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4889B - 具有自调整操作参数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调整操作参数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4889B
CN103384889B CN201180068172.7A CN201180068172A CN103384889B CN 103384889 B CN103384889 B CN 103384889B CN 201180068172 A CN201180068172 A CN 201180068172A CN 103384889 B CN103384889 B CN 103384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ck
rfid tag
article
rfid
p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81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4889A (zh
Inventor
M·斯特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3384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4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4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4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Abstract

库存监视控制器基于在库存轮询操作背景下从一个或多个射频识别(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来维持反映物品的当前库存的信息。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也基于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分析来调整操作参数(例如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或可变轮询参数)。例如,可响应于触发事件的发生(例如由RFID标签标识信息指示的库存改变或时间事件的发生)来调整可变轮询参数,并且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可基于与特定RFID标签的检测(或未能检测到)关联的历史信息被调整。

Description

具有自调整操作参数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库存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历史上,对零售商店中的可销售物品库存的盘点向来是一项劳动密集的过程,它一般牵涉到商店职员巡视整个商店并手动地清点和记录每种类型物品的量。最近,已利用条形码扫描系统来增加库存盘点的效率和准确性。使用条形码扫描系统,商店内的物品通过条形码来标记,条形码可由手持条形码扫描仪光学地读取。为了使用这一系统盘点库存,商店职员仍然需要巡视整个商店并用条形码扫描仪扫描每个条形码。然而,条形码扫描仪被配置成电学地记录条形码信息,由此减少记录每个物品的时间并相应地减少盘点库存的总时间。另外,条形码扫描仪比人类职员更准确地读取和记录条形码信息,这提供了库存盘点过程更高准确性的优势。然而,由于通过条形码扫描仪的库存盘点过程的劳动密集性质,一般的零售商店大约一年仅作一次完整的库存盘点。
最近,已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来增加库存盘点过程的效率并潜在地增加准确性。使用这种技术,对需要库存跟踪的每个物品施加RFID标签。RFID标签能响应来自RFID标签读取器的标签问询信号发送载有信息的射频信号(例如包括标识编号的信号)。为了盘点库存,带手持式RFID标签读取器的商店职员巡视整个商店并在各个位置使RFID标签读取器问询可能在RFID标签读取器范围内的任何RFID标签。然后可分析由RFID标签读取器采集的信息以产生当前库存的估计。如同条形码扫描系统,RFID系统具有比手动库存盘点过程准确性更高的优势。另外,相比条形码扫描系统,可使用RFID系统更高效地执行库存盘点过程,这是因为作库存盘点的个人不需要物理地处理每个标签以接收其标识信息,并且RFID标签读取器能针对其发出的每个RFID标签问询信号接收来自多个RFID标签的响应。
尽管条形码扫描系统和RFID系统的使用增加了与库存盘点关联的效率和准确性,然而该过程仍然花费专门的人力资源和大量时间来完成。因此,即使用RFID系统,零售商店仍然相对不频繁地盘点库存(例如可能一个月一次、一周一次或更长时间一次)。这种在零售商店无法及时认识当前库存可能导致滞销。另外,任一系统均无法使商店职员容易地确定具体物品在商店内的位置。由于例如所需的物品或尺寸的不可得和/或不能定位所需物品,当前库存的不准确认识在某些情形下可能导致不甚理想的客户满意度。因此,需要一种库存监视系统,它们相比传统基于条形码扫描仪的库存系统能更准确和更频繁地清点库存。还需要一种库存监视系统,它们允许更容易地在商店或其它受控的区域内定位特定物品。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以下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似的标号表示相似的元素,并且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的简化表示;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轮询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库存监视控制器维持当前库存的数据库并修改可变轮询参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触发时间事件表的示例;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库存监视控制器将物品从库存数据库移除并修改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影子库存表的示例;
图7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特定RFID标签的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库存监视控制器的简化框图;以及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的简化框图。
详细描述
多个实施例包括在受控区域(例如零售商店、仓库或其它受控或受限制的区域)内执行库存监视的方法和装置。一般而言,这些实施例包括库存监视控制器,它维持反映受控区域内的当前物品库存的信息。库存监视控制器从遍及受控区域分布的一个或多个射频识别(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关于附于物品的RFID标签存在的信息。本质上,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被配置成执行轮询操作,该轮询操作检测RFID标签读取器范围内RFID标签的存在;并发送RFID标签标识信息,该RFID标签标识信息将检测到的RFID标签标识至库存监视控制器。在一实施例中,当未检测到包含在当前库存中的物品的RFID标签达阈值次数时(例如“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将该物品从当前库存中移除。RFID标签读取器在由“轮询参数”(例如规定的轮询时间、频率、轮询操作间的持续时间、轮询天线选择和/或轮询天线激活持续时间)定义的多个时间执行轮询操作。根据多个实施例,库存监视控制器可结合系统数据库中维持的历史库存数据基于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来调整轮询参数和/或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一半被称为“操作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100的简化表示。系统100包括:库存监视控制器102;用户接口104;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106-1、106-2、106-3、106-N(在本文中统称为RFID标签读取器106);以及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110-1、110-2、110-3、110-4、110-5、110-M(在本文中统称为RFID标签110)。尽管图1中仅示出四个RFID标签读取器106,然而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数目可以是任意整数N,其中N可以是从1至可能几百个RFID标签读取器106。另外,尽管图1中仅示出五个RFID标签110,然而RFID标签110的数目可以是任意整数M,其中M可以是从1至可能几千个的RFID标签110。尽管已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106来指示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然而要理解RFID标签读取器106不一定彼此相同并可具有不同的架构和操作方法,只要那些架构和操作方法与本文描述的各实施例一致。同样,尽管已使用相同附图标记110来指示每个RFID标签,然而要理解可在系统中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RFID标签(例如有源RFID标签、无源RFID标签和/或电池辅助的无源RFID标签)。
可通信地与库存监视控制器102耦合的用户接口104被配置成将与库存关联的信息(例如库存的表示)提供给人类用户,并发起和/或修改可由系统100实现的多个过程的执行。例如,用户接口104可被配置成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UI),它允许用户观看以图形和/或文本形式出现的库存表示(例如库存中物品的量、库存中物品的位置等等),从而发起库存盘点过程,使系统100确定与特定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110的位置,确定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位置,改变系统100的多个操作参数,请求库存关联的报告,并执行其它动作。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接口104提供将库存信息传递(例如显示)给用户的方式。尤其,在一个实施例中,库存信息可作为货架图(planogram)显示给用户,该货架图提供关于受控区域内的多个RFID标签110的位置(包括想要或放错位置的项的位置)的信息。对于放错位置的项,用户接口104可附加地显示那些项的正确位置,这使商店职员能以所需的方式有效地组织库存。根据一个实施例,用户接口104也可显示物品的属性(例如类型、描述、SKU等)和需要补给的物品的所需位置(例如其库存已完全耗尽或降至相对低水平的物品)。
为了提供前述特征(和附加特征),用户接口104可包括计算机、监视器、键盘、鼠标、打印机以及各种其它硬件组件以提供人/机接口。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接口104和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包括各自的硬件组件。在这一实施例中,用户接口104可与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处于同一位置或远离库存监视控制器102设置,并因此用户接口104可经由有线、无线、直接或网络连接可操作地与库存监视控制器102连接。在一替代实施例中,用户接口104和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利用一些共享的硬件组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等)。
库存监视控制器102被配置成维持与出现在“受控区域”内的多个物品的量有关的库存信息,系统100被安装在该“受控区域”(例如零售商店、仓库等等)。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位于RFID标签读取器106和/或用户接口104的无线通信范围内,或可位于RFID标签读取器106和/或用户接口104的远程并配置成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连接与RFID标签读取器106和/或用户接口104通信。根据一个实施例,库存监视控制器102维持反映受控区域内的实际库存的最佳估计的“当前库存”。例如,当前库存可被存储和维持在库存数据库中,该库存数据库通过库存监视控制器102本地存储或存储在分离的数据库服务器内。当将新的物品添加至受控区域时(例如接收新的运货并将货物置于零售架上用于出售),新的物品被添加至当前库存。相反,当对物品进行交易(例如售卖或有意图地从受控区域移除)或宣布未命中(例如丢失或被盗)时,库存监视系统102将这些物品从当前库存中移除。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响应于从RFID标签读取器106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分析来宣布物品未命中。例如,当所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指示与当前库存中的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未被检测到达阈值次数(在本文中称其为“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宣布该物品未命中并可将该物品从当前库存中去除。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那样,根据多个实施例,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在整个系统基础上、在RFID标签读取器106基础上或在RFID标签110或物品基础上维持和修改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另外,当RFID标签读取器106已被检测到并向库存监视控制器102报告与落在RFID标签读取器106范围内(例如在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视野”内)的新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110时,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将物品添加至当前库存。
根据多个实施例,除维持当前库存之外,库存监视控制器102也可控制“可变轮询参数”,该“可变轮询参数”包括由RFID标签读取器106执行的轮询操作的时序、频率和/或持续时间。另外,在RFID标签读取器106包括多个轮询天线的实施例中,“可变轮询参数”可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106内的轮询天线选择和/或针对这些天线的轮询天线激活持续时间。“轮询操作”是由RFID标签读取器106执行的操作,该操作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106发出RFID标签问询信号并从在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范围内的RFID标签110接收RFID标签响应信号。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对于每个轮询操作(或更不频繁地),RFID标签读取器106可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102,该RFID标签标识信息指示每个RFID标签110的身份,对于每个RFID标签110,RFID标签读取器106已在轮询操作的背景下接收到RFID标签响应信号。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分析RFID标签标识信息,并相应地更改当前库存。在一个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基于当前和/或过往库存更改来修改可变轮询参数,并将定义经修改的可变轮询参数的信息发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106中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106被配置成根据从库存监视控制器102接收的可变轮询参数执行未来的轮询操作。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根据多个实施例,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在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基础上、对RFID标签读取器组修改可变轮询参数,或一次性地对所有RFID标签读取器106修改可变轮询参数。
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106被配置成检测位于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检测范围(例如图1的范围108-1、108-2、108-3、108-N,统称为范围108)内的任何RFID标签110的存在,并将针对每个检测到的RFID标签110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在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读取器106和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在RF通信链路上无线地通信,尽管这不是必需的。在一替代实施例中,一些或全部的RFID标签读取器106可在有线连接上与库存监视控制器102通信。总之,相对RFID标签读取器106来说,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被认为是远程处理系统,因为库存监视控制器102位于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远程。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102的功能可被纳入到RFID标签读取器106之一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系统100支持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和RFID标签读取器106之间的至少两类通信:从库存监视控制器102至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控制信息;以及从RFID标签读取器106至库存监视控制器102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如后面更详细描述的那样,控制信息可包括可变轮询参数,这些可变轮询参数指示由RFID读取器106执行的轮询操作的时间、频率和/或持续时间。作为附加或替代,当轮询参数包括轮询天线选择和轮询天线激活持续时间时,控制信息可指示选择的轮询天线和/或对该天线的轮询天线激活持续时间。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标识RFID标签110,该RFID标签110对由RFID读取器106执行的轮询操作作出应答。RFID标签标识信息使库存监视控制器102调整各操作参数,包括尤其之前讨论的可变轮询参数和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
