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来传输单粒子态,实现了只有接收到控制端的测量信息条件下,目的节点才能对接收的量子态进行解码;本发明利用量子的隐形传态特殊性质提供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提高量子网络编码的安全性。它在通信网络技术领域里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属于通信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量子网络编码理论已经成为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领域中崭新的研究方向。相对于经典网络编码,网络编码在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取得的成果还很有限。量子网络编码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量子通信网络传输的瓶颈问题,以提高网络传输效率。目前,学者们将网络编码思想应用于量子通信网络中,提出了一些关于量子网络编码的协议。Hayashi等最早开始研究网络编码在量子系统内的延伸,在量子通信网络中实现量子态的传输速率最大化。基于量子克隆和中间节点的量子态编码操作,集中研究了蝶形网络模型上的量子网络编码,成功实现了蝶形网络模型上两个任意量子态的交叉概率传输,使量子网络编码成为可能,并且证明了量子态的完美传输是不可能的,只有在近似条件下,量子网络编码才可能实现。量子纠缠和经典信息通信是量子信息中两种常见的资源。学者们针对先前享有这两种附加资源的情形下,分析了完美的量子网络编码的可行性。2007年Hayashi进一步将量子隐形传态应用于量子网络编码中,提出了基于两发送者共享纠缠态的蝶形网络量子态交叉传输的思想;2009年Debbie Leung等扩展到一般网络模型实现了量子网络编码;2010年马松雅等在Hayashi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发送者共享非最大纠缠态的有效的M-qudit交叉传输协议。
量子隐形传态是量子信息中最显著的技术之一。研究表明,在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中,发送方无需将编码后的粒子回传给接收方也可以实现信息的安全传输。但该方案的最后阶段依赖于经典信息进行解码,依然存在着安全问题。由于受控隐形传态加入了控制一方,使得接收方在没有控制端允许情况下,即使获得了接收方的信息,仍无法独自解码获得接收的未知量子态,因此可以很好地解决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中最后阶段经典信息传递时的安全问题,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网络编码的实现将会极大地推动量子通信的进程和速度。设计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量子网络编码以及优化量子网络编码的映射环节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对于探索隐形传态与网络编码的本质联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将受控隐形传态应用于量子网络编码,设计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新型量子网络编码方法,目标是保证量子通信网络中接收方必须在控制端参与下才能解码获得所接收的量子态,来增强蝶形网络模型中量子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蝶形网络模型的量子通信受限于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和对量子进行编码的方案的不确定性,为了克服现有量子网络编码技术的不足,利用量子的隐形传态特殊性质提供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提高量子网络编码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蝶形网络模型,见图1。A1和A2为源节点,M1和M2为中间节点,B1和B2为目的节点,目标实现A1→B1和A2→B2的交叉可控传输。Con1与Con2为增加的控制端。两个源节点间共享两对最大纠缠态,源节点与控制端共享三粒子的GHZ态。源节点A1和A2分别发送未知量子态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22
步骤2.源节点Ai对粒子Si和Ai,3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测量结果会塌缩为四个Bell态之一,并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1r2)i(00→|φ+>,10→|φ->,01→|ψ+>,11→|ψ->),将(r1r2)i传输给控制端Coni
步骤3.控制端Coni对粒子Ci实施Hadamard变换,然后对粒子Ci进行{|0>,|1>}基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3)i:0→|0>C,1→|1>C
步骤4.源节点Ai对粒子Ai,4和粒子Ai,i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Xi:00→|φ+>,10→|φ+>,01→|ψ+>,11→|ψ->,则Ai⊕1,i的量子态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31
步骤5.源节点Ai对粒子Ai,i⊕1实施U变换U-1(Xi)。因此,Ai,i⊕1状态变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32
并将Ai,i⊕1传输给目的节点Bi
步骤6.源节点A1将X1传输给中间节点M1,源节点A2将X2传输给中间节点M1,中间节点M1处编码操作为:X1⊕X2。X1⊕X2依次被传输给中间节点M2、接收方B1、B2
步骤7.目的节点Bi根据经典信息X1⊕X2选用U(X1⊕X2)对应的Pauli算子对接收的粒子Ai,i⊕1实施U操作,则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33
