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3776A - 乘客传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乘客传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3776A
CN103303776A CN2013100582934A CN201310058293A CN103303776A CN 103303776 A CN103303776 A CN 103303776A CN 2013100582934 A CN2013100582934 A CN 2013100582934A CN 201310058293 A CN201310058293 A CN 201310058293A CN 103303776 A CN103303776 A CN 103303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support column
building
bearing beam
passenger convey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582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茂木一也
生沼健司
园部圭一
宇津宫博文
上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03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3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中间支承构件因框体与建筑结构物之间的框体在宽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受到损伤的乘客传送设备。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1)具有框体(2)、多个梯级(5)、第一承重梁(12)、第二承重梁(13)以及中间支承构件(7)。中间支承构件(7)具有支承框体(2)的支承柱(31A、31B)以及可动机构(32A、32B、33A、33B)。可动机构(32A、32B、33A、33B)将支承柱(31A、31B)支承成能够在框体(2)的宽度方向(Y)上位移。

Description

乘客传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扶梯和电动人行道(电动通道)等的乘客传送设备,尤其是涉及具有能够追随由地震运动引起的主体和建筑结构物的位移的机构的乘客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乘客传送设备具有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框体和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所述梯级设置在该框体内,并在该框体内进行循环移动。此外,框体以梯级行进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架设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方式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
近年来,作为地震对策,已经提出有在框体的梯级行进方向(框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设置追随因地震运动而在框体与建筑结构物之间产生的位移的免震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针对架设间隔长的框体,除了在框体的梯级行进方向的两端部分设置支承构件以外,还在框体的梯级行进方向的中间部分设置支承框体的中间支承构件。因此,作为地震对策,不仅需要在框体的两端部分设置免震结构,还需要在框体的中间支承构件上设置免震结构。
作为在中间支承构件上设置有免震结构的现有的乘客传送设备,已知有在中间支承构件上设置在承受设定值以上的负载时高度会发生伸缩的支承体的乘客传送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作为现有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其他示例,还已知有沿着梯级的行进方向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框体的乘客传送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平11-3222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昭63-2820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实开昭51-116591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技术中,均只能够追随框体和建筑结构物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或者框体在梯级行进方向上的位移,而无法追随框体和建筑结构物在与垂直方向以及梯级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框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移。其结果是,当框体和建筑结构物之间在框体的宽度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时,有宽度方向的负载作用在支承框体中间部分的中间支承构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使得能够防止中间支承构件因为框体和建筑结构物之间在框体宽度方向的位移而受到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框体、多个梯级、第一承重梁、第二承重梁以及中间支承构件。框体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多个梯级设置在框体内,并在框体内进行循环移动。所述多个梯级环状连接。第一承重梁在多个梯级的行进方向上设置在框体的一个端部,用于支承框体。第二承重梁在多个梯级的行进方向上设置在框体的另一个端部,用于支承框体。中间支承构件设置在框体的第一承重梁与第二承重梁之间,用于支承框体。
此外,中间支承构件具有支承框体的支承柱以及能够使该支承柱在框体的宽度方向上位移的可动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通过设置可动机构,构成中间支承构件的支承柱能够追随因地震运动而在框体与建筑结构物之间产生的位移在框体的宽度方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减轻在框体的宽度方向上作用在中间支承构件上的负载,能够防止中间支承构件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S-S线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T-T线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框体在框体的宽度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时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框体在框体的宽度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U-U线处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H-H线处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50、70、80、100…乘客传送设备,2…框体,2A…左侧框体,2B…右侧框体,2C…中间横向构件,4…栏杆部分,5…梯级,7、51、77、87、107…中间支承构件,12…第一承重梁