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5667B -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95667B CN103395667B CN201310366041.8A CN201310366041A CN103395667B CN 103395667 B CN103395667 B CN 103395667B CN 201310366041 A CN201310366041 A CN 201310366041A CN 103395667 B CN103395667 B CN 1033956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latch segment
- accidental
- fixed
- safety prote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06010068051 Chimer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22114 Injur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属于电梯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关于电梯的安全保护措施,主要是在设备相关位置安装检测开关,当检测到轿厢开门时系统不能发送轿厢运动信号,只有当检测到轿厢门关闭时,系统才发送轿厢运动信号,此时电梯轿厢才能够上升或下降;但如果电梯安全运动倚赖的电梯主机或驱动系统中任一部件发生故障而失灵,轿厢就可能发生意外移动,也就会导致乘客被意外伤害事故的严重后果。
[0003] 近几年,我国已多地发生因电梯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其中以轿门未完全关闭时轿厢意外移动导致的伤害最突出,若乘客在进出电梯时出现故障,其后果就是直接导致对乘客身体的剪切,后果相当严重。因此,本领域急需解决如何及时检测在轿门未完全关闭时发生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及当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如何采取保护措施等安全防护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及时检测在轿门未完全关闭时发生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及当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能立刻对轿厢进行锁止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以进一步提高现有电梯的安全性,实现最大程度地降低电梯意外导致的安全风险,有效保护电梯设备的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包括:一种识别电梯轿门开启状态的触发装置及一种在电梯轿门未关闭状态下发生意外移动时,对轿厢立即进行锁止的执行装置和一种使触发装置与执行装置发生联动的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装置采用机械式触发结构,所述的执行装置采用锁紧块式锁止结构,所述的联动装置采用电控结构。
[0007]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机械式触发结构包括拨杆和摆动杆,所述拨杆固定在电梯轿门或轿门挂板上,所述摆动杆固定在轿厢上;或者,所述的机械式触发结构包括齿条和带齿轮的摆动杆,所述齿条固定在电梯轿门或轿门挂板上,带齿轮的摆动杆固定在轿厢上;所述的锁紧块式锁止结构包括导向板、锁紧块、连接杆和电磁铁,在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锁紧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锁紧块连接,其另一端与轿厢连接;所述电磁铁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的联动装置包括两个检测开关、控制器、固定杆和固定板,所述检测开关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检测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同时与所述电磁铁电连接;所述固定杆的结构和固定位置只要与摆动杆形成嵌合关系即可;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轿厢上、与摆动杆销接,当轿厢发生意外移动时,摆动杆的动作会触控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检测开关。
[0008]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摆动杆还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在轿厢上。
[0009]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当拨杆或齿条固定在轿门挂板上时,还包括转动杆、定位弹簧和连接绳,当拨杆或齿条在发生移动时,能触碰转动杆使其发生转动;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与转动杆连接,其另一端与门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转动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摆动杆连接。
[0010]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锁紧块式锁止结构为一组,包括导向板、锁紧块、连接杆和电磁铁,在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夹角的两个导向槽,所述锁紧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锁紧块连接,其另一端与轿厢销接;所述电磁铁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锁紧块式锁止结构为两组分立的对称结构,每组均包括导向板、锁紧块、连接杆和电磁铁,在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槽,所述锁紧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锁紧块连接,其另一端与轿厢铰接;所述电磁铁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其另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2]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锁紧块为滚轮式或楔块式。
[0013]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接杆上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铰接在轿厢上。
[0014]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还包括一种执行状态检测装置,且所述的执行状态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梯主控制器电连接。
