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4365A -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4365A
CN103404365A CN201310267657XA CN201310267657A CN103404365A CN 103404365 A CN103404365 A CN 103404365A CN 201310267657X A CN201310267657X A CN 201310267657XA CN 201310267657 A CN201310267657 A CN 201310267657A CN 103404365 A CN103404365 A CN 103404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ngrong
cultivation
agaricus blazei
blazei murill
spa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76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德华
杨立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u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u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2676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043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04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43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学领域。姬松茸在真菌分类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原产于巴西,又巴西蘑菇。其肉质鲜美可口,子实体内含有多糖、核酸、甾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经常食用具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作用。姬松茸属草腐菌类,主要栽培原料为麦草、稻草和棉籽壳等农作物秸秆。而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国年产量约5.3亿吨,我省年产量约4000万吨,这些农作物秸秆绝大部分被焚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本研究着眼于把食用菌深层发酵技术与姬松茸优质高产栽培结合起来,使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在姬松茸的规模化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开发姬松茸产品做出贡献。

Description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学领域。 
背景技术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ssill)在真菌分类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原产于巴西,又巴西蘑菇。其肉质鲜美可口,子实体内含有多糖、核酸、甾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对肿瘤,特别是腹水瘤、痔疮、神经痛等具有一定疗效。经常食用具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作用。近年来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证实,姬松茸所含多糖的抗肿瘤活性远远高于灵芝,在被研究的15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食用菌中位居首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日本引起日本美食、保健和医药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日本人将这种菇与松茸相媲美,故而得名。我国尚未发现野生姬松茸,1992年由福建农科院从日本引种并进行驯化研究,目前国内已有一定规模栽培,但由于中国人对其独特的杏仁香味还不太习惯,对其营养和药用价值认识不够充分,同时由于栽培工艺上的繁琐,目前在国内市场没有得到更好开发,现有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干品价格在30万元/吨左右。 
 姬松茸属草腐菌类,主要栽培原料为麦草、稻草和棉籽壳等农作物秸秆。而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国年产量约5.3亿吨,我省年产量约4000万吨,这些农作物秸秆绝大部分被焚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本研究着眼于把食用菌深层发酵技术与姬松茸优质高产栽培结合起来,使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在姬松茸的规模化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开发姬松茸产品做出贡献。 