,13…第二承重梁,21…上部构件,22…下部构件,23…纵向构件,31A、71A、91A…第一支承柱,31B、71B、91B…第二支承柱,32A、72A…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可动机构),32B、72B…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可动机构),33A、73A…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可动机构),33B、73B…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可动机构),34、94…框体侧承重梁,35…建筑物侧承重梁,36…框体侧固定部分(固定部分),37…框体侧转动部分(转动部分),38…框体侧转动轴(转动轴),41…建筑物侧固定部分(固定部分),42…建筑物侧转动部分(转动部分),43…建筑物侧转动轴(转动轴),92A…第一框体侧滑动构件(滑动构件),92B…第二框体侧滑动构件(滑动构件),93A…第一建筑物侧滑动构件(滑动构件),93B…第二建筑物侧滑动构件(滑动构件),95…框体侧导轨部分,96…建筑物侧导轨部分,112A…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梯级行进方向侧转动机构),112B…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梯级行进方向侧转动机构),113A…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梯级行进方向侧转动机构),113B…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梯级行进方向侧转动机构),200…建筑结构物,200A…上部楼层,200B…下部楼层,X…行进方向,Y…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通用的构件采用相同的符号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例
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S-S线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T-T线处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例的乘客传送设备1是设置在建筑结构物200的下部楼层200B与上部楼层200A之间的倾斜型乘客传送设备,也就是所谓的自动扶梯。该乘客传送设备1具有框体2、栏杆部分4、多个梯级5以及中间支承构件7。
框体2横跨下部楼层200B与上部楼层200A设置。在该框体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成环状的梯级5和栏杆部分4。在框体2内,多个梯级5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在上部楼层200A与下部楼层200B之间进行循环移动。此外,栏杆部分4将移动扶手6支承成能够与梯级5同步移动。
框体2的上部楼层200A侧通过第一承重梁12安装在上部楼层200A,框体2的下部楼层200B侧通过第二承重梁13安装在下部楼层200B。
在本实施方式例中,第二承重梁13是移动受到限制的固定端,第一承重梁12是可在设定的范围内移动的自由端。不过,也可以将第二承重梁13设置成自由端,而将第一承重梁12设定为固定端,或者将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都设置成自由端。
如图2所示,框体2具有左侧框体2A和右侧框体2B以及连接左侧框体2A和右侧框体2B的中间横向构件2C。左侧框体2A和右侧框体2B隔着梯级5在与梯级5的行进方向X和垂直方向正交的方向(以下称为“框体的宽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Y即所谓的水平方向上相对向。在去路侧移动的梯级5移动通过中间横向构件2C的垂直方向的上方,在返路侧移动的梯级5移动通过中间横向构件2C的垂直方向的下方。
左侧框体2A和右侧框体2B左右对称地形成。左侧框体2A和右侧框体2B由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向的上部构件21和下部构件22以及连接这些上部构件21和下部构件22的多个纵向构件23构成。上部构件21和下部构件22以及多个纵向构件23由具有适当强度的钢材构成。
此外,中间横向构件2C与上部构件21和下部构件22以及纵向构件23一样,由具有适当强度的钢材构成。此外,在纵向构件23的垂直方向的下方安装有后述的中间支承构件7的框体侧承重梁34。
另外,如图1所示,在框体2的行进方向X上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中间支承构件7。中间支承构件7设置在框体2与建筑结构物200之间,用于支承框体2。具体来说是,框体2由设置在行进方向X的两端部分的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以及中间支承构件7支承。通过使用中间支承构件7来支承框体2的中间部分,能够减轻作用在支承框体2的两个端部的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上的负载。
在本实施方式例中以只在框体2设置一个中间支承构件7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多个中间支承构件7。设置多个中间支承构件7,与只设置一个中间支承构件7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减轻作用在框体2的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上的负载。通过减轻作用在框体2的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上的负载,将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结构物200上的必要性降低,从而能够简化将第一承重梁12和第二承重梁13安装在建筑结构物200上的安装结构。
如图2所示,中间支承构件7具有:两个大致呈圆柱状的支承柱31A、31B;作为可动机构的一例的两个框体侧转动机构32A、32B以及两个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33B;框体侧承重梁34以及建筑物侧承重梁35。两个支承柱31A、31B、框体侧承重梁34以及建筑物侧承重梁35由具有适当强度的钢材构成。
框体侧承重梁34例如采用固定螺栓、焊接等固定方法固定在框体2的底面。该框体侧承重梁34沿着宽度方向Y设置。此外,在框体侧承重梁34的铅直方向的下方,设置有建筑物侧承重梁35。建筑物侧承重梁35例如采用固定螺栓11固定在建筑结构物200上。两个支承柱31A、31B、两个框体侧转动机构32A、32B以及两个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33B设置在框体侧承重梁34和建筑物侧承重梁35之间。
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32A和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32B分别设置在框体侧承重梁34上。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32A设置在框体侧承重梁34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32B设置在框体侧承重梁34的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
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和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B分别设置在建筑物侧承重梁35上,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在建筑物侧承重梁35的宽度方向Y的一侧设置在与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32A相对应的位置上,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B在建筑物侧承重梁35的宽度方向Y的另一侧设置在与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32B相对应的位置上。