步骤8.若控制端Con1与Con2不授权目的节点解码,那么目的节点B1、B2无法得到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34
如果控制端Coni同意,它把测量结果(r1r2r3)i通过经典信道传送给目的节点Bi。Bi根据(r1r2r3)i对粒子Ai,i⊕1实施U操作即可得到要传输的未知量子态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35
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在预共享纠缠对量子网络编码协议基础上,增加两个控制端来分别控制两个目的节点的解码,实现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利用受控隐形传态建立量子网络编码模型,在源节点、目的节点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控制端,保证源节点与控制端之间共享三粒子的GHZ态,并用此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来传输单粒子态。实现了只有接收到控制端的测量信息条件下,目的节点才能对接收的量子态进行解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使用量子隐形传态取代XQQ协议中的近似克隆,可以实现未知量子态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从而提高量子信息传输的保真度。
(2)本发明以典型的蝶形网络模型为基础,采用多粒子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和合理的完备测量基来设计高保真度的受控隐形传态协议,将典型的蝶形网络模型扩展为具有控制端的蝶形网络模型,从而提高量子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量子网络编码方法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A1和A2为蝶形网络模型的源节点;
M1和M2为蝶形网络模型的中间节点;
B1和B2为蝶形网络模型中用于交叉传输的目的节点;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41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42
分别为源节点A1和A2发送的未知量子态;
Con1和Con2分别为源节点A1和A2的控制端;
D1,D2,F,E1,E2,G1,G2为传输信息的量子信道;
A1,1,A1,2为源节点A1持有的与A2所共享的纠缠态粒子;
A2,1,A2,2为源节点A2持有的与A1所共享的纠缠态粒子;
GHZ为Greenberger-Home-Zeiling缩写;
A1,3,A1,4,C1为源节点A1、控制端Con1所共享的GHZ纠缠态粒子;
A2,3,A2,4,C2为源节点A2、控制端Con2所共享的GHZ纠缠态粒子;
X1和X2分别为源节点A1和A2在Bell基下进行联合测量的结果的经典信息;
⊕为编码操作;
U为将Bell基联合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所需的酉变换矩阵;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43
为节点A2的粒子A1,4的量子态;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44
为节点A1的粒子A2,4的量子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针对量子的不可克隆性和量子编码方案的不确定性,如何实现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2)针对量子信息解码阶段依赖于经典信息导致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传输的保真度,需要设计一个更好的辅助克隆协议或者更好的编码方案。通过使用量子隐形传态取代经典XQQ协议中的近似克隆,可以实现未知量子态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根据受控隐形传态的思想,通过在量子网络编码模型中加入控制端实现对接收方的解码控制,进一步保证完成保真度为1的量子信息可靠传输。
本发明的主要实现思想是:利用量子纠缠的性质和量子受控隐形传态设计一个完美可控的传输协议。通过在发送方预先共享纠缠对(PriorEntanglement)粒子,将发送的未知量子态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51
与发送方粒子测量结果联系在一起,并将未知量子态编码在表示测量结果的经典信息中,这样可实现两个未知量子态的完美交叉传输。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两个控制端,来控制量子态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52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53
使得只有在控制端参与条件下接收方才能解码得到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54
从而实现蝶形网络模型中控制端对两个接收方B1和B2的解码控制。
见图1,本发明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该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蝶形网络模型,A1和A2为源节点,M1和M2为中间节点,B1和B2为目的节点,目标实现A1→B1和A2→B2的交叉可控传输。Con1与Con2为增加的控制端。两个源节点间共享两对最大纠缠态,源节点与控制端之间共享三粒子的GHZ态。源节点A1和A2分别发送未知量子态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56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57
如图1所示,在经典的蝶形网络模型中,加入Con1和Con2两个控制端来分别控制目的节点B1、B2处的解码,控制端Con1(Con2)与源节点A1(A2)之间可以自由发送经典信息。
