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8939B - 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8939B
CN103358939B CN201310081023.5A CN201310081023A CN103358939B CN 103358939 B CN103358939 B CN 103358939B CN 201310081023 A CN201310081023 A CN 201310081023A CN 103358939 B CN103358939 B CN 103358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type bar
supporting member
blocking device
bar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10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8939A (zh
Inventor
花木直树
濑户直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58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8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8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89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5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 B60N2/01508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 B60N2/01516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01583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locking on transversal elements on the vehicle floor or rail, e.g. transversal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5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 B60N2/01508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 B60N2/01516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4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provided with a lock mechanism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70Interfitted members
    • Y10T403/7075Interfitted members including discrete retai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定装置,不会使锁定装置大型化并能可靠地使锁止销与钩形杆卡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主体(2),具有使锁止销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钩形杆轴(7),设置于主体(2);以及钩形杆(4),借助钩形杆轴(7)能转动地设置于主体(2),并能移动到与进入锁止销进入槽的锁止销卡合的卡合位置以及解除与锁止销卡合的解除位置,所述锁定装置以能改变锁止销进入槽的开口位置的方式能转动地支承于支承构件(9),钩形杆轴(7)以能相对于主体(2)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主体(2),且具有介于主体(2)与支承构件(9)之间的凸缘(73),主体(2)通过以钩形杆轴(7)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支承构件(9)。

Description

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固定装拆式座椅和移动式座椅等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箱形多用汽车和公共汽车等车辆上设有装拆式座椅或移动式座椅(以下统称为“装拆式座椅”)。利用设置在座椅和车辆主体中一方上的锁定装置,来限制座椅和车辆主体中另一方上设置的锁止销,从而将装拆式座椅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将装拆式座椅固定在车辆主体上的锁定装置具备锁定机构和锁定机构收容构件,所述锁定机构由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等构成,所述锁定机构收容构件收容锁定机构。锁定机构收容构件包括大致凹形的主体和覆盖主体开口的盖板。锁定机构收容构件具有在固定座椅时使锁止销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锁定机构在使钩形杆卡合于进入锁止销进入槽的锁止销之后,利用锁止销进入槽的最深部和钩形杆来限制锁止销。
锁定装置通过支承螺栓连接固定在装拆式座椅的框架等支承构件上。但是,将锁定装置固定在框架(支承构件)上时,例如由于锁定装置和锁止销的安装位置产生偏移(安装误差)等而导致钩形杆不能卡合于锁止销,从而不能将装拆式座椅固定到车辆主体。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一个方法,公开有将锁定装置以能转动或能摆动的方式安装到框架上的方法。
将锁定装置以能转动或能摆动的方式安装到框架上时,例如在锁定机构收容构件的外侧面上突出设置有向框架进行安装的安装部,并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圆孔和以所述圆孔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长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借助所述圆孔和长孔并利用支承螺栓和螺母将锁定机构收容构件安装在框架上。按照所述安装方法,由于锁定机构收容构件(锁定装置)能以圆孔为中心摆动,例如即使在锁止销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时也能使锁定装置摆动而使钩形杆卡合于锁止销,从而能够将装拆式座椅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324182号
可是,车辆主体和装拆式座椅具有多种形状,且因车辆种类不同安装锁定装置的部位的环境也不同。因此,考虑到通用性,将装拆式座椅固定到车辆主体上的锁定装置优选为小型且安装位置的自由度高。然而,设置有突出于锁定机构收容构件外侧面的安装部的上述锁定装置的情况下,锁定装置整体较大。
此外,将设有上述安装部的锁定装置以能转动或能晃动的方式安装于框架的情况下,锁定装置转动时在安装部与框架的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阻力等会妨碍转动,存在锁止销与钩形杆不能完全卡合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导致装置大型化并能使锁止销与钩形杆可靠地卡合的锁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式的锁定装置包括:主体,具有使锁止销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钩形杆轴,设置于所述主体;以及钩形杆,借助所述钩形杆轴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并能移动到与进入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锁止销卡合的卡合位置以及解除与锁止销卡合的解除位置,所述锁定装置以能改变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开口位置的方式能转动地支承于支承构件,所述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钩形杆轴以能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且具有介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凸缘,以所述主体将所述钩形杆轴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