[0015]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执行状态检测装置为2个检测开关。
[0016] 上述的检测开关均可为电磁开关、光电开关、接近开关等无触点式检测开关或触点式检测开关。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包括:一种识别电梯轿门开启状态的触发装置及一种在电梯轿门未关闭状态下发生意外移动时,对轿厢立即进行锁止的执行装置和一种使触发装置与执行装置发生联动的联动装置;因此,本发明可及时检测在轿门未完全关闭时发生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及当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能立刻对轿厢进行锁止的安全防护,提高了现有电梯的安全性,实现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电梯意外导致的安全风险,对保护电梯设备的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本发明所述的安全防护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灵活等优点,可无破坏性地加装于现有电梯设备中,对改进和改良现有电梯的安全性具有显著性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的示意图;
[0019]图2是实施例1提供的触发装置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实施例1提供的触发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实施例1提供的安全防护机构在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实施例2提供的触发装置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7是实施例2提供的触发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实施例2提供的安全防护机构在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6]图9和图10是实施例3提供的触发装置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1、图12和图13是实施例3提供的触发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4是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的示意图;
[0029]图15是实施例4提供的安全防护机构在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6是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的示意图;
[0031]图17是实施例5提供的安全防护机构在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8是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的示意图;
[0033]图19是实施例6提供的安全防护机构在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触发装置;11、拨杆;12、摆动杆;13、齿条;14、带齿轮的摆动杆;15、复位弹費;16、弹費固定座;17、转动杆;18、定位弹費;19、连接绳;2、执彳丁装置;21、导向板;22、导向槽;221、导向槽A;222、导向槽B ;23、锁紧块;231、锁紧块A ;232、锁紧块B ;24、连接杆;25、电磁铁;251、电磁铁A ;252、电磁铁B ;26、弹簧;3、联动装置;31、检测开关A ;32、检测开关B ;33、固定杆;34、固定板;35、控制器;4、执行状态检测装置;41、检测开关C ;42、检测开关D ;5、轿门;6、轿厢;7、厅门;8、轿门挂板;9、门机;10、固定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0036] 实施例1
[0037]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包括:一种识别电梯轿门开启状态的触发装置I及一种在电梯轿门未关闭状态下发生意外移动时,对轿厢立即进行锁止的执行装置2和一种使触发装置I与执行装置2发生联动的联动装置3 ;所述的触发装置I为机械式触发结构,包括拨杆11和摆动杆12,所述拨杆11固定在电梯轿门5上;所述的执行装置2采用锁紧块式锁止结构,包括导向板21、锁紧块23、连接杆24和电磁铁25,在所述导向板21上设有导向槽22,所述锁紧块23与导向槽2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4的一端与锁紧块23连接,其另一端与轿厢6销接;所述电磁铁25的一端与连接杆24连接;所述的联动装置3包括检测开关A31、检测开关B32、固定杆33、固定板34和控制器35,检测开关A31和检测开关B32均固定在固定板34上,且均与控制器3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5同时与所述电磁铁25电连接;所述固定杆33的结构和固定位置只要与摆动杆12形成嵌合关系即可;所述固定板34固定在轿厢6上、与摆动杆12销接。
[003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还包括一种执行状态检测装置4,且所述的执行状态检测装置4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梯主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连接;所述的执行状态检测装置4可为检测开关C41和检测开关D42。
[0039] 上述的检测开关A31、检测开关B32、检测开关C41和检测开关D42均可为电磁开关、光电开关、接近开关等无触点式检测开关或触点式检测开关。
[0040] 如图2所示,所述的摆动杆12还连接有复位弹簧15,所述复位弹簧15通过弹簧固定座16固定在轿厢6上。
[0041]图2所示的是所述的触发装置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轿门5未打开,触发装置I处于未工作状态,拨杆11未与摆动杆12接触,摆动杆12与固定杆33处于未嵌合状态,此时轿厢6可以正常上下运行。
[0042] 如图3所示:当厅门7、轿门5沿开门方向打开,拨杆11也随着轿门5沿开门方向一起移动,在轿门5打开后,拨杆11推动摆动杆12到图中所示位置,此时摆动杆12与固定杆33处于嵌合状态。
[0043] 如图4所示:若此时轿厢6发生向下意外移动,固定板34会因其与轿厢6连接,使其随着轿厢6 —起向下移动,此时摆动杆12的一端与固定杆33发生碰撞,发生旋转,另一端会向下触控检测开关B32,检测开关B3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5,控制器35经过处理信号后,给电磁铁25中的一个通电,连接杆24受到通电电磁铁25的拉动,带动锁紧块23沿着导向板21的导向槽22向上滑动,最终使锁紧块23锁止在固定导轨10上,使轿厢6停止向下意外移动;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会触发检测开关C41,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44] 反之,当轿厢6发生上行意外移动时,相关联动装置3和执行装置2均反向工作,以锁住轿厢6 ;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触发检测开关D42,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45] 实施例2
