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7965B -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7965B
CN103407965B CN201310369523.9A CN201310369523A CN103407965B CN 103407965 B CN103407965 B CN 103407965B CN 201310369523 A CN201310369523 A CN 201310369523A CN 103407965 B CN103407965 B CN 1034079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mine
waste water
feed liquid
enrichmen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95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7965A (zh
Inventor
秦英杰
张艳萍
刘立强
崔东胜
张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 Hairui spring membran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 Hairui Spring Membra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 Hairui Spring Membra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 Hairui Spring Membra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695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079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07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7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7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7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步骤包括:1)料液或废水的酸化或酸化氧化:将含溴料液或废水的pH值调至为3~4,同时使得经过酸化后的料液或废水中的溴以溴素的形式存在;2)气态膜分离过程提溴:酸化或酸化氧化后形成的含溴料液或废水,进入气态膜组件进行提溴处理,得到含溴化物的富集液;3)后处理:对富集液进行后处理,蒸馏得到单质溴。该方法采用聚四氟乙烯或类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组件为提溴的核心装置,该种膜组件具有抗氧化性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方法工艺过程能耗低、溴素传质效率高、溴素回收率高,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浓度范围、各种规模含溴料液的溴素提取。

Description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气态膜组件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溴素(单质溴)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医药、农药、阻燃剂、灭火剂、制冷剂、感光材料、精细化工、油田开采等领域应用广泛。溴主要存在于海洋、油气田水、地下卤水以及盐湖卤水中,也存在于一些化工厂的料液或废水中。
溴素提取技术是指将溴素以单质的形式分离出来的工艺过程。目前提取溴素的主要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和空气吹脱-吸收法。
水蒸气蒸馏法是用氯气将含溴料液或废水中的溴离子氧化成单质溴(或称之为游离溴或溴素),再利用溴与水的挥发度不同将溴蒸出。该方法工艺路线简单,操作容易,原材料消耗少,但对原料的品味要求高;当溴含量低于3g/L时,蒸汽的消耗量很大,并且溴浓度越低蒸汽消耗量越大的同时,伴生的副反应越多,溴素的产出率越低。
空气吹脱-吸收法是在溴离子被氧化为游离溴后,根据溴的气、液相浓度之间的平衡关系,利用空气将单质溴从料液中吹出形成料气,再用吸收液吸收料气中的溴素,通过化学反应得到含有不挥发性溴化物的富集液;然后通入氯气氧化或加酸酸化使溴游离出来。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吸收液有纯碱或烧碱、二氧化硫等,按其不同空气吹脱-吸收法可分为碱液吸收法和酸液吸收法。
含溴离子料液酸化后,通入氯气氧化的反应式如下:
2Br-+Cl2=Br2+2Cl-
烧碱溶液吸收时,溴发生歧化反应:
3Br2+6OH-=5Br-+BrO3 -+3H2O
纯碱溶液吸收时,溴发生歧化反应:
3Br2+3CO3 2-=5Br-+BrO3 -+3CO2
小苏打溶液吸收时,溴发生歧化反应:
3Br2+6HCO3 -=5Br-+BrO3 -+6CO2↑+3H2O
酸液(亚硫酸溶液)吸收时,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r2+SO2+2H2O=4H++2Br-+SO4 2-
单纯以溴离子形式得到富集的吸收液(富集液)再用氯气氧化后精馏得到单质溴:
2Br-+Cl2=Br2+2Cl-
经歧化反应以溴离子和溴酸根离子形式得到富集的吸收液(富集液)可用加酸酸化后精馏得到单质溴:
5Br-+BrO3 ++6H+=3Br2+3H2O
空气吹脱-吸收法是从低度卤水中提取溴素普遍采用的生产方法,对原料含溴量适应性较强,易于自动化控制,但是所需设备庞大,投资大且能耗高,溴收率低。