源节点A1和A2共享两对最大纠缠态|φ+>(Bell态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58
),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61
其中,第一对粒子为A1,1、A2,1,第二对粒子为A1,2、A2,2,A1拥有A1,1A1,2。并且源节点A1与控制端Con1之间共享的GHZ纠缠态可以表示为:
其中,源节点A1拥有粒子A1,3和A1,4,控制端Con1拥有粒子C1
同样,源节点A2与控制端Con2之间共享GHZ纠缠态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63
其中,源节点A2拥有粒子A2,3和A2,4,控制端Con2拥有粒子C2
待发送的未知量子态分别为对应粒子分别为粒子S1和粒子S2,即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65
则有:
= 1 2 [ | φ + > A 1,3 S 1 ( α 1 | 00 > A 1,4 C 1 + β 1 | 11 > A 1,4 C 1 ) + | φ - > A 1,3 S 1 ( α 1 | 00 > A 1,4 C 1 - β 1 | 11 > A 1,4 C 1 )
+ | ψ + > A 1,3 S 1 ( α 1 | 11 > A 1,4 C 1 + β 1 | 00 > A 1,4 C 1 ) + | ψ - > A 1,3 S 1 ( α 1 | 11 > A 1,4 C 1 - β 1 | 00 > A 1,4 C 1 ) ]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69
= 1 2 [ | φ + > A 2 , 3 S 2 ( α 1 | 00 > A 2 , 4 C 2 + β 1 | 11 > A 2 , 4 C 2 ) + | φ - > A 2 , 3 S 2 ( α 1 | 00 > A 2 , 4 C 2 - β 1 | 11 > A 2 , 4 C 2 )
+ | ψ + > A 2 , 3 S 2 ( α 1 | 11 > A 2 , 4 C 2 + β 1 | 00 > A 2 , 4 C 2 ) + | ψ - > A 2 , 3 S 2 ( α 1 | 11 > A 2 , 4 C 2 - β 1 | 00 > A 2 , 4 C 2 ) ]
步骤2.源节点Ai对粒子Si和Ai,3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测量结果会塌缩为四个Bell态之一,并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1r2)i(00→|φ+>,10→|φ->,01→|ψ+>,11→|ψ->),将(r1r2)i传输给控制端Coni。此步骤主要包括两部分:
(1)首先,源节点Ai对粒子Si和Ai,3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
在对量子态的测量中,测量M由一组测量算子{Mm}描述。{Mm}是线性算子,它可以表示为矩阵。当使用M测量一个量子系统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612
时,则以概率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71
得到结果m,测量后系统状态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72
因此,源节点Ai对粒子Si和Ai,3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后,测量结果会是四个Bell态之一。
(2)其次,源节点Ai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1r2)i
由于四个Bell态的制备可由Hadamard门、Not门操作、CNot门操作的组合来实现。具体过程如下: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73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74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75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各Bell态通过CNot(b,a)的逆运算和H(a)的逆运算可得到量子态|00>,|01>,|10>,|11>,再分别对a、b进行测量即可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1r2)i,如下所示。
BM(φ+)=|00>→00
BM(φ-)=|01>→10
BM(ψ+)=|10>→01
BM(ψ-)=|11>→11
其中,所使用的Hadamard门及其逆运算的矩阵表示为:
U H ( a ) = U H ( a ) - 1 = 1 2 0 1 2 0 0 1 0 0 1 2 0 - 1 2 0 0 0 0 1
CNot门及其逆运算的矩阵表示为:
U CNot ( b , a ) = U CNot ( b , a ) - 1 = 1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则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1r2)i所需的酉变换矩阵为:
U BM = U H ( a ) - 1 U CNot ( b , a ) - 1 = 1 2 0 1 2 0 0 1 0 0 1 2 0 - 1 2 0 0 0 0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 1 2 0 0 1 2 0 1 0 0 1 2 0 0 - 1 2 0 0 1 0
为了方便,这里不妨设粒子Si和Ai,3测量结果为|φ+>,则(r1r2)i=00,粒子Ci和Ai,4量子态变为:
步骤3.控制端Coni对粒子Ci实施Hadamard变换,然后对粒子Ci进行{|0>,|1>}基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3)i:0→|0>C,1→|1>C
控制端Coni对自己的粒子Ci实施Hadamard变换,具体为:
H | 0 > C i = 1 2 ( | 0 > + | 1 > ) C i
H | 1 > C i = 1 2 ( | 0 > - | 1 > ) C i
