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0553A -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0553A
CN103360553A CN2013102969443A CN201310296944A CN103360553A CN 103360553 A CN103360553 A CN 103360553A CN 2013102969443 A CN2013102969443 A CN 2013102969443A CN 201310296944 A CN201310296944 A CN 201310296944A CN 103360553 A CN103360553 A CN 1033605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art
component
polycomponent
pack
norma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69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0553B (zh
Inventor
龚学锋
罗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Fusheng Compound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IKE COMPOSIT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ZHAOQING FUSHENG COMPOUN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IKE COMPOSIT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ZHAOQING FUSHENG COMPOUND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IKE COMPOSIT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969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0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0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0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0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A)亚克力树脂:10-90重量份;(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0-30重量份;(C)阻聚剂:0-2重量份;(D)填料:0-85重量份;(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0.005-10重量份;(F)硫醇:0-4重量份;(G)叔胺:0.005-3重量份;(H)助剂:0-10重量份;(I)固化剂:0.1-6重量份;(J)分散剂:1-15重量份。本发明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抗黄变性能好,且固化速率快,固化时间短,可便于常温甚至冬季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人造实体面材的硬度、刚性、韧性,重量介于天然石和木材之间,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冲击强度,其次具有耐化学腐蚀性能、吸水率低,便于设计、加工、运输、安装、翻新、修补等,尤其是加工各种产品能够一体化。花色艳丽、光彩夺目,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及设计的需求,避免天然材料的色彩单一和色泽不均现象。可以无限延长和组合实体面材的应用。所以在现在的装修市场上,人造实体面材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现人造实体面材行业中都采用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做为人造实体面材及其粘接用胶水的配方,以满足材料强度和使用的要求。
现市面上人造实体面材中,按固化体系分,可分为传统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体系和亚克力树脂固化体系,因其亚克力固化体系做成的板材和胶水强度高、韧性好、不易开裂,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开发更新的亚克力固化体系,就成为现人造实体面材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国内现有的亚克力固化体系看,都为加入固化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固化,研究的重点在于固化剂和引发剂的选择。从国内现有的固化引发体系来看,分为过氧化酯类和低价金属或硫醇体系、过氧化酮类和低价金属体系、过氧化氢类和低价金属体系、二酰基过氧化物和叔胺类体系。从国内现有技术来看,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的固化催化效果偏弱,冬季固化时间长,尤其是应用于制造胶水时是难以使用;或者是易产生黄变,导致应用于浅色体系中时效果差。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化时间短且不易产生黄变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上述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的应用。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亚克力树脂:10-90重量份;
(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0-30重量份;
(C)阻聚剂:0-2重量份;
(D)填料:0-85重量份;
(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0.005-10重量份;
(F)硫醇:0-4重量份;
(G)叔胺:0.005-3重量份;
(H)助剂:0-10重量份;
(I)固化剂:0.1-6重量份;
(J)分散剂:1-15重量份;
其中,以所述(A)亚克力树脂为百分数计,(A)亚克力树脂包括10-9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及0-50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组分(A)、(B)、(C)共同储存;所述组分(I)与(J)共同储存;且(A)与(I)分开储存;所述组分(E)、(F)、(G)、(H)中的任一组分都不与组分(I)共同储存。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亚克力树脂:10-50重量份;
(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0-30重量份;
(C)阻聚剂:0-2重量份;
(D)填料:50-85重量份;
(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0.005-10重量份;
(F)硫醇:0-4重量份;
(G)叔胺:0.005-3重量份;
(H)助剂:0-10重量份;
(I)固化剂:0.1-6重量份;
(J)分散剂:1-15重量份;
其中,以所述(A)亚克力树脂为百分数计,(A)亚克力树脂包括10-45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及0-35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组分(A)、(B)、(C)共同储存;所述组分(I)与(J)共同储存;且(A)与(I)分开储存;所述组分(E)、(F)、(G)、(H)中的任一组分都不与组分(I)共同储存。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亚克力树脂:50-90重量份;
(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0-30重量份;
(C)阻聚剂:0-2重量份;
(D)填料:0-40重量份;
(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0.005-10重量份;
(F)硫醇:0-4重量份;
(G)叔胺:0.005-3重量份;
(H)助剂:0-10重量份;
(I)固化剂:0.1-6重量份;
(J)分散剂:1-15重量份;