新型提溴工艺有树脂吸附法、气态膜法、乳化液膜法、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等。树脂吸附法对原料卤水的溴浓度要求不高,但对树脂的抗物理破解、化学降解及溶解作用要求较高,且该法蒸汽消耗量大,较难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乳化液膜法、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等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气态膜法提溴是利用疏水微孔膜不能被高表面张力水溶液润湿的特性,将含游离溴的原料液与吸收液分隔在微孔疏水膜两侧,溴分子在膜微孔处呈挥发性游离态,气化后以气态形式扩散透过膜壁上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被化学吸收液吸收生成不挥发性溴化物从而得到分离富集。该方法具有能耗很低(与空气吹出法相比,可节省10倍以上的电力),传质效率高,无液泛、沟流、返混等现象,无尾气排放造成污染的问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该方法对膜的持久疏水性、耐氧化性、耐酸碱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东洋曹达工业株式会社利用聚乙烯管式微孔膜开展提溴技术研究以来,聚丙烯平板膜、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聚四氟乙烯平板膜、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等先后于用于气态膜法提溴的研究。聚乙烯、聚丙烯膜不耐溴素和氯气(或料液中余氯)的氧化,氧化后的微孔疏水膜变为亲水性,料液和吸收液之间相通相混,使得气态膜提溴过程不能正常进行,因而基于聚丙烯和聚乙烯微孔疏水膜的气态膜提溴过程不具有工业化意义。聚偏氟乙烯是相对较好的疏水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和耐氧化性能。但聚偏氟乙烯不能耐强碱环境,也不耐溴素和氯气(溶解氯或次氯酸)这样的中强氧化剂的持续接触性甚至渗透性氧化。另外,目前所采用的聚偏氟乙烯膜多用相转化法制备,膜制备过程所采用的水溶性成孔剂难以完全去除,从而导致微孔膜的疏水性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逐渐降低。聚偏氟乙烯微孔疏水膜的这些缺陷也使得该种膜不适合用于气态膜法提溴的工业化应用。
武春瑞等人(功能材料,2009年第40期)提出了鼓气膜吸收法提取溴素的技术方案。在一定压力下将空气通入中空纤维膜丝内,空气透过膜微孔从而产生较小的气泡并鼓入膜组件另一侧的含溴素原料液中,形成气液接触面,使得溴素得以吹脱(解吸)形成富含溴素的料气;该料气通过输送管路流进入浸没于吸收液中的膜吸收组件,进而通过膜微孔与吸收液反应,最终溴被吸收富集。该方法有效克服了气态膜过程对膜材料疏水性能要求较高的缺陷;但存在原料液返混现象,以及鼓入空气需要克服设备、管路、膜丝微孔等阻力而使能耗较大的弊病。
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具有优秀的疏水性、抗氧化性、和耐酸碱腐蚀性,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提溴用膜材料。王国强等人(水处理技术,1988年第6期)用BSF型聚四氟乙烯平板膜研究气态膜法提溴工艺并对膜使用寿命进行考察;于伯杉等人(水处理技术,1988年第5期;水处理技术,1992年第2期)等用系列聚四氟乙烯平板膜研究气态膜法提溴及其它卤素、氨等的传质特性。但是聚四氟乙烯平板膜难于像中空纤维膜那样制成通常称为“膜接触器”的膜组件,不能提供高比表面积、高传质性能的工业化应用的大型膜组件,使得聚四氟乙烯微孔疏水膜迄今为止未能在提溴工业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提取溴素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耗低、应用范围广、溴素回收率高、使用寿命长、易于工业化的利用气态膜组件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料液或废水的酸化或酸化氧化:含溴料液或废水中含有溴素时,向其中加入硫酸或盐酸,将pH值调至为3~4;含溴料液或废水中含有溴离子时,向其中加入硫酸或者盐酸,将pH值调至为3~4,然后通入氯气,使料液或废水中的溴离子氧化为单质溴;
2)气态膜分离过程提溴:经过酸化或酸化氧化后形成的含溴料液或废水,进入气态膜组件进行提溴处理,气态膜组件包括疏水微孔膜和膜壳,含溴料液或废水与吸收液分别流动于所述疏水微孔膜两侧,吸收液连续吸收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通过所述微孔膜挥发扩散过来的溴素分子,得到含溴化物的富集液;
3)后处理:对所述含溴化物的富集液进行后处理,蒸馏得到单质溴。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所述含溴料液或废水包括含溴素的料液或废水和含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所述含溴素的料液或废水包括化工厂料液或废水等;所述含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包括海水、海水淡化厂副产浓水、电厂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外排水、地下卤水、盐湖卤水、油气田水、制盐工业中度卤水或浓卤水、纯碱厂外排氯化钙废液、化工厂含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等。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所述气态膜组件包括疏水性的中空纤维微孔膜和膜壳。