[0046]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的触发装置I包括齿条13和带齿轮的摆动杆14,所述齿条13固定在电梯轿门5上,带齿轮的摆动杆14销接在固定板34上,固定板34固定在轿厢6上;其余内容均可同实施例1中所述。
[0047]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的示意图。
[0048]图5所示的是触发装置在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轿门5未打开,触发装置I处于未工作状态,齿条13未与带齿轮的摆动杆14接触,带齿轮的摆动杆14与固定杆33处于未嵌合状态,此时轿厢6可以正常上下运行。
[0049] 如图7所示:当厅门7、轿门5沿开门方向打开,齿条13也随着轿门5沿开门方向一起移动,在轿门5打开后,齿条13推动带齿轮的摆动杆14到图中所示位置。此时带齿轮的摆动杆14与固定杆33处于嵌合状态。
[0050] 如图8所示:若此时轿厢6发生向下意外移动,固定板34会因其与轿厢6连接,使其随着轿厢6 —起向下移动,此时带齿轮的摆动杆14的一端与固定杆33发生碰撞,发生旋转,另一端会向下触控检测开关B32,检测开关B3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5,控制器35经过处理信号后,给电磁铁25中的一个通电,连接杆24受到通电电磁铁25的拉动,带动锁紧块23沿着导向板21的导向槽22向上滑动,最终使锁紧块23锁止在固定导轨10上,使轿厢6停止向下意外移动;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会触发检测开关C41,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51] 反之,当轿厢6发生上行意外移动时,相关联动装置3和执行装置2均反向工作,以锁住轿厢6 ;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触发检测开关D42,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52] 实施例3
[0053]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的触发装置不仅包括拨杆11和摆动杆12,还包括转动杆17、定位弹簧18和连接绳19,拨杆11固定在轿门挂板8上,轿门5安装在轿门挂板8上,轿门挂板8在门机9内部沿导轨移动;转动杆17铰接在门机9上,一端连接连接绳19,另一端连接定位弹簧18,定位弹簧18的另一端与门机9固定连接;连接绳19与摆动杆12连接;当拨杆11发生移动时,能触碰转动杆17使其发生转动;其余内容均可同实施例1中所述。
[0054]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当轿门5打开时,轿门挂板8向开门方向移动,拨杆11拨动转动杆17旋转,使转动杆17旋转至一定角度后由定位弹簧18进行拉紧定位,同时在转动杆17旋转时,拉动连接绳19,当连接绳19受拉力后,拉动摆动杆12,使摆动杆12和固定杆33处于嵌合状态。
[0055] 如图1和图4所示:若此时轿厢6发生向下意外移动,固定板34会因其与轿厢6连接,使其随着轿厢6 —起向下移动,此时摆动杆12的一端与固定杆33发生碰撞,发生旋转,另一端会向下触控检测开关B32,检测开关B3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5,控制器35经过处理信号后,给电磁铁25中的一个通电,连接杆24受到通电电磁铁25的拉动,带动锁紧块23沿着导向板21的导向槽22向上滑动,最终使锁紧块23锁止在固定导轨10上,使轿厢6停止向下意外移动;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会触发检测开关C41,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56] 反之,当轿厢6发生上行意外移动时,相关联动装置3和执行装置2均反向工作,以锁住轿厢6 ;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触发检测开关D42,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57]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说明触发装置的安装位置可以是各种可能的位置,只要保证在轿门打开时,能使本专利所述的触发装置发生动作即可;当然优选简单便捷的安装位置(如实施例1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位置)。
[0058] 实施例4
[0059] 如图14和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执行装置中的锁紧块23由滚轮式替换为楔块式;其余内容均可同实施例1中所述。
[0060] 若此时轿厢6发生向下意外移动,固定板34会因其与轿厢6连接,使其随着轿厢6一起向下移动,此时摆动杆12的一端与固定杆33发生碰撞,发生旋转,另一端会向下触控检测开关B32,检测开关B3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5,控制器35经过处理信号后,给电磁铁25中的一个通电,连接杆24受到通电电磁铁25的拉动,带动锁紧块(楔块)23沿着导向板21的导向槽22向上滑动,最终使锁紧块(楔块)23锁止在固定导轨10上,使轿厢6停止向下意外移动;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会触发检测开关C41,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61] 反之,当轿厢6发生上行意外移动时,相关联动装置3和执行装置2均反向工作,以锁住轿厢6 ;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触发检测开关D42,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62] 实施例5
[0063] 如图16和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的执行装置为两组分立的对称结构,每组均包括导向板21、锁紧块23、连接杆24和电磁铁25,在所述导向板21上设有导向槽22,所述锁紧块23与导向槽2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4的一端与锁紧块23连接,其另一端与轿厢6铰接;所述电磁铁25的一端与连接杆24连接;所述的联动装置3包括检测开关A31、检测开关B32、固定杆33、固定板34和控制器35,检测开关A31和检测开关B32均固定在固定板34上,且均与控制器35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5同时与所述电磁铁25电连接;所述固定杆33的结构和固定位置只要与摆动杆12形成嵌合关系即可;所述固定板34固定在轿厢6上、与摆动杆12销接;其余内容均可同实施例1中所述。
