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50C - 具有交流和直流电源接头的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交流和直流电源接头的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50C
CN1033250C CN93121710A CN93121710A CN1033250C CN 1033250 C CN1033250 C CN 1033250C CN 93121710 A CN93121710 A CN 93121710A CN 93121710 A CN93121710 A CN 93121710A CN 1033250 C CN1033250 C CN 103325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heater
power supply
film
matrix par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21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886A (zh
Inventor
黑田明
安达信和
杉田壮志
游坐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6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6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the conductor being mounted on an insulating bas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27Applications
    • H05B1/023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H05B1/0241For photocopi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10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 H05B3/12Heat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materials or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nature of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器,包括一个基体部件;一个沿基体部件的长度延伸的电阻器,它根据所加电源产生热量;用于检测基体部件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用于向电阻器供电的第一电源电接头,它仅邻近基体部件的一纵向端头设置,第二电源接头,它用于向温度检测元件供电,且仅邻近基体部件的另一纵向端头设置。

Description

具有交流和直流电源接头的加热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此加热器具有一个衬底、一个电阻器和一个温度检测元件。
美国专利5,149,914、美国专利申请444,820和712,532以及美国专利5,148,226或类似专利已提出了一种采用快速响应加热器和薄膜的图形加热装置。
首先参照图5和6,这里示出了可用于这种薄膜型加热装置的加热器的一个实例。加热器衬底3是由具有高热导率的陶瓷材料制成的。它的一个例子是厚1mm、宽6mm和长250mm的氧化铝衬底。衬底材料可以是包含相同材料的混合材料。
用于根据所加电源产生热量的生热层5在加热器衬底3的底表面上沿其长度并基本上在其宽度的中心延伸,它具有1mm的厚度,它是由电阻材料制成的,比如TiSiO2、Ag/Pd(银钯)、RuO2、Ta2N、铬镍或类似材料,这类材料通过蒸发、溅射、CVD、丝网印刷或类似方法以薄膜形式涂敷至衬底上。在相对端(右和左),通过蒸发或类似方法形成有作为第一和第二导电部分21和22的Au、Ag或类似材料的图形。这些图形起电接头作用,以便向生热层5提供AC功率。
两个AC连接器23和24安装在加热器6的相对端。它们与第一和第二导电部分21和22电连接。加热器6的生热电阻器5通过一个AC供给电路被供电,此供给电路包括一个AC电压源25、一个TRIAC(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26、CPU(中央处理器)27、一个诸如限温熔丝之类的保险装置(热保护装置)28和电线(AC引线)或类似部件。
保险装置28串接在AC电源电路中,并邻近加热器衬底3的后侧设置且与衬底接触。它的作用是,仅仅在加热器6的温度超过预定水平时才停止向生热电阻器5供电。
起温度检测元件作用的热敏电阻4触及或邻近加热器衬底3的后侧设置。热敏电阻4的输出通过电引线(DC引线)回送至CPU27。参考数字30表示向热敏电阻4供电的电压源。DC连接器31和32的作用是电连接热敏电阻4、CPU27和DC电压源30。DC连接器31和32邻近加热器的一纵向端头设置。热敏电阻4总是位于膜片穿过区,因此,无论记录材料的尺寸如何,膜片穿过区的温度是恒定的。
为便于控制加热器6的温度,如此控制加至生热电阻5的电源,以便热敏电阻4检测恒定的温度。例如,热敏电阻4的输出经A/D转换,转换后的信号供给CPU27。根据此信息,通过TRIAC26从AC电压源25加至生热电阻器5的电压按相位或波数或类似方式(脉宽调制)被控制,因而加至加热器电功率得以控制。
具有生热电阻器5的加热器表面由一表面保护层8覆盖(图5(a)),此保护层是由薄的耐热玻璃或类似材料制成,以防止膜由于滑动接触而磨坏,可将润滑剂涂至与装配膜滑动接触的加热器6上。