本发明第二方式的锁定装置包括:主体,具有使锁止销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钩形杆轴,设置于所述主体;以及钩形杆,借助所述钩形杆轴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并能移动到与进入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锁止销卡合的卡合位置以及解除与锁止销卡合的解除位置,所述锁定装置以能改变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开口位置的方式能转动地支承于支承构件,所述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钩形杆轴以能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所述锁定装置和所述支承构件中的一个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向所述锁定装置和所述支承构件中的另一个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使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支承构件在所述钩形杆轴的周围抵接,且使所述主体与所述支承构件之间产生间隙,以所述主体将所述钩形杆轴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本发明第三方式的锁定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钩形杆轴呈圆筒状,在中心部具有用于插入连接构件的通孔,通过利用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钩形杆轴连接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本发明第四方式的锁定装置在上述第三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构件为支承螺栓,所述钩形杆轴具有能与所述支承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牙。
本发明第五方式的锁定装置在上述第三方式或第四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钩形杆轴的通孔在所述连接构件的插入方向的中间位置上孔径发生变化,且接近所述支承构件的端部的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支承构件的端部的孔径,通过使所述支承构件位于所述钩形杆轴的通孔与所述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支承构件。
本发明第六方式的锁定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一端具有螺栓部,通过使用所述螺栓部将所述钩形杆轴连接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本发明第七方式的锁定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突起卡合的切口,或者是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切口卡合的突起,在所述钩形杆轴的切口与所述支承构件的突起卡合的状态下或所述钩形杆轴的突起与所述支承构件的切口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本发明第八方式的锁定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基础上,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突起卡合的孔,或者是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孔卡合的突起,在所述钩形杆轴的孔与所述支承构件的突起卡合的状态下或所述钩形杆轴的突起与所述支承构件的孔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本发明第九方式的锁定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主体由合成树脂形成,且具有介于所述钩形杆轴与所述钩形杆之间的筒状部。
本发明第十方式的锁定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主体为大致凹形,且被支承成开口侧朝向所述支承构件。
在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中,设置有钩形杆的主体借助钩形杆轴能转动地支承于支承构件,且通过使主体转动来改变锁止销进入槽的开口位置。因此,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不必在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用于将主体能转动地安装到支承构件的安装部。因此,本发明的锁定装置可以防止装置大型化。
而且,按照本发明的锁定装置,利用钩形杆轴上设置的凸缘等突出部或支承构件的突出部,在主体与支承构件之间产生规定间隙的状态下,将锁定装置能转动地支承于支承构件。因此,本发明的锁定装置减少了主体与支承构件的摩擦阻力等妨碍主体转动的因素。即,本发明的锁定装置中,即使在锁止销或锁定装置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下,主体也可以对应于所述偏移量顺畅地转动,可以使锁止销进入锁止销进入槽的深部。其结果,能可靠地使锁止销与钩形杆卡合,并且能够利用主体(锁止销进入槽)和钩形杆来可靠地限制锁止销。因此,在装拆式座椅的框架等支承构件上安装本发明的锁定装置时,可以将装拆式座椅可靠地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锁定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锁止销刚刚开始按压导杆后的导杆、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钩形杆卡合于锁止销时的导杆、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转动打开操作杆以解除锁止销与钩形杆的卡合时的导杆、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钩形杆产生惯性开放时的导杆、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向框架安装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安装方法的断面图。
图9是表示锁止销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时的锁定装置与锁止销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处于图9的位置关系的锁定装置与锁止销的卡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的作为向主体安装的安装方法的优选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B-B线的断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的轴支承方法的变形例的断面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锁定装置的要部简要结构的断面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变形例的断面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锁定装置的要部简要结构的断面图。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9是沿图18的C-C线的断面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与框架的固定方法的第一变形例的断面图。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与框架的固定方法的第二变形例的断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锁定装置的要部简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23是沿图22的D-D线的锁定装置整体的断面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锁定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锁定装置
