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4833A - 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4833A
CN103304833A CN2013101417915A CN201310141791A CN103304833A CN 103304833 A CN103304833 A CN 103304833A CN 2013101417915 A CN2013101417915 A CN 2013101417915A CN 201310141791 A CN201310141791 A CN 201310141791A CN 103304833 A CN103304833 A CN 103304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membrane
template
imprinted polymer
molecular impri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17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孔银
冯灵智
魏俊富
张新新
李文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417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04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04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4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首先按照合适比例制备功能单体、交联剂和模板的络合物溶液,然后选择合适的支撑膜对该络合物溶液进行过滤,使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的络合物恰好被截留在膜的表面,可选择再用溶剂过滤洗掉未与模板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功能单体,随后采用辐射引发的方法在膜表面接枝一层分子印迹聚合物,可采用反洗的方法把模板和未反应的物质洗掉,得到表面接枝的分子印迹膜。该分子印迹膜既保持了载体膜的较大通量和机械性能,又利于模板的洗脱和重结合,得到的MIP膜印迹效率较高,在化工分离、固相萃取、膜传感器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膜领域。
背景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它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高特异性的识别能力。印迹聚合物膜融合了膜分离和分子印迹两种技术的优点,给膜赋予了特异的分子识别性、亲和性和选择透过性,因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Macromol Biosci,2003,3(9):487-498】:(1)原位聚合:将印迹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混合液倾倒在两块基板之间,通过整体交联聚合(常采用UV光引发)即得到MIP膜。(2)溶剂蒸发沉淀:将印迹分子、成膜材料共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将该铸膜液刮涂在适当的支撑体上,在一定温度下的惰性气氛中使溶剂蒸发,得到的聚合物膜经进一步干燥后,采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洗脱以除去印迹分子,即得到MIP膜。(3)浸没沉淀(湿相转化):将含有印迹分子、成膜材料及适当致孔剂的高分子铸膜液刮涂在适当的支撑体上,将其浸入含有非溶剂的凝固浴中,由于良溶剂与非溶剂的不断置换,经过一段时间聚合物膜就从中沉淀析出,最后采用适当的溶剂对该膜进行洗脱以除去印迹分子,进而得到保留有印迹分子特定构型的MIP膜。(4)表面修饰:膜的表面修饰,即在印迹分子存在下,对商业膜进行表面修饰,实现分子印迹功能。具体可通过光或热引发在膜表面接枝共聚。表面修饰法同以上各种印迹方法相比,具有印迹分子用量少、印迹位点的可及性高、可实现印迹膜的高通量等优点。(5)其它方法:除上述介绍的印迹膜制备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膜制备方法,如电化学聚合方法也可用于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此方法具有速度快、直接成膜等优点,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传感器敏感膜的制备。
基于以上几种方法制备的分子印迹膜大致可分为三种【J Chomatogr B,2004,804(1):113-125】:分子印迹填充膜或共混膜、分子印迹整体膜和分子印迹复合膜。填充型分子印迹膜是将纳米级的MIP填充在两块过滤板之间,共混膜则是将径度均一的MIP粉术混入膜基材中然后再成膜。分子印迹整体/本体膜是用分子印迹聚合物自身作为支撑体制作的一类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膜,稳定性较好,应用效率高,但是这种特殊的膜材料可选择的范围很窄,并不具有最佳的成膜性,膜制备过程较为困难,所制得的膜产品一般较脆,不易获得分离膜所需的柔韧性和机械性能。分子印迹复合膜是以超滤或微滤膜为支撑层,在表面复合上分子印迹聚合物形成具有识别分离能力的皮层结构,并且可以通过优化分子印迹皮层的形态和结构提高和改善膜的功能,可获得大通量和高选择性,但是这类膜与第二类整体膜相似,同样存在有造成膜产品柔韧性不足和机械性能较差的缺点,另外在实际的分离过程中,膜基材在溶剂中存在有溶胀现象,这便可能造成印迹聚合物皮层脱落的隐患,使膜的使用寿命缩短【JMem Sci,2003,213(1):97-113】。
分子印迹分离膜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目前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需要较高交联度来对结合位点进行空间定位,但这种高交联体系中印迹分子向内或向外的扩散都会被阻碍,导致传质动力学不理想,吸附容量很低;高度交联的聚合物网络结构是脆的,使印迹聚合物膜柔性差,容易破碎,影响了印迹聚合物膜的实际应用。其次,目前分子印迹分离膜使用的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聚合方法都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功能单体的种类太少,且不易获得,不能满足某些分子识别的要求;另外,分子印迹分离膜的传质机制和分离原理尚不明了,影响了其在分离领域的应用,而且MIP本身的分子识别机理和表征也是分子印迹技术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接枝改性是一种有效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一般可通过微波辐射、紫外光、辐照、电子束等引发手段在膜表面形成活性位点,该活性位点再进一步引发功能单体在膜表面接枝聚合。接枝改性在赋予膜表面以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同时,不影响材料本体的性质,由于辐射接枝不使用引发剂,得到的MIP纯度较高,并且接枝的高分子链与膜之间以化学键相结合使得印迹膜更牢固。Ito等人将PNIPAAm和18-冠-6共同接枝在膜上,构造出一种新型分子识别开关膜【Langmuir.2006,22(8):3945】。该分子识别开关膜能够在特殊离子存在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引发接枝聚合物链的体积相转变,使膜孔“开”变为“关”,从而实现膜的分子识别开关作用。