其中,以所述(A)亚克力树脂为百分数计,(A)亚克力树脂包括55-9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及0-40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组分(A)、(B)、(C)共同储存;所述组分(I)与(J)共同储存;且(A)与(I)分开储存;所述组分(E)、(F)、(G)、(H)中的任一组分都不与组分(I)共同储存。
其中,所述组分(D)既可与组分(A)共同储存,又可与组分(I)共同储存,也可独自储存,还可与组分(E)、(F)、(G)、(H)中的任意一种共同储存。
其中,所述(A)亚克力树脂优选15-80重量份。
其中,所述(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优选0-25重量份,进一步地优选1-25重量份。
其中,所述(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基二甘醇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或乙基三甘醇甲基丙烯酸酯。
其中,所述(C)阻聚剂优选0-1.5重量份。
其中,所述(C)阻聚剂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高价无机盐、多元酚、取代酚、醌、亚磷酸酯。
其中,所述高价无机盐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任意适用的高价无机盐,如硫酸铜、二氯化铜等。
其中,所述多元酚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任意适用的多元酚,如对苯二酚、邻苯二酚、间苯三酚等。
其中,所述取代酚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任意适用的取代酚,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甲基酚、对氨基酚、2,4-二硝基苯酚等。
其中,所述醌是包含共轭环己二烯二酮或环己二烯二亚甲基结构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本发明所述醌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任意适用的醌,如邻苯醌、对苯醌、四氯苯醌等。
其中,亚磷酸酯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任意适用的亚磷酸酯,如: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二甲酯等。
其中,所述(D)填料优选0-80重量份。
其中,所述(D)填料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粉、氢氧化铝、重晶石、氧化铝、叶腊石、或偶联剂改性后的上述物质。
其中,所述(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优选0.01-8重量份。
其中,所述(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可以包括有机羧酸和/或有机羧酸盐、有机磺酸和/或有机磺酸盐、有机亚磺酸和/或有机亚磺酸盐、硫代羧酸和/或硫代羧酸盐,进一步优选有机磺酸和/或有机磺酸盐、有机亚磺酸和/或有机亚磺酸盐、硫代羧酸和/或硫代羧酸盐。
其中,所述有机羧酸可以包括芳香族羧酸及脂肪族羧酸,进一步优选脂肪族羧酸。
其中,所述芳香族羧酸可以包括苯甲酸。
其中,所述脂肪族羧酸中常用的有一元脂肪族羧酸及二元脂肪族羧酸。进一步优选含有1-12个碳原子的一元脂肪族羧酸,如:甲酸、乙酸、丙酸、正丁酸、正辛酸、异辛酸、己酸、癸酸等。
其中,所述有机羧酸盐可以为金属离子与含有羧酸根的基团相结合的化合物,如辛酸钠、丙酸锌等。
其中,所述有机磺酸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甲基磺酸、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4-苯胺磺酸。
其中,所述有机磺酸盐可以为金属离子与含有磺酸根的基团相结合的化合物,如:对甲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苯胺磺酸钠、羟甲基磺酸钠等。
其中,所述有机亚磺酸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苯亚磺酸、对甲苯亚磺酸、邻甲苯亚磺酸、对氯苯亚磺酸、1,4-丁二亚磺酸。
其中,所述有机亚磺酸盐可以为金属离子与含有亚磺酸根的基团相结合的化合物,如:邻甲苯亚磺酸钙、对甲苯亚磺酸钠、三氟甲基亚磺酸钠等。
其中,所述硫代羧酸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α-硫代羧酸苯乙酰胺、二硫代苯甲酸、2-呋喃硫代羧酸、4-咪唑二硫代羧酸、2-苯基咪唑-4-二硫代羧酸。
其中,所述硫代羧酸盐可以为金属离子与含有硫代羧酸根的基团相结合的化合物,如:α-硫代羧酸苯乙酰胺锌、2-呋喃硫代羧酸钠等。
其中,所述(F)硫醇优选0-3重量份。
其中,所述(F)硫醇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异辛硫醇、正丁硫醇、1,6-己二硫醇、4-甲基苄基硫醇、1,3-丙二硫醇、1,8-辛二硫醇、3-(三氟甲基)苄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乙硫醇、戊硫醇、1-辛硫醇、3-甲基-2-丁硫醇。
其中,所述(G)叔胺优选0.01-2重量份。
其中,所述(G)叔胺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丙基-1-丙胺,N,N-二甲基苯胺、三(2-氨基乙基)胺、N,N-二甲基正辛胺、三月桂胺。
其中,所述(H)助剂优选1-9重量份。
其中,所述(H)助剂可以包括增韧剂、增塑剂、稀释剂、增强剂、偶联剂、阻燃剂、色糊、润湿分散剂、消泡剂、乳化剂和/或流变剂。
其中,所述(I)固化剂优选0.15-5重量份。
其中,所述(I)固化剂可以包括二酰基过氧化物。进一步地所述(I)固化剂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过氧化对氯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辛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二氯苯甲酰。
其中,所述(J)分散剂可以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聚酯、邻苯酸酯、间苯酸酯、对苯酸酯。
其中,所述聚酯可以包括芳香族聚酯、脂肪族聚酯,进一步优选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其中,所述邻苯酸酯优选邻苯二甲酸酯,进一步优选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酯、邻苯二甲酸二笨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戊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壬酯。
其中,所述间苯酸酯优选间苯二甲酸酯,进一步优选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硝基-1,3-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间苯二甲酸二丁酯、间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间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间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间苯二甲酸二乙酯、间苯二甲酸二丙酯、间苯二甲酸二笨酯、间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间苯二甲酸二戊酯、间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间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间苯二甲酸二异癸酯、间苯二甲酸二己酯、间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间苯二甲酸二正壬酯。
其中,所述对苯酸酯优选对苯二甲酸酯,进一步优选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苯二甲酸甲苯基丁酯、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对苯二甲酸二丙酯、对苯二甲酸二苯酯、对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苯二甲酸二戊酯、对苯二甲酸二正辛酯、对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对苯二甲酸二己酯、对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对苯二甲酸二正壬酯。