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所述气态膜组件中膜壳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长方形。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所述疏水性中空纤维气态膜的膜材料是聚四氟乙烯,或者是经过表面改性后具有超疏水、耐氧化、耐酸碱、抗老化的聚四氟乙烯,或者是其它比聚四氟乙烯具有更优良抗氧化超疏水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或者混合物,优选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所述中空纤维气态膜的膜内径为100-2000μm,壁厚为30~1000μm,膜壁微孔孔隙率为20~85%,微孔直径为0.01~4.0μm。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所使用的气态膜组件可以是只含有一套膜丝的单膜组件,也可以是含有两套膜丝的双膜组件。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当所使用的膜组件为单膜组件时,膜丝可以是散装的,也可以是经过编织的,膜组件可以是简单装填的,也可以是壳程加挡板或中心管再分布器的。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当使用含有一套膜的单膜组件时,其操作形式可以是含溴素或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流经膜组件的管程,而吸收液流经膜组件的壳程;也可以是含溴素或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流经膜组件的壳程,而吸收液流经膜组件的管程。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当使用含有两套膜丝的双膜组件时,含溴素或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和吸收液分别流经双膜组件的两个管程。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所述含溴素或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与吸收液的流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或呈错流形式。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所述吸收液含有可与单质溴反应的化合物或者是能够改变溴素气液平衡从而明显降低溴素在水溶液中的蒸汽分压的化合物,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亚硫酸氢钠溶液、亚硫酸镁溶液、亚硫酸氢镁溶液、亚硫酸溶液即溶于水的二氧化硫、甲酸钠溶液、草酸钠溶液、草酸溶液、乙醛酸溶液、甲醛溶液、聚甲醛溶液或尿素溶液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液,优选氢氧化钠溶液。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当使用碱性物质例如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做吸收剂时,吸收液的初始pH值大于8,优选大于10;气态膜法提溴过程中,可以向碱性吸收液中持续或间断地补加碱性物质;吸收液的终了pH值大于6,优选大于8。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当使用还原性物质例如甲酸钠做吸收剂时,吸收液中还原性物质的初始浓度是把同样体积的含溴素料液中的溴素完全还原成溴离子所需要的还原性物质浓度的5倍以上,优选10倍以上;气态膜法提溴过程中,可以向还原性吸收液中持续或间断地补加还原性物质;吸收完成液中的剩余还原性物质的浓度值最好处于把同样体积的含溴素料液中的溴素完全还原成溴离子所需要的还原性物质浓度的2倍与5倍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吸收液中各种溶质的总重量百分比浓度为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总盐浓度的0.2~2倍之间,以避免渗透蒸馏现象引起的料液中水分透过微孔膜进入吸收液中造成对吸收液的稀释。
进一步地,上述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中,为了节省氯气并避免过量氯气对含溴化物料液中溴离子的过度氧化生成不挥发性的溴酸离子造成溴素损失,氯气可分为两次或多次加入含有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中,即一次加入不足量氯气的料液流经一个或一组膜组件,提取一部分溴素,然后流出膜组件的料液或废水中继续加入不足量氯气,继续流经下一个或下一组膜组件提取部分溴素,如此重复操作,直至加入氯气的累计摩尔数等于或略大于原料液或废水中的溴离子摩尔数的50%。
进一步地,上述溴素提取方法中,吸收液中吸收剂与溴素反应生产气体副产品比如二氧化碳或/和氮气时,吸收液流经膜组件的壳程。
进一步地,上述溴素提取方法中,吸收液中的溶质与溴素反应生产气体副产品比如二氧化碳或/和氮气时,循环使用的吸收液流经提溴用的一个或多个气态膜组件的壳程后再流经一个或多个壳程与大气相连通的气态膜组件的管程,以便提溴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气体及时排出。
本发明利用气态膜组件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利用气态膜组件提取含溴料液或废水中的溴素,能耗低,传质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
