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5866B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5866B
CN103375866B CN201310122671.0A CN201310122671A CN103375866B CN 103375866 B CN103375866 B CN 103375866B CN 201310122671 A CN201310122671 A CN 201310122671A CN 103375866 B CN103375866 B CN 1033758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low
outlet
air
b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26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5866A (zh
Inventor
中岛聪
川田宗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915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3421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086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23481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1725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1955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75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5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5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58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能够高效地向装置外扩散离子。送风装置(1)具备:吸入口(12)及吹出口(14),被设置为在一个面(10a)侧分别开口,并且彼此相邻;空气流通路(2),连通这些吸入口和吹出口;送风器(20),在上述空气流通路内被设置成,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沿着这些吸入口和吹出口的排列设置方向;以及离子产生部(23),以与该送风器的吹出部对置的方式设置有离子吹出部(24),在上述空气流通路中的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与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之间设置有壁部(17),该壁部形成为,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向该吹出部的吹出方向观察时,大致遮蔽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用于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部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送风装置,在该送风装置上设有离子产生部,该离子产生部产生具有除菌和除臭作用等的离子。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设置于房屋的顶部的带气帘的顶壁空气清洁器。该空气清洁器在设在顶壁的机体上设置了气帘吹出口和空气吸入口,在位于这些气帘吹出口和空气吸入口之间的机体内设置了过滤器及送风机。此外,该空气清洁器在过滤器及送风机的下游侧,在位于气帘吹出口的上游侧的机体内设置了除菌离子产生器。在送风机的下游侧,该除菌离子产生器设置成,在与送风机的吹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向着吹出口放出除菌离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58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考虑在车、建材、住宅设备等中组合如上所述的用于送出具有除菌和除臭作用等的离子的送风装置。这种情况下,在所组装的对象上需要送风装置的组装空间,但是组合对象本身的大小有限制,并且,从有效利用车内空间和建筑物内空间等的观点等考虑,也最好是小型且薄型的。另一方面,如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清洁器所示,从使离子乘上从送风机吹出的气流而高效扩散到机体外的观点等来看,最好把离子产生器设置成在与送风机的吹出方向交叉的方向或沿着其吹出方向朝向吹出口放出离子。但是,此时,在比吹出口或送风机更靠吹出口相反侧的里侧需要用于设置离子产生器的空间,具有机体的纵深尺寸(在顶壁设置的情况下为上下厚度尺寸)变大的趋势,希望进一步改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能够高效地向装置外扩散离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送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吸入口及吹出口,被设置为在一个面侧分别开口,并且彼此相邻;空气流通路,连通这些吸入口和吹出口;送风器,在上述空气流通路内被设置成,吹出部的吹出方向沿着这些吸入口和吹出口的排列设置方向;以及离子产生部,以与该送风器的吹出部对置的方式设置有离子吹出部,在上述空气流通路中的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与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之间设置有壁部,该壁部形成为,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向该吹出部的吹出方向观察时,大致遮蔽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
在本发明中,设置有引导面部,该引导面部以连接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侧的上述空气流通路的里侧面和上述吹出口的与吸入口相反侧的边缘部的方式设置为凹弯曲面形状,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被设置成在上述引导面部上开口。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离子产生部被设置成上述离子吹出部的吹出方向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吹出方向交叉、且指向上述吹出口侧。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壁部被设置为,其吹出口侧的端部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稍微靠里侧的位置,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设置在上述吹出口的附近,以使得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向该吹出部的吹出方向观察时,该离子吹出部被上述壁部大致遮蔽。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壁部设置在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附近,比上述壁部更里侧处,与该壁部隔着间隔还设置有诱导壁部,该诱导壁部向上述吹出口诱导来自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气流。
此外,在本发明中,彼此相邻地设置有:离子扩散部,由上述本发明的送风装置构成;和除臭部,在与上述空气流通路分隔的第一空气流通路内设置有第一送风器,上述第一空气流通路连通在上述一个面侧分别开口且彼此相邻地设置的第一吸入口和第一吹出口,上述第一送风器在上述第一空气流通路内被设置成,该第一送风器的吹出部的吹出方向沿着这些第一吸入口和第一吹出口的排列设置方向,在该第一送风器的上游侧配置有除臭过滤器。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除臭部和上述离子扩散部沿着各自的吸入口及吹出口的排列设置方向彼此相邻地设置。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使上述除臭部及上述离子扩散部各自的吸入口彼此或者各自的吹出口彼此相邻。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壁部被设置成壁状引导部,该壁状引导部形成为朝向上述吹出口延伸,以在上述排列设置方向上分割上述吹出口,该壁状引导部向上述吹出口引导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吹出的空气,该壁状引导部被设置成,使得上述离子吹出部侧的分割流通路的上述吹出口侧的流速为其他分割流通路的上述吹出口侧的流速以上。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壁状引导部被设置成,上述离子吹出部侧的分割流通路的至少上述吹出口侧部位的沿着上述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为其他分割流通路的至少上述吹出口侧部位的沿着上述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以下。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上述壁状引导部。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上述壁状引导部被设置成,上述离子吹出部侧的分割流通路的上述通路宽度比其他分割流通路的上述通路宽度狭窄。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通过设成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能够高效地向装置外扩散离子。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一例,是对应于图2(a)的X1-X1线箭头的局部省略示意横截面图。
图2(a)是示意性地示出该送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图2(b)是示意性地示出该送风装置的局部省略示意立体图,图2(c)是示意性地示出该送风装置所具备的壁部的一例的示意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组合了该送风装置的板体的一例的局部切开示意立体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一例,是对应于图5的X2-X2线箭头的局部省略示意横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该送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组合了该送风装置的板体的一例的局部切开示意立体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一例,是对应于图8(a)的X3-X3线箭头的局部省略示意横截面图。
图8(a)是示意性地示出该送风装置的示意立体图,图8(b)是示意性地示出该送风装置的局部省略示意立体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组合了该送风装置的板体的一例的局部切开示意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送风装置
2空气流通路
5第一分割流通路(离子吹出部侧的分割流通路)
6第二分割流通路(其他分割流通路)
7第三分割流通路(其他分割流通路)
10a、100a前表面(一个面)
12吸入口
14吹出口
14a吹出口的与吸入口相反侧的边缘部
15e、110e里侧壁部(里侧面)
15f、110f引导壁部(引导面部)
17遮蔽壁部(壁部)
17b前端部(吹出口侧的端部)
18诱导壁部
20送风器
22吹出部
23离子产生部
24离子吹出部
30离子扩散部
31第二吸入口(吸入口)
32离子产生部
33离子吹出部
34第二吹出口(吹出口)
34b第二吹出口的与第二吸入口相反侧的边缘部
35第二送风器(送风器)
37吹出部
39第二空气流通路(空气流通路)
40除臭部
41第一吸入口
43除臭过滤器
44第一吹出口
45第一送风器
47吹出部
49第一空气流通路
56第一壁状引导部(壁状引导部,壁部)
57第二壁状引导部(壁状引导部,壁部)
W1第一分割流通路的通路宽度(至少沿着吹出口侧部位的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
W2第二分割流通路的通路宽度(至少沿着吹出口侧部位的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
W3第三分割流通路的通路宽度(至少沿着吹出口侧部位的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一部分图中,省略了一部分附在其他图上的具体标记。
此外,在下面的各实施方式中,以与送风装置的设有吸入口及吹出口的面相对的状态为基准,设其近前侧为前方,其相反侧为后方,此外,以该状态为基准,原则性地说明上下方向等方向。
图1~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一例的图。
