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8352A - 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18352A CN103318352A CN2012101549638A CN201210154963A CN103318352A CN 103318352 A CN103318352 A CN 103318352A CN 2012101549638 A CN2012101549638 A CN 2012101549638A CN 201210154963 A CN201210154963 A CN 201210154963A CN 103318352 A CN103318352 A CN 1033183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frame
- pivot
- pipe
- moving part
- s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包含相互邻接的一个前车架与一个后车架、一个连动件、一个阻尼器,及一个弹性元件。该连动件具有与该前车架枢结的一个枢结部,及以该枢结部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一摆动部与一个第二摆动部,该第一摆动部与该后车架的一个后上叉组枢结。该阻尼器枢结在该前车架与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间。该弹性元件枢结在该连动件与该前车架间。借此,以该阻尼器与该弹性元件达到避震效果,及以分离式的设计,降低该前、后车架枢结部位的刚性要求,进而能够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以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98107636号案的自行车车架1为例,主要包含有一个前车架11、一个后车架12、一个连动件13,及一个避震器14。该前车架11具有一个上管111与一个下管112、连接该上、下管111、112一端的一个座管113、连接该上、下管111、112另一端的一个车头管114,及形成在该座管113与该下管112间的一个连接部115。该后车架12具有与该前车架11枢接的一个后下叉组121,及连接该后下叉组121的一个后上叉组122。该连动件13具有与该座管113枢结的一个枢结部131,及以该枢结部131为中心摆动的两个摆动部132、133。该摆动部132枢结该后上叉组122。该避震器14枢设在该摆动部133与该连接部115间。
借此,当该车架1受力时,该前车架11或后车架12会以该后下叉组121与该前车架11的轴枢中心旋动,使并通过该连动件13的摆动部133压缩该避震器14,使该避震器14在弹性伸缩的过程中吸收振幅,达到避震效果。
而目前市面上用于自行车的避震器,大部份都如图1所示,为一种液压式避震器,主要是借助液压产生的阻尼作用,及安装在内部或如图2所示安装在外部的一个弹性元件15,达到吸收振幅的目的。然而,不管该弹性元件15安装在该避震器14内或外,都存在有以下缺点:
1、在弹性作用力与液压同时作用于该摆动部133与该连接部115的情形下,该摆动部133与该连接部115的结构强度势必要能够负荷前述弹性作用力与液压力,以致于该前车架11与该连动件13为了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必须采用厚度较厚、或强度较高的材料与组件,有成本提升等缺点。
2、再者,如图2所示,由于该弹性元件15与该避震器14为一体式设计,因此,当该弹性元件15或该避震器14需要维修或替换时,就只能够两者同时拆换,有成本较高,及变换性无法满足消费者,而只能局限于使用固定产品等问题。
3、且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避震效果不同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避震器14虽然也能够调整软、硬度,却受限于前述弹性元件15与避震器14一体式的设计,无法个别调整或搭配不同的组合,对于熟知改装的自行车爱好者而言,也就形成相当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整体的刚性要求,达到轻量化目的,且变换性高、能够个别调整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
本发明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包含一个前车架、一个后车架、一个连动件、一个阻尼器,及一个弹性元件。该后车架与该前车架邻接,并具有一个后下叉组,及一个后上叉组,该后下叉组以一个第一端部与该前车架枢结,及以一个第二端部与该后上叉组的一个第一端部连接。该连动件具有与该前车架枢结的一个枢结部,及以该枢结部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一摆动部与一个第二摆动部,该第一摆动部与该后上叉组的一个第二端部枢结。该阻尼器枢结在该前车架与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间。该弹性元件枢结在该连动件与该前车架间。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该弹性元件与该后上叉组的第二端部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一摆动部与该前车架间。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该连动件还具有以该枢结部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三摆动部,该弹性元件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三摆动部与该前车架间。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该弹性元件与该阻尼器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前车架间。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该前车架具有一个上管、一个下管、连接该上管与该下管前端的一个车头管,及连接该上管与该下管后端的一个座管。