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2081A - 空气弹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弹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92081A CN103392081A CN2012800103810A CN201280010381A CN103392081A CN 103392081 A CN103392081 A CN 103392081A CN 2012800103810 A CN2012800103810 A CN 2012800103810A CN 201280010381 A CN201280010381 A CN 201280010381A CN 103392081 A CN103392081 A CN 1033920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base
- base section
- contacting part
- joining portion
- barrier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02—Arrangements permitting limited transverse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vehicle underframe or bolster and bogie; Connections between underframes and bog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02—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fluid sp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2—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gas only or vacuum
- F16F9/04—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gas only or vacuum in a chamber with a flexible wall
- F16F9/05—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gas only or vacuum in a chamber with a flexible wall the flexible wall being of the rolling diaphragm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空气弹簧装置(1),其包括隔膜(5),隔膜(5)具有上构件(2)、下构件(3)和筒状膜构件(4),筒状膜构件的两开口端部(4a、4b)连接到两构件从而利用两构件进行密封,上构件(2)和下构件(3)设置有在隔膜(5)的内部排气后的排气状态下能够滑动地彼此接触的接触部(11、18),其中,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接触部(11)的上构件(2)和下构件(3)中的至少一方包括支承座部(12)和接合部(22A、22B),支承座部(12)从隔膜(5)的轴线(O)方向外侧支承接触部(11);接合部(22A、22B)设置于接触部(11)并且通过与设置于支承座部(12)的被接合部(21A、21B)接合来限制接触部(11)相对于支承座部(12)在轴向方向和径向各方的相对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布置在铁道车辆等的主体和底盘(carriage)之间的空气弹簧装置。要求2011年2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40031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空气弹簧装置,从现有技术例如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造。空气弹簧装置包括隔膜,该隔膜具有上构件、下构件和筒状膜构件,筒状膜构件的两开口端部连接到上构件和下构件从而利用上构件和下构件进行密封。此外,在上构件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滑动面。下构件配备有滑动板和支承座部,上构件的滑动面在隔膜的内部排气后的排气状态下与滑动板接触,支承座部从滑动板的下侧支承滑动板。滑动板由树脂材料形成以便减小滑动板和滑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滑动板通过粘接固定到支承座部的上表面。
在上述空气弹簧装置中,即使在排气状态下,滑动面和滑动板也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滑动。因此,能够使上构件和下构件沿径向相对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73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上述空气弹簧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当滑动面和滑动板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滑动时,滑动板容易从支承座部分离和剥离。