如图1及图2(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具备分别在一个面(前表面)10a侧开口且相邻设置的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此外,送风装置1具备:送风器20,设在用于连通这些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的空气流通路2内;以及离子产生部23,向空气流通路2吹出离子。
该送风装置1的轮廓形状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图例中,在左右方向(沿着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的排列设置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较长。
此外,如图2(a)、(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装置1具备:壳体主体15,内置了送风器20及离子产生部23,且向前方开口;以及盖体10,设置成覆盖该壳体主体15的前方开口。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盖体10上,在左右方向(长边方向)上相互隔着间隔设置了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
此外,送风装置1做成较小且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组装到板体8上。由这些板体8和送风装置1构成了带送风功能的板9。
板体8设成大致矩形平板状,在图例中,示出了以送风装置1的吸入口12及吹出口14在一个面侧开口的方式将送风装置1组合到上端部的例子。在该板体8上设有安装凹部,该安装凹部用于以嵌入方式安装送风装置1的壳体主体15(参照图2(a))。
作为这种板体8,可设为配设在住宅等建筑物内的门体、隔板、顶板等。
盖体10设为大致矩形平板状,在其长边方向一端部(图示右侧端部)侧设置吸入口12,在长边方向中途部位(图例中大致中央部位)设置了吹出口14。这些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设置成相互比较接近。
在图例中,将这些吸入口12及吹出口14设为正视时呈大致矩形状,由换气口、百叶窗(louver)等构成。此外,在图例中,示出了将这些吸入口12及吹出口14的上下尺寸(与上述排列设置方向及纵深方向(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尺寸)设置成大致相同的尺寸,并将这些吸入口12及吹出口14彼此的上下设置成大致一致的例子。此外,在图例中,示出了将吸入口12的左右尺寸设置成比吹出口14的左右尺寸大的例子。
此外,如图2(a)、(b)所示,与壳体主体15的前方开口相比,盖体10的上下及左右形成为更大,沿着壳体主体15的开口周缘,在壳体主体15上安装了盖体10。作为该盖体10在壳体主体15上的安装方式,可以是利用螺丝等固定件、粘接剂等安装的方式。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吸入口12的背面侧设置了过滤器13。该过滤器13可以设为由具有尘埃等的捕获性、除臭性的活性炭等构成的除臭过滤器1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吸入口12设在由换气口、百叶窗等构成的前盖11上,在该前盖11上设置了用于保持过滤器13的保持部11a、11a。该前盖11构成为以能够嵌入到设在盖体10上的开口中的方式自由装卸地安装在盖体10。根据这种结构,通过拆下前盖11,能够容易进行过滤器13的清扫及更换等。
此外,也可以代替上述的方式,在盖体10上直接设置吸入口12。此时,也可以将盖体10设为可在壳体主体15上自由装卸。此外,也可以代替将过滤器13设在吸入口12的背面侧的方式,而做成将过滤器13设在空气流通路2的送风器20的上游侧的适当位置等处的方式。此外,也可以代替如上所述的过滤器13,设置网过滤器等用于捕获异物的过滤器。
此外,也可以设置用于开闭这些吸入口12及吹出口14的开闭盖(开闭门)。
如图1所示,送风器20以其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成为沿着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的排列设置方向(图例中为左右方向)的方向的方式,设在空气流通路2内。在图例中,示出以在空气流通方向(左右方向)上划分空气流通路2的方式将送风器20配设在盖体10的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之间的背面侧的例子。这些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之间的间隔也可以是至少送风器20能够配设到背面侧的尺寸。
此外,将该送风器20的吸入部21设置成朝向吸入口12的背面侧空间3,该吸入口12的背面侧空间3成为由该送风器20划分的空气流通路2的一侧空间(图示右侧空间)。通过这种结构,吸入口12的背面侧空间3成为空气流通路2的送风器20的吸入部21的上游侧。
此外,将该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设置成朝向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该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成为由该送风器20划分的空气流通路2的另一侧空间(图示左侧空间)。通过这种结构,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成为空气流通路2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下游侧。此外,将该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设置成位于吹出口14的吸入口侧(图示右侧)边缘部14b附近的背面侧。
作为这种送风器20,可以设为如下的轴流扇:以使轴向沿着左右方向的方式,使吸入部21朝向右方(吸入口12的背面侧空间3)侧开口,使吹出部22朝向左方(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侧开口。
此外,作为送风器20的配设方式,不限于图例所示的配设方式,只要设置成至少吹出部22朝向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的配设方式就可以。例如,在作为送风器20而采用了西洛克风扇或横流风扇等的情况下,只要适当地配设成吸入侧朝向吸入口12的背面侧空间3、吹出侧朝向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就可以。此外,也可以根据这种送风器20的种类等,将送风器20配设到吸入口12的背面侧空间3。
此外,在图例中,虽然示出了配设了单个送风器20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配设多个送风器20。
如图1及图2(b)所示,壳体主体15具备顶壁部15a、底壁部15b、里侧壁部15e及左右侧壁部15c、15d,设成向前方开口的箱形状。
由该壳体主体15的顶壁部15a及底壁部15b划分空气流通路2的上下两侧,由一个侧壁部(图示右侧的侧壁部)15c划分空气流通路2的左右方向一侧(图示右侧,吸入口12侧)。此外,由盖体10划分空气流通路2的近前侧。
此外,该壳体主体15的里侧壁部15e构成划分空气流通路2的里侧的里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连接该里侧壁部15e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侧部位和吹出口14的与吸入口相反侧(图示左侧)的边缘部14a的方式设置了构成设为凹弯曲面形状的引导面部的引导壁部15f。
引导壁部15f形成为划分空气流通路2的里侧的一部及左右方向另一侧(图示左侧,吹出口14侧)。
此外,在图例中,引导壁部15f设置成连接到里侧壁部15e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侧部位,其前端部形成为抵接或靠近吹出口14的与吸入口相反侧的边缘部14a附近的盖体10的背面。此外,该引导壁部15f形成为以俯视时(在与上述排列设置方向及纵深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观察)的吹出口14的吸入口侧边缘部14b附近为圆心的大致圆弧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体10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图示左侧端部)侧的背面侧设置了用于收容离子产生部23的设备收容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主体15上设置了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5h,该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5h连接另一个侧壁部(图示左侧的侧壁部)15d和引导壁部15f。由该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5h、引导壁部15f、另一侧壁部15d、顶壁部15a、底壁部15b及盖体10划分设备收容空间。
如图1所示,离子产生部23设置成其离子吹出部24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设置成在构成引导面部的引导壁部15f开口。在引导壁部15f上设置了开口15g,以使该离子吹出部24在空气流通路2开口(参照图2(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离子产生部23设置成离子吹出部24的吹出方向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交叉、且指向吹出口14侧。即,将离子吹出部24配置成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对置配置,并且,使得其吹出方向和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正相反。
在图例中,将离子吹出部24以使其吹出方向成为相对于该送风装置1的长边方向稍微倾斜的方向的方式配置成稍微指向吹出口14侧(前方侧)。该离子吹出部24的吹出方向朝向吹出口14侧(前方侧)的倾斜程度只要根据基于组合送风装置1的对象及送风装置1的使用用途等而设定的送风装置1本身的纵深尺寸(前后尺寸)、离子产生部23本身的形状和纵深尺寸等而适当设定就可以。在图例中,示出了轮廓形状为大致长方体形状、且沿着离子吹出部24的吹出方向为长边的离子产生部23,示出了以成为如上所述的吹出方向的方式,以使该离子产生部23的长边方向沿着离子吹出部24的吹出方向的方式配设到设备收容空间的例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离子产生部23的里侧面所抵接或靠近配置的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5h以沿着离子吹出部24的吹出方向的方式设置成倾斜形状。即,将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5h设置成随着从另一个侧壁部15d靠向引导壁部15f而向前方侧倾斜的形状。此外,将离子产生部23沿着该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5h相对于该送风装置1的长边方向倾斜配设。通过设置这种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5h,容易进行离子产生部23的定位,能够提高组合离子产生部23等时的作业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离子产生部23设为用于放出具有除菌/除臭作用的带电微粒子水的静电雾化装置23。
虽然省略了详细图示,但是该静电雾化装置23通过向水粒子放出部和与此对置的对置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使水粒子放出部的水分雾化,并从离子吹出部24放出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子水。带电微粒子水是含有纳米尺寸(例如,5nm~20nm左右)的粒径的带电的微粒子液滴,能够在空气中以雾气状态漂浮。
作为该静电雾化装置23,也可以具备:作为水粒子放出部的销状的放电电极(雾化电极);以及环形的对置电极,与该放电电极对置地配置,具有与放电电极同轴状的开口。此外,通过向这些放电电极和对置电极之间施加高电压,产生放电现象,从而使得保持在放电电极上的水分进行静电雾化,由此从电极间(离子吹出部24)放出带电微粒子水。
作为在上述放电电极(水粒子放出部)上保持水分的手段,也可以利用与放电电极的基端部连接的冷却单元冷却放电电极,从而使放电电极周围的空气中所含的水分(水蒸汽)结露并保持在放电电极的表面。作为这种冷却单元,例如也可以是珀耳帖元件等。此时,也可以在珀耳帖元件的冷却面上经由电绝缘材料连结放电电极的基端部,并且,在珀耳帖元件的散热面连结由散热片等构成的散热部。
或者可以是如下方式:由多孔质陶瓷等多孔质体构成放电电极,在该放电电极的基端部连接用于贮存液体的液体供给部,通过放电电极的毛细管现象吸入来自该液体供给部的液体,在其前端部保持水分。
此外,作为离子产生部23,不限于这种静电雾化装置,可以采用放出具有除菌/除臭作用的离子的离子产生器、用于放出负离子的负离子产生器等。
此外,也可以在设有该离子产生部23的部位等处设置内置有向送风器20和离子产生部23提供驱动电源且控制这些送风器20和离子产生部23的各种电路等的控制部。此外,也可以在设有该离子产生部23的部位的前表面侧等设置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对送风器20和离子产生部23进行开启/关闭操作。此外,这些送风器20和离子产生部23可以设置为能够分别进行开启/关闭操作,或者可以同步进行开启/关闭。此外,也可以在该送风装置1的吸入侧的适当部位等处设置气味传感器、灰尘传感器等检测部,根据该检测部的检测进行送风器20和离子产生部23的开启/关闭控制。此外,也可以是如下的方式:在操作部设置定时器等,能够对送风器20和离子产生部23进行定时驱动。
