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1780B - 具有非线性光环路镜的激光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非线性光环路镜的激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1780B
CN103311780B CN201310070323.3A CN201310070323A CN103311780B CN 103311780 B CN103311780 B CN 103311780B CN 201310070323 A CN201310070323 A CN 201310070323A CN 103311780 B CN103311780 B CN 103311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nonreciprocity
nolm
optical
optica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03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1780A (zh
Inventor
沃尔夫冈·汉塞尔
罗纳德·霍茨瓦尔特
拉尔夫·杜贝克
迈克尔·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nlo System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enlo System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lo Systems GmbH filed Critical Menlo System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311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1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1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1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8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91Fibre ring las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9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 H01S3/091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excitation, e.g. pumping using optical pu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1Mode locking; Q-switching; Other giant-pulse techniques, e.g. cavity dumping
    • H01S3/1106Mode locking
    • H01S3/1112Passive mode 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05Optical devices external to the laser cavity,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sers, e.g. for homogenisation of the beam or for manipulating laser pulses, e.g. pulse shaping
    • H01S3/0057Temporal shaping, e.g. pulse compression, frequency chirp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s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非线性光环路镜的激光器,公开了:在具有激光谐振器(13)的激光器(12、18)中,激光谐振器(13)包括非线性光环路镜、即NOLM(1、1′),NOLM用于引导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并使得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在NOLM(1、1′)的出口点(4)处相互干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非线性光环路镜(1、1′)包括非互易性光元件(7、7′)。

Description

具有非线性光环路镜的激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激光谐振器的激光器,所述激光谐振器包括非线性光环路镜(non-linear optical loop mirror,NOLM)。NOLM用于引导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并用于使得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在NOLM的出口点处互相干涉。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将术语NOLM解释为包括NALM(non-linear amplifyingloop mirror,非线性放大环路镜)。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生成超短脉冲,需要使构成输出的激光模式之间具有固定的相位关系。通过对激光器进行锁模来固定所述相位关系。存在不同的用于锁模激光器的方法。这些方法都依赖于以下事实,即:元件设置在用于促成脉冲传输的激光器中,换言之,元件在顺时针操作(cw operation)中的损耗要高于其在脉冲状态操作中的损耗。
在光纤激光器中进行无源锁模的最常用方法采用:
(a)可饱和吸收器,
(b)非线性偏振旋转,或
(c)非线性光纤环路镜。
方法(a)比较麻烦,因为其依赖于相对较慢的处理,该处理会加重激光器中频率和振幅的噪声。由例如半导体材料或碳纳米管等制成的可饱和吸收器是非常易损的装置,施加太大的光功率很容易使其受损,并且该装置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劣化,由此限制了这类系统的使用寿命。
低噪声应用首选方法(b)和(c),这是由于方法(b)和(c)都基于光快速克尔效应(optically fast Kerr effect)。这两种方法都属于附加脉冲锁模(APM)的领域。
另一方面,方法(b)也比较麻烦,因为这种方法利用了非偏振保持(非PM)光纤。因此,偏振状态和锁模性能依赖于诸如温度等的环境影响,而且还依赖于光纤的弯曲方式。这使得难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受环境变化影响地操作这类激光器。
方法(a)和(b)提供较好的自启动性。其原因是:在不进行放大的情况下,激光腔中光的往返传输在非常低的峰值功率处表现出如图9所示的典型形状,其中传输(T)为纵轴,循环峰值功率(P)为横轴。具体地,在峰值功率P为零处,依赖于强度的传输T具有非零值,并且更重要的是,传输T示出了非零的斜率,这有助于在低功率下从噪声中构建脉冲。