第一支承柱31A设置在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32A和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之间,第二支承柱31B设置在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32B和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B之间。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以其轴向沿着铅直方向的方式竖立地设置。
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32A和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32B彼此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在此以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32A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32A具有框体侧固定部分36、框体侧转动部分37和框体侧转动轴38。框体侧固定部分36例如采用固定螺栓、焊接等固定方法固定在框体侧承重梁34上。如图3所示,在框体侧固定部分36上沿着与宽度方向Y和垂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有供框体侧转动轴38穿过的贯穿孔。此外,框体侧转动部分37通过框体侧转动轴38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框体侧固定部分36上。
框体侧转动部分37在由宽度方向Y和铅直方向形成的平面内以框体侧转动轴38为中心转动(参照图5)。第一支承柱31A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框体侧转动部分37的与框体侧固定部分36相反一侧的端部。此外,在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32B中,第二支承柱31B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安装在框体侧转动部分37上。
以下对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和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B进行说明。由于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和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B彼此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在此以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具有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和建筑物侧转动轴43。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例如采用固定螺栓、焊接等固定方法安装在建筑物侧承重梁35上。另外,如图3所示,在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上沿着与宽度方向Y和垂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有供建筑物侧转动轴43穿过的贯穿孔。此外,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通过建筑物侧转动轴43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上。
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在由宽度方向Y和垂直方向形成的平面内以建筑物侧转动轴43为中心转动(参照图5)。第一支承柱31A的轴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安装在该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的与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相反一侧的端部。此外,在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B中,第二支承柱31B的轴向上的另一个端部安装在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上。
作为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向框体侧转动部分37以及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安装的安装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固定螺栓、焊接等固定方法。
除了固定螺栓、焊接等固定方法以外,例如还可以采用以下的固定方法:在框体侧转动部分37和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上设置供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的端部插入的插入孔,并在该插入孔内形成内螺纹部分。此外,在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的插入该插入孔的端部的侧面形成外螺纹部分。
通过将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的外螺纹部分与框体侧转动部分37和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的内螺纹部分紧固,而将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安装在框体侧转动部分37和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
根据该固定方法,通过转动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能够调整安装有框体侧转动部分37和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的框体侧承重梁34和建筑物侧承重梁35之间的间隔。其结果是,能够调整对框体2进行支承的中间支承构件7在铅直方向上的高度,能够高效率地根据框体2和建筑结构物200之间的间隔设置中间支承构件7。
在本实施方式例中,以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大致形成为圆柱状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也可以采用四棱柱、六棱柱等的方柱和L字钢等。
以下参照图4和图5对具有上述结构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乘客传送设备1在宽度方向Y上发生了位移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处于图4的状态下的中间支承构件7的说明图。
如图4所示,在建筑结构物200的上部楼层200A和下部楼层200B因地震运动而在水平方向发生了位移时,由于第二承重梁13为固定端,所以框体2以第二承重梁13为中心在由行进方向X和宽度方向Y形成的平面内转动。此时,框体2的设置有中间支承构件7的部位朝宽度方向Y移动距离L。
