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5622A - 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05622A CN103405622A CN2013103470184A CN201310347018A CN103405622A CN 103405622 A CN103405622 A CN 103405622A CN 2013103470184 A CN2013103470184 A CN 2013103470184A CN 201310347018 A CN201310347018 A CN 201310347018A CN 103405622 A CN103405622 A CN 1034056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parts
- fine powder
- crude drug
- emplo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如下15味原料药组成:熟地黄、制何首乌、生地黄、山茱萸、墨旱莲、山药、侧柏叶、人参、党参、茯苓、牡丹皮、泽泻、知母、地骨皮、银柴胡;本发明组合物加入药剂学上的常用辅料制成胶囊剂,其制备和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可行、科学,专属性强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饮食起居失常等因素造成了人体自身机能的失调,头发的生长条件遭到破坏,脱发病不断增多,从而使脱发病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有关资料统计,脱发病发病率目前高达20—24%,也就是说中国有数亿,全世界有数十亿脱发病患者。
临床常见的脱发有斑秃和脂溢性脱发两种,斑秃又称圆形脱发,中医称为“油风”、“鬼剃头”,为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状脱发,轻者脱发呈片状,重者可全秃或普秃,发病原因认为与自身免疫情况、遗传及精神因素有关;脂溢型脱发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是皮肤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头部额头区及顶部的渐进性脱发,其发病原因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易感性和头皮毛囊局部雄激素的代谢异常有关。
目前,西药对于脱发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我国传统中医对脱发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有一些独到的认识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认为:脱发与人体五脏中的肝、肾、脾及气血有关.发乃血之荣,没有充盈的血液,头发则无以滋养;肝藏血,主疏泄,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血不能随气濡养皮肤,毛孔舒张则发落;肾主骨,其荣在发;脾主运化,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而化为气血等重要生命物质。所以,当它们的功能发生任何变化时,都会导致头发的脱落。因此,中医药对其治疗法则是:从整体上通过对肝、肾、脾等各身体器官进行调节来平衡人体阴阳,并充分利用中药的四气五味、功效主治和配伍原则,整体发挥治疗脱发病症的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公开的一件中药组合物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探索得来的,该现有技术的公开号为CN1343516A,公开日是2002年4月10日,然而本申请人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以上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技术问题大致如下:⑴处方组成配比的合理性问题:比如“用柴胡代替银柴胡,或者茯苓可用猪苓替代”等等处方组成配比,是否能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治疗效果,然而本申请人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其公开的处方组成存在不合理性;⑵药物的制备方法公开不充分,仅概括性给出了较宽的技术范围,不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其给出的技术手段无法解决技术问题并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运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实验手段无法实现的,因此本申请专利是通过大量实验摸索,并找到了更为合理的处方组成、用量配比及其制备方法,最终通过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为考察指标,以提高制剂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为目的,而创造性的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脱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病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疗效明确、质量可控之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保护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及方法制备而成:
A:原料组成:熟地黄208份、制何首乌208份、生地黄208份、山茱萸83份、墨旱莲104份、山药69份、侧柏叶139份、人参28份、党参56份、茯苓56份、牡丹皮49份、泽泻42份、知母62份、地骨皮42份、银柴胡35份;
B:将上述重量配比的15味原料药,按以下步骤操作:
⑴将制何首乌、人参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1/3量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党参、泽泻、银柴胡、知母、山茱萸原料药混合,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12倍量、pH为3.0-8.0的水,浸泡20-60min,加热煎煮3次,每次0.5-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份,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生地黄,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12倍量、pH为3.0-8.0的水,浸泡20-60min后,加热煎煮3次,每次0.5-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冷至30℃-4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90%,冷藏静置24-48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细粉,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细粉、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细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即得;
其中,优选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方法步骤为:
⑴将制何首乌、人参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1/3量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党参、泽泻、银柴胡、知母、山茱萸原料药混合,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份,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生地黄,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80%,冷藏静置24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药粉,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药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即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再加入药物制剂技术中常见的药用辅料可制备成胶囊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结果包括如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⑴制何首乌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1.5g,研细,加甲醇10ml,振摇1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何首乌对照药材0.5g,同供试品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0.5%氢氧化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⑵牡丹皮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3g,研细,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提取1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的5%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⑶人参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5g,加7%硫酸溶液50ml,研磨10min,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h,冷却,滤过,滤渣加60~90℃沸程的石油醚研磨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物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热5-10min后,置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是320nm,理论塔板数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⑵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组合物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加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⑶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⑷分别精密吸取上述⑵、⑶中制备的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按照⑴中的色谱条件测定。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中以地黄和制何首乌为君药,依据中医学基础知识:发之营养来源于血,生根于肾气,肾主骨,其荣在发,因此,发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之精气盛衰,肝之藏血及其疏泄之功息息相关;因而,二者相配发挥其补肝肾,益精血,共奏乌须生发之功;再者以山茱萸、人参、山药、党参、茯苓等药材为臣药,以提升君药之补气血、强肝肾之作用,君臣相辅相成显著增强补肝肾、强气血之生发、乌发的原动力。其次组方中佐以泽泻、知母、地骨皮、银柴胡等药物,以养阴清热来促进机体阴阳平衡,有力改善风邪乘虚袭人,风盛血燥或精神刺激,心绪烦扰,心火亢盛,血热生风则风动发落之证侯;最后使之以侧柏叶、墨旱莲滋阴生发。综观全方,15味药材精简配比、相互契合,共同调理发病者机体阴平阳秘,最终整体发挥生发、乌发之功效。
本发明在实际研究过程当中,相比于在先申请发明专利,其主要的创造点在于:通过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确定出了半仿生提取,超微粉碎(粉末粒径﹤75μm)等技术方案的合理参数范围,同时,我们对本发明组合物的质量检测方法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确定出了组合物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特征及其含量测定方法,以上方法为该药物的产业化的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申请人的检索,与本发明技术方案最为接近的对比文件是CN1343516A,以下着重以此现有技术为比对阐述相关技术特征的有益效果。
⑴半仿生提取:
在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不同药味分别进行醇提、渗漉、浸渍、水提等等常规提取方法的探索,偶然创造性的探索出了以上技术方案中半仿生提取的参数范围,并且具有特别突出的技术效果。半仿生法是现代药剂学新兴的药物提取技术,其具有符合药物经胃肠道转运过程、适合工业化生产、体现中医治病综合成分作用的特点,并非等同于纯化学观点的“酸碱法”。该方法最为核心的技术点在于提取出适合人体胃肠吸收的药物“活性混合物”,这与中医药的整体、统一发挥疗效的指导思想相吻合。为了科学、充分的体现本技术特征的有益效果,为了研究结果的整齐可比性,我们将本发明方案和接近的对比技术按照平行的处理方式(即上述: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药材提取,其二者唯一的区别点在于本发明采用半仿生法(下述为组1),而对比技术则采用水煎煮(下述为组2),其余的参数和影响因素均与上述优选制备方法中保持一致,以此考察半仿生法与水煎煮法的区别效果。
a.对君药地黄指标性成分梓醇提取率的影响
我们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地黄药材梓醇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别对组1和组2技术方案所得的组合物进行测定,其结果为:组1和组2的梓醇含量分别为1.2%、0.5%。该研究结果显示:组1(即本发明半仿生提取)的技术手段,能够是的组方中君药地黄的有效成分提取率显著提高,进一步提示该中药组合物的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b.对组合物浸出物得率的影响:对组1和组2所得的组合物,我们分别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X中热浸法进行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结果见表1。
表1两种方法制得的组合物浸出物结果的影响(n=3)
注:***P<0.001。
由表1可知:组1浸出物得率,无论是在15、30、45min任一时间点,均明显的高于组2并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性(P<0.001),依据目前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观点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组1(半仿生法)所制得的药物具有较高的有效组分,表明其制备的药物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⑵超微粉碎技术研究:
在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中,我们将最终制得的总混合药粉进行了超微粉碎(即平均粒径小于75μm),这将使得本发明组合药物在作用于人体后,其有效物质更容易被分布、吸收,并能快速起效等等优势。为了科学、合理的体现本技术特征的有益效果,为了研究结果的整齐可比性,我们将本发明方案和接近的对比技术按照平行、科学的处理方式(即如上述: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制备方法)进行药材提取,其二者唯一的区别点在于本发明采用超微粉碎-药粉粒径小于75μm(下述为组1),而对比技术则采用常规粉碎-药粉粒径范围是90μm~250μm(下述为组2),其余的参数和影响因素均保持一致,最终通过单因素变量的考察方法区别二者的技术效果。下面我们将此技术特征进行的有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a细菌数量的比对:比较组1、组2制得的药粉,我们对二者制成药粉中的细菌数量进行测定,其结果如下:组1药粉的细菌数为5600个/g,组2药粉的细菌数为16万个/g,该结果提示:组1即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制的药粉,其细菌数明显低于组2所述的常规粉碎物,即从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会明显减少,从而有利于该组合物的疗效及其后续的灭菌保质工艺,这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的独特设计分不开的。
b吸湿性研究:
取以上组1和组2所制得的药粉,平摊于玻璃平皿上(约7~10mm厚),室温条件(考察的参数范围,其中温度变化为24~29℃,湿度变化为50%~70%)自然放置2周,并于1d、3d、7d分别称重,比较考察各组粉末的吸湿情况,结果见表2。
表2各组药粉在不同时间的吸湿情况(n=3)
表2的结果显示:暴露在空气中的组1和组2无论在放置1d、3d、7d后任一时间点的含水量的比较,组1(即本发明技术组)的测定结果均低于组2,表明本发明技术特征组具有较低的吸湿率,这一特点对于该药物制剂后续的保存和药效的发挥具有良好的作用。
⑶质量检测方法:
我们对于本发明的组合物,建立起了科学、专属性良好的质量检测方法,该技术方案通过显微特征、薄层特征及其指标性成分二苯乙烯苷的含量限度等内容,有力的确保组合物的应用安全和疗效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内容的具体实施例,用于阐述本申请文件中所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内容,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⑴将制何首乌208g、人参28g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山药69g、侧柏叶139g、茯苓56g、牡丹皮49g、地骨皮42g的1/3量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104g、党参56g、泽泻42g、银柴胡35g、知母62g、山茱萸83g原料药混合,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g,混匀,于7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208g、生地黄208g,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80%,冷藏静置24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药粉,混匀,于7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药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再与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得1000粒。
实施例2
⑴将制何首乌208g、人参28g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山药69g、侧柏叶139g、茯苓56g、牡丹皮49g、地骨皮42g的1/3量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104g、党参56g、泽泻42g、银柴胡35g、知母62g、山茱萸83g原料药混合,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3.0的水,浸泡20min,煎煮2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12倍量、pH为5.0的水,煎煮0.5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10倍量、pH为7.5的水,煎煮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g,混匀,于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208g、生地黄208g,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10倍量、pH为3.0的水,浸泡60min,煎煮0.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5.5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12倍量、pH为7.5的水,煎煮2.0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50,冷至3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冷藏静置32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药粉,混匀,于6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药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再与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得1000粒。
实施例3
⑴将制何首乌208g、人参28g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山药69g、侧柏叶139g、茯苓56g、牡丹皮49g、地骨皮42g的1/3量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104g、党参56g、泽泻42g、银柴胡35g、知母62g、山茱萸83g原料药混合,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12倍量、pH为3.5的水,浸泡60min,煎煮0.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g,混匀,于6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208g、生地黄208g,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12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20min,煎煮1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10倍量、pH为6.5的水,煎煮2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0.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冷至35℃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90%,冷藏静置48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药粉,混匀,于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药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再与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得1000粒。
对于上述实施例1-3中所制得的药物,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质量检验:
1.显微鉴别:
取制得的药物少许,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存在不规则颗粒团块及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溶液融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3-8μm,少数至16μm;草酸钙砂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极微细,略呈箭头形;气孔甚多,呈凹陷型,保卫细胞较大,呈哑铃状。
2.薄层鉴别方法:
⑴制何首乌的鉴别方法:取制得的药物1.5g,研细,加甲醇10ml,振摇1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何首乌对照药材0.5g,同供试品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0.5%氢氧化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⑵牡丹皮的鉴别方法:取制得的要去3g,研细,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提取1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的5%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⑶人参的鉴别方法:取制得的药物5g,加7%硫酸溶液50ml,研磨10min,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h,冷却,滤过,滤渣加60~90℃沸程的石油醚研磨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物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热5-10min后,置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含量测定方法:
⑴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是320nm,理论塔板数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⑵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制得的药物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加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⑶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⑷分别精密吸取上述⑵、⑶中制备的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按照⑴中的条件测定。
为了进一步的验证本发明成品制剂的质量稳定性及疗效,我们将上述具体实施例1-3中制备的成品药物与对比技术CN1343516A组进行了相应的对比研究,【其中,由于CN1343516A对比技术中,未曾记载具体的制备方法,为了科学充分、更为有力的表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创造点(即半仿生提取和超微粉碎),此次研究中对于其他参数点均采用本技术方案中的最佳点,具体步骤是:⑴将制何首乌208g、人参28g分别粉碎成细粉,灭菌,留用;⑵分别取山药69g、侧柏叶139g、茯苓56g、牡丹皮49g、地骨皮42g的1/3量粉碎成细粉,灭菌,留用;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104g、党参56g、泽泻42g、银柴胡35g、知母62g、山茱萸83g原料药混合,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g,混匀,于7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⑷取熟地黄208g、生地黄208g,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80%,冷藏静置24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药粉,混匀,于7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⑸将⑴中的人参、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药粉混合,并粉碎成干膏粉,再与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混匀,装入胶囊,制得1000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Ⅰ成品制剂的稳定性:
将以上实施例1-3及CN1343516A对比组分别置于相同的条件下进行12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和24个月长期稳定性试验。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实施例1、2、3及CN1343516A对比组所得的成品制剂,经放置12个月后其指标性成分二苯乙烯苷含量分别减少至原来的99%、98%、98%及88%,24个月后的含量分别减少至原来的97%、96%、95%和85%;另外,本发明的3组实施例制得成品胶囊均未发生吸潮的现象,而CN1343516A对比组有明显的吸潮、结块现象。以上结果充分说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质量稳定,其稳定性明显优于CN1343516A对比组,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越性和创造性。
Ⅱ临床观察及疗效
1.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4月~2012年9月在省人民医院的受试病例284例,中途脱离12例,实际进行受试试验为272例,所有患者症状典型,年龄28~67岁,病程6个月~5年,采用平行对照、随机的设计方法,随机分为5组,其中实施例1组52例;实施例2组54例;实施例3组55例;CN1343516A组55例;对照组(养血生发胶囊)56例。各组病例在性别、病程、年龄分布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各治疗组均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组、2组、3组、CN1857618A组及对照组,每日3次,每次口服5粒,连续服用3个月之后观察效果。
3.疗效标准:
疗效分为以下四级:痊愈为皮损处全部有新发生长,或有终发生长,分布密度、毛发粗细、色泽类似于正常头发,达到美容效果。显效为终毛覆盖区域﹥1/2秃发区,且有较多毳毛变成终毛,可见稀疏终毛,较黑、长、结实。有效为新发生长﹥10%,包括细、短、色淡的毳毛生长,但生长缓慢,未完全恢复,尚无终发生长。无效为经1~2个疗程,无或仅有少量毳毛生长,或继续脱发。以痊愈、显效与有效例数之和计算临床总有效率(见表3)。
4.不良反应用:
药期间详细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重点观察对心血管系统、血压及心率的毒副作用。
5.结果与分析:
由表3的实验结果可知,经3个月临床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头发无论是从数量、色泽,还是稀疏程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本发明实施例1组、2组、3组及CN1343516A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85.2%、85.5%及63.6%,对照组(养血生发胶囊)为62.5%,以上临床疗效结果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脱发病面,具有突出治疗作用,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及CN1343516A组。
以上研究内容显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制备工艺科学合理、疗效稳定可靠等优点,其有益效果无论从药物的处理工艺上,还是成品制剂的成型技术上,均有力地保证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优良效果,这进一步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治疗脱发症药物,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Claims (8)
1.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配比的15种原料药组成:熟地黄208份、制何首乌208份、生地黄208份、山茱萸83份、墨旱莲104份、山药69份、侧柏叶139份、人参28份、党参56份、茯苓56份、牡丹皮49份、泽泻42份、知母62份、地骨皮42份、银柴胡35份,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按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⑴将制何首乌、人参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1/3量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党参、泽泻、银柴胡、知母、山茱萸原料药混合,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12倍量、pH为3.0-8.0的水,浸泡20-60min,加热煎煮3次,每次0.5-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份,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生地黄,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12倍量、pH为3.0-8.0的水,浸泡20-60min后,加热煎煮3次,每次0.5-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冷至30℃-4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90%,冷藏静置24-48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细粉,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细粉、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细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⑴将制何首乌、人参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1/3量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