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4772B - 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的纺织机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的纺织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4772B
CN103374772B CN201310120412.4A CN201310120412A CN103374772B CN 103374772 B CN103374772 B CN 103374772B CN 201310120412 A CN201310120412 A CN 201310120412A CN 103374772 B CN103374772 B CN 103374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ing frame
roll
connection element
arrange
arr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204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4772A (zh
Inventor
A·克里格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eter Ingolstad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ieter Ingolstad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eter Ingolstadt GmbH filed Critical Rieter Ingolstad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374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4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4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4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44Adjusting drafting elements, e.g. altering rat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的纺织机器,用于单独延展纤维材料,各并条机包括至少两个在纤维材料输送方向相继设置的有下辊和分配给它的上辊的辊对,各下辊和为其分配的上辊构成用于纤维材料的夹线,各并条机有第一设置器和至少一个第二设置器,各并条机的第一辊对的至少一个辊靠第一设置器且相应并条机的第二辊对的至少一个辊靠第二设置器可在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移动,使得各辊对之间的夹线距离可调整。各并条机的各第一设置器靠第一联接元件互耦且各并条机的各第二设置器靠第二联接元件互耦,使并条机的第一设置器的设置导致所述并条机或其它并条机中的第一设置器的设置且并条机的第二设置器的设置导致所述并条机或其它并条机中的第二设置器的设置。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的纺织机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器,其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用于分离地延展纤维材料,其中单个的并条机每个都包括至少两个在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相继设置的轧辊对,所述轧辊对每个都具有下轧辊,并且所述轧辊对每个都具有分配给所述下轧辊的上轧辊,其中每个下轧辊和为其分配的上轧辊构成用于纤维材料的夹线,其中每个并条机设有第一设置装置(Verstellanordnung)和至少一个第二设置装置,其中每个并条机的第一轧辊对的至少一个轧辊借助于第一设置装置并且相应并条机的第二轧辊对的至少一个轧辊借助于所述第二设置装置可在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移动,使得单个的轧辊对之间的夹线距离可调整。
通用的纺织机器另外用于例如可作为纤维带的纤维材料的扭曲(Verzug),即均匀化。同样可能的是,除了其中发生扭曲的所谓的并条机之外,存在一个或多个纺织单元(Spinneinheit),通过其帮助,被扭曲的纤维材料被纺织成纱线。
为了使该类型纺织机器的并条机适用于要延展的纤维材料,特别是纤维材料构成的纤维的平均的、最小的或最大的长度,则常见的是,在并条机操作前调整由每个轧辊对所形成的夹线的距离。然而,分别为每台并条机完成设置,使得该设置是艰难且费时的。可选地,还已经建议的是,每个并条机的所有的移动的轧辊对通过共同的设置元件来设置,其中每个轧辊对之间设有传动装置,使得虽然并条机的单个的轧辊对(入口轧辊对、中间轧辊对和出口轧辊对)之间的夹线距离有变化,然而总是以相互之间预定的比例来实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多个并条机的纺织机器,而其没有所述的缺点。
该目的将通过这样的纺织机器来解决:
一种纺织机器,其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用于分离地延展纤维材料,
-其中单个的并条机每个都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相继设置的轧辊对,每个所述轧辊对操作连接各自都具有下轧辊,并且每个所述轧辊对操作连接都具有分配给所述下轧辊的上轧辊,
-其中每个下轧辊和为其分配的上轧辊构成用于所述纤维材料的夹线,
-其中每个并条机设有第一设置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设置装置,其中每个并条机的第一轧辊对的至少一个轧辊借助于所述第一设置装置并且相应并条机的第二轧辊对的至少一个轧辊借助于所述第二设置装置能够在所述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移动,使得单个的轧辊对操作连接之间的夹线距离能够被调整,
所述单个的并条机的每个第一设置装置借助于第一联接元件相互耦合,以及所述单个的并条机的每个第二设置装置借助于第二联接元件相互耦合,从而使得并条机的所述第一设置装置的设置导致所述并条机或其它并条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设置装置的设置,以及并条机的所述第二设置装置的设置导致所述并条机或其它并条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设置装置的设置。
根据本发明,现在通过下述内容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其中单个的并条机的每个第一设置装置借助于第一联接元件,并且单个的并条机的每个第二设置装置借助于第二联接元件被相互耦合。其最终实现,并条机的第一设置装置的设置导致了所述并条机或其它并条机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设置装置的设置,以及并条机的第二设置装置的设置导致了所述并条机或其它并条机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设置装置的设置。
换句话说,一起设置相互对应的夹线距离(即在例如所述情况下形成所谓的“第一轧辊对”的所有的入口轧辊对和所有的中间轧辊对(“第二轧辊对”)之间的夹线距离,或者在所有的中间轧辊对和所有的出口轧辊对之间的夹线距离)。
因此,例如并条机的入口轧辊对的移动同时导致了所有其它并条机的全部入口轧辊对的移动。同样的,并条机的中间轧辊对的移动导致了其余的并条机的全部的中间轧辊对的移动。
其结果是,所有并条机的所有第一轧辊对和/或所有第二轧辊对能够同时统一地(即同时和通过相同的移动轨道(Bewegungsstrecke))被移动。所有并条机因此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为新的纤维材料做调整,否则会在单个的并条机之间产生差异。特别是,其通过所有第一设置装置与所有的第二设置装置每个都通过分离的联接元件的各自的耦合来实现,由相应的设置装置移动的轧辊类型(即入口轧辊、出口轧辊、中间轧辊等)彼此间分离地并且独立地移动。除了第一和第二轧辊对之外,并条机还设有第三轧辊对,因此可能的是,通过第一和第二轧辊对的独立移动来单独地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轧辊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二和第三轧辊对之间的距离。由此,同时设置所有其余的并条机的相应的轧辊对,使得可实现每个夹线距离的节约时间但非常精确且可重复的设置。
优选地,本发明还实现在双头轨道的框架内,其中,两个入口轧辊对(即,第一以及第二并条机的入口轧辊对)通过第一联接元件以及两个中间轧辊对借助于第二联接元件每个都相互耦合。此处实现的特别是,在入口轧辊对和中间轧辊对之间不存在相应的耦合,使得一个轧辊对类型可不依赖于其它轧辊对类型移动。在单个的轧辊对类型到相应的出口轧辊对之间的距离或单个的轧辊对类型之间的距离可因此被单独地设置。
因此,如果每个单个的设置装置包括在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的轴承装置(Lageranordnung),则是优选的,其中所述轴承装置被各自的设置装置安装到移动的轧辊。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轴承装置的移动还导致了被安装在其中的轧辊的移动。因此,轴承装置不但可以仅容纳各下轧辊或仅容纳各上轧辊还可以容纳各整个的轧辊对。轧辊再次被可转动地安装到相应的位置,其中轴承装置的移动在并条机调整期间被实现为优选地垂直于各轧辊的转动轴。
此外,如果联接元件每个都形成为环形链或环形带,也带来优点,其中每个联接元件与所有的第一设置装置以及每个联接元件与所有的第二设置装置具有操作连接。设置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元件,通过这些设置元件所述设置装置与联接元件保持连接。设置元件中的一个被移动,由此通过每个联接元件还实现设置装置组中所有其他的设置元件(例如所有所谓的第一设置元件,其与每个第一轧辊对,例如入口轧辊对,保持连接)的移动。每个设置元件可最终手动地(如通过可与设置元件连接的可拆卸手柄)或借助于电驱动装置来运动。特别地,如果期望有手动的可设置性,则将设置装置的多个设置元件设计为,使得其可由操纵者通过相应的工具(例如所谓的手柄)来设置。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还优选地具有每个都有多个可手动设置的设置元件的设置装置,其中每个该类型的设置元件位于纺织机器的每个侧面上或应可从此处达到。在这种情况下,操作者可从纺织机器的任意的侧面来设置设置装置的所有设置元件。
