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0623B -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0623B
CN103360623B CN201310283418.3A CN201310283418A CN103360623B CN 103360623 B CN103360623 B CN 103360623B CN 201310283418 A CN201310283418 A CN 201310283418A CN 103360623 B CN103360623 B CN 103360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brid
peroxide
preparation
ketal
po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34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0623A (zh
Inventor
颜科
张广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CHANG TIANGUANG ORGAN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CHANG TIANGUANG ORGAN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CHANG TIANGUANG ORGAN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CHANG TIANGUANG ORGAN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834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0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0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按照摩尔比为1.0:1.0-1.2:1.0-1.2配制形成三混酮液;将叔丁醇过氧化氢、减敏剂、催化剂,搅拌均匀,缓慢滴加所述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形成的三混酮液;所述催化剂、所述减敏剂分别为总重量的0.1%-0.5%、1%-10%;控制反应温度最高在35℃反应3-4小时;保温在30-35℃至少1个小时;保温反应结束后,用稀释剂调至活性氧含量7.2%-7.8%的产品,加入稳定剂。本发明中,过氧化缩酮放热峰低,固化效果好,而多混配方中多组分过氧化缩酮的不同组分在产品固化成型的不同温度段发生作用,使得固化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开拓,作为热固性塑料的主要产品不饱和树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阔,对不饱和树脂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不饱和树脂固化剂的使用为主要技术难题,固化剂决定着不饱和树脂的凝胶时间、固化时间、固化程度等,所以固化剂研发的落后是阻碍不饱和树脂玻璃钢产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的固化似乎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已研究得十分透彻的问题,但是因为影响固化反应的因素相当复杂,而在UPR的各种应用领域中,制品所出现的质量瑕疵在很大程度上几乎都与固化有关。所以,国内外对UPR的固化的研究还是很多的。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线性大分子通过交联剂的作用,形成体型立体网络过程,但是固化过程并不能消耗树脂中全部活性双键而达到100%的固化度。也就是说树脂的固化度很难达到完全。其原因在于固化反应的后期,体系粘度急剧增加而使分了扩散受到阻碍的缘故。一般只能根据材料性能趋于稳定时,便认为是固化完全了。树脂的固化程度对玻璃钢性能影响很大。固化程度越高,玻璃钢制品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国内目前主要使用的中温固化剂有过氧化苯甲酰(BPO)以及过氧化异辛酸叔丁酯(TBPO),BPO是一种相对便宜的引发剂,但通常含有约25-30%的水,只有在制品对控制水分的要求不太高时才考虑使用它。也有糊状的不含水BPO,其缺点是分层,浓度不均匀,影响了使用效果。相对来说,TBPO因为是液体,引发效率高而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不过用TBPO配出的树脂其放热峰比较窄,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最佳使用量,并应调整好工艺参数,才能减少工艺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以扩大使用范围,并提高产品质量。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按照摩尔比为1.0:1.0-1.2:1.0-1.2配制形成三混酮液;
将叔丁醇过氧化氢、减敏剂、催化剂,搅拌均匀,缓慢滴加所述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形成的三混酮液;所述三混酮液和叔丁醇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0:2.0-2.2;所述催化剂、所述减敏剂分别为总重量的0.1%-0.5%、1%-10%;
控制反应温度最高在35℃反应3-4小时;
保温在30-35℃至少1个小时;
保温反应结束后,用稀释剂调至活性氧含量7.2%-7.8%的产品,加入稳定剂;所述稀释剂和稳定剂分别为总重量的5%-20%、0.1%-0.5%。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含磷杂多酸。
优选地,所述减敏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优选地,所述稀释剂为磷酸三乙酯、二丙酮醇或乙二醇。
优选地,所述缓慢滴加所述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形成的三混酮液在1小时完成。
优选地,所述控制反应温度最高在35℃反应3-4小时中,分别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取样测定反应物有机相的活性氧含量。
本发明中,过氧化缩酮放热峰低,固化效果好,多混配方中多组分过氧化缩酮的不同组分在产品固化成型的不同温度段发生作用,从而使不饱和树脂固化程度高,也增大了该产品的使用范围,适用于不饱和树脂玻璃钢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按照摩尔比为1.0:1.0-1.2:1.0-1.2配制形成三混酮液。
步骤102,将叔丁醇过氧化氢、减敏剂、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在不断搅拌情况下缓慢滴加所述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形成的三混酮液,控制三混酮液在1小时左右滴加完毕。其中,三混酮液和叔丁醇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0:2.0-2.2;催化剂、减敏剂分别为总重量的0.1%-0.5%、1%-10%;催化剂可以为含磷杂多酸;减敏剂可以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步骤103,控制反应温度最高在35℃反应3-4小时。
步骤104,保温在30-35℃,静置分层,分出有机相,并分别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取样测定反应物有机相的活性氧含量A.O.值;A.O.值一般大于7.5%,为了安全性要降低活性氧含量,调整后保温1个小时以上。
步骤105,保温反应结束后,用稀释剂调至活性氧含量7.2%-7.8%的产品,加入0.1%-0.5%的稳定剂,测定A.O.值。
所得产品性能如下:外观无色或淡黄色液体,且活性氧含量A.O%为7.5±0.3。其中,稀释剂、稳定剂分别为总重量的5%-20%、0.1%-0.5%;稀释剂可以是磷酸三乙酯、二丙酮醇或乙二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按照摩尔比为1.0:1.0-1.2:1.0-1.2配制形成三混酮液;