根据这种结构,这里会产生一个问题,即,由于加热器6的设定温度的改变,DC引线33会受到AC引线29的电噪声干扰。此外,采用热敏电阻电压或类似方式控制设置温度的主电路或类似电路可能会按错误的方式工作。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器,其中DC线不受电噪声的干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器,此加热器要求较小的纵向空间,且装配容易。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加热器包括:一个基体部件;一个电阻器,它沿基体部件的长度延伸,并根据加至其上的电源产生热量;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基体部件的温度;第一电源接头,用于向电阻器供电,此第一接头仅邻近基体部件的一纵向端设置;第二电源接头,用于向温度检测元件供电,第二接头仅邻近其体部件的另一纵向端设置。
根据本发明,AC引线29和DC引线相互分隔开,因此,DC引线基本上不受电噪声影响。另外,由于AC连接器和DC连接器相互分开,纵向空间可以更小,因此装置的尺寸可以减小。此外,对于两个DC连接器和AC引线而言,装配操作是容易的。
根据参照附图所做的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下列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清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加热器的透视图。
图2(a)是图1中所示的加热器的顶视平面图;
图2(b)是图1的加热器的底视平面图;
图2(c)是用于图1中所示的加热器的一电源系统的电路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加热器的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采用一种薄膜的一种图形热成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5(a)是一种加热器的部分剖开的顶视平面图;
图5(b)是所用的电源系统的电路图;
图6是加热器部分的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采用一种薄膜的一种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采用一种薄膜的一种加热器的剖视图。
参照图4,这里示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采用薄膜的图形加热装置。参考数字1是指一采用循环带形式的成像耐热膜。它围绕三个平行的部件11、12和6延神,更具体地讲,这三个部件是左侧的驱动辊11、右侧的从动辊12和低热容量线性加热器,此低热容量线性加热器在此后将被称作“加热器”,它固定于辊11和12之间的下侧位置。
从动辊12还起到循环成像膜1的张紧辊的作用。成像膜1由驱动辊11的预定圆周速度的顺时针旋转来驱动(所述速度与记录材料P(要被加热的材料)的圆周速度相同,此材料P具有一个由未示出的图形形成工位提供的未成像调色剂图形TA),且无折皱、蛇形运动或迟滞。
压辊2具的一个橡胶弹性层,此弹性层是由硅橡胶或可呈现高分离(Parting)特性的类似材料制成的。它通过具有4—7Kg的总压力的推动装置被推向加热器6的底表面,成像膜1的底部移动部分则插置于此间。它按逆时针旋转,即,按相同的圆周运动方向旋转。
以循环带形式旋转的成像膜1被重复地用于调色剂图形成像,因此,它是由高耐热的、可分离的和稳定的材料制成的,并具有不超过100微米最好小于40微米的厚度,更具体地讲,它是单层或多层聚酰亚胺薄膜或类似材料的薄膜。
加热器6包括的主要组件有:加热器衬底3,它沿基本垂直于膜1运动方向(薄片传送方向)的方向延神,并具有电绝缘特性、高耐热特性以及低的热容量;生热电阻5,它位于加热器前侧,并呈沿衬底长度延伸的线或带状;以及加热器温度检测元件4,它是一个与衬底3的背面(与具有生热电阻的一侧对置)相接触的热敏电阻。加热器6的热容量总体上讲是低的。加热器6固定于前侧开放的热绝缘的加热器支架7上。
根据所产生成像起始信号,一个成像过程便可在未示出的成像台中进行,要被供给成像装置的材料P(图4)由一个入口导引部件9引导,并被引至位于温度控制的加热器6和压辊2之间的辊隙N(成像隙),更具体地讲,此辊隙N位于成像膜1和压辊2之间。它以与记录材料P的传是速度相同的速度穿过加热器6和压辊2之间的成像隙N,而具有未成像的调色剂图形的记录材料P的表面与膜的底面接触,此膜与记录材料P具有相同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当承载于记录材料P表面的调色剂图形以压触膜表面方式穿过成像隙N时,记录材料P上的调色剂图形接收从加热器6通过膜1传来的热量,因此调色剂图形熔化于记录材料P上形成软化和淀积的调色剂图形Tb。当记材料P刚穿过成像隙N时,它与膜1分离。
与膜1分离的记录材料P由导引部件10引导至未示出的一对卸料辊。在此阶段,调色剂Tb的高温(高于玻璃临界点)通过自然冷却降低至玻璃临界点以下,因此便制成了固化的调色剂图形TC。随后,具有已成像的图形的记录材料P被卸下。
图7是另一种热成像装置的剖视图,此装置被称为无张力型装置。参考数字13表示用于此导膜的内表面的导引部件,它具有类似带半圆形弧的喇叭口的形状。此导引部件13具有一个用于接纳加热器的槽,此槽沿导引部件13的长度延伸,并邻近外底面中心。加热器6固装于此槽中。
筒状的成像膜1松驰地绕带加热器6的导引部件13延伸。压辊2借助位于其间的膜1压触至加热器6。通过压辊2的旋转,筒状成像膜1与加热器6的底面滑动性紧密接触,因此它围绕导引部件13的外表面旋转。
随着膜旋转,记录材料P被引到膜1和压辊2之间,并穿过成像隙N,与图4装置的情况相似,借助此成像隙,来自加热器6的热能通过膜1施加至记录材料P上,这样调色剂图形就被热成像了。
在图4的情况中,成像膜1的整体上加有较强的张力。而在图7的情况中,张力仅施加于成像隙N处,并且就膜的运动方向而言,成像隙N的膜上游的这个部分与膜导引部件13的外表面接触,而在成像膜的几乎所有其它部分未施加张力。
在这种无张力型装置的情况中,膜位移力(在膜驱动过程中用于使膜1在加热器6的纵向运动的力)小于图4情况中的相应力。因此,膜位移限制装置或膜位移控制装置的结构可以简化。例如,膜位移限制装置可以采用由膜的一端止动的简单法兰件的形式,这样可免除对用于控制膜的横向移动的往复运动控制机构的需要。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热成像装置的剖视图。非循环式成像膜1缠绕在供给轴14上,并通过加热器6和压辊2之间的辊隙卷绕至收卷轮15。成像膜1以与记录材料P的薄片传送速度相同的速度由供给轴14传至收卷轮15。