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将该送风装置1组合到板体8等中时,也可以将如上所述的控制部、操作部等设到送风装置1的组合对象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空气流通路2中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和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之间设置了壁部17。该壁部17是形成为在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向该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观察时大致上遮蔽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的遮蔽壁部17。该遮蔽壁部17形成为至少比离子吹出部24的直径大,设置成在前后方向上大致上与设有离子吹出部24的位置一致。即,该遮蔽壁部17形成为图示上下尺寸大于离子吹出部24的上下尺寸,纵深尺寸形成为大于离子吹出部24的纵深尺寸。在图例中,示出了在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内,以大致上横跨顶壁部15a和底壁部15b之间的方式设置了该遮蔽壁部17的例子(参照图2(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遮蔽壁部17设置为,其吹出口14侧的端部(前端部)17b位于比吹出口14稍微靠里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向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观察时,大致上由该遮蔽壁部17遮蔽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的方式,在吹出口14的附近设置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
在图例中,该遮蔽壁部17的纵深尺寸设为如下的尺寸:其前端部17b位于比离子吹出部24的前侧边缘部稍微靠前方的位置,其后端部17a位于在前后方向上大致上与离子吹出部24的后侧边缘部一致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遮蔽壁部17设为将来自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气流引向吹出口14的凹弯曲形状。在图例中,该遮蔽壁部17设为与上述的引导壁部15f大致同心状的大致圆弧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在较靠近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附近设置了该遮蔽壁部1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设置了诱导壁部18,该诱导壁部18将来自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气流引向吹出口14。
该诱导壁部18以位于比遮蔽壁部17更靠里侧的方式与遮蔽壁部17隔着间隔而设置。即,该诱导壁部18设置成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向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观察时不与遮蔽壁部17重叠,其前端部18b设置成位于比遮蔽壁部17的后端部17a更靠后方侧。此外,在图例中,该诱导壁部18设置成在前后方向上观察时其后端部18a侧部位与遮蔽壁部17的前端部17b侧部位稍微重叠。此外,该诱导壁部18与遮蔽壁部17同样设置成,在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内大致上横跨顶壁部15a和底壁部15b之间。
此外,该诱导壁部18与引导壁部15f之间也隔着间隔而设置。该诱导壁部18配设成在该诱导壁部18与引导壁部15f之间以及诱导壁部18和遮蔽壁部17之间分别形成空气流通空间。在图例中,示出了将诱导壁部18和引导壁部15f之间以及诱导壁部18和遮蔽壁部17之间大致设为相同尺寸的例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诱导壁部18设为凹弯曲形状,在图例中,与遮蔽壁部17同样,设为与上述的引导壁部15f大致同心的大致圆弧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2(b)、(c)所示,没有将这些遮蔽壁部17及诱导壁部18一体地设置于壳体主体15,而是设置到组合在壳体主体15上的壁部件16上。
如图2(c)所示,该壁部件16具备:抵接或者靠近壳体主体15的顶壁部15a而配设的顶板部16a;以及抵接或者靠近壳体主体15的底壁部15b而配设的底板部16b。在图例中,这些顶板部16a及底板部16b设为俯视时对应于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的形状(参照图1)。
上述遮蔽壁部17及诱导壁部18以各自的上下端部与壁部件16的顶板部16a及底板部16b连接的方式设置到壁部件16上。
此外,在图例中,在壁部件16上设置了辅助壁部19,该辅助壁部19沿着壳体主体15的里侧壁部15e(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壁部15f)配设。该辅助壁部19以上下端部与壁部件16的顶板部16a及底板部16b连接的方式设置到壁部件16上。通过设置这种辅助壁部19,能够提高该壁部件16的强度。此外,也可以不设置这种辅助壁部19。
此外,壁部件16、壳体主体15、盖体10也可以由合成树脂类材料或金属系材料分别形成为上述形状。此外,至少将从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有可能接触的壁面(至少划分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下游侧的空气流通路2的壁面)设为具有防电性能。为了使各面具有防电性能,可以通过由具有防电性能的材料构成各构成部件本身,或者在各面上涂敷含有防电剂的塗料或者粘贴含有防电剂的树脂薄片等来。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示出了具备覆盖壳体主体15及其前方开口的盖体10作为划分空气流通路2、且内置送风器20及离子产生部23的壳体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将壳体主体15设置成不在前方侧开口而是在后方侧或上方侧开口的方式等,并具备覆盖该开口的盖体10。或者,也可以将这种壳体主体15和盖体10形成为一体。
此外,在上述的例中,示出了将遮蔽壁部17和诱导壁部18设在与壳体主体15分开而独立的壁部件16上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壳体主体15上一体地设置。此时,也可以将遮蔽壁部17和诱导壁部18横跨整个壳体主体15的顶壁部15a和底壁部15b之间地设置。或者,也可以设为至少位于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对应的部位、例如位于从底壁部15b到中途部位的位置的遮蔽壁部17和诱导壁部18。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通过设成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实现该送风装置1的薄型化,并且使离子高效扩散到送风装置1外。
即,以使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成为沿着与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的排列设置方向的方向的方式,在空气流通路2内设置送风器20,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设置成与该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对置。因此,与以使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向吹出口14开口的方式将离子产生部23设在送风器20和吹出口14的里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该送风装置1的纵深尺寸,能够实现薄型化。
此外,在空气流通路2中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和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之间,设置了遮蔽壁部17。因此,不仅能够如上所述实现薄型化,还能够将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高效扩散到送风装置1外。即,不仅能够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设置成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对置,还能够由遮蔽壁部17抑制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吹出的空气直接(直线状)碰到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由此,能够使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乘着来自送风器20的气流,从吹出口14高效地扩散到送风装置1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引导面部(引导壁部)15f,该引导面部(引导壁部)15f设为凹弯曲面形状以连接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侧的空气流通路2的里侧面(里侧壁部)15e和吹出口14的与吸入口相反侧的边缘部14a。因此,例如,与没有设置这种引导壁部15f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吹出的空气顺利引向吹出口14。由此,能够抑制空气流通路2内的送风器20的吹出侧的压力损失,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此外,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设置成在引导壁部15f开口。因此,在与沿着该引导壁部15f被引导而朝向吹出口14的来自送风器20的气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吹出离子。由此,能够乘着该气流使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更高效地扩散到送风装置1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离子产生部23设置成使离子吹出部24的吹出方向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交叉、且指向吹出口14侧。因此,能够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和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对置配置,并且将来自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的离子向吹出口14侧吹出,由此能够将离子更高效地扩散到送风装置1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设在吹出口14的附近,因此能够使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更高效地扩散到送风装置1外。此外,将遮蔽壁部17设置到使其吹出口14侧的端部(前端部)17b位于比吹出口14稍微靠里侧的位置。因此,例如,与将遮蔽壁部17大致设置到吹出口14的情况相比,还能够容易向流过遮蔽壁部17的送风器20侧而朝向吹出口14的空气中扩散离子,能够使离子高效扩散到送风装置1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将遮蔽壁部17设置到较接近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附近,在与遮蔽壁部17之间隔着间隔设置了诱导壁部18,该诱导壁部18将来自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气流引向吹出口14。因此,能够利用诱导壁部18,将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吹出的空气顺利引向吹出口14。
此外,能够使得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乘上流过该诱导壁部18和遮蔽壁部17之间而朝向吹出口14的空气,更高效地扩散到送风装置1外。
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各实施方式中,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关于同样的结构及效果,省略说明或者简略地进行说明。