[0064] 若此时轿厢6发生向下意外移动,固定板34会因其与轿厢6连接,使其随着轿厢6一起向下移动,此时摆动杆12的一端与固定杆33发生碰撞,发生旋转,另一端会向下触控检测开关B32,检测开关B3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5,控制器35经过处理信号后,给电磁铁251通电,连接杆24受到电磁铁251的拉动,使锁紧块231沿着导向板21的导向槽221向上滑动,最终使锁紧块231锁止在固定导轨10上,使轿厢6停止向下意外移动;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会触发检测开关C41,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65] 反之,当轿厢6发生上行意外移动时,固定板34会因其与轿厢6连接,使其随着轿厢6 —起向上移动,此时摆动杆12的一端与固定杆33发生碰撞,发生旋转,另一端会向上触控检测开关A31,检测开关A31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35,控制器35经过处理信号后,给电磁铁252通电,连接杆24受到电磁铁252的拉动,带动锁紧块231沿着导向板21的导向槽221向下滑动,最终使锁紧块231锁止在固定导轨10上,使轿厢6停止向上意外移动;同时,连接杆24在工作时会触发检测开关D42,使其工作状态信号发至外部电梯控制器内,告知所述执行装置已经工作。
[0066] 实施例6
[0067]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与实施例5的区别仅在于:执行装置中的锁紧块231和锁紧块232均由滚轮式替换为楔块式。
[0068]图19所示的是在轿厢6发生向下意外移动时,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69] 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包括:一种识别电梯轿门开启状态的触发装置及一种在电梯轿门未关闭状态下发生意外移动时,对轿厢立即进行锁止的执行装置和一种使触发装置与执行装置发生联动的联动装置;因此,本发明可及时检测在轿门未完全关闭时发生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及当发生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能立刻对轿厢进行锁止的安全防护,提高了现有电梯的安全性,实现了最大程度地降低电梯意外导致的安全风险,对保护电梯设备的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本发明所述的安全防护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安装方便灵活等优点,可无破坏性地加装于现有电梯设备中,不需要对现有电梯进行大的改动,通用性强,对改进和改良现有电梯的安全性具有显著性实用价值。
[0070]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66041.8A CN103395667B (zh) | 2013-08-21 | 2013-08-21 |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66041.8A CN103395667B (zh) | 2013-08-21 | 2013-08-21 |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5667A CN103395667A (zh) | 2013-11-20 |
CN103395667B true CN103395667B (zh) | 2015-07-29 |
Family
ID=49559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66041.8A CN103395667B (zh) | 2013-08-21 | 2013-08-21 |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9566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3522B (zh) * | 2013-12-23 | 2016-03-30 | 王伟峰 | 一种用于防护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机构中的联动装置 |
CN104944242A (zh) * | 2015-07-10 | 2015-09-30 | 张黎明 | 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在门打开状态下意外移动安全装置 |
CN106014016B (zh) * | 2016-07-07 | 2018-01-09 |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列车门系统的紧急解锁操作装置 |
CN106115403A (zh) * | 2016-08-25 | 2016-11-16 | 陕西小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门刀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联动机构 |
CN109626163B (zh) * | 2018-12-21 | 2020-07-10 | 深圳技术大学(筹) | 电梯开门运行故障的监测方法与装置 |
CN109650210A (zh) * | 2019-01-30 | 2019-04-19 | 王国荣 | 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526579A1 (ru) * | 1974-02-05 | 1976-08-30 | Коломенский тепловоз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им.В.В.Куйбышева | Ловитель |
GB1459537A (en) * | 1974-11-21 | 1976-12-22 | Maquinaria Y Utiles Para La Co | Elevator |
US5937973A (en) * | 1996-11-11 | 1999-08-17 | Inventio Ag | Brake triggering device |
CN2581392Y (zh) * | 2002-11-09 | 2003-10-22 | 王启明 | 物料提升机断绳保护、开门自锁防坠装置 |
KR100609009B1 (ko) * | 2006-04-03 | 2006-08-09 | 덕 규 김 | 엘리베이터용 양방향 비상 정지장치 |
CN101134547A (zh) * | 2006-08-30 | 2008-03-05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固定装置 |
CN101407297A (zh) * | 2007-10-12 | 2009-04-15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的轿箱室保持系统 |
CN101462665A (zh) * | 2007-12-17 | 2009-06-24 | 白士良 | 可以设置多种启动方式的电梯安全杠装置 |
CN101992984A (zh) * | 2010-11-02 | 2011-03-30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轿厢平层开门异动保护装置 |
CN203428678U (zh) * | 2013-08-21 | 2014-02-12 | 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 |
CN203428677U (zh) * | 2013-08-21 | 2014-02-12 | 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防止电梯意外的安全防护装置 |
-
2013
- 2013-08-21 CN CN201310366041.8A patent/CN10339566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526579A1 (ru) * | 1974-02-05 | 1976-08-30 | Коломенский тепловоз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им.В.В.Куйбышева | Ловитель |