在以往,方法(c)是比较麻烦的,因为激光器无法自启动或者只有通过费力地使用附加有源调制器才会自启动。在美国专利7,817,684B2中说明了这种有源调制器,其安装在激光谐振器中并在激光开始脉冲之后关断。通常地,这种激光器不仅包括NOLM,而且还包括第二环路以及在这两个环路至少之一中的激光增益介质。
方法(c)的传统8字形结构不是天生就具有在功率为零处具有非零斜率的强度依赖传输T。反而,其传输函数表现出图10所示的形状。所述传输是NOLM环路中沿顺时针(cw)传播和沿逆时针(ccw)传播的脉冲之间的差动相移的振荡函数。所述相位与循环脉冲的峰值功率成比例,并且非常依赖环路的非对称性。环路的非对称性可能是由不对称地插入损耗或增益元件引起的,或者是由非对称环路耦合器所引起的。在后一种情况下,仅实现了部分调制(图10中的虚线)。
通过单模光纤来实现典型的8字形光纤激光器,由此提供两个并行的传播模式。这使得可以通过对非线性环路中的偏振进行适当的控制,来产生沿顺时针(cw)传播的脉冲和沿逆时针(ccw)传播的脉冲之间的线性(即,不依赖于强度的)相移。美国专利5,050,183和美国专利7,940,816B2中公开了对8字形激光器中的偏振进行控制。
所述文献示出:依赖于作为锁模机构的NOLM(非线性光环路镜)、或具体为NALM(非线性放大光环路镜)的脉冲激光源通常基于8字形的几何形状,并且被广为接受用于量产和非偏振保持光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善具有非线性光环路镜的激光器的自启动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宽的激光器参数范围内环境稳定的激光器操作。
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上述目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在激光谐振器中引入了非互易性光元件。在本发明中,“非互易性”是指光元件对所穿过的光的影响依赖于所述光的传播方向。所述影响可能是对穿过非互易性光元件的光的例如振幅、相位、偏振和/或频率等所产生的影响。更具体地,本发明示教了:在非线性光环路镜(NOLM,其用于引导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并使得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在其出口点处互相干涉)中加入这种非互易性光元件,即,将这种非互易性光元件置于双向NOLM中。这与现有在NOLM中不包括非互易性元件、而仅为在单向环路中包括隔离器的形式的8字形激光器结构形成对比。
NOLM中非互易性光元件的作用是,通过例如对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引入非互易性相移或非互易性损耗,来修改图10所示的传统传输函数。传输函数表示了NOLM出口点处的传输激光功率,该功率受到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之间的干涉的影响。特意通过NOLM中的非互易性光元件将传输函数向左(或右)偏移合适的量,以使得传输函数在零功率处的值不为零并具有非零斜率。因此,如图9所示,这样的激光器表现出优良的自启动性。
本发明对于锁模光纤激光器或波导激光器尤为有用,但并不限于这类激光器。
优选地,如上所述,非互易性光元件包括非互易性损耗元件和/或非互易性相移元件。非互易性相移元件可以在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之间直接引入非互易性相位差,而非互易性损耗元件对NOLM的对称性进行改变并由此改变相对相移的对比度和强度依赖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NOLM包括至少一个偏振保持光纤,或者通常由偏振保持(PM)光纤或波导来制成。使用PM光纤的优势是,保障不依赖环境参数的稳定操作,并保障从激光谐振器发射出的激光具有一定偏振。这同样适用于位于例如通过硅或氮化硅技术以硅制成的芯片装置等上的波导激光器。
具体地,对于在NOLM中使用PM光纤,非互易性光元件优选在整体上是偏振保持的。在本文中,“整体”是指离开非互易性光元件的光的偏振与入射进该非互易性光元件的光的偏振相同。然而,在内部(即,在非互易性光元件中),偏振可能会被暂时地修改。
为了用作非互易性相移元件,非互易性光元件可以包括法拉第转子(Faraday rotator)和/或至少一个波片,例如λ/n波片,其中n=2或n=4或n=8,即半波片、四分之一波片或八分之一波片,或一组波片。这种波片是可以修改所穿过的光的偏振和相位的光组件。另一方面,法拉第转子是通过法拉第效应来对光的偏振进行旋转的光器件。法拉第转子构成非互易性光元件,这是因为:在光以相反的方向两次穿过介质的情况下,偏振的旋转加倍(非反转)。可选地,可以利用具有费尔德常数(Verdetconstant)的合适材料直接引起非互易性相移。可以将上述材料设置在如“A design for a non-reciprocal phase shifter”,Y.Okamura et al.,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17(1985)195-199所述的波导引导结构中。
为了能够调节NOLM的传输曲线的位置,具体地,为了对传输曲线在零功率处的值和斜率进行调节,期望非互易性光元件的至少一个光性质可调节。最优选的是,对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所施加的差动相移是可调节的。这样可以优化激光器的特性,具体地,优化其自启动特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的变体中,双向NOLM(即包括了非互易性光元件的NOLM)还包括放大器,并由此构成NALM。这使得可以修改NOLM的非线性。这种增益可以(而非必须地)构成激光器的整体增益。
根据从激光器输出的光脉冲的期望波长特性,发现在NOLM内的放大器中使用掺杂铒、镱、铥或它们任意组合的光纤部是有利的。可以使用例如基于半导体的光放大器(SOA)、或拉曼放大、或布里渊放大等的其它增益介质。可以在激光谐振器的其它部位(即,NOLM的外部)附加地或可替代地设置同样的放大器或放大介质。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放大器具有两个泵浦源,用于在相反的方向上向放大器进行光泵浦。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同步地或分别地操作这两个泵浦源。特别地,这两个泵浦源可以被配置为允许调节相反的两个方向上的泵浦的比。特别地,对于双向NOLM中的非互易性光元件,由于向放大器所进行的泵浦的比确定了放大器中脉冲的平均脉冲能量,并因而确定光路的长度,允许调节相反的两个方向上的泵浦的比的结构可以调节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之间的相移的强度依赖性,并因而可以调节NOLM传输的初始斜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在NOLM的入口点处设置具有对称分割比(即,50:50)的分束器是适当的。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优选具有非对称光束分割比(即,60:40、70:30、75:25或其它任何所期望的比)的分束器。非对称分束器会改变传输曲线的调制深度,因为非对称分割比根本不会允许完全相消干涉(completedestructive interference)。通过环路中的非互易性损耗元件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与分束器的(非)对称性结合,使得可以相互独立地调节调制深度和强度依赖性。