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器进行描述。
图1是从加热器6的底侧观视得到的透视图。图2中(a)是加热器6的前侧的部分剖开的顶视平面图,(b)是底视平面图,(c)示出用于加热器6的电源系统的电路图。
在图2(a)中所示的加热器的前侧中,第一AC(交流)导电部分41与生热电阻5的右端相连,并折回至加热器衬底3的大致纵向中心,且向左基本平行于加热器衬底3的前侧表面上的生热电阻5。
参照图1和图2(b),第二AC导电部分43和第三AC导电部分44形成于加热器衬底3的底侧的左半边。
第二导电部分22一起形成在第三AC导电部分44的左端部分,作为AC电源的电接触头。
在第二和第三AC导电部分43和44之间,保险装置28的接头被以串联方式电连接。
位于加热器衬底前侧的第一AC导电部分41的左端部分和位于加热器衬底后侧的第二AC导电部分43的右端部分通过一小直径通孔42电连接。
因此,作为生热电阻器5的电源的第一和第二电接头的导电部分21和22分别位于加热器衬底3的前侧和后侧,并邻近加热器衬底3的左端部分。从而,导电部分21和22通过下列各部分电连接:(生热电阻5)—(第一AC导电部分41)—(通孔42)—(第二AC导电部分43)—(保险装置28)—(第三AC导电部分44)。
在图1和图2(b)中,第一和第二DC导电部分45和46在加热器衬底3的后侧的右半部分沿衬底长度延神。导电部分45和46的左端与热敏电阻4的接头以串联方式电连接。热敏电阻4位于距加热器表面上的AC导电部分42—45,22和生热电阻器5足够大的漏电距离的位置。
在图2(a)中,第一和第二导电部分48、50用作DC(直流)电源的电接头,它们邻近于加热器衬底3的表面的右端并列设置。这两个(第一和第二)导电部分48和50与加热器衬底后侧的第一和第二DC导电部分45和46的右端部分通过小直径的通孔47和49电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邻近加热器衬底表面的右端起DC电源的电接头作用的第一和第二导电部分45和46通过下列部分相互电连接:(通孔47)—(第一导电部分45)—(热敏电阻4)—(第二导电部分46)—(通孔49)。
导电部分21、22、41—46、48和50是采用良导电材料通过蒸发或类似方法按照图案形成于加热衬底3的正面和背面的。
AC连接器23连接至加热器6的纵向左端,DC连接器32固定于其右端。通过将AC连接器23安装至加热器左端,连接器23的两根AC引线29的接头被电连接至导电部分21和22,导电部分21和22在邻近加热器左端的衬底前侧和后侧起到第一和第二AC电源电接头的作用。通过这样做,AC电源能够接至生热电阻5。
通过将DC连接器32安装至加热器的右端,连接器32的两根DC引线33的接头被电连接至导电部分48和50,导电部分48和50在邻近加热器右端的衬底前侧起到第一和第二DC电源电接头的作用,这样DC电源能够接至热敏电阻4。
加热器6的每一个AC和DC导电部分通过分置于加热器6的相对的纵向端头的AC连接器23或DC连接器32与AC电压源25或DC电压源30相连接。
根据此实施例,可得到下列有益效果。
(a)DC导电部分45和46位于加热器6的后侧,并离开AC导电部分42—44、22和生热电阻5足够的漏电距离设置。此外,用于连接相应的DC和AC导电部分的DC连接器32和AC连接器23分置于加热器6的相对的纵向端头。因此,可避免AC电路对DC导电部分的电干扰,并可避免加热器的总体温度变化和主电路的失效。
(b)保险装置28和热敏电阻4的接头与位于加热器后侧的导电部分相连接,因此不再需要设置AC和DC引线,而在现有技术中这些引线是必需的。所以通过引线29和33与主装置中的电压源25和30相连的保险装置28和热敏电阻4被连至加热器6,这样它们可形成一个单元组件,装配操作也因此更容易。
(c)、在现有技术中,AC和DC连接器24、31和22(图5和6)占据加热器6的一纵向端部空间。但是,根据本实施例,AC和DC连接器23和32可以两个部分分开设置,从而节省了所需空间。这使得可进一步降低装置的尺寸。
参照图3,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加热器。在该实施例的装置中,保险装置28的接头连接至位于加热器后侧的左部的AC连接器23B。
AC连接器23B与可拆卸的AC连接器23A相联接,并通过AC引线29与AC电压源25电连接。热敏电阻4通过DC连接器31和32由引线33与电压源20电连接。
与前述实施例相似,热敏电阻4可安装在加热器底侧。在本实施例中,AC连接器23A和23B以及DC连接器31和32分置于加热器6的相对端,这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可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
在实施例中,通过由单一连接器23B实现保险装置28的接头的联接提供了下列特殊有益效果。由于保险装置28的接头与AC连接器23B相连形成一个单元组件。因此,保险装置28的装配操作和更换操作是非常容易的。
此外,可在无加热情况下进行保险装置28的工作性能和连续性实验。更具体地讲,各部件的检测可在装配加热装置之前进行。因此,由于单一部件不合适导致的重新装配可更容易地实现,而且,要废弃的部件的数量可显著减少。
尽管参照本文本所公开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细节,本申请要包括以改进之目的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所能做出的修改和变换。

Claims (9)

1.一种加热器,包括:
一个基体部件;
一个电阻器,它沿所述基体部件的长度延伸,所述电阻器根据加于其上的电源产生热量;
温度检测元件,用于检查所述基体部件的温度;
第一对电源电接头,用于向所述电阻器供电,所述的第一对接头只设置在所述基体部件的一个纵向端头的附近;
