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5256A -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5256A
CN103345256A CN2013102661771A CN201310266177A CN103345256A CN 103345256 A CN103345256 A CN 103345256A CN 2013102661771 A CN2013102661771 A CN 2013102661771A CN 201310266177 A CN201310266177 A CN 201310266177A CN 103345256 A CN103345256 A CN 103345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nion
relative
control
star
key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6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5256B (zh
Inventor
段佳佳
刘玉梅
卢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yue Instru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yue Instru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yue Instru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yue Instrument Factory
Priority to CN2013102661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45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45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5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5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52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定伴飞点附近的长期伴飞控制和不同伴飞点之间的位置转移控制两部分内容。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伴飞、逼近及撤退等控制问题,实现了两个航天器之间相对伴飞形态的建立和保持,为开展近距离空间任务提供了条件。

Description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具体涉及到多航天器之间的伴飞及编队飞行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小卫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为空间领域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由多颗小卫星通过一定构型组成编队以取代原有的单颗复杂卫星来完成任务已是未来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与传统的单颗复杂大卫星相比较,由多颗小卫星通过编队组成的“虚拟卫星”可以在功能上取代甚至超越原来的单颗复杂大卫星,同时具有低成本、强适应性、高可靠性等一系列的优势。
最简单的编队飞行技术即两星保持在一定距离进行伴飞,目前的航天实践中,一般采用地面控制的方法来实现空间航天器的伴飞状态建立及维持,也有极少数航天器采用了基于Hill方程或实时闭环控制的伴飞控制方案,基于Hill方程的控制方案以线性化的相对动力学方程为基础进行控制律设计,该方案不足之处在于伴飞距离不能太远,否则线性化误差将会很大而导致控制精度不高;基于实时闭环控制律的伴飞控制方案可以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但燃料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实现航天器间的伴飞及位置转移控制,同时不受两星相对距离的限制,且较节省燃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转移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轨道平面内的伴飞椭圆大小,相对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控制,使其维持在设定的伴飞点附近;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轨道法向的相对运动振幅进行控制,使其在伴飞过程中法向相对距离越小越好,即保持在0附近。
步骤二、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相对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控制,使其保持在给定值附近,使追踪星逐渐从初始伴飞点转移到另外一个伴飞点附近;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轨道法向的相对运动振幅进行控制,使追踪星在转移过程中轨道法向相对距离保持在0附近。
所述的步骤一中,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算法具体如下:
1)对平面内伴飞形态进行测量,若伴飞椭圆大小大于设定阈值,则进行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差值实现对椭圆大小的控制;
2)对平面内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测量,若漂移速度大于设定阈值,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半长轴差值实现对中心点漂移速度的控制;
3)半长轴、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差值的控制采用aeω联合控制方式。
4)对平面法向振幅进行测量,若大于设定阈值,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差值实现对法向振幅的控制;
5)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差值的控制采用Ωi联合控制方式。
所述的步骤二中,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算法具体如下:
1)设定从初始伴飞到目标伴飞点的漂移速度,并对平面内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测量,若漂移速度与设置值差值大于设定阈值,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半长轴差值来增大或减小中心点漂移速度;
2)对平面内伴飞形态进行测量,若伴飞椭圆大小大于设定阈值,则进行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差值实现对椭圆大小的控制;
3)半长轴、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差值的控制采用aeω联合控制方式;
4)对平面法向振幅进行测量,若大于设定阈值,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差值实现对法向振幅的控制;
5)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差值的控制采用Ωi联合控制方式。
上述例如步骤一、步骤二,及1)~5)的排列序号,不是对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各控制算法应用顺序的绝对限定。上述的各个步骤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实施或进行先后调整的。