通过在双向NOLM之外还包括第二光环路镜,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构成为8字形激光器。优选地,所述第二光环路镜包括光学隔离器,以使得第二光环路镜成为单向环路镜,并由此避免附加干涉现象。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其紧凑性和稳健性。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可以在双向NOLM之外还包括线性腔部。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器具有先前不为人知的9字形结构。与8字形结构相比,9字形结构提供了特别的优势,尤其是其适应性强方面的优势。例如,线性腔部内的背反射可以用于选择性地引入或移除诸如滤波器或色散补偿器等的附加光元件。如果线性腔部是自由空间部,则上述做法更有利。
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该线性腔部配置为具有可变长度。为此,例如可以将线性腔部的反射镜安装在平移台上和/或对线性腔部设置压电致动器,或者可通过拉伸光纤来改变光纤部的长度。调整或改变腔长度可以改变激光谐振器内激光脉冲的往返时间,并由此改变激光器的重复率。与通过传统8字形激光器可以获得的固定、受限的重复率相比,上述做法极大地增加了激光器的使用灵活性。另外,由于较短的腔长度,不但可以实现更高的重复率(例如,超过200MHz),还可以实现非常低的重复率(例如,低于10MHz)。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光晶体,或通过适当地拉伸NOLM内/外的光纤部来改变腔的长度。
优选地,线性腔部包括镜、输出耦合镜、光纤布拉格光栅和/或自由空间光栅。光纤布拉格光栅用作针对激光谐振器内激光脉冲的色散补偿和/或脉冲压缩的波长选择性反射器,而自由空间光栅可以用作波长选择性反射器。此外,对于色散补偿可以使用光栅、棱镜和/或镜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激光装置还可以在激光器腔中的某处包括光电晶体或调制器,以实现快速反馈。与例如压电元件等相比,这种装置能够例如调节通常具有较高带宽的激光器腔的长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激光装置可以用于(而不限于)生成频率梳、生成THz辐射、材料处理、2-光子聚合、参数化过程播种、或泵浦探测器光谱。针对这类应用,在光纤或自由空间光放大器中进一步将激光器的输出进行放大可能是有用的。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的很可能已经放大的输出,可以进一步借助诸如第二谐波生成(SHG)或拉曼漂移等的非线性处理来进行频率转换。这种频率转换输出的应用包括Ti:Sa放大器播种或2-多光子显微镜和光谱学。
此外,这种激光源可以应用于异步光取样方案(ASOPS)或基于设置的腔调节光取样(OSCAT)。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具体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中所使用的非线性光环路镜(NOLM)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所使用的非线性放大环路镜(NALM)的示意图;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8字形结构的激光器的实施例;
图3b示出与传统8字形激光器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的传输曲线;
图3c示出与传统8字形激光器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非对称分束器的激光器的传输曲线;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9字形结构的激光器的实施例;
图4b示出根据图4a的具有/不具有非互易性光元件的激光器的传输曲线;
图4c示出根据图4a的具有非对称分束器并且具有/不具有非互易性光元件的9字形激光器的传输曲线;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中所用的分束器的示意图;
图5b示出分束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5c示出根据图5b的分束器中所用的非互易性光元件;
图5d示出非互易性光元件的另一实施例;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9字形结构的激光器的另一实施例;
图7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9字形结构的激光器的第三实施例;
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9字形结构的激光器的第四实施例;
图8a~8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中所用的非互易性光元件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示出期望无源锁模激光器中模式耦合元件所具有的非线性传输曲线,由此允许脉冲操作的自启动;
图10示出具有NOLM的传统激光器的传输曲线。
在全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标识相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中所用的双向非线性光环路镜(NOLM)1。NOLM1主要由光纤2、优选由偏振保持(PM)光纤2制成,将光纤2弯曲以基本形成环路。可选地,可以通过自由空间光元件来配置NOLM。分束器3设置在NOLM的出入口点4处。出入口点4典型地作为NOLM的光纤2的闭合点,激光的入射光束或脉冲由分束器3分割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在NOLM1内反向传播。
在出入口点4处的分束器3包括第一端口5和第二端口6。可以通过第一端口5和/或通过第二端口6来将激光脉冲引入NOLM。各激光脉冲由分束器3进行分割,并由此生成两部分激光脉冲。NOLM1用于将这两部分激光脉冲向相反的方向引导,并使得它们在出入口点4处再次相互干涉。由此将NOLM构置为双向NOLM。
图10示出传统NOLM的传输曲线,即,在两个端口5、6(输出功率/输入功率)之一处的干涉传输T与互相干涉的反向传播的两个激光脉冲之间的差动相移的关系。实线是在安装对称分束器3的情况下的传输曲线。在处,光纤2的反射率R=1,由此,从一个端口5至另一个端口6的传输T=1-R=0。随着相位差的增加,传输T在0和1之间进行振荡。另一方面,图10中的虚曲线表示在安装非对称分束器3的情况下的传输T。这里,干涉不再是完全相消干涉。因此,在本示例中,传输在零相位差处具有大约为0.16的非零值。然而,最大传输T仍然具有T=1.0的值。因此,与安装对称分束器3的情况相比,传输曲线的调制的幅度较小。