2)采用聚四氟乙烯或类聚四氟乙烯作为膜材料,有效提高了气态膜组件的疏水性、耐氧化性、耐酸碱腐蚀性以及抗老化性,极大延长了气态膜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可应用于各种浓度的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溴素的提取,应用范围广;
3)采用聚四氟乙烯或类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作为气态膜组件的膜丝,膜组件填充率高且易于放大,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溴素的提取;
4)气态膜组件为模块化设备,多个膜组件以串联及并联的方式使用,因而可以分次向料液或废水中加氯气,避免溴离子被过度氧化成为不挥发性的溴酸离子,既节省了氯气又提高了溴素产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从含溴离子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从含溴素的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主要针对的是含溴素或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其中含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包括海水、海水淡化厂副产浓水、电厂海水循环冷却系统外排水、地下卤水、盐湖卤水、油气田水、制盐工业中度卤水或浓卤水、纯碱厂外排氯化钙废液、化工厂含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等;含溴素的料液或废水包括化工厂料液或废水或料液等。本发明可提取/富集前述含溴素或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中的溴,得到单质溴,其具体步骤为:
1)料液酸化或酸化氧化
向含溴素的料液或废水中加入硫酸或者盐酸,将pH值调至为3~4;向含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中加入硫酸或者盐酸,将pH值调至为3~4;然后通入氯气,将料液中的溴离子氧化为挥发性单质溴。
2)气态膜分离过程提溴
经过酸化或酸化氧化后的含溴料液或废水进入气态膜组件,所述气态膜组件包括微孔膜和膜壳,含溴料液或废水与吸收液分别流动于微孔疏水膜两侧,溴在膜微孔处呈挥发性游离态,气化后以气态形式扩散透过膜壁上微孔到膜的另一侧后被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不挥发性溴化物,吸收液连续吸收含溴料液中的溴,得到含溴化物的溴富集液。
气态膜法提溴在常温常压下操作,直接用氧化还原反应或歧化反应的化学位做推动力,而且由于吸收液侧的游离溴的浓度为零,这为提溴过程提供了最大推动力,因而使得该提溴过程无需热消耗,无需空气循环的电力消耗,只需消耗少量电力使含溴料液或废水和吸收液分别流过膜组件,过程能耗低,传质效率高,操作费用低。
气态膜组件使用聚四氟乙烯或者类聚四氟乙烯膜制造,由于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疏水性、耐酸碱腐蚀性以及抗老化性,可应用于各种浓度的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溴素提取,应用范围广。
3)后处理
对溴化物富集液的后续处理取决于溴化物富集液中溴化物的具体形态,溴化物富集液可以经由加氯气氧化或加酸酸化处理、蒸馏得到单质溴。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某海水淡化厂副产5~6°Bé(波美度)的浓海水,含溴量108mg/L,经过硫酸酸化(pH值3.5)、氯气氧化后,进入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气态膜组件的管程(单膜组件,有效膜面积2.0m2,膜内径0.6mm,壁厚100μm,平均孔径为0.2μm,孔隙率65%)。吸收液为45g/L甲酸钠溶液,甲酸钠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r2+HCOONa=HBr+NaBr+CO2
甲酸钠溶液与酸化氧化后的含溴料液逆向流经气态膜组件的壳程,然后再流过规格相同的另一个气态膜组件的管程(该组件壳程与大气相连通)以释放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含溴料液流量20L/h,温度30℃;吸收液循环流量为5L/h,温度30℃。经过气态膜组件提溴后,浓海水中含溴浓度降至10.5mg/L,初始总传质系数为6.5×10-6m/s,脱溴率达90.3%。
甲酸钠吸收液的初始pH值为8.3,当吸收液的pH值降为4.5时停止操作后重新替换吸收液。
把累计使用过的甲酸钠吸收液共96L混合后用酚红比色法测得其中的溴离子浓度为27.5g/L,相当于溴离子在吸收液中被富集了255倍。
精馏法溴素提浓:精馏塔塔高为4米,理论板数为约16,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方式,蒸汽温度为105℃,回流比为0.4。
吸收液进料流量为12L/h,进精馏塔以前已经用硫酸把pH值调低至3.5以下并按计量比1:1加入氯气把溴离子氧化成单质溴。
试验结果:精馏塔馏出物出口流量为1.8L/h,馏出物分层后下层棕红色液体为溴素。
实施例2:
某9.0°Bé的地下卤水,含溴量155mg/L,经过盐酸酸化(pH值3.5)、氯气氧化后,进入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气态膜组件的管程(单膜组件,有效膜面积2.0m2,膜内径0.4mm,壁厚250μm,平均孔径为1.0μm,孔隙率75%)。吸收液为80g/L亚硫酸钠溶液,与酸化氧化后的含溴料液逆向流经气态膜组件的壳程。亚硫酸钠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r2+Na2SO3+H2O=2HBr-+Na2SO4