变换后粒子Ai,4和Ci的量子态变为:
这里不妨设测量结果为|1>C,则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87
定义下列一组算子:
U 0 = | 0 > < 0 | + | 1 > < 1 | = 1 0 0 1 U 1 = | 0 > < 0 | - | 1 > < 1 | = 1 0 0 - 1
U 2 = | 1 > < 0 | + | 0 > < 1 | = 0 1 1 0 U 3 = | 0 > < 1 | - | 1 > < 0 | = 0 1 - 1 0
只要对粒子Ai,4实施U1操作,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812
即可变换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813
为方便,将此时Ai,4的量子态记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92
各个粒子不同的测量结果与选用Ux操作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对应的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93
表1 各粒子测量结果与Ux关系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94
步骤4.源节点Ai对粒子Ai,4和粒子Ai,i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Xi:00→|φ+>,10→|φ+>,01→|ψ+>,11→|ψ->,则Ai⊕1,i的量子态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95
由步骤3可知,此时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96
则粒子Ai,4、Ai,i和Ai⊕1,i的量子态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97
= 1 2 [ | &phi; + > A i , i A i , 4 ( U x ) - 1 ( &alpha; | 0 > + &beta; | 1 > ) A i &CirclePlus; 1 , i + | &phi; - > A i , i A i , 4 ( U x ) - 1 ( &alpha; | 0 > - &beta; | 1 > ) A i &CirclePlus; 1 , i
+ | &psi; + > A i , i A i , 4 ( U x ) - 1 ( &alpha; | 1 > + &beta; | 0 > ) A i &CirclePlus; 1 , i + | &psi; - > A i , i A i , 4 ( U x ) - 1 ( - &alpha; | 1 > + &beta; | 0 > ) A i &CirclePlus; 1 . i ]
源节点Ai对粒子Ai,4和粒子Ai,i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后,测量结果为四个Bell态之一,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Xi:00→|φ+>,10→|φ+>,01→|ψ+>,11→|ψ->。
根据Xi只要选择合适的Pauli算子对粒子Ai⊕1,i实施U操作,就可将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0910
恢复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101
因此有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102
由Xi选择Pauli算子过程如下:
U(00)→I,U(10)→σZ,U(01)→σX,U(11)→iσY
其中,Pauli算子定义如下:
I = | 0 > < 0 | + | 1 > < 1 | = 1 0 0 1 &sigma; X = | 0 > < 1 | + | 1 > < 0 | = 0 1 1 0
&sigma; Z = | 0 > < 0 | - | 1 > < 1 | = 1 0 1 - 1 &sigma; Y = - i | 0 > < 1 | + i | 1 > < 0 | = 0 - i i 0
步骤5.源节点Ai对粒子Ai,i⊕1实施U变换U-1(Xi)。因此,Ai,i⊕1状态变为并将Ai,i⊕1传输给目的节点Bi
步骤6.源节点A1将X1传输给中间节点M1,源节点A2将X2传输给中间节点M1,中间节点M1处编码操作为:X1⊕X2。X1⊕X2依次被传输给中间节点M2、接收方B1、B2
步骤7.目的节点Bi根据经典信息X1⊕X2选用U(X1⊕X2)对应的Pauli算子对接收的粒子Ai,i⊕1实施U操作,则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108
步骤8.若控制端Con1与Con2不授权目的节点解码,那么目的节点B1、B2无法得到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109
如果控制端Coni同意,它把测量结果(r1r2r3)i通过经典信道传送给目的节点Bi。Bi根据(r1r2r3)i对粒子Ai,i⊕1实施U操作即可得到要传输的未知量子态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1010
其中,目的节点Bi根据(r1r2r3)i选择所用的Ux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目的节点B1处的输出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1011
目的节点B2处的输出为:
Figure BDA000036224041001012
这样就能在预共享纠缠对量子网络编码协议基础上,实现对目的节点解码的控制,实现受控的量子网络编码。