返回到图1,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中所用的NOLM1与传统NOLM的不同之处在于,NOLM1包括有非互易性光元件7。非互易性光元件7对在NOLM内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具有光影响,该影响依赖于激光脉冲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这种非互易性是无源的(即,不依赖于激活),并且是即时的(即,是连续存在的,并且不依赖于激光脉冲部分穿过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准确时间点)。这适用于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下面将说明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示例。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非线性光环路镜(NOLM)1′的第二实施例。在图2的实施例中,NOLM1被配置成非线性放大环路镜(NALM)1′。NALM1′的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NOLM的结构相同。然而,NALM1′还包括有光放大器8。放大器8包括插入在NOLM光纤2中的活性光纤部9。在图2中,活性光纤部9由比NALM1′的其余部分粗的曲线来表示。此外,光放大器8包括泵浦源10、具体为光泵浦源10,以向活性光纤部9进行光泵浦。根据激光器的期望波长特性和初始增益介质,活性光纤部9可以由掺杂有铒、镱或铥的光纤来构成。活性光纤部9也可以构成激光器的增益介质。
图2的NALM1′与图1所示的NOLM1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图2的NALM1′还包括损耗元件11。损耗元件11设置在NALM1′内的非对称位置处,即在两个相反方向上到出入口点4的距离不等的位置处。特别地,损耗元件11设置在非互易性光元件7和活性光纤部9之间,不过也可以设置在NOLM1内的任意位置处。损耗元件11可通过表现出非互易性损耗效应,可选地但非必需地构成NALM1′内的非互易性。这样会修改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之间相位差的强度依赖性。特别地,损耗元件11是可调节的。损耗元件11可以是输出耦合器。此外,可以通过改变放大器8的放大特性,特别地,通过调节泵浦源10的功率,来调节反向传播的脉冲部分之间的相位差。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12的第一实施例。激光器12用作无源锁模脉冲激光器。激光器12包括激光谐振器13,在本实施例中,激光谐振器13被配置成8字形几何形状。更具体地,激光谐振器13包括第一光环路镜1、1′。在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光环路镜配置成图2所示的NALM1′,但也可以可选地配置成图1所示的NOLM1。特别地,第一光环路镜1、1′包括非互易性光元件7。
此外,激光谐振器13还包括第二光环路14,第二光环路14通过分束器3来将环路镜1、1′及14的输入端口5和输出端口6相互连接。特别地,第二光环路镜14闭合分束器3的第一端口5和第二端口6之间的光路,参见图1和图2。可以在第二光环路镜14中设置激光器的增益元件。
如上所述,将第一光环路镜1、1′配置成双向非线性光环路镜,可以使得激光脉冲部分能够反向传播,从而使得这些激光脉冲部分在分束器3处互相干涉。另一方面,第二光环路14通过包括光隔离器15而被配置成单向环路镜。光隔离器15仅在一个方向上允许激光脉冲通过,而阻挡反方向上的光。此外,第二光环路14包括输出耦合器16。输出耦合器16是光纤耦合器,用于将一部分激光脉冲从谐振器13耦合输出至激光器12的输出端口17。
激光器12的激光谐振器13具有光纤结构。光环路镜1、1′和14都由光导光纤制成,特别地,由偏振保持(PM)光纤制成。
由于具有插入在第一光环路镜1、1′中的非互易性光元件7,激光器12持续地表现出在双向环路镜1、1′中反向传播的脉冲之间的线性相移,由此显著地增强了激光器12的自启动能力,并使得激光器12能够在从远正常(far normal)色散到远异常(faranomalous)色散的宽净色散(net dispersion)范围内进行操作。相移可以在操作期间是固定或者可调节的,并且可以和其它手段结合以对激光器的诸如偏振、输出功率或波长等操作参数进行修改。
图3b示出了在采用对称分束器3(即,具有50:50光束分割比的分束器)的情况下,图3a的激光器12(激光器12的第一非线性光环路镜1、1′的)干涉传输T,干涉传输T为差动相位的函数并由实线来表示。分束器3的对称性使得传输函数的调制深度在0.0~1.0之间。作为比较,图3b示出由虚线表示的传统(即,未安装有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非线性光环路镜的传输函数。可以看出,传统光环路镜在零相位差处具有为零的斜率并且函数值T=0.0。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12的传输函数T是通过将传统传输函数向左偏移70°的Δshift值来得到的。所述Δshift值是由非互易性相移光元件7所引起的差动相移。
图3c示出在两个环路镜1、1′和14之间存在非对称分束器3的情况下,传统光环路镜的传输函数(以虚线表示)和本发明的NOLM1或NALM1′的传输函数(以实线表示)。特别地,图3c示出安装了分割比为70:30的分束器3的情况。分束器3的这种非对称效应使得传输函数T的调制深度M下降。在安装有对称分束器3的情况下,传输T在0.0和1.0之间振荡(图3b),而在安装有70:30的分束器3的情况下,传输T仅在0.16和1.0之间振荡。由此,调制深度M从1.0下降至0.84。然而,图3c也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12的传输函数T是通过将传统传输函数向左偏移70°的Δshift值来获得的。
在图3b和图3c所示的两种情况下,都可以看到传输函数T在处具有非零值和非零斜率。这是保证激光器12有效自启动(即,激光器12的脉冲操作自启动)所需要达到的标准。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激光器18。所述激光器18也具有包括了第一光环路镜的激光谐振器13,第一光环路镜可被配置成NOLM1或(如图4a所示地)被配置成NALM1′。然而,激光器18的激光谐振器13包括线性腔部19,而没有包括第二光环路镜14。线性腔部19在分束器3和反射元件20之间延伸。由于光环路镜1、1′与线性腔部19的结合,可认为激光谐振器13具有9字形几何形状或结构。可以将线性腔部19配置成分束器3和反射元件20之间的自由空间腔部或具有光纤的光纤腔部。反射元件20可以是输出耦合镜、镜、光栅或色散补偿器。
如下所述,图4a所示结构仅是激光器18的基本结构。在线性腔部19中,特别是在线性腔部19是自由空间腔部的情况下,可以引入诸如输出耦合器、增益介质、波长滤波器、偏振控制器、波长转换器和/或色散控制器等的其它光元件。此外,在图4a的实施例中和/或在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18的其它9字形结构中,线性腔部19的长度可以是可调节的。在本实施例中,这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将反射元件20安装在平移台或音圈或压电致动器21上,其中平移台或音圈或压电致动器21用于在线性腔部19的轴方向上以可控的方式使反射元件20来回移动。在图4a中,反射元件20的这种移动由双向箭头来表示。长度较短的线性腔部19会减少激光谐振器13中激光脉冲的往返时间并相应增加重复率,反之亦然。
与图3a所示的8字形几何形状相比,图4a中的激光谐振器13的9字形几何形状的优势是:所需的光纤路径较短;更容易进入激光谐振器13,以进行波长滤波、色散补偿等;可实现更高的重复率;以及,由于线性腔部19的长度可调节,可以进行腔长度调节和重复率调节。
图4b示出激光器18的作为相位差的函数的传输T,特别地,比较了激光器18的光环路镜1′的传输T(实线)与传统环路镜的传输T(虚线)。特别地,图4b示出在激光谐振器13中安装了对称分束器3的情况,这产生了在0.0和1.0之间的全调制深度M。从图4b中显而易见的是,在处,传统环路镜的传输函数T的值为1.0但斜率为零。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传输函数T是通过将传统传输函数向右偏移Δshift=70°来获得的。这使得本发明的传输函数T在处具有非零值以及非零斜率。传输函数T的所述偏移是由光环路镜1′中的非互易性光元件7所造成的。