含溴料液流量20L/h,温度30℃;吸收液流量5L/h,温度30℃,pH值为8.9。经过气态膜组件提溴后,取决于吸收液的终了pH值(pH=3.0~5.0),卤水中含溴浓度降为13.4-23.4mg/L,总传质系数为3.8×10-6~6.8×10-6m/s,脱溴率达84.9~91.4%。
把累计使用过的亚硫酸钠吸收液共150L混合后,酚红比色法测得其中的溴离子浓度为37.9g/L,相当于溴离子在吸收液中被富集了244倍。吸收液在混合后用硫酸把pH值调低至0.5以下,
精馏法溴素提浓:精馏塔塔高为4米,理论板数为约16,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方式,蒸汽温度为105℃,回流比为0.4。
吸收液进料流量为15L/h,进精馏塔以前已经用硫酸把pH值调低至3.5以下并按计量比1:1加入氯气把溴离子氧化成单质溴。
试验结果:精馏塔馏出物出口流量为1.9L/h,馏出物分层后下层棕红色液体为溴素。
实施例3:
某9.0°Bé的地下卤水,含溴量237mg/L,经过硫酸酸化(pH值3.5)、氯气氧化后,进入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气态膜组件的管程(单膜组件,有效膜面积2.0m2,膜内径0.4mm,壁厚250μm,平均孔径为1.0μm,孔隙率75%)。吸收液为初始浓度为2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化氧化后的含溴料液逆向流经气态膜组件的壳程。氢氧化钠与溴发生歧化反应:
3Br2+6NaOH-=5NaBr-+NaBrO3+3H2O
含溴料液流量20L/h,温度30℃;吸收液流量15L/h,温度30℃。经过气态膜组件提溴后,卤水中含溴浓度降为16.1mg/L,总传质系数为7.47×10-6m/s,脱溴率达93.2%。
连续运行一个月,总传质系数缓慢降为7.31×10-6m/s后基本保持稳定。
通过不断添加固体烧碱使得吸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不低于1g/L,当吸收液中的总盐量高于为100g/L(密度大于1.08)时停止操作后重新替换吸收液。
把累计使用过的氢氧化钠吸收液共180L混合后,酚红比色法测得其中的溴离子浓度为45.0g/L,相当于溴元素在吸收液中的总含量为54.0g/L,相当于溴素被浓缩了228倍。把使用过的吸收液的pH值用浓硫酸调低至0.5以下,吸收液分层,处于底层的相对少量的棕红色液体为溴素。
精馏法溴素提浓:精馏塔塔高为4米,理论板数为约16,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方式,蒸汽温度为105℃,回流比为0.3。
吸收液进料(实际上是调低pH值后的上层棕黄色溶液)流量为15L/h。
试验结果:精馏塔馏出物出口流量为2.0L/h,馏出物分层后下层棕红色液体为溴素。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申请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Claims (15)

1.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料液或废水的酸化或酸化氧化:将含溴料液或废水的pH值调至为3~4,同时使得经过酸化后的料液或废水中的溴以溴素的形式存在;
2)气态膜分离过程提溴:经过酸化或酸化氧化后形成的含溴料液或废水,进入气态膜组件进行提溴处理,得到含溴化物的富集液;
3)后处理:对所述含溴化物的富集液进行后处理,蒸馏得到单质溴;
所述气态膜组件包括疏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及膜壳,含溴料液或废水与吸收液分别流动于所述中空纤维微孔膜两侧,吸收液连续吸收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通过所述中空纤维微孔膜挥发扩散过来的溴素分子,形成含溴化物的富集液;所述中空纤维微孔膜的膜内径为100~2000μm,壁厚为30~1000μm,微孔膜的孔隙率为20~85%,微孔直径为0.01~4.0μm;所述吸收液中各种溶质的总质量百分比浓度为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总盐浓度的0.2~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含溴料液或废水中含有溴离子时,在将其pH值调至为3~4之后,通入氯气,使溴离子氧化为溴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者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微孔膜的膜材料是聚四氟乙烯,或者是经过表面改性后具有超疏水、耐氧化、耐酸碱、抗老化的聚四氟乙烯,或者是其它比聚四氟乙烯具有更优良抗氧化超疏水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或者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微孔膜的膜材料是聚四氟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膜组件为单膜组件时,膜丝为散装或经过编织的,膜组件为简单装填或者壳程加挡板或中心管再分布器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膜组件为双膜组件时,含溴料液或废水和吸收液分别流经双膜组件的两个管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溴料液与吸收液的流动方向相同、相反或呈错流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亚硝酸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亚硫酸氢钠溶液、亚硫酸镁溶液、亚硫酸氢镁溶液、亚硫酸溶液、甲酸钠溶液、草酸钠溶液、草酸溶液、乙醛酸溶液、甲醛溶液、聚甲醛溶液或尿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含有碱性物质时,吸收液的初始pH值大于8;在利用所述气态膜组件提溴过程中,向吸收液中补加碱性物质,使得吸收完成液的终了pH值大于6。