发明内容
一、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
应用液体菌种进行栽培袋的生产,由于液体菌种发菌点多,菌龄整齐,繁衍速度快,发菌时间短,因而降低了污染率,提高了生物学效率。栽培袋的生产所用液体菌 ,通常是二级摇瓶种。是通过斜面母种、一级摇瓶种得到的。本实验采用木屑母种代替二级摇瓶种,直接作为发酵罐的上罐用种,旨在简化栽培菌袋的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菌种 姬松茸4号 (福建)
1.2专用母种的制备:略
1.3液体菌种制作:配方为3%葡萄糖, 1%小麦粉,3%花生饼,0.2%(NH4)2SO ,    0.2% KH2PO4,0.1%MgSO·7H2O ,10mg/L VB1
在250mL三角瓶中,装入140mL 培养液,1.2kg/cm2灭菌30min,冷却后将培养12天的斜面菌丝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25℃,190 r/min,摇床培养7天,即为一级摇瓶种。接10%的一级摇瓶种于二级摇瓶中,按上述方法培养4天,即得二级摇瓶种。 
发酵罐培养:培养基同摇瓶培养基,121℃灭菌,冷却至25℃,接种,每隔24h取样,,测其菌球大小,菌丝干重及菌球密度。测定方法同上。 
实验结果
2.1发酵周期及菌球产量
以二级摇瓶种和专用母种接种制作的液体菌种,发酵周期及菌球产量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二级摇瓶种和专用母种接种制作的液体菌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生长周期及菌球产量均无明显变化。
菌球大小及密度
从表1可知,二级摇瓶种和专用母种接于液体培养基中,形成的菌球大小及密度均无明显变化,
表1  接二级摇瓶种和专用母种的液体菌球生长状况
Table1 The growth station of the liquid mycelium pellet from
 secondary shaking bottle seed and special-made seed
    项目 大小(mm)       密度(个/mL)
 二级摇瓶种     0.8~1.5           500~700
     专用母种    0.8~1.5           500~700
3.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在制作液体菌种时用专用母种代替二级摇瓶种,虽然菌球产量和密度均没有增加,但由于专用母种的制作不仅成本低于二级摇瓶种,而且用专用母种制作液体菌种时,不使用摇床等大型设备,因而不仅减化了操作过程,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投资。生产者更易接受。
二、增稠剂对姬松茸深层发酵的影响
液体菌种以其产量大、生产周期短、可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实际生产中发现液体菌种往往会出现菌丝球过大的问题(直径3mm以上),造成菌丝球中心呈现氧和营养饥饿状态,不利于生物量的大幅度提高,减少了栽培时的发菌点,影响了菌丝在固体料中的恢复生长。本试验针对食用菌深层培养特点,在对溶解氧影响不大的前提下,研究了增稠剂对深层发酵菌丝球大小及生物量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1.1供试菌种:姬松茸4号 (斜面) 福建
1.2发酵培养基:葡萄糖3%  小麦粉1%   花生饼2%  (NH4)2SO0.3%   KH2PO40.2%  VB110mg/L   MgSO0.1%
1.3增稠剂:明胶(M)羧甲基纤维素(Cm) 琼脂(G) 淀粉(S)
1.4培养条件:500ml三角瓶装液量150ml在频率190rpm的摇床上于250C下培养8天
2.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知,随着增稠剂量的增加,直径再2mm以下的菌球比例逐渐增加,生物量增大,但当增稠剂浓度大时,菌丝生物量又会随之下降,增稠剂对菌球大小的影响主要由于增加了培养液的粘性拉力,菌丝间易被发酵液机械性地拉开,从而使菌丝球小型化、供氧充分、营养良好,在溶解氧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生物量增加,如果增稠剂过量,发酵液溶解氧含量就受到影响,这时,即使高粘度拉力仍能使菌球小型化比例进一步提高,但菌球会明显减少,生物量也随之下降。 
小结
适当添加增稠剂,不仅可使菌丝球小型化,且所添加的增稠剂均是菌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可增加生物量,有利于以获得以增加发菌点为目的液体菌种生产。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很受欢迎,供不应求,是一种具有广阔栽培前景的珍稀食药兼用菌。目前,国内栽培姬松茸产量均较低,一般在4~5 kg/m2左右,远远低于日本约9.1 kg/m2的产量。为了提高姬松茸的产量,本研究采用我国华北地区的常用栽培原料,用不同比例的棉籽壳和麦草并添加牛粪为主料,对姬松茸的生物学效率进行了桶栽试验,筛选出了高产配方,本文报道这一结果,为高产栽培这种珍稀食用菌提供基础资料。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编号:4号。菌种重新分离复壮。
栽培种采用罐头瓶(500mL)装麦粒种,每瓶装培养基折合干料约120g。 
材料处理  牛粪晒干、粉碎、过直径0.5cm筛,麦草切成10~15cm长。用肥沃园田土制粗土粒,直径1~2cm;用黄粘土制细土粒,直径0.5~1cm。覆土前,用pH8~9的石灰水和5%甲醛溶液将土粒喷湿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d。 