第二对电源接头,用于向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供电,所述第二对接头只设置在所述基体部件的另一纵向端头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器,其中所述的基体部件具有高热导率。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器,其中,所述电阻器被供以具有预定频率的电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加热器,其中,所述电阻器被供以AC电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加热器,其中所述的温度检测元件供以DC电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器,其中所述的第一对接头设在所述基体部件的一侧,而所述第二对接头设在所述基体部件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加热器,其中所述的加热器用于将图像热成像于记录材料上的成像装置,所述的成像装置包括电源控制装置,后者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输出来控制加在所述电阻器上的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加热器,其中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如此控制电源,以便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产生预定的指标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加热器,其中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加热器滑动接触的膜和用于与所述加热器形成一间隙的支撑部件,所述膜位于此部件与所述加热器之间。
CN93121710A 1992-12-02 1993-12-02 具有交流和直流电源接头的加热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332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0356/92 1992-12-02
JP35035692A JP3275408B2 (ja) 1992-12-02 1992-12-02 加熱体及び像加熱装置
JP350356/1992 1992-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886A CN1096886A (zh) 1994-12-28
CN1033250C true CN1033250C (zh) 1996-11-06

Family

ID=18409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2171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33250C (zh) 1992-12-02 1993-12-02 具有交流和直流电源接头的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493379A (zh)
EP (1) EP0607540B1 (zh)
JP (1) JP3275408B2 (zh)
KR (1) KR970003211B1 (zh)
CN (1) CN1033250C (zh)
DE (1) DE69317397T2 (zh)
ES (1) ES2112950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5785B2 (ja) * 1994-03-14 2002-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ーおよび接続構造
JP3445034B2 (ja) * 1995-07-28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3445035B2 (ja) * 1995-07-28 2003-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
JP3159046B2 (ja) * 1996-04-11 2001-04-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定着装置
US6090305A (en) * 1999-03-15 2000-07-1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Heater for use i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ixing device
US6553711B1 (en) * 2000-03-22 2003-04-29 Long Well Electronics Corp. Switchable mosquito expelling/killing device
US6614008B2 (en) 2001-12-14 2003-09-02 Xerox Corporation Universal voltage fuser heater lamp
JP2003300637A (ja) 2002-04-11 2003-10-21 Canon Inc シート作用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搬送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装置
US6947679B2 (en) * 2002-08-29 2005-09-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KR200454511Y1 (ko) * 2009-08-18 2011-07-08 홍공희 저항기 및 온도퓨즈 어셈블리
CN107250923B (zh) 2015-02-19 2020-06-12 佳能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
JP6639094B2 (ja) * 2015-02-19 2020-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6851742B2 (ja) * 2016-07-21 2021-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5141A (en) * 1980-09-05 1982-02-09 Fieldcrest Mills, Inc. Electrical heating apparatus with overheating protection