此外,如果单个的轴承装置每个都包括至少两个在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的、并优选为相互平行的型材,则是有利的,所述型材每个都通过设置装置与联接元件中的一个具有操作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的轴承装置以及被保持在其中的轧辊由两个元件(以型材的形式)被安全地引导。轧辊的倾斜或扭曲将因此几乎被避免。
如果每个轴承装置的设置元件每个都借助于联接元件中的一个相互连接以及与至少一个另外的并条机的轴承装置的设置元件相连接,则是进一步有利的。还可以设想的是,每个轴承装置每个都具有两个(优选为与每一个型材保持连接)设置元件,然而其可以通过联接元件仅仅通过耦合来一起移动。联接元件还可以确保,在一方面,并条机的每个设置装置的所有设置元件同时移动。其次,还确保了,如果所谓的设置装置的单个的设置元件运动的话,将移动了相同的轧辊类型的全部的设置装置同时移动。
由此带来的特别的优点是,当设置元件每个都包括传动装置时,借助该传动装置,设置元件的转动运动可被转换成与设置元件保持操作连接的轴承装置的线性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元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借助手柄、棘齿、扳手或其它的手动或电驱动元件而被设置成易于计量的转动运动。转动运动最终将导致各轧辊(对)在纤维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的或垂直于夹线的希望的线性移动。
此外,如果传动装置包括与一个联接元件保持连接的设置轮和与该设置轮保持连接的螺纹轴,也会带来优点。在这种情况下,螺纹轴优选地啮合轴承装置的螺纹,使得设置轮的转动导致螺纹轴的转动和轴承装置的线性移动。轴承装置可特别地包括具有内螺纹的一个或多个分离的螺纹块,其中螺纹块可再次与所谓的型材保持连接。此外还有意义的是,螺纹轴在引导装置(Führung)中进行引导,以实现设置装置的平稳的操纵。
此外,如果设置元件形成为设置轮,并且第一和/或第二设置装置的设置轮全部位于共同的平面上,这是有利的。设置轮可形成为链轮或带轮。在一平面上的位置具有的优点是,要耦合的设置元件,例如借助于齿条(=联接元件)可相互耦合。
此外,如果平面垂直于位于其中的设置轮的转动轴,这是非常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是,联接元件至少在设置轮的区域中线形移动,因为线性移动通过在设置轮和其从属的联接元件的各自的邻接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导致了设置轮的转动运动并因此还导致了与之相连接的螺纹轴的转动运动。
如果联接元件每个都形成为环形链或环形带,则是同样有利的,单独的联接元件被分配到导向元件,通过其帮助,联接元件可从线形轨道偏转,从而可保持压力。因此,如果与联接元件保持接触的、全部的第一设置装置或所有的第二设置装置的设置轮的设置轮形式的设置元件在并条机的前视视角中并列放置,则是有利的。现在环形链或环形带被安置于被相应分配的设置轮,则在设在其中间的设置轮最终被触碰的期间,两个外部的设置轮每个都以其周长的一半与所述链或带保持连接。在中间的设置轮和相应的联接元件之间的打滑的危险将相应很大。通过设有导向元件,特别是位于外部设置轮之间的区域内的设置轮,可以成功地抑制该风险,因为中间设置轮现在不仅被触碰,而且通过各自的链或各自的带的确定的周边区域接触。
另外有利的是,如果设置装置具有设置轮的形式的设置元件,其与联接元件保持连接并可借助该联接元件移动,则其中所述联接元件在导向元件和与该导向元件相邻的设置轮之间延伸。这将确保,联接元件在相邻的设置元件的方向上被压缩。从而显著地减少打滑的危险。环形带作为联接元件使用,使得所述环形带通过其内表面包围其中放置有设置元件的内表面。在其外侧最终放置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该导向元件实际上将所述带从通过设置元件给定的轨道在内表面的方向上(即至少相对于设置元件中的一个)压下。
此外,如果导向元件具有圆柱形部分,则是有利的,其中该圆柱形部分的侧表面与联接元件中的每一个保持接触。所述部分,特别是在使用所述带或链时,确保在各导向元件和所述联接元件之间的无摩擦接触。圆柱形部分的中间轴因此优选为垂直于链或带的移动方向延伸。
此外,如果圆柱形部分可围绕转动轴转动,以便进一步减少联接元件和导向元件之间的摩擦,则是非常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导向元件的转动轴优选为对应于圆柱形部分的上述的中间轴延伸。
有利的是,如果每个联接元件的至少一个导向元件被可移动地安装,以便可以通过导向元件的移动来改变相应的联接元件的压力。导向元件将例如通过弹簧,在联接元件的方向上压缩。还可设想的是,导向元件例如被配置为经由螺纹或杠杆装置可调整的,使得可改变其对于联接元件的相对位置。例如使用环形带,因此可通过在已知的操作时间后移动导向元件来重新提高该压力。
本发明其它的优点在下面的实施方案中进行描述。附图示出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的侧视图,