培养料配方  按表1配方称取培养料1和11各300kg,按常规方法将培养料1发酵13d,培养料11发酵7d,然后,将这两种培养料分别晒干,用不同比例将这两种培养料混合,可得到表1中11个配方。不同培养料的成分含量见表1 。 
表1不同配方培养料成分含量(%)* 
培养料 麦草 棉籽壳 牛粪 麦麸 石灰 尿素
1 70 0 20 5 2.5 0.5
2 63 7 20 5 2.5 0.5
3 56 14 20 5 2.5 0.5
4 49 21 20 5 2.5 0.5
5 40 28 20 5 2.5 0.5
6 35 35 20 5 2.5 0.5
7 28 42 20 5 2.5 0.5
8 21 40 20 5 2.5 0.5
9 14 56 20 5 2.5 0.5
10 7 63 20 5 2.5 0.5
11 0 70 20 5 2.5 0.5
* 表1培养料各配方中均含过磷酸钙1%,石膏1%。
栽培方法
采用桶栽法:按表1中不同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装入17×33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121℃灭菌2h。冷却后,倒入高18cm,直径18cm的塑料桶(桶底均匀打5个直径0.5cm的小孔)中,每桶装量折合干料约    360 g。在桶底面和桶口料面上接麦粒栽培种约35 g(湿重),每个配方接20桶,用塑料薄膜封口后,25℃恒温培养。10d后去掉塑料薄膜,覆土,然后置室内菇房,22~26℃出菇培养。
生物学效率和产量计算方法
    生物学效率为20个桶的平均值,生物学效率(%)=子实体鲜重/发酵前培养料干重。产量为整个栽培期内每平方米收获的子实体鲜重。子实体鲜重为剪掉菌根(菌根约占子实体重量的10%)后的重量。
结果与讨论
2.1不同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
姬松茸4号在不同培养料中生长生物学效率不同(表2):(1)用棉籽壳为主料比用麦草为主料的生物学效率高,这与我们以往的研究相似。这表明,同许多食用菌一样,对于姬松茸来说,棉籽壳也是一种优良的栽培基质。(2)将棉籽壳和麦草两种主料搭配使用比用单一种主料生物学效率高。这与这两种主料的营养互补和麦草具有良好的通气性有关。(3)在一定范围内,姬松茸生物学效率的大小与培养料中棉籽壳的添加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但当培养料中棉籽壳的添加量超过56%时,生物学效率开始下降。这表明,虽然棉籽壳是一种优良的栽培基质,但由于其通气性比麦草差(实验中发现,培养料中棉籽壳含量越高,菌丝越板结),当培养料中的棉籽壳超过一定量时,可能会因透气性差影响菌丝对培养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积累与转化。因此,在牛粪、麦麸等其它原料一定的前提下,只有当麦草和棉籽壳的配比比较适宜时,才适合姬松茸生长,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才能被充分利用并转化为子实体的生物量(生物学效率)。
在姬松茸的栽培实践中,牛粪常被用作主料,麦麸用作辅料。本研究在牛粪和麦麸等原料一定的前提下,培养料7和8生物学效率较高。由于培养料7和8生物学效率差异不大,加之棉籽壳含量高的培养料菌丝易板结,喷水困难,不便于管理,所以,培养料7为本研究筛选的最佳培养料。表2  姬松茸4号在不同培养料中生物学效率
  培养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生物学效率(%)  33.2  34.5  36.1  37.9 39.8  42.2  43.9  44.0 43.3 42.6  42.2
3 小结
3.1我国华北地区棉籽壳和麦草资源丰富,将这两种主料搭配使用比用单一种主料栽培姬松茸经济效益好。
3.2 用于姬松茸栽培的原料必须经过发酵,由于麦草含蜡质,棉籽壳含较多的裸露纤维素,棉籽壳的发酵时间应比麦草短,否则,会因棉籽壳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大量降解而影响产量。 
三、栽培基质对姬松茸几种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vill) 与绝大多数食用菌一样,为腐生性食用菌。腐生性食用菌靠分泌胞外酶,将周围环境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供自身吸收利用以维持生命过程。近年来,有关姬松茸的驯化及栽培方面的研究已多有报道,有关姬松茸的营养生理方面我们也曾作过研究。本文以棉籽壳和麦草两种培养基为对照,探讨姬松茸在棉籽壳和麦草混合培养基中生长期间的几种主要胞外酶的活性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姬松茸的营养生理,提高栽培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材料与方法
1.1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vill)  4号, 福建。
试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聚糖为Sigma公司产品,其它多为国产分析纯。 
材料处理  牛粪晒干、粉碎、过直径0.5cm筛,麦草用榨刀切成10~15 cm长,用肥沃园田土制粗土粒,直径1~2cm;用黄粘土制细土粒,直径0.5~1cm。覆土前,土粒用pH8~9的石灰水和5%甲醛溶液将土粒喷湿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d。 
培养基  