Yamaguchi等首次将PNIPAAm和β-环糊精(β-CD)共同接枝在聚乙烯(PE)膜上,得到了温度敏感的分子识别分离膜【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03,42(2):380】。对于PNIPAAm与β-CD的共聚物,环境温度在PNIPAAm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附近变化时,客体分子与β-CD形成配合物的结合常数发生突变。褚良银等采用微波辐射诱导过氧化自由基接枝聚合法和微波辐射诱导自由基接枝聚合法成功地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N-烯丙胺代β-环糊精)具有温度敏感性的接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识别膜,该膜具有“低温吸附-高温解吸”的现象,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温度响应与分子识别型智能核孔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但是上述接枝方法在制备分子印迹膜过程中难以调配模板的分布,难以控制功能单体和模板的最佳配比,得到的分子印迹膜印迹效率较低,通量也受到很大影响。本发明提出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首先按照合适比例制备功能单体、交联剂和模板的络合物溶液,然后选择合适的支撑膜对该络合物溶液进行过滤,使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的络合物恰好被截留在膜的表面,可选择再用溶剂过滤洗掉未与模板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功能单体,随后采用辐射引发的方法在膜表面接枝一层分子印迹聚合物,可采用反洗的方法把模板和未反应的物质洗掉,得到表面接枝的分子印迹膜。该分子印迹膜既保持了载体膜的较大通量和机械性能,又利于模板的洗脱和重结合。由于可控制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比例,得到的MIP膜印迹效率较高。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得到的分子印迹膜在化工分离、固相萃取、膜传感器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分子印迹过程中难以调配模板的分布,难以控制功能单体和模板的最佳配比,印迹效率较低,膜通量较小等问题。
本发明解决所述分子印迹过程中难以调配模板的分布,难以控制功能单体和模板的最佳配比,印迹效率较低,膜通量较小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能单体、交联剂、模板和致孔剂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功能单体质量百分比为5%-30%、交联剂质量百分比为0.001%-1%、模板质量百分比为0.01%-10%,致孔剂质量百分比为0.01%-5%的混合物溶液,通过滴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该混合物溶液的pH值,或改变溶剂的配比,使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将该络合物放置在0℃-50℃的密闭容器中备用,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检测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的络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粒径大小;
b)根据步骤a)测试得到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的络合物的粒径,选择合适的膜作为基体膜,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杂质,并用步骤a)所用的溶剂浸润,然后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操作,检测透过液中模板的浓度,计算截留率,若截留率小于90%,更换更小孔径的膜,直至截留率大于等于90%,连续截留0.1-5h,同时记录截留过程中的通量变化;
c)将步骤b)得到的表层含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的络合物的膜用步骤a)所用的溶剂过滤0.1-2h,洗脱掉未形成络合物的功能单体,在氮气保护下辐射引发功能单体在膜表层聚合,得到含模板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
d)用步骤a)所用的溶剂清洗步骤c)得到的含模板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洗脱掉未反应的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用洗脱液洗脱模板分子,清洗过程包括浸泡震荡洗脱和过滤洗脱,最后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本发明所述的功能单体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3,5-丙烯酰胺基苯甲酸、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模板为多肽、酶或辅酶、核酸、蛋白质、糖类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药物、激素、杀虫剂、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基体膜为聚砜膜、聚丙烯腈膜、聚四氟乙烯膜、海藻酸钙水凝胶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醚砜膜、聚氯乙烯膜、醋酸纤维素膜中的任意一种,其膜的形态包括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卷式膜。
本发明所述的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四氯甲烷、氯仿、乙醚、环氧丙烷、醋酸乙酯、丙酮、乙腈和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致孔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甲苯、液体石蜡、聚乙烯醇、聚维酮、明胶、水溶性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辐射引发的方式为自由基引发、紫外光引发、微波辐射引发、高能电子束引发、伽马射线引发、微波辐射引发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洗脱液为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生理盐水、SDS-醋酸缓冲溶液、草酸缓冲溶液、硼酸缓冲溶液、盐酸乙醇混合溶液、醋酸乙醇混合溶液、盐酸甲醇混合溶液、甲醇、乙醇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截留接枝制备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聚丙烯酰胺接枝聚砜膜的方法