本发明上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解决了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伴飞、逼近及撤退等控制问题,实现了两个航天器之间相对伴飞形态的建立和保持,为开展近距离空间任务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中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给定伴飞点附近的长期伴飞控制和不同伴飞点之间的位置转移控制两部分内容。
1、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
包含: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轨道平面内的伴飞椭圆大小,相对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控制,使其维持在设定的伴飞点附近;以及,轨道面外的相对伴飞控制,即,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轨道法向的相对运动振幅进行控制,使其在伴飞过程中法向相对距离越小越好,例如保持在0附近。
1)平面内相对运动轨迹控制
参见图1所示,首先在伴飞点附近设定伴飞区域,当飞行器漂出区域左边界,则进行aeω联合控制(下文第3点会对此再做详细说明),将飞行器半长轴调至比目标星低Δa,使其逐渐向右边界运动;当飞行器漂出区域右边界,同样利用aeω联合控制,将飞行器半长轴调至比目标星高Δa,使其逐渐向左边界运动。Δa决定了相对椭圆中心点的漂移速度,要维持较长的控制周期,可将Δa设定为较小的值。Δa与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的关系如下:
其中:
Figure 179905DEST_PATH_IMAGE002
是目标星轨道角速度。
在伴飞过程要将两星(追踪星和目标星)的偏心率e和纬度幅角ω控到一致,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参数的差值决定了两星相对伴飞椭圆的大小,差值越小伴飞椭圆越小,越有利于跟瞄的搜索捕获目标;差值越大伴飞椭圆越大,则无法保证目标一轨之内始终在跟瞄视场中。相对运动椭圆短半轴
Figure 559065DEST_PATH_IMAGE003
与两星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的差值的关系如下:
Figure 923051DEST_PATH_IMAGE004
Figure 283625DEST_PATH_IMAGE005
Figure 982328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
Figure 305042DEST_PATH_IMAGE008
是追踪星半长轴、偏心率、近地点幅角;
Figure 523982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759791DEST_PATH_IMAGE011
是目标星偏心率、近地点幅角。
2)平面法向相对振幅控制
轨道平面外运动独立于轨道平面内,为幅值恒定的周期振荡运动,最大振幅与相对轨道要素的关系为:
Figure 67591DEST_PATH_IMAGE013
Figure 163723DEST_PATH_IMAGE014
其中:
Figure 750694DEST_PATH_IMAGE015
是追踪星升交点赤经、倾角;
Figure 817056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712068DEST_PATH_IMAGE018
是目标星升交点赤经、倾角。
所述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差值的控制采用Ωi联合控制方式(下文第4点会对此再详细说明)。
2、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
包含:相对伴飞点转移控制,即,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相对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控制,轨道面内使其保持在给定值附近,使追踪星从初始伴飞点逐渐转移到另外一个伴飞点附近;以及,轨道面外对运动振幅进行控制,使追踪星在转移过程中轨道法向相对距离保持在0附近。
1)平面内相对运动轨迹控制
参见图2所示,从初始伴飞点到下一伴飞点的位置转移控制,方法是将追踪星的半长轴控制到比目标星低或高Δa,使其逐步向下一伴飞点漂近。当达到新的伴飞点后,在该点伴飞区域内再进行伴飞控制。
在转移过程要将两星的偏心率e和纬度幅角ω控到一致,以使径向相对位置保持在设定的阈值之内。亦通过aeω联合控制方式实现。
2)平面法向相对振幅控制
与上文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中的控制1-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3、aeω联合控制算法
设追踪星飞行时的轨道半长轴、偏心率和纬度幅角分别为
Figure 961784DEST_PATH_IMAGE019
,而轨道控制目标值为,设追踪星轨道角速度
Figure 319133DEST_PATH_IMAGE021
Figure 202906DEST_PATH_IMAGE022
是追踪星圆轨道速度,则轨道要素调整量
Figure 256313DEST_PATH_IMAGE023
Figure 158410DEST_PATH_IMAGE024
Figure 639070DEST_PATH_IMAGE025
为:
Figure 243095DEST_PATH_IMAGE026
1)当的情况
假定第一次速度增量位置为
Figure 856796DEST_PATH_IMAGE028
,则第一次速度增量是完全确定的,即
Figure 321407DEST_PATH_IMAGE029
第二次速度增量是
Figure 366723DEST_PATH_IMAGE030
第二次速度增量位置
Figure 824250DEST_PATH_IMAGE031
满足
Figure 373043DEST_PATH_IMAGE032
两次速度增量同号,即当
Figure 772669DEST_PATH_IMAGE033
时同为加速,当
Figure 39702DEST_PATH_IMAGE034
时同为减速。
2)当的情况
为满足两次速度增量绝对值和最小,则两次速度增量大小和施加位置是完全可以确定的,第一次速度增量为
Figure 517268DEST_PATH_IMAGE036
第一次速度增量的纬度幅角
Figure 776211DEST_PATH_IMAGE037
满足
Figure 592857DEST_PATH_IMAGE038
第二次速度增量为
Figure 329869DEST_PATH_IMAGE039
第二次施加速度增量时的卫星纬度幅角满足
Figure 600542DEST_PATH_IMAGE041
两次速度增量异号,即当
Figure 638906DEST_PATH_IMAGE042
时,第一次轨控为加速,第二次必定为减速;当
Figure 179608DEST_PATH_IMAGE043
时,第一次为减速,第二次肯定为加速。并且两次速度增量的施加位置,即卫星纬度幅角正好相差
Figure 636129DEST_PATH_IMAGE044
3)当的情况
利用一次切向速度增量即可同时调整
Figure 762533DEST_PATH_IMAGE046
,此时施加速度增量的位置亦是已知的,即
Figure 152932DEST_PATH_IMAGE047
4、Ωi联合控制算法
设追踪星飞行时的轨道半长轴、升交点赤经、倾角、轨道角速度分别为
Figure 713227DEST_PATH_IMAGE048
Figure 219294DEST_PATH_IMAGE049
Figure 248561DEST_PATH_IMAGE050
Figure 131067DEST_PATH_IMAGE051
,而轨道控制目标值为
Figure 545868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800000DEST_PATH_IMAGE018
,则根据倾角差和升交点赤经差计算相对倾角矢量
Figure 300252DEST_PATH_IMAGE052