两个控制端独立控制对应的源节点之间的解码,彼此之间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在一个控制端同意解码的情况下,对应的目的节点就能完成解码,而不受另外一个控制端的影响。另外,由于预共享纠缠对协议本身是一个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方案。本发明应用的受控隐形传态也是完美传输量子信息的方法,因此本发明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量子网络编码方法是一个保真度为1的传输方案。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假设攻击者可以获取目的节点B1处全部信息,攻击者也只能获得在控制端不同意解码的情况下,攻击者依然无法获得原始的传送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同样,本发明可以与身份认证结合,在控制端与目的节点之间加入身份认证机制,以提高传输安全性。
从资源消耗角度来看,由于加入了两个控制端,每个控制端与源节点之间都共享GHZ纠缠态,增加了纠缠资源的消耗。另外,还增加了两条经典信息信道,来传输控制端的3比特的测量结果。所以,在一次传输过程中,这两条经典信道分别需要传输3个比特经典信息,同时也会影响传输效率。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共享纠缠对量子网络编码协议基础上,增加两个控制端来分别控制两个目的节点的解码,实现保真度为1的完美传输;利用受控隐形传态建立量子网络编码模型,在源节点、目的节点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控制端,保证源节点与控制端之间共享三粒子的GHZ态,并用此纠缠态作为量子通道来传输单粒子态,实现了只有接收到控制端的测量信息条件下,目的节点才能对接收的量子态进行解码;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蝶形网络模型,A1和A2为源节点,M1和M2为中间节点,B1和B2为目的节点,目标实现A1→B1和A2→B2的交叉可控传输;Con1与Con2为增加的控制端,两个源节点间共享两对最大纠缠态,源节点与控制端共享三粒子的GHZ态,源节点A1和A2分别发送未知量子态
Figure FDA00003622404000011
Figure FDA00003622404000012
步骤2.源节点Ai对粒子Si和Ai,3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测量结果会塌缩为四个Bell态之一,并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1r2)i(00→|φ+>,10→|φ->,01→|ψ+>,11→|ψ->),将(r1r2)i传输给控制端Coni
步骤3.控制端Coni对粒子Ci实施Hadamard变换,然后对粒子Ci进行{|0>,|1>}基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r3)i:0→|0>C,1→|1>C
步骤4.源节点Ai对粒子Ai,4和粒子Ai,i进行Bell基联合测量,将测量结果对应成经典信息Xi:00→|φ+>,10→|φ+>,01→|ψ+>,11→|ψ->,则Ai⊕1,i的量子态为
Figure FDA00003622404000013
步骤5.源节点Ai对粒子Ai,i⊕1实施U变换U-1(Xi),因此,Ai,i⊕1状态变为
Figure FDA00003622404000014
并将Ai,i⊕1传输给目的节点Bi
步骤6.源节点A1将X1传输给中间节点M1,源节点A2将X2传输给中间节点M1,中间节点M1处编码操作为:X1⊕X2,X1⊕X2依次被传输给中间节点M2、接收方B1、B2
步骤7.目的节点Bi根据经典信息X1⊕X2选用U(X1⊕X2)对应的Pauli算子对接收的粒子Ai,i⊕1实施U操作,则
Figure FDA00003622404000021
步骤8.若控制端Con1与Con2不授权目的节点解码,那么目的节点B1、B2无法得到
Figure FDA00003622404000022
如果控制端Coni同意,它把测量结果(r1r2r3)i通过经典信道传送给目的节点Bi,Bi根据(r1r2r3)i对粒子Ai,i⊕1实施U操作即得到要传输的未知量子态
CN201310336984.6A 2013-08-05 2013-08-05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Active CN103414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6984.6A CN103414536B (zh) 2013-08-05 2013-08-05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6984.6A CN103414536B (zh) 2013-08-05 2013-08-05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4536A true CN103414536A (zh) 2013-11-27
CN103414536B CN103414536B (zh) 2016-03-30

Family

ID=49607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6984.6A Active CN103414536B (zh) 2013-08-05 2013-08-05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4536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476A (zh) * 2014-04-14 2014-06-25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三粒子ghz纠缠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
CN104601278A (zh) * 2014-12-22 2015-05-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量子中继器的一般图网络编码方案
CN104780169A (zh) * 2015-04-08 2015-07-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控制器的量子中继器网络编码方案
JP2015220621A (ja) * 2014-05-19 2015-12-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スト量子ネットワーク符号化方法
