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5985A - 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5985A
CN103325985A CN2013100851625A CN201310085162A CN103325985A CN 103325985 A CN103325985 A CN 103325985A CN 2013100851625 A CN2013100851625 A CN 2013100851625A CN 201310085162 A CN201310085162 A CN 201310085162A CN 103325985 A CN103325985 A CN 103325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mponent
lea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electrode bod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51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本龙一
寺田贵洋
山本晋聪
小池升
和田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25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5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61Hollow metallic terminals, e.g. terminal bush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4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leads or ta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具备:电极体,具有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在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之间设置的绝缘性的分隔件;导线,与上述电极体电连接;以及金属制的端子,具有凹部,上述凹部和上述导线在某一点电连接。

Description

电池
本申请以于2012年3月22日申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66061号的优先权的利益为基础,且求取该利益,其全部内容通过援引而包含于本发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动汽车、复合式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的电源或者电气设备的电源,二次电池被广泛使用。例如,作为非水类二次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高输出、高能量密度,因此作为电动汽车等的电源而备受瞩目。
一般情况下,二次电池作为单元而构成,该单元具备:利用铝等形成为偏平的矩形箱状的外装容器;与电解液一起收纳于该外装容器内的电极组;以及设置于外装容器并且与电极组连接的电极端子。
此外,为了实现高容量化、高输出化,使用将多个单元排列配置在壳体内并将这些单元并联或者串联地连接的组电池、或者在该组电池上安装电路的二次电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地连接端子与电极体的导线的电池。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具备:电极体,具有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设置于上述正极板和上述负极板之间的绝缘性的分隔件;导线,与上述电极体电连接;以及金属制的端子,具有凹部,上述凹部与上述导线在某一点电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高精度地连接端子与电极体的导线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上述二次电池装置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上述二次电池装置的端子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4A以及图4B是示出上述二次电池装置的组装工序(assemblingsteps)以及构造的说明图。
图5A以及图5B是示出上述二次电池装置的组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6A以及图6B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组装工序以及构造的说明图。
图7A以及图7B是示出图6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组装工序以及构造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图6的该二次电池装置的端子部分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再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组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焊接工序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图9的二次电池装置的密封工序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图9的二次电池装置的端子的构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5A以及图5B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箭头X、Y、Z分别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此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适当放大、缩小或者省略结构并加以示出。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即电池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二次电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二次电池装置的端子部分的与图1的A-A剖面对应的图。图4A以及图4B是示出二次电池装置的组装工序(assembling steps)以及构造的与图1的B-B剖面对应的图。图5A以及图5B是与图1的A-A剖面对应的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作为电池的二次电池装置1具备:在内部形成分隔成多个的空间的电池壳体11;以及与非水电解液一起收纳于电池壳体11内的多个电极组12,作为组电池而构成,该组电池一体地具有分别作为二次电池发挥功能的多个二次电池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组12分别具有包括如下部分的结构:电极体,具有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在正极板以及负极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性的分隔件;以及导线(リード),例如图2的正极导线22a、负极导线22b,与该电极体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分别电连接。