图4~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一例的图。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A构成为彼此相邻设置了除臭部40和离子扩散部30,该除臭部40具备除臭过滤器43,该离子扩散部30具备离子产生部32。该送风装置1A彼此相邻设置了离子扩散部30和除臭部40,该离子扩散部30构成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大致相同,该除臭部40在使一个面100a侧分别开口且相邻设置的第一吸入口41和第一吹出口44连通、且与作为空气流通路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划分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内以使吹出部47的吹出方向成为沿着这些第一吸入口41和第一吹出口44的排列设置方向的方向的方式设置了第一送风器45,在该第一送风器45的上游侧配置了除臭过滤器43。
除臭部40具备在一个面(前面)100a侧分别开口、且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一吸入口41和第一吹出口44。此外,除臭部40在连通这些第一吸入口41和第一吹出口44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内设有第一送风器45。
离子扩散部30具备在一个面(前面)100a侧分别开口、且彼此相邻设置的第二吸入口31和第二吹出口34。此外,离子扩散部30在连通这些第二吸入口31和第二吹出口34且与第一空气流通路49划分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内设有第二送风器3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除臭部40和离子扩散部30设置成沿着各自的吸入口41、31及吹出口44、34的排列设置方向彼此相邻。在图例中,示出了将送风装置1A的轮廓形状设置成大致长方体形状,将送风装置1A设置成在左右方向(沿着各吸入口41、31和各吹出口44、34的排列设置方向的方向)上较长的例子。即,示出了沿着该送风装置1A的长边方向,将这些除臭部40和离子扩散部30彼此相邻地横向排列设置的例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各自的吸入口41、31彼此相邻。即,在该送风装置1A的长边方向中央侧设置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各自的吸入口41、31,在该送风装置1A的长边方向两端侧设置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各自的吹出口44、34。
此外,该送风装置1A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具备:在前方开口的壳体主体110,内置了各送风器45、35和除臭过滤器43、离子产生部32;以及盖体100,设置成覆盖该壳体主体110的前方开口。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盖体100上,在左右方向(长边方向)上相互隔着间隔设置了各吸入口41、31及各吹出口44、34。
此外,送风装置1A大致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为较小型且薄,如图6所示,组合到板体8上。由这些板体8和送风装置1A构成了带送风功能的板9A。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示出了以送风装置1A的各吸入口41、31及各吹出口44、34在一个面侧开口的方式,将送风装置1A组合到板体8的上端部的例子。
盖体100大致为矩形平板状,在其长边方向中途部位(图例中大致中央部位)设置第二吸入口31,在该第二吸入口31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图示左侧端部)侧设置了第二吹出口34。第二吸入口31和第二吹出口34相互较接近地设置。
此外,盖体100在第二吸入口31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图示右侧端部)侧设有第一吸入口41及第一吹出口44。第二吸入口31和第一吸入口41相互较接近地设置,此外,第一吸入口41和第一吹出口44相互较接近地设置。
在图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各吸入口41、31及各吹出口44、34设为正视时呈大致矩形状,由换气口、百叶窗等构成。此外,在图例中,将各吸入口41、31及各吹出口44、34的上下尺寸设为大致相同尺寸。此外,示出了将第一吹出口44、第二吸入口31及第二吹出口34的左右尺寸设为大致相同尺寸并将第一吸入口4的左右尺寸设为比这些大的例子。
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如图4及图5所示,盖体100的上下及左右形成为比壳体主体110的前方开口大,沿着壳体主体110的开口周缘安装在壳体主体110上。该盖体100在壳体主体110上的安装方式,可以是用螺丝等固定件、粘接剂等安装的方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第一吸入口41的背面侧设置了除臭过滤器43。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该除臭过滤器43可以设为由具有尘埃等的捕获性和除臭性的活性炭等构成的除臭过滤器4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第一吸入口41设在由换气口、百叶窗等构成的前盖42上,在该前盖42上设置了用于保持除臭过滤器43的保持部42a、42a。该前盖42以嵌入设置于盖体100上的开口的方式自由装卸地安装在盖体100上。
此外,代替如上所述的方式,也可以在盖体100上直接设置第一吸入口41。此时,也可以采用在壳体主体110上自由装卸盖体100的方式。此外,也可以代替在第一吸入口41的背面侧设置除臭过滤器43的方式,而采用在第一空气流通路49的第一送风器45的上游侧的适当位置设置除臭过滤器43的方式。
此外,也可以设置开闭各吸入口41、31及各吹出口44、34的开闭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在离子扩散部30设置过滤器,但是也可以在第二吸入口31的背面侧或第二送风器35的上游侧等处设置不产生压力损失的程度的网过滤器等用于捕获异物的过滤器。
如图4所示,设在除臭部40上的第一送风器45以使其吹出部47的吹出方向成为沿着第一吸入口41和第一吹出口44的排列设置方向(图例中左右方向)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空气流通路49内。在图例中,示出了以在空气流通方向(左右方向)上划分第一空气流通路49的方式,在盖体100的第一吸入口41和第一吹出口44之间的背面侧配设了第一送风器45的例子。这些第一吸入口41和第一吹出口44之间的间隔也可以设为至少第一送风器45能够配设到背面侧的尺寸。
此外,将该第一送风器45的吸入部46设置成朝向第一吸入口41的背面侧空间,该第一吸入口41的背面侧空间成为由该第一送风器45划分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的一侧空间(图示左侧空间)。此外,将该第一送风器45的吸入部46设置成位于第一吸入口41的第一吹出口侧(图右侧)边缘部附近的背面侧。
此外,将该第一送风器45的吹出部47设置成朝向第一吹出口44的背面侧空间,该第一吹出口44的背面侧空间成为由该第一送风器45划分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的另一侧空间(图示右侧空间)。此外,将该第一送风器45的吹出部47设置成位于第一吹出口44的第一吸入口侧(图示左侧)边缘部44a附近的背面侧。
如图4所示,设在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送风器35,以使其吹出部37的吹出方向成为沿着第二吸入口31和第二吹出口34的排列设置方向(图例中左右方向)的方向的方式设置到第二空气流通路39内。在图例中,示出了与第一送风器45大致同样,以在空气流通方向(左右方向)上划分第二空气流通路39的方式,将第二送风器35配设在盖体100的第二吸入口31和第二吹出口34之间的背面侧的例子。这些第二吸入口31和第二吹出口34之间的间隔可以设置成至少第二送风器35能够配设到背面侧的尺寸。
此外,将该第二送风器35的吸入部36设置成朝向第二吸入口31的背面侧空间,该第二吸入口31的背面侧空间成为由该第二送风器35划分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的一侧空间(图示右侧空间)。此外,将该第二送风器35的吸入部36设置成位于第二吸入口31的第二吹出口侧(图左侧)边缘部31a附近的背面侧。
此外,将该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设置成朝向第二吹出口34的背面侧空间,该第二吹出口34的背面侧空间成为由该第二送风器35划分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的另一侧空间(图示左侧空间)。此外,将该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设置成位于第二吹出口34的第二吸入口侧(图示右侧)边缘部34a附近的背面侧。
作为这些各送风器45、35,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可以设为轴向沿着左右方向配置的轴流扇。
此外,作为各送风器45、35的配设方式,不限于图例所示的配设方式,只要是至少各吹出部47、37朝向各吹出口44、34的背面侧空间的配设方式就可以。例如,在采用西洛克风扇或横流风扇等作为送风器45、35时,只要适当地配设成吸入侧朝向吸入口41、31的背面侧空间、吹出侧朝向吹出口44、34的背面侧空间就可以。此外,也可以根据这种送风器45、35的种类等,将送风器45、35配设到吸入口41、31的背面侧空间。
此外,在图例中,示出了在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分别配设了单个送风器45、35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分别在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配设多个送风器45、35。
除臭部40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及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被盖体100及壳体主体110划分。
壳体主体110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如图4及图5所示,具备顶壁部110a、底壁部110b、里侧壁部110e及左右侧壁部110c、110d,设为在前方开口的箱形状。
由该壳体主体110的顶壁部110a及底壁部110b划分各空气流通路49、39的上下两侧,由盖体100划分各空气流通路49、39的近前侧。
此外,该壳体主体110的里侧壁部110e构成划分各空气流通路49、39的里侧的里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连接该里侧壁部110e的第一送风器45的吹出部47侧部位和第一吹出口44的与第一吸入口相反侧(图示右侧)的边缘部44b的方式,设置了构成凹弯曲面形状的引导面部的第一引导壁部48。由该第一引导壁部48划分除臭部40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的里侧的一部分及左右方向一侧(图示右侧)。
在图例中,该第一引导壁部48被设置成连接到壳体主体110的里侧壁部110e的第一送风器45的吹出部47侧部位,其前端部抵接或者靠近第一吹出口44的与第一吸入口相反侧的边缘部44b附近的盖体100的背面。此外,该第一引导壁部48形成为俯视时以第一吹出口44的第一吸入口侧边缘部44a附近为圆心的大致圆弧状。
通过设置这种第一引导壁部48,例如与没有设置这种第一引导壁部48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从第一送风器45的吹出部47吹出的空气顺利引向第一吹出口44。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空气流通路49内的第一送风器45的吹出侧的压力损失,能够提高送风效率。此外,也可以不设置这种第一引导壁部48,而设为由壳体主体110的一个侧壁部(图示右侧壁部)110c划分除臭部40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的左右方向一侧(图示右侧)。
此外,在壳体主体110上设置了划分壁部38,该划分壁部38划分除臭部40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和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由该划分壁部38划分除臭部40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的左右方向另一侧(图示左侧)及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的里侧的一部分及左右方向一侧(图示右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划分壁部38以连接壳体主体110的里侧壁部110e的第二送风器35的吸入部36侧部位和第二吸入口31的与第二吹出口相反侧(图示右侧)的边缘部31b的方式,设为凹弯曲面形状。在图例中,该划分壁部38设置成连接到壳体主体110的里侧壁部110e的第二送风器35的吸入部36侧部位,其前端部形成为抵接或靠近第二吸入口31的与第二吹出口相反侧的边缘部31b附近的盖体100的背面。此外,该划分壁部38形成为俯视时以第二吸入口31的第二吹出口侧边缘部31a附近为圆心的大致圆弧状。