在执行本文描述的各例程之前,首先部署和激活库存监视系统100。这包括在方便的位置(例如零售商店办公室或其它本地或远程位置)建立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和用户接口104,并在受控区域内的多个位置分布RFID标签读取器106,这确保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检测范围108覆盖在其中想要检测RFID标签110的整个区域。例如,RFID标签读取器106可被附连至或定位在受控区域内的每个货架、搁板、桌子或转角(rounder),或被定位成使其检测范围108涵盖包括多个货架、搁板、桌子或转角的物理区域。另外,受控区域遍布有物品,RFID标签110附加至这些物品。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则可发起一个或多个全系统轮询操作以建立和维持当前安库存的版本。理论上,可以单独、全系统的轮询操作创建当前库存。然而,一种更可能的场景可以是当前库存通过执行多次轮询操作的时间段上“被累积”。发起库存创建过程可包括例如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将初始轮询参数发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106。RFID标签读取器106根据初始轮询参数各自执行一个或多个轮询操作,并响应于所执行的每个轮询操作发送RFID标签标识信息至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库存监视控制器102随后可分析接收到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以创建和维持当前库存。
库存监视系统100的初始部署也可包括执行一过程以确定RFID标签读取器106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并将这些位置关联于部署这些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受控区域的物理布局。例如,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位置确定可通过个人手动地执行。更具体地,个人可将信息输入到系统100(例如经由用户接口104),该信息指示受控区域内的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物理位置。用于确定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位置的方法的多个其它实施例将在下面结合图8予以讨论。
在正常操作中,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106根据轮询时间执行附加轮询操作,该轮询时间由库存监视控制器102确定并受其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将控制信号发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106以发起每个轮询操作。在这一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将下一轮询操作的轮询时间送至例如RFID标签读取器106,并且RFID标签读取器106可在所提供的轮询时间发起下一轮询操作。RFID标签读取器106随后保持空闲,直到它从库存监视控制器102接收到另一轮询时间为止。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将控制信号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106,这使RFID标签读取器106发起一个或多个未来的轮询操作。例如,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发送多个轮询时间、轮询频率、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或指示何时应当执行一个或多个未来的轮询操作的另一参数。
RFID标签读取器10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电池供电的。为了节约电池功率,RFID标签读取器106在每个轮询之间可完全被断电(除了使RFID标签读取器106能对下一调度轮询操作“唤醒”的电路以外)。在这一实施例中,RFID标签读取器106在轮询操作之间可能无法从库存监视控制器102接收控制信号。相反,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在RFID标签读取器106上电的时间期间(例如在轮询操作期间和/或结合RFID标签读取器106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提供控制信号以向RFID标签读取器106提供未来轮询相关的参数。
本文中使用的“轮询时间”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106执行轮询操作的具体时间和日期。“轮询频率”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106应当执行轮询操作(例如每小时或某些其它持续时间一次)的频率,并且“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指示连续轮询操作的发起之间的时间量(例如一小时或某些其它持续时间)。在一个实施例中,轮询参数被认为是“可变的”,因为它们在系统100的正常操作模式期间可由库存监视控制器102修改。
通过将轮询参数提供给RFID标签读取器106,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能使RFID标签读取器106异步地执行轮询操作(以避免冲突)。通过使RFID标签读取器106在定义的时间段内执行轮询操作,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在给定时间获得受控区域内存在的RFID标签108的准确快照,这可导致架上库存的更准确描述。然而,在库存不太可能改变或低库存改变活动的区域存在的时间内,库存监视控制器102可通过使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106在定义的时间段外执行轮询操作而错开由RFID标签读取器106执行的轮询操作,从而例如降低RFID标签读取器106的功耗。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RFID标签读取器(例如图1的RFID标签读取器106)执行轮询操作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当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和存储初始轮询参数时,方法开始于框202。可将初始轮询参数手动地编程到RFID标签读取器中,或者从来自库存监视控制器(例如图1的库存监视控制器102)的控制信号中接收初始轮询参数。总之,可将初始轮询参数存储在RFID读取器的本地存储器(例如图10的数据存储1008)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并如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那样,轮询参数是“可变的”,因为所存储的轮询参数的保存版本可被覆写。替代地,可实时地从库存监视控制器发送轮询参数。总之,由库存监视控制器提供的轮询参数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被封装在专门寻址到RFID标签读取器的消息中,并在适当时间通过库存监视控制器发送(例如当RFID标签读取器上电时,例如结合特定轮询操作)。替代地,RFID标签读取器可以在各个时间请求轮询参数,或者指示其接收轮询参数的能力,在这些时间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将轮询参数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
根据多个实施例,初始轮询参数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轮询时间、轮询频率和/或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例如,初始轮询参数可包括单个未来的时间(例如08:00am),在该时间RFID标签读取器将要执行第一轮询操作。替代地,初始轮询参数可包括“轮询日程”,它指示RFID读取器在多个未来的时间(例如08:00am、09:00am、10:00am,等等)将要执行轮询操作。作为又一示例,初始轮询参数可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将要执行第一轮询操作的未来时间(例如08:00am)、轮询频率(例如每小时一次轮询)或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例如一小时)。前面给出的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例如仅为示例性的,并且初始轮询参数也可规定不同的时间、频率和/或持续时间。
作为附加或替代,在RFID标签读取器包括多个轮询天线(例如图10的天线1016)的实施例中,初始轮询参数可包括对在轮询操作期间使用的一个或多个轮询天线的标识和/或对于这些天线的天线激活持续时间。在RFID标签读取器中包括多个轮询天线可在轮询操作期间提供更好的分集和更高的准确性。例如,当RFID标签读取器的轮询天线具有与之关联的特定水平极化并且RFID标签的天线具有与RFID标签读取器的轮询天线正交的极化时,RF功率传递效率显著下降。当RFID标签读取器的轮询天线和RFID标签天线的极化之间为0°时(即两个天线极化基本彼此对准),最佳功率传递发生,并且当RFID标签读取器的轮询天线和RFID标签的天线的极化之间为大约90°时(即两个天线极化基本彼此正交),最小功率传递发生。在这些极端情况之间,单向功率传递可被表述为与相应极化取向之间的角的余弦的平方成比例。在RFID标签的情形下,由RFID标签的天线接收的功率与角的余弦的四次方成比例,因为该信号来回传播。
为使RFID标签读取器和随机取向的RFID标签之间可接受程度的功率传递的可能性最大化,RFID标签读取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多个轮询天线(例如图10的轮询天线1016),每个轮询天线具有不同的极化。由于存在沿笛卡尔坐标轴对准的三种可能的线性极化(每个极化方向与另外两个极化方向正交),RFID标签读取器的一个实施例可包括三个天线,每个天线沿三根笛卡尔坐标轴中的一个对准。根据一个实施例,在轮询操作的背景下,为避免信号之间的冲突,每次导通一个轮询天线。
根据又一实施例,为了提供附加的分集,RFID标签读取器可包括与每个极化关联的一个以上的轮询天线。例如,由于多个信号路径,在某些位置(即其中功率传输由于无线电波的相消干涉显著更低的位置)可能存在零信号。为使这种衰弱的不利效果最小化,一实施例包括与每个极化关联的至少两个轮询天线,其中这些天线在RFID标签读取器中彼此略微错开。通过实现这一实施例,特定RFID标签天线位于两RFID标签读取器轮询天线的衰弱区中的可能性显著降低。因此,通过一个或另一个轮询天线成功传输的可能性大为提高。
根据一个实施例,该系统能监视哪些轮询天线能读取该RFID标签。基于该信息,系统可选择将RFID标签读取器内的可用轮询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导通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同时将可用轮询天线中的其它轮询天线导通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在一些情形下,将这些轮询天线中的一个或多个完全切断是有益的。例如,在所有RFID标签被取向在特定极化方向的场合下,系统可使RFID标签读取器导通一个或多个轮询天线,这些轮询天线沿特定极化方向发射,同时切断沿其它极化方向发射的一个或多个轮询天线。替代地,当系统确定特定的轮询天线正在检测非常少或没有独特RFID标签时,系统可使RFID标签读取器将特定轮询天线相比其它RFID标签读取器轮询天线导通相对较短的持续时间或较不频繁地导通。后一实施例使RFID标签读取器继续能检测何时RFID标签中的一些已移动进入可供由相对较短持续时间和/或较不频繁地激活的轮询天线检测的位置。
再次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假设下一轮询时间并未临近,在框204,RFID标签读取器可选择地进入低功率状态。如果RFID标签读取器已处于低功率状态,则RFID标签读取器保持在该状态。进入低功率状态可包括对不需要与库存监视控制器通信或不需要确定下一轮询时间是否临近一些或全部电气组件断电或降低功率供给。例如,RFID读取器可对与执行轮询操作相关的组件(例如图10的RFID无线电1006)、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多个部分(例如图10的数据存储1008)以及其处理系统(例如图10的处理系统1002)与库存监视控制器通信或轮询时间监视无关的部分解除供电,同时允许与库存监视控制器通信或轮询时间监视相关的其它组件保持供电(例如图10的处理系统1002的多个部分、功率模块1010和/或实时时钟1012)。在另一实施例中,实质上可在低功率状态下对所有电气组件解除供电,除了实时时钟(例如图10的实时时钟1012),该实时时钟能在事先规定的时间重新激活RFID标签读取器(例如就在下一轮询时间之前)。在这一实施例中,RFID标签读取器不能与库存监视控制器通信,直到实时时钟发起剩余系统的重新激活为止。
为了进入低功率状态,可同时对所有非必要组件解除供电。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可通过以更定制的方式对组件解除供电来优化低功率状态。例如,RFID无线电(例如图10的RFID无线电1006)可仅在执行轮询过程的那些短持续时间被供电,并可在所有其它时间(例如包括当RFID标签读取器正与库存监视控制器通信的时间)期间被掉电。低功率状态的实现是所需的,尤其在RFID标签读取器是电池供电的实施例中。更具体地,低功率状态的实现使RFID读取器在轮询操作之间的时间段消耗较少的功率,由此使RFID读取器操作在节电方式下。在一替代实施例中,不实现低功率状态,并可排除框204、208(后述)。
在框206,对下一轮询操作的时间是否已到达或是否临近作出判断。在一实施例中,这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的实时时钟(例如图10的实时时钟1012)将当前时间与可由实时时钟访问的“唤醒”时间(例如存储在实时时钟的存储器中)比较,其中唤醒时间与下一轮询时间的轮询参数一致。根据一个实施例,实时时钟对包括指示一个或多个下一轮询操作的时间的信息的数据存储位置(例如图10的数据存储1008的非易失性部分)具有访问权。当存储的轮询参数特别指示下一轮询时间时,RFID标签读取器可仅将下一轮询时间与当前时间比较,且当它们相等时(或彼此落在事先规定的时间段内),RFID标签读取器可确定下一轮询操作时间已到。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存储的轮询参数指示轮询频率或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时,RFID标签读取器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指示所存储的持续时间已流逝(或基于所存储的轮询频率计算出的持续时间是否已流逝)。如果是,则RFID标签读取器可确定下一轮询操作时间已到。当下一轮询操作时间尚未到来或临近时,该方法如图所示地迭代。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下一轮询操作的时间已倒或临近时,RFID标签读取器可任选地在框208进入轮询功率状态。进入轮询功率状态可包括对需要执行轮询操作且之前已处于低功率状态(例如框204)的一些或全部电气组件上电或增加功率供给。例如,RFID读取器可对与执行轮询操作相关的组件(例如图10的RFID无线电1006)、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图10的数据存储1008)的多个部分以及其处理系统(例如图10的处理系统1002)的多个部分上电。
在框210,RFID标签读取器在可变轮询参数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将要执行下一轮询操作的时间执行下一轮询操作。当轮询参数包括轮询天线选择和/或对于这些天线的天线激活持续时间时,RFID标签读取器使用所选择的轮询天线执行下一轮询操作,其中每个选定的轮询天线被激活默认的持续时间或被规定为另一轮询参数的持续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库存轮询操作包括执行RFID标签检测算法的RFID标签读取器。本质上,RFID标签检测算法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发送RFID标签问询信号并监视RFID标签响应信号。更具体地,在轮询操作的背景下,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RFID标签检测算法。特定RFID标签检测算法依赖于系统中采用的RFID标签的类型。例如,在多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检测算法被配置成使RFID标签读取器与从由有源RFID标签、无源RFID标签和电池辅助的无源RFID标签构成的组中选取的RFID标签通信。这些类型的RFID标签中的每一个包括集成电路,用于存储信息(例如物品或标签标识符),处理来自RFID标签读取器的RFID标签问询信号,并发送包括存储的信息的RFID标签响应信号。RFID标签也可被编程以存储物品的交易状态(例如该物品是“被交易的”(已被付费和售出)还是“未被交易的”(尚未被付费或售出))。当RFID标签最初附加于物品并供销售时,交易状态可被初始化为“未被交易的”,而当物品被售出时,可使用销售点处的设备来将存储的交易状态改变为“被交易的”。有源RFID标签包括电池,并能自动地发出RFID标签响应信号。相反,无源RFID标签不包括电池,并需要外部源(例如RFID标签读取器)以经由RF传输将功率提供给RFID标签,并引起RFID标签响应信号传输。另一方面,尽管具有明显更高的前向链路能力,电池辅助的无源RFID标签需要外部源以唤醒,由此提供更大的范围。与完全有源的RFID标签不同,电池辅助的无源RFID标签不具有无线电发射机。相反,电池辅助的无源RFID标签将来自RFID标签读取器的发射信号反向散射。然而,电池辅助的无源RFID标签不从来自RFID标签读取器的RF辐射接收用于内部操作的功率。由于无源RFID标签的范围通常受“前向”功率限制,因此电池辅助的RFID标签一般具有比无源RFID标签更长的范围。
根据一个实施例,RFID标签检测算法包括调用RFID标签读取器的RFID无线电(例如图10的RFID无线电1006)以发送RFID标签问询信号,并评价由RFID无线电从RFID标签接收的信号以确定它们是否为有效的RFID标签响应信号。根据一实施例,当接收到一个或多个有效的RFID标签响应信号时,RFID标签读取器被配置成在框212将每个相应RFID标签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例如,在RFID标签响应信号中接收的信息可包括唯一地标识每个物品的标识符(例如相应RFID标签附加到的物品的序列号或其它唯一标识符)和/或RFID标签响应信号可以通过允许指示数个相同物品的方式被发送(例如对于多个相同的物品,可以时分复用方式发送RFID标签响应信号),并且该信息可通过RFID标签读取器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
可执行特定的轮询操作,该轮询操作尝试检测出现在受控区域内的任何和所有类型RFID标签和/或物品。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可执行专门针对物品的轮询操作,这些轮询操作中的每一个尝试检测与单个物品或含所有物品的子集的一组物品关联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总之,由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的每个轮询操作可被执行以在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处产生唯一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可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特定的轮询操作,RFID标签读取器发送RFID标签标识信息,该RFID标签标识信息标识RFID标签读取器在轮询操作期间检测到的所有RFID标签。在另一实施例中,RFID标签读取器可仅发送RFID标签标识信息,该RFID标签标识信息指示检测到的RFID标签与先前报告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例如在先前轮询操作之后被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之间的差异。