一种上述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的应用,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应用于制造实体面材、胶黏剂等。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通过添加本发明中所述比例的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及硫醇,使得所述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的抗黄变性能得到提高,且固化速率快,固化时间短,可常温甚至冬季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非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按照标准制备样条进行以下性能测试:
弯曲强度测试:按照JC908-2002标准测试。
弯曲模量测试:按照JC908-2002标准测试。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按照ASTM D256标准测试,试样的缺口类型为A类缺口。
巴氏硬度:按照GB/T3854-1983标准测试。
抗黄变性能:按照JC908-2002标准测试。
固化时间:按照GB/T7193.6-1987标准测试。
24小时剪切强度:按照GB7124-1986标准测试,测定剪切强度所用的板材选自肇庆富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亚克力板材MM-801,规格150mm×50mm×12.5mm。
固化24小时后颜色:将制得的样品按照GB/T7193.6-1987标准中的条件固化,在所述样品固化24小时后,目测所述样品的颜色并记录。
所有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原材料均可从市面采购获得。其中,
亚克力树脂选自肇庆市万里旺实业有限公司。
亚克力树脂-1: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占55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占40wt%。
亚克力树脂-2: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占90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占0wt%。
亚克力树脂-3: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占68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占25wt%。
亚克力树脂-4: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占10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占0wt%。
亚克力树脂-5: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占37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占35wt%。
亚克力树脂-6:其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占45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占18wt%。
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选自广州谛科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选自广州谛科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选自广州谛科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选自济南市兴隆化工有限公司。
对甲苯磺酸钠选自河南省东方惠化工有限公司。
2-呋喃硫代羧酸选自太平洋化源有限公司。
十二烷基硫醇选自淄博市兴鲁化工有限公司。
1,8-辛二硫醇选自三门峡奥科钡业有限公司。
二氧化钛色糊:二氧化钛占二氧化钛色糊总量的50wt%。
二甲基对甲苯胺选自山东联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过氧化苯甲酰选自嘉兴思诚化工有限公司。
过氧化二氯苯甲酰选自上海华之润化工有限公司。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选自青岛鸿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偶联剂KH-570选自衢州明锋化工有限公司。
DMP-30叔胺选自广州维立纳贸易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1、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对甲苯磺酸钠、二甲基对甲苯胺、二氧化钛色糊、偶联剂KH-570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搅拌均匀,取少量涂抹于两板材上搭接,待固化打磨后测定24小时剪切强度,其余料于200ml纸杯中,固化后即得到制品P1。
将所得制品P1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24小时剪切强度并将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2
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2、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氯化铜、600目高岭土、1500目氢氧化铝、80nm改性高岭土、对甲苯磺酸钠、二甲基对甲苯胺、二氧化钛色糊、偶联剂KH-570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醇并储存为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所述乙组分与所述丙组分搅拌均匀,取少量涂抹于两板材上搭接,待固化打磨后测定24小时剪切强度,其余料于200ml纸杯中,固化后即得到制品P2。
将所得制品P2照测试方法测试其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24小时剪切强度并将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3
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3、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二甲基对甲苯胺、二氧化钛色糊、偶联剂KH-570、600目高岭土、1500目氢氧化铝、80nm改性高岭土、对甲苯磺酸钠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醇储存为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所述乙组分与所述丙组分搅拌均匀,取少量涂抹于两板材上搭接,待固化打磨后测定24小时剪切强度,其余料于200ml纸杯中,固化后即得到制品P3。
将所得制品P3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24小时剪切强度并将结果列于表1中。
对比例1
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1、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对甲苯胺、二氧化钛色糊、偶联剂KH-570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搅拌均匀,取少量涂抹于两板材上搭接,待固化打磨后测定24小时剪切强度,其余料于200ml纸杯中,固化后即得到制品Prc1。
将所得制品Prc1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24小时剪切强度并将结果列于表1中。
对比例2
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2、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氯化铜、600目高岭土、1500目氢氧化铝、80nm改性高岭土、二甲基对甲苯胺、二氧化钛色糊、偶联剂KH-570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搅拌均匀,取少量涂抹于两板材上搭接,待固化打磨后测定24小时剪切强度,其余料于200ml纸杯中,固化后即得到制品Prc2。