a)将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牛血清白蛋白和聚乙二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丙烯酰胺质量百分比为30%、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质量百分比为0.001%、牛血清白蛋白质量百分比为10%,致孔剂质量百分比为5%的混合物溶液,通过滴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该混合物溶液的pH值为4.8,使丙烯酰胺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将该络合物放置在4℃的密闭容器中备用,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检测丙烯酰胺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的络合物在pH=4.8的粒径大小;
b)根据步骤a)测试得到的丙烯酰胺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的络合物的粒径,选择截留分子量在20000的聚砜超滤膜作为基体膜,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杂质,并用步骤a)所用的去离子水浸润,然后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操作,检测透过液中牛血清白蛋白的浓度,计算截留率约为98.2%,连续截留0.1h,同时记录截留过程中的通量变化;
c)将步骤b)得到的表层含丙烯酰胺和牛血清白蛋白形成的络合物的膜用步骤a)所用的去离子水过滤2h,洗脱掉未形成络合物的丙烯酰胺,在氮气保护下紫外光引发丙烯酰胺在膜表层聚合,得到含牛血清白蛋白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
d)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c)得到的含牛血清白蛋白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洗脱掉未反应的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用洗脱液浸泡震荡洗脱牛血清白蛋白,最后得到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聚丙烯酰胺接枝聚砜膜。
实施例2.一种截留接枝制备溶菌酶分子印迹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接枝聚偏氟乙烯膜的方法
a)将丙烯酸、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溶菌酶和聚乙二醇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丙烯酸质量百分比为2%、丙烯酰胺质量百分比为5%、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质量百分比为1%、溶菌酶质量百分比为10%,聚乙二醇质量百分比为0.01%的混合物溶液,通过滴加稀盐酸调整该混合物溶液的pH值为3.8,使丙烯酸、丙烯酰胺和溶菌酶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将该络合物放置在4℃的密闭容器中备用,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检测丙烯酰胺和溶菌酶形成的络合物在pH=3.8的粒径大小;
b)根据步骤a)测试得到的丙烯酰胺和溶菌酶形成的络合物的粒径,选择截留分子量在10000的聚偏四氟乙烯超滤膜作为基体膜,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杂质,并用步骤a)所用的去离子水浸润,然后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操作,检测透过液中溶菌酶的浓度,连续截留0.5h,同时记录截留过程中的通量变化;
c)将步骤b)得到的表层含丙烯酸、丙烯酰胺和溶菌酶形成的络合物的膜用步骤a)所用的去离子水过滤2h,洗脱掉未形成络合物的丙烯酰胺,在氮气保护下高能电子束引发丙烯酰胺在膜表层聚合,得到含溶菌酶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
d)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c)得到的含溶菌酶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洗脱掉未反应的丙烯酸、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用Tris-HCl缓冲溶液反过滤洗脱溶菌酶,得到溶菌酶分子印迹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接枝聚偏四氟乙烯膜。
实施例3.一种截留接枝制备DNA分子印迹聚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偏氟乙烯膜的方法
a)将甲基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DNA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甲基丙烯酰胺质量百分比为15%、二乙烯基苯质量百分比为0.5%、DNA质量百分比为0.5%,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质量百分比为1%的混合物溶液,使甲基丙烯酰胺和DN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将该络合物放置在0℃的密闭容器中备用,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检测甲基丙烯酰胺和DNA形成的络合物的粒径大小;
b)根据步骤a)测试得到的甲基丙烯酰胺和DNA形成的络合物的粒径,选择截留分子量在8000的聚偏四氟乙烯超滤膜作为基体膜,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杂质,并用步骤a)所用的去离子水浸润,然后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操作,检测透过液中DNA的浓度,连续截留1h,同时记录截留过程中的通量变化;
c)将步骤b)得到的表层含甲基丙烯酰胺和DNA形成的络合物的膜用步骤a)所用的去离子水过滤1h,洗脱掉未形成络合物的甲基丙烯酰胺,在氮气保护下微波辐射引发甲基丙烯酰胺在膜表层聚合,得到含DNA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
d)用去离子水清洗步骤c)得到的含DNA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洗脱掉未反应的甲基丙烯酰胺、二乙烯基苯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用Tris-HCl缓冲溶液反过滤洗脱DNA,得到DNA分子印迹/聚甲基丙烯酰胺接枝聚偏四氟乙烯膜。
实施例4.一种截留接枝制备甲基橙分子印迹聚甲基丙烯酸/乙烯基吡啶接枝聚丙烯腈的方法
a)将甲基丙烯酸、乙烯基吡啶、二乙烯基苯、甲基橙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溶解于乙醇中,形成甲基丙烯酸质量百分比为2%、乙烯基吡啶质量百分比为15%、二乙烯基苯质量百分比为0.5%、甲基橙质量百分比为0.5%,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质量百分比为2%的混合物溶液,使乙烯基吡啶和甲基橙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将该络合物放置在30℃的密闭容器中备用,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检测乙烯基吡啶和甲基橙形成络合物的粒径;
