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8470A -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8470A
CN103378470A CN2013101360531A CN201310136053A CN103378470A CN 103378470 A CN103378470 A CN 103378470A CN 2013101360531 A CN2013101360531 A CN 2013101360531A CN 201310136053 A CN201310136053 A CN 201310136053A CN 103378470 A CN103378470 A CN 103378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rojection
framework
recess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60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8470B (zh
Inventor
谷村俊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78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8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使连接器小型化。第一壳体包括:由框架主体(12)和插座(13)组成的第一框架(11);被单独容纳在第一框架的第一容纳空间(14)中的多个第一子壳体(17);从框架主体向前突出的突起(21);以及从突起的外表面突出的加强部(22)。第二壳体包括:形成有多个第二容纳空间(32)的第二框架(31);被单独地容纳在多个第二容纳空间中的多个第二子壳体(35);被构造成分隔在相邻的第二容纳空间之间的第二分隔壁(33);形成在第二分隔壁中并被构造成容纳突起(21)的容纳凹部(38);以及形成在第二分隔壁中并被构造成容纳加强部(22)的切口部(39)。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并且涉及它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6-221920中公开了一种分体式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框架、多个第一子壳体和安装在各个第一子壳体中的多个阳性第一端子接头。第一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从框架主体的外周边缘向前延伸的插座,所述框架主体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子壳体的多个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子壳体被容纳到每个第一容纳空间中,并且多个第一端子接头的从每个第一子壳体向前突出的突片共同地被插座包围。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框架、多个第二子壳体和安装在各个第二子壳体中的多个阴性第二端子接头。第二框架具有用于容纳第二子壳体的多个第二容纳空间。
在该连接器中,第一框架形成有从框架主体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突起,作为用于防止第一和第二壳体以倾斜姿势连接的强制连接防止装置。另一方面,第二框架形成有用于分隔在相邻的两个容纳空间之间的分隔壁,并且用于在两个壳体被连接时容纳突起的容纳凹部形成在该分隔壁中。
在使上述连接器小型化的情况下,不仅使端子接头而且使突起变薄。如果使突起变薄,则突起的强度可能减小。因此,考虑在突起的外表面上形成沿两个壳体的连接方向延伸的加强部以作为对策。然而,如果加强部从突起的外表面突出,则必须增加容纳凹部的体积,导致不能实现足够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允许连接器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由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该目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能够连接至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第一框架,其作为第一壳体的一部分,并且包括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容纳空间的框架主体和从框架主体大致向前延伸的插座;被单独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个第一容纳空间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子壳体;被安装在子壳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一端子接头;从框架主体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从突起的外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加强部;第二框架,其作为第二壳体的一部分,并且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容纳空间;被单独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个第二容纳空间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子壳体;被安装在第二子壳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第二端子接头;容纳凹部,其形成在第二框架中,并且被构造成在第二壳体配合到插座中时至少部分地容纳突起;以及至少一个切口部,其形成在第二框架中,在容纳凹部和第二容纳空间之间连通,并且被构造成在突起至少部分地容纳到容纳凹部中时至少部分地容纳加强部。
根据上述内容,在两个壳体被连接并且突起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到容纳凹部中时,加强部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到分隔壁的切口部中。因此,能够从容纳凹部的体积中省略加强部的体积。因此,即使加强部被形成为在突起上突出,也能够抑制容纳凹部的体积增加,并且因此能够使整个连接器小型化。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分隔壁形成在第二框架中,并且被构造成分隔在相邻的第二容纳空间之间。
具体地,容纳凹部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切口部形成在分隔壁中并在容纳凹部和分隔壁的外表面之间连通。
根据另外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壳体;
能够连接至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
第一框架,其形成第一壳体,并且包括形成有多个第一容纳空间的框架主体和从框架主体的外周边缘向前延伸的插座;
被单独地容纳在多个第一容纳空间中的多个第一子壳体;
被安装在子壳体中的多个阳性第一端子接头;
从框架主体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突起;
从突起的外表面突出的加强部;
第二框架,其形成第二壳体,并且形成有多个第二容纳空间;
被单独地容纳在多个第二容纳空间中的多个第二子壳体;
被安装在第二子壳体中的多个阴性第二端子接头;
分隔壁,其形成在第二框架中,并且被构造成分隔在相邻的第二容纳空间之间;
容纳凹部,其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被构造成在第二壳体配合到插座中时容纳突起;以及