此外,如图5所示,随着框体2在宽度方向Y上发生位移,中间支承构件7中的框体侧转动机构32A、32B的框体侧转动部分37以及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33B的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转动。此外,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朝宽度方向Y倾斜。
由此,通过使中间支承构件7追随在框体2与建筑结构物200之间发生的宽度方向Y上的位移,能够减少地震发生时作用在框体侧固定部分36和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上的宽度方向Y的负载。其结果,能够防止支承框体2的框体侧固定部分36和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受到损伤。
此外,如图4所示,框体2的设置有中间支承构件7的部位本身也在由行进方向X和宽度方向Y形成的平面内发生微小的转动。该微小的转动可以通过设置在中间支承构件7上的棒状的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的微小扭转(扭曲)来吸收。
如图4所示,在框体2中,作为固定端的第二承重梁13侧在宽度方向Y上的位移小于作为自由端的第一承重梁12侧在宽度方向Y上的位移。因此,与设置在第一承重梁12侧的场合相比,优选将中间支承构件7设置在位移量小的第二承重梁13侧。由此,中间支承构件7的框体侧转动部分37以及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的转动量变小,能够减少地震发生时作用在框体侧固定部分36和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上的宽度方向Y的负载。
在第一承重梁12为固定端,第二承重梁13为自由端的场合,框体2以第一承重梁12为中心转动,因此,与设置在第二承重梁13侧的场合相比,优选将中间支承构件7设置在第一承重梁12侧。也就是说,优选将中间支承构件7设置在位于框体2的行进方向的两端的承重梁中的作为固定端的承重梁侧。
此外,也可以在连接框体侧固定部分36和框体侧转动部分37的框体侧转动轴38以及连接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和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的建筑物侧转动轴43上安装吸收由地震运动引起的振动的螺旋弹簧、旋转阻尼器。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支承框体2的框体侧固定部分36和建筑物侧固定部分41受到损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例中,作为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以使用钢材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例如也可以采用可在框体2的铅直方向上伸缩的构件(例如螺旋弹簧和旋转阻尼器等)。其结果是,通过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不仅能够追随由地震运动引起的框体2在宽度方向Y上的位移,而且还能够追随在铅直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第二实施方式例
以下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本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50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不同之处在于中间支承构件的结构。因此,以下对中间支承构件进行说明,而针对与乘客传送设备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重复说明。
如图6所示,本第二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51只设置了一根支承柱61。支承柱61在安装在框体侧转动机构62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63上的状态下位于框体侧承重梁34和建筑物侧承重梁35之间。
框体侧转动机构62设置在框体侧承重梁34的宽度方向Y上的大致中央部分。由于该框体侧转动机构62的结构与上述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32A和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32B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建筑物侧转动机构63在建筑物侧承重梁35的宽度方向Y上的大致中央部分设置在框体侧转动机构62的铅直方向的下方。由于该建筑物侧转动机构63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A和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33B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如上所述,即使只在中间支承构件51上设置一根支承柱61,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当然,也可以设置三根以上的支承柱61。
其他结构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中间支承构件7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中间支承构件51,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3.第三实施方式例
以下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本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70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不同之处在于中间支承构件的设置部位。因此,以下对中间支承构件进行说明,而针对与乘客传送设备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重复说明。
如图7所示,构成中间支承构件77的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72A固定在框体2的左侧框体2A的上部构件21上。另一方面,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72B隔着框体2固定在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72A的相反侧,也就是框体2的右侧框体2B的上部构件21上。
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73A设置在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72A的铅直方向的下方,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73B设置在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72B的铅直方向的下方。因此,第一支承柱71A和第二支承柱71B隔着框体2在宽度方向Y上相对向地竖立设置。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7,在框体2的中间部分与建筑结构物200之间的间隔相同时,能够将支承柱71A、71B的轴向的长度设定成比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的支承柱31A、31B的长度更长。其结果是,在框体2的中间部分转动时,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的支承柱31A、31B相比,能够更好地分散作用在支承柱71A、71B上的应力。