图2到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的并条机的一部分的顶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的并条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2中的线A-A’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的并条机的一部分的前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纺织机器的并条机的多个设置装置的连接。
要提前说明的是,在附图中示出了多个相同类型的组件或对象,其中仅部分地为一个或多个相同的组件或对象(例如图7中的螺丝)提供了一个参考标记,以保证很好的概观。
图1以侧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双头轨道,即,用于延展(均匀化)条状纤维材料2的轨道,其具有两个并排的并且起相同作用的并条机1。在轨道的操作期间,纤维材料2(例如,以纤维带的形式)从多个所谓的容器(Kanne)20取得,并被引导到轨道的各个并条机1,其中,双头轨道的单个的并条机1在附图所在平面内被连续相继地放置。这同样适用于容器20,因为每个并条机1至少具有一串容器20。
并条机1通常由三个或更多的轧辊对3构成,其每个包括下轧辊4和上轧辊5,并通过不同的转数起到迁移作用,并因此起到均匀化纤维材料2的作用。在图示的例子中,并条机1包括入口轧辊对(第一轧辊对3a)、中间轧辊对(第二辊轧对3b)以及出口辊轧对3c,其上轧辊和下轧辊4、5每个都形成用于纤维材料2的、平行于单个的轧辊4、5的旋转轴的夹线6(也可参见图6)。
在并条机1的接口处,最终借助压延机轧辊对22将被延展的纤维材料21引导到旋转的存储盘(Ablageteller)19中,并通过该存储盘环状地放置在空的容器20中。
为了能够根据要延展的纤维材料2或其单个的纤维的长度来调整并条机1,现在必要的是,能够调整夹线的间距,并因此能够调整在每个入口轧辊对和中间轧辊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中间轧辊对与出口轧辊对之间的距离。因此可设计为,单个的并条机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设置装置和一个第二设置装置7、8,以便可以在纤维材料2的输送方向上(即垂直于夹线的方向上)移动至少一个第一轧辊对3a(例如,入口轧辊对)和一个第二轧辊对3b(例如,中间轧辊对)。
相应的设置装置7、8的可能的实现,可以从图2到7概要性地得知,其中图7示出了两个在图2到6中所示出的并条机部分的前视图。
如从附图中得知的,后部的出口轧辊对3c(纤维材料2的输送方向:根据图2为由右至左)不可移动地安装,例如在未详细示出的基本载体中。与此相反,第一辊轧辊对3a借助于第一设置装置7并且第二轧辊对3b借助于第二设置装置8可在输送方向上移动。
为实现上述轧辊对3a、3b的独立移动,上轧辊和下轧辊5、4(可选为仅其中的一个)被可旋转地安装在轴承装置10中。两个轴承装置10中的每一个再次(优选为在轧辊4、5的端面区域中)每个都与型材12相连接,该型材12的移动导致各个轴承装置10的移动,并因此导致安装在其中的轧辊4、5的移动。在轴承装置10的移动期间,借助于型材12还可想象的是,使用两个相互平行放置的型材12具有的优点为,每个轧辊4、5-还在其移动期间-彼此平行地定向并避免倾斜。
型材12现在再次与各自的螺纹块14连接。两个设置装置7、8(优选为每个设置装置7、8设有两个型材12和两个螺纹块14)的螺纹块14优选为被重叠地安装。相应的位置从图5和7得到(在图7中省略仍将要描述的支架26,以允许示出型材12并因此示出(例如通过螺丝25)相连的螺纹块14)。
在螺纹块14中(或在同样向内部突出的内螺纹中),再次突出各自的螺纹轴16,该螺纹轴16例如可被引导到位置固定地定位的支架26,并且其可例如每个都与按照设置轮15(齿轮、链轮、带轮等)形式的设置元件13可旋转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螺纹轴16和螺纹块14形成传动装置的形式,借助该传动装置,螺纹轴16的转动运动可被转换成螺纹块14的线性移动。
现在,轴承装置10中的一个的螺纹轴16转动运动,以实现相应的螺纹块14的移动,并因此还实现型材12、与该型材12连接的轴承装置10以及最终在轴承装置10中安装的轧辊4、5的移动。如图2到4的概述示出的,通过各个设置元件13的相应的控制,最终实现第一轧辊对3a相对于第二轧辊对3b独立的设置,从而使得相应的并条机1的夹线距离可分别调整。
使用先前描述的元件,现在甚至可能的是,并条机1的轧辊对3彼此独立地移动。然而,事实上其缺点在于,在并条机1上所采用的设置必须以尽可能准确的方式被纺织机器的其余的并条机1所采用,以确保纤维材料2的类似的延展。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提出,单个的并条机1的各自的第一设置装置7借助于第一联接元件9a相互耦合,并且单个的并条机1的各自的第二设置装置8借助于第二联接元件9b相互耦合。这最终确保,并条机1的第一设置装置7的设置导致了所述并条机1或其它并条机1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设置装置7的设置,以及并条机1的第二设置装置8的设置导致了所述并条机1或其它并条机1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设置装置8的设置。
单个的设置装置7、8以根据本发明的方式相互耦合的可能性在图8中得到。图8在原理上示出了图7的视角,其中,对于本发明的核心思想而言的非必要组件从图8中省略(在图8中示出的耦合并不局限在纺织机器上,正如其他数字所示的)。