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该前车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下管、该座管至少其中一个上的一个第一连接部,该连动件的枢结部枢设在该座管,该阻尼器枢结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该弹性元件与该后上叉组的第二端部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一摆动部与该前车架的座管间。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该前车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上管的一个第一连接部,及形成在该座管、该下管至少其中一个上的一个第二连接部,该连动件的枢结部枢设在该座管,并具有以该枢结部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三摆动部,该阻尼器枢结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该弹性元件枢结在该第三摆动部与该第二连接部间。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该前车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上管的一个第一连接部,及形成在该座管的一个第二连接部,该连动件的枢结部枢设在该上管,该阻尼器枢结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该弹性元件与该阻尼器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二连接部间。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该前车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上管的一个第一连接部,该连动件的枢结部枢设在该上管,该阻尼器枢结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该弹性元件枢设在该后下叉组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分离式的设计,降低该前、后车枢结部位的刚性要求,进而能够达到轻量化的目的,且变换性高,能够个别调整及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98107636号案的一个主视图;
图2是前述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第98107636号案的另一实施例的一个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的主视图;
图4是一个主视图,显示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情形;
图5是本发明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的主视图;及
图7是本发明一个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发明,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阅图3,本发明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包含一个前车架2、一个后车架3、一个连动件4、一个阻尼器5,及一个弹性元件6。
该前车架2具有一个上管21、一个下管22、连接该上管21与该下管22前端的一个车头管23、连接该上管21与该下管22后后端的一个座管24,及形成在该下管22、该座管24间的一个第一连接部251。
该后车架3与该前车架2邻接,并具有一个后下叉组31,及一个后上叉组32。该后下叉组31以一个第一端部311与该前车架2枢结,及以一个第二端部312与该后上叉组32的一个第一端部321连接。
该连动件4在本较佳实施例大致呈三角形,并具有形成在一端的一个枢结部41,及形成在另外两端且以该枢结部41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一摆动部42与一个第二摆动部43。该枢结部41枢设在该前车架2的座管24。该第一摆动部42与该后上叉组32的一个第二端部322枢结。
该阻尼器5在本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液压式阻尼器5,枢结在该前车架2与该连动件4间,并具有与该连动件4第二摆动部43枢结的一个缸体51、沿该缸体51伸、缩位移且与该前车架2第一连接部251枢结的一根活塞杆52,及充填在该缸体51与该活塞杆52间的流体(图未示)。
值得一提的是,该阻尼器5也能够是一种优力胶或其他适用的阻尼装置。
该弹性元件6与该后上叉组32的第二端部322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4第一摆动部42与该前车架2的座管24间。
参阅图3、图4,当该前、后车架2、3承受外力且作用于该连动件4时,该连动件4会以该枢结部41为中心摆动,此时,在外力大于该弹性元件6弹性作用力的情形下,该连动件4的第一摆动部42、第二摆动部43会分别沿实线箭头方向压缩该弹性元件6,及压缩阻尼器5的缸体51与活塞杆52,使该弹性元件6与该阻尼器5沿实线箭头方向收缩,且在外力小于该弹性元件6弹性作用力的情形下,该连动件4的第一摆动部42会受该弹性元件6沿虚线箭头方向的弹性作用力驱动该连动件4的第二摆动部43沿虚线箭头方向摆动,并连动该第一摆动部42同样沿虚线箭头方向摆动,而沿虚线箭头方向伸展该阻尼器5的缸体51与活塞杆52。借此,使该弹性元件6与该阻尼器5在伸缩的过程中吸收振幅,达到避震效果。
参阅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
该前车架2的一个第一连接部252形成在该上管21,且还具有形成在该座管24、该下管22间的一个第二连接部261。
该连动件4还具有以该枢结部41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三摆动部44。
该阻尼器5同样枢结在该连动件4第二摆动部43与该第一连接部252间。
该弹性元件6枢结在该连动件4第三摆动部44与该第二连接部261间。
借此,该连动件4的第二摆动部43、第三摆动部44同样会分别沿实线箭头方向压缩该弹性元件6与阻尼器5,及沿虚线箭头方向复归该弹性元件6与该阻尼器5,进而达到避震效果。