将所得制品Prc2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24小时剪切强度并将结果列于表1中。
对比例3
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3、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二甲基对甲苯胺、二氧化钛色糊、偶联剂KH-570、600目高岭土、1500目氢氧化铝、80nm改性高岭土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1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搅拌均匀,取少量涂抹于两板材上搭接,待固化打磨后测定24小时剪切强度,其余料于200ml纸杯中,固化后即得到制品Prc3。
将所得制品Prc3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24小时剪切强度并将结果列于表1中。
实施例4
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4、200目滑石粉、300目高岭土、400目氢氧化铝、2-呋喃硫代羧酸、1,8-辛二硫醇、DMP-30叔胺、偶联剂KH-570、二氧化钛色糊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二氯苯甲酰、对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搅拌均匀,于10mmHg的真空度下抽真空10秒,模具成型,烘板抛光定厚,即得到制品Q1。
将所得制品Q1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巴氏硬度、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并将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5
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5、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氯化铜、200目滑石粉、300目高岭土、400目氢氧化铝、80nm改性高岭土、2-呋喃硫代羧酸、1,8-辛二硫醇、DMP-30叔胺、偶联剂KH-570、二氧化钛色糊混合暂存为甲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二氯苯甲酰、对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搅拌均匀,于10mmHg的真空度下抽真空10秒,模具成型,烘板抛光定厚,即得到制品Q2。
将所得制品Q2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巴氏硬度、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并将结果列于表2中。
实施例6
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6、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二氯苯甲酰、对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200目滑石粉、300目高岭土、400目氢氧化铝、80nm改性高岭土混合并储存为丙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对甲苯磺酸钠、1,8-辛二硫醇混合并储存为丁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DMP-30叔胺储存为戊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偶联剂KH-570、二氧化钛色糊混合并储存为己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丁组分、戊组分、己组分搅拌均匀,于10mmHg的真空度下抽真空10秒,模具成型,烘板抛光定厚,即得到制品Q3。
将所得制品Q3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巴氏硬度、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并将结果列于表2中。
对比例4
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4、200目滑石粉、300目高岭土、400目氢氧化铝、DMP-30叔胺、偶联剂KH-570、二氧化钛色糊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二氯苯甲酰、对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搅拌均匀,于10mmHg的真空度下抽真空10秒,模具成型,烘板抛光定厚,即得到制品Qrc1。
将所得制品Qrc1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巴氏硬度、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并将结果列于表2中。
对比例5
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5、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氯化铜、200目滑石粉、300目高岭土、400目氢氧化铝、80nm改性高岭土、DMP-30叔胺、偶联剂KH-570、二氧化钛色糊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二氯苯甲酰、对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搅拌均匀,于10mmHg的真空度下抽真空10秒,模具成型,烘板抛光定厚,即得到制品Qrc2。
将所得制品Qrc2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巴氏硬度、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并将结果列于表2中。
对比例6
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亚克力树脂-6、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混合并储存为甲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过氧化二氯苯甲酰、对苯二甲酸二丁酯混合并储存为乙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200目滑石粉、300目高岭土、400目氢氧化铝、80nm改性高岭土混合并储存为丙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DMP-30叔胺储存为戊组分,取表2中所列重量份的偶联剂KH-570、二氧化钛色糊混合并储存为己组分,应用时,将所述甲组分、乙组分、丙组分、戊组分、己组分搅拌均匀,于10mmHg的真空度下抽真空10秒,模具成型,烘板抛光定厚,即得到制品Qrc3。
将所得制品Qrc3按照测试方法测试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巴氏硬度、抗黄变性能、固化时间并将结果列于表2中。
下表1-2本发明中实施例及对比例的组分及性能测试数据表。
表1
Figure BDA00003513996600131
表2
Figure BDA00003513996600141
从以上实施例1-6及对比例1-6相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的抗黄变性能及固化速率明显得到提高。并且,本发明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用于做胶水时,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对比例,固化后耐黄变性能大大提高,用于做板材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及巴氏硬度均明显高于对比例,固化后耐黄变性能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亚克力树脂:10-90重量份;
(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0-30重量份;
(C)阻聚剂:0-2重量份;
(D)填料:0-85重量份;
(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0.005-10重量份;