通过设置设为这种凹弯曲面形状的划分壁部38,例如与没有将划分壁部38设为如上所述的凹弯曲面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顺利引导从第二吸入口31流向第二送风器35的吸入部36的空气。由此,能够抑制第二空气流通路39内的第二送风器35的吸入侧的压力损失,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设置了划分壁部38的例子,该分壁部38设成将从第二吸入口31吸入的空气引向第二送风器35的形状,但是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代替这种划分壁部38,或者除此之外还设置设为将从第一吸入口41吸入的空气引向第一送风器45的形状的划分壁部。或者,作为划分除臭部40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和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的划分壁部38,不限于这种设为引导形状的构件,也可以设为划分除臭部40的第一空气流通路49和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的平板状的划分壁部。此外,除臭部40的第一吸入口41和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吸入口31之间的间隔也可以设为至少划分相互的空气流通路49、39的划分壁部的前端能够配设到背面侧的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设置了构成引导面部的第二引导壁部(引导壁部)110f,该第二引导壁部(引导壁部)110f以连接壳体主体110的里侧壁部110e的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侧部位和第二吹出口34的与第二吸入口相反侧(图示左侧)的边缘部34b的方式设置成凹弯曲面形状。由该第二引导壁部110f划分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的里侧的一部分及左右方向另一侧(图示左侧)。
此外,在图例中,该第二引导壁部110f设置成连接到壳体主体110的里侧壁部110e的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侧部位,其前端部形成为抵接或者靠近第二吹出口34的与第二吸入口相反侧的边缘部34b附近的盖体100的背面。此外,该第二引导壁部110f形成为俯视时以第二吹出口34的第二吸入口侧边缘部34a附近为圆心的大致圆弧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盖体100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图示左侧端部)侧的背面侧设置了用于收容离子产生部32的设备收容空间。此外,在壳体主体110设置了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10h,该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10h被设置成连接另一个侧壁部(图示左侧的侧壁部)110d和第二引导壁部110f。由该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10h、第二引导壁部110f、另一个侧壁部110d、顶壁部110a、底壁部110b及盖体100划分设备收容空间。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如图4所示,离子产生部32设置成其离子吹出部33与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离子产生部32的离子吹出部33设置成在第二引导壁部110f开口。在第二引导壁部110f上设置了开口110g,以使该离子吹出部33在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开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离子产生部32设置成使离子吹出部33的吹出方向与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的吹出方向交叉且指向第二吹出口34侧。即,将离子吹出部33配置成与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对置配置,且使其吹出方向和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的吹出方向正相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离子产生部32的里侧面抵接或靠近配置的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10h以沿着离子吹出部33的吹出方向的方式设置成倾斜形状。即,将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10h设为随着从另一个侧壁部110d靠向第二引导壁部110f而向前方侧倾斜的形状。此外,将离子产生部32沿着该设备收容里侧壁部110h相对于该送风装置1A的长边方向倾斜配设。
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该离子产生部32设为放出具有除菌/除臭作用的带电微粒子水的静电雾化装置32,构成为从离子吹出部33放出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子水。
此外,也可以在设有该离子产生部32的部位等处设置内置有向各送风器45、35和离子产生部32供给驱动电源且控制这些各送风器45、35和离子产生部32的各种电路等的控制部、与上述同样的操作部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离子扩散部30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中的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和离子产生部32的离子吹出部33之间,设置了形成为从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向该吹出部37的吹出方向观察时大致遮蔽离子产生部32的离子吹出部33的遮蔽壁部17。此外,将遮蔽壁部17设置成使得其第二吹出口34侧的端部(前端部)17b位于比第二吹出口34的稍微靠里侧的位置。此外,以在从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向吹出部37的吹出方向观察时该遮蔽壁部17大致遮蔽离子产生部32的离子吹出部33的方式,在第二吹出口34的附近设置了离子产生部32的离子吹出部33。
此外,将该遮蔽壁部17设成将来自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的气流引向第二吹出口34的凹弯曲形状。在图例中,将该遮蔽壁部17设为与上述的第二引导壁部110f大致同心状的大致圆弧形状。
此外,在第二吹出口34的背面侧空间,将该遮蔽壁部17设在较靠近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的附近。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还设置了用于将来自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的气流引向第二吹出口34的诱导壁部18。
该诱导壁部18以位于比遮蔽壁部17靠里侧的位置的方式,与遮蔽壁部17隔着间隔设置。即,该诱导壁部18设置成在从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向吹出部37的吹出方向观察时与遮蔽壁部17不重叠,其前端部18b设置成位于比遮蔽壁部17的后端部17a更靠后方侧的位置。
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该诱导壁部18与第二引导壁部110f也隔着间隔设置。此外,将该诱导壁部18设为凹弯曲形状,在图例中,与遮蔽壁部17同样,设为与上述的第二引导壁部110f大致同心状的大致圆弧形状。
此外,这些遮蔽壁部17及诱导壁部18也可以一体地设在壳体主体110上,或者,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设在组合到壳体主体110的壁部件等上。
此外,在图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设置了沿着壳体主体110的里侧壁部110e(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引导壁部110f)配设的辅助壁部19。
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将至少划分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的下游侧的第二空气流通路39的壁面设为具有防电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A通过构成为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高效进行除臭,此外,能够高效扩散离子,且能够实现该送风装置1A的薄型化。
即,在设置了第一吸入口41、第一吹出口44、第一空气流通路49及第一送风器45的除臭部40上设置了除臭过滤器43,在设有第二吸入口31、第二吹出口34、第二空气流通路39及第二送风器35的离子扩散部30上设置了离子产生部32。此外,将这些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的各送风器45、35设置成各自的吹出方向成为沿着各自的吸入口41、31及吹出口44、34的排列设置方向的方向。因此,例如,与将各送风器45、35的吹出方向设为朝向一个面侧或里侧面侧的方向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各空气流通路49、39内高效进行送风,并且能够实现各送风器45、35的小型化。
此外,在除臭部40中,通过除臭过滤器43的风速越小就越能够提高除臭性能,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除臭,并且能够实现第一送风器45的小型化。此外,在离子扩散部30中,不会产生由除臭过滤器43引起的较大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高效扩散离子,同时能够实现第二送风器35的小型化。
此外,在离子扩散部30,将离子吹出部33配置成与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对置。因此,与以使离子吹出部33朝向第二吹出口34开口的方式,将离子产生部32设在第二送风器35和第二吹出口34的里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该送风装置1A的纵深尺寸较小,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薄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除臭部40和离子扩散部30设置成沿着各自的吸入口41、31及吹出口44、34的排列设置方向彼此相邻。因此,例如,与将除臭部40和离子扩散部30配置成并列了各自的吸入口41、31及吹出口44、34或者以使各自的吸入口41、31及吹出口44、34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做成细长状,能够实现紧凑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各自的吸入口41、31彼此相邻。因此,例如,与使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的一方的吸入口和另一方的吹出口相邻的情况相比,能够以在该送风装置1A的一个面100a侧较强地搅拌空气的方式产生气流,能够提高送风效率。即,如图4所示,在该送风装置1A的长边方向大致中央部位产生吸入气流,在长边方向两端部侧产生吹出气流,从而能够在该送风装置1A的一个面100a侧以较强地搅拌空气的方式产生气流。此外,也可以代替这种方式,使除臭部40及离子扩散部30各自的吹出口44、34彼此相邻。在这种情况下,在该送风装置1A的长边方向两端部侧产生吸入气流,在长边方向大致中央部位产生吹出气流,与上述大致同样,能够在该送风装置1A的一个面100a侧以较强地搅拌空气的方式产生气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空气流通路39中的第二送风器35的吹出部37和离子产生部32的离子吹出部33之间,设置了遮蔽壁部17。因此,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薄型化,同时能够将从离子产生部32的离子吹出部33吹出的离子更高效地扩散到送风装置1A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除臭部40和离子扩散部30以沿着各自的吸入口41、31及吹出口44、34的排列设置方向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将除臭部40和离子扩散部30设为使各自的吸入口41、31及吹出口44、34并列配置。此时,也可以使各自的吸入口41、31彼此相邻,使各自的吹出口44、34彼此相邻。或者,也可以将除臭部40和离子扩散部30配置成使各自的吸入口41、31及吹出口44、34的排列设置方向正交。此时,也可以设为使各自的吸入口41、31彼此或者各自的吹出口44、34彼此相邻。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空气流通路(第二空气流通路)2、39中的送风器(第二送风器)20、35的吹出部22、37的下游侧设置了单个诱导壁部18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这种诱导壁部18相互隔着间隔设在多处。此外,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的方式:不设置上述遮蔽壁部17,而是使上述的诱导壁部18的前端侧向前方延伸,将该延伸的部位作为遮蔽壁部。或者,也可以是如下的方式:不设置这种诱导壁部18,而仅将遮蔽壁部17设置到空气流通路2、39中的送风器20、35的吹出部22、37的下游侧。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遮蔽壁部17设置成使其前端部17b位于比吹出口(第二吹出口)14、34稍微靠里侧的位置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从送风器20、35的吹出部22、37向吹出部22、37的吹出方向观察时至少能够遮蔽离子吹出部24、33的方式,使遮蔽壁部17的前端部17b抵接盖体10、100。此外,在离子吹出部24、33没有设置于吹出口14、34的附近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离子吹出部24、33的位置,将遮蔽壁部17的前端部17b设在里侧。