在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之后,轮询操作完成。如结合图3-6更详细描述的,库存监视控制器可使用从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以修改系统的操作参数(例如可变轮询参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等等)。
根据一实施例,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到RFID标签标识信息后,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发送指示对可变轮询参数的调整的控制信号。在另一实施例中,对可变轮询参数的调整可通过RFID标签读取器确定。总之,指示调整的信息可被认为是通过RFID标签读取器“获得的”。因此,在框214,作出指示对可变轮询参数的调整的信息是否已由RFID标签读取器获得的判断(例如从库存监视控制器接收到或由RFID标签读取器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示调整的信息可包括可变轮询参数的更新版本(例如新的下一轮询时间、一组新的轮询时间、新的轮询频率、轮询操作之间新的持续时间、新的一组轮询天线和/或轮询天线激活的新持续时间)。替代地,指示调整的信息可包括指示对先前提供和存储的轮询参数的改变的值(例如先前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轮询时间、轮询频率、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轮询天线选择和/或轮询天线激活持续时间的差异)。在框216,当轮询参数调整包括可变轮询参数的更新版本时,则可通过用可变轮询参数的更新版本覆写先前存储的可变轮询参数版本来调整可变轮询参数的先前存储的版本。否则,在框216,当轮询参数调整包括指示对先前存储的轮询参数的一个或多个改变的值时,RFID标签读取器可基于所指示的改变计算可变轮询参数的新值,并通过用新计算出的值覆写可变轮询参数来调整可变轮询参数。总之,指示一个或多个下一轮询操作的时间的信息可被写入到数据存储位置(例如图10的数据存储1008的非易失性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使该信息能由实时时钟(例如图10的实时时钟1012)访问,该实时时钟被配置成发起进入轮询功率状态(例如结合框208)。存储任何更新的轮询参数后,该方法随后如图所示地迭代。在替代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在其它时间发送指示对可变轮询参数的调整的信息,而框214、216也可在其它时间执行。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库存监视控制器(例如图1的库存监视控制器102)维持当前库存的数据库并修改可变轮询参数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响应于一个或多个触发事件修改可变轮询参数,该触发事件可包括受控区域内相对高或相对低库存改变活动(例如在相对高或相对低销售活动的持续时间内)的多个时间事件和/或指示。这使系统能维持当前库存的准确估计并同时降低RFID标签读取器的总功耗。
在框302,当库存监视控制器发起全系统轮询操作以产生和更新当前库存的估计(例如库存监视控制器填充和更新当前库存数据库)时,该方法开始。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前库存的数据库可被存储在库存监视控制器(例如图9的数据存储906中),或者当前库存的数据库可被维持在别处(例如在分立的数据库服务器)。总之,当前库存的数据库旨在反映当前出现在受控区域内的物品的准确估计。在一个实施例中,物品或标签标识符最初可手动地输入到当前库存中。替代地,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发起一个或多个全系统轮询操作以创建和更新当前库存,这理想地包括受控区域内的全部物品的指示。
如之前描述的,为了发起全系统轮询操作,库存监视控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初始轮询参数发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例如图1的RFID标签读取器106)。替代地,初始轮询参数可被手动地编程到RFID标签读取器中。总之,初始轮询参数指示RFID标签应当执行轮询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同样如前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各自根据初始轮询参数执行轮询操作,并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库存监视控制器随后分析从全部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以更新当前库存。例如,库存监视控制器可维持与全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对应的物品列表,并可删除在RFID标签标识信息中反映的多余报告的物品(例如当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同一RFID标签的检测时)。库存监视控制器使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多个轮询操作,其中每个后继的轮询操作被用来验证和/或更新当前库存并确保受控区域内的全部RFID标签被可靠地检测到。每个轮询操作可能低于100%准确性。因此,为了取得更高的准确性,系统将多个轮询操作期间获得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整合。
在正常操作模式(其实施例在框304-316中描述)下,RFID标签读取器根据它们存储的轮询参数(例如根据存储在RFID标签读取器中的轮询时间、轮询频率、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轮询天线选择和/或轮询天线活动持续时间)来执行轮询操作,并可结合每个轮询操作向库存监视控制器报告RFID标签标识信息。在框304,在由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的每个轮询操作的背景下,库存监视控制器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RFID标签标识信息。例如,当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轮询操作时,所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可包括由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发出的信息。一般,RFID标签读取器异步地执行轮询操作以避免RFID标签读取器间的冲突。在一些情形下,例如当RFID标签读取器彼此相对远地定位时(例如被轮询的RFID标签只落在单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范围内),RFID标签读取器可同步地执行轮询操作,因为冲突的可能性可以忽略或者不存在。
在框306,库存监视控制器可使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以更新当前库存。如将在后面结合图5更详细描述那样的更新当前库存本质上包括确定物品是否被认为是未命中,如果是,则将该物品从当前库存中移除。另外,更新当前库存包括将物品添加回当前库存,该物品先前因为未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而被移除但之后被检测到。因此,通过更新当前库存来创建“新”库存(即从当前库存添加和移除物品)。
在一实施例中,在框308,库存监视控制器确定库存改变。在一实施例中,库存改变被计算为当前库存和新库存之间的差异。由于RFID标签中的每一个可标识特定的物品,因此库存改变可依照从当前库存中被移除的物品和被添加(或再添加)至当前库存的物品的身份被指定。作为附加或替代,可将库存改变量化(例如用值表示)。例如,确定库存改变可包括确定当前库存的先前版本和当前库存的更新版本之间的差异(例如物品数)。换句话说,库存改变可以是值,该值反映响应于在框304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在框306从当前库存删除的物品数。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库存改变可以是值,该值反映从当前库存删除的物品数加上被添加回到库存的物品数的总和。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库存改变可以是值,该值反映从当前库存删除的物品数减去被添加回到库存的物品数。也可确定反映库存改变的其它值,并且前面的例子不旨在构成限制。在一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存储历史数据,该历史数据反映已随时间流逝确定的库存改变。历史数据可依照库存改变、由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的原始轮询数据和/或反映库存或库存改变的历史的其它信息被表示。如稍后将要结合框314和图4更详细描述的,该历史数据可用来定义可触发轮询参数调整的时间事件。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反映先前库存改变的历史数据可用来计算对操作参数的调整。因此,本文使用的术语“库存改变”可基于时间段内的单库存改变计算、净库存改变(例如它可基于最近的库存改变计算和历史库存改变)、多个库存改变计算上的净库存改变(例如它可基于最近的库存改变计算和预定数量的历史库存改变)和/或在多个轮询操作上的净库存改变。由于“库存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基于同期(例如最近计算的)和历史库存改变计算来确定,因此这一库存改变可被认为是基于同期(例如结合最近轮询操作最近接收的)和历史(例如先前结合在前的轮询操作存储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确定的。在又一实施例中,该系统可计算两个或更多个连续的、全系统轮询操作之间的差异。当预定义数量的轮询操作之间的差异相对小(例如小于预定阈值),则该系统可减少轮询操作的频率。相反地,当预定义数量的轮询操作之间的差异相对大(例如大于预定阈值),则该系统可增加轮询操作的频率。
一旦已确定库存改变,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响应于触发事件的发生而发起对操作参数的调整(例如可变轮询参数和/或未命中项检测阈值)。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触发事件可包括时间事件的发生(例如框314中确定的)或确定基于RFID标签标识信息计算出的库存改变与阈值的比较不合意(例如库存改变与框310中确定的第一阈值或与框312中确定的第二阈值的比较不合意)。在一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可确定是否在框310、312和314中反映的触发事件中的每一个发生。在一替代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可排除在框310、312和314中反映的触发事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的确定。要理解,框310、312和314可以任何顺序执行和/或和/或框310、312和314中的一些或全部可同时地执行。
假设框310中反映的触发事件被执行,则在框310可判断库存改变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即库存改变与第一阈值“的比较不合意”)。例如,第一阈值可以是反映具体物品数的值(例如10件物品、100件物品等等)。替代地,在一实施例中,该阈值可以是库存中的总项数的百分比。当库存改变与第一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它可指示相对高的库存改变活动。例如,相对高的库存改变活动可能发生在销售旺季和/或当由商店职员从销售架添加或移除显著数量的物品时。在这种情形下,当前库存的准确估计的维持可以有理由控制RFID标签读取器以相比由当前存储在RFID标签读取器中的轮询参数反映的信息执行更频繁的轮询操作和/或更快地执行下一轮询操作。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库存改变与第一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库存监视控制器在框316可计算当前存储在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中的轮询参数的调整,并在适宜时间(例如当RFID标签读取器能从库存监视控制器接收传输时),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将该调整发送至系统的单个RFID标签读取器、一组RFID标签读取器或全部RFID标签读取器。该调整可基于确定的库存改变而计算出。由于库存改变可反映单个库存改变计算或随时间的净库存改变,在多个实施例中,可认为调整是基于同期(例如最近接收的)和/或历史(例如先前接收和存储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计算出的。计算出的调整——一旦由RFID标签读取器实现——将使RFID标签读取器在比没有调整的情况下更早的时间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例如,如果RFID标签读取器已存储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将要在9:00am执行下一轮询操作的轮询参数,则调整可使RFID标签读取器存储新轮询参数,该新轮询参数使RFID标签读取器替代地在8:45am执行下一轮询操作。在多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反映更早的下一轮询时间、执行轮询操作的增加频率和/或轮询操作之间减少的持续时间的轮询参数来实现调整。计算出的调整例如可关联于库存改变的大小。例如,当库存改变相对大时,调整可使RFID标签读取器显著比先前执行的情况更早地执行下一轮询操作,并当库存改变相对小(但仍然高于第一阈值)时,调整可使RFID标签读取器仅稍早地执行下一轮询操作。如前所述,可基于单个库存改变计算(例如基于单个轮询操作的结果)或已随时间确定的多个库存改变计算的评价来作出对轮询参数的调整。
回来参见框310,在多个实施例中,当库存改变与第一阈值的比较并非不合意时,可在框312作出判断,即库存改变是否等于或小于第二阈值(即库存改变与第二阈值的比较不合意),其中第二阈值可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与第一阈值相似,第二阈值可以是反映具体物品数的值(例如0件物品、10件物品等等)。替代地,在一实施例中,该阈值可以是库存中的总项数的百分比。当库存改变与第二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它可指示相对低的库存改变活动。例如,相对低的库存改变活动可能发生在非常滞销时段和/或不做生意的时间。在这种情形下,RFID标签读取器功耗考量可以有理由控制RFID标签读取器以相比由当前存储在RFID标签读取器中的轮询参数反映的信息执行更不频繁的轮询操作和/或较晚地执行下一轮询操作。
因此,当库存改变与第二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库存监视控制器在框316可计算对当前存储在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中的轮询参数的调整,并在适宜时间将该调整发送至系统的单个RFID标签读取器、一组RFID标签读取器或全部RFID标签读取器。计算出的调整——一旦由RFID标签读取器实现——将使RFID标签读取器在比没有调整的情况下更晚的时间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例如,如果RFID标签读取器已存储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将要在9:00am执行下一轮询的轮询参数,则调整可使RFID标签读取器存储新轮询参数,该新轮询参数使RFID标签读取器替代地在10:00:00am执行下一轮询操作。在多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反映较晚的轮询时间、执行轮询操作的减小频率和/或轮询操作之间增加的持续时间的轮询参数来实现调整。同样,计算出的调整例如可关联于库存改变的大小。例如,当库存改变相对较大(但仍然在第二阈值之下)时,调整可使RFID标签读取器比先前执行稍晚地执行下一轮询操作,并当库存改变相对较小或为零时,调整可使RFID标签读取器明显更晚地执行下一轮询操作。
回来参见框312,当库存改变与第二阈值的比较并非不合意并且与第一阈值的比较并非不合意时(即库存改变在第一和第二阈值之间),可在框314作出触发时间事件是否已发生的判断。当没有触发时间事件发生时,方法如图所示地迭代。在一个实施例中,触发时间事件可以是确定当前时间对应于在24小时时间段内定义的多个预定的轮询参数调整时间中的一个。作为附加或替代,触发时间事件可以是确定当前日期对应于多个预定的轮询参数调整日期或定义在时间段内的日期范围(例如一星期、一个月、一历年等)中的一个。例如,库存监视控制器可维持触发时间事件的列表或表格,该列表或表格包括在此时应当作出轮询参数调整的一个或多个时间(在24小时时间段内定义)和/或日期(在一历年中定义)。附加地,触发时间事件可以在每周或每月的周期上定义。例如,触发时间事件可包括在列表或表格中,它们考虑到周末可能比工作日具有更多的零售活动(即库存改变)。在一实施例中,触发时间事件表也可包括轮询参数调整的指示,该指示应当在触发时间事件发生时作出。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触发时间事件表400的示例。表400包括与触发时间事件的时间、日期和日期范围对应的第一列402以及与当列402中的事件发生时应当实现的可变轮询参数调整对应的第二列404。表400包括多个记录410、411、412、413、414、415和416,其中的每一个对应于触发时间事件。例如,记录410对应于在每周一(M)、周二(T)、周三(W)、周四(TH)、周五(F)和周六(SA)08:00am发生的触发时间事件,这些时间对应于零售商店的开门时间。记录410的触发时间事件发生后,表400指示应当作出轮询参数调整以将轮询频率(PF)设定在每小时一次。再如,记录413对应于在周一-周六09:00PM(例如零售商店的关门时间)发生的触发时间事件,此时表400指示应当作出轮询参数调整以将轮询频率设定为零。替代地,记录414对应于触发时间事件,该触发时间事件涵盖从12月1日至1月1日的日期范围(例如当零售活动一般非常高的假日旺季)。当当前日期落在该日期范围内时,表400指示应当作出轮询参数调整以将名义轮询频率增加50%。例如,如果名义轮询频率为每小时一次(例如,如与记录410关联的触发时间事件指示的那样),轮询频率可增加50%至每小时1.5次,或每40分钟一次。替代地,可通过建立由记录415指示的使名义轮询频率在12月1日增加50%的第一触发时间事件,以及由记录416指示的使名义轮询频率在1月1日减小至其名义值的第二触发时间事件来达到相同的目的。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在表400中提供的列402、404以及示例性记录410-416仅是示例性的,并可使用包括更多、更少和不同类型信息的触发时间事件表来达到相似的目的。例如,触发时间事件的时、日和日期可以不同方式表示,和/或轮询参数调整可依照轮询时间、轮询频率、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增加或减少轮询时间、频率、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的特定值或百分比、选定的轮询天线的身份、轮询天线激活持续时间等等予以规定。