(F)硫醇:0-4重量份;
(G)叔胺:0.005-3重量份;
(H)助剂:0-10重量份;
(I)固化剂:0.1-6重量份;
(J)分散剂:1-15重量份;
其中,以所述(A)亚克力树脂为百分数计,(A)亚克力树脂包括10-9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及0-50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组分(A)、(B)、(C)共同储存;所述组分(I)与(J)共同储存;且(A)与(I)分开储存;所述组分(E)、(F)、(G)、(H)中的任一组分都不与组分(I)共同储存。
2.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亚克力树脂:10-50重量份;
(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0-30重量份;
(C)阻聚剂:0-2重量份;
(D)填料:50-85重量份;
(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0.005-10重量份;
(F)硫醇:0-4重量份;
(G)叔胺:0.005-3重量份;
(H)助剂:0-10重量份;
(I)固化剂:0.1-6重量份;
(J)分散剂:1-15重量份;
其中,以所述(A)亚克力树脂为百分数计,(A)亚克力树脂包括10-45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及0-35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组分(A)、(B)、(C)共同储存;所述组分(I)与(J)共同储存;且(A)与(I)分开储存;所述组分(E)、(F)、(G)、(H)中的任一组分都不与组分(I)共同储存。
3.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A)亚克力树脂:50-90重量份;
(B)官能度至少为2的丙烯酸酯:0-30重量份;
(C)阻聚剂:0-2重量份;
(D)填料:0-40重量份;
(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0.005-10重量份;
(F)硫醇:0-4重量份;
(G)叔胺:0.005-3重量份;
(H)助剂:0-10重量份;
(I)固化剂:0.1-6重量份;
(J)分散剂:1-15重量份;
其中,以所述(A)亚克力树脂为百分数计,(A)亚克力树脂包括55-9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及0-40wt%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组分(A)、(B)、(C)共同储存;所述组分(I)与(J)共同储存;且(A)与(I)分开储存;所述组分(E)、(F)、(G)、(H)中的任一组分都不与组分(I)共同储存。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C)阻聚剂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高价无机盐、多元酚、取代酚、醌、亚磷酸酯。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E)有机酸和/或有机酸盐包括有机羧酸和/或有机羧酸盐、有机磺酸和/或有机磺酸盐、有机亚磺酸和/或有机亚磺酸盐、硫代羧酸和/或硫代羧酸盐。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F)硫醇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异辛硫醇、正丁硫醇、1,6-己二硫醇、4-甲基苄基硫醇、1,3-丙二硫醇、1,8-辛二硫醇、3-(三氟甲基)苄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乙硫醇、戊硫醇、1-辛硫醇、3-甲基-2-丁硫醇。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G)叔胺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二甲基对甲苯胺、N,N-二丙基-1-丙胺,N,N-二甲基苯胺、三(2-氨基乙基)胺、N,N-二甲基正辛胺、三月桂胺。
8.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I)固化剂包括二酰基过氧化物。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J)分散剂包括以下物质中的至少一种:邻苯酸酯、间苯酸酯、对苯酸酯、聚酯。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应用于制造实体面材及胶黏剂。
CN201310296944.3A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Active CN103360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6944.3A CN103360553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6944.3A CN103360553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553A true CN103360553A (zh) 2013-10-23
CN103360553B CN103360553B (zh) 2016-02-03

Family

ID=49362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6944.3A Active CN103360553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055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0784A (zh) * 2016-03-08 2016-06-08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口腔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7235A (zh) * 2016-05-27 2016-10-26 必图实业(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石修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05420A (zh) * 2016-07-29 2016-12-07 东莞市卓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字及其制作方法
CN106398555A (zh) * 2016-05-30 2017-02-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印制电路金相切片制样的固化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56382A (zh) * 2020-07-20 2022-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74360A (zh) * 2022-04-14 2022-08-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无芳环硫醇引发剂及其应用
CN116057117A (zh) * 2020-11-24 2023-05-02 株式会社Lg化学 间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它的树脂组合物
CN116731615A (zh) * 2023-06-08 2023-09-12 宁波鑫智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丙烯酸粘合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6934A (zh) * 2010-11-30 2012-05-30 肇庆富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石英石板材
CN103144207A (zh) * 2013-03-21 2013-06-12 任全明 水晶石材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6934A (zh) * 2010-11-30 2012-05-30 肇庆富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石英石板材