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一例的图。
如图7及图8(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B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具有在一个面(前表面)10a侧分别开口、且彼此相邻设置的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此外,送风装置1B具备:送风器20,设在用于连通这些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的空气流通路2内;以及离子产生部23,向空气流通路2吹出离子。此外,如图8(a)、(b)所示,送风装置1B具备:壳体主体15,内置了送风器20及离子产生部23,向前方开口;以及盖体10,覆盖该壳体主体15的前方开口而设置。
此外,如图9所示,送风装置1B组装到板体8上,由这些板体8和送风装置1B构成了带送风功能的板9B。
盖体10设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如图7所示,在吸入口12的背面侧设置了过滤器13。
送风器20设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配设。
壳体主体15设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
离子产生部23设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配设。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空气流通路2中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下游侧,即,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设置了作为壁部的壁状引导部56、57。该壁状引导部56、57形成为以在上述排列设置方向(图例中左右方向)上分割吹出口14的方式向吹出口14延伸,将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吹出的空气引向吹出口14。此外,该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使离子吹出部24侧的分割流通路(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成为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以上。
此外,壁状引导部56、57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设为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观察该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时大致遮蔽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壁状引导部56、57以使离子吹出部24侧的分割流通路5的至少吹出口14侧部位的沿着上述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W1成为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至少吹出口14侧部位的沿着上述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W2、W3以下的方式设置成壁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将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使离子吹出部24侧的分割流通路5的通路宽度W1成为比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通路宽度W2、W3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多个(图例中,2个)壁状引导部56、57,设置了靠近离子吹出部24一侧的第一壁状引导部56和远离离子吹出部24一侧的第二壁状引导部57。即,利用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在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形成了3个分割流通路5、6、7。
在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内,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设置成大致横跨顶壁部15a和底壁部15b之间(参照图8(b))。即,由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分割的各分割流通路5、6、7的与上述排列设置方向及纵深方向垂直的通路高度(图例中上下尺寸)设为大致上彼此相同的尺寸。即,以离子吹出部24侧的分割流通路5的至少吹出口14侧部位中的流路面积成为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流路面积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小于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流路面积)的方式,设置了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设置成各自的吹出口14侧的端部(空气流通方向下游侧端部,前端部)56b、57b位于比吹出口14稍微靠里侧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设置在吹出口14的附近,以在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向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观察时大致上被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遮蔽。
在图例中,将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彼此的前端部56b、57b设置于在前后方向上大致一致的位置。此外,也可以将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的前端部56b、57b的双方或者一方抵接或者靠近吹出口14的背面侧而设置。
此外,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将来自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气流引向吹出口14的凹弯曲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在俯视时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与引导壁部15f大致同心状的大致圆弧形状。
通过这种结构,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设置成以随着从各自的前端部56b、57b靠向吹出口14的背面侧空间4的里侧而向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侧弯曲的方式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各自的空气流通方向上游侧端部(后端部)56a、57a设在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之间隔着间隔的位置。在图例中,示出了与第一壁状引导部56的后端部56a和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之间的间隔相比,第二壁状引导部57的后端部57a和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之间的间隔小的例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由它们分割的分割流通路5、6、7各自的通路宽度的尺寸在整个空气流通方向上大致相同。
即,将由引导壁部15f和第一壁状引导部56划分了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通路宽度在整个空气流通方向上设为大致相同的尺寸。此外,将由第一壁状引导部56和第二壁状引导部57划分了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二分割流通路6的通路宽度在整个空气流通方向上设为大致相同的尺寸。此外,将由第二壁状引导部57和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附近部位(吹出口14的吸入口侧边缘部14b附近部位)划分了宽度方向两侧的第三分割流通路7的通路宽度在整个空气流通方向上设为大致相同的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由它们分割的分割流通路5、6、7的至少吹出口14侧部位(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流通方向的整体)的通路宽度W1、W2、W3随着远离离子吹出部24而变宽。即,与最接近离子吹出部24的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通路宽度W1相比,将与该第一分割流通路5相邻的第二分割流通路6的通路宽度W2设为更宽;与该第二分割流通路6的通路宽度W2相比,将与该第二分割流通路6相邻的第三分割流通路7的通路宽度W3更为更宽。
通过这种结构,在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下游侧,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吹出的空气被各分割流通路5、6、7分割而从吹出口14吹出。此外,此时,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通路宽度W1比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通路宽度W2、W3窄,因此,流经该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气流的流速比流经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气流的流速大(快)。此外,第二分割流通路6的通路宽度W2比第三分割流通路7的通路宽度W3窄,因此,流经该第二分割流通路6的气流的流速变得比流经第三分割流通路7的气流的流速大(快)。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流经由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分割的各分割流通路5、6、7的各气流的流速随着远离离子吹出部24变小(慢)。
此外,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也可以一体地设置于壳体主体15,或者,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也可以设在组合到壳体主体15上的壁部件等上。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将至少从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有可能接触的壁面设为具有防电性能。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B通过设为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实现薄型化的同时,能够向送风装置1B外高效扩散离子,能够以从吹出口14吹出的方向成为大致垂直方向(相对于该送风装置1B的前表面10a成大致法线方向)的方式吹出。
即,以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成为沿着吸入口12和吹出口14的排列设置方向的方向的方式,在空气流通路2内设置送风器20,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设置成与该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对置。因此,与以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向吹出口14开口的方式在送风器20和吹出口14的里侧设置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该送风装置1B的纵深尺寸设为较小,能够实现薄型化。