2  主体
21  锁止销进入槽
21a、21b  卡止面
22  安装孔
23  打开操作杆轴
24  导杆轴
25  弹簧支承部
26  肋
3  盖板
31  开口
32  环状突出部
4  钩形杆
41  轴孔
42  卡合面
43  钩形部
44  弹簧安装孔
45  杆抵接部
5  打开操作杆
51  轴孔
52  拉杆安装部
53  推杆安装部
54  第一抵接部
55  第二抵接部
56  第三抵接部
57  第四抵接部
58  第五抵接部
6  导杆
61  轴孔
62  导孔
63  第一抵接部
64  第二抵接部
65  第三抵接部
66  第四抵接部
7  钩形杆轴
71  通孔
72  筒状部
73  凸缘
74  切口
75  突出部
76  螺栓部
77  六角孔
78  槽
8  螺旋弹簧
9  框架
91  安装孔
92  突起
93  突出部
94  凸缘部
95  凹部
10  支承螺栓
101  轴
11  螺母
12  C型环
12a、12b、12c  卡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全部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锁定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断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能转动地支承在装拆式座椅的靠背部的框架(支承构件)上,用于将装拆式座椅固定在车辆主体上。如图1至图3所示,锁定装置1包括主体2和盖板3,所述盖板3以与主体2重合的方式进行安装。主体2和盖板3是收容后述锁定机构的锁定机构收容构件,在主体2与盖板3之间形成锁定机构收容部。锁定机构收容部中收容有由钩形杆4、打开操作杆5和导杆6等构成的锁定机构。
主体2为由合成树脂形成的大致凹形的外壳,且具有锁止销进入槽21,所述锁止销进入槽21位于图1中车辆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并从主体2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向车辆前方侧延伸。另一方面,盖板3为由金属板形成的盖,并具有锁止销进入槽(未图示),所述锁止销进入槽位于车辆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并从盖板3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向车辆前方侧延伸。主体2的锁止销进入槽21和盖板3的锁止销进入槽的宽度形成为可以收容安装于车辆主体的锁止销S。此外,在主体2的锁止销进入槽21的最深部形成有大致V形(内尖形状)的卡止面21a、21b,所述卡止面21a、21b与进入的锁止销S两点接触。
在主体2中位于锁止销进入槽21前方的位置上,设有用于在主体2上能转动地安装钩形杆轴7的安装孔22,所述钩形杆轴7对钩形杆4进行轴支承。在主体2中位于锁止销进入槽21上方的位置上,设有对打开操作杆5进行轴支承的打开操作杆轴23。在主体2中位于锁止销进入槽21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对导杆6进行轴支承的导杆轴24。在主体2中位于安装孔22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弹簧支承部25,弹簧支承部25支承用于对钩形杆4和导杆6施加作用力的螺旋弹簧8。
钩形杆4用于和车辆主体上设置的锁止销S卡合,设有轴孔41、卡合面42、钩形部43、弹簧安装孔44和杆抵接部45。
轴孔41是用于通过钩形杆轴7对钩形杆4进行轴支承的孔,与钩形杆轴7能转动地卡合。卡合面42是与进入锁止销进入槽21的锁止销S卡合的面,设置为以轴孔41为中心的大致圆弧状。钩形部43是用于防止与卡合面42卡合的锁止销S从钩形杆4脱离的部分。
弹簧安装孔44用于安装被主体2的弹簧支承部25支承的螺旋弹簧8的一端。安装于弹簧安装孔44的螺旋弹簧8的一端对钩形杆4在图2所示的方向上始终作用有顺时针方向的作用力。
杆抵接部45是与打开操作杆5、导杆6抵接的部分,形成在轴孔41与钩形部43之间。
打开操作杆5用于解除锁止销S与钩形杆4的卡合,设有轴孔51、拉杆安装部52、推杆安装部53、第一抵接部54、第二抵接部55、第三抵接部56、第四抵接部57和第五抵接部58。
轴孔51用于通过打开操作杆轴23对打开操作杆5进行轴支承,与打开操作杆轴23能转动地卡合。拉杆安装部52是用于安装拉杆的部分,所述拉杆在解除锁止销S与钩形杆4的卡合时使打开操作杆5转动。推杆安装部53是用于安装推杆的部分,所述推杆在解除锁止销S与钩形杆4的卡合时使打开操作杆5转动。利用未图示的螺旋弹簧,打开操作杆5在图2所示的方向上始终作用有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而且,拉杆和推杆被安装为,在解除锁止销S与钩形杆4的卡合时,使打开操作杆5在图2所示的方向上顺时针转动。
打开操作杆5的第一抵接部54至第五抵接部58是与钩形杆4和导杆6抵接的部分。
导杆6在被进入锁止销进入槽21并向最深部移动的锁止销S按压时,使钩形杆4从释放位置向卡合位置移动,导杆6设有轴孔61、导孔62、第一抵接部63、第二抵接部64、第三抵接部65和第四抵接部66。
轴孔61用于通过导杆轴24对导杆6进行轴支承,与导杆轴24能转动地卡合。导孔62为插入钩形杆轴7的长孔形状的孔,形成为使导杆6围绕导杆轴24的转动范围为规定的范围。
导杆6的第一抵接部63和第二抵接部64是与钩形杆4和打开操作杆5抵接的部分。导杆6的第三抵接部65是与螺旋弹簧8的另一端抵接(滑动接触)的部分。导杆6的第四抵接部66是与锁止销S抵接的部分。
钩形杆轴7对钩形杆4进行轴支承且将主体2支承成能够转动。钩形杆轴7在圆筒状的筒状部72的一端部具有介于主体2和框架之间的凸缘73,所述筒状部72在中心部具有插入支承螺栓的通孔71。钩形杆轴7的筒状部72能转动地插入主体2的安装孔22。此外,钩形杆轴7的筒状部72的长度为,与具有凸缘73的一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另一端)从盖板3的开口突出,以便在将支承螺栓连接在框架上的状态下将主体2支承成能够转动。
下面参照图4至图7简单说明锁定装置1的动作。
图4是表示锁止销刚刚开始按压导杆后的导杆、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的关系的图。图5是表示钩形杆卡合于锁止销时的导杆、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的关系的图。图6是表示转动打开操作杆以解除锁止销与钩形杆的卡合时的导杆、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钩形杆产生惯性开放时的导杆、钩形杆和打开操作杆的关系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如上所述,安装在装拆式座椅的框架上。此时,锁止销S设在车辆主体上。将安装有锁定装置1的装拆式座椅固定在车辆主体上时,通过使装拆式座椅向图1中的车辆后方侧移动,使锁止销S进入锁止销进入槽21并与钩形杆4卡合。
在锁止销S进入锁止销进入槽21前的解锁状态下,钩形杆4、导杆6和打开操作杆5分别处于图2所示的位置关系。导杆6受到来自螺旋弹簧8的作用力准备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但是利用导孔62与钩形杆轴7的卡合,第四抵接部66被保持在横切锁止销进入槽21的规定位置。钩形杆4受到来自螺旋弹簧8的作用力准备向图2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但是杆抵接部45与导杆6的第一抵接部63抵接而被限制转动,钩形部43被保持在开放锁止销进入槽21的位置(解除位置)。打开操作杆5受到未图示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准备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但是第一抵接部54与导杆6的第二抵接部64抵接而被限制转动,被保持在规定的转动位置上。
当锁止销S进入了解锁状态的锁定装置1的锁止销进入槽21时,进入的锁止销S向最深部移动,并如图1所示,抵接于导杆6的第四抵接部66。并且在锁止销S继续向最深部移动时,如图4所示,利用锁止销S的按压,导杆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导杆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钩形杆4的杆抵接部45与导杆6的第一抵接部63的抵接被解除。因此,钩形杆4受到螺旋弹簧8的作用力而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锁止销S与钩形杆4的卡合面42开始卡合。此外,当导杆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打开操作杆5的第一抵接部54与导杆6的第二抵接部64的抵接被解除。因此,打开操作杆5受到未图示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逆时针转动。