框体侧转动机构在中间支承构件的安装部位并不仅限于框体2的底面或者上部构件21,也可以将中间支承构件的框体侧转动机构安装在框体2的纵向构件23上。
其他结构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中间支承构件7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中间支承构件77,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4.第四实施方式例
以下参照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U-U线处的侧视图。
本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80与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不同之处在于中间支承构件的结构。因此,以下对中间支承构件进行说明,而针对与乘客传送设备1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重复说明。
如图8和图9所示,中间支承构件87具有两个支承柱91A、91B、两个框体侧滑动构件92A、92B、两个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A、93B、框体侧承重梁94、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以及框体侧导轨部分95。
框体侧承重梁94固定在框体2的底面上。框体侧承重梁94的与框体2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有框体侧导轨部分95。框体侧导轨部分95通过固定螺栓98固定在框体侧承重梁94上。框体侧导轨部分95的固定方法,除了采用固定螺栓98进行固定外,例如还可以列举出焊接等。框体侧导轨部分95也可以与框体侧承重梁94一体形成。
框体侧导轨部分95沿着宽度方向Y延伸。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设置在框体侧导轨部分95的铅直方向的下方。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通过固定螺栓98固定在建筑结构物200上。该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与框体侧导轨部分95一样,也沿着宽度方向Y延伸。
此外,也可以如图4所示,按照由地震运动引起的框体2的转动的曲率,使框体侧导轨部分95和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相对于宽度方向Y弯曲地形成。
第一框体侧滑动构件92A和第二框体侧滑动构件92B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框体侧导轨部分95上,第一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A和第二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B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在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上。通过两个框体侧滑动构件92A、92B、两个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A、93B和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以及框体侧导轨部分95可以构成可动机构的其他示例。
第一支承柱91A的轴向的一端部固定在第一框体侧滑动构件92A上,第一支承柱91A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固定在第一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A上。此外,第二支承柱91B的轴向的一端部固定在第二框体侧滑动构件92B上,第二支承柱91B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固定在第二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B上。因此,第一支承柱91A和第二支承柱91B通过框体侧导轨部分95和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支承成可在宽度方向Y上移动。
在因地震运动而使得框体2和建筑结构物200之间在宽度方向Y上发生了位移时,第一支承柱91A和第二支承柱91B追随该位移,沿着框体侧导轨部分95和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移动。由此,能够减少地震发生时作用在中间支承构件87上的宽度方向Y的负载。
在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中,在框体侧转动部分37和建筑物侧转动部分42转动而使得第一支承柱31A和第二支承柱31B朝宽度方向Y倾斜时,框体2在上下方向,也就是在铅直方向上发生微小的位移。不过,在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87中,由于第一支承柱91A和第二支承柱91B在宽度方向Y上平行移动,所以能够使得在第一支承柱91A和第二支承柱91B进行了移动时,框体2难以在上下方向上位移。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例中,以构造成两个支承柱91A、91B的轴向的两侧都可以移动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造成两个支承柱91A、91B的轴向的两侧中只有一侧可以移动。
并且,也可以在框体侧滑动构件92A、92B与框体侧导轨部分95之间以及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A、93B与建筑物侧导轨部分96之间设置提高静止摩擦力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构造成只有在作用有设定负载以上的力时,框体侧滑动构件92A、92B以及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A、93B才能够移动。由此,能够防止框体2因乘客变动时产生的微小的振动而发生晃动和振动,能够在采取免震措施的同时,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87中,支承柱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两根,也可以仅设置一根支承柱或者设置三根以上的支承柱。
其他结构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中间支承构件7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中间支承构件87,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5.第五实施方式例
以下参照图10和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乘客传送设备的H-H线处的侧视图。