另外,在多个实施例中,触发时间事件表可以是静态的或动态的。在静态表实施例中,触发时间事件表可被一次性创建和存储在可由库存监视控制器访问的存储器中,并且该表在此之后是不可修改的。在动态表实施例中,可在最初存储表格之后添加、删除和/或修改表格中的记录。例如,用户可借助由系统用户接口(例如图1的用户接口104)提供的GUI添加、删除和/或修改表格中的记录。替代地,系统可通过基于反映库存改变的历史数据(例如在图3的框308存储的历史数据)添加、删除和/或修改表中的记录,自动地更新触发时间事件表。例如,如果由库存监视控制器执行的历史数据的分析指示05:00pm和07:00pm之间的每个营业日的库存改变相对较大,则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将记录添加至触发时间事件表,这使轮询频率在这个时间范围内的每个工作日增加。因此,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基于历史数据更新被反映在触发时间事件表中的多个预定的轮询参数调整时间和/或多个预定的轮询参数调整日期。
回来参见图3和框314,当库存监视控制器确定触发时间事件已发生时(例如图4的列402中规定的时间事件之一已发生),库存监视控制器在框316计算对当前存储在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中的轮询参数的调整,并可将该调整发送至系统的单个RFID标签读取器、一组RFID标签读取器或全部RFID标签读取器。调整可对应于与触发时间事件相关的轮询参数调整(例如图4的列404中规定的轮询参数调整)。计算出的调整——一旦由RFID标签读取器实现——将使RFID标签读取器在与没有调整的情况不同的时间(例如较早或较晚时间,这取决于调整的性质)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
如之前讨论的,由库存监视控制器发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的“调整”可包括实际轮询参数(例如轮询时间、轮询频率、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轮询天线选择和/或轮询天线激活持续时间)和/或对先前存储的轮询参数的调整(例如轮询时间、轮询频率、轮询操作之间的持续时间、轮询天线选择和/或轮询天线活动持续时间的差异)。在一个实施例中,由库存监视控制器提供的轮询参数可被封装在专门寻址到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消息中,并可在适宜时间(例如当库存监视控制器相信作为轮询参数目的地的RFID标签读取器能从库存监视控制器接收传输时)通过库存监视控制器发送。替代地,RFID标签读取器可以在各个时间请求轮询参数,或者指示其接收轮询参数的能力,在这些时间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将轮询参数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在框316将轮询参数调整发送至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之后,该方法可如图3所示地迭代。
如前面提到的,库存监视控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调整与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对应的操作参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调整可响应于所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例如结合从当前库存移除物品的过程(例如框306中执行的)而作出。根据一个实施例,当由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作出的一个或多个连续轮询操作尚未检测出与该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时,库存监视控制器可从当前库存移除特定物品。触发从当前库存移除物品的连续“未命中轮询”(即未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的轮询操作)数在本文中被称为“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
在多个实施例中,系统可对在当前库存中跟踪的全部物品实现单个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或者系统可实现多个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例如对于多种类型的物品或单独物品的不同阈值)。通过实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系统避免了如果在单个轮询操作期间未检测到其RFID标签则立即从当前库存移除物品的情况(假设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大于1)。因此,如果物品及其RFID标签暂时位于其中RFID标签无法由RFID标签读取器检测到的位置(例如在更衣室、在搁板下或在屏蔽RFID标签使其无法被可靠地检测到的对象后面),或者如果该物品及其RFID标签位于其中与RFID标签读取器的通信不可靠的区域内(例如RFID标签位于RFID标签读取器的最远范围附近),则系统将不立即从当前库存移除物品。相反,仅当等于或超出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次数的连续轮询都未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时(即连续轮询次数与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比较不合意),这种“潜在地”未命中物品被宣布是未命中的。
最初,“默认”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可被赋予每个物品(例如5次未命中轮询或一些其它值)。根据一实施例,系统可基于已宣布物品未命中的错误确定次数来动态地调整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当先前宣布未命中并由此从当前库存中移除的物品随后通过其RFID标签的检测被重新发现时,物品未命中的错误确定是明显的。在一实施例中,系统维持“错误变量”,该“错误变量”反映物品未命中的错误确定次数。如前面结合图5更详细解释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基于错误变量的大小调整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使库存监视控制器(例如图1的库存监视控制器102)从当前库存的数据库移除物品并修改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方法500的流程图。方法500可例如在图3的框306的背景下实现,其中库存监视控制器基于从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更新当前库存。因此,方法500可在库存监视控制器从已完成至少一个轮询操作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之后开始。换句话说,方法500可在库存监视控制器已接收到与“全系统”轮询操作(例如由系统的多个或全部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的轮询操作)对应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之后开始。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全系统轮询操作对应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集可包括在特定时间段(例如在一小时、一天或某个其它时间段)内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全部RFID标签标识信息。由于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可操作在与其它RFID标签读取器的轮询日程不同的轮询日程下(例如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可在与其它RFID标签读取器不同时间和/或不同频率下执行轮询操作),一些RFID标签读取器可在该时间段内执行多个轮询操作,而其它RFID标签读取器可在该时间段内仅执行单个轮询操作。因此,在单个全系统轮询操作的背景下,一些RFID标签读取器可多次地报告RFID标签标识信息,而其它RFID标签读取器可仅一次地报告RFID标签标识信息。理想地,该时间段可能足够长以使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有机会在该时间段内报告RFID标签标识信息(即执行至少一次轮询操作)。在RFID标签读取器在全系统轮询操作的背景下已多次报告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与全系统轮询操作对应的时间段内),库存监视控制器在多个实施例中可考虑从该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的所有RFID标签标识信息,或仅考虑最近报告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定义与“全系统”轮询操作对应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集以使其包括来自系统的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至少一个RFID标签标识信息集。例如,在单个全系统轮询操作期间,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在发起图5的方法500之前等待以接收来自系统的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在该实施例中,方法500的执行发起可由通过系统的任何RFID标签读取器实现的最低轮询频率定义。
在又一实施例中,“全系统”轮询操作可被认为包括由系统的全部RFID标签读取器的特定子集执行的轮询操作(即少于系统的全部RFID标签读取器),其中RFID标签读取器的特定子集可被认为是“子系统”。例如,子系统可包括覆盖特定区域或在特定区域附近的RFID标签读取器子集。在这一情形下,只要子系统中的全部RFID标签读取器已作出轮询操作,则“全系统”轮询操作被认为是完整的。
在一特定实施例中,该方法可在框502通过从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例如与全系统轮询操作对应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标识包含在当前库存中的未命中并因此可能“潜在地”未命中的一个或多个物品而开始。潜在地未命中物品的标识可通过将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与当前库存相关联并将包含在当前库存中但未反映在RFID标签标识信息中的任何物品标识为潜在未命中来达成。如前面提到的,物品不一定因为仅在单个轮询操作期间未检测到其RFID标签而被宣布为未命中并从当前库存中被移除。相反,只有当物品的RFID标签未被检测达连续轮询操作阈值次数(例如与物品关联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时,该物品才被宣布为未命中并从当前库存中被移除。当当前库存中的物品的RFID标签最初未通过轮询操作检测到时,物品被宣布为“潜在地”未命中,并且不一定立即从库存中移除。
在一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维持与物品的“影子”列表或表格(下文中称其为“影子库存表”)中的每个物品(包括每个潜在地未命中的物品和每个先前宣布未命中的物品)相关的信息,该影子列表或表格可以与当前库存数据块分离。在一替代实施例中,有关物品是被宣布为未命中还是潜在地未命中的信息可被纳入到当前库存数据库中的物品记录中(例如附加字段中)。为清楚起见,下面的描述假设独立的影子库存表被维持以跟踪物品的状态,诸如最近检测到的(例如通过最近、先前的轮询操作)、潜在地未命中或肯定地宣布为未命中,尽管这不是维持独立的表格的要求。根据一实施例,对于潜在地未命中的物品,影子库存表可指示每个物品的身份(例如其RFID、SKU、序列号或其它标识符),而对于多个潜在地未命中的物品,表格可跟踪已有多少次连续的轮询操作未检测到该物品。另外,表格可指示物品是否已被肯定地宣布为未命中并从当前库存中被移除。在不同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针对多组物品或单独物品被维持的实施例中,该表格也可指示每个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替代地,如之前提到的,系统可独立于表格地维持单个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另外,系统可维持错误变量和指示在先前潜在地未命中物品的RFID标签已被检测到的这段时间已执行多少次连续轮询的变量。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这些值和指示符中的每一个。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影子库存表600的示例。表600中的全部信息可被认为是“历史信息”,该信息可被用于作出多种决策的过程,如本文中更详细描述的那样。表600包括与物品标识符对应的第一列602、与是否已宣布物品是潜在地未命中的指示对应的第二列603、与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对应的第三列604、与物品的连续未命中轮询次数对应的第四列606、与是否已宣布物品未命中的指示对应(并由此从库存移除)的第五列608、与错误变量对应的第六列610以及与在先前潜在地未命中物品的RFID标签已被检测到的这段时间已作出的连续轮询次数对应的第七列612。为了将物品添加至影子库存表,库存监视控制器将记录添加至该表(例如图6的记录620),并为记录填充物品标识符(例如列602)、潜在地未命中指示符的“否(NO)”指示(例如列603)、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例如列605,它最初填充有默认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连续未命中轮询值“0”(例如列606)、对于宣布的未命中指示符的“否”指示(例如列608)以及错误变量值(例如列610,它最初填充有默认的错误变量值)。
表600包括多个记录620、621、622、623、624、625,其每一个对应于在表600中被跟踪的物品。一些物品(例如物品621、622、624、625)代表在最近的轮询操作期间其RFID标签已被检测到的物品。因此,这些物品不被指示为“潜在地未命中”(如潜在地未命中物品列603和宣布的未命中列608中的“否”指示的)。其它物品(例如物品621、622、624和625)代表在一个或多个先前轮询操作期间其RFID标签未被检测到的物品。例如,记录620对应于由系列号“A00067”标识的物品,其具有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5”,它在单个最近的在前轮询操作期间未被检测到(在潜在地未命中的物品列603中由“是”指示并在连续未命中的轮询列606中由“1”表示)。由于最近的在前轮询操作未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列612中与自从上一次未命中起的连续轮询次数对应的值具有值“0”。另外,由于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5”大于连续未命中的轮询次数“1”,因此记录620指示该物品尚未被宣布是未命中的(在宣布的未命中列608中由“否”指示)。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5”例如可以是默认值。类似地,错误变量值“10”例如可以是默认值。
又如,记录621对应于由系列号“D21708”标识的物品,其具有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10”,以及在最近的在前轮询操作期间物品已被检测到的指示(在潜在地未命中的物品列603中由“否”指示并在连续未命中的轮询列606中由“0”指示)。列612中与自从上次未命中以来连续轮询次数对应的值“1”指示最近的在前轮询操作是自从将物品添加至库存或自从上次指示物品潜在地未命中起第一次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假设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默认值为“5”而默认错误变量为“10”,记录621指示该系统已将物品“D21708”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增加至“10”并已将错误变量值增加至“20”。如下文中结合图5的框506-512更详细描述的,可使用列612的值来增加列610中的错误变量,并可使用列610中的错误变量来增加列604中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记录621就是如此。
又如,记录622对应于由系列号“B07412”标识的物品,其具有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4”,以及在一个或多个最近的在前轮询操作期间物品已被检测到的指示(在潜在地未命中的物品列603中由“否”指示并在连续未命中的轮询列606中由“0”指示,并在自上次未命中的轮询列612中由值“60”表示)。列612中的值“60”指示自动物品被添加至库存或自从物品被上次指示为潜在地未命中起最近60次在前轮询操作已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假设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默认值为“5”而默认错误变量为“10”,记录622指示该系统已将物品“B07412”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减小至“4”并已将错误变量值减小至“4”。如下文中结合图5的框506-516更详细描述的,可使用列612的值来减小列610中的错误变量,并可使用列610中的错误变量来减小列604中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记录622就是如此。
又如,记录623对应于由系列号“B55437”标识的物品,其具有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5”,以及在“15”次最近的在前连续轮询操作期间该物品未被检测到的指示(由连续未命中轮询列606中的“15”指示)。由于最近的在前轮询操作未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列612中与自从上次未命中起连续轮询次数对应的值具有值“0”。另外,由于连续未命中的轮询操作的次数与未命中的物品检测阈值的比较不合意,因此该物品已被宣布为未命中的(如列608中的“是”指示)。因此,该物品已从当前库存中被移除。在一实施例中,物品的记录被维持在影子库存表600一段时间(或一定次数的附加轮询操作),尽管它之前已从当前库存中被移除。如果在未来的轮询操作期间后续已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则记录的维持允许系统将项的错误确定视为未命中已发生。最终(例如在一段时间或一定数量的未来轮询操作之后),可将该记录从表600中删除。
回来参见图5和框502,当包含在当前库存中的物品的RFID标签在最近的轮询操作期间未被检测到时,库存监视控制器可通过将影子库存表中的物品的连续未命中轮询次数(例如列606中的值)递增而更新影子库存表。在框504,库存监视控制器可评价潜在地未命中的物品信息(例如列603、606中的值)以标识连续未命中轮询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其相应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物品。库存监视控制器随后可将标识出的物品从当前库存移除。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可从当前库存数据库中删除该物品的记录。替代地,库存监视控制器可在当前库存数据库中提供已从当前库存中移除了物品的指示,同时维持物品的实际记录至少一段时间(在后续重新添加物品的情形下)。另外,库存监视控制器可更新影子库存表中的物品的记录以指示该物品已被宣布未命中并已从当前库存中移除(例如通过在图6的列608中提供“是”指示符)。