将叔丁醇过氧化氢、减敏剂、催化剂,搅拌均匀,缓慢滴加所述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形成的三混酮液;所述三混酮液和叔丁醇过氧化氢的摩尔比为1.0:2.0-2.2;所述催化剂、所述减敏剂分别为总重量的0.1%-0.5%、1%-10%;
所述催化剂为含磷杂多酸;
控制反应温度最高在35℃反应3-4小时;
保温在30-35℃至少1个小时;
保温反应结束后,用稀释剂调至活性氧含量7.2%-7.8%,加入稳定剂;所述稀释剂和稳定剂分别为总重量的5%-20%、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敏剂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磷酸三乙酯、二丙酮醇或乙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慢滴加所述环己酮、丁酮和3,3,5-三甲基环己酮形成的三混酮液在1小时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反应温度最高在35℃反应3-4小时中,静置分层,分出有机相,分别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取样测定反应物有机相的活性氧含量。
CN201310283418.3A 2013-07-07 2013-07-07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360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3418.3A CN103360623B (zh) 2013-07-07 2013-07-07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3418.3A CN103360623B (zh) 2013-07-07 2013-07-07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623A CN103360623A (zh) 2013-10-23
CN103360623B true CN103360623B (zh) 2015-03-25

Family

ID=4936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3418.3A Active CN103360623B (zh) 2013-07-07 2013-07-07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0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8151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广东丽亨化学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快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速度的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48786B (zh) * 2021-06-21 2022-11-15 伍彬 一种upr树脂过氧化复合酮常温固化剂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4162B (zh) * 2010-05-21 2012-01-18 颜科 不饱和树脂用组合固化引发剂
CN102336694B (zh) * 2010-07-27 2015-09-16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双(叔丁基过氧基)缩酮的合成方法
CN102336695B (zh) * 2010-07-27 2014-12-0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双(叔丁基过氧基)缩酮的生产方法
CN102863369A (zh) * 2012-09-21 2013-01-09 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的制备方法
CN102850249A (zh) * 2012-09-21 2013-01-02 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1-双(叔丁基过氧基)-3,3,5-三甲基环己烷的制备方法
CN103102484B (zh) * 2013-01-22 2015-06-17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交联性聚苯醚树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623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8717B (zh) 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4052B (zh) 一种3d打印用光固化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360623B (zh) 一种过氧化多混缩酮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3709601B (zh) 含有改性脲醛发泡胶的板材及板材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WO2009102256A3 (en) Method of production of ethanol from two different starting materials
CN102558728A (zh) 一种增强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
CN103980438A (zh) 紫外光固化型大豆油基复合树脂的制备
CN107984561A (zh) 一种辅助加热制备环保胶合板的方法及环保胶合板
CN103421209B (zh) 一种适用于不饱和树脂制品的中温固化引发剂
CN101525434A (zh) 碱式硫酸镁晶须增强改性反应注射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1135B (zh) 光缆带缆专用pbt材料及制造方法
CN107540970A (zh) 一种石墨烯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8296A (zh) 一种生产环保型中高密度板专用脲醛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工艺和使用方法
CN107603431B (zh) 一种氨基烤漆用多功能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30829A (zh) 一种用玉米淀粉-大豆分离蛋白改性脲醛树脂制作秸秆花盆的方法
CN107722551A (zh) 一种增韧型季戊四醇丙烯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57498A (zh) 一种新型的sbs四元接枝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748B (zh) 一种光固化改性有机硅胶粘剂一锅法制备方法
CN101367910B (zh) 一种加固及密封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5563A (zh) 二氯乙酰氯的制备工艺
CN106750807A (zh) 一种抗菌防老化聚乙烯色母粒
CN106366236B (zh) Pvc发泡人造革用发泡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09082B (zh) 肼硫代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831842B (zh) 含氟含硅施胶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6649B (zh) 一种炔基化腰果酚型酚醛树脂/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