(1)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70%,牛粪20%,麦麸5%,石灰2.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
(2)麦草培养基:麦草70%,牛粪20%,麦麸5%,石灰2.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 
(3)棉籽壳麦草培养基:麦草28%,棉籽壳42%,牛粪20%,麦麸5%,石灰2.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 
发酵方法  按配方将培养料(1)加石灰水拌匀后建成堆高1.0m 左右,堆宽1.5m左右的长堆。建堆后自上而下交叉间隔0.5m打两排通气孔,覆盖草帘。发酵2d后,当料温升至55~60℃时第一次翻堆,以后每天翻堆一次,连续4次。待料面长满白色放线菌菌丝,培养料呈棕褐色,并伴有特殊酒香味时发酵结束,一般发酵时间为6d。 
培养料(2)先用2.5%的石灰水将麦草,牛粪,过磷酸钙,石膏加入拌匀后建成堆高1.0~1.5m 左右,堆宽1.5m左右的长堆。建堆后每间隔0.5m打通气孔,覆盖草帘。4d后进行第一次翻堆时将尿素加入,7d后进行第二次翻堆时将麦麸拌入,以后每2d翻堆一次,整个发酵过程为13d。 
培养料(3)将麦草、牛粪与棉籽壳、麦麸分别发酵,然后混合的方法:(1)用2.5%的石灰水将麦草,牛粪,过磷酸钙,石膏加入拌匀后建成堆高1.0~1.5m 左右,堆宽1.5m左右的长堆。建堆后每间隔0.5m打通气孔,覆盖草帘。4d后进行第一次翻堆时将尿素加入,7d后进行第二次翻堆,以后每2d翻堆一次,整个发酵过程为13d。(2)用2.5%的石灰水将棉籽壳和麦麸拌匀后建成堆高1.0m 左右,堆宽1.5m左右的长堆。建堆后自上而下交叉间隔0.5m打两排通气孔,覆盖草帘。发酵2d后,当料温升至55~60℃时第一次翻堆,以后每天翻堆一次,连续4次。待料面长满白色放线菌菌丝,培养料呈棕褐色,并伴有特殊酒香味时发酵结束,一般发酵时间为6d。 
将两种发酵好的培养料混匀后,即可装袋。 
装袋、接种、培养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装入17cm×33cm×0.04cm 的聚丙烯塑料袋中, 121℃灭菌2h,当袋温冷至28℃以下时,每袋接液体菌种10~15mL,每一配方各接100袋,25℃恒温培养。 
栽培方法
在菇棚内挖宽90cm,深15cm左右的畦子,畦垅宽40cm,将发好菌的菌袋脱袋后立埋于畦中,每排6个,菌棒间留1~2cm的空隙。畦内摆满菌棒后,菌棒间空隙填满细土,加大水灌透。水渗干后,在畦子表层覆土。先覆粗土,以不露菌体为宜,再覆细土,土层厚3~4cm。此后,调节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使其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覆土后7 d,当菌丝爬上土层后,喷一次出菇水, 喷水量为1kg/m2左右,在2d内喷完。以后应根据培养料和土层的干湿、出菇的密度和子实体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灵活喷水,空气湿度保持在85%~95%。在覆土后15d左右出现菇蕾,20d左右开始采收头潮菇。
粗酶液的制备
 在菌丝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原基阶段和头潮菇子实体成熟阶段从三个袋中取培养料,充分混匀,然后取其20g加蒸馏水100mL,20℃浸提4小时,过滤后,4000r/ min离心5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滤纸纤维素酶(FP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HC酶)和漆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和酶活力单位的定义同上[七、(一)]。
结果与讨论
2.1不同培养料中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           
姬松茸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期间几种胞外酶活性变化见图1~图5。
图1~图5显示,姬松茸在棉籽壳培养基、麦草培养基和棉籽壳麦草混合 
培养基中的酶活性变化有以下特点:(1)在三种培养基中的CMC酶、FP酶和HC酶活性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即菌丝生长期和原基期酶活性较低;在子实体成熟期酶活性较高,这与许多研究相似(图1~图3)。(2)在三种培养基中的淀粉酶与漆酶活性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即菌丝生长期活性较高,原基期次之,子实体成熟期酶活性较低。这两种酶活性均随栽培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图4~图5)。(3)棉籽壳麦草混合培养基中的CMC酶、FP酶、HC酶、淀粉酶和漆酶活性在菌丝生长期、原基期和头潮菇子实体成熟期总体上均比棉籽壳培养基和麦草培养基中的这五种酶活性高。
讨论
棉籽壳、麦草和棉籽壳麦草混合培养基中的CMC酶、FP酶、HC酶、淀粉酶和漆酶活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这与我们以往的研究相似。这进一步说明,在能够长出子实体的培养基中,菌丝体所处的营养环境对酶的活性大小影响较大,而对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影响较小。棉籽壳麦草混合培养基中的这五种胞外酶活性总体上均比棉籽壳培养基和麦草培养基中的这五种胞外酶活性高,这与棉籽壳麦草混合培养基中的两种主料的营养互补和麦草具有良好的通气性有关。培养基中较高的胞外酶活性,有利于木质纤维素和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降解,使菌丝细胞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并转化为子实体的生物量。因此棉籽壳麦草混合培养基能够提高姬松茸的生物学效率。