在框506,库存监视控制器也确定在轮询操作期间是否已检测到先前已被宣布为未命中的任何物品的RFID标签。根据一个实施例,可在库存监视控制器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RFID标签和未标识在当前库存中的物品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时作出这种确定。如果存在另一指示,即物品先前已在当前库存中但已被移除(例如具有图6的列608中的“是(YES)”未命中指示符的物品记录出现在影子库存表中,或者具有物品已被移除的指示的记录出现在当前库存数据库中),则库存监视控制器可确定先前未命中的物品已被检测到。先前已宣布为未命中的物品被检测到的确定被认为是“错误”,其关联于之前结合图6简单描述的并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错误变量”。如果尚未检测到任何先前未命中的物品,则方法进至框518,这将在稍后描述。
如果一个或多个先前未命中的物品已被检测到,则库存监视控制器在框508发起将物品添加回当前库存的过程。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没有任何记录存在,库存监视控制器通过在当前库存数据库中添加物品的新记录而将物品添加回当前库存,或者如果物品的先前记录已用“未命中”指定来维持,则通过移除“未命中”指定而将物品添加回当前库存。除了将物品添加回到当前库存,库存监视控制器更新影子库存表中的各个值(例如图6中的表600)。这种更新可包括:增加与物品关联的错误变量;将物品标识为不潜在地未命中或实际地未命中;并重置与连续未命中的轮询次数对应的值以及自从物品先前已宣布未命中起的轮询次数对应的值(例如更新图6中的列603、606、608、610和612的值)。
例如,记录621反映一种情况,其中物品“D21708”先前已被宣布为未命中,但最近的轮询操作检测到该物品的RFID标签。因此,库存监视控制器在潜在地未命中列603中已指示为“否”,在列606中将连续未命中的轮询次数重置为“0”(由于物品的RFID标签刚被检测到),并已在列608中指示该物品没有未命中。另外,库存监视控制器将在列612中的从上次未命中轮询起的轮询次数更新为“1”。如前面提到的,错误变量(例如在列610)最初可被赋予默认值(例如“10”),并且每当发现物品已错误地被宣布为未命中(例如在框506),则可对该物品增加错误变量(例如递增1或更大)。因此,假设对于物品未命中的每次错误检测具有“10”的默认错误变量值和1的增量,则对于物品“D21708”的错误变量值“20”指示该物品先前已错误地被宣布为未命中十次。在一个实施例中,错误变量可增加至预定义的上限(例如20或其它一些正值)。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物品从未被宣布为潜在地未命中和/或物品先前被宣布为潜在地未命中但之后被宣布为并非未命中(例如当物品的RFID标签在先前未被检测到之后被检测到)的情况下,错误变量也可递增地减小。例如,记录624反映其中物品“Z77662”先前从未被宣布为未命中并已通过1207次最近轮询操作检测到(例如列612中指出的)的情况。又如,记录622反映其中物品“B07412”先前已被宣布为未命中但之后已通过60次最近轮询操作检测到(例如列612中指出的)的情况。根据一个实施例,系统自从RFID标签的上次未命中轮询起对已检测到物品的RFID标签的每N次轮询减小(例如递减1或更大)错误变量,其中N可以是从1至任意较高值的任何整数(例如10、100等)。在一个实施例中,错误变量可减小至预定义的下限(例如1或其它一些正值)。例如,系统可自从对RFID标签的上次未命中轮询起对已检测到该物品的RFID标签的每10个轮询将错误变量减1。因此,由于1207次最近轮询操作已检测到物品“Z77662”的RFID标签,因此系统已将错误变量递减至预定义的下限(例如从默认值“10”递减至递减值“1”)。同样,由于60次最近轮询操作已检测到物品“B07412”的RFID标签,因此系统已将错误变量递减六次(例如从默认值“10”递减至递减值“4”)。尽管图6中未具体指出,然而递减错误变量的过程可在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到RFID标签标识信息之后的任何时间执行。例如,递减错误变量的过程可在框502期间执行或在框510执行前的任何时间执行。
再次参见图5,在框508中更新错误变量之后(例如图6,列610中的值),可使用错误变量来确定是否调整一个或多个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根据一个实施例,这是通过将错误变量与一个或多个阈值比较而达成的。当物品的错误变量相对较高时,这表示该物品的RFID标签相对频繁地被错误地宣布为未命中(例如RFID标签可位于RFID标签读取器的检测范围边缘处的区域内或位于部分受屏蔽的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对该物品增大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以使该物品不会错误地从当前库存中被移除。在一个实施例中,未命中物品检测可增加至预定义的上限(例如20或其它一些正值)。相反,当一物品的错误变量相对较低时,这表示该物品的RFID标签已针对相对较大次数的轮询操作被可靠地检测出,这表示系统不大可能在未来未能检测出该RFID标签。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减小该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以在其标签在未来未能被检测到的情况下使该物品更快速地从当前库存中移除。在一个实施例中,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可减小至预定义的下限(例如1或其它一些正值)。
为了基于错误变量实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修改,可在框510作出判断,即先前已被宣布为未命中的每个物品的错误变量是否等于或超出第一阈值(即与第一阈值的比较不合意),其中第一阈值具有比默认错误变量值更大的值。例如,如果默认错误变量值为“10”,则第一阈值可具有值“15”(或比10更高的其它一些值)。当作出物品的错误变量与第一阈值的比较不合意的判断时,在框512,增加该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例如递增1或一些其它值)。参见记录621(图6),例如物品“D21708”的错误变量具有值“20”。如果第一阈值具有值“15”,则错误变量与第一阈值的比较不合意五次,并且框510、512的执行将使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递增五次(例如从默认值“5”至值“10”,如对于物品“D21708”的列604中反映的)。通过相对较高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物品“D21708”的RFID标签需要在比具有默认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物品相对更多连续轮询操作期间保持未命中的。因此,系统通过增加在将相关物品从当前库存中移除前必须未检测到RFID标签的连续轮询操作的次数,补偿更偶发地可检测到的RFID标签。因此,系统能更准确地维持当前库存的估计。
回来参见框510,当确定物品的错误变量与第一阈值的比较并非不合意时,则在框514作出另一判断,即物品的错误变量是否等于或小于第二阈值(即与第二阈值的比较是否不合意),其中第二阈值具有比默认错误变量值更小的值。例如,如果默认错误变量值为“10”,则第二阈值可具有值“5”(或比10更低的其它一些值)。当作出物品的错误变量与第二阈值的比较不合意的判断时,在框516,减小该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例如递减1或一些其它值)。参见记录622(图6),例如物品“B07412”的错误变量具有值“4”。如果第二阈值具有值“5”,则错误变量已落在第二阈值之下一次,并且框514、516的执行将使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递减一次(例如从默认值“5”至值“4”,如对于物品“B07412”的列604中反映的)。通过相对较低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物品“B07412”的RFID标签需要在比具有默认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物品相对较少的连续轮询操作期间未命中。因此,系统通过减小在从当前库存移除相关物品之前必须未能检测到RFID标签的连续轮询操作的次数,而对可靠的可检测的RFID标签作出补偿,可靠的可检测的RFID标签包括先前已被宣布为潜在地未命中的RFID标签。同样,通过该特征,系统能更准确地维持当前库存的估计。
在其它实施例中,前面关于系统如何更改单个物品的错误变量和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描述可扩展到更改多组或多类物品的错误变量和/或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例如,当未命中特定类的物品的错误率(例如平均错误率)低于预定阈值时,则系统可假设该类物品的未命中物品阈值过高,并且系统可相应地减小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因此,通过维持预定的错误率,系统可连续地优化未命中项的阈值。
在框518,库存监视控制器将在框504、508已作出的一些或全部库存改变(例如从当前库存移除物品或将物品添加至当前库存)作为历史信息记入日志。如先前描述的,可分析该历史信息以添加、删除或更改触发时间事件(例如图4的表400中列出的触发时间事件)。在特定实施例中,可使用信息来更新触发时间事件表,以添加、删除或更改表中的记录。例如,当历史数据的分析指示关于从当前库存添加和删除物品的高活动时间和/或日期范围时,可例如将一个或多个记录添加至触发时间事件表以提高轮询频率。相反,当历史数据的分析指示关于从当前库存添加和删除物品的低活动时间和/或日期范围时,可例如将一个或多个记录添加至触发时间事件表以降低轮询频率。在又一实施例中,可评价表示库存改变的历史数据以确定历史数据是否指示在定义的轮询操作次数或定义的时间段内库存改变的持续模式。当历史数据并未指示库存改变的持续模式时,可绕过触发时间事件表的更新。方法随后结束。
除了通过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前述特征,库存控制系统根据其它实施例可提供额外的特征。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库存处理系统(例如图1的库存处理系统100)的实施例可被配置成偶尔或连续地定位物品(或更具体地定位与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在这一实施例中,系统可(例如经由图1的用户接口104)显示库存的描绘(例如货架图)。在又一实施例中,库存处理系统可被配置成基于来自用户的特定请求(例如经由图1的用户接口104作出的请求)指示和/或确定在受控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特定RFID标签(例如图1的RFID标签110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的位置。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特定RFID标签的位置的方法7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通过接收指示定位特定RFID标签的请求的询问在框702开始。例如,定义询问的信息可由用户经由系统的用户接口(例如图1的用户接口104)提供。例如,用户可指示用户希望系统定位特定的RFID标签。替代地,用户可指示用户希望系统定位特定类型的物品(例如某一尺寸的特定衬衫),并且系统可从当前库存信息中标识与该特定类型的物品对应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在一替代实施例中,RFID标签位置确定过程可基于与用户提供的询问不同的动机来发起。例如,在一替代实施例中,系统可偶尔或连续地定位一些或全部可检测的RFID标签而无需来自用户的任何特定请求,并可维持每个检测到的RFID标签的位置数据。在这一实施例中,系统可仅从存储的位置数据检索作为请求对象的RFID标签(或多个RFID标签)的位置,并将指示RFID标签的位置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在系统未知晓作为请求对象的特定RFID标签(或多个RFID标签)的位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系统在框704尝试确定特定RFID标签(或多个RFID标签)的位置。根据多个实施例,这种确定可以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来作出(例如可采用下面描述的物品位置确定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一个或组合来提高定位特定物品的准确性或效率)。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系统可基于检测到RFID标签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的评价来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例如,如果第一、第二和第三RFID标签读取器各自检测到特定的RFID标签,则系统可推测RFID标签位于与第一、第二和第三RFID标签读取器的交界检测范围对应的区域内。报告特定RFID标签的RFID标签读取器数目确定了可确定RFID标签位置的分辨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可基于对RFID标签发射的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SSI)的评价来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如在正常轮询操作(或可响应询问发起的轮询操作)的背景下由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的。例如,第一RFID标签读取器可报告特定RFID标签以具有第一水平的RSSI的信号应答,而第二RFID标签读取器可报告同一RFID标签以具有第二水平的RSSI的信号应答。从该信息,系统可确定RFID标签位于两个报告的RFID标签读取器重叠的检测范围的区域内。另外,假设由报告RFID标签读取器检测到的RSSI水平反比于RFID标签和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之间的距离,系统可计算RFID标签相对于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的更好近似。例如,如果由第一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的第一RSSI水平相对较高并且由第二RSSI标签读取器报告的第二RSSI水平相对较低,则系统可确定该RFID标签更靠近第一RFID标签读取器且更远离第二RFID标签读取器。尽管前面的例子描述了两个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来自RFID标签的信号的RSSI水平,然而基于RSSI水平的RFID标签位置确定可使用仅从单个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的RSSI水平来实现,或使用从两个以上的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的RSSI水平来实现。报告特定RFID标签的RSSI水平的RFID标签读取器数目确定了可确定的RFID标签位置的分辨率。
在又一实施例中,系统可基于一个或多个附近的RFID标签读取器的读取频率来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更具体地,可基于期间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检测到RFID标签的最近轮询的百分比来更准确地估计特定RFID标签的位置。例如,如果第一RFID标签读取器在数个最近轮询例程的100%期间检测到RFID标签并且第二RFID标签读取器仅在数个最近轮询例程的20%期间检测到RFID标签,则系统可确定相比第二RFID标签读取器,该RFID标签更靠近第一RFID标签读取器。同样,报告特定RFID标签的RFID标签读取器的数目确定了可确定RFID标签位置的分辨率。
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系统可基于相位信息确定RFID标签的位置。更具体地,系统可与检测到和报告特定RFID标签的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频率相关地评价信号相位信息,从而确定多个报告RFID标签读取器和RFID标签之间的距离。使用相位信息的位置确定可能比使用其它方法的位置确定更为准确。
在又一替代实施例中,前述方法的组合(例如前述方法的任意两个或三个)可组合起来以为RFID标签提供更精炼的位置估计。此外,由于系统可在持续进行的基础上周期地执行库存轮询,来自多次轮询的数据可被组合以最小化位置估计中的不确定性,其中该不确定性可由噪声或其它不期望的干扰所引发。因此,RFID标签的位置估计可随时间连续地改善。
在框706判断RFID标签的位置是否被成功地标识。如果没有,则在框708,系统可将信息提供给用户(例如经由用户接口上显示的信息),该信息指示RFID标签未被成功地定位,并且方法结束。根据一实施例,即使当最近的轮询操作未能标识对其执行搜索的RFID标签的当前位置,系统也可指示(例如显示)RFID标签的最后已知位置(例如系统可将最后已知位置显示在地图或货架图上并带有该位置信息不是当前的指示(例如用不同颜色表示))。系统也可指示在所指示位置检测到RFID标签的最后时间。
如果是,则在框710,系统可(例如经由显示的消息)将指示RFID标签被成功地定位和指示RFID标签位置的信息提供给用户。例如,RFID标签的位置可用位置描述(例如货架5的顶层搁板)、附近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的描述和/或显示受控区域内的标签位置的地图上的RFID标签位置的指示来表示。方法随后结束。
如前面提到的,前述方法的实施例可用来确定单个RFID标签或多个RFID标签的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可使用前述技术来确定误放在受控区域内的物品并指示误放的物品的位置。例如,系统可保持知晓其库存中的多个物品的预期位置和实际位置(例如图6的影子库存表600和/或当前库存的数据库可包括对于每个物品的字段,这些字段不仅指示物品标识符,还指示每个物品的预期位置和每个物品的实际位置)。根据一个实施例,当遵循上述相同的算法在规则基础上获得新的轮询信息时,位置信息可被连续地精炼和更新。系统可使用前述技术来确定和指示库存的每个物品的实际位置,并将这些实际位置与预期位置比较。当系统确定特定物品不处于其预期位置时(即物品被“误放”),系统可提供该效果的指示。例如,系统在一实施例中可对用户产生警报(例如经由图1的用户接口104)。在又一实施例中,系统可使指示物品的实际位置和预期位置的信息被显示在货架图上,该货架图描述受控区域的布局。例如,误放的物品可以将用户的注意力吸引到该物品的方式显示(例如误放的物品可以与处于其预期位置的物品不同的颜色显示)。该显示可指示物品的实际位置和物品的预期位置(例如用表示物品应当回到的位置的箭头)。根据一个实施例,可经由用户输入规定库存的多个物品的预期位置。替代地,当一种物品的大多数位于某一区域内(例如在某一货架上)而其少数位于一个或多个不同区域内时,系统可推测某一种类的一个或多个物品被误放。当这发生时,系统可确定物品的少数被误放,并将该效果的指示提供给用户。根据一实施例,用户可具有超越该系统的选择,由此指示物品的新预期位置。在一些情形下,RFID标签读取器可被重新定位,或者RFID标签读取器范围内的显示区域(例如搁板、转角或货架)可用其它物品被重新存货,并且用户可超越由系统提供的任何指示或警报。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系统确定多于阈值百分比(或数目)的物品已从区域中被移走时和/或当系统确定多于阈值百分比(或数目)的物品已最新地被移动入区域时,系统可被配置成抑制或修正误放的物品警报或指示,因为这些事件可能指示重新存货和/或显示重新配置活动。
库存处理系统(例如图1的库存处理系统100)的又一实施例可被配置成确定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例如图1的RFID标签读取器106中的任何一个)在受控区域中的位置。这种能力可基于每个RFID标签读取器位于其中显示特定类型的物品的特定搁板、货架或区域附近的假设。尽管下面描述的方法是结合定位单个RFID标签读取器来讨论的,然而要理解也可利用本方法的实施例来定位一个以上的RFID标签读取器。