现在为实现所有类似的轧辊对3(或仅下轧辊或上轧辊4、5),即相应的纺织机器的所有第一辊轧对3a或所有第二轧辊对3b的同时移动,所有的并条机1的各自的第一设置装置7的设置元件13以及所有的并条机1的各自的第二设置装置8的设置元件13,例如通过环形(牙)带11(可选的:链、带,等等)相互耦合。在使用齿带或链时,特别推荐的是,将设置元件13形成为齿轮,从而使得确保在联接元件9和各自的设置元件13之间的防滑形状配合(Formschluss)。
现在,例如借助于与设置元件13中的一个可拆卸地连接的手柄24(或电驱动装置)旋转移动设置元件13,联接元件9将由此旋转运动传送到与联接元件9相连接的其它的设置元件13。其结果是,所有并条机1的所有类似的夹线距离(即在所有入口轧辊对和所有中间轧辊对之间的或者在所有中间轧辊对和所有出口轧辊对之间的夹线距离)通过操纵相应的设置元件13来调整。
为了抑制单个的设置元件13和其从属的联接元件9之间的滑动,还可能有利的是,将单个的联接元件9每个都分配给一个或多个导向元件17。导向元件17可例如形成为可旋转的且具有圆柱形部分18的螺栓,其例如使得要被使用的环形带11从线形的,优选为水平的轨道向下或向上偏移。联接元件9将因此保持张力;其在使用设置元件13和联接元件9之间的接触区域的带或链时被额外地放大。
为保持联接元件9的希望的张力或实现后续的张紧,如果联接元件9的导向元件17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例如弹簧负载的)杠杆装置23被可调节地安装,则最终可能是有用的。根据需要也可以省略杠杆装置23。
本发明并不限于所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修改(例如特征的组合)同样是可能的,即使这些特征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被示出和描述的也是如此。单个的并条机可具有三个以上的轧辊对。还能够可移动地安装两个以上的并条机轧辊对。还可以设想的是,纺织机器装备有两个以上的并条机,其中本发明的应用为双头轨道带来特别的优点。
附图标记列表
1 并条机
2 纤维材料
3a 第一轧辊对
3b 第二轧辊对
3c 出口轧辊对
4 下轧辊
5 上轧辊
6 夹线
7 第一设置装置
8 第二设置装置
9a 第一联接元件
9b 第二联接元件
10 轴承装置
11 环形带
12 型材
13 设置元件
14 螺纹块
15 设置轮
16 螺纹轴
17 导向元件
18 圆柱形部分
19 存储盘
20 容器
21 被延展的纤维材料
22 压延机轧辊对
23 杠杆装置
24 手柄
25 螺丝
26 支架

Claims (15)

1.一种纺织机器,其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1),用于分离地延展纤维材料(2),
-其中单个的并条机(1)每个都包括至少两个在所述纤维材料(2)的输送方向上相继设置的轧辊对(3),每个所述轧辊对(3)各自都具有下轧辊(4),并且每个所述轧辊对(3)都具有分配给所述下轧辊(4)的上轧辊(5),
-其中每个下轧辊(4)和为其分配的上轧辊(5)构成用于所述纤维材料(2)的夹线(6),
-其中每个并条机(1)设有第一设置装置(7)和至少一个第二设置装置(8),其中每个并条机(1)的第一轧辊对(3a)的至少一个轧辊(4、5)借助于所述第一设置装置(7)并且相应并条机的第二轧辊对(3b)的至少一个轧辊(4、5)借助于所述第二设置装置(8)能够在所述纤维材料(2)的输送方向上移动,使得单个的轧辊对(3)之间的夹线距离能够被调整,
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器包括联接元件(9),所述联接元件(9)包括第一联接元件(9a)和第二联接元件(9b),所述单个的并条机(1)的每个第一设置装置(7)借助于第一联接元件(9a)相互耦合,以及所述单个的并条机(1)的每个第二设置装置(8)借助于第二联接元件(9b)相互耦合,从而使得并条机(1)的所述第一设置装置(7)的设置导致其它并条机(1)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设置装置(7)的设置,以及并条机(1)的所述第二设置装置(8)的设置导致其它并条机(1)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设置装置(8)的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单个的所述设置装置(7、8)每个都包括能够在所述纤维材料(2)的输送方向上移动的轴承装置(10),在所述轴承装置(10)中安装有被各自的设置装置(7、8)移动的轧辊(4、5),从而使得相应的所述轴承装置(10)的移动导致被安装在其中的所述轧辊(4、5)的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9)每个都形成为环形链或环形带(11),其中每个第一联接元件(9a)与所有的第一设置装置(7)具有操作连接,以及每个第二联接元件(9b)与所有的第二设置装置(8)具有操作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单个的所述轴承装置(10)每个都包括在所述纤维材料(2)的输送方向上可移动的至少两个型材(12),所述型材(12)每个都通过设置元件(13)与所述联接元件(9)中的一个具有操作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轴承装置(10)的设置元件(13)每个都借助于所述联接元件(9)中的一个相互连接并且与至少一个另外的并条机(1)的轴承装置(10)的设置元件(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元件(13)每个都包括传动装置,借助所述传动装置,所述设置元件(13)的转动运动转换成与所述设置元件(13)具有操作连接的轴承装置(10)的线性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联接元件(9)中的一个保持连接的设置轮(15)和与所述设置轮(15)保持连接的螺纹轴(16),并且所述螺纹轴(16)啮合在所述轴承装置(10)中的一个的螺纹中,其中所述设置轮(15)的转动导致所述螺纹轴(16)的转动和所述轴承装置(10)的线性移动。