电池壳体11具备下侧的第1壳体件13和上侧的第2壳体件14,且构成为矩形状的箱形。如后所述那样,通过将第1壳体件13和第2壳体件14接合并密封,在电池壳体11的内部形成收纳非水电解液和多个电极组12的密闭空间。
作为第1壳体件13以及第2壳体件14所使用的树脂材料,优选使用热塑性(具有非结晶性)树脂、例如使用作为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的变性PPE。
第1壳体件13构成为具有板状的盖体13a,该盖体13a是树脂成形品且构成为矩形状,构成堵塞第2壳体件14的上部开口的顶壁。第1壳体件13液密地密封电池壳体11内的收纳部11a,并且借助电绝缘而发挥防止短路的功能。
第1壳体件13通过嵌入成形将多个端子15一体地装备于盖体13a而成形。此处,一体成形有与所收纳的电极组12的正极以及负极的导线22a、22b分别对应的数量的端子15。
各端子15配置成,在将第1壳体件13定位于第2壳体件14上的同时,各端子15与电极组12的正极以及负极的导线22a、22b上分别对应。
如图3所示,端子15例如由铝等的金属材料构成。各端子15例如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构成为一体地具有圆筒状的侧部15a和圆形状的底部15b,在与正极导线22a、负极导线22b的接合部位上朝内侧凹陷而形成,并形成中空的圆形状的凹部15c。
端子15的侧部15a的外周面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地成形于树脂制的第1壳体件上,由此端子15被接合保持。底部15b由与侧部15a相比内外方向(箭头Z方向)的厚度较小地构成的薄部构成,能够通过凹部15c从外侧表面对底部15b进行激光焊接等的焊接处理。
另外,优选激光焊接描绘圆而进行,因而,此处,优选底部15b的构造为圆形状。激光处理为大致圆形状的焊接痕迹并不限定于圆形,也可以采用椭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
此处,作为一例,第1壳体件13的盖体13a的板厚t1设定为4mm左右,端子15的侧部15a的Z方向厚度t2设定为10mm左右,凹部15c的内径d1设定为7mm左右,底部15b的Z方向厚度t3设定为0.5mm左右。
端子15贯通第1壳体件的盖体13a,Z方向一端朝第1壳体件的外侧突出而与母线18及外部端子连接,并且另一端朝内侧突出而与电极组12连接。
进而,在第1壳体件13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注液孔16a,并且设置有堵塞注液孔16a的密封体16。此外,在第1壳体件13上设置有气体排出阀等。气体排出阀由将盖体的一部分减薄到大约一半左右的厚度的薄壁部构成。因异常模式等而在壳体内持续产生气体,当内压上升至规定值以上时,气体排出阀开放而使内压下降,由此防止破裂等的不良情况。
如图1、图2以及图4A以及图4B所示,第2壳体件14是树脂成形品,具备:构成为在上部具有开口的矩形的箱形状的外廓部14a;在外廓部14a的内侧沿第1方向(图中X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的分隔板14b;设置于外廓部14a的上部开口缘的支承部14c;以及加强支承部14c的肋14d,第2壳体件14通过注塑成形等而一体构成。
外廓部14a构成为具有沿着多个电极组12的收纳部11a的箱形状,一端侧、即图中上部开口。
分隔板14b以将外廓部14a的内部空间沿Y方向分隔成多个、并列形成与电极组12的数量对应的数量的收纳部11a的方式并列配置。此处,形成ZY平面的11张分隔板14b沿X方向并列设置。分隔板14b发挥电极组12的定位功能、以及防止电极组12间或者部件间的短路的功能。利用分隔板14b在外廓部14a的内侧并列形成相互被分隔开并且一端开口的多个收纳部11a。各收纳部11a形成为与电极组12的形状对应的细长的矩形状,沿着电池壳体11的宽度方向、即Y方向收纳电极组12。
支承部14c分别设置于外廓部14a的开口缘且是宽度方向两端,构成为朝外侧突出的板状。支承部14c在开口缘的Y方向两侧遍及X方向全长而形成,构成为在其上分别支承正极导线22a、负极导线22b。在收纳部11a配置有电极组12的状态下,在支承部14c上载置有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的状态下,在盖体13a和支承部14c之间夹持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肋14d构成为连结外廓部14a外表面和支承部14c的下侧面的三角形的板状,对支承部14c进行加强。
电极组12具备:作为电极体的线圈21;以及在线圈21的两侧分别引出且与两端的集电体22连接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
线圈21例如通过在正极板以及负极板之间夹装绝缘性的分隔件(未图示)而将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呈旋涡状卷起进而朝径向压缩,从而形成为偏平的矩形状。此处,例如作为线圈21的正极材料使用钴酸锂,作为负极材料使用钛酸锂(LTO)。
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一体地设置于与线圈21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连接并且朝线圈21的两端引出的集电体22,例如由铝、铜等的金属材料构成。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形成为以与线圈21相比朝上方伸出且与线圈21相比朝电池壳体11的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弯曲的板状。在该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上连接有端子15的底部15b。
在形成于电池壳体11内的收纳部11a中分别配置有线圈21的状态下,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朝外侧突出而被夹持在支承部14c和盖体13a之间,且与底部15b连接。
多个电极组12在相邻的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和负极导线22b交替排列的方向上排列。多个电极组12经由端子15利用作为导电性部件的多条母线18例如串联地电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以将12个电极组12的邻接的电极串联地连接的方式将11条母线18配置于规定位置而与第1壳体件13一体形成。
多条母线18由导电材料、例如铝、铜、青铜等的金属板部件构成,一体地具有一对端子部18a、18b。母线18的一方的端子部18a与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电连接,另一方的端子部18b与相邻的电极组12的负极导线22b电连接,将这些端子部18a、18b电连接。12个电极组12通过多条母线18串联地连接。另外,多个电极组12并不限定于串联地连接,也可以并联地连接。