图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确定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的方法8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通过接收指示定位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请求的询问在框802开始。例如,定义询问的信息可由用户经由系统的用户接口(例如图1的用户接口104)提供。例如,用户可指示用户希望系统定位具有已知标识符的特定RFID标签。在一替代实施例中,RFID标签读取器位置确定过程可基于与用户提供的询问不同的动机来发起。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可自动地发起确定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的过程。例如,如果RFID标签读取器被移动(例如从一个货架移动至另一个),系统可在从中系统可推测RFID标签读取器的新位置的一定数量轮询之后自定位RFID标签读取器。
在框804,系统试图确定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根据一个实施例,系统可基于在由读取器执行的轮询操作期间由特定读取器检测到的RFID标签的评价来确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例如,如果特定读取器报告与某种类型白衬衫关联的RFID标签,则系统可将RFID标签的位置确定为位于该某种类型白衬衫附近。如果系统进一步知道某种类型白衬衫的实际显示位置(例如特定搁板或货架上),则系统可更具体地将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确定为在显示位置上或靠近该显示位置。根据一个实施例,系统可通过将RFID标签读取器附近的任何“少数项”考虑在内而获得更高的准确性(或更好的分辨率)(例如基于从与那些“少数项”关联的RFID标签接收的RFID标签响应信号)。例如,RFID标签读取器可接收RFID标签响应信号,该RFID标签响应信号指示处于该RFID标签读取器附近的物品的80%-90%是白衬衫,而处于该RFID标签读取器附近的物品的10%是领带。在这种情形下,系统具很大可能性地确定RFID标签读取与位于白衬衫货架附近,并更靠近面向领带展示的货架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标标签”,它可用来确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信标标签”是不一定与库存的任何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而是系统的更永久部分。在系统部署期间(或其后),信标标签可被放置在整个受控区域的已知位置。在每个轮询操作期间,系统的RFID标签读取器也报告在其各自范围内检测到的任何信标标签。由于信标标签的位置是已知的,系统可确定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这些位置是基于哪些信标标签由RFID标签读取器检测到而确定的。信标标签也提供额外的益处。当信标标签分布在整个受控区域内时,系统可基于是否在轮询操作期间检测到所有信标标签而确定所部署的RFID标签读取器的范围是否足以覆盖整个受控区域。
在框806,判断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是否被成功地标识。如果没有,则在框808,系统可将信息提供给用户(例如经由用户接口上显示的信息),该信息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未被成功地定位,并且方法结束。如果是,则在框810,系统可(例如经由显示的消息)将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被成功地定位和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位置的信息提供给用户。例如,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可通过位置描述(例如“货架5”、“白衬衫附近”、“信标标签457附近”、“紧挨着女士换衣区”)和/或RFID标签读取器在受控区域的显示图上的位置的指示来表示。方法随后结束。
尽管图2、图3、图5、图7和图8的流程图将多个方法步骤表示为以特定顺序发生,但要理解一些或全部的方法步骤可以不同顺序执行和/或与其它方法步骤并行地执行。另外,某些步骤可重组到一起或扩展成多个步骤。这些替换实施例旨在被包括在创新性主题事项的范围内。
前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可已被表示为由库存监视控制器(例如图1的库存监视控制器102)或RFID标签读取器(例如图1的RFID标签读取器106)执行。要理解前面表示为通过库存监视控制器执行的一些步骤可由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反之亦然。另外,各方法实施例中的一些步骤可通过库存监视控制器和RFID标签读取器以外的系统部件来执行。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各方法实施例的一些步骤可通过位于远程的计算机来执行。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存货监视控制器900的简化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库存监视控制器900包括处理系统902、被配置成与RFID标签读取器通信的无线电904(RTR无线电)、数据存储系统906、时钟908以及与无线电904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未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RTR无线电904可实现基于IEEE802.11WiFi协议、IEEE802.15Zigbee协议或任何其它公用或专用无线通信协议的通信协议。
处理系统902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以及相关的存储器和其它电路,这允许库存监视控制器900例如通过执行可被存储在数据存储系统906中的机器可读代码执行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例如,处理系统902可基于经由RTR无线电904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创建和维持当前库存数据库(例如在数据存储系统906中或别处)。另外,处理系统902可基于库存改变和触发时间事件(它们可能发生在由时钟908指示的时间)确定对各操作参数(例如可变轮询参数和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调整。处理系统902可以控制消息方式传达可变轮询参数和对其的调整,处理系统902可经由RTR无线电904将控制消息传送至RFID标签读取器。在执行结合本文所述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操作中,处理系统902也可创建、访问和/或维持各种表(例如图4的触发时间事件表400和/或图6的影子库存表600),这些表可例如被存储在数据存储系统906中。另外,处理系统902可基于用户经由用户接口(例如图1的用户接口104)提供的输入修改其操作。
尽管图9将库存监视控制器900图示为自包含的电气系统,然而要理解库存监视控制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被实现为分布式系统,其中由库存监视控制器提供的功能的各个部分是通过通信耦合但分立的电子设备提供的。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RFID标签读取器1000的简化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RFID标签读取器1000包括处理系统1002、被配置成与库存监视控制器通信的无线电1004(IMC无线电)、被配置成与RFID标签通信的无线电1006(RFID无线电)、数据存储系统1008、电源模块1010、实时时钟1012以及分别与IMC无线电1004和RFID无线电1006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ANT)1014、1016。
处理系统1002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以及相关的存储器和其它电路,这允许RFID标签读取器1000例如通过执行可被存储在数据存储系统1008中的机器可读代码执行前述多个方法实施例。例如,处理系统1002可在通过IMC无线电1004接收的消息的背景下从库存监视控制器接收初始或经调整的轮询参数,并且处理系统1002可将轮询参数存储在数据存储系统1008中。另外,处理系统1002可根据在由实时时钟1012指示的时间下的轮询参数执行轮询操作。如之前讨论的,轮询操作包括将RFID标签问询信号发送至RFID标签并经由RFID无线电1006从RFID标签接收RFID标签响应信号。处理系统1002也可产生消息,处理系统1002在该消息中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经由IMC无线电1004传达给库存监视控制器。另外,处理系统1002可将控制信号送至电源模块1010,这使电源模块1010实现低功率和轮询功率操作状态,如前面描述的那样。
如前面提到的,RFID标签读取器1000的实施例包括多个轮询天线1016。例如图10所示,RFID无线电1006包括与之关联的三个轮询天线1016,这三个轮询天线1016中的每一个可对应于沿笛卡尔坐标轴对准的三种可能的线性极化之一,并且轮询天线1016中的每一个的极化基本与另外两个轮询天线1016的极化正交。根据另一实施例,RFID标签读取器1000可包括与每种极化关联的一个以上的轮询天线,从而提供额外的分集(例如RFID标签读取器1000可包括与三个线性极化中的每一个关联的两个或更多个轮询天线)。在又一实施例中,RFID标签读取器1000可仅包括单个轮询天线1016。尽管图10中示出三个轮询天线1016,然而要理解RFID标签读取器可包括多于三个或小于三个的轮询天线1016。
前述实施例包括基于系统从由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的规则轮询获得的数据使基于RFID的库存系统自动地自优化由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的轮询操作的方法。此外,这种优化可针对各RFID标签读取器定制。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使系统以更有意义和更有用的方式将库存信息提供给用户(例如商店职员和客户)的方法。这种能力涵盖使系统自动地定位物品(即与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和RFID标签读取器并将库存信息以直觉表示的方式(例如图示方式,比如货架图)提供给用户的方法。
前面的详细说明实际上仅仅是示例性的,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或限制本发明的应用和使用。并且,并不旨在被前述技术领域、背景、概述或详细说明中展现的任何表示或隐含的理论所约束。为了简化和清楚说明的目的,附图示出一般的构造方式,且省略公知特征和技术的描述和细节,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本发明变得晦涩。此外,附图中的各要素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相对于同一或其它附图的其它要素或区域,附图中一些要素或区域的某些尺寸可被放大来帮助增进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理解。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有的话)可用于在类似元件之间进行区分,且未必是用于描述特定次序或时间顺序。要理解,在适当情况下如此使用的这些术语可互换,例如使得本文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不同于本文所述或所示的其它顺序操作或使用。此外,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旨在适用非排他地包括,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制品或装置不一定限于那些要素,但可包括未明确列出或这些过程、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其它要素。要理解,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与本文示出或以其它方式描述的不同的取向来使用。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耦合”被定义为电或非电方式的直接或间接连接。
一实施例包括维持表示物品库存的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维持反映物品当前库存的信息;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RFID标签标识信息;并基于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分析调整操作参数。RFID标签标识信息标识对库存轮询操作期间来自RFID标签读取器的RFID标签问询信号作出应答的任何RFID标签。操作参数从由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和可变轮询参数构成的组中选取,该可变轮询参数定义从下组中选取的一个或多个轮询参数,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要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时间、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持续时间、在下一库存轮询操作期间拟被激活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的标识以及对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激活持续时间。
另一实施例包括维持表示物品库存的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多个库存轮询操作的步骤,其中每个库存轮询操作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发送RFID标签问询信号并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远程处理系统,该远程处理系统标识对RFID标签问询信号作出应答的任何RFID标签。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多个库存轮询操作中的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时间是通过可变轮询参数的存储版本来定义的。该方法也包括步骤:响应于触发事件的发生从远程处理系统接收指示可变轮询参数调整的信息;并响应于接收指示调整的信息更新可变轮询参数的存储版本。触发事件可从由RFID标签标识信息指示的库存改变和时间事件发生构成的组中选取。
又一实施例包括库存监视系统,该库存监视系统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和库存监视控制器。RFID标签读取器被配置成执行多个库存轮询操作,其中每个库存轮询操作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发送RFID标签问询信号并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RFID标签标识信息标识对RFID标签问询信号作出应答的任何RFID标签。库存监视控制器被配置成维持反映物品当前库存的信息以从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RFID标签标识信息并基于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分析调整操作参数。操作参数从由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和可变轮询参数构成的组中选取,该可变轮询参数定义从下组中选取的一个或多个轮询参数,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要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时间、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持续时间、在下一库存轮询操作期间拟被激活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的标识以及对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激活持续时间。
虽然在上述详细描述中给出了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但应当理解存在许多数量的变型。还应理解,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仅为示例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上面的详细描述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述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方便的路线图。应当理解,可在元件的功能和安排上作出各种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述及其法律等价物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维持表示物品库存的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维持用于存储当前库存的库存信息数据库;
从射频识别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RFID标签标识信息,其中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标识对库存轮询操作期间来自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的RFID标签问询信号作出应答的任何RFID标签;
使用所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更新所述当前库存;以及
基于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分析和库存历史调整操作参数,
其中,所述操作参数是可变轮询参数,并且调整所述操作参数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触发事件的发生确定对可变轮询参数的调整,其中所述触发事件是从由时间事件的发生和确定库存改变与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构成的组中选取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轮询参数定义从下组中选取的一个或多个轮询参数:RFID标签读取器要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时间、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持续时间、在下一库存轮询操作期间拟被激活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的标识以及对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激活持续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调整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调整以当所述库存改变与第一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使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在较早时间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以及