切口部,其形成在分隔壁中,在容纳凹部和分隔壁的外表面之间连通,并且被构造成在突起容纳到容纳凹部中时容纳加强部。
根据上述内容,在两个壳体被连接并且突起被容纳到容纳凹部中时,加强部被容纳到分隔壁的切口部中。因此,能够从容纳凹部的体积中省略加强部的体积。因此,即使加强部形成为在突起的外表面上突出,也能够抑制容纳凹部的体积增加,并且因此能够使整个连接器小型化。
在上述连接器中,加强部沿突起的突出方向的形成区域可以仅是突起的整个长度中在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
根据该构造,由于加强部的形成区域仅是突起的整个长度中在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所以切口部的形成范围可以是小的。这能够抑制由于形成切口部而导致的分隔壁的强度降低。
在上述连接器中,加强部沿与突起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形成区域可以仅是突起的一部分。
根据该构造,由于加强部沿与突起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形成区域仅是突起的一部分,所以切口部的形成范围可以是小的。这能够抑制由于形成切口部而导致的分隔壁的强度降低。
具体地,加强部沿突起的突出方向的形成区域可以仅是突起的整个长度中在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
进一步具体地,加强部沿与突起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形成区域可以仅是突起的一部分。
进一步具体地,突起的突出端可以关于第一和第二壳体的连接方向位于插座的突出端的后面。
进一步具体地,可以设置成对的加强部,并且加强部可以关于与突起的突出方向平行的轴是大致点对称的。
进一步具体地,加强部可以是大致L形的。
进一步具体地,容纳凹部可以是端部封闭的凹部。
进一步具体地,在第一和第二壳体被连接的状态下,容纳凹部的中空内部可以被突起填满,几乎不形成任何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组装(即制造)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或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设置具有第一框架的第一壳体,第一框架包括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容纳空间的框架主体和从框架主体大致向前延伸的插座,其中,至少一个突起从框架主体的前表面向前突出,并且至少一个加强部从突起的外表面突出;将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子壳体单独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个第一容纳空间中,其中,将一个或更多个第一端子接头安装在子壳体中;设置具有第二框架的第二壳体,第二框架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容纳空间;将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子壳体单独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个第二容纳空间中,其中,将一个或更多个第二端子接头安装在第二子壳体中;以及将第二壳体连接至第一壳体,从而将第二壳体配合到插座中,使得:(i)突起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形成在第二框架中的容纳凹部中,并且(ii)加强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至少一个切口部中,切口部形成在第二框架中并且在容纳凹部和第二容纳空间之间连通。
根据具体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分隔壁形成在第二框架中,并且被构造成分隔在相邻的第二容纳空间之间。
具体地,容纳凹部形成在分隔壁中,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切口部形成在分隔壁中并在容纳凹部和分隔壁的外表面之间连通。
进一步具体地,加强部沿突起的突出方向的形成区域仅是突起的整个长度中在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
进一步具体地,加强部沿与突起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形成区域仅是突起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更加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应该理解尽管单独地描述实施方式,但是它们的单个特征可以与另外的实施方式组合。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连接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是第一壳体的截面图,
图3是第二壳体的截面图,
图4是第一框架的前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A-A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4的B-B的截面图,
图7是第二框架的前视图,并且
图8是沿着图7的C-C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壳体
11…第一框架
12…框架主体
13…插座
14…第一容纳空间
17…第一子壳体
18…第一端子接头
21…突起
22…加强部
30…第二壳体
31…第二框架
32…第二容纳空间
33…第二分隔壁(分隔壁)
35…第二子壳体
36…第二端子接头
38…容纳凹部
39…切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图1至图8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由能够相互连接和分离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组成或包括这两部分。应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由于两个壳体10、30的前后方向以及连接和分离的方向CSD是平行方向,所以其含义相同。
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0包括: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框架11;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个或更多个(例如两个)第一子壳体17;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是多个的(具体地是阳性)第一端子接头18。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框架11具体地总体上在垂直方向上较长,并且形成为框架主体12与从框架主体12(具体地从框架主体12的外周边缘)的(具体地大致呈在图2中向右的大致向前延伸的(具体地大致矩形)的管形)的插座13的单一的或一体的组件。框架主体12形成有大致沿前后方向贯穿和/或沿排列方向AD、例如竖直方向或横向方向(即处在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优选地大致垂直于两个壳体10、30的连接方向CD的方向)大致并排布置的一个或更多个(例如两个)第一容纳空间14。多个(例如两个)第一容纳空间14特别地至少部分地由(具体地大致水平的)第一分隔壁15分隔。(具体地以悬臂方式大致向前延伸的)第一锁定矛杆16形成在容纳空间14的一个或更多个表面上,具体地形成在(具体地每一个)第一容纳空间14的两个(具体地上部和下部)内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如图2所示,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是多个的第一端子接头18被安装在(具体地每一个)第一子壳体17中,并且具体地在第一端子接头18的引导端处的一个或更多个突片19从第一子壳体17向前突出。第一锁定凸出部20形成在第一子壳体17的外表面上,具体地在(具体地每一个)第一子壳体17的两个(具体地上部和下部)外表面中的每一个上。第一子壳体17从容纳侧、具体地大致从框架主体12的后面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到第一容纳空间14中。被容纳的第一子壳体17具体地通过第一锁定凸出部20和第一锁定矛杆杆16的接合而被保持或定位。利用被安装在第一框架11中的第一子壳体17,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是多个的突片19(具体地共同地)至少部分地被插座13包围,从而免受例如外物的干涉。