计算控制速度增量
Figure 6488DEST_PATH_IMAGE054
及施加控制相位角
Figure 916675DEST_PATH_IMAGE055
Figure 153490DEST_PATH_IMAGE056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方法,用以实现航天器间追踪星在给定伴飞点附近的伴飞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含:
轨道面内的相对伴飞控制,即,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轨道平面内的伴飞椭圆大小,相对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控制,使追踪星维持在设定的伴飞点附近;
轨道面外的相对伴飞控制,即,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轨道法向的相对运动振幅进行控制,使追踪星在伴飞过程中法向相对距离保持在0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
对平面内伴飞形态进行测量,若伴飞椭圆大小大于设定阈值,则通过调整追踪星偏心率
Figure 293355DEST_PATH_IMAGE001
与目标星偏心率的差值,及追踪星近地点幅角与目标星近地点幅角
Figure 765815DEST_PATH_IMAGE004
的差值,实现对椭圆大小的控制:
以及,对平面内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测量,若漂移速度大于设定阈值,通过调整追踪星半长轴
Figure 710638DEST_PATH_IMAGE005
与目标星半长轴
Figure 63121DEST_PATH_IMAGE006
的差值实现对中心点漂移速度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半长轴、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差值的控制采用aeω联合控制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对平面外振幅进行测量,若大于设定阈值,通过调整追踪星倾角
Figure 379571DEST_PATH_IMAGE007
与目标星倾角的差值,及追踪星升交点赤经
Figure 113489DEST_PATH_IMAGE009
和目标星升交点赤经
Figure 586059DEST_PATH_IMAGE010
的差值,实现对法向振幅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差值的控制采用Ωi联合控制方式。
6.一种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方法,用以实现追踪星在不同伴飞点之间的位置转移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含:
相对伴飞点转移控制,即,基于相对轨道要素控制律对相对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控制,轨道面内使其保持在给定值附近,使追踪星从初始伴飞点逐渐转移到另外一个伴飞点附近;
轨道面外对运动振幅进行控制,使追踪星在转移过程中轨道法向相对距离保持在0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
设定从初始伴飞到目标伴飞点的漂移速度,并对平面内伴飞椭圆中心点漂移速度进行测量,若漂移速度与设置值差值大于设定阈值,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半长轴差值来增大或减小中心点漂移速度,
以及,对平面内伴飞形态进行测量,若伴飞椭圆大小大于设定阈值,则进行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差值实现对椭圆大小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半长轴、偏心率和近地点幅角差值的控制采用aeω联合控制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对平面法向振幅进行测量,若大于设定阈值,通过调整追踪星与目标星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差值实现对法向振幅的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位置转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差值的控制采用Ωi联合控制方式。
CN201310266177.1A 2013-06-28 2013-06-28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45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6177.1A CN103345256B (zh) 2013-06-28 2013-06-28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6177.1A CN103345256B (zh) 2013-06-28 2013-06-28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5256A true CN103345256A (zh) 2013-10-09
CN103345256B CN103345256B (zh) 2016-04-13

Family

ID=4928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61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45256B (zh) 2013-06-28 2013-06-28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4525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8980A (zh) * 2014-01-08 2014-04-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器相对轨道的控制方法
CN105486305A (zh) * 2014-09-17 2016-04-13 上海新跃仪表厂 一种估计加速度计漂移的近程相对导航滤波方法
CN105512374A (zh) * 2015-11-30 2016-04-20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同轨道面内自然伴飞条件下的卫星观测轨道设计方法
CN105912020A (zh) * 2016-05-26 2016-08-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弱稳定边界区域内航天器编队飞行方法
CN104317303B (zh) * 2014-10-10 2016-09-2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航天器编队维持或绕飞撤离的控制方法
CN106815400A (zh) * 2016-12-13 2017-06-09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调轨方案自动化设计方法
CN109459041A (zh) * 2018-11-27 2019-03-12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纳星群变迁规划与控制方法
CN114537714A (zh) * 2022-02-28 2022-05-2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一种高轨卫星变轨调控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2335A (en) * 1992-06-02 2000-08-15 Mobile Communications Holdings, Inc. Elliptical orbit satellite, system, and deployment with controllable coverage characteristics