参阅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
该前车架2的一个第一连接部253形成在该上管21,且还具有形成在该座管24的一个第二连接部262。
该连动件4具有形成在两端部的一个枢结部45与一个第一摆动部46,及形成在该枢结部45与该第一摆动部46间的一个第二摆动部47。该第一摆动部46与该后上叉组32枢结。
该阻尼器5同样枢结在该连动件4第二摆动部47与该第一连接部253间。
该弹性元件6与该阻尼器5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4第二摆动部47与该第二连接部262间,而呈直线排列的状态。
借此,当该后车架3承受移外力且作用于该连动件4时,该连动件4第二摆动部43会沿实线箭头方向扩张该弹性元件6并同步压缩阻尼器5,且在外力减弱或消失的情形下,以该弹性元件6的弹性回复力,沿虚线箭头方向牵连该连动件4与该阻尼器5复归,进而达到避震效果。
参阅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第四较佳实施例,其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
该前车架2的一个第一连接部254形成在该上管21。
该阻尼器5同样枢结在该连动件4第二摆动部47与该第一连接部254间。
该弹性元件6与该阻尼器5并列且与该后上叉组32的第二端部322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4第一摆动部46与该前车架2的第一连接部254间。
借此,当该后车架3承受移外力且作用于该连动件4时,该连动件4第二摆动部47会沿实线箭头方向压缩该弹性元件6与该阻尼器5,且在外力减弱或消失的情形下,以该弹性元件6的弹性回复力,沿虚线箭头方向推动该连动件4与该阻尼器5复归,进而达到避震效果。
据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
1、本发明是以分离式的设计及空间型态的变化,分离该阻尼器5与该弹性元件6,且同轴或异轴安装在该前车架2与该后车架3间,借此,对于每一个枢结部位而言,只需要能够负荷液压力或弹性作用力即可,因此,能够降低该前车架2或该连动件4的刚性要求,而采用厚度较薄、或强度较低的材料与组件,进而能够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2、再者,由于该弹性元件6与该阻尼器5为分离式设计,因此,该弹性元件6或该阻尼器5能够分别维修或替换,而不会受限于另外一个,不但能够降低成本,且能够提升变换性。
3、且本发明能够个别微调该弹性元件6、或该阻尼器5的软、硬度,或搭配不同形式的弹性元件6与阻尼器5,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避震效果的使用需求,尤其是能够针对改装市场,满足变换性及自由度的组装需求。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前车架;
一个后车架,与该前车架邻接,并具有一个后下叉组,及一个后上叉组,该后下叉组以一个第一端部与该前车架枢结,及以一个第二端部与该后上叉组的一个第一端部连接;
一个连动件,具有与该前车架枢结的一个枢结部,及以该枢结部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一摆动部与一个第二摆动部,该第一摆动部与该后上叉组的一个第二端部枢结;
一个阻尼器,枢结在该前车架与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间;及
一个弹性元件,枢结在该连动件与该前车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与该后上叉组的第二端部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一摆动部与该前车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连动件还具有以该枢结部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三摆动部,该弹性元件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三摆动部与该前车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与该阻尼器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前车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前车架具有一个上管、一个下管、连接该上管与该下管前端的一个车头管,及连接该上管与该下管后端的一个座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前车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下管、该座管至少其中一个上的一个第一连接部,该连动件的枢结部枢设在该座管,该阻尼器枢结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该弹性元件与该后上叉组的第二端部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一摆动部与该前车架的座管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前车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上管的一个第一连接部,及形成在该座管、该下管至少其中一个上的一个第二连接部,该连动件的枢结部枢设在该座管,并具有以该枢结部为中心摆动的一个第三摆动部,该阻尼器枢结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该弹性元件枢结在该第三摆动部与该第二连接部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前车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上管的一个第一连接部,及形成在该座管的一个第二连接部,该连动件的枢结部枢设在该上管,该阻尼器枢结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该弹性元件与该阻尼器共轴枢设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二连接部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前车架还具有形成在该上管的一个第一连接部,该连动件的枢结部枢设在该上管,该阻尼器枢结在该连动件第二摆动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该弹性元件枢设在该后下叉组的第二端部与该第一连接部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10111 | 2012-03-23 | ||