8.如权利要求4、5和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元件(13)形成为设置轮(15),并且全部的第一设置装置和/或第二设置装置的设置轮(15)位于共同的平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垂直于位于所述平面中的设置轮(15)的转动轴。
10.如权利要求1、2、4、5、7和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9)每个都形成为环形链或环形带(11),并且导向元件(17)被分配给单个的所述联接元件(9),所述联接元件(9)能够借助于所述导向元件(17)从线性轨道移开并且由此保持压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装置(7、8)具有以设置轮(15)的形式的设置元件(13),所述设置元件(13)与所述联接元件(9)保持连接,并能够借助所述联接元件(9)移动,其中所述联接元件(9)在所述导向元件(17)和与所述导向元件(17)相邻的每个设置轮(15)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元件(17)具有圆柱形部分(18),其中所述圆柱形部分(18)的侧面与所述联接元件(9)中的每一个保持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部分(18)能够围绕转动轴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1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联接元件(9)的至少一个导向元件(17)能够被移动地安装,以便能够通过所述导向元件(17)的移动来改变相应的联接元件(9)的压力。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型材(12)为相互平行的。
CN201310120412.4A 2012-04-12 2013-04-09 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的纺织机器 Active CN1033747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103144.4A DE102012103144B4 (de) 2012-04-12 2012-04-12 Textilmaschine mit wenigstens zwei gleichwirkenden Streckwerken
DE102012103144.4 2012-04-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4772A CN103374772A (zh) 2013-10-30
CN103374772B true CN103374772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232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0412.4A Active CN103374772B (zh) 2012-04-12 2013-04-09 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的纺织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26892B2 (zh)
CN (1) CN103374772B (zh)
DE (1) DE102012103144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8223B (zh) * 2017-12-25 2020-09-04 阜阳市发明协会 一种用于纺织品加工的一体化机械设备
CN109594168B (zh) * 2018-12-28 2023-11-28 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纤维检测的棉纤维牵伸机
CN114351302A (zh) * 2021-12-31 2022-04-15 浙江新景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纱线自调匀整装置及操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46959A (de) * 1945-03-14 1947-02-15 Podnik Bata Narodni Spinnmaschine mit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r Klemmentfernungen zwischen Streckwalzenpaaren.