图4c示出与图4b中相同的传输函数T,但这次针对在激光谐振器13中安装有70:30的非对称分束器3的情况。从图4c中显而易见的是,相应地产生了16%的整体损耗,并使得传输函数的幅度值降至约为0.84。
图5a是激光器12、18的激光谐振器13中的分束器3的示意图。如上所述,分束器3可以被配置成如下的光纤耦合器,其中,第一光纤22和第二光纤23各自穿过所述光纤耦合器,并且使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之间的距离足够近,以使得激光能够从光纤22耦合至光纤23或者从光纤23耦合至光纤22。两个光纤22、23之间的距离甚至可以是可调节的,从而实现分束器3的耦合和光束分割比。光纤22、23都可以是偏振保持光纤。从图5a中显而易见的是,分束器3具有第一端口5和第二端口6。这两个端口5、6可以如图3所示地由第二光环路镜14来闭合,或者这两个端口5、6中的一个端口可以如图4a所示地用于线性腔部19。分束器3具有另外两个端口24、25,这两个端口由第一光环路镜1、1′闭合。
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激光器12或18的激光谐振器13中所用的分束器3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分束器3包括第一偏振分束器26。第一端口5和第二端口6各自包括有光纤,所述光纤的近端(从分束器3的角度看)分别位于准直光元件27、28中,以将导入光纤的光转换为准直自由空间光束或者将准直自由空间光束转换为导入光纤的光。可以将第一偏振分束器26定义为第一光环路镜1、1′的出入口点4,这是因为:由于分束器26的存在,反向传播穿过NOLM1、1′的激光脉冲部分出现干涉。
在图5b的实施例中,分束器3还包括第二偏振分束器29。导向第一光环路镜1的分束器3的端口24、25也各自由一段PM光纤组成,所述PM光纤的近端部设置有准直光元件30、31。在两个偏振分束器(PBS)26、29之间,分束器3本身容纳有非互易性光元件7′。可以在设置于第一光环路镜1、1′的光纤组件中的非互易性光元件7之外还设置非互易性光元件7′,或者利用非互易性光元件7′替代NOLM1/NALM1′的光纤组件中的非互易性光元件7。非互易性光元件7′可以是偏振敏感型和/或方向敏感型和/或偏振型。例如,非互易性光元件7′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波片、一个或多个法拉第转子或其组合,优选包括可调节的部件。以下将说明具体示例。可以理解的是,分束器的四个端口中的任意端口都可以被配置成自由空间光元件而不进行光纤耦合,甚至可以被弃用。
图5c示出插入NOLM1/NALM1′内的非互易性光元件7或分束器3内的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内部组件的第一示例。在本实施例中,非互易性光元件7、7′包括第一法拉第转子32和第二法拉第转子33以及位于第一法拉第转子32和第二法拉第转子33之间的相移元件34。相移元件34使得一部分激光脉冲出现相移,所述相移依赖于激光脉冲的偏振状态。由于激光脉冲在抵达相移元件34之前,要么穿过第一法拉第转子32,要么穿过第二法拉第转子33,所述偏振又将依赖于激光脉冲的方向。在有利实施例中,相移元件34的相移特性是可调节的。例如,相移元件34可以是电光调制器(EOM)、或者是波片、或者是在两个四分之一波片之间放置半波片的组合,优选具有可旋转的波片或半波片以调节该相移元件对所穿过的光的偏振的影响。可选地,非互易性光元件7、7′还可以包括单个半波片35,以能够调节所穿过的光的偏振。在某些结构中,非互易性光元件在整体上是偏振保持的,即,入射进非互易性光元件7、7′的具有特定偏振的光以相同的偏振离开非互易性光元件7、7′。
图5d示出非互易性光元件7、7′的另一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相比,图5d中的非互易性光元件7、7′仅具有单个法拉第转子32以及相移元件34,而不具有第二法拉第转子。非互易性光元件7、7′再次可以可选地包括半波片35,以能够调节偏振。
图6示出本发明的具有9字形结构的激光器18的另一实施例。激光器18包括谐振器13,而谐振器13又将包括经由分束器配置3结合的NALM1′以及线性腔部19。NALM1′包括具有活性光纤部9的放大器或增益元件8,泵浦源10仅从一侧对活性光纤部9进行光泵浦。NALM1′的光纤2的两端分别容纳在准直光元件30、31中,准直光元件30、31各自面对分束器3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线性腔部19被配置成不使用光纤的自由空间部。分束器配置3从下到上包括:第一偏振分束器(PBS)26;作为可选元件的半波片35;第一法拉第转子33;相移元件34(诸如EOM或波片);第二法拉第转子32;以及第二偏振分束器29。第一PBS26是至NOLM环路的出入口点4并构成两个反向传播脉冲发生干涉的位置点。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法拉第转子32~33、相移元件34以及(可选的)波片35共同构成非互易性光元件7′。非互易性光元件7′是分束器配置3的组成部分,这与图5b、5c所示的分束器配置相似。在第一PBS26处,反向传播穿过NOLM1′的两个激光脉冲部分互相干涉。由此,可以将该PBS或输出耦合器26定义为NOLM1′的出入口点4。线性腔部19在PBS或输出耦合器26与反射元件20之间延伸。另一方面,NOLM1′包括位于第二PBS29外的环部以及位于两个偏振分束器26和29之间的线部(linear section)这两者。在该线部上,设置有非互易性光元件7′,反向传播穿过NOLM1′的环部的激光脉冲部分共线地传播。
图7a示出图6所示的激光器18的变体。特别地,图7a的激光器18与图6的激光器18的不同之处在于,非互易性光元件7中省略了第二法拉第转子33。然而,除了该修改之外,激光器18的结构保持不变。
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9字形结构的激光器18的另一实施例。图7b的实施例与图7a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7b的实施例的激光器18中,包括两个光栅37a、37b以及反射镜37c组合的色散补偿器(脉冲压缩器)37以取代反射元件20。
本实施例与具有NALM1′的激光器12、18的所有上述实施例相比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NALM1′中的放大器8具有两个泵浦源10、10a,泵浦源10、10a用于在相反的方向上对放大器8的活性光纤部9进行泵浦。此外,设置了控制器38并将其连接至两个泵浦源10、10a。控制器38能够调节两个泵浦源10、10a进行的泵浦的比。通过改变泵浦比,可以调节穿过NALM1′的激光脉冲部分的相位差。如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其它修改类似,具有NALM1′的激光器12、18的上述实施例分别还可以设置放大器8的双侧泵浦。
图8a示意性地示出将非互易性相移器作为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具体实施例。该相移器7被配置成光纤形式,并包括第一端口39和第二端口40。通过适当地将端口39、40与NOLM1/NALM1′的光纤2相连接,可以将非互易性相移器插入NOLM/NALM。