如图3所示,第二壳体30包括: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二框架31;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的一个或更多个(例如两个)第二子壳体35;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是多个的(具体地是阴性的)第二端子接头36。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框架31具体地总体上在竖直方向上较长,并且形成有大致沿前后方向贯穿和/或具体地沿竖直方向或横向(即处在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的方向、优选地大致垂直于两个壳体10、30的连接方向CD的方向)大致并排布置的一个或更多个(例如两个)第二容纳空间32。(例如两个)第二容纳空间32特别地由(具体地大致水平的)第二分隔壁33(作为示例性的分隔壁)分隔。(具体地以悬臂方式大致向前延伸的)第二锁定矛杆34形成在第二容纳空间32的内表面上,具体地在(具体地每一个)第二容纳空间32的两个(具体地上部和下部)内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如图3所示,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是多个第二端子接头36被安装在(具体地每一个)第二子壳体35中。第二锁定凸出部37形成在子壳体35上,具体地在(具体地每一个)第二子壳体35的两个(上部和下部)外表面中的每一个上。第二子壳体35从容纳侧、具体地从第二框架31的后面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到第二容纳空间32中。被容纳的第二子壳体35通过第二锁定凸出部37和第二锁定矛杆34的接合而被保持或定位。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具体地被设置有在下面描述的强制连接防止装置,强制连接防止装置作为用于防止两个壳体10、30以倾斜姿势连接的装置。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框架11形成有从第一框架11、特别地从第一分隔壁15(具体地从第一分隔壁15的前表面)大致向前(或者沿着连接方向CD)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21。突起21的突出方向大致平行于两个壳体10、30的连接和分离方向CSD。此外,突起21形成在第一分隔壁15沿着与第一容纳空间14的排列方向AD(垂直方向)和/或两个壳体10、30的连接方向CD(前后方向)垂直(具体地与这两个方向都垂直)的宽度方向(横向方向)的中间部分(具体地大致在中心部分)中的位置处。即,突起21特别地形成在不与第一锁定矛杆16对应的位置处。突起21的前端(突出端)具体地位于插座13的前端之后。如图4所示,当从前面看时,突起21具体地大致具有沿宽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分隔壁15的方向)较长的矩形。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总体上被小型化。为此,通常不仅使第一端子接头18、而且使突起21变薄。然而,如果使突起21变薄,其强度可能会降低。作为对策,大致沿着两个壳体10、30的连接方向CD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为成对的加强部22形成在突起21的外表面上,如图4至6所示。加强部22沿突起21的突出方向(连接方向CD)的形成区域具体地仅是突起21的整个长度中的位于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并且不形成加强部22的区域仅是突起21的整个长度中的、位于突起21的前端部分(突出端部分)的区域。
此外特别地,如图4所示,该对加强部22关于与突起21的突出方向(前后方向)相平行的轴线是点对称的。一个加强部22形成为在突起21的右表面的第一区域(具体地是大致上半区域)和突起21的上表面的第一横向区域(具体地是大致右半区域)中延伸,和/或具有大致L形。另一个加强部22形成为在突起21的左表面的第二区域(具体地是大致下半区域)和突起21的下表面的第二横向区域(具体地是大致左半区域)中延伸,和/或具有大致L形。即,加强部22沿着与突起21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横向(宽度方向)和竖直方向(厚度方向)的形成区域具体地仅是突起21的一部分。
如图8所示,用于在两个壳体10、30被连接时至少部分地容纳突起21的容纳凹部38形成在第二框架31中、具体地在第二框架31的第二分隔壁33中。容纳凹部38的前端在第二分隔壁33的前端表面上敞开,而其后端具体地不在第二分隔壁33的后端表面上敞开。即,容纳凹部38具体地是端部封闭的凹部。如图7所示,容纳凹部38形成在第二分隔壁33沿横向方向的中间部分(具体地大致在中心部分)中的位置处,即在与突起21大致对应的位置处。
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分隔壁33形成有在容纳凹部38的内部和第二分隔壁33的外表面(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之间连通的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成对的切口部39。当两个壳体10、30被连接时,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成对的加强部22将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到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成对的相应的切口部39中。即,该对切口部39具体地关于平行于前后方向(连接方向CD)的轴是大致点对称的。上部切口部39形成在容纳凹部38的第一区域(具体地大致左半区域)中从而与一个加强部22大致对应,并且下部切口部39形成在容纳凹部38的第二区域(具体地大致右半区域)中从而与另一个加强部22大致对应。
此外,如图7所示,第二分隔壁33形成有用于至少部分地容纳加强部22的形成在突起21(具体地突起21的左和/或右表面)上的部分的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为成对的退避沟槽40,并且退避沟槽40与容纳凹部38连通。第一(例如左侧)退避沟槽40形成在容纳凹部38的第一区域(具体地大致上半区域)中,和/或第二(例如右侧)退避沟槽40形成在容纳凹部38的第二区域(具体地大致下半区域)中。