在多个电极组12中的位于排列的一端的电极组12的负极导线22b以及位于排列的另一端的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上分别连接端子15,该端子15作为外部输出端子发挥功能。
进而,在第1壳体件13的外侧设置有母线18、包括电压控制部、电压检测器、温传感器等的未图示的电池监视基板,并且安装有覆盖各母线18及电池监视基板的未图示的盖。
以下,参照图4A以及图4B、图5A以及图5B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4A以及图4B、图5A以及图5B所示,作为组装工序,首先,将各个电极组12分别从上部开口插入到下侧的第2壳体件14的各收纳室中,由此将电极组12配置于第2壳体件14。此时,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配置且支承于在第2壳体件14的两侧部形成的支承部14c上。
此时,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分别与一体地设置于第2壳体件14的端子15连接,如图3、图5A以及图5B所示,同时完成端子部分的电连接和接合保持。
接着,进行激光焊接等的焊接处理,将端子15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接合。此处,如图3所示,能够从壳体11的外侧通过凹部15c对形成为薄壁的底部15b进行焊接处理,能够容易地实现可靠的接合处理。另外,在经由该焊接工序而制造成的电池中,在底部15b的外侧面、即图中上面形成有焊接处理痕迹。例如,此处,在底部15b的外侧面沿着圆形的处理轨迹形成有焊接痕迹。此外,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与端子15的接合部分在相比线圈21朝外侧离开的位置处由支承部14c从下方支承,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焊接处理并且能够避免激光照射等的焊接处理对线圈21造成影响。
接着,利用加热熔敷等将第1壳体件13和第2壳体件14的开口缘接合并密封。
之后,依次进行电解液注入、初始充放电等的各种处理,最后,利用母线18将朝壳体11外突出的端子15间串联地连接,完成作为组电池的二次电池装置1。
根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以及二次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即,将金属制的端子15一体地设置于树脂制的第1壳体件13,在与导线对应的部位具有凹部15c,通过形成这样的构造,能够同时进行电池壳体11的组装工序和端子部分的连接,并且能够从电池壳体11的外侧进行焊接等的接合处理。此外,能够将凹部15c形成为薄壁,并能够将侧部15a的外周面形成为较大,因此,能够形成为如下构造:确保嵌入成形中的与树脂制的壳体件13的接合性,并且容易从外侧将底部15b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接合。
此外,由于形成为在壳体11侧一体地具有端子15的构造,所以在壳体11内的收纳部11a中直接配置多个电极组12,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在与壳体11的组装时同时与端子15电连接,因此也能够减少组装零件的件数,能够高精度地维持并简化组装工序。
此外,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与端子15的接合部分朝两侧突出地设置,在相比线圈21朝外侧离开的位置处由支承部14c从下方支承,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焊接处理,并且能够避免激光照射等的焊接处理对线圈21造成影响。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6A以及图6B至图8对作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二次电池装置2的制造方法以及构造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箭头X、Y、Z分别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此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适当放大、缩小或者省略结构并加以示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端子115的构造,也可以代替薄壁的凹部15c而具备在内外方向、即箭头Z方向贯通的孔部115c,并且,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朝宽度方向内侧弯曲,在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上形成连接器23,该连接器23插入孔部115c中而被连接。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壳体件113侧设置分隔板113b而构成收纳部11a,利用第2壳体件114堵塞收纳部11a。其他的构造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共通的说明。
图6A以及图6B、图7A以及图7B是示出二次电池装置2的组装工序以及构造的说明图,图8是放大示出二次电池装置2的端子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6B以及图7B所示,二次电池装置2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1同样,具备:在内部形成被分隔成多个的空间的电池壳体11;以及与非水电解液一起收纳于电池壳体11内的多个电极组12,作为组电池而构成,该组电池一体地具有分别作为二次电池发挥功能的多个二次电池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的实施方式同样,电极组12分别具有包括如下部分的结构:电极,具有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在正极板以及负极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性的分隔件;以及例如图2、图6A以及图6B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电池壳体11具备下侧的第1壳体件和上侧的第2壳体件14,且构成为矩形状的箱形。第1壳体件和第2壳体件14相互组装且密封,由此,在电池壳体11的内部形成收纳非水电解液和多个电极组12的密闭空间。
作为第1壳体件13以及第2壳体件14所使用的树脂材料,优选使用具有非结晶性的热塑性树脂,例如使用作为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的变性PPE。
第1壳体件13具备:构成为在下部具有开口的矩形的箱形状的外廓部113a;以及在外廓部113a的内侧沿第1方向即图中X方向并列设置多个的分隔板113b,第1壳体件13通过注塑成形等而一体构成。外廓部113a构成为沿着多个电极组12的形状,另一端侧、即图中下部开口。