四、用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接种的姬松茸生物学性状比较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因美味可口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而深受人们欢迎,价格昂贵,供不应求。然而,姬松茸传统的栽培方法均为固体接种法,成本较高。本研究用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接种栽培姬松茸,并对其生物学效率、满袋天数、污染率进行了比较,以探讨用液体菌种接种栽培姬松茸的产业化前景。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姬松茸4号, 福建。
栽培种  采用培养罐液体菌种和酒瓶装麦粒种。 
材料处理  牛粪、麦草和土粒的处理和制作方法同上〔(四)姬松茸栽培原料的筛选〕。 
培养料配方麦草28%,棉籽壳42%,牛粪20%,麦麸5%,石灰2.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 
发酵及袋栽方法  发酵及袋栽方法同上〔(四)。 
、接种、培养  每袋接液体菌种10~15mL,每一配方接500袋,每罐头瓶麦粒种(折合干料约120g)接25袋,每一配方接500袋,每袋平均装料折合干料重0.475kg,25℃恒温培养,观察菌丝萌发情况,记录满袋天数,统计污染袋子数。 
栽培与菇棚管理方法栽培与菇房管理方法同上。记录每潮菇的产量并计算生物学效率。 
结果与讨论
2.1菌丝萌发时间比较 表2显示,姬松茸的液体菌种与麦粒种萌发时间短,分别为24h和36h 。菌种满袋的平均天数液体菌种比麦粒种快得多,分别为34d和52d。 从而使液体菌种比固体菌种生产周期缩短51天左右。(原种 满瓶时间为33天左右)
2.2污染率的比较  用液体菌种接种的500袋中,只有18袋污染,污染率为3.6%。而用固体菌种接种的500袋中,有46袋污染,污染率为9.2%(见表2)
2.3生物学效率比较
用液体菌种接种和用固体菌种接种的菌袋均出5潮菇,其生物学效率见表2。由表2可知,用液体菌种接种的姬松茸生物学效率为42.3%,用固体菌种接种的姬松茸生物学效率为35.6%。用液体菌种接种的姬松茸生物学效率高于用固体菌种接种的姬松茸。
表2用液体菌种接种与固体菌种接种姬松茸平均满袋天数与生物学效率 
菌种 发菌时间(hr) 平均满袋天数(d)    污染率(%) 生物学效率(%)
液体菌种      24         34 3.6 42.3
固体菌种 36 52       9.2       35.6
3、讨论
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菌丝球和菌丝片段可以流散在菌袋的不同部位,萌发点比固体菌种多,接种后菌丝可在袋中的不同部位迅速繁衍生长,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杂菌侵染的机会,减少了污染率,缩短了发菌时间,从而使整个发菌期缩短了18d。 
用液体菌种接种的菌袋平均菌令较短,菌丝代谢旺盛,而用固体菌种接种的菌袋由于菌令较长,靠近接种点附近的菌丝已老化;加之,用液体菌种接种的菌袋污染率比用固体菌种接种的菌袋低,因而,姬松茸用液体菌种接种的菌袋的生物学效率比用固体菌种接种的菌袋高。所以,用液体菌种接种袋栽姬松茸的产业化前景较好。 
五、液体菌种栽培模式的选择
传统的姬松茸栽培是采用混播、层播和穴播3种播种方法进行畦栽或床栽。本研究用液体菌种接种,采用立式袋栽、卧式袋栽和龟背式压块栽培3种模式对姬松茸的生物学效率进行比较,旨在选择最好的栽培模式产。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种 姬松茸4号, 福建。
栽培种采用培养罐液体菌种。 
材料处理  牛粪、麦草和土粒的处理和制作方法同上〔(四)〕。 
培养料配方
麦草28%,棉籽壳42%,牛粪20%,麦麸5%,石灰2.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
发酵及袋栽方法发酵及袋栽方法同上〔(四)〕。 
、接种、培养  每袋平均装料折合干料重0.475kg,每袋接液体菌种10~15mL,25℃恒温培养。 
栽培与菇棚管理方法
1.7.1立式袋栽:在菇棚内挖宽90cm,深15cm左右的畦子,畦垅宽40cm。将发好菌的没有污染的960个菌袋脱袋后立埋于畦中,每排6个,菌棒间留1~2cm的空隙。菌棒间留的空隙内填满细土,加大水灌透。水渗干后,在畦子表层覆土。先覆粗土,以不露菌体为宜,再覆细土,土层厚3~4cm。
卧式袋栽:在菇棚内挖宽90cm,深10cm左右的畦子,畦垅宽40cm。 将发好菌的没有污染的960个菌袋脱袋后平卧于畦上,每排横卧3个,竖卧1个,菌棒间留1~2cm的空隙。菌棒间留的空隙内填满细土,加大水灌透。水渗干后,在畦子表层覆土。先覆粗土,以不露菌体为宜,再覆细土,土层厚3~4cm。 
龟背式压块:在菇棚内建宽90cm,高15cm左右的畦台,畦垅宽40cm。先将畦台用水灌透,将发好菌的没有污染的960个菌袋脱袋后,用木版压成龟背式畦面,菌块中心高15cm,两边略低。菌块压实后,在菌块表面覆土,先覆粗土,以不露菌体为宜,再覆细土,土层厚3~4cm。 
结果与讨论
2.1不同栽培模式的生物学效率
不同栽培模式均出5~6潮菇,其生物学效率见表1。表1显示,龟背式压块栽培模式生物学效率最高,为51.2%,卧式袋栽模式次之,为46.7%,立式袋栽模式最低,为43.8%。龟背式压块栽培模式生物学效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菌床中氧气通透性比其它两种栽培模式好(菌块高于地面15cm、四周暴露在空气中)有关。