b)根据步骤a)测试得到的乙烯基吡啶和甲基橙形成的络合物的粒径,选择截留分子量在500的丙烯腈超滤膜作为基体膜,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杂质,并用步骤a)所用的乙醇浸润,然后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操作,检测透过液中甲基橙的浓度,连续截留0.5h,同时记录截留过程中的通量变化;
c)将步骤b)得到的表层含乙烯基吡啶和甲基橙形成的络合物的膜用步骤a)所用的乙醇过滤1h,洗脱掉未形成络合物的乙烯基吡啶,在氮气保护下微波辐射引发乙烯基吡啶在膜表层聚合,得到含甲基橙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
d)用乙醇清洗步骤c)得到的含甲基橙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洗脱掉未反应的乙烯基吡啶、二乙烯基苯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用乙醇反过滤洗脱甲基橙,得到甲基橙分子印迹聚甲基丙烯酸/聚乙烯基吡啶接枝丙烯腈膜。

Claims (10)

1.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功能单体、交联剂、模板和致孔剂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功能单体质量百分比为5%-30%、交联剂质量百分比为0.001%-1%、模板质量百分比为0.01%-10%,致孔剂质量百分比为0.01%-5%的混合物溶液,通过滴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该混合物溶液的pH值,或改变溶剂的配比,使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将该络合物放置在0℃-50℃的密闭容器中备用,用纳米激光粒度仪检测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的络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粒径大小;
b)根据步骤a)测试得到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的络合物的粒径,选择合适的膜作为基体膜,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杂质,并用步骤a)所用的溶剂浸润,然后对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溶液进行过滤操作,检测透过液中模板的浓度,计算截留率,若截留率小于90%,更换更小孔径的膜,直至截留率大于等于90%,连续截留0.1-5h,同时记录截留过程中的通量变化;
c)将步骤b)得到的表层含功能单体和模板形成的络合物的膜用步骤a)所用的溶剂过滤0.1-2h,洗脱掉未形成络合物的功能单体,在氮气保护下辐射引发功能单体在膜表层聚合,得到含模板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
d)用步骤a)所用的溶剂清洗步骤c)得到的含模板的聚合物接枝膜材料,洗脱掉未反应的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用洗脱液洗脱模板分子,清洗过程包括浸泡震荡洗脱和过滤洗脱,最后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功能单体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3,5-丙烯酰胺基苯甲酸、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模板为多肽、酶或辅酶、核酸、蛋白质、糖类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药物、激素、杀虫剂、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膜为聚砜膜、聚丙烯腈膜、聚四氟乙烯膜、海藻酸钙水凝胶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偏氟乙烯膜、聚醚砜膜、聚氯乙烯膜、醋酸纤维素膜中的任意一种,其膜的形态包括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卷式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为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四氯甲烷、氯仿、乙醚、环氧丙烷、醋酸乙酯、丙酮、乙腈和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致孔剂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甲苯、液体石蜡、聚乙烯醇、聚维酮、明胶、水溶性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所述的辐射引发的方式为自由基引发、紫外光引发、微波辐射引发、高能电子束引发、伽马射线引发、等离子体引发中的任意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洗脱液为磷酸盐缓冲溶液、Tris-HCl缓冲溶液、生理盐水、SDS-醋酸缓冲溶液、草酸缓冲溶液、硼酸缓冲溶液、盐酸乙醇混合溶液、醋酸乙醇混合溶液、盐酸甲醇混合溶液、甲醇、乙醇中的任意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其特征是该分子印迹膜既保持了载体膜的较大通量和机械性能,又利于模板的洗脱和重结合,由于可控制形成稳定络合物的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比例,得到的分子印迹膜印迹效率较高,在化工分离、固相萃取、膜传感器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N2013101417915A 2013-04-23 2013-04-23 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Pending CN103304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17915A CN103304833A (zh) 2013-04-23 2013-04-23 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17915A CN103304833A (zh) 2013-04-23 2013-04-23 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4833A true CN103304833A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30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17915A Pending CN103304833A (zh) 2013-04-23 2013-04-23 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04833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7043A (zh) * 2014-09-29 2015-01-21 宁波大学 一种复杂样品中残留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膜萃取方法