而后,如图5所示,钩形杆4继续顺时针转动,当钩形部43转动到横切锁止销进入槽21的卡合位置时,锁止销S被钩形杆4的卡合面42和主体2的锁止销进入槽21限制。另一方面,导杆6受到螺旋弹簧8的作用力准备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但是第四抵接部66与锁止销S抵接而被限制转动,被保持在所述转动位置。此外,受到未图示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而准备逆时针转动的打开操作杆5,因第五抵接部58与钩形杆4的杆抵接部45抵接而被限制转动,被保持在所述转动位置。
此时,如果将钩形杆4的卡合面42中的开放侧端部(钩形部43的前端侧的端部)设置为以轴孔41为中心的圆弧状,则即使被限制的锁止销S上作用有脱离方向的力(朝向车辆后方侧的力),钩形杆4也不会向解除锁止销S与卡合面42的卡合的方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如果将钩形部43设置为从卡合面42的中部到里侧部分距轴孔41的距离随着朝向里侧逐渐变短的锥状,则锁止销S与卡合面42成为一点接触,从而可以得到楔形效应。因此,如果将主体2上设置的锁止销进入槽21的最深部形成大致V形(内尖形状)的卡止面21a、21b,则锁止销S被锁止销进入槽21的最深部(卡止面21a、21b)的两点以及卡合面42的一点所保持,防止了锁止销S的晃动。因此,不仅可以抑制源于锁止销S的晃动而产生的噪声,而且可以将装拆式座椅牢固地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而且,如果将钩形部43形成为锥状,则即使钩形杆4的轴孔41与钩形杆轴7之间存在间隙,锁止销S被锁止销进入槽21的卡止面21a、21b的两点以及卡合面42的一点限制时,也可以使主体2(钩形杆轴7)与钩形杆4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因此,即使钩形杆4的轴孔41与钩形杆轴7之间存在间隙,也可以抑制在限制锁止销S时的、因钩形杆4与钩形杆轴7之间的晃动而产生的噪声。另外,由于可以确保钩形杆4的轴孔41与钩形杆轴7之间存在间隙,所以能够使钩形杆4的插入性良好。
当解除装拆式座椅相对于车辆主体的固定时,即解除锁止销S与钩形杆4(卡合面42)的卡合时,操作推杆或拉杆,如图6所示,使打开操作杆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当打开操作杆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三抵接部56抵接并按压钩形杆4的杆抵接部45。因此,钩形杆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锁止销S从钩形杆4的卡合面42脱离。这样,导杆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将锁止销S从锁止销进入槽21推出。而后,当推杆或拉杆返回时,打开操作杆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2所示,第一抵接部54被保持在与导杆6的第二抵接部64抵接的转动位置。此外,当打开操作杆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不存在第三抵接部56对杆抵接部45的按压,所以钩形杆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2所示,杆抵接部45被保持在与导杆6的第一抵接部63抵接的位置。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中,当在车辆主体上固定装拆式座椅时,在钩形杆4上作用了产生惯性开放(不利用打开操作杆5的操作而开放)的力的情况下,例如图7所示,钩形杆4的杆抵接部45抵接于打开操作杆5的第四抵接部57。由于打开操作杆5上作用有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所以通过钩形杆4的杆抵接部45与打开操作杆5的第四抵接部57抵接并卡合,可以抑制钩形杆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能够防止装拆式座椅相对于车辆主体的固定被意外解除。
图8是表示向框架安装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安装方法的断面图。图9是表示锁止销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时的锁定装置与锁止销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处于图9的位置关系的锁定装置与锁止销的卡合状态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中,对钩形杆4进行轴支承的钩形杆轴7以相对于主体2能转动的方式进行安装。钩形杆轴7插入主体2上设置的圆形的安装孔22,并利用与车辆主体的宽度方向大体一致的转动轴而转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钩形杆轴7在筒状部72的一端部设有凸缘73,所述筒状部72具有在相对于主体2转动的转动轴方向上贯穿的通孔71。并且,如图8所示,在锁定装置1中,使钩形杆轴7的凸缘73与装拆式座椅的框架(支承构件)9抵接,并将支承螺栓10的轴101插入钩形杆轴7的通孔71和框架9上设置的安装孔91中,通过支承螺栓10和螺母11进行连接固定。这样,锁定装置1在锁定机构收容构件(主体2和盖板3)被钩形杆轴7的凸缘73和支承螺栓10的头部102夹持的状态下,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框架9。因此,不仅防止了连接时钩形杆轴7和主体2相对于框架9转动,而且因为不必设置用于防止主体2从钩形杆轴7脱落的构件,所以锁定装置1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另外,锁定装置1(主体2)在改变锁止销进入槽21的开口位置的状态下,换言之,主体2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时锁止销进入槽21不被框架9堵塞的状态下,被框架9支承。
在装拆式座椅的框架9上安装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时,因锁定装置1的安装位置和锁止销S的安装位置产生的偏移,例如图9所示,锁止销S进入锁止销进入槽21时的中心位置P1有时位于基准位置O下方。
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中,将能转动地安装在主体2上的钩形杆轴7连接固定在框架9上。即,主体2(锁定装置1)以钩形杆轴7为转动轴能转动地安装在框架9上。而且,主体2在改变锁止销进入槽21的开口位置的状态下被框架9支承。因此,在锁止销S的进入位置(中心位置P1)位于基准位置O下方时,如图10所示,利用主体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钩形杆4卡合于锁止销S。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当锁止销S的进入位置位于基准位置O上方时,利用主体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钩形杆4卡合于锁止销S。此外,在将支承螺栓10与框架9连接的状态下,钩形杆轴7的筒状部72的、与具有凸缘73的一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另一端)具有从盖板3的开口突出的长度。因此,可以使由支承螺栓10支承的主体2可靠地转动。
另外,如图8所示,在将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安装在框架9上时,凸缘73介于主体2与框架9之间而产生间隙。因此,当锁定装置1转动时,主体2与框架9不接触。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减少了摩擦阻力等阻碍锁定装置1转动的因素,锁定装置1能顺畅地转动。其结果,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即使在锁止销S或锁定装置1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时,也可以可靠地利用主体2和钩形杆4来限制锁止销S。即,如果在装拆式座椅上设置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则能够将所述装拆式座椅牢固地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通过利用对钩形杆4进行轴支承的钩形杆轴7的通孔71而连接固定于框架9,使锁定装置1(主体2)能相对于框架9转动。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不必在收容钩形杆4等锁定机构的锁定机构收容构件(主体2和盖板3)的外侧面上突出设置向框架9进行安装的安装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不会导致装置大型化,能够可靠地使锁止销S与钩形杆4卡合,并可靠地对锁止销S进行限制。