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含有碱性物质时,吸收液的初始pH值大于10;在利用所述气态膜组件提溴过程中,向吸收液中补加碱性物质,使得吸收完成液的终了pH值大于8。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中含有还原性物质时,吸收液中还原性物质的初始浓度是把同样体积的含溴料液或废水中的溴素完全还原成溴离子所需要的还原性物质浓度的5倍以上;在利用所述气态膜组件提溴过程中,向吸收液中补加还原性物质,使得吸收完成液中的剩余还原性物质的浓度值处于把同样体积的含溴料液或废水中的溴素完全还原成溴离子所需要的还原性物质浓度的2倍与5倍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中含有还原性物质时,吸收液中还原性物质的初始浓度是把同样体积的含溴料液或废水中的溴素完全还原成溴离子所需要的还原性物质浓度的10倍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氯气分两次或多次加入含溴离子的料液或废水中,直至加入氯气的累计摩尔数等于或略大于原料液或废水中的溴离子摩尔数的50%。
CN201310369523.9A 2013-08-22 2013-08-22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Active CN103407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9523.9A CN103407965B (zh) 2013-08-22 2013-08-22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69523.9A CN103407965B (zh) 2013-08-22 2013-08-22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7965A CN103407965A (zh) 2013-11-27
CN103407965B true CN103407965B (zh) 2015-12-09

Family

ID=49601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9523.9A Active CN103407965B (zh) 2013-08-22 2013-08-22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079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9314B (zh) * 2016-09-30 2019-02-05 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丁醚脲的含溴废水的溴素回收方法
CN107777668A (zh) * 2017-10-11 2018-03-09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脱汞用溴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10606592B (zh) * 2018-06-14 2021-10-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溴化丁基橡胶含溴废水综合利用方法
CN110606607B (zh) * 2018-06-14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溴化丁基橡胶工业废水中回收溴素的方法
CN108751232B (zh) * 2018-07-12 2020-07-17 四川福思达生物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吡唑醚菌酯溴化醚化废液处理方法
CN109081310A (zh) * 2018-10-26 2018-12-25 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溴素的方法
CN111285331A (zh) * 2018-12-07 2020-06-16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含溴卤水短流程制备氢溴酸和溴化钠的方法
CN111484178B (zh) * 2019-01-29 2022-05-17 洁海瑞泉膜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海水或浓盐水的综合处理方法
CN110562925B (zh) * 2019-09-27 2022-07-22 金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制盐废液提溴的方法
JPWO2022044613A1 (zh) * 2020-08-24 2022-03-03
CN112194101A (zh) * 2020-10-26 2021-01-08 襄阳金达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丁醚脲的含溴废水的溴素回收再提纯工艺
CN114014485B (zh) * 2021-12-10 2023-03-03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CN115466000A (zh) * 2022-11-01 2022-12-13 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针对溴系阻燃剂废水溴离子的处理系统