表1 姬松茸不同栽培模式生物学效率的比较* 
栽培模式 总鲜重(kg)  平均每袋鲜重(kg)  生物学效率(%)
立式袋栽  199.7  0.208    43.8
卧式袋栽    212.9  0.222   46.7
龟背式压块    233.5   0.243   51.2
*每种栽培模式均960袋,折合干料456kg(0.475kg×960=456kg)
2.1不同栽培模式每平方米栽培袋数
表2显示,龟背式压块栽培模式每平方米栽培袋数最多,为51~52袋,立式袋栽模式次之,为44~45袋,卧式袋栽模式最少,为24~25袋。
表2 姬松茸不同栽培模式每平方米栽培袋数 
栽培模式 立式袋栽  卧式袋栽  龟背式压块
 袋数  44~45    24~25    51~52
3 结论
由于龟背式压块栽培模式的生物学效率比其它两种栽培模式高,加之龟背式压块栽培模式每平方米栽培袋数最多,因此,龟背式压块栽培模式是本研究筛选的最佳栽培模式。
六、栽培季节的筛选
姬松茸属于中温型食用菌,菌丝10~34℃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4~26℃。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8~33℃,最适温度为23~27℃。根据华北地区气候特点,本栽培模式春季栽培可在2月中旬~下旬装袋接种,3月下旬~4月上旬压块栽培,4月下旬出头潮菇,6月下旬栽培结束。秋季栽培应选择6月中旬~下旬装袋接种,7月下旬~中旬压块栽培,8月上旬~中旬出头潮菇,11月上旬栽培结束。
七、姬松茸最佳液体菌种栽培工艺的建立
1.   姬松茸最佳摇瓶种最佳配方和培养条件:
1.1摇瓶培养基:    葡萄糖3%,小麦粉1%,花生饼1.5%,硫酸铵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VB110mg/L
1.2发酵罐培养基  葡萄糖3%,小麦粉1%,花生饼1.5%,硫酸铵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VB110mg/L。
适宜液体培养的姬松茸最佳菌株, 姬松茸4号。 
栽培季节:春季:2月中旬~下旬接种,3月下旬~4月上旬压块栽培,4月下旬出头潮菇。6月下旬栽培结束。秋季:6月中旬~下旬接种,7月下旬~中旬压块栽培,8月上旬~下旬出头潮菇,11月上旬栽培结束。 
最佳栽培袋培养料配方:麦草28%,棉籽壳42%,牛粪20%,麦麸5%,石灰2.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 
最佳栽培模式:龟背式压块栽培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二级摇瓶种和专用母种接种制作的发酵罐种生长曲线
图2姬松茸在不同培养料中生长期间胞外CMC酶活性变化
图3姬松茸在不同培养料中生长期间胞外FP酶活性变化
图4姬松茸在不同培养料中生长期间胞外HC酶活性变化
图5姬松茸在不同培养料中生长期间胞外淀粉酶活性变化
图6姬松茸在不同培养料中生长期间胞外漆酶活性变化。 

Claims (5)

1.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液体菌种时用专用母种代替二级摇瓶种,专用母种的制作不仅成本低于二级摇瓶种,而且用专用母种制作液体菌种时,不使用摇床等大型设备,因而不仅减化了操作过程,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投资。
2.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姬松茸最佳液体菌种栽培工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姬松茸最佳液体菌种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最佳摇瓶培养基为葡萄糖3%,小麦粉1%,花生饼1.5%,硫酸铵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VB110mg/L。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姬松茸最佳液体菌种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最佳发酵罐培养基为葡萄糖3%,小麦粉1%,花生饼1.5%,硫酸铵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VB110mg/L。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姬松茸最佳液体菌种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最佳栽培袋培养料配方为麦草28%,棉籽壳42%,牛粪20%,麦麸5%,石灰2.5%,尿素0.5%,过磷酸钙1%,石膏1%。
CN201310267657XA 2013-07-01 2013-07-01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 Pending CN1034043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7657XA CN103404365A (zh) 2013-07-01 2013-07-01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7657XA CN103404365A (zh) 2013-07-01 2013-07-01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4365A true CN103404365A (zh) 2013-11-27