在两个壳体10、30被连接的状态下,突起21被至少部分地配合或插入到容纳凹部38中,并且(具体地成对)加强部22被配合到(具体地成对)切口部39和/或(具体地成对)退避沟槽40中。这样,容纳凹部38的中空内部具体地被突起21填满,几乎不形成任何间隙,并且特别地,(成对)切口部39和(成对)退避沟槽40的中空内部被(成对)加强部22填满,几乎不形成任何间隙。即,突起21和(成对)加强部22具体地形成第二分隔壁33的一部分。此外,一个加强部22的外(上)表面和另一个加强部22的外(下)表面分别与第二分隔壁33的相应(上和下)表面连续并齐平。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在两个壳体10、30被连接时,加强部22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到第二分隔壁33的切口部39中,和/或突起21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到容纳凹部38中。因此,能够从被确定作为容纳凹部38的体积中省略加强部22的体积。因此,即使加强部22形成为在突起21的外表面上突出,也能够抑制容纳凹部38的体积增加,并且因此能够使整个连接器小型化。
此外,由于加强部22沿突起21的突出方向(连接方向CD)的形成区域具体地仅是突起21的整个长度中在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因此,切口部39沿突起21的突出方向(容纳凹部38的深度方向)的形成区域能够更小。这能够抑制由于形成切口部39而导致的第二分隔壁33的强度降低。
此外,加强部22沿与连接方向CD或突起21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形成区域仅是突起21的一部分。因此,切口部39沿与突起21的突出方向(容纳凹部38的深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形成区域能够更小。这能够抑制由于形成切口部39而导致的第二分隔壁33的强度降低。
因此,为了允许连接器的小型化,第一壳体10包括:由框架主体12和插座13组成或包括这两部分的第一框架11;被单独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第一框架11的第一容纳空间1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为多个的第一子壳体17;从框架主体12向前突出的至少一个突起21;以及从突起21的一个或更多个外表面突出的一个或更多个加强部22。第二壳体30包括: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多个第二容纳空间32的第二框架31;被单独地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多个第二容纳空间32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具体地为多个的第二子壳体35;特别地被构造成分隔在相邻的第二容纳空间32之间的第二分隔壁33(分隔壁);形成在第二分隔壁33中并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容纳突起21的容纳凹部38;以及形成在第二分隔壁33中并被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容纳加强部22的至少一个切口部39。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和图示的实施方式。例如,下列实施方式也包括在如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强部沿突起的突出方向的形成区域仅是突起的整个长度中在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但是该形成区域可以在突起的大致整个长度上延伸。
(2)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强部沿与突起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形成区域仅是突起的一部分,但是该形成区域可以在大致整个突起上延伸。
(3)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成对加强部形成在突起上,但是形成在一个突起上的加强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三个或更多个。
(4)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成对加强部关于平行于突起的突出方向的轴线点对称,但是该对加强部可以是不对称的。
(5)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一个突起,但是可以设置多个突起。
(6)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两个第一容纳空间和两个第二容纳空间,但是可以设置一个、三个或更多个第一容纳空间和三个或更多个第二容纳空间。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壳体(10);
第二壳体(30),所述第二壳体(30)能够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10);
第一框架(11),所述第一框架(11)是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一框架(11)包括框架主体(12)和插座(13),所述框架主体(12)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容纳空间(14),所述插座(13)从所述框架主体(12)大致向前延伸;
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子壳体(17),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子壳体(17)分别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个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4)中;
一个或更多个第一端子接头(18),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一端子接头(18)被安装在所述子壳体(17)中;
至少一个突起(21),所述至少一个突起(21)从所述框架主体(12)的前表面向前突出;
至少一个加强部(22),所述至少一个加强部(22)从所述突起(21)的外表面突出;
第二框架(31),所述第二框架(31)是所述第二壳体(30)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第二框架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容纳空间(32);
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子壳体(35),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子壳体(35)分别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个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2)中;
一个或更多个第二端子接头(36),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端子接头(36)被安装在所述第二子壳体(35)中;
容纳凹部(38),所述容纳凹部(38)形成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中,并且所述容纳凹部(38)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二壳体(30)装配到所述插座(13)中时,所述容纳凹部(38)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突起(21);以及