另外,将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用支承螺栓10和螺母11安装在框架9上时,可以在钩形杆轴7(筒状部72)的内周面上设置能使钩形杆轴7与支承螺栓10螺纹连接的螺纹牙。如果钩形杆轴7与支承螺栓10螺纹连接,则能够抑制钩形杆轴7与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晃动,从而可以防止产生噪声。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通过将一端部具有凸缘73的筒状的钩形杆轴7安装成能相对于主体2转动,并通过所述钩形杆轴7对钩形杆4进行轴支承,不会导致锁定装置大型化,并且能够可靠地使锁止销S与钩形杆4卡合。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能提高锁定装置1安装到装拆式座椅时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且可以将所述装拆式座椅牢固地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的作为向主体安装的安装方法的优选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7能转动地安装于主体2。此时,如果钩形杆轴7(筒状部72)与主体2(安装孔22)之间有间隙,则存在因晃动产生噪声的可能性。因此,优选钩形杆轴7以和主体2之间不产生晃动的方式,能转动地嵌合于安装孔22。此时,例如图11所示,可以在主体2的安装孔22的内周面上设置沿钩形杆轴7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肋26。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B-B线的断面图。
例如图12和图13所示,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的钩形杆轴7的凸缘73的外周上设置切口74。在钩形杆轴7的凸缘73上设置切口74时,例如图13所示,在框架9上设置与切口74卡合的突起92。这样,当连接支承螺栓10时,能防止钩形杆轴7和主体2相对于框架9转动,从而可以使锁定装置1的安装作业变得更容易。在凸缘73上设置切口74时,切口的方向可以适当选择,在图12所示的安装方向的情况下,优选不易受到锁止销S的负荷方向的影响的车辆上方或车辆下方。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的轴支承方法的变形例的断面图。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在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构例中,仅用钩形杆轴7对钩形杆4进行轴支承。但是,例如图14所示,钩形杆4的轴支承也可以为,将主体2的安装孔22以圆筒状延长到盖板3的附近,并使与主体2一体的筒状部介于钩形杆轴7和钩形杆4之间。在钩形杆轴7由金属材料形成时,如果钩形杆4以能与钩形杆轴7接触的状态被轴支承,则例如会因晃动发生噪声。对此,如果由合成树脂形成主体2,并使与主体2一体的筒状部介于钩形杆轴7和钩形杆4之间,则能够防止源于晃动的噪声。
此外,此时如果也将钩形部43形成锥状,则即使钩形杆4的轴孔41与主体2的筒状部之间存在间隙,当锁止销S被锁止销进入槽21的卡止面21a、21b的两点以及卡合面42的一点限制时,也能使主体2的筒状部与钩形杆4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因此,即使钩形杆4的轴孔41与主体2的筒状部之间存在间隙,也抑制了在限制锁止销S时的、因钩形杆4与主体2的筒状部之间的晃动而产生噪声。此外,由于可以确保在钩形杆4的轴孔41与主体2的筒状部之间存在间隙,所以钩形杆4的插入性良好。
(实施方式2)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锁定装置的要部简要结构的断面图。
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1中,相对于由主体2和盖板3构成的锁定机构收容构件,将钩形杆轴7从主体2侧插入主体2的安装孔22。对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例如图15所示,相对于由主体2和盖板3构成的锁定机构收容构件,将钩形杆轴7从盖板3侧插入主体2的安装孔22。
在向框架9安装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时,如图15所示,如果以钩形杆轴7的凸缘73抵接于框架9的方式进行安装,则盖板3与框架9之间也产生间隙。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与实施方式1的锁定装置相同,不会导致装置大型化,并且可以可靠地使锁止销S与钩形杆4卡合,从而能可靠地限制锁止销S。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在安装到装拆式座椅时能够提高安装位置的自由度,且能够将所述装拆式座椅牢固地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的变形例的断面图。
如作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锁定装置1那样,将钩形杆轴7从盖板3侧插入主体2的安装孔22时,锁定装置1以将盖板3侧与框架9对置的状态安装在框架9上。
盖板3例如用于覆盖大致凹形的主体2的开口面,以防止异物进入锁定机构收容构件的内部。因此,将盖板3一侧、换言之主体2的开口面侧以与框架9对置的状态安装在框架9上时,例如图16所示,可以采用不使用盖板3的结构。在没有盖板3时,主体2如图16所示,优选设置有直至钩形杆轴7的凸缘73的圆筒状的安装孔22,以维持从主体2的底面到凸缘73为止的距离。此时,通过使与主体2一体的筒状部介于钩形杆轴7与钩形杆4之间,能够防止源于晃动的噪声。
(实施方式3)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锁定装置的要部简要结构的断面图。
如图3和图14所示,作为本发明锁定装置1的结构例,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采用的钩形杆轴7在筒状部72的一端设置凸缘73。对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例如图17所示,采用的钩形杆轴7在凸缘73的、与框架9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突出部75。图17所示的突出部75是将筒状部72延长的圆筒状,且能插入支承螺栓10的轴101。在凸缘73上设置突出部75时,框架9上设置的安装孔91设置为能与所述突出部75卡合或嵌合的尺寸。
如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锁定装置1那样,在凸缘73上未设置突出部75的情况下,例如在锁定装置1上作用了垂直于钩形杆轴7长边方向(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轴心方向)的较大的力时,在支承螺栓10的轴101上的与凸缘73接触的部分以及与框架9接触的部分的边界上会对轴101施加较大的剪应力。对此,如实施方式3的锁定装置1所示,在凸缘73上设置圆筒状的突出部75时,不必加大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直径,就可以得到等同于仅加大轴101的与框架9接触的部位的直径的效果。因此,当锁定装置1上作用有垂直于钩形杆轴7长边方向(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轴心方向)的较大的力时,防止了对轴101施加较大的剪应力。其结果,通过使支承螺栓10的轴101小径化,可以使钩形杆4的轴孔41的小径化,从而能实现锁定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此外,将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安装到框架9时,在使凸缘73的突出部75卡合或嵌合于框架9的安装孔91的状态下连接支承螺栓10。因此,防止了在插入支承螺栓10的轴101时钩形杆轴7的通孔71与框架9的安装孔91的位置偏移,使锁定装置1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9是沿图18的C-C线的断面图。