分隔板113b并列配置成,沿Y方向将外廓部113a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并列形成与电极组12的数量对应的数量的收纳部11a。此处,形成ZY平面的11张分隔板113b沿X方向并列设置。分隔板113b发挥电极组12的定位功能、防止电极组12间或者部件间的短路的功能。利用分隔板113b在外廓部113a的内侧并列形成相互被分隔开且下方开口的多个收纳部11a。各收纳部11a形成为与电极组12的形状对应的细长的矩形状,沿着电池壳体11的宽度方向、即Y方向收纳电极组12。
外廓部113a的底部113c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地成形多个端子15。此处,一体成形与所收纳的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的连接器23分别对应的数量的端子15。
各端子15配置成,在将电池组12定位于第1壳体件113的同时,配置成将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上的连接器23分别插入到各端子15的孔部115c中。
端子15例如由铝、铜等的金属材料构成。各端子15例如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具有构成为圆筒状的侧部115a,在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的接合部位形成有将内外贯通的孔部115c。端子15的侧部115a的外周面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地成形于树脂制的第1壳体件13。端子15贯通第1壳体件13的底部113c,Z方向一端朝第1壳体件13的外侧突出而与母线18及外部端子连接。
如图8所示,各电极组12具备线圈21以及在线圈21的两侧分别引出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线圈21例如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正极板以及负极板之间夹装绝缘性的分隔件(未图示)而将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呈旋涡状卷起进而朝径向压缩,由此形成为偏平的矩形状。此处,例如作为线圈21的正极材料使用钴酸锂,作为负极材料使用钛酸锂(LTO)。
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分别一体地设置于与线圈21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连接且朝两端引出的集电体22,例如由铝、铜等的金属材料构成。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形成为与线圈21相比朝上方伸出且在比线圈21靠上侧的位置朝电池壳体11的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板状。在该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上,在上方形成有朝第1壳体件13侧突出的圆柱状的连接器23。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器23插入到孔部115c中且与孔部115c的内表面接合,由此完成端子15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的电连接。
第2壳体件14构成为具有板状的盖体114a,该盖体114a形成为矩形状且堵塞第1壳体件13的下部开口,该第2壳体件14液密地密封电池壳体11内的收纳部11a。
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1同样,二次电池装置1的多个电极组12在相邻的电极组12的正极的导线22a和负极的导线22b交替地排列的方向上排列。多个电极组12经由端子15利用作为导电性部件的多条母线18例如串联地电连接。
以下,参照图6以及图6B、图7A以及图7B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6A以及图6B、图7A以及图7B所示,作为组装工序,首先,将各个电极组12分别从下部开口插入到上侧的第1壳体件13的各收纳部11a中,由此将电极组12配置在第1壳体件13内。此时,在各个正极导线22a上以及负极导线22b上,朝上方突出的连接器23分别插入到一体地设置于第1壳体件13的端子15的孔部115c中,同时完成端子15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的电连接和接合。
接着,进行激光焊接等的焊接处理,将端子15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接合。
此处,能够从壳体11的外侧通过孔部115c对接合部分进行焊接处理,能够容易实现可靠的接合处理。另外,在经由该焊接工序而制造成的电池中,在孔部115c周围的外侧面、即图中上面形成有焊接处理痕迹。
接着,以堵塞第1壳体件13的下部开口的方式配置第2壳体件14,利用加热熔敷等接合并密封开口缘。进而,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依次进行电解液注入、初始充放电等的各种处理,最后,利用母线18将朝壳体11外突出的端子15间串联地连接,完成作为组电池的二次电池装置2。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2以及二次电池装置2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将金属制的端子15一体地设置于树脂制的第1壳体件13,在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的连接器23对应的部位具有孔部115c,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构造,能够同时进行电池壳体11的组装工序和端子部分的连接,并且能够从电池壳体11的外侧进行焊接处理。此外,形成为在壳体11侧一体地具有端子15的构造,因此在壳体11内的收纳部11a直接配置多个电极组12,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在与壳体11的组装时同时与端子15电连接,因此也能够减少组装零件的件数,能够高精度地维持并简化组装工序。