此外,为了抑制滑动板从支承座部剥离,可以考虑将滑动板和支承座部用相同的树脂材料一体地成型。然而,在该情况下,与支承座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相比,强度变弱或易于发生蠕变(creep),这可能影响下构件的耐久性。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的方面,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接触部与支承座部分离的空气弹簧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空气弹簧装置,其包括:隔膜,所述隔膜具有上构件、下构件和筒状膜构件,所述筒状膜构件的两开口端部连接到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从而利用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进行密封,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设置有在所述隔膜的内部排气后的排气状态下能够滑动地彼此接触的接触部,其中,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所述接触部的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包括:支承座部,所述支承座部从所述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支承所述接触部;以及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设置于所述接触部并且通过与设置于所述支承座部的被接合部接合来限制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支承座部沿轴向方向和径向的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接合部设置在由支承座部支承的接触部中。因此,接合部与被接合部接合,这使得能够限制接触部相对于支承座部在轴线方向和径向各方的相对移动。此外,能够抑制由支承座部支承的、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接触部当接触部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滑动时从支承座部分离。
通过将接合部设置于接触部,能在抑制接触部从支承座部分离的同时独立地形成接触部和支承座部。因此,例如通过由金属材料形成支承座部,能够容易地确保下构件的耐久性。
此外,上构件和下构件的至少一方的接触部由树脂材料形成。因此,例如通过采用摩擦系数比形成支承座部的材料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作为形成接触部的树脂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小接触部之间的摩擦系数。
此外,所述接合部可以由与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所述接触部相同的树脂材料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接触部。
在该情况下,接合部由与设置有接合部的接触部相同的树脂材料与接触部一体地形成。因此,接合部和接触部的连接体能够例如通过注射成型等一体地成型,并且能够容易地形成。
此外,连接体可以通过注射成型一体地形成。因此,当例如通过采用埋入成型来成型连接体时,能够在形成连接体的同时使接合部与被接合部接合,在埋入成型中,在支承座部布置在金属模具内部的状态下将树脂材料注射到金属模具中来成型连接体。结果,能够简化空气弹簧装置的制造作业。
此外,当如上所述通过埋入成型来成型连接体时,能够使连接体与支承座部紧密接触。结果,能够有效地抑制接触部从支承座部分离。
此外,所述被接合部可以以槽状形成在所述支承座部的外周面。此外,所述接合部可以包括筒状部和突起部,所述筒状部从所述接触部的外周缘朝向所述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延伸并且从外侧装配到所述支承座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上突出并且布置在所述被接合部中。
在该情况下,由于接合部的筒状部从外侧装配到支承座部,所以能够通过筒状部的内周面与支承座部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制接触部和支承座部之间的沿径向的相对移动。
此外,由于接合部的突起部布置在被接合部中,所以能够通过突起部和被接合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制接触部和支承座部之间的沿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
筒状部从接触部的外周缘朝向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延伸。因此,如上所述,能够通过突起部和被接合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制接触部和支承座部之间的沿轴线方向的相对移动,这使得能抑制接触部的包括外周缘在内的外周侧部朝向隔膜的轴线方向内侧弯曲回来。
此外,两接触部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反复滑动,由此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接触部的外周侧部容易弯曲回来。因此,能够显著地增进上述作业效果。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有关的空气弹簧装置,能够抑制接触部从支承座部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空气弹簧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形成图1所示的空气弹簧装置的板状基部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空气弹簧装置中的隔膜的内部排气后的排气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说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空气弹簧装置。
如图1所示,空气弹簧装置1包括隔膜5和辅助弹性体6,隔膜5包括上面板(上构件)2、下面板(下构件)3和筒状膜构件4,筒状膜构件4具有开口端部4a、4b和位于开口端部4a、4b之间的中间部4c,开口端部4a、4b连接到上面板2和下面板3从而利用上构件2和下构件3进行密封,中间部4c向径向外侧膨出,辅助弹性体6连接到隔膜5的下面板3。空气弹簧装置1例如设置在铁道车辆等的主体和底盘(未示出)之间。
辅助弹性体6形成为筒状,并且上面板2、下面板3、筒状膜构件4和辅助弹性体6的各自中心轴线位于共同轴线上。
下文中,共同轴线假定为轴线O,沿轴线O的上面板2侧假定为上侧,下面板3侧假定为下侧,与轴线O垂直的方向假定为径向,绕轴线O转动的方向假定为周向。