CN104741009A (zh) * 2015-03-20 2015-07-01 江苏大学 水杨酸分子印迹醋酸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993081A (zh) * 2015-05-22 2015-10-21 宁波大学 一种交联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5061607A (zh) * 2015-09-13 2015-11-18 衢州学院 一种锂离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5658A (zh) * 2014-08-28 2016-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分子复合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5541528A (zh) * 2015-12-04 2016-05-04 宜宾学院 一种利用白酒酒糟制备氨基酸的方法
CN105885049A (zh) * 2016-05-10 2016-08-24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α-鹅膏毒肽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
CN108579448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接枝改性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0593A (zh) * 2018-07-28 2018-12-11 西京学院 一种酚醛印迹树脂微粒制备方法
CN109647232A (zh) * 2018-12-03 2019-04-1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
CN110917885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拆卸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CN111268814A (zh) * 2020-01-07 2020-06-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组合多孔碳纳米球基表面分子印迹滤料和超滤分子印迹膜的蒽环类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
CN113663535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薄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021952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mbr平板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041A (zh) * 2009-11-26 2010-06-0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纤维基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445A (zh) * 2013-01-21 2013-04-17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组织工程的分子印迹多孔凝胶膜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041A (zh) * 2009-11-26 2010-06-02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纤维基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445A (zh) * 2013-01-21 2013-04-17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组织工程的分子印迹多孔凝胶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SHUANG ET AL: "Molecular Imprinted Membrane with High Flux by Surface Photo-grafting Copolymeriz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5658A (zh) * 2014-08-28 2016-03-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分子复合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5435658B (zh) * 2014-08-28 2017-12-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分子复合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4297043B (zh) * 2014-09-29 2017-07-04 宁波大学 一种复杂样品中残留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膜萃取方法
CN104297043A (zh) * 2014-09-29 2015-01-21 宁波大学 一种复杂样品中残留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膜萃取方法
CN104741009A (zh) * 2015-03-20 2015-07-01 江苏大学 水杨酸分子印迹醋酸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741009B (zh) * 2015-03-20 2017-03-29 江苏大学 水杨酸分子印迹醋酸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993081A (zh) * 2015-05-22 2015-10-21 宁波大学 一种交联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4993081B (zh) * 2015-05-22 2017-06-13 宁波大学 一种交联聚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5061607A (zh) * 2015-09-13 2015-11-18 衢州学院 一种锂离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528A (zh) * 2015-12-04 2016-05-04 宜宾学院 一种利用白酒酒糟制备氨基酸的方法
CN105885049A (zh) * 2016-05-10 2016-08-24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α-鹅膏毒肽分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
CN108579448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接枝改性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79448B (zh) * 2018-04-28 2019-03-22 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外光接枝改性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0593A (zh) * 2018-07-28 2018-12-11 西京学院 一种酚醛印迹树脂微粒制备方法
CN109647232A (zh) * 2018-12-03 2019-04-19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