例如图18和图19所示,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的钩形杆轴7的凸缘73上,设置将圆筒在两个部位切断而得到的两个局部圆筒状的突出部75a、75b。在钩形杆轴7的凸缘73上设置突出部75a、75b时,例如在框架9的安装孔91的边缘上设置能与分隔突出部75a、75b的槽卡合的卡合部91a。这样,在连接支承螺栓10时,能防止钩形杆轴7和主体2相对于框架9转动,使锁定装置1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凸缘73上设置的突出部75的形状和数量可以适当选择,在图1和图12所示安装方向的情况下,优选框架9的安装孔91的卡合部91a位于不易受到锁止销S的负荷方向影响的车辆上方或车辆下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实施方式1所示,将钩形杆轴7从主体2侧朝向盖板3侧插入主体2的安装孔22。但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钩形杆轴7当然也可以如实施方式2所示,采用将钩形杆轴7从盖板3侧朝向主体2侧插入主体2的安装孔22的方式。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与框架的固定方法的第一变形例的断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支承螺栓10将锁定装置1安装到框架9时,作为防止支承螺栓10的轴101上被施加较大的剪应力的结构的一例,在钩形杆轴7的凸缘73上设置突出部75,使突出部75也可以承受剪应力。但是,为了防止支承螺栓10的轴101被施加较大的剪应力,例如图20所示,可以在框架9的安装锁定装置1的面上设置突出部93。框架9的突出部93为安装孔91沿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轴心方向延长的圆筒状,并能插入轴101。此外,在框架9上设置突出部93时,突出部93卡合或嵌合于钩形杆轴7(筒状部72)。在图20所示结构的情况下,与支承螺栓10的轴101接触的是框架9,钩形杆轴7不接触轴101。而且,通过设置将框架9的安装孔91延长的突出部93,增加了支承螺栓10的轴101与框架9的接触面。因此,当锁定装置上作用有垂直于钩形杆轴7长边方向(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轴心方向)的较大的力时,防止了对轴101施加较大的剪应力。
此外,设置有将框架9的安装孔91延长的突出部93时,例如还可以在突出部93的内周面上设置能使框架9与支承螺栓10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牙。这样,可以不使用螺母11就可以将锁定装置1安装到框架9。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的钩形杆轴与框架的固定方法的第二变形例的断面图。
作为本实施方式锁定装置1的第一变形例,在图20所示结构中,为了设置突出部93,只要扩展钩形杆轴7(筒状部72)的内径,或者减小用于进行安装而使用的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直径即可。但是,在扩展钩形杆轴7的内径时,需要加大钩形杆4的轴孔41和导杆6的导孔62,会导致锁定装置1大型化。另一方面,在减小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直径时,存在强度降低的可能性。
因此,例如图21所示,在框架9上设置有突出部93时,可以将钩形杆轴7(筒状部72)设置为,钩形杆轴7的通孔71的尺寸在轴心方向的中间位置上发生改变,且接近框架9的端部的孔径大于远离框架9的端部的孔径。在图21所示结构的情况下,钩形杆轴7中的设有凸缘73的一端侧为部分72b,仅将其内设置有突出部93的部分72b形成为比另一端侧的部分72a更粗。因此,不必加大钩形杆4的轴孔41和导杆6的导孔62,也不必减小支承螺栓10的轴101的直径。
此外,在图21所示结构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在突出部93的内周面上设置能使框架9和支承螺栓10进行螺纹连接的螺纹牙,不使用螺母11就可以将锁定装置1安装到框架9。
(实施方式4)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锁定装置的要部简要结构的俯视图。图23是沿图22的D-D线的锁定装置整体的断面图。
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锁定装置1中,通过将支承螺栓10的轴101插入钩形杆轴7上设置的通孔71,将锁定装置1安装到框架9。对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中,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钩形杆轴7的凸缘73的前部设置有螺栓部76,并利用螺栓部76和螺母11将钩形杆轴7连接固定于框架9。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钩形杆轴7以凸缘73为界、与螺栓部76相反一侧呈圆柱状,且端部从盖板3的开口31突出。在从盖板3的开口31突出的部分上,设有连接用的六角孔77和用于安装C型环12的槽78。C型环12如图22所示,是平面形状大致C形的圆环状,且在内周的三个部位上设有与钩形杆轴7的槽78卡合的卡止部12a、12b、12c。钩形杆轴7上安装的C型环12与盖板3的开口31的周围设置的环状突出部32在钩形杆轴7的轴心方向抵接。这样,在锁定机构收容构件(主体2和盖板3)被钩形杆轴7的凸缘73和C型环12夹持的状态下,锁定装置1以能转动的方式相对于框架9进行安装。因此,能够防止连接时主体2从钩形杆轴7脱落,使锁定装置1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通过在盖板3上设置环状突出部32并使其与C型环12抵接,能够减小盖板3与C型环12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使锁定机构收容构件(主体2和盖板3)顺畅地转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中,即使在锁止销S或锁定装置1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主体2和钩形杆4来可靠地限制锁止销S。即,如果在装拆式座椅上设置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则能够将所述装拆式座椅牢固地固定在车辆主体上。
(实施方式5)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锁定装置的简要结构的断面图。
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的锁定装置1中,通过使钩形杆轴7的凸缘73介于主体2和框架9之间,在主体2与框架9之间设置了间隙。对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如图24所示,在框架9上设置有在钩形杆轴7的周围抵接于主体2的凸缘部94,使主体2和框架9之间产生了规定的间隙。凸缘部94为沿框架9的安装孔91的边缘设置的环状的突出部,其突出端面与钩形杆轴7和主体2的安装孔22的边缘抵接。例如通过冲压加工而设置凸缘部94。通过冲压加工设置凸缘部94时,在框架9的与锁定装置1对置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产生与凸缘部94对应的凹部95。
在锁定机构收容构件(主体2和盖板3)被框架9的凸缘部94和支承螺栓10的头部102夹持的状态下,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能转动地安装在框架9上。因此,防止了连接时主体2相对于框架9转动,而且不必设置用于防止主体2从钩形杆轴7脱落的构件,所以锁定装置1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此外,在将锁定装置1安装到框架9上时,主体2与框架9之间产生间隙,主体2与框架9的接触面变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与其他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相同,可以减小主体2转动时在主体2与框架9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能使主体2可靠地转动。因此,即使在锁止销S或锁定装置1的安装位置发生偏移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锁定装置1也能够可靠地利用主体2和钩形杆4来限制锁止销S。
以上,对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形。
例如,将锁定装置1支承成能够转动的支承构件不限于装拆式座椅的靠背部的框架9,也可以是装拆式座椅的椅面部的框架。此外,本发明的锁定装置1不限于设置在装拆式座椅,还可以设置在移动式座椅。而且,本发明的锁定装置1也可以设置在车辆主体上。在车辆主体上设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1时,将锁定装置1支承成能够转动的支承构件不限于车辆主体的框架,也可以是地板构件。另外,在车辆主体上设置本发明的锁定装置1时,当然可以把锁止销S设置在装拆式座椅或移动式座椅上。