至少一个切口部(39),所述至少一个切口部(39)形成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中,并且在所述容纳凹部(38)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2)之间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切口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突起(21)至少部分地容纳到所述容纳凹部(38)中时,所述至少一个切口部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加强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框架(31)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分隔壁(33),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壁(33)被构造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2)之间进行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容纳凹部(38)形成在所述分隔壁(33)中;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口部(39)形成在所述分隔壁(33)中,并在所述容纳凹部(38)和所述分隔壁(33)的外表面之间连通。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加强部(22)在所述突起(21)的突出方向上的形成区域仅是所述突起(21)的整个长度中的、位于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加强部(22)在与所述突起(21)的突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的形成区域仅是所述突起(21)的一部分。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突起(21)的突出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的连接方向(CD)位于所述插座(13)的突出端的后方。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设置成对的加强部(22),并且所述加强部(22)关于平行于所述突起(21)的突出方向的轴线大致点对称。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加强部(22)大致成L形。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容纳凹部(38)是端部封闭的凹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30)被连接的状态下,所述容纳凹部(38)的中空内部被所述突起(21)填满,且几乎不形成任何间隙。
11.一种组装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设置具有第一框架(11)的第一壳体(10),所述第一框架(11)包括框架主体(12)和插座(13),所述框架主体(12)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容纳空间(14),所述插座(13)从所述框架主体(12)大致向前延伸,其中,至少一个突起(21)从所述框架主体(12)的前表面向前突出,并且至少一个加强部(22)从所述突起(21)的外表面突出;
分别将一个或更多个第一子壳体(17)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个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4)中,其中,所述子壳体(17)中安装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一端子接头(18);
设置具有第二框架(31)的第二壳体(30),所述第二框架(31)形成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容纳空间(32);
分别将一个或更多个第二子壳体(35)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各个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2)中,其中,所述第二子壳体(35)中安装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二端子接头(36);以及
将所述第二壳体(30)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10),从而将所述第二壳体(30)装配到所述插座(13)中,使得:
所述突起(21)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形成于所述第二框架(31)中的容纳凹部(38)中,并且
所述加强部(22)被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至少一个切口部(39)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口部(39)形成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中并且在所述容纳凹部(38)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2)之间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框架(31)中形成有至少一个分隔壁(33),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壁被构造成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容纳空间(32)之间进行分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纳凹部(38)形成在所述分隔壁(33)中,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口部(39)形成在所述分隔壁(33)中,并在所述容纳凹部(38)和所述分隔壁(33)的外表面之间连通。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强部(22)在所述突起(21)的突出方向上的形成区域仅是所述突起(21)的整个长度中的、位于底端侧处的部分范围。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强部(22)在与所述突起(21)的突出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的形成区域仅是所述突起(21)的一部分。
CN201310136053.1A 2012-04-18 2013-04-18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03378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4599 2012-04-18
JP2012094599A JP5765288B2 (ja) 2012-04-18 2012-04-1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470A true CN103378470A (zh) 2013-10-30
CN103378470B CN103378470B (zh) 2016-06-15

Family