进而,通过将突出的连接器23插入到孔部115c中,能够容易进行定位,并且能够进行可靠的接合。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9至图12对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即电池3的制造方法以及构造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箭头X、Y、Z分别表示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此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而适当放大、缩小或者省略结构并加以示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端子15的构造,代替薄壁的凹部15c而具备沿内外方向贯通的孔部115c,板状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的上表面通过电阻焊接进行焊接,其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共通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至图11所示,端子15例如由铝、铜等的金属材料构成。各端子15例如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状,具有构成为圆筒状的侧部115a,在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的接合部位形成有将内外贯通的孔部115c。端子15的侧部115a的外周面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地成形于树脂制的第1壳体件13。端子15贯通第1壳体件13的盖体13a,Z方向一端朝第1壳体件13的外侧突出而与母线18及外部端子连接。
进而,在端子15的内侧端面设置有朝内方即图中下方突出的点焊用的突起115d。如图12所示,突起115d例如在圆筒状的侧周部分以120度间隔设置于三处。
以下,参照图9至图1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此处,除了焊接工序之外都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9所示,在组装工序中,当将电极组12配置在第1壳体件13内时,突起115d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抵接。在该状态下,如图10所示,从孔部115c配置电极31而流动电流,由此通过突起115d进行通电,借助电阻热使突起115d熔化,对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与端子15进行点焊。进而,如图11所示,从壳体11的外侧将低融点金属等的导电性的密封材料32填充到孔部115c中并进行密封以及电连接,结束焊接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第2实施方式同样,电极组12分别具有包括如下部分的结构:电极体,具有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在正极板以及负极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性的分隔件;以及导线,例如图1以及图9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与该电极体的正极板以及负极板分别电连接。
此时,能够从壳体11的外侧通过孔部115c进行电阻焊接及密封材料32的填充等的焊接处理,能够容易实现可靠的接合处理。另外,在经由该焊接工序而制造成的电池中,在孔部115c内填充有密封材料32。接着,利用加热熔敷等将第1壳体件13和第2壳体件14的开口缘接合并密封。
之后,依次进行电解液注入、初始充放电等的各种处理,最后,利用母线18将朝壳体11外突出的端子15间串联地连接,完成作为组电池的二次电池装置3。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装置3以及二次电池装置3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将金属制的端子15一体地设置于树脂制的第1壳体件13,在与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对应的部位具有端子15,通过形成为这样的构造,能够同时进行电池壳体11的组装工序和端子部分的连接,并且能够从电池壳体11的外侧进行焊接处理。此外,形成为在壳体11侧一体地具有端子15的构造,因此在壳体11内的收纳部11a直接配置多个电极组12,电极组12的正极导线22a以及负极导线22b在与壳体11的组装时同时与端子15电连接,因此也能够减少组装零件的件数,能够高精度地维持并简化组装工序。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本发明的一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具体的结构、材料、组装顺序等并加以实施。
例如作为第1壳体件13以及第2壳体件14所使用的树脂材料,除了上述的变性PPE之外,还能够应用各种材料。例如能够使用PE、PP、PMP等烯烃树脂、PET、PBT、PEN等聚酯系树脂、POM树脂、PA6、PA66、PA12等聚酰胺系树脂、PPS树脂、LCP树脂等结晶性树脂以及它们的合金树脂、PS、PC、PC/ABS、ABS、AS、PES、PEI、PSF等非结晶性树脂以及它们的合金树脂。作为第2壳体件,也可以使用层叠薄膜。除此之外,线圈21的正极以及负极材料、端子15的材料等也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材料,能够适当变更。
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下侧的第2壳体件14上形成收纳部11a并配置电极组12后,组装上侧的第1壳体件的顺序,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上侧的第1壳体件13上形成收纳部11a并配置电极组12后,利用第2壳体件14进行堵塞的顺序,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端子15的构造、电池壳体11的构造以及顺序的组合反过来。
在壳体件13、14的收纳部11a中配置多个电极组12的工序中,可以将电极组12一个一个地分别依次插入配置,也可以一并插入多个电极组1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而例示了将多个电极组12在第1方向并列配置成一列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电极组12多列并列。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多个电极组12串联地连接而使电压增大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并联使容量增大来构成组电池,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将几个电极组12并联而成的电极组进一步串联地连接的情况。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而示出,并不意味着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具备:
电极体,具有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设置的绝缘性的分隔件;
导线,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以及
金属制的端子,具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导线在某一点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凹部构成为,与所述导线电连接的中央部分的附近比侧周部的一部分薄,所述中央部分和所述导线通过焊接而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凹部具有:大致平坦地构成的所述中央部分;以及相对于所述平坦地构成的中央部分大致直角地形成的侧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侧周部的内面构成为大致圆筒状,所述平坦地构成的所述中央部分构成为大致圆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电池还具备:
树脂制的第1壳体件,具备所述端子;以及
树脂制的第2壳体件,收纳所述电极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中,
在所述导线上设置有连接器,该连接器在组装了所述电池壳体的状态下朝所述第1壳体件侧突出,
所述连接器构成为,当在所述第1壳体件上配置所述电极体时被插入所述孔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中,
所述导线以相对于所述电极体沿着轴向朝相反方向突出的方式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所述第2壳体件构成为一方开口的箱形状,在两侧部具有支承所述导线的支承部,所述端子在所述支承部与所述导线重叠的位置电连接。
8.一种电池,具备:
电极体,具有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设置的绝缘性的分隔件;
导线,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以及
金属制的端子,具有贯通的孔部和与所述导线电连接的侧周部。
9.一种电池,具备:
电极体,具有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设置的绝缘性的分隔件;
导线,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
金属制的端子,具有在凹陷部分与所述导线电连接的凹部;
第1壳体件,具备多个所述金属端子;以及
第2壳体件,收纳多个所述电极体。
10.一种电池,具备:
电极体,具有正极板、负极板以及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设置的绝缘性的分隔件;
导线,与所述电极体电连接;
金属制的端子,具有贯通的孔部和与所述导线电连接的侧周部;
树脂制的第1壳体件,具备多个所述金属端子;以及
第2壳体件,收纳多个所述电极体。
CN2013100851625A 2012-03-22 2013-03-18 电池 Pending CN1033259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6061A JP5651629B2 (ja) 2012-03-22 2012-03-22 電池
JP2012-066061 2012-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5985A true CN103325985A (zh) 2013-09-25

Family

ID=4919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51625A Pending CN103325985A (zh) 2012-03-22 2013-03-18 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52071A1 (zh)
JP (1) JP5651629B2 (zh)
CN (1) CN10332598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1948A (zh) * 2017-12-22 2018-05-29 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池管理装置
CN108140867A (zh) * 2015-10-22 2018-06-08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其中形成有多个电极接片的单元电极的袋型电池单元
CN108352475A (zh) * 2015-11-04 2018-07-31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用于将金属零件键合到电池模块的聚合物封装体上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92523A (zh) * 2018-03-23 2020-08-04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集成电池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6259B (zh) 2016-12-19 2020-10-16 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 液态电池连接模块及电池装置
CN108206246B (zh) * 2016-12-19 2020-10-16 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 液态电池连接模块及电池装置
US12002975B2 (en) * 2020-12-01 2024-06-04 Caterpillar Inc. Structural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6899A (en) * 1996-02-08 1999-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aled storage battery having electrode plate foot which rests on a rib and cover joint structure with high adhesive strength
CN1276632A (zh) * 1999-06-07 2000-12-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蓄电池
JP2002093402A (ja) * 2000-09-14 2002-03-29 Yuasa Corp 密閉形電池
CN1411095A (zh) * 2001-10-02 2003-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蓄电池
US20050278941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acking, production method of crimp assembly, production method of battery housing lid,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battery
CN101662038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57202A (ja) * 1999-06-07 2001-02-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蓄電池
JP2001102037A (ja) * 1999-09-30 2001-04-13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キャパシタの端子構造の製造方法