确定所述调整以当所述库存改变与第二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使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在较晚时间执行所述下一库存轮询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与反映物品的当前库存的信息的比较,从所述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标识当前库存中未命中物品;
将所述物品的未命中轮询次数与所述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当所述物品的未命中轮询次数与所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从所述当前库存中移除所述物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事件是从由以下构成的组中选取的时间事件的发生:与定义在24小时时间段内的多个预定轮询参数调整时间中的一个对应的当前时间、以及与定义在时间段内的多个预定轮询参数调整日期中的一个对应的当前日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表示库存改变的历史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历史数据更新多个预定轮询参数调整时间或多个预定轮询参数调整日期。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参数是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和先前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确定未能检测到与包含在所述当前库存中的物品相关的RFID标签的连续库存轮询操作次数;
将所述次数与所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当所述次数与所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从所述当前库存移除所述物品并更新历史信息以指示所述物品已从所述当前库存中移除。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参数是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基于历史信息和RFID标签标识信息更新所述物品的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一个或多个库存轮询操作未能检测到与所述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时,从所述当前库存移除物品并更新历史信息以指示所述物品已从当前库存移除;
接收在另一库存轮询操作期间产生的附加RFID标签标识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历史信息和所述附加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另一库存轮询操作已检测到已从当前库存移除的物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基于物品已被错误地宣布为未命中的次数来调整所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从下组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的评价确定特定RFID标签的位置:对由所述特定RFID标签发出的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SSI,所述RSSI由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报告;检测到所述特定RFID标签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一个或多个附近的RFID标签读取器的读取频率;以及基于相位的位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从下组中选择的信息的评价确定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由所述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与通过所述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RFID标签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物品;以及由所述特定RFID标签读取器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信标标签的位置。
13.一种维持表示物品库存的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使用射频识别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多个库存轮询操作,其中每个库存轮询操作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发送RFID标签问询信号并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远程处理系统,所述远程处理系统标识对所述RFID标签问询信号作出应答的任何RFID标签,并且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执行多个库存轮询操作中的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时间是由可变轮询参数定义的;
响应于从由下组选择的触发事件的发生获得指示对所述可变轮询参数的调整的信息:由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指示的库存改变以及时间事件的发生;以及
响应于获得指示所述调整的信息,更新所述可变轮询参数,
其中:
当所述库存改变与第一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更新所述可变轮询参数的步骤使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在比由所述可变轮询参数的先前版本定义的时间更早的时间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以及
当所述库存改变与第二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更新所述可变轮询参数的步骤使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在比由所述可变轮询参数的先前版本定义的时间更晚的时间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
14.一种库存监视系统,包括:
射频识别RFID标签读取器,被配置成执行多个库存轮询操作,其中所述库存轮询操作中的每一个包括RFID标签读取器发送RFID标签问询信号并将RFID标签标识信息发送至库存监视控制器,其中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标识对所述RFID标签问询信号作出应答的任何RFID标签;以及
库存监视控制器,被配置成维持反映物品当前库存的信息、从所述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RFID标签标识信息、使用所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更新所述当前库存并基于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分析调整操作参数,
其中,所述操作参数是可变轮询参数,其中所述库存监视控制器被配置成通过响应于触发事件的发生确定对可变轮询参数的调整来调节所述操作参数,其中所述触发事件从下组中选取:时间事件的发生、以及确定基于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计算的相对于当前库存的库存改变与阈值的比较不合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库存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轮询参数定义从下组中选取的一个或多个轮询参数:RFID标签读取器要执行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时间、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持续时间、在下一库存轮询操作期间拟被激活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的标识以及对下一库存轮询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激活持续时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库存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参数是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并且所述库存监视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基于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和先前接收的RFID标签标识信息确定未能检测到与包含在所述当前库存中的物品相关的RFID标签的连续库存轮询操作次数,将所述次数与所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比较,并当所述次数与所述未命中物品检测阈值的比较不合意时从所述当前库存移除所述物品并更新历史信息以指示所述物品已从当前库存移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库存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存监视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接收在另一库存轮询操作期间产生的附加RFID标签标识信息,基于历史信息和所述附加RFID标签标识信息确定所述另一库存轮询操作已检测到已从所述当前库存中移除的物品,并响应于确定所述另一库存轮询操作已检测到所述物品而更新反映错误地检测未命中物品的次数的错误变量。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库存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附加RFID标签读取器,被配置成执行多个附加库存轮询操作;并且
其中所述库存监视控制器被进一步配置成从所述附加RFID标签读取器接收附加RFID标签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附加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附加分析来调整所述操作参数和附加操作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库存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户接口,所述用户接口通信地与所述库存监视控制器耦合并被配置成以关联于所述RFID标签标识信息的图示形式、文本形式或这两种形式将库存相关的信息提供给用户,其中所述库存相关的信息是从下组中选择的:物品位置的指示、RFID标签位置的指示、RFID标签读取器位置的指示、库存中物品量的指示、特定物品或RFID标签的位置的指示、误放的物品或RFID标签的位置的指示、误放的物品或RFID标签的预期位置的指示、未命中物品或RFID标签的最后已知位置的指示、检测到与未命中物品关联的RFID标签的最后时间的指示;以及需要补充的物品的指示。
CN201180068172.7A 2010-12-22 2011-12-21 具有自调整操作参数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33848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975,971 US8519848B2 (en) 2010-12-22 2010-12-22 RFID-based inventory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self-adjust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US12/975,971 2010-12-22
PCT/US2011/066435 WO2012088246A1 (en) 2010-12-22 2011-12-21 Rfid-based inventory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self-adjust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4889A CN103384889A (zh) 2013-11-06
CN103384889B true CN103384889B (zh) 2017-05-10

Family

ID=4555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8172.7A Active CN103384889B (zh) 2010-12-22 2011-12-21 具有自调整操作参数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19848B2 (zh)
EP (1) EP2656276A1 (zh)
CN (1) CN103384889B (zh)
WO (1) WO20120882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4551B2 (en) 2009-12-07 2024-04-09 Meps Real-Time, Inc. Modular system and method to establish tracking activation field
US9189769B2 (en) * 2009-12-07 2015-11-17 Meps Real-Time, Inc. Real-time inventory re-supply system
US8854190B2 (en) * 2010-12-24 2014-10-07 Assetpuls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tect cross reads in RFID tags
FI124722B (fi) * 2011-03-24 2014-12-31 Nordic Id Oy Lukijan käsittävä laite ja menetelmä lukijan toiminnan ohjaamiseksi
US9197984B2 (en) * 2011-04-19 2015-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FID device with wide area connectivity
US8681001B2 (en) 2011-10-26 2014-03-2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reader power consumption by varying poll parameters in an automated inventory tracking system
US20130120119A1 (en) * 2011-11-16 2013-05-1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Adapt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qader power levels
US8930737B2 (en) 2011-12-13 2015-01-06 Omx Technology Ab Method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s of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US20130173348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Vandana Deep Framework to render spatial information of entities
US9342810B2 (en) 2012-05-01 2016-05-17 Hand Held Products, Inc. Dynamic scan context determination for asset reconciliation
GB201208294D0 (en) * 2012-05-11 2012-06-20 Jacktrak Ltd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40009291A1 (en) * 2012-07-04 2014-01-09 U Grok It, Inc. System and user interface for finding multiple items using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US9000894B2 (en) * 2012-07-31 2015-04-07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ception of an RFID tag response
US9076119B2 (en) * 2012-09-26 2015-07-07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RFID-based inventory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self-adjust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US9538325B2 (en) 2012-11-25 2017-01-03 Pixie Technology Inc. Rotation based alignment of a group of wireless tags
US20140148196A1 (en) 2012-11-25 2014-05-29 Amir Bassan-Eskenazi Locaiton determination in an indoor space
US9443117B2 (en) 2012-12-14 2016-09-13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Self-optimizing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ly deploy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readers in a controlled area containing RFID-tagged items to be monitored
US20140172650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Wal-Mart Stores, Inc. Stock Aware Shelves
MX2015008834A (es) * 2013-01-09 2016-04-28 Frederick Energy Products Llc Controlador de area mecanizada.