CN108512659A (zh) * 2018-03-13 2018-09-0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公司财产管理的量子秘密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8923914A (zh) * 2018-06-21 2018-11-30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4粒子簇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法
CN110086547A (zh) * 2019-05-10 2019-08-02 苏州大学 门限值可调的任意未知n粒子最优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法
CN110276207A (zh) * 2019-06-27 2019-09-2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加密方法
CN110768793A (zh) * 2019-10-15 2020-02-07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基于蝶形网络结构的两级量子态协作多播方法
CN111130771A (zh) * 2019-12-24 2020-05-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态不丢失的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CN111510289A (zh) * 2020-04-14 2020-08-07 苏州大学 基于Brown态和网络编码的双向单比特态制备方法
CN112953648A (zh) * 2021-03-16 2021-06-11 苏州大学 基于双向混合量子信息交流的蝶形网络编码方法
CN114157369A (zh) * 2021-11-29 2022-03-08 北京印刷学院 基于量子网络编码的量子态远程制备模型、方法及装置
CN114861923A (zh) * 2022-05-23 2022-08-05 南通大学 一种隐形传态对量子映射的优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7620B (zh) * 2019-02-25 2020-03-10 苏州大学 基于信道纠错的多跳量子隐形传态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3130A1 (en) * 2001-01-22 2006-06-08 Shah Hemal V Decoupling TCP/IP processing in system area networks with call filtering
CN101090304A (zh) * 2007-07-12 2007-12-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联合网络-信道编码的协同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23130A1 (en) * 2001-01-22 2006-06-08 Shah Hemal V Decoupling TCP/IP processing in system area networks with call filtering
CN101090304A (zh) * 2007-07-12 2007-12-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联合网络-信道编码的协同传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裴恒利,尚涛,刘建伟: "融合时间戳和同态签名的安全网络编码方法", 《通信学报》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8476B (zh) * 2014-04-14 2017-02-15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三粒子ghz纠缠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
CN103888476A (zh) * 2014-04-14 2014-06-25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三粒子ghz纠缠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
JP2015220621A (ja) * 2014-05-19 2015-12-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スト量子ネットワーク符号化方法
CN104601278A (zh) * 2014-12-22 2015-05-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量子中继器的一般图网络编码方案
CN104601278B (zh) * 2014-12-22 2017-11-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量子中继器的一般图网络编码方案
CN104780169A (zh) * 2015-04-08 2015-07-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控制器的量子中继器网络编码方案
CN104780169B (zh) * 2015-04-08 2017-12-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控制器的量子中继器网络编码方案
CN108512659B (zh) * 2018-03-13 2020-10-2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公司财产管理的量子秘密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8512659A (zh) * 2018-03-13 2018-09-0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适用于公司财产管理的量子秘密信息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08923914A (zh) * 2018-06-21 2018-11-30 西北大学 一种基于4粒子簇态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法