图8b示出具有光纤结构的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非互易性光元件7包括第一法拉第转子32、第二法拉第转子33以及插在两个法拉第转子之间的偏振依赖相移元件34。非互易性光元件7具有第一端口39和第二端口40。端口39、40各自导至准直光元件80。法拉第转子32、33和相移元件34位于在两个准直光元件80之间延伸的自由空间部81上。
图8c示出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非互易性光元件7包括两个四分之一波片41、42以及插在两个四分之一波片之间的单个法拉第转子32。再次地,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所有偏振影响光组件32、41、42都设置在位于第一端口39和第二端口40之间的自由空间部81上。
最后,图8d示出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非互易性光元件7包括两个四分之一波片41、42和插在两个四分之一波片之间的半波片43,还包括封入(enclosing)所插入的波片组的两个法拉第转子32、33。再次地,非互易性光元件7的所有偏振影响光组件32、33以及41~43设置在第一端口39和第二端口40之间,具体设置在位于两个准直光元件80之间的自由空间部81上。
图5b的分束器配置3,特别是其中非互易性光元件7、7′可以具有偶数或奇数个法拉第转子。

Claims (17)

1.一种具有激光谐振器(13)的激光器(12、18),所述激光谐振器(13)包括非线性光环路镜、即NOLM(1、1′),所述NOLM用于引导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并使得所述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在所述NOLM(1、1′)的出口点(4)处相互干涉,所述非线性光环路镜(1、1′)包括非互易性光元件(7、7′),
其特征在于,所述NOLM(1、1′)包括环部以及线部,其中,反向传播穿过所述环部的激光脉冲部分在所述线部上共线地传播,所述NOLM(1、1′)的所述线部限定在第一偏振分束器和第二偏振分束器(26、29)之间,所述非互易性光元件(7、7′)设置在所述NOLM(1、1′)的所述线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易性光元件(7、7′)包括非互易性损耗元件和/或非互易性相移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OLM(1、1′)包括偏振保持光纤(2)或波导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易性光元件(7、7′)在整体上是偏振保持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易性光元件(7、7′)包括至少一个法拉第转子(32、33)和/或至少一个波片(34、35、41、42、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易性光元件(7、7′)的至少一个光特性是可调节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易性光元件(7、7′)对所述反向传播的激光脉冲部分施加的差动相移是可调节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双向的所述NOLM(1、1′)包括放大器(8)和/或互易性损耗元件(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利用泵浦源(10、10a)从相反的两个方向对所述放大器(8)进行光泵浦,其中设置了控制器(38)并将所述控制器(38)连接至两个所述泵浦源(10、10a),所述控制器(38)被配置为调节两个所述泵浦源(10、10a)进行的泵浦的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谐振器(13)中的放大器(8)包括:掺杂铒、镱或铥的光纤部(9);基于半导体的放大器;拉曼放大介质;布里渊放大介质;或它们的任何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OLM(1、1′)的入口点(4)处设置具有对称或非对称光束分割比的分束器(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2)包括第二光环路镜(14),所述第二光环路镜(14)包括光隔离器(1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谐振器(13)除了包括所述NOLM(1、1′)之外,还包括线性腔部(19)。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腔部(19)包括反射元件(20)、输出耦合镜(20)、布拉格光栅、色散补偿器(37)和/或自由空间光栅(37a、37b)。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8)的重复率是可调节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8)的重复率是通过在所述激光谐振器(13)中设置可拉伸光纤部和/或通过设置具有可变长度的线性腔部(19)来调节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具有200MHz以上的重复率。
CN201310070323.3A 2012-03-05 2013-03-05 具有非线性光环路镜的激光器 Active CN1033117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001482.4A EP2637265B1 (en) 2012-03-05 2012-03-05 Laser with non-linear optical loop mirror
EP12001482.4 2012-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1780A CN103311780A (zh) 2013-09-18
CN103311780B true CN103311780B (zh) 2015-07-22

Family

ID=4587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0323.3A Active CN103311780B (zh) 2012-03-05 2013-03-05 具有非线性光环路镜的激光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73601B2 (zh)
EP (1) EP2637265B1 (zh)
JP (1) JP5615397B2 (zh)
CN (1) CN103311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6218B (zh) * 2013-09-29 2016-04-13 华中科技大学 基于光学环镜的超宽带脉冲编码调制装置
WO2015073257A1 (en) * 2013-11-12 2015-05-21 Imra America, Inc. Compact fiber short pulse laser sources
US10069029B1 (en) * 2014-11-19 2018-09-04 Seagate Technology Llc Transfer-printed photonics
US10984821B1 (en) 2014-11-19 2021-04-20 Seagate Technology Llc Transfer-printed near-field transducer and heat sink