US4484061A (en) * 1982-05-13 1984-11-20 Sys-Tec, In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ic columns employing a thin film heater/sensor
JPS61109289A (ja) * 1984-11-01 1986-05-27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セラミツクヒ−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798936A (en) * 1986-08-14 1989-01-17 Johnson Sr Arthur K Waterbed heater
EP0295901B1 (en) * 1987-06-16 1995-12-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n image fixing apparatus
US5262834A (en) * 1988-12-06 1993-11-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apparatus
US5041809A (en) * 1990-01-08 1991-08-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lass-ceramic temperature sensor for heating ovens
JPH048557A (ja) * 1990-04-26 1992-01-13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ヒータ
US5148226A (en) * 1990-06-11 1992-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eating apparatus using endless film
JPH0455243A (ja) * 1990-06-20 1992-02-21 Canon Inc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
US5210579A (en) * 1990-11-30 1993-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a parting resin layer for reducing 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the film through which the image is heated
US5196895A (en) * 1991-02-15 1993-03-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Heating apparatus using endless film
US5257078A (en) * 1991-07-19 1993-10-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regulating shift of endless fixing fil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607540A1 (en) 1994-07-27
KR940017950A (ko) 1994-07-27
CN1096886A (zh) 1994-12-28
EP0607540B1 (en) 1998-03-11
JP3275408B2 (ja) 2002-04-15
DE69317397D1 (de) 1998-04-16
KR970003211B1 (ko) 1997-03-15
ES2112950T3 (es) 1998-04-16
US5493379A (en) 1996-02-20
DE69317397T2 (de) 1998-07-16
JPH06176852A (ja) 1994-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50C (zh) 具有交流和直流电源接头的加热器
US20040228667A1 (en) Fuser
US4745431A (en) Fix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30147680A1 (en) Fixing apparatus
TW200946790A (en) Heated embossing roll
CN1270218C (zh) 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定影装置
CN215152808U (zh) 一种超导热护贝机
CN219644138U (zh) 电磁加热辊结构和辊压设备
CN217989899U (zh) 改进型加热结构
JPH06258974A (ja) 熱定着装置
JPH06202503A (ja)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CN211087997U (zh) 贴合效果好的ffc排线热贴合设备
JPH11286049A (ja) ラミネート装置
JP2000223244A (ja) 加熱体及び定着装置
CN1054337C (zh) 在周期性挤压连续带中通过吸热制造塑性层压板的方法
JPH07201455A (ja) セラミックヒータ
JP2005062317A (ja) 像加熱装置
CN218390116U (zh) 一种电发器发热模组及发热组件
CN218416700U (zh) 一种多层发热组件
CN2513908Y (zh) 塑封机加热辊轮的供电装置
CN219726969U (zh) 一种导热硅胶的压延装置
CN219225312U (zh) 一种打印机定影组件的辊轴加热结构
CN218054380U (zh) 一种涤纶复合面料加工用加热装置
JPS62279378A (ja) 定着ロ−ラ装置
KR200347754Y1 (ko) 면상발열체의 전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