CN110086547A (zh) * 2019-05-10 2019-08-02 苏州大学 门限值可调的任意未知n粒子最优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法
CN110276207A (zh) * 2019-06-27 2019-09-2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加密方法
CN110768793A (zh) * 2019-10-15 2020-02-07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基于蝶形网络结构的两级量子态协作多播方法
CN111130771A (zh) * 2019-12-24 2020-05-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态不丢失的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CN111130771B (zh) * 2019-12-24 2021-08-24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态不丢失的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CN111510289A (zh) * 2020-04-14 2020-08-07 苏州大学 基于Brown态和网络编码的双向单比特态制备方法
CN111510289B (zh) * 2020-04-14 2021-12-03 苏州大学 基于Brown态和网络编码的双向单比特态制备方法
CN112953648A (zh) * 2021-03-16 2021-06-11 苏州大学 基于双向混合量子信息交流的蝶形网络编码方法
CN112953648B (zh) * 2021-03-16 2023-01-17 苏州大学 基于双向混合量子信息交流的蝶形网络编码方法
CN114157369A (zh) * 2021-11-29 2022-03-08 北京印刷学院 基于量子网络编码的量子态远程制备模型、方法及装置
CN114157369B (zh) * 2021-11-29 2023-03-14 北京印刷学院 基于量子网络编码的量子态远程制备模型、方法及装置
CN114861923A (zh) * 2022-05-23 2022-08-05 南通大学 一种隐形传态对量子映射的优化方法
CN114861923B (zh) * 2022-05-23 2024-07-30 南通大学 一种隐形传态对量子映射的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4536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4536B (zh) 一种基于受控隐形传态的高保真度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CN105978659B (zh) 基于远程制备量子态的网络编码方法
JP5392102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オーバヘッドを低減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CN113726516B (zh) 一种基于两个自由度的测量设备无关的三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法
CN105933114B (zh) 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不对称容量的量子对话方法
CN111510289B (zh) 基于Brown态和网络编码的双向单比特态制备方法
US802351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4320826A (zh) 一种窃听环境下协作通信网络的机会中继选择方法
CN107360568A (zh) 利用喷泉码实现对称加密保障无线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
CN102075931A (zh) 一种卫星网络中信息理论安全的密钥协商方法
CN104283888A (zh) 基于数据包多层封装的隐秘通信方法
CN105120453A (zh) 密钥生成方法
CN104301098A (zh) 一种机会式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Ma et al. Probabilistic quantum network coding of M-qudit states over the butterfly network
CN112702164B (zh) 一种基于轨道角动量的多用户双场qkd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6027163B (zh)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量子对话方法
CN105992203B (zh) 一种语音通信加密密钥协商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系统
CN106470212B (zh) 一种基于lzw压缩算法对eigrp协议报文进行压缩和加密的方法
CN103368658B (zh) 基于四光子纠缠w态的量子信令超密编码方法
CN112953710B (zh) 基于可信中继的无线/有线混合qkd网络
CN104780169A (zh) 一种基于控制器的量子中继器网络编码方案
CN104601278A (zh) 基于量子中继器的一般图网络编码方案
CN111130771B (zh) 一种基于量子态不丢失的量子网络编码方法
Chaudhuri Characterization of Rate Regions in Secure Network Coding over General Wiretap Networks
Patil et al. SMS text Compression and Encryption on Android 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