Family

ID=49597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7657XA Pending CN103404365A (zh) 2013-07-01 2013-07-01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04365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023A (zh) * 2013-12-19 2014-04-02 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含薏苡杆的姬松茸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1494A (zh) * 2014-10-09 2016-04-13 遵义市明华福食用菌种植场 一种姬松茸的培养基质
CN106083337A (zh) * 2016-06-15 2016-11-09 铜仁市侗菇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姬松茸的扩大培养基
CN106119122A (zh) * 2016-06-27 2016-11-16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发芽绿豆胚的姬松茸培养基以及姬松茸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CN106220284A (zh) * 2016-08-04 2016-12-14 贵州宏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9453A (zh) * 2017-12-13 2018-05-1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
CN115088557A (zh) * 2022-06-20 2022-09-23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姬松茸菌株zjjsr001及其栽培方法
CN115413530A (zh) * 2022-10-08 2022-12-0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鹿茸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鹿茸菇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582A (zh) * 2001-09-29 2002-03-13 李宝健 姬松茸大规模液体深层发酵工艺
CN1440637A (zh) * 2003-04-01 2003-09-10 刘永昶 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和装置
CN1440636A (zh) * 2003-04-01 2003-09-10 刘永昶 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所需的专用母种
CN1651568A (zh) * 2004-02-03 2005-08-10 李勇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工艺
CN101063086A (zh) * 2006-04-24 2007-10-31 刘永昶 食用菌液体菌种专用母种的制备方法
CN201878571U (zh) * 2010-11-16 2011-06-29 锁现民 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9582A (zh) * 2001-09-29 2002-03-13 李宝健 姬松茸大规模液体深层发酵工艺
CN1440637A (zh) * 2003-04-01 2003-09-10 刘永昶 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和装置
CN1440636A (zh) * 2003-04-01 2003-09-10 刘永昶 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所需的专用母种
CN1651568A (zh) * 2004-02-03 2005-08-10 李勇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工艺
CN101063086A (zh) * 2006-04-24 2007-10-31 刘永昶 食用菌液体菌种专用母种的制备方法
CN201878571U (zh) * 2010-11-16 2011-06-29 锁现民 子母式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罐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倪新江等: "巴西蘑菇培养料筛选", 《中国蔬菜》, no. 04, 18 July 2003 (2003-07-18) *
蔡德华等: "姬松茸菌丝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中国食用菌》, vol. 22, no. 04, 15 July 2003 (2003-07-15)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023A (zh) * 2013-12-19 2014-04-02 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含薏苡杆的姬松茸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023B (zh) * 2013-12-19 2016-06-29 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含薏苡杆的姬松茸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1494A (zh) * 2014-10-09 2016-04-13 遵义市明华福食用菌种植场 一种姬松茸的培养基质