GB1459537A (en) * | 1974-11-21 | 1976-12-22 | Maquinaria Y Utiles Para La Co | Elevator |
US5937973A (en) * | 1996-11-11 | 1999-08-17 | Inventio Ag | Brake triggering device |
CN2581392Y (zh) * | 2002-11-09 | 2003-10-22 | 王启明 | 物料提升机断绳保护、开门自锁防坠装置 |
KR100609009B1 (ko) * | 2006-04-03 | 2006-08-09 | 덕 규 김 | 엘리베이터용 양방향 비상 정지장치 |
CN101134547A (zh) * | 2006-08-30 | 2008-03-05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固定装置 |
CN101407297A (zh) * | 2007-10-12 | 2009-04-15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的轿箱室保持系统 |
CN101462665A (zh) * | 2007-12-17 | 2009-06-24 | 白士良 | 可以设置多种启动方式的电梯安全杠装置 |
CN101992984A (zh) * | 2010-11-02 | 2011-03-30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轿厢平层开门异动保护装置 |
CN203428678U (zh) * | 2013-08-21 | 2014-02-12 | 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防护机构 |
CN203428677U (zh) * | 2013-08-21 | 2014-02-12 | 上海微频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防止电梯意外的安全防护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5667A (zh) | 2013-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15295B2 (en) | Vehicle closure member power actuator control | |
CN102022038B (zh) | 用于关闭开口的机构的防护锁 | |
US7350625B2 (en) | Shaft door monitoring system for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 |
ES2393607T3 (es) | Ascensor con un foso de poca profundidad y/o con poco espacio libre superior | |
US10040669B2 (en) | Asynchronous door knife of elevator integrated car door lock | |
EP2454183B1 (en) | Healthcheck of door obstruction device field of the disclosure | |
CN201546464U (zh) | Atm交易防护舱 | |
CN104118784B (zh) | 一种电梯的平层防溜动方法及装置 | |
US20060174540A1 (en) | Device for actuating and locking elevator doors comprising driving runners | |
CN105800434B (zh) | 开关门异常的变频检测系统及方法 | |
BRPI0415914B1 (pt) | Sistema de detecção de anormalidade dos relógios das unidades de processamento do controle do elevador | |
ES2691320T3 (es) | Procedimiento para controlar puertas de andén y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puertas de andén | |
CN103754720B (zh) | 一种防止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 | |
EP2263963B1 (en) | Elevator car door lock | |
EP3012217A1 (en) | Safety system for elevator | |
JP5743023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安全装置 | |
EP2358626B1 (en) | Device for preventing travel of an elevator with its doors open | |
DE112014007061T5 (de) | Aufzugkabinentürvorrichtung | |
CN103195324B (zh) | 一种可防止夹伤的汽车自动车门系统 | |
CN102400584B (zh) | 立体车库用防坠落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立体车库 | |
CN205132805U (zh) | 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 |
CN103086225A (zh) | 电梯防溜车保护装置 | |
CN101081677B (zh) |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 | |
CN102085990A (zh) | 电梯厅门异常开启智能报警系统及其安全检测方法 | |
CN203570011U (zh) | Brt快速公交安全门电子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5 Address after: 200040, room 732, 201 Huashan Road, 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Wang Weifeng Address before: 201613 Shanghai city of Songjiang District Chen Road No. 225 Building 2 layer 1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eiPinLai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5 Address after: 200040, room 732, 201 Huashan Road, Shanghai, Jing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Wang Weifeng Address before: 201613 Shanghai city of Songjiang District Chen Road No. 225 Building 2 layer 1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WeiPinLai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