US9030300B2 (en) * 2013-03-11 2015-05-12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based on proximity
US9310466B2 (en) 2013-03-14 2016-04-12 Wal-Mart Stor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physical-local discrepancies in statistics-based RFID-tag information
US9123016B2 (en) * 2013-03-14 2015-09-01 Wal-Mart Stor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the use of group RFID tag information
US9704124B2 (en) 2013-03-14 2017-07-11 Wal-Mart Stor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pertaining to monitoring item source locations
US9245292B2 (en) 2013-03-15 2016-01-26 Target Brands, Inc. Product management using electronic price labels
US9165277B2 (en) 2013-03-15 2015-10-20 Wal-Mart Stores, Inc. Discrepancy analysis of RFID reads to determine locations
US9443218B2 (en) 2013-03-15 2016-09-13 Wal-Mart Stores, Inc. Merchandise event monitoring via wireless tracking
WO2014151935A2 (en) * 2013-03-15 2014-09-25 Wal-Mart Stor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 management
US9092679B2 (en) 2013-03-15 2015-07-28 Wal-Mart Stores, Inc. RFID reader location self-discovery
US9098824B2 (en) * 2013-03-15 2015-08-04 Wal-Mart Stores, Inc. Orphaned product stray analysis using RFID
US9460326B2 (en) * 2013-03-15 2016-10-04 Wal-Mart Stores, Inc. Automatic self-learning RFID reader configurator
CN103368778B (zh) * 2013-07-15 2016-08-17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传输的光配线设备无源智能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
US9679456B2 (en) * 2013-09-06 2017-06-13 Tracfind,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ssets
US9465963B2 (en) * 2013-10-11 2016-10-11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Arrangement for and method of optimally adjusting the scan rate of scan beams generated by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 reader having an array of antennas
CN103699910A (zh) * 2013-10-22 2014-04-0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rfid读卡器内判别rfid标签存在状态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US10685196B2 (en) 2013-10-26 2020-06-16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ppropriate quantity of RFID reads
US9171448B1 (en) 2014-06-11 2015-10-27 Target Brands, Inc. RFID tags for locating products
CA2910808A1 (en) * 2014-11-04 2016-05-04 Wal-Mart Store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 operational health score
MX2017008822A (es) 2014-12-31 2017-10-19 Wal Mart Stores Inc Sistema y metodo para monitorear emision de gas de productos perecederos.
CN112230184A (zh) * 2015-01-05 2021-01-15 洛卡托克斯公司 全球资源定位器
US10725003B2 (en) 2015-01-19 2020-07-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ic bump and calibration in gas detectors via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US20160210586A1 (en) * 2015-01-19 2016-07-21 Checkpoint System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cycle counting
CN107251116B (zh) * 2015-02-12 2020-12-25 Invue安全产品公司 用于从展示的商品获取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6033553A (zh) * 2015-03-20 2016-10-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清点系统、物品清点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472075B1 (en) 2015-06-04 2016-10-18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items in a facility
US10134253B2 (en) 2015-06-04 2018-11-20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and determining the orientation of a handheld device
US9705570B2 (en) * 2015-08-12 2017-07-1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Updating gas detector configura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s
CN105184454A (zh) * 2015-08-19 2015-12-23 北京京东方多媒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品管理系统和物品管理方法
US20170109688A1 (en) * 2015-10-19 2017-04-20 Checkpoint Systems, Inc. Dynamic coun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186125B2 (en) * 2015-12-18 2019-01-22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items remov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from secured locations
GB2564051A (en) * 2016-04-01 2019-01-02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route for relocating objects
US10466111B2 (en) 2016-05-05 2019-11-05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emperature or movement of merchandise
US10489741B1 (en) 2016-06-13 2019-11-26 Google Llc Wireless scanners for maintaining inventory
GB201611964D0 (en) * 2016-07-08 2016-08-24 Clarke Stephen W Indicator device and dispensing device comprising an indicator device
CN106355368A (zh) * 2016-08-29 2017-01-25 苏州倾爱娱乐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卖场货品的智能管理系统
US10128912B2 (en) * 2016-09-26 2018-11-13 Blackberry Limited Efficient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tag detec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WO2018068838A1 (en) * 2016-10-11 2018-04-19 Hp Indigo B.V. Tracking removable components using sectors
US11763249B2 (en) * 2016-10-14 2023-09-19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Robotic generation of a marker data mapping for use in inventorying processes
JP6753287B2 (ja) * 2016-11-29 2020-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異常検知システム、異常検知装置、異常検知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異常検知方法
DE112018000705T5 (de) 2017-03-06 2019-11-14 Cummins Filtration Ip, Inc. Erkennung von echten filtern mit einem filterüberwachungssystem
US20180270631A1 (en) * 2017-03-16 2018-09-20 Walmart Apollo, Llc Object Identification Detection System
US10679179B2 (en) * 2017-04-21 2020-06-09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improved tag counting process
MX2019013936A (es) 2017-05-23 2020-01-30 Walmart Apollo Llc Sistema de inspeccion automatizado.
CN107358313A (zh) * 2017-06-16 2017-11-17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市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0163046B1 (en) * 2017-06-23 2018-12-25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igh density RFID part scanning
GB2578400B (en) * 2017-07-13 2023-02-22 Akaoui Danny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information of assets stored in communications tags
US11861542B2 (en) * 2017-07-13 2024-01-02 Danny Akaoui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information of assets stored in communication tags
US10664672B2 (en) * 2017-07-13 2020-05-26 Danny Akaoui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information of assets stored in communication tags
WO2019018595A1 (en) * 2017-07-21 2019-01-24 Walmart Apollo, Llc RADIO FREQUENCY MONITORING OF A RETAIL LOCATION
US10565410B1 (en) * 2017-08-25 2020-02-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Overhead RFID antenna
CN111295682B (zh) * 2017-10-24 2023-09-19 艾利丹尼森零售信息服务公司 用于提高读取精度的来自多个测试场景的数据的预测分析
GB2581685B (en) 2017-10-24 2022-03-02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transition points in a retail facility
GB2571242B (en) * 2017-12-07 2022-04-20 Worldplay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in close proximity
CA3103822A1 (en) * 2018-02-08 2019-08-15 Walmart Apollo, Llc Customized item self-returns system
CN108416406B (zh) * 2018-03-13 2022-0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商品管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存储介质
US11448632B2 (en) 2018-03-19 2022-09-20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duce shelf life
US10878685B1 (en) * 2018-06-21 2020-12-29 Impinj, Inc. Environment-based RFID IC behavior
US11393082B2 (en) 2018-07-26 2022-07-19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e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US20200065531A1 (en) * 2018-08-27 2020-02-27 Robert Marshall Ellis RFID Inventory System and Method
US11132641B2 (en) 2018-08-27 2021-09-28 Robert Marshall Ellis RFID inventory system and method
KR101954877B1 (ko) * 2018-10-10 2019-03-06 김경원 개인이 설정한 물품의 위치를 추적하는 단말, 그 개인이 설정한 물품의 위치를 추적하는 단말을 이용한 위치 추적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715059B2 (en) 2018-10-12 2023-08-01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ition compliance
CN109544065A (zh) * 2018-11-09 2019-03-29 虫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货柜的rfid标签盘点方法及系统
CN110907890B (zh) * 2018-11-20 2022-10-14 电子科技大学 Rfid智能货架物品误放检测方法
WO2020106332A1 (en) 2018-11-20 2020-05-28 Walmart Apollo,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products
US11222307B2 (en) 2019-03-25 2022-01-11 Xerox Corporation Inventory tracking system
CN111751739B (zh) * 2019-03-26 2024-02-13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电池检测方法、系统、电动车换电方法及系统
WO2020226636A1 (en) * 2019-05-08 2020-11-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Kiosk device having storage bins
US20200372449A1 (en) * 2019-05-20 2020-11-26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Inventory event based movement of rfid tagged items
CN110458257B (zh) * 2019-07-12 2022-11-11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系统的标签盘点方法及装置
US11127023B2 (en) * 2019-07-29 2021-09-21 Capital One Service, LLC System for predicting optimal operating hours for merchants
US20210049312A1 (en) * 2019-08-12 2021-02-18 Stephen Rose Roofing Kit and Database
JP6879586B2 (ja) * 2019-08-20 2021-06-02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製品管理システム、製品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401093B (zh) * 2020-03-23 2023-05-02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Rfid标签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和存储介质
JP7392574B2 (ja) * 2020-05-27 2023-12-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Rfid通信ユニット、制御方法及びrfid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11798183A (zh) * 2020-07-07 2020-10-20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理库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US11948028B2 (en) * 2021-02-25 2024-04-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tem tracking using tag-to-tag communications
US20240070428A1 (en) * 2022-08-25 2024-02-29 X Development Llc Tracking tags
CN117196467A (zh) * 2023-08-23 2023-12-08 深圳市富卡思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仓库货架管理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9913A (zh) * 2002-01-09 2005-07-13 米德韦斯瓦科公司 使用多个射频天线的智能站、包括智能站的库存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882947A (zh) * 2003-10-16 2006-12-20 诺基亚公司 用于调整与移动终端相关联的rfid读取器功率消耗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1302B2 (en) 2002-01-23 2012-11-27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US8339265B2 (en) 2002-01-09 2012-12-25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Method of assigning and deducing the location of articles detected by multiple RFID antennae
US7406439B2 (en) 2002-01-31 2008-07-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ventory controls with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US6914415B2 (en) 2003-02-14 2005-07-05 Motorola, Inc. Battery adaptor to facilitate reconditioning in a smart charger
US7672872B2 (en) 2003-08-22 2010-03-02 Smurfit-Stone Container Enterprises, Inc. Point-of-purchase display with RFID inventory control
US7840439B2 (en) 2003-11-10 2010-11-23 Nintendo Of America, Inc. RF-ID product tracking system with privacy enhancement
US7696923B2 (en) * 2005-02-03 2010-04-13 Mexe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ld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eographic location of wireless computing devices
US7176806B2 (en) 2005-02-23 2007-02-13 Eaglepicher Energy Products Corporation Physical key to facilitate an inactive mode for a state-of-charge indicator within a battery
US20060267733A1 (en) 2005-05-27 2006-11-30 Psc Scanning,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aving power in RFID readers
US20070126555A1 (en) * 2005-12-06 2007-06-07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er operation
US8175925B1 (en) 2006-08-18 2012-05-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osition-based item identification in a materials handling facility
US7667602B2 (en) * 2007-01-19 2010-02-23 Wal-Mart Stores, Inc. Multi-directional RFID reader for controlling inventory and shelf stock
US20080191843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canning Settings Inferred From Prior Scan Data
US7843343B2 (en) 2007-09-04 2010-11-3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terminal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location reporting of RFID enabled moveable objects
US7825806B2 (en) 2007-09-25 2010-11-0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Optimizing RFID reader duty cycle or power to preserve battery life
JP2009122751A (ja) 2007-11-12 2009-06-04 Brother Ind Ltd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
US20100019905A1 (en) * 2008-07-25 2010-01-28 John Bennett Boddie System for inventory tracking and theft deterrence
US8471706B2 (en) * 2008-09-05 2013-06-25 John Schuster Using a mesh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s for tracking entities at a site
DE102008051794B3 (de) 2008-10-17 2010-06-24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von Verformungen an einem Fahrzeugbauteil
US8310366B2 (en) 2008-12-18 2012-11-13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FID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assistance for locating it
US8077041B2 (en) 2008-12-23 2011-12-13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eal-time automatic RFID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US8258953B2 (en) 2009-02-12 2012-09-04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 range of an RFID reader based on feedback from fixed RFID beacon tags
US20100201520A1 (en) 2009-02-12 2010-08-12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determining item location based on feedback from fix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ers and/or fixed rfid beacon tags
US8974933B2 (en) 2010-08-27 2015-03-1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electrolysis on battery contacts in a dual-contact battery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9913A (zh) * 2002-01-09 2005-07-13 米德韦斯瓦科公司 使用多个射频天线的智能站、包括智能站的库存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882947A (zh) * 2003-10-16 2006-12-20 诺基亚公司 用于调整与移动终端相关联的rfid读取器功率消耗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19848B2 (en) 2013-08-27
CN103384889A (zh) 2013-11-06
EP2656276A1 (en) 2013-10-30
US20120161967A1 (en) 2012-06-28
WO2012088246A1 (en) 201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4889B (zh) 具有自调整操作参数的基于rfid的库存监视系统和方法
US9076119B2 (en) RFID-based inventory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self-adjusting operational parameters
US101526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ing objects and people
KR101696378B1 (ko) 자산 추적 및 공급 체인 모니터링을 위한 모바일 무선 네트워크
CN107169711A (zh) 一种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及使用方法
EP2481035A1 (en) Retail product track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311845A1 (en) Inventory Transport Monitoring System
US20230252410A1 (en) Rfid based inventory system and method
US2024012717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inventory management
Ustundag et al. Digital traceability through production value chain
Bottani et al. Improving sales turnover in fashion retailing by means of an RFID-based replenishment policy
US105350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stocking locations of products having more than one stocking location on a sales floor
CA29520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ecasting on-shelf product availability
CN114117387A (zh) 变电站工具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0889425A1 (en) Subglobal addressing of electronic shelf labels
CA2903717C (en) Misplaced item determination us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ata
JP2007295249A (ja) 無線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230300565A1 (en) Asset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Decker Traceability of Financial Asset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JP2006185035A (ja) 自動販売機、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WO2018188783A1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consumer products and automatically managing the relative purchas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after: MOTOROLA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New York

Patentee before: Symbol Technologi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