CN117430089B (zh) * 2023-12-20 2024-04-16 山东菜央子盐场有限公司 一种气态膜法从卤水中提取溴素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0028A (zh) * 2010-07-16 2010-11-10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卤水提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9713B2 (ja) * 2002-03-08 2006-01-25 日本原子力研究所 優れた耐酸化性と広範囲なイオン交換量を有するフッ素系高分子イオン交換膜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0028A (zh) * 2010-07-16 2010-11-10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卤水提溴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膜法提溴技术研究进展";张慧峰等;《盐业与化工》;20090531;第38卷(第3期);第4.1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7965A (zh)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7965B (zh) 一种从含溴料液或废水中提取/富集溴素的方法
Duong et al. Liquid desiccant lithium chloride regeneration by membrane distillation for air conditioning
CN101798154B (zh) 一种在环氧氯丙烷生产方法中皂化环合步骤所产生废水的处理方法
RU2010115481A (ru) Удаление диоксида углерода из потоков отходящего газа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совмест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арбонатных и/или бикарбонатных минералов
CN102320641B (zh) 一种氯醇法环氧丙烷皂化废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Sun et al. Application of seawater to enhance SO2 removal from simulated flue gas through hollow fiber membrane contactor
Liu et al. A reversible absorption-based supported gas membrane process for enriching bromine from brine by using thin PTFE hollow fibers
CN104211246A (zh) 一种低浓度氨氮废水或料液处理方法
CA3175168A1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direct lithium extraction and production of low carbon intensity lithium chemicals from geothermal brines
CN105016541A (zh) 一种高盐废水中盐的分离及回收方法
CN100506350C (zh)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回收浓缩的环流型膜分离装置
CN111285331A (zh) 一种含溴卤水短流程制备氢溴酸和溴化钠的方法
Mirfendereski et al. Investigation of H2S and CO2 removal from gas streams using hollow fiber membrane gas–liquid contactors
CN110606607B (zh) 一种从溴化丁基橡胶工业废水中回收溴素的方法
CN101565170A (zh) 一种膜法提溴装置与方法
CN112678973B (zh) 氨法烟气脱硫循环液脱氯的方法
CN107344785A (zh) 一种膜法、热法组合工艺处理煤化工高浓盐水的盐硝分离方法
CN101613086B (zh) 利用氯化钙型油田水提取碘的方法
CN106800351A (zh) 全膜法海水淡化及浓盐水综合利用系统
CN204824476U (zh) 一种高盐废水中盐的分离及回收装置
CN106115741B (zh) 一种卤水提溴并联产高纯盐的方法
Ge et al. Progress on the extraction techniques of bromine
US20200131038A1 (en) Method for extracting iodine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CN207002499U (zh) 火电厂高含盐废水处理装置
CN104147932A (zh) 一种常压抗污堵节能型膜蒸馏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7

Address after: 300350 No. 7 Chongqing Street, Changqingke Industrial and Trade Park, Jinnan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Jie Hairui spring membrane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873 Friendship Hotel, No. 1 South Street,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63433

Patentee before: Jie Hairui spring membran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