US20100105321A1 (en) * 2006-11-13 2010-04-29 Steven Martin Hudson Aircraft and conductive bodies
CN102991728A (zh) * 2012-12-27 2013-03-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航天器间相对运动特征量的伴飞初始化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2335A (en) * 1992-06-02 2000-08-15 Mobile Communications Holdings, Inc. Elliptical orbit satellite, system, and deployment with controllable coverage characteristics
US20100105321A1 (en) * 2006-11-13 2010-04-29 Steven Martin Hudson Aircraft and conductive bodies
CN102991728A (zh) * 2012-12-27 2013-03-2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航天器间相对运动特征量的伴飞初始化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山等: "卫星远距离伴飞的变结构控制", 《航天控制》, vol. 25, no. 6, 15 December 2007 (2007-12-15), pages 56 - 61 *
孟鑫等: "编队飞行卫星相对运动的零J_2摄动条件",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4, no. 2, 29 February 2004 (2004-02-29), pages 219 - 223 *
李俊峰等: "编队卫星相对运动描述方法综述", 《宇航学报》, vol. 29, no. 6, 30 November 2008 (2008-11-30), pages 1689 - 1694 *
殷建丰等: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航天器相对运动碰撞分析", 《宇航学报》, vol. 32, no. 2, 30 November 2010 (2010-11-30), pages 311 - 320 *
韩潮等: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椭圆轨道卫星相对运动研究", 《宇航学报》, vol. 32, no. 12, 23 August 2011 (2011-08-23), pages 2244 - 2258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8980A (zh) * 2014-01-08 2014-04-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器相对轨道的控制方法
CN103728980B (zh) * 2014-01-08 2016-08-3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器相对轨道的控制方法
CN105486305A (zh) * 2014-09-17 2016-04-13 上海新跃仪表厂 一种估计加速度计漂移的近程相对导航滤波方法
CN105486305B (zh) * 2014-09-17 2018-12-28 上海新跃仪表厂 一种估计加速度计漂移的近程相对导航滤波方法
CN104317303B (zh) * 2014-10-10 2016-09-21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航天器编队维持或绕飞撤离的控制方法
CN105512374A (zh) * 2015-11-30 2016-04-20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同轨道面内自然伴飞条件下的卫星观测轨道设计方法
CN105512374B (zh) * 2015-11-30 2019-02-01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同轨道面内自然伴飞条件下的卫星观测轨道设计方法
CN105912020A (zh) * 2016-05-26 2016-08-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弱稳定边界区域内航天器编队飞行方法
CN106815400A (zh) * 2016-12-13 2017-06-09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调轨方案自动化设计方法
CN106815400B (zh) * 2016-12-13 2020-04-21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调轨方案自动化设计方法
CN109459041A (zh) * 2018-11-27 2019-03-12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微纳星群变迁规划与控制方法
CN114537714A (zh) * 2022-02-28 2022-05-2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一种高轨卫星变轨调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5256B (zh)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5256A (zh) 基于相对轨道要素的相对伴飞和位置转移控制方法
CN107544262B (zh) 一种运载火箭自适应精确回收控制方法
CN106021628A (zh) 一种运载火箭垂直返回弹道设计方法
CN107168372B (zh) 基于在轨参数辨识和偏置的卫星跟飞长期摄动补偿方法
CN102880187A (zh) 一种跳跃式再入飞行器初次再入段横向制导方法
CN105539884B (zh) 一种卫星偏航控制导引方法
CN103257653A (zh) 一种基于燃料消耗优化的卫星编队构形控制方法
CN104615144A (zh) 基于目标规划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在线优化方法
CN103472849B (zh) 基于闭环模式合作目标跟踪的卫星姿态机动跟踪方法
CN106292701B (zh) 一种基于扰动补偿思想的rlv进场着陆段制导律获取方法
CN111306989A (zh) 一种基于平稳滑翔弹道解析解的高超声速再入制导方法
CN109657256B (zh) 一种高精度弹道式再入标称返回轨道仿真方法
CN105511490A (zh) 一种静止轨道卫星位置保持-角动量卸载联合控制方法
CN104249816A (zh) 非合作目标绕飞悬停的姿轨协同控制方法
CN110733670B (zh) 一种短航程低过载的再入轨迹设计方法
CN109269504B (zh) 一种具有末端约束的姿态机动路径规划方法
CN104656661A (zh) 一种公务机下降着陆控制方法
CN103662090A (zh) 一种智能动力下降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CN104980236A (zh) 低轨卫星Ka频段数据接收系统跟踪性能的测试方法
CN107506505B (zh) 高精度地月自由返回轨道设计方法
CN108614575A (zh) 一种卫星静止轨道定点位置调整方法
CN106200664B (zh) 一种适应长时间失控的姿态控制方法
CN107102547A (zh) 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rlv着陆段制导律获取方法
CN103818564B (zh) 一种采用小推力的航天器轨道维持与对地定向姿态保持一体化控制方法
CN112849434B (zh) 一种圆轨道卫星过顶时刻计算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