党参、泽泻、银柴胡、知母、山茱萸原料药混合,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份,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生地黄,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80%,冷藏静置24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药粉,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药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加入药剂学上常用的辅料制成胶囊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薄层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⑴制何首乌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1.5g,研细,加甲醇10ml,振摇1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何首乌对照药材0.5g,同供试品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含0.5%氢氧化钠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5:2: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⑵牡丹皮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3g,研细,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提取1h,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的5%的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⑶人参的鉴别方法:取组合物5g,加7%硫酸溶液50ml,研磨10min,置水浴中加热回流1h,冷却,滤过,滤渣加60~90℃沸程的石油醚研磨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物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于105℃加热5-10min后,置365nm紫外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是320nm,理论塔板数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⑵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组合物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加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
⑶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对照品,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⑷分别精密吸取上述⑵、⑶中制备的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按照⑴中的条件测定。
6.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组成:熟地黄208份、制何首乌208份、生地黄208份、山茱萸83份、墨旱莲104份、山药69份、侧柏叶139份、人参28份、党参56份、茯苓56份、牡丹皮49份、泽泻42份、知母62份、地骨皮42份、银柴胡35份;
B:将上述重量配比的15味原料药,按以下步骤操作:
⑴将制何首乌、人参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1/3量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党参、泽泻、银柴胡、知母、山茱萸原料药混合,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12倍量、pH为3.0-8.0的水,浸泡20-60min,加热煎煮3次,每次0.5-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份,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生地黄,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12倍量、pH为3.0-8.0的水,浸泡20-60min后,加热煎煮3次,每次0.5-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7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冷至30℃-4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70%-90%,冷藏静置24-48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50,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细粉,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细粉、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细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即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⑴将制何首乌、人参分别粉碎成细粉,留用;
⑵分别取1/3量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粉碎成细粉,留用;
⑶取剩余的山药、侧柏叶、茯苓、牡丹皮、地骨皮,与墨旱莲、党参、泽泻、银柴胡、知母、山茱萸原料药混合,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上述⑵中全部的山药、茯苓细粉及⑴中部分制何首乌细粉共177份,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⑷取熟地黄、生地黄,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8倍量、pH为4.0的水,浸泡30min,煎煮1.5h,第二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6.0的水,煎煮1h,第三次加入与原料药重量比为6倍量、pH为8.0的水,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冷至40℃时,加入乙醇使得含醇量达到80%,冷藏静置24h,过滤并回收乙醇,滤液于50℃-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5,加入⑴中剩余的制何首乌药粉,混匀,于60℃-80℃干燥并粉碎成细粉,留用;
⑸将⑴中的人参、⑵中的侧柏叶、牡丹皮、地骨皮及⑶、⑷中留用的药粉混合,并粉碎成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即得。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⑸中粒径小于75μm的药粉与常用的辅料混匀后,装入胶囊中,即制成胶囊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47018.4A CN103405622B (zh) | 2013-08-09 | 2013-08-09 | 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47018.4A CN103405622B (zh) | 2013-08-09 | 2013-08-09 | 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05622A true CN103405622A (zh) | 2013-11-27 |
CN103405622B CN103405622B (zh) | 2016-02-10 |
Family