DE102014226973B4 (de) * 2014-12-23 2021-03-18 Menlo Systems Gmbh Optische Resonator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einer Umlaufzeit in einem Resonator
JP2017059683A (ja) * 2015-09-16 2017-03-23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レーザー発振器及びレーザー発振器を備えた分光装置、光コヒーレンストモグラフィ装置、非同期光サンプリング装置、長距離絶対距離計測装置、cwレーザー高速高分解能分光装置
JP6630120B2 (ja) * 2015-11-06 2020-01-15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取得装置、画像取得方法、及び空間光変調ユニット
RU2618605C1 (ru) * 2015-12-16 2017-05-04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ГУ) Волоконный импульсный лазер с нелинейным петлевым зеркалом
WO2017204112A1 (ja) 2016-05-26 2017-11-3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パルス光生成装置、パルス光生成方法、パルス光生成装置を備えた露光装置および検査装置
JP6828742B2 (ja) 2016-05-26 2021-02-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パルス光生成装置、パルス光生成方法、パルス光生成装置を備えた露光装置および検査装置
RU2633285C1 (ru) * 2016-07-05 2017-10-1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НГУ) Волоконный задающий генератор
US10783917B1 (en) 2016-11-29 2020-09-22 Seagate Technology Llc Recording head with transfer-printed laser diode unit formed of non-self-supporting layers
JP7026373B2 (ja) * 2017-02-24 2022-02-28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光ファイバーレーザー装置
CN106961067B (zh) * 2017-05-24 2023-05-16 广东华奕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重复频率的紧凑型工业级锁模光纤激光器
US10367328B2 (en) 2017-07-06 2019-07-3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ulse laser device
US10424895B2 (en) 2017-12-13 2019-09-2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ode-locked fiber laser device
US11423928B1 (en) 2018-01-19 2022-08-23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rocessing for forming single-grain near-field transducer
US11069376B1 (en) 2018-02-21 2021-07-20 Seagate Technology Llc Waveguide with optical isolator for 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CN108598856B (zh) * 2018-03-07 2021-08-24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飞秒激光器
CN110364923A (zh) * 2018-03-26 2019-10-22 雷小权 一种基于相位偏置的全保偏光纤锁模激光器
US10490968B1 (en) * 2018-05-18 2019-11-26 Ofs Fitel, Llc Self-starting, passively modelocked figure eight fiber laser
CN109217085B (zh) * 2018-09-06 2020-09-01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被动全光同步的全保偏超快光纤激光系统
CN109787081B (zh) * 2019-01-23 2021-08-03 广东朗研科技有限公司 中红外超短脉冲激光光源
CN109682467A (zh) * 2019-01-23 2019-04-26 广东朗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全保偏同步脉冲泵浦的红外单光子频率上转换探测系统
CN109698458B (zh) * 2019-01-24 2020-02-07 广东朗研科技有限公司 非线性环路滤波的Mamyshev型激光振荡器
CN111129937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一种窄带皮秒锁模光纤激光器
CN112361955B (zh) * 2020-11-16 2022-07-08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光纤Sagnac干涉仪
CN115133389B (zh) * 2022-06-28 2023-08-04 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 一种基于非线性放大环形镜的固体激光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9453A1 (en) * 1992-11-24 1994-06-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itializing an optical-fibre laser for mode locking
US5359612A (en) * 1993-09-29 1994-10-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High repetition rate, mode locked, figure eight laser with extracavity feedba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04987D0 (en) * 1994-03-15 1994-04-27 Secr Defenc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laser systems
US5513194A (en) 1994-06-30 1996-04-3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tretched-pulse fiber laser
US5574739A (en) 1995-05-12 1996-11-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olarization-stable pulsed laser