CN109647232B (zh) * 2018-12-03 2021-12-3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用n-甲基吡咯烷基丙烯酰胺制备钴(ii)离子印迹复合膜的方法
CN110917885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拆卸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CN111268814A (zh) * 2020-01-07 2020-06-1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组合多孔碳纳米球基表面分子印迹滤料和超滤分子印迹膜的蒽环类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
CN111268814B (zh) * 2020-01-07 2022-05-2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组合多孔碳纳米球基表面分子印迹滤料和超滤分子印迹膜的蒽环类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
CN113663535A (zh) * 2020-05-13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薄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63535B (zh) * 2020-05-13 2022-11-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薄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2021952A1 (zh) * 2020-07-27 2022-02-03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mbr平板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4833A (zh) 一种截留接枝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方法
Vatanpour et al. Development of ion imprinted technique for designing nickel ion selective membrane
Dragan et al. Macroporous composite IPN hydrogels based on poly (acrylamide) and chitosan with tuned swelling and sorption of cationic dyes
Włoch et al. Synthesis and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Shuyue et al. Crosslinked electrospinning fibers with tunable swelling behaviors: A novel and effective adsorbent for Methylene Blue
Lin et al. Poly (ionic liquid) s with engineered nanopore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Zhai et al. Metal ion-small molecule complex imprinted polymer membranes: Preparation and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Ge et al. Smart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Liu et al. Engineering of thermo-/pH-responsive membranes with enhanced gating coefficients, reversible behaviors and self-cleaning performance through acetic acid boosted microgel assembly
US20060102556A1 (en) Porous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embranes
JP6733900B2 (ja) 分離用担体、分離用担体の製造方法、カラム、及び、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装置又は固相抽出用装置
EP1147226A2 (en)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polyelectrolytes
CN104415667B (zh) 应用聚苯胺原位聚合法对聚烯烃超滤膜进行改性的方法
CN109540867B (zh) 一种基于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的塑化剂拉曼光谱检测方法
CN110052182A (zh) 一种多孔材料超高负载量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Anuraj et al. An all-aqueous route to polymer brush-modified membranes with remarkable permeabilites and protein capture rates
Zaidi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nanofib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Li et al. Adenosine-activated nanochannels inspired by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CN106604992A (zh) 用于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吸附剂材料
Tang et al. A polymeric ionic liquid functionalized temperature-responsive composite membrane with tunable responsive behavior
CN116474742B (zh) 一种用于dna负载的带电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Shen et al. Synthesis of AgCl/PMMA hybrid membranes and their sorption performance of cyclohexane/cyclohexene
Kanazawa et al. Preparation of thermosensitive microgel adsorbent for quick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by a temperature change
CN105655616A (zh) 一种电沉积制备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的方法
Badiger et al. Concentration of macromolecule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a new swellex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