CN103144207A (zh) * 2013-03-21 2013-06-12 任全明 水晶石材加工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0784A (zh) * 2016-03-08 2016-06-08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固化口腔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7235A (zh) * 2016-05-27 2016-10-26 必图实业(东莞)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石修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7235B (zh) * 2016-05-27 2018-07-06 广东必图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英石修补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555A (zh) * 2016-05-30 2017-02-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印制电路金相切片制样的固化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555B (zh) * 2016-05-30 2019-11-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印制电路金相切片制样的固化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05420A (zh) * 2016-07-29 2016-12-07 东莞市卓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告字及其制作方法
CN113956382A (zh) * 2020-07-20 2022-01-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56382B (zh) * 2020-07-20 2024-02-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和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057117A (zh) * 2020-11-24 2023-05-02 株式会社Lg化学 间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它的树脂组合物
CN116057117B (zh) * 2020-11-24 2024-03-22 株式会社Lg化学 间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它的树脂组合物
CN114874360A (zh) * 2022-04-14 2022-08-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无芳环硫醇引发剂及其应用
CN116731615A (zh) * 2023-06-08 2023-09-12 宁波鑫智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份丙烯酸粘合剂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0553B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0553A (zh) 一种常温双组分或多组分固化体系及其应用
CN102850973A (zh) 低吸水率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5735B (zh) 丙烯酸酯胶粘剂
KR101728416B1 (ko) 상온경화형 노면표지용 차선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차선 도색방법
BR112012021718A2 (pt) composições adesivas com base em metacrilato
CN105111998A (zh) 紫外光固化粘合剂
CN103074000A (zh) 一种新型环保双组份丙烯酸酯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4308A (zh) 一种新型低气味双组份丙烯酸酯胶粘剂
BRPI0512323A (pt) composição acrìlica e composição de revestimento curável que a inclui
CN103320075B (zh) 一种单组份紫外光-厌氧双重固化胶粘剂
CN102146226A (zh) 一种隔热膜用紫外光固化的高附着力耐刮剂
CN101831127A (zh) 一种古代建筑油饰彩画地仗层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CN104530990A (zh) 一种双组份丙烯酸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814A (zh) 醛酮树脂改性不饱和聚酯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1770A (zh) 一种自干漆用水性环氧树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53185A (zh) 高信赖性tp用oca光学胶带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2001A (zh) 一种高透明、低雾度的uv固化胶
CN105199285A (zh) 一种增韧的氰基丙烯酸酯组合物
CN104292969A (zh) 一种具有镜面效果的胶印uv光油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892A (zh) 一种游艇行业用丙烯酸酯胶粘剂
CN108129587A (zh) 一种高附着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33499A (zh) 一种无溶剂型环保半固化光学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3668A (zh) 具有抗折断的塑胶配方
CN110357496A (zh) 一种混凝土界面剂
JP2008031277A (ja) 1液型熱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GZHOU DIKE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1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7

Address after: 526238 two long street,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Zhaoqing

Applicant after: Zhaoqing Fusheng Compound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6238 two street, Linjiang Industrial Park, hi tech Zone, Guangdong, Zhaoqing

Applicant before: Zhaoqing Fusheng Compound Material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Dike Composite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6238 two long street,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Zhaoqi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Fusheng new material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26238 two long street,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Zhaoqing

Applicant before: Zhaoqing Fusheng Compound Material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ZHAOQING FUSHEN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GUANGZHOU DECO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TO: GUANGDONG MONERTE NEW MATERI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