辅助弹性体6的轴线O方向和径向的弹簧常数均比填充有诸如空气等气体的隔膜5的轴线O方向和径向的弹簧常数高。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弹性体6由层叠橡胶构成,该层叠橡胶包括环状下板7、环状上板8以及在下板7和上板8之间沿轴线O方向交替地布置的环状橡胶板9和环状金属板10。下板7、上板8、橡胶板9和金属板10布置为与轴线O同轴。下板7、上板8、金属板10和橡胶板9通过硫化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辅助弹性体6的各构件的外径中,上板8的外径最大,上板8的外周缘部向径向外侧突出。
此外,在构成辅助弹性体6的各构件的内径中,下板7的内径最小,下板7的内周缘部向径向内侧突出。
此外,连通筒部7a装配到下板7中,连通筒部7a的内部沿轴线O方向向两侧开口并且与辅助弹性体6的内部连通。用于向隔膜5供给诸如空气等气体并且从隔膜5排气的空气供给构件、辅助罐等(未示出)气密地连接到连通筒部7a的从下板7向下突出的部分。
隔膜5的下面板3包括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树脂板部(接触部)11和从下侧(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支承树脂板部11的支承座部12。树脂板部11和支承座部12布置成与轴线O同轴。
支承座部12例如由金属材料等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座部12构造成使得与轴线O同轴地布置的大径部12a和小径部12b沿轴线O方向从下侧(外侧)按该顺序彼此连接。支承座部12的大径部12a的外径小于辅助弹性体6的上板8的外径。
此外,支承座部12通过紧固螺栓13固定到辅助弹性体6的上板8。因此,下面板3和辅助弹性体6彼此气密地连接,辅助弹性体6的内部和外部之间通过下面板3和辅助弹性体6之间的间隙所进行的连通被阻断。
此外,支承座部12形成有多个螺栓孔14,紧固螺栓13通过该螺栓孔14插入。如图2所示,螺栓孔14沿轴线O方向贯通支承座部12并且沿周向间隔地布置为多个。在从轴线O方向的上侧观察的俯视图中,多个螺栓孔14沿周向等间隔地布置在环绕轴线O的同一圆上。
此外,如图1所示,在支撑部12中,与辅助弹性体6的内部和隔膜5的内部连通的给排孔15沿轴线O方向贯通。给排孔15与轴线O同轴地布置,并且通过辅助弹性体6的内部与连通筒状部7a的内部连通。
此外,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母螺纹部15a形成于给排孔15,包含在用于向上举升下面板3的悬挂装置(未示出)中的悬挂螺栓可以拧入母螺纹部15a。
在辅助弹性体6的上板8中,位于支承座部12的径向外侧的外周缘部被环状橡胶座16从上侧和径向外侧覆盖。橡胶座16的内周缘部介于下面板3的支承座部12和辅助弹性体6的上板8之间。
树脂板部11的下表面与支承座部12的上表面接触。此外,树脂板部11的外径与支承座部12的大径部12a的外径相等。树脂板部11在轴线O方向上比支承座部12薄。此外,在树脂板部11中,在与支承座部12的螺栓孔14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插入孔11a,插入孔11a与螺栓孔14同轴并且当从上表面观察时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此外,在树脂板部11中,在与支承座部12的给排孔15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连通孔11b,连通孔11b的直径比给排孔15的直径大并且该连通孔11b与隔膜5的内部和给排孔15连通。
此外,优选使用摩擦系数比用于形成支承座部12的材料的摩擦系数小的材料作为用于形成树脂板部11的树脂材料。例如,采用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等作为该树脂材料,优选采用聚乙烯、聚缩醛等。
上面板2包括主体板部17和突起部(接触部)18,主体板部17的外径比筒状膜构件4的外径大,伸出部18从主体板部17的径向中央部向下(在轴线方向上朝向隔膜的内侧)伸出。主体板部17和伸出部18布置成与轴线O同轴。
伸出部18形成为有底的筒状并且在轴线O方向上面对下面板3的树脂板部11。伸出部18的外径与树脂板部11的外径相等。
此外,在主体板部17中,位于伸出部18的径向外侧的外周侧部被环状橡胶膜19从下侧覆盖。在伸出部18和橡胶膜19之间设置径向间隙。
此外,上面板2设置有贯通筒部20,该贯通筒部20沿轴线O方向贯通主体板部17和伸出部18,并且隔膜5的内部和外部通过该贯通筒部20彼此连通。贯通筒部20的下端面与伸出部18的下表面共面。贯通筒部20的上端部在主体板部17的上方突出。例如,上述气体供给部件、辅助罐等气密地连接到贯通筒部20的上端部。
筒状膜构件4具有挠性,例如由弹性体材料形成,该弹性体材料优选为橡胶材料等。此外,筒状膜构件4的开口端部4a、4b中的上开口端部4a气密地且从外侧装配到上面板2的伸出部18并且布置在伸出部18和橡胶膜19的之间的间隙中。此外,开口端部4a、4b中的下开口端部4b气密地且从外侧装配到下面板3的支承座部12并且布置在橡胶座16上。
此外,筒状膜构件4的中间部4c从辅助弹性体6的上板8向径向外侧突出。中间部4c经由设置在下面板3侧的橡胶座16从上侧和径向外侧与辅助弹性体6的上板8接触。此外,中间部4c经由设置在上面板2侧的橡胶膜19从下侧与上面板2的主体板部17接触。
上面板2的伸出部18和下面板3的树脂板部11在气体填充在隔膜5中的填充状态下沿轴线O方向彼此分离并且彼此面对。如图3所示,在隔膜5的内部排气后的排气状态下,伸出部18和树脂板部11能够滑动地彼此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填充状态下的隔膜5中,隔膜空间S形成为包括中央空间S1和外周空间S2,中央空间S1位于上面板2的伸出部18和下面板3的树脂板部11之间,外周空间S2位于筒状膜构件4中、沿整周延伸并且从径向外侧连接到中央空间S1。
在填充状态下,上面板2侧的贯通筒部20的内部和下面板3侧的给排孔15分别通过位于上面板2的伸出部18和下面板3的树脂板部11之间的中央空间S1与筒状膜构件4中的外周空间S2连通。在填充状态下,例如,气体通过给排孔15供给到贯通筒部20的内部或隔膜5的内部或者从贯通筒部20的内部或隔膜5的内部排出,由此调节隔膜5中的压力。
此外,当在填充状态下气体通过贯通筒部20的内部或给排孔15从隔膜5的内部排出时,中央空间S1和外周空间S2分别逐渐减小。此外,上面板2的伸出部18和下面板3的树脂板部11沿轴线O方向逐渐彼此靠近。此外,筒状膜构件4逐渐地经历收缩变形。此外,如图3所示,当进入排气状态,伸出部18和树脂板部11彼此接触,中央空间S1消失。