此外,锁定装置1(锁定机构)的结构也不限于实施方式1所示的结构,可以进行适当变形。

Claims (18)

1.一种锁定装置,包括:主体,具有使锁止销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钩形杆轴,设置于所述主体;以及钩形杆,借助所述钩形杆轴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并能移动到与进入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锁止销卡合的卡合位置以及解除与锁止销卡合的解除位置,所述锁定装置以能改变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开口位置的方式能转动地支承于支承构件,所述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以能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且具有介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凸缘,
以所述主体将所述钩形杆轴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呈圆筒状,在中心部具有用于插入连接构件的通孔,
通过利用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钩形杆轴连接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为支承螺栓,
所述钩形杆轴具有能与所述支承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的通孔在所述连接构件的插入方向的中间位置上孔径发生变化,且接近所述支承构件的端部的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支承构件的端部的孔径,
通过使所述支承构件位于所述钩形杆轴的通孔与所述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支承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一端具有螺栓部,
通过使用所述螺栓部将所述钩形杆轴连接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突起卡合的切口,在所述钩形杆轴的切口与所述支承构件的突起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或者是,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切口卡合的突起,在所述钩形杆轴的突起与所述支承构件的切口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突起卡合的孔,在所述钩形杆轴的孔与所述支承构件的突起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或者是,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孔卡合的突起,在所述钩形杆轴的突起与所述支承构件的孔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合成树脂形成,且具有介于所述钩形杆轴与所述钩形杆之间的筒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大致凹形,且被支承成开口侧朝向所述支承构件。
10.一种锁定装置,包括:主体,具有使锁止销进入的锁止销进入槽;钩形杆轴,设置于所述主体;以及钩形杆,借助所述钩形杆轴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并能移动到与进入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锁止销卡合的卡合位置以及解除与锁止销卡合的解除位置,所述锁定装置以能改变所述锁止销进入槽的开口位置的方式能转动地支承于支承构件,所述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以能相对于所述主体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
所述锁定装置和所述支承构件中的一个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向所述锁定装置和所述支承构件中的另一个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使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支承构件在所述钩形杆轴的周围抵接,且使所述主体与所述支承构件之间产生间隙,
以所述主体将所述钩形杆轴作为转动轴进行转动的方式,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呈圆筒状,在中心部具有用于插入连接构件的通孔,
通过利用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钩形杆轴连接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为支承螺栓,
所述钩形杆轴具有能与所述支承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的通孔在所述连接构件的插入方向的中间位置上孔径发生变化,且接近所述支承构件的端部的孔径大于远离所述支承构件的端部的孔径,
通过使所述支承构件位于所述钩形杆轴的通孔与所述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支承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一端具有螺栓部,
通过使用所述螺栓部将所述钩形杆轴连接固定于所述支承构件,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突起卡合的切口,在所述钩形杆轴的切口与所述支承构件的突起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或者是,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切口卡合的突起,在所述钩形杆轴的突起与所述支承构件的切口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突起卡合的孔,在所述钩形杆轴的孔与所述支承构件的突起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或者是,所述钩形杆轴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具有能与所述支承构件上设置的孔卡合的突起,在所述钩形杆轴的突起与所述支承构件的孔卡合的状态下,将所述锁定装置支承于所述支承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合成树脂形成,且具有介于所述钩形杆轴与所述钩形杆之间的筒状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大致凹形,且被支承成开口侧朝向所述支承构件。
CN201310081023.5A 2012-03-30 2013-03-14 锁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8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1298A JP5830789B2 (ja) 2012-03-30 2012-03-30 ロック装置
JP2012-081298 2012-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8939A CN103358939A (zh) 2013-10-23
CN103358939B true CN103358939B (zh) 2015-08-12

Family

ID=4923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102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58939B (zh) 2012-03-30 2013-03-14 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55863B2 (zh)
JP (1) JP5830789B2 (zh)