ID=4959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47018.4A Active CN103405622B (zh) | 2013-08-09 | 2013-08-09 | 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0562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92475A (zh) * | 2017-02-13 | 2017-05-24 | 佛山市腾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331156A (zh) * | 2018-11-10 | 2019-02-15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发黑发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265622A (zh) * | 2020-04-03 | 2020-06-12 | 上海加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脱防白发润发中药提取物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3516A (zh) * | 2001-08-15 | 2002-04-10 | 沙鹏程 | 一种滋补肝肾、荣发养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WO2006108319A1 (en) * | 2005-04-11 | 2006-10-19 | Yuehua Meng | Hair restorer |
CN1943704A (zh) * | 2005-10-08 | 2007-04-11 | 刘国飞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KR20100044502A (ko) * | 2008-10-22 | 2010-04-30 | 이정미 | 한방재료 및 식물추출물을 이용한 두피 또는 피부세정제 조성물 |
-
2013
- 2013-08-09 CN CN201310347018.4A patent/CN1034056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3516A (zh) * | 2001-08-15 | 2002-04-10 | 沙鹏程 | 一种滋补肝肾、荣发养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WO2006108319A1 (en) * | 2005-04-11 | 2006-10-19 | Yuehua Meng | Hair restorer |
CN1943704A (zh) * | 2005-10-08 | 2007-04-11 | 刘国飞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KR20100044502A (ko) * | 2008-10-22 | 2010-04-30 | 이정미 | 한방재료 및 식물추출물을 이용한 두피 또는 피부세정제 조성물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吕武清等: "《中成药中的药材薄层色谱鉴别》", 31 March 1997, article "复方三七胶囊", pages: 36 - 3 * |
赵余庆: "《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制备关键技术》", 31 January 2010, article "半仿生提取技术", pages: 78-80 * |
郭玫: "《中药成分分析》", 31 January 2006, article "牡丹皮"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92475A (zh) * | 2017-02-13 | 2017-05-24 | 佛山市腾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331156A (zh) * | 2018-11-10 | 2019-02-15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发黑发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265622A (zh) * | 2020-04-03 | 2020-06-12 | 上海加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脱防白发润发中药提取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05622B (zh) | 2016-0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31390B (zh) | 黑骨藤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 | |
CN106620044A (zh) | 一种用于妊娠母猪保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04893B (zh) | 当归补血胶囊的制备方法 | |
CN103405655B (zh) | 一种降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05622B (zh) | 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
CN108226325A (zh) | 葶苈生脉口服液组合物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 | |
CN101829291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52774B (zh) | 一种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免疫功能低下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 |
CN103432420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
CN102266428B (zh) | 抗衰老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732585A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
CN102000283B (zh) | 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口服液的配制方法 | |
CN101491575B (zh) | 一种用于治疗异位性皮炎的中药提取物及其颗粒剂 | |
CN101829272B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49355B (zh) | 一种由红花与山楂叶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3405623B (zh) | 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
CN103239494B (zh) | 治疗偏头痛的鼻喷雾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86621C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129604B (zh) | 一种降糖中药的制备方法 | |
CN104547514A (zh) |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管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8186821A (zh) |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244127B (zh) | 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症的药物 | |
CN101024036A (zh) | 三胶颗粒及生产工艺 | |
CN102872219A (zh) | 一种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405618B (zh) | 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2 Address after: 712100 Xinqiao South Road,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 Xianya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ling Buchang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119 No.70, West Avenue, new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an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Buchang Hi-Tech Pharmaceutical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