在排气状态下,上面板2的伸出部18和下面板3的树脂板部11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滑动。因此,上面板2和下面板3能够沿径向相对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板部11设置有接合部22A和22B,该接合部22A和22B通过与设置于支承座部12的被接合部21A和21B接合来限制树脂板部11相对于支承座部12的在轴线O方向和径向各方的相对移动。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作为接合部22A和22B以及被接合部21A和21B,包括第一接合部22A和与第一接合部22A接合的第一被接合部21A,第一接合部22A具有筒状部23,筒状部23从树脂板部11的外周缘向下(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延伸并且从外侧装配到支承座部12。此外,包括第二接合部22B和与第二接合部22B接合的第二被接合部21B,第二接合部22B具有柱状部24,柱状部24从位于树脂板部11的外周缘内侧的部分向下延伸。
第一被接合部21A以槽状形成在支承座部12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接合部21A在支承座部12的小径部12b中沿周向在整周上延伸。在沿着轴线O的纵向截面中观察时,第一被接合部21A的形状为边部沿轴线O方向和径向延伸的矩形形状。
第一接合部22A的筒状部23从外侧装配到支承座部12的小径部12b。筒状部23的外周面与支承座部12的大径部12a的外周面共面。此外,筒状部23介于支承座部12的小径部12b和筒状膜构件4的下开口端部4b之间。
在筒状部23的内周面上,布置在第一被接合部21A中的突起部25向径向内侧突出。突起部25形成为沿周向在整周上延伸的环状,突起部25和第一被接合部21A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
根据上述第一接合部22A和第一被接合部21A,第一接合部22A的筒状部23从外侧装配到支承座部12。因此,能够通过筒状部23的内周面与支承座部12的外周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制树脂板部11和支承座部12之间的沿径向的相对移动。
此外,第一接合部22A的突起部25布置在第一被接合部21A中。因此,能够通过突起部25和第一被接合部21A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制树脂板部11和支承座部12之间的沿轴线O方向的相对移动。
第二被接合部21B包括沿轴线O方向贯通支承座部12的通孔26和形成在通孔26的内周面上的接合凹部27。
如图2所示,多个通孔26在支承座部12中沿周向间隔地布置在螺栓孔14的径向内侧。当从上面观察时,多个通孔26沿周向等间隔地布置在环绕轴线O的同一圆上。
此外,如图1所示,接合凹部27以槽状沿整周形成在通孔26的内周面上,并且朝向支承座部12的下表面开口。在纵向截面中观察时,接合凹部27的形状为各边部沿轴线O方向和径向延伸的矩形形状。
第二接合部22B的多个柱状部24沿周向间隔地布置,并且插入各通孔26中。通孔26和插入通孔26中的柱状部24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
各柱状部24均设置有接合凸部28,接合凸部28布置在第二被接合部21B的接合凹部27中。接合凸部28形成为在柱状部24的外周面沿整周延伸的环状。此外,接合凸部28和接合凹部27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
根据上述第二接合部22B和第二被接合部21B,第二接合部22B的柱状部24插入第二被接合部21B的通孔26中。因此,能够通过柱状部24和通孔26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制树脂板部11和支承座部12之间的沿径向的相对移动。
此外,第二接合部22B和第二被接合部21B分别设置为多个。因此,多个柱状部24和通孔26的内周面彼此接触,由此能够限制树脂板部11和支承座部12之间的沿周向的相对移动。
此外,第二接合部22B的接合凸部28设置在第二被接合部21B的接合凹部27中。因此,能够通过接合凸部28和接合凹部27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制树脂板部11和支承座部12之间的沿轴线O方向的相对移动。
第一接合部22A和第二接合部22B两者均由与树脂板部11相同的树脂材料制成并且一体地设置在树脂板部11中。接合部22A和22B两者与树脂板部11的连接体29通过注射成型而一体地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埋入成型来一体地成型连接体29,在埋入成型中,在将支承座部12布置在金属模具(未示出)中的状态下,将树脂材料注射到金属模具中以成型连接体29。此外,通过埋入成型来成型连接体29,连接体29的与支承座部12接触的部分在几乎整个表面上与支承座部12紧密接触。
如上所述,根据与本实施方式有关的空气弹簧装置1,接合部22A和22B设置于树脂板部11。因此,接合部22A和22B分别与被接合部21A和21B接合,由此能限制树脂板部11相对于支承座部12在轴线O方向和径向各方的相对移动。结果,当树脂板部11和上面板2的伸出部18在相互接触的状态下滑动时,能够抑制树脂板部11从支承座部12分离。
此外,通过为树脂板部11设置接合部22A和22B,能够在抑制树脂板部11从支承座部12分离的同时独立地形成树脂板部11和支承座部12。因此,例如,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由金属材料等形成支承座部12来容易地确保下面板3的耐久性。
此外,例如,采用摩擦系数比用于形成支承座部12的材料的磨擦系数小的材料来作为用于形成树脂板部11的树脂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小树脂板部11和上面板2的伸出部18之间的摩擦系数。
此外,接合部22A和22B一体地设置于树脂板部11并且由与树脂板部11相同的树脂材料形成。因此,能够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注射成型等一体地成型接合部22A和22B与树脂板部11的连接体29,由此能够容易地形成连接体29。
此外,能够通过注射成型来一体地成型连接体29。因此,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采用埋入成型等成型连接体29时,能够在形成连接体29的同时使接合部22A和22B与被接合部21A和21B接合。结果,能够简化空气弹簧装置1的制造作业。