CN (1) CN1033589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82687B2 (ja) * 2012-10-31 2016-08-31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JP6427824B2 (ja) * 2014-10-16 2018-11-2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DE102018203862A1 (de) * 2017-04-03 2018-10-04 Lear Corporation Sitzverriegelungsanordnung
CN110154840B (zh) * 2019-05-23 2024-02-20 姚国强 一种靠背锁总成
US11110840B1 (en) * 2020-04-28 2021-09-07 Kiekert Ag Latch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applications
CN114778345B (zh) * 2022-06-16 2022-09-06 江苏欧辉照明灯具有限公司 一种防爆灯具用灯罩检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3693A (en) * 1987-03-13 1988-09-27 Canadian A.S.E. Limited Seat release mechanism
US4865377A (en) * 1987-12-31 1989-09-12 Knusaga Corporation Seat riser
US4971379A (en) * 1989-05-08 1990-11-20 Hoover Universal, Inc. Vehicle seat latch with take-up mechanism
JP2002067748A (ja) * 2000-08-28 2002-03-08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EP1586484A2 (de) * 2004-04-17 2005-10-19 KEIPER GmbH & Co. KG Schliessvorrichtung in einem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1117A (en) * 1960-10-31 1963-03-12 Gen Motors Corp Closure latch
US3239260A (en) * 1961-01-30 1966-03-08 Modern Metal Products Co Combination hood latch and safety catch
US3630557A (en) * 1970-05-26 1971-12-28 Harold W Pierce Hood latch
JPS6159756U (zh) * 1984-09-08 1986-04-22
US4756563A (en) * 1986-08-11 1988-07-1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door latch
JPH10324182A (ja) 1997-05-26 1998-12-08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の脱着機構
IT1296288B1 (it) * 1997-07-31 1999-06-21 Roltra Morse Spa Serratura per una porta di un autoveicolo con elementi di appoggio cedevoli.
JPH11123971A (ja) 1997-10-27 1999-05-11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取付構体
FR2791386B1 (fr) * 1999-03-23 2001-06-08 Valeo Securite Habitacle Serrure pour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US6152500A (en) * 1999-06-11 2000-11-2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elf-aligning latch
US7246840B2 (en) * 2003-01-31 2007-07-24 Valeo Electrical Systems, Inc. Vehicle liftgate window component module
BR112013032243B1 (pt) * 2011-06-17 2021-02-09 Ts Tech Co., Ltd. dispositivo de travamento para veículos
CN103814184B (zh) * 2011-08-08 2015-08-19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闩锁装置
WO2013021679A1 (ja) 2011-08-08 2013-02-14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ロック装置
JP5982687B2 (ja) * 2012-10-31 2016-08-31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JP6209765B2 (ja) * 2013-07-26 2017-10-11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3693A (en) * 1987-03-13 1988-09-27 Canadian A.S.E. Limited Seat release mechanism
US4865377A (en) * 1987-12-31 1989-09-12 Knusaga Corporation Seat riser
US4971379A (en) * 1989-05-08 1990-11-20 Hoover Universal, Inc. Vehicle seat latch with take-up mechanism
JP2002067748A (ja) * 2000-08-28 2002-03-08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EP1586484A2 (de) * 2004-04-17 2005-10-19 KEIPER GmbH & Co. KG Schliessvorrichtung in einem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30789B2 (ja) 2015-12-09
US9855863B2 (en) 2018-01-02
JP2013209032A (ja) 2013-10-10
US20130259565A1 (en) 2013-10-03
CN103358939A (zh) 201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8939B (zh) 锁定装置
KR101264953B1 (ko) 차량용 손잡이
TWI418487B (zh) 自行車底部托架組件與用於此組件之接頭裝置
CN203783288U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CN101725299B (zh) 车辆用限止器式车门铰链装置
CN102905952B (zh) 弹性体
US20140241795A1 (en) Steering Arrangement
JP4735974B2 (ja) 自在継手のヨークとシャフトとの結合構造
KR101743660B1 (ko) 헤드레스트 지지 구조
JP2007136211A (ja) 自動車座席の背もたれ用傾斜調節金具
JP5729970B2 (ja)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US8720847B2 (en) External articulation mechanism with a noise-dampening support element
CN101213348A (zh) 转接器以及使电机与车身部件的传动交接面相连接的方法
WO2014045933A1 (ja) 乗物用ラッチ装置
CN102336151A (zh) 铰链机构和含该机构的汽车座椅
GB2503092A (en) Child safety seat
JP2549817Y2 (ja) マウントプレート及びガスケットが一体化された油圧式テンショナ
JP5243846B2 (ja) ラックブッシュ
KR101477864B1 (ko) 자동차의 전기식 동력 보조 조향장치
WO2012129624A1 (pt) Bronzina flangeada
CN103797252A (zh) 螺母旋转防止结构
JP2009142484A (ja) バックバネの取付け構造
AU2019381404A1 (en) Winding shade device
JP2013011061A (ja) ロック装置
JP4724129B2 (ja) 車輪止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