在本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100中,在第四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80的中间支承构件87上增设了还可以追随框体2在行进方向X上的位移的梯级行进方向侧转动机构。因此,以下对中间支承构件进行说明,而针对与乘客传送设备80的中间支承构件87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重复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中间支承构件107的第一框体侧滑动构件92A上设置有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112A,在第二框体侧滑动构件92B上设置有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112B。此外,在第一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A上设置有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A,在第二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B上设置有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B。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112A、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112B、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A以及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B构成梯级行进方向侧转动机构。
由于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112A和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112B具有分别相同的结构,所以在此仅对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112A进行说明。
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112A具有框体侧固定部分116、框体侧转动部分117以及框体侧转动轴118。框体侧固定部分116固定在第一框体侧滑动构件92A上。此外,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112B的框体侧固定部分116固定在第二框体侧滑动构件92B上。
框体侧固定部分116上设置有供框体侧转动轴118沿着宽度方向Y穿过的未图示的贯穿孔。框体侧转动部分117通过框体侧转动轴118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框体侧固定部分116上。此外,框体侧转动部分117在由行进方向X和铅直方向形成的平面内以框体侧转动轴118为中心转动。
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A和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B与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112A和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112B一样,具有建筑物侧固定部分121、建筑物侧转动部分122以及建筑物侧转动轴123。
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A的建筑物侧固定部分121固定在第一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A上,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B的建筑物侧固定部分121固定在第二建筑物侧滑动构件93B上。建筑物侧转动部分122通过建筑物侧转动轴123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建筑物侧固定部分121上。该建筑物侧转动部分122在由行进方向X和铅直方向形成的平面内以建筑物侧转动轴123为中心转动。
第一支承柱91A安装在第一框体侧转动机构112A的框体侧转动部分117和第一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A的建筑物侧转动部分122上。第二支承柱91B安装在第二框体侧转动机构112B的框体侧转动部分117和第二建筑物侧转动机构113B的建筑物侧转动部分122上。
因此,第一支承柱91A和第二支承柱91B能够在框体2与建筑结构物200之间沿着框体2的行进方向X和宽度方向Y移动。由此,根据该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107,除了能够追随框体2与建筑结构物200之间的宽度方向Y上的位移以外,还能够追随行进方向X上的位移。
此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107中,以使用转动机构作为梯级行进方向侧可动机构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作为梯级行进方向侧可动机构可以采用具有导轨部分和滑动构件的移动机构。或者,作为宽度方向Y上的可动机构,也可以如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那样,采用具有转动机构的移动机构,在行进方向X和宽度方向Y的两个方向上均使用转动机构。
其他结构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1的中间支承构件7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中间支承构件107,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中间支承构件7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进行了图示和说明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倾斜型的乘客传送设备,以梯级之间产生高低差的自动扶梯为了进行了说明,而作为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还可以适用于梯级之间不产生高低差的具有多个梯级的电动通道,也就是电动人行道。

Claims (5)

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框体;
环状连接的多个梯级,所述多个梯级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在所述框体内进行循环移动;
第一承重梁,所述第一承重梁在所述多个梯级的行进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个端部,用于支承所述框体;
第二承重梁,所述第二承重梁在所述多个梯级的行进方向上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另一个端部,用于支承所述框体;以及
中间支承构件,所述中间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第一承重梁与所述第二承重梁之间,用于支承所述框体,
所述中间支承构件具有:支承所述框体的支承柱;以及
能够使所述支承柱在所述框体的宽度方向上位移的可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机构具有:
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安装在所述框体和所述建筑结构物中的至少一方上;以及
转动部分,所述转动部分通过转动轴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固定部分上,
所述支承柱安装在所述转动部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机构具有:
导轨部分,所述导轨部分安装在所述框体和所述建筑结构物中的至少一方上;以及
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导轨部分上,
所述支承柱安装在所述滑动构件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支承构件上设置有梯级行进方向侧可动机构,所述梯级行进方向侧可动机构能够使所述支承柱在所述框体的所述行进方向上位移。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柱由能够在所述框体的铅直方向上伸缩的构件构成。