此外,当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埋入成型来成型连接体29时,能够使连接体29与支承座部12紧密接触,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树脂板部11从支承座部12分离。
此外,第一接合部22A的筒状部23从树脂板部11的外周缘向下延伸。因此,如上所述,能够通过第一接合部22A的突起部25和第一被接合部21A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来限制树脂板部11和支承座部12之间的沿轴线O方向的相对移动。结果,能够抑制树脂板部11的包括外周缘在内的外周侧部向上弯曲。
此外,通过在树脂板部11和上面板2的伸出部18彼此接触的状态下反复滑动,树脂板部11的外周侧部容易地弯曲回来。为此,能够更显著地实现上述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增加各种变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包括第一接合部22A和第一被接合部21A以及第二接合部22B和第二被接合部21B这两种接合部和被接合部作为接合部22A和22B以及被接合部21A和21B,然而不限于此,可以包含其中任意一种。
此外,接合部22A和22B以及被接合部21A和21B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构造,只要采用设置于树脂板部并且通过与设置于支承座部的被接合部接合来限制树脂板部相对于支承座部在轴线方向和径向各方的相对移动的接合部,即可适当地改变接合部的构造。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通过埋入成型来成型连接体29,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连接体29和支承座部12可以独立地形成然后组装。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接合部22A和22B与树脂板部11设置为一体并且由与树脂板部11相同的材料形成,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树脂板部11和接合部22A和22B可以通过由二色成型来成型连接体29而由不同的树脂材料形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树脂板部11设置在下面板3侧,但是树脂板部11可以设置在上面板2侧并且可以设置在两侧。例如,当树脂板部11设置在上面板2侧时,可以提供如下构造:树脂板部由上面板的伸出部(支承座部)从上侧(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支承,与接合部接合的被接合部设置于伸出部。
此外,被采用为上构件的上面板2和被采用为下构件的下面板3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那些。
即,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在隔膜的内部排气后的排气状态下能够彼此滑动接触的接触部设置于上构件和下构件的每一方,上构件和下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由树脂形成的接触部并且包括从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支承接触部的支承座部和设置于接触部的接合部,并且该接合部通过与设置于支承座部的被接合部接合来限制接触部相对于支承座部在轴线方向和径向各方的相对移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辅助弹性体6由层叠橡胶构成,然而辅助弹性体6可以适当地变型为轴线O方向和径向的各弹簧常数比填充有气体的隔膜5的弹簧常数高的其他构造。例如,可以采用包括下板、上板和布置在所述板之间并且通过硫化固定到两板的筒状弹性构件的构造。
此外,可以不用辅助弹性体6。在这种情况下,下面板3可以包括与辅助弹性体6的上板8对应的构造。
此外,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用公知的部件来适当地替换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并且可以适当地组合变形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与本发明有关的空气弹簧装置,能够抑制接触部从支承座部分离。
附图标记说明
1 空气弹簧装置
2 上面板
3 下面板
4 筒状膜构件
4a、4b 开口端部
5 隔膜
11 树脂板部(接触部)
12 支承座部
18 伸出部(接触部)
21A、21B 被接合部
22A、22B 接合部
23 筒状部
25 突起部
Claims (3)
1.一种空气弹簧装置,其包括:
隔膜,所述隔膜具有上构件、下构件和筒状膜构件,所述筒状膜构件的两开口端部连接到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从而利用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进行密封,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设置有在所述隔膜的内部排气后的排气状态下能够滑动地彼此接触的接触部,
其中,具有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所述接触部的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包括:
支承座部,所述支承座部从所述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支承所述接触部;以及
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设置于所述接触部并且通过与设置于所述支承座部的被接合部接合来限制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支承座部沿轴向方向和径向的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由与设置有所述接合部的所述接触部相同的树脂材料与所述接触部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接合部以槽状形成在所述支承座部的外周面,并且