CH365316A (de) * 1957-04-11 1962-10-31 Prince Smith & Stells Limited Streckwerk einer Textilspinnmaschine
GB1502308A (en) * 1974-05-03 1978-03-01 Luwa Ag Drafting mechanism
DE4301953A1 (de) * 1993-01-25 1994-07-28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Strecke
CN1495300A (zh) * 2002-09-13 2004-05-12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具有用于合股及牵伸纤维条的拉伸机构和调整机构的并条机装置
CN201280618Y (zh) * 2008-08-26 2009-07-29 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T型导向轴承座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9235Y2 (zh) * 1975-05-22 1978-05-22
JPH01156522A (ja) * 1987-12-11 1989-06-20 Nippon Boseki Yohin Kenkyusho:Kk 紡機のバックローラゲージの調整機構
JPH0421572U (zh) * 1990-06-11 1992-02-24
DE19529831B4 (de) * 1995-08-12 2006-07-06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maschinenbau Ag Strecke mit Verstellvorrichtung der Streckwerkswalzen
JP2001123340A (ja) * 1999-10-19 2001-05-08 Hara Shokki Seisakusho:Kk 紡機のドラフト装置
DE102007026158B4 (de) * 2007-06-04 2018-07-26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z.B. Strecke, Karde, Kämmmaschine o. dgl., insbesondere Doppelkopfstrecke, mit mindestens zwei angetriebenen Streckwerk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46959A (de) * 1945-03-14 1947-02-15 Podnik Bata Narodni Spinnmaschine mit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der Klemmentfernungen zwischen Streckwalzenpaaren.
CH365316A (de) * 1957-04-11 1962-10-31 Prince Smith & Stells Limited Streckwerk einer Textilspinnmaschine
GB1502308A (en) * 1974-05-03 1978-03-01 Luwa Ag Drafting mechanism
DE4301953A1 (de) * 1993-01-25 1994-07-28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Strecke
CN1495300A (zh) * 2002-09-13 2004-05-12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具有用于合股及牵伸纤维条的拉伸机构和调整机构的并条机装置
CN201280618Y (zh) * 2008-08-26 2009-07-29 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T型导向轴承座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4772A (zh) 2013-10-30
JP2013221238A (ja) 2013-10-28
JP6126892B2 (ja) 2017-05-10
DE102012103144B4 (de) 2024-02-22
DE102012103144A1 (de) 201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4772B (zh) 具有至少两个相同作用的并条机的纺织机器
CN104603339B (zh) 用于纺纱机的紧密纺纱设备及纺纱机
CN208471247U (zh) 一种纺织收线机
CN112013245A (zh) 一种纺织机械支撑装置
CN209703092U (zh) 一种纺织产品加工用包边装置
CN209553243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纺织辊运送装置
CN207592487U (zh) 一种不锈钢管多级整形装置
CN107055168A (zh) 一种布料压辊机构
CN105757193B (zh) 一种带轮张紧和快速更换装置
CN209052141U (zh) 一种纺织品布料收料装置
CN108116466A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运输装置
CN216836563U (zh) 用于加工纺织手套的引线装置
CN207243044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卷料架
CN107363132B (zh) 一种钢管的半自动化弯折装置
CN205520905U (zh) 一种可根据玻璃尺寸变化的直线双直边磨边机
CN209815298U (zh) 弹性材料的展平输送装置
CN108706371B (zh) 排布机
CN208326455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张紧滚筒
CN206985274U (zh) 一种布料压辊机构
CN211110196U (zh) 一种胎基停留机
CN208265391U (zh) 一种退卷机
CN109398448A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纺织辊运送装置
CN211971149U (zh) 一种纺织布料的传送装置
CN212347684U (zh) 一种便于练习的单翘木质滑板车
CN213595630U (zh) 一种纺织用导丝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