TW101110111A TW201339042A (zh) | 2012-03-23 | 2012-03-23 | 具有避震系統的車架單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8352A true CN103318352A (zh) | 2013-09-25 |
Family
ID=49187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549638A Pending CN103318352A (zh) | 2012-03-23 | 2012-05-16 | 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18352A (zh) |
TW (1) | TW20133904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16944A (zh) * | 2015-10-15 | 2016-01-06 | 天津泰博自行车有限公司 | 新型自行车后叉支架 |
CN107128424A (zh) * | 2016-02-29 | 2017-09-05 | 天津乐酷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86134Y (zh) * | 1997-01-06 | 1998-07-15 | 游志勇 | 一种减震式自行车架 |
CN2612592Y (zh) * | 2003-04-17 | 2004-04-21 | 许咏丰 | 车架避震器曲柄结构 |
TW201033075A (en) * | 2009-03-10 | 2010-09-16 | Shi-Bin Huang | Five-way linkage pole device for rear damping of bike |
-
2012
- 2012-03-23 TW TW101110111A patent/TW201339042A/zh unknown
- 2012-05-16 CN CN2012101549638A patent/CN1033183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86134Y (zh) * | 1997-01-06 | 1998-07-15 | 游志勇 | 一种减震式自行车架 |
CN2612592Y (zh) * | 2003-04-17 | 2004-04-21 | 许咏丰 | 车架避震器曲柄结构 |
TW201033075A (en) * | 2009-03-10 | 2010-09-16 | Shi-Bin Huang | Five-way linkage pole device for rear damping of bike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16944A (zh) * | 2015-10-15 | 2016-01-06 | 天津泰博自行车有限公司 | 新型自行车后叉支架 |
CN107128424A (zh) * | 2016-02-29 | 2017-09-05 | 天津乐酷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
CN107128424B (zh) * | 2016-02-29 | 2022-04-22 | 天津乐酷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自行车车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9042A (zh) | 2013-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703788B2 (en) | Force channeling mountain bike rear suspension | |
CN201258938Y (zh) | 一种倒置式后减震器 | |
CN103318352A (zh) | 具有避震系统的车架单元 | |
CN201273355Y (zh) | 一种自保护变阻尼液压减振器 | |
CN203142936U (zh) | 三轮摩托车扭杆式前悬挂装置 | |
CN203146692U (zh) | 双弹簧后减震器 | |
CN105270090B (zh) | 一种后驱电动车承载式后桥装置 | |
CN201824831U (zh) | 兼有减振器支架功能的钢板弹簧 | |
CN203926553U (zh) | 一种减震器 | |
CN102529633B (zh) | 重型矿用铰接式自卸车的平衡悬架纵向传力机构 | |
CN209321143U (zh) | 一种儿童仿真车座椅的减震结构 | |
CN201660072U (zh) | 半自动折叠助力车用四连杆结构 | |
CN204041830U (zh) | 减振器、车辆悬架及车辆 | |
CN104527895B (zh) | 机动车及电动车机械制动式刹车 | |
CN203656025U (zh) | 一种耐冲击减震器 | |
CN203473145U (zh) | 三轮摩托车减震前叉 | |
CN105889393A (zh) | 减震器及具有该减震器的车辆 | |
CN2934041Y (zh) | 一种自行车用四连杆减震前叉 | |
CN203612153U (zh) | 弹簧支撑杆、动结合自行车车架 | |
CN203161960U (zh) | 一种多弹簧组合减震器 | |
CN204775754U (zh) | 新型避震自行车车架 | |
CN209938858U (zh) | 一种c型减震结构 | |
CN203142938U (zh) | 三轮摩托车扭杆式前悬挂的阻尼器装置 | |
CN203528708U (zh) | 一种自行车的连杆式避震前叉组件 | |
CN201647036U (zh) | 一种可调节外减震弹簧预压力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