所述接合部包括筒状部和突起部,所述筒状部从所述接触部的外周缘朝向所述隔膜的轴线方向外侧延伸并且从外侧装配到所述支承座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上突出并且布置在所述被接合部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82108.1A CN104912989B (zh) | 2011-02-25 | 2012-02-23 | 空气弹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40031A JP5743604B2 (ja) | 2011-02-25 | 2011-02-25 | 空気ばね装置 |
JP2011-040031 | 2011-02-25 | ||
PCT/JP2012/054406 WO2012115183A1 (ja) | 2011-02-25 | 2012-02-23 | 空気ばね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82108.1A Division CN104912989B (zh) | 2011-02-25 | 2012-02-23 | 空气弹簧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2081A true CN103392081A (zh) | 2013-11-13 |
CN103392081B CN103392081B (zh) | 2015-08-26 |
Family
ID=467209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82108.1A Active CN104912989B (zh) | 2011-02-25 | 2012-02-23 | 空气弹簧装置 |
CN201280010381.0A Active CN103392081B (zh) | 2011-02-25 | 2012-02-23 | 空气弹簧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82108.1A Active CN104912989B (zh) | 2011-02-25 | 2012-02-23 | 空气弹簧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679856B1 (zh) |
JP (1) | JP5743604B2 (zh) |
CN (2) | CN104912989B (zh) |
ES (1) | ES2778856T3 (zh) |
WO (1) | WO201211518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04362A (zh) * | 2017-07-04 | 2019-01-15 | 杜邦公司 | 轨道车辆用空气弹簧 |
CN109844356A (zh) * | 2016-10-17 | 2019-06-04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空气弹簧和转向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49732B2 (ja) * | 2012-07-30 | 2017-06-21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ばね |
JP6516628B2 (ja) | 2015-08-25 | 2019-05-22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ばね装置 |
JP2022067469A (ja) * | 2020-10-20 | 2022-05-06 | ニッタ化工品株式会社 | 空気ばね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28502A (ja) * | 1994-10-31 | 1996-05-21 | Nissan Tecsys Kk | 織機の防振架台装置 |
JP2000230601A (ja) * | 1999-02-09 | 2000-08-22 | Sekisui Chem Co Ltd | ロック装置付き免震装置、及び該免震装置を備えた建物 |
CN101165384A (zh) * | 2006-10-10 | 2008-04-23 | 诺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软管和管子的插塞连接装置 |
JP2009079705A (ja) * | 2007-09-26 | 2009-04-16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空気ばね |
JP2010127350A (ja) * | 2008-11-26 | 2010-06-10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車両用懸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84139U (zh) * | 1979-12-04 | 1981-07-07 | ||
JP4121114B2 (ja) * | 2002-04-03 | 2008-07-23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バネ |
JP4714505B2 (ja) * | 2005-05-25 | 2011-06-29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バネ |
JP4568206B2 (ja) * | 2005-10-25 | 2010-10-27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まくらはり台車用空気ばね |
JP5297602B2 (ja) * | 2007-06-08 | 2013-09-25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鉄道車両用懸架装置 |
US20110031662A1 (en) * | 2008-02-25 | 2011-02-10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Air spring device |
JP5352363B2 (ja) * | 2009-07-15 | 2013-11-27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懸架装置 |