CN2013100582934A 2012-03-14 2013-02-25 乘客传送设备 Pending CN1033037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7790 2012-03-14
JP2012057790A JP2013189298A (ja) 2012-03-14 2012-03-14 乗客コンベ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3776A true CN103303776A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2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582934A Pending CN103303776A (zh) 2012-03-14 2013-02-25 乘客传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89298A (zh)
CN (1) CN1033037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114A (zh) * 2013-11-25 2015-05-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装置
CN109292602A (zh) * 2018-11-29 2019-02-01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和用于该自动扶梯的振动控制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5144B1 (ja) * 2017-03-24 2018-05-1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7032491B2 (ja) * 2020-08-04 2022-03-0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耐震化方法及び耐震化部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6591U (zh) * 1975-03-18 1976-09-21
JPS63282093A (ja) * 1987-05-14 1988-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中間支持装置
JPH10291759A (ja) * 1997-04-21 1998-11-04 Taisei Corp 免震建物用エスカレーター
JPH11322243A (ja) * 1998-05-11 1999-11-24 Ohbayashi Corp エスカレータの取付構造
JP2003252558A (ja) * 2002-03-01 2003-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支持装置
CN1854056A (zh) * 2005-04-19 2006-11-0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缆索类栓系件的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
CN201193174Y (zh) * 2008-04-11 2009-02-1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支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16591U (zh) * 1975-03-18 1976-09-21
JPS63282093A (ja) * 1987-05-14 1988-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の中間支持装置
JPH10291759A (ja) * 1997-04-21 1998-11-04 Taisei Corp 免震建物用エスカレーター
JPH11322243A (ja) * 1998-05-11 1999-11-24 Ohbayashi Corp エスカレータの取付構造
JP2003252558A (ja) * 2002-03-01 2003-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乗客コンベアの支持装置
CN1854056A (zh) * 2005-04-19 2006-11-01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缆索类栓系件的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
CN201193174Y (zh) * 2008-04-11 2009-02-11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支撑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向东等: "某商场楼梯改造为扶梯的工程设计", 《工业建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9114A (zh) * 2013-11-25 2015-05-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装置
CN104649114B (zh) * 2013-11-25 2017-01-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装置
CN109292602A (zh) * 2018-11-29 2019-02-01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和用于该自动扶梯的振动控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89298A (ja)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3776A (zh) 乘客传送设备
CA2932026C (en) System for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a seismic event
CN105501472B (zh) 一种地面模拟太阳翼二维展开的吊挂装置
CN105744859B (zh) 用于活动家具部件的拉出导向装置
CN102747685A (zh) 大跨径混合梁斜桥施工运营全过程多功能综合约束装置
CN202625550U (zh) 电梯轨道的支承结构
CN112405833A (zh) 一种箱梁钢筋骨架绑扎装置
CN103161315B (zh) 一种混凝土泵车
CN202671987U (zh) 一种捣固装置
JP2014145231A (ja) 桁吊り下げ構造
CN102689170A (zh) 梁臂件支撑调整装置以及起重机转场运输车
CN107323195A (zh) 一种半挂车新型悬挂装置
CN105201092B (zh) 一种可自动协调变形隔震沟装置
CN105803932A (zh) 一种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
CN116220208A (zh) 一种扩展式方舱及其扩展和折叠方法
JP2020060238A (ja) 免震装置
CN103510433A (zh) 捣固装置
TWI744815B (zh) 鍋爐裝置
CN208814533U (zh) 天车装置
CN102381619B (zh) 配重提升装置、配重提升结构和提升配重的方法
CN102493357B (zh) 适用于公铁两用架桥机的后支腿装置
CN105696463A (zh) 一种桥梁伸缩装置
CN103101681B (zh) 一种防止碰伤曲轴的周转托盘
CN207923437U (zh) 一种高速铁路轮轨垂横纵向力耦合加载模拟装置
CN20721187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停车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