JPH08334800A (ja) * 1995-06-08 1996-12-1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信号増幅器
US5701319A (en) * 1995-10-20 1997-12-23 Imra Americ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ultrashort pulses with adjustable repetition rates from 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JP3350874B2 (ja) * 1995-11-15 2002-11-2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レーザパルス発振器
KR0173434B1 (ko) 1996-02-12 1999-04-01 윤덕용 간섭계형 레이저 센서
KR100205052B1 (ko) * 1996-07-12 1999-06-15 정선종 파장 가변형 모드록킹 광섬유 레이저
JP3629515B2 (ja) * 2000-09-11 2005-03-16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モード同期レーザ装置
JP2003035603A (ja) * 2001-07-18 2003-02-07 Ando Electric Co Ltd 光サンプリング波形観測装置
US20030058904A1 (en) 2001-09-24 2003-03-27 Gigatera Ag Pulse-generating laser
AU2003242289A1 (en) * 2002-06-11 2003-12-22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Wavelength divition multiplex optical regeneration system an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 optical regeneration method
US7463360B2 (en) 2006-04-18 2008-12-0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Optical resonator gyro with integrated external cavity beam generator
US7817684B2 (en) * 2006-11-16 2010-10-19 Ofs Fitel Llc Passively modelocked figure eight fiber laser
US7940816B2 (en) * 2008-09-05 2011-05-10 Ofs Fitel Llc Figure eight fiber laser for ultrashort pulse generation
US8068233B2 (en) 2009-05-14 2011-11-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mpact resonator fiber optic gyroscop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9453A1 (en) * 1992-11-24 1994-06-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itializing an optical-fibre laser for mode locking
US5359612A (en) * 1993-09-29 1994-10-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High repetition rate, mode locked, figure eight laser with extracavity feedba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87542A (ja) 2013-09-19
EP2637265A1 (en) 2013-09-11
US8873601B2 (en) 2014-10-28
EP2637265B1 (en) 2018-08-29
CN103311780A (zh) 2013-09-18
US20130230071A1 (en) 2013-09-05
JP5615397B2 (ja)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11780B (zh) 具有非线性光环路镜的激光器
US9276372B2 (en) Laser with non-linear optical loop mirror
US9653868B2 (en) Pulsed laser sources
CA2329334C (en) Fiber optic lasers employing fiber optic amplifiers
CN101706280A (zh) 一种用于受激布里渊光纤陀螺的光路结构
CN107453198A (zh) 光纤激光器
JP2006332666A (ja) 全ファイバをベースにした1ミクロンにおける短パルス増幅
US20070153840A1 (en) Traveling-wave linear cavity laser
CN108598856B (zh) 飞秒激光器
Chen et al. Schemes for fibre-based entanglement generation in the telecom band
JP2008172166A (ja) ノイズライクレーザ光源および広帯域光源
JP2016517041A (ja) 赤外領域及び可視領域における少なくとも3つのコヒーレントなレーザビームのための発生器
Yang et al. 2-μm switchable, tunable and power-controllable dual-wavelength fiber laser based on parallel cavities using 3× 3 coupler
CN109378686A (zh) 一种可切换多波长双向调q掺稀土离子光纤激光器
CN104078827A (zh) 一种具有多种调谐功能的多波长掺铒光纤激光器
US7433561B2 (en) All-optical phase, wavelength, and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wavelength converters
JP4953943B2 (ja) モードロックレーザ装置
Al-Alimi et al. Nonlinear fiber loop mirror optimization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wavelength Brillouin/erbium-doped fiber laser
CN211377170U (zh) 基于内腔相位调制器的非线性环形镜锁模光纤激光器
JPH0661561A (ja) モード同期光ファイバレーザ装置
Xiang et al. Tunable fiber laser with nano-thick silver diaphragm as compound external cavity
JPH08228037A (ja) リングレーザー
JPH0846574A (ja) モード同期リングレー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