JP5145298B2 (ja) * | 2009-07-16 | 2013-02-13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空気ばね及びその吊治具装着方法 |
-
2011
- 2011-02-25 JP JP2011040031A patent/JP5743604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2-23 EP EP12749106.6A patent/EP2679856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2-23 CN CN201510182108.1A patent/CN104912989B/zh active Active
- 2012-02-23 WO PCT/JP2012/054406 patent/WO20121151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2-23 ES ES12749106T patent/ES2778856T3/es active Active
- 2012-02-23 CN CN201280010381.0A patent/CN1033920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28502A (ja) * | 1994-10-31 | 1996-05-21 | Nissan Tecsys Kk | 織機の防振架台装置 |
JP2000230601A (ja) * | 1999-02-09 | 2000-08-22 | Sekisui Chem Co Ltd | ロック装置付き免震装置、及び該免震装置を備えた建物 |
CN101165384A (zh) * | 2006-10-10 | 2008-04-23 | 诺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软管和管子的插塞连接装置 |
JP2009079705A (ja) * | 2007-09-26 | 2009-04-16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空気ばね |
JP2010127350A (ja) * | 2008-11-26 | 2010-06-10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車両用懸架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44356A (zh) * | 2016-10-17 | 2019-06-04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空气弹簧和转向架 |
CN109204362A (zh) * | 2017-07-04 | 2019-01-15 | 杜邦公司 | 轨道车辆用空气弹簧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115183A1 (ja) | 2012-08-30 |
CN104912989A (zh) | 2015-09-16 |
ES2778856T3 (es) | 2020-08-12 |
EP2679856B1 (en) | 2020-01-01 |
EP2679856A4 (en) | 2016-08-17 |
EP2679856A1 (en) | 2014-01-01 |
JP2012177407A (ja) | 2012-09-13 |
CN104912989B (zh) | 2017-04-05 |
CN103392081B (zh) | 2015-08-26 |
JP5743604B2 (ja) | 2015-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90807B2 (en) | Fuel container for motor vehicles with a tie rod | |
CN103392081A (zh) | 空气弹簧装置 | |
US9080537B2 (en) | In-tank filter of fuel pump module | |
EP1896748B1 (en) | Air sp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 |
CN104253069B (zh) | 处理设备 | |
US7404547B2 (en) | Multi-component end member assembly and air spring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6050505A (zh) | 高压燃料泵的缓冲组件 | |
CN103842191A (zh) | 带有可接通的空气容积的空气弹簧盖 | |
US11231109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aling device, and sealing device | |
CN105673698A (zh) | 温度补偿环、轴承环和轴承组件 | |
CN111609137A (zh) | 一种柔性密封装置 | |
WO2012105444A1 (ja) | 空気ばね装置 | |
US20230032130A1 (en) | Press forming method | |
US10262809B2 (en) |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 |
CN103946558A (zh) | 液压蓄能器 | |
CN115244312B (zh) | 用于机动车的空气弹簧的滚动活塞 | |
US20180259068A1 (en) | Metal bellows | |
US8505764B2 (en) | Structure of clinch portion of mounting cup | |
EP3418584B1 (en) | Accumulator | |
CN105443218B (zh) | 波纹管件、波纹管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832718A (zh) | 一种工业用密封容器及其连接方法 | |
CN221662066U (zh) | 上下料对接装置 | |
CN201300882Y (zh) | 汽车转向管柱与组合开关支架固定结构 | |
JP5690092B2 (ja) | 燃料タンクのシール構造および燃料タンクの製造方法 | |
CN1952469A (zh) | 压力容器用特种密封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