CN106083337A (zh) * 2016-06-15 2016-11-09 铜仁市侗菇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姬松茸的扩大培养基
CN106119122A (zh) * 2016-06-27 2016-11-16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发芽绿豆胚的姬松茸培养基以及姬松茸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CN106220284A (zh) * 2016-08-04 2016-12-14 贵州宏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姬松茸培养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29453A (zh) * 2017-12-13 2018-05-1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姬松茸培养料及利用其栽培姬松茸方法
CN115088557A (zh) * 2022-06-20 2022-09-23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姬松茸菌株zjjsr001及其栽培方法
CN115088557B (zh) * 2022-06-20 2023-04-28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一种姬松茸菌株zjjsr001及其栽培方法
CN115413530A (zh) * 2022-10-08 2022-12-0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鹿茸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鹿茸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8811B (zh) 一种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香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3404365A (zh) 一种姬松茸液体菌种制作技术的改进方法
CN102173886B (zh) 一种平菇栽培基质及其发酵菌剂与应用
CN103553834B (zh) 一种利用茶蒲和茶籽壳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3524178B (zh) 一种利用山核桃生产加工废弃物制作金针菇栽培料的方法
CN106190862B (zh) 菌渣发酵基质、羊肚菌菌种培养基质及其制法
CN104987156B (zh) 一种利用菌糠的宾王菇培养基及栽培宾王菇的方法
CN106258478B (zh) 利用秸秆发酵基质制作的羊肚菌营养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4364A (zh)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培养及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4429591A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毛木耳的方法
CN103819282A (zh) 一种柑橘皮渣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3431A (zh) 一种利用板栗修剪枝、苞壳、栗壳制作银耳栽培料的方法
CN106146090A (zh) 秸杆发酵基质、羊肚菌菌种培养基质及其制法
CN104094774A (zh) 一种利用荔枝枝屑培养茶薪菇的方法
CN104054507A (zh) 一种平菇高产栽培方法
CN114303794A (zh) 一种香菇培养基及香菇栽培方法
CN109006180A (zh) 一种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9532B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及制备方法
CN105724055B (zh) 一种利用金针菇菌渣提高双孢蘑菇产量的方法
CN104478547A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黄伞的方法
CN104303845A (zh) 一种利用荆条屑培养灵芝的方法
CN106588392A (zh) 利用木耳菌袋家庭栽培黑木耳的方法
CN106718016A (zh) 一种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成量的覆土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3962A (zh) 一种富铁红薯的栽培方法
CN103404366A (zh) 一种黑鲍菇液体菌种制备及高产栽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