JP2004186060A (ja) * 2002-12-05 2004-07-02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電池
JP5135695B2 (ja) * 2006-03-07 2013-02-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及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JP5206794B2 (ja) * 2009-05-25 2013-06-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その電池パックを搭載した車両および機器
US8956753B2 (en) * 2010-03-30 2015-02-17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06899A (en) * 1996-02-08 1999-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ealed storage battery having electrode plate foot which rests on a rib and cover joint structure with high adhesive strength
CN1276632A (zh) * 1999-06-07 2000-12-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蓄电池
JP2002093402A (ja) * 2000-09-14 2002-03-29 Yuasa Corp 密閉形電池
CN1411095A (zh) * 2001-10-02 2003-04-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蓄电池
US20030087149A1 (en) * 2001-10-02 2003-05-08 Kazunari Ando Battery
US20050278941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acking, production method of crimp assembly, production method of battery housing lid,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battery
CN101662038A (zh) * 2008-08-29 2010-03-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0867A (zh) * 2015-10-22 2018-06-08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其中形成有多个电极接片的单元电极的袋型电池单元
US10784490B2 (en) 2015-10-22 2020-09-22 Lg Chem, Ltd. Pouch type of battery cell having unit electrode where a plurality of electrode tabs are formed
CN108352475A (zh) * 2015-11-04 2018-07-31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用于将金属零件键合到电池模块的聚合物封装体上的系统和方法
CN108091948A (zh) * 2017-12-22 2018-05-29 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池管理装置
CN111492523A (zh) * 2018-03-23 2020-08-04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集成电池模块
CN111492523B (zh) * 2018-03-23 2022-08-02 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车辆的集成电池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51629B2 (ja) 2015-01-14
JP2013197048A (ja) 2013-09-30
US20130252071A1 (en)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5985A (zh) 电池
CN103325983B (zh) 电池以及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2044701B (zh) 电池组及制造电池组的方法
US9263726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04425848B (zh) 电极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电子设备
CN102646807B (zh) 二次电池
US870332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872870B (zh) 具有集流板的可再充电电池
CN102290550B (zh) 电池
US845000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1772852B (zh) 用于电接触的电池组的单体电池
CN101459236B (zh) 保护电路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电池组
US20130045401A1 (en)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3931018A (zh) 电源装置
US10468647B2 (en) Battery pack
US10256457B2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07452963A (zh) 蓄电元件、蓄电装置以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US2012017797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econdary battery
CN103069615A (zh) 叠层型电池
CN104704647A (zh) 蓄电模块
KR101797693B1 (ko) 밀착 절곡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셀 접속부재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지팩
KR20150089724A (ko) 배터리 팩
KR20180097087A (ko) 대칭형 멀티탭을 갖는 이차 전지
CN102487133A (zh) 电化学器件
KR101079400B1 (ko) 전기 이중층 커패시터 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이중층 커패시터 패키지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1214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