此外,在空气流通路2中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下游侧,设置有以在排列设置方向上分割吹出口14的方式向吹出口14延伸、且将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吹出的空气引向吹出口14的壁状引导部56、57。因此,如上,能够实现薄型化,同时能够将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高效扩散到送风装置1B外。即,将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设置成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对置,并且由壁状引导部56、57抑制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吹出的空气直接(直线形地)接触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由此,能够使从离子产生部23的离子吹出部24吹出的离子乘上来自送风器20的气流而从吹出口14高效扩散到送风装置1B外。此外,能够用该壁状引导部56、57引导从送风器20吹出的空气,以使从吹出口14吹出的吹出方向大致上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吹出。
此外,由于将该壁状引导部56、57设成使离子吹出部24侧的分割流通路(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成为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以上,因此能够以从吹出口14吹出的吹出方向大致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高效吹出。即,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侧的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不会比远离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的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大。由此,从吹出口14吹出的吹出方向很难倾斜,能够以从吹出口14吹出的吹出方向大致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高效吹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使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至少吹出口14侧部位的通路宽度W1成为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至少吹出口14侧部位的通路宽度W2、W3以下。如上所述,为了将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设为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以上,可以考虑如下形成引导部。例如,可以考虑设置离子吹出部24侧的分割流通路的截面形状(即,流路面积)随着靠向吹出口14而逐渐变小的筒状引导部,或者设置以其他分割流通路的截面形状(即,流路面积)随着靠向吹出口逐渐扩开的筒状引导部。与设成这种结构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由简易结构的壁状引导部56、57将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设为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以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了多个壁状引导部56、57,能够利用它们将从送风器20吹出的空气更高效地引向吹出口14。此外,通过这些多个壁状引导部56、57的引导作用,能够以更高效地使从吹出口14吹出的吹出方向成为大致垂直方向的方式吹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通路宽度W1比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通路宽度W2、W3窄。因此,能够增大离子吹出部24侧即远离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一侧的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能够更高效地以从吹出口14吹出的吹出方向大致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吹出。即,将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设为比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大。由此,能够通过流速大的经由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气流,将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向上述排列设置方向吹出且从该送风装置1B的一个面(前表面)10a要向吹出部22的吹出方向斜前方侧吹出的气流更有效地限制为,朝向前方侧即大致垂直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壁状引导部56、57,将这些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由它们分割的分割流通路5、6、7的至少吹出口14侧部位(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流通方向的整体)的通路宽度W1、W2、W3成为随着远离离子吹出部24而变宽。因此,流经由壁状引导部56、57分割的分割流通路5、6、7的流速随着远离离子产生部24而变小,能够更高效地以从吹出口14吹出的吹出方向大致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吹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引导壁部15f和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大致同心状的大致圆弧形状,因此能够将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吹出的空气更高效且顺利地引向吹出口14。此外,能够更高效地以从吹出口14吹出的吹出方向大致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吹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壁状引导部56、57设为其吹出口14侧的端部(前端部)56b、57b位于比吹出口14稍微靠里侧的位置。因此,例如,与将壁状引导部56、57(特别是第一壁状引导部56)设置至吹出口14的情况相比,向各壁状引导部56、57的送风器20侧的分割流通路6、7中流动而朝向吹出口14的空气中也能够容易扩散离子,使离子更加高效扩散到送风装置1B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壁状引导部56、57的后端部设在与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之间隔着间隔的位置,将由壁状引导部56、57分割的分割流通路5、6、7各自的通路宽度在整个空气流通方向上设置为大致相同尺寸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这种方式。只要分割流通路5、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满足如上所述的条件就可以,也可以根据送风器20的结构等,适当进行变形。例如,也可以以使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比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大的方式,将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侧部位的通路宽度设为大于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部位的通路宽度W1。此外,也可以以使第二分割流通路6、第三分割流通路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小于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的方式,将第二分割流通路6、第三分割流通路7的送风器20的吹出部22侧部位的通路宽度设为小于第二分割流通路6、第三分割流通路7的吹出口14侧部位的通路宽度W2、W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分割流通路5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大于其他分割流通路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的例子,但是也可以设置成这些各分割流通路5、6、7的吹出口14侧的流速大致相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多个壁状引导部56、57而设置了2个壁状引导部56、57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是设置了单个或者3个以上的壁状引导部的方式。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使得离子产生部23、32的离子吹出部24、33的吹出方向指向吹出口(第二吹出口)14、34侧的方式设置了离子产生部23、32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以使得离子吹出部24、33的吹出方向和送风器(第二送风器)20、35的吹出部22、37的吹出方向成为正相反方向的方式设置离子产生部23、32,或者也可以以使离子吹出部24、33的吹出方向稍微指向与吹出口14、34相反的一侧的方式设置离子产生部23、32。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送风器20、35的吹出部22、37的下游侧设置了引导壁部(第二引导壁部)15f、110f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设置这种引导壁部15f、110f。此时,也可以是由里侧壁部15e、110e及与该里侧壁部15e、110e大致正交地朝向前方侧设置的侧壁部来划分吹出口14、34的背面侧空间的里侧及左侧的方式。此外,此时也可以以在该侧壁部开口的方式设置离子产生部23、32的离子吹出部24、33。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离子产生部23、32的离子吹出部24、33设在吹出口14、34的附近的方式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代替这种方式,将离子吹出部24、33设在吹出口14、34的背面侧空间的纵深方向中途部位或里侧部位等。
此外,在上述的各例中,示出了将送风装置1、1A、1B组合到板体8上的例子,但是不限于这种方式。作为该送风装置1、1A、1B的组合对象,可以是除板体8以外的建材、住宅设备、车辆等,除此之外,可以组合到各种组合对象上。并且,也可以不将该送风装置1、1A、1B组合到这种组合对象中,而是设为作为单体使用的送风装置1、1A、1B。此时,也可以适当改变该送风装置1、1A、1B的壳体(壳体主体15、110及盖体10、100)的轮廓形状等。

Claims (20)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吸入口及吹出口,被设置为在一个面侧分别开口,并且彼此相邻;
空气流通路,连通这些吸入口和吹出口;
送风器,在上述空气流通路内被设置成,吹出部的吹出方向沿着这些吸入口和吹出口的排列设置方向;以及
离子产生部,以与该送风器的吹出部对置的方式设置有离子吹出部,
上述送风器在上述空气流通路内被设置成,在上述吸入口和上述吹出口的排列设置方向上划分上述空气流通路,并且该送风器的吹出部朝向上述吹出口的背面侧空间,
上述离子产生部被设置在设备收容空间内,该设备收容空间设置在上述吹出口的与吸入口相反侧的背面侧,
在上述空气流通路中的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与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之间设置有壁部,该壁部形成为,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向该吹出部的吹出方向观察时,大致遮蔽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引导面部,该引导面部以连接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侧的上述空气流通路的里侧面和上述吹出口的与吸入口相反侧的边缘部的方式设置为凹弯曲面形状,
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被设置成在上述引导面部上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离子产生部被设置成上述离子吹出部的吹出方向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吹出方向交叉、且指向上述吹出口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离子产生部被设置成上述离子吹出部的吹出方向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吹出方向交叉、且指向上述吹出口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被设置为,其吹出口侧的端部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稍微靠里侧的位置,