ID=47713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6053.1A Active CN103378470B (zh) 2012-04-18 2013-04-18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26378B2 (zh)
EP (1) EP2654135B1 (zh)
JP (1) JP5765288B2 (zh)
CN (1) CN1033784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551A (zh) * 2015-04-02 2016-10-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79355B1 (en) * 2017-02-06 2021-08-18 Fuji Corporation A combination of an l-shaped connector and a cover for l-shaped connector
JP6947104B2 (ja) * 2018-03-30 2021-10-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JP7087986B2 (ja) * 2018-12-21 2022-06-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分割コネク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6739A1 (en) * 2003-02-21 2004-08-26 Koehler David F.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pin stabilizing plate
US20060270255A1 (en) * 2005-05-27 2006-11-3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57938A (ja) * 2000-06-14 2001-12-26 Smk Corp コネクタ
TW491425U (en) * 2000-12-21 2002-06-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device for preventing erroneous insertion
US6666728B2 (en) * 2001-04-17 2003-12-23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Divided connector and a connection method of a divided connector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JP3755467B2 (ja) * 2002-01-31 2006-03-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320706B4 (de) * 2002-05-08 2010-10-1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Splittyp-Verbinderbaueinheit und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en derselben
EP1641083B1 (en) * 2004-09-28 2007-12-1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4483529B2 (ja) * 2004-09-28 2010-06-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6221920A (ja) 2005-02-09 2006-08-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4488425B2 (ja) * 2005-05-27 2010-06-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7095360A (ja) * 2005-09-27 2007-04-12 Yazaki Corp 合体コネクタ
DE102008015214A1 (de) * 2007-03-28 2008-10-0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Verbinder
JP5454446B2 (ja) * 2010-10-08 2014-03-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6739A1 (en) * 2003-02-21 2004-08-26 Koehler David F.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terminal pin stabilizing plate
US20060270255A1 (en) * 2005-05-27 2006-11-3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8551A (zh) * 2015-04-02 2016-10-26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058551B (zh) * 2015-04-02 2018-12-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65288B2 (ja) 2015-08-19
EP2654135A2 (en) 2013-10-23
JP2013222649A (ja) 2013-10-28
US8926378B2 (en) 2015-01-06
CN103378470B (zh) 2016-06-15
US20130280964A1 (en) 2013-10-24
EP2654135B1 (en) 2017-07-19
EP2654135A3 (en)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2738B (zh) 连接器
TWI523350B (zh) 具有電磁干擾襯套之電氣連接器組件
CN103378470A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3620879B (zh) 连接器单元
CN102007649B (zh) 防水构造及防水连接器
KR20080010316A (ko) 2차 잠금부를 갖는 전기 커넥터
KR102157703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CN103811909A (zh) 连接器
JP2019067562A (ja) コネクタ
CN102820576A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11435773B (zh) 连接器
CN110011106A (zh) 连接器
KR102085472B1 (ko) 모듈식 플러그 커넥터용 모듈 시스템
CN102170067A (zh) 端子接头和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CN108604758A (zh) 连接器
CN103972718A (zh) 带电子部件的连接器和支架
CN101667689A (zh) 连接器
JP5213565B2 (ja) コネクタ構造
JP5857892B2 (ja) 多極コネクタ
CN110336153A (zh) 连接器及防水连接器
JP2008130323A (ja) コネクタ
US9071017B2 (en) Lever connector
CN103089771B (zh) 一种铝型材的t形直角连接件
CN101752721A (zh) 电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及其组件
JP2020161323A (ja)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