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设置在上述吹出口的附近,以使得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向该吹出部的吹出方向观察时,该离子吹出部被上述壁部大致遮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被设置为,其吹出口侧的端部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稍微靠里侧的位置,
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设置在上述吹出口的附近,以使得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向该吹出部的吹出方向观察时,该离子吹出部被上述壁部大致遮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被设置为,其吹出口侧的端部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稍微靠里侧的位置,
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设置在上述吹出口的附近,以使得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向该吹出部的吹出方向观察时,该离子吹出部被上述壁部大致遮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被设置为,其吹出口侧的端部位于比上述吹出口稍微靠里侧的位置,
上述离子产生部的离子吹出部设置在上述吹出口的附近,以使得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向该吹出部的吹出方向观察时,该离子吹出部被上述壁部大致遮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设置在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附近,
比上述壁部更里侧处,与该壁部隔着间隔还设置有诱导壁部,该诱导壁部向上述吹出口诱导来自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气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设置在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附近,
比上述壁部更里侧处,与该壁部隔着间隔还设置有诱导壁部,该诱导壁部向上述吹出口诱导来自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气流。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设置在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附近,
比上述壁部更里侧处,与该壁部隔着间隔还设置有诱导壁部,该诱导壁部向上述吹出口诱导来自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气流。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设置在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附近,
比上述壁部更里侧处,与该壁部隔着间隔还设置有诱导壁部,该诱导壁部向上述吹出口诱导来自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的气流。
13.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彼此相邻地设置有:
离子扩散部,由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构成;和
除臭部,在与上述空气流通路分隔的第一空气流通路内设置有第一送风器,上述第一空气流通路连通在上述一个面侧分别开口且彼此相邻地设置的第一吸入口和第一吹出口,上述第一送风器在上述第一空气流通路内被设置成,该第一送风器的吹出部的吹出方向沿着这些第一吸入口和第一吹出口的排列设置方向,在该第一送风器的上游侧配置有除臭过滤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除臭部和上述离子扩散部沿着各自的吸入口及吹出口的排列设置方向彼此相邻地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除臭部及上述离子扩散部各自的吸入口彼此或者各自的吹出口彼此相邻。
16.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被设置成壁状引导部,该壁状引导部形成为朝向上述吹出口延伸,以在上述排列设置方向上分割上述吹出口,该壁状引导部向上述吹出口引导从上述送风器的吹出部吹出的空气,
该壁状引导部被设置成,使得上述离子吹出部侧的分割流通路的上述吹出口侧的流速为其他分割流通路的上述吹出口侧的流速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状引导部被设置成,上述离子吹出部侧的分割流通路的至少上述吹出口侧部位的沿着上述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为其他分割流通路的至少上述吹出口侧部位的沿着上述排列设置方向的通路宽度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上述壁状引导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状引导部被设置成,上述离子吹出部侧的分割流通路的上述通路宽度比其他分割流通路的上述通路宽度狭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状引导部被设置成,上述离子吹出部侧的分割流通路的上述通路宽度比其他分割流通路的上述通路宽度狭窄。
CN201310122671.0A 2012-04-13 2013-04-10 送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5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1556A JP5834211B2 (ja) 2012-04-13 2012-04-13 送風装置
JP2012-091556 2012-04-13
JP2012108638A JP2013234819A (ja) 2012-05-10 2012-05-10 送風装置
JP2012-108638 2012-05-10
JP2012172509A JP5919557B2 (ja) 2012-08-03 2012-08-03 送風装置
JP2012-172509 2012-08-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5866A CN103375866A (zh) 2013-10-30
CN103375866B true CN103375866B (zh) 2016-01-27

Family

ID=4946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267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5866B (zh) 2012-04-13 2013-04-10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58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155B (zh) * 2016-07-20 2017-12-2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簾產生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3061B2 (ja) * 2014-12-22 2019-10-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吹出装置
JP6464807B2 (ja) * 2015-02-23 2019-02-0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6425580B2 (ja) * 2015-02-24 2018-1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111630327B (zh) * 2018-01-25 2021-04-3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6799Y (zh) * 2005-02-21 2007-01-10 杨瑞源 装有全能离子发生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JP2008309429A (ja) * 2007-06-15 2008-12-25 Max Co Ltd 送風装置
CN201672621U (zh) * 2010-05-31 2010-12-15 上海梅思泰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风门装置
WO2010150770A1 (ja) * 2009-06-26 2010-12-2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2011190999A (ja) * 2010-03-15 2011-09-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送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56799Y (zh) * 2005-02-21 2007-01-10 杨瑞源 装有全能离子发生器的空气调节装置
JP2008309429A (ja) * 2007-06-15 2008-12-25 Max Co Ltd 送風装置
WO2010150770A1 (ja) * 2009-06-26 2010-12-2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2011190999A (ja) * 2010-03-15 2011-09-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送風装置
CN201672621U (zh) * 2010-05-31 2010-12-15 上海梅思泰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子风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155B (zh) * 2016-07-20 2017-12-2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氣簾產生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5866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5866B (zh) 送风装置
EP2087292B1 (en) Air conditioner
JP5183274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2102759B1 (ko) 이온발생기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JP6289162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2011038747A (ja) 放電装置を備えた送風装置
JP4720413B2 (ja) 空気調和機
JP5405943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2160898B (zh) 离子产生装置
KR20020026252A (ko) 공조기용 실내 유닛
JP201603814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9036411A (ja) 空気調和機
JP5834211B2 (ja) 送風装置
JP2005074389A (ja) 空気調和機用電気集塵機
JP2012243419A (ja) イオン発生ユニット及びイオン送風装置
JP5088359B2 (ja) 放電ユニット及び空気調和機
KR2018002206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WO2010029712A1 (ja) 空気調和機
JP639617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630036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678961B (zh) 空调室内机
JP2017009135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24085145A1 (ja) 放電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2017877A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組み込んだ空気調和機
JP2003120972A (ja) 空気清浄機または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5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