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9606A - 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9606A
CN103299606A CN2011800645415A CN201180064541A CN103299606A CN 103299606 A CN103299606 A CN 103299606A CN 2011800645415 A CN2011800645415 A CN 2011800645415A CN 201180064541 A CN201180064541 A CN 201180064541A CN 103299606 A CN103299606 A CN 103299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rotection member
portable electron
electron device
cover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45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9606B (zh
Inventor
冈野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filed Critical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99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9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6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015Orientation; Alignment; Positio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优秀抗震性却不降低设计性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1)装配有包含器件(例如扬声器(5))的壳体(2),覆盖所述器件的覆盖构件(6),形成在所述壳体(2)上的突出部(25),和保护所述覆盖构件(6)的保护构件(7)。所述保护构件(7)被形成以从所述覆盖构件(6)突出并且还具有与所述突出部(25)的高度基本相等的高度。优选地,所述突出部(25)形成在所述壳体(2)的端面边缘,并且所述保护构件(6)设置在所述突出部(25)之间。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一种保护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有移动电话、平板终端、数码摄影机、笔记本PC、PDA(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DVD(数码视像光碟)播放器、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以及便携式电视机。
移动电话,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具有例如如图5所示的构造。即,图5中所示的移动电话100包括在壳体200前面的扬声器(未显示),靠近扬声器的各种传感器(例如,加速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300,和诸如LED(发光二极管)的光源400,等等。
这些诸如扬声器、传感器300、和光源400的装置用覆盖构件500从壳体200上方覆盖。壳体和覆盖构件500具有用于从扬声器向外部传播声音的开口510。覆盖构件500由一般认为相对挠性的构件制成,例如以确保扬声器和传感器300的性能并且确保由光源400发射的光的透射。因此,采用措施在万一移动电话100掉落的情况下不损坏覆盖构件500,这样壳体200的周边用软性壳体600覆盖。
附带地,专利文献1至3公开了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上形成突出部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突出部形成在壳体上,以便当例如在壳体的开口侧向下朝向的情况下将便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在桌上时向外部传播声音。在专利文献2中,突出部形成在壳体上,从而在用户将用户耳部靠近壳体的开口接听电话时减少耳部与壳体的接触。在专利文献3中,由软质弹性体制成的突出部形成在壳体的边缘上,以便在落下的情况下不会损坏该便携式电子装置。
[0006]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案No.2010-251947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案No.H05-22389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案No.H05-3761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图5中所示的,用分离的软性壳体覆盖壳体200的周边降低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计性能。如专利文献1至3中具有突出部一样,其中壳体的一部分突出的构造也会降低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设计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一种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方面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包含器件的壳体、覆盖所述器件的覆盖构件、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突出部和保护所述覆盖构件的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被形成以从所述覆盖构件突出并且还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的高度基本相等的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方面是一种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包含器件的壳体、覆盖所述器件的覆盖构件、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突出部和保护所述覆盖构件的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被形成以从所述覆盖构件突出并且还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的高度基本相等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优秀抗震性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保护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显示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单元面朝下情况下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被放置在桌上时的状态的图;
图4是显示当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示例性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靠近用户耳部时的状态的图;和
图5是示意地图示相关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一种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的解释。然而,本发明并不必然限于以下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且,以下说明和图示被适当简化,从而有利于清楚解释。注意以下说明和图示中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是为了有利于清楚解释而定义的,并且它们根据使用模式而变化。
根据此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是如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1。如图2所示,移动电话1配备有(例如)壳体2、包括触摸面板、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单元3以及响应于触摸面板上的操作控制显示单元3并且实现通信的控制单元4。
壳体2包括如图1所示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用作壳体的下盖。如图2中所示的,显示单元3、控制单元4等安装在第一壳体21上。没有显示的麦克风安装在第一壳体21的背面。同时,扬声器5安装在第一壳体21的正面。
此示例性实施例的扬声器5设置在第一壳体21的正面的左右方向的大体中间位置。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作为其它器件的各种传感器和光源安装在第一壳体21的正面上扬声器5附近。
第二壳体22用作壳体的上盖。即,第二壳体22和第一壳体21在上下方向上叠加并且由诸如螺栓的固定构件固定。用于暴露显示单元3的开口23形成在第二壳体22的平面图的大体中间部分。即,框架部分24围绕在第二壳体22中的显示单元3形成。相应地,如图2所示,扬声器5、传感器、光源等设置在框架部分24的正面的下部区域。因此,框架部分24的正面以这样的方式构造使得扬声器5和传感器有利地起作用且由光源发射的光有利地发射。此外,凹陷部24a形成在框架部分24的正面中,从而容纳(稍后要描述的)保护构件7的一部分并且固定保护构件7。虽然这里没有呈现凹陷部24a的具体图示,但是从正面看时并且还在平面图中,凹陷部24a形成为U形。此外,在从侧面看时,凹陷部24a形成为L形形状。
正如图1中所示的,多个开口28形成在框架部分24的背面以将声音传播至麦克风。同时,正如图2中所示的,开口29形成在框架部分24的正面中以将声音从扬声器5传播至外部。
覆盖构件6连续地覆盖框架部分24的正面至前侧表面(图1和3中的阴影部分)。即,在平面图中,设置诸如扬声器5、传感器、和光源等器件的区域用覆盖构件6覆盖。
覆盖构件6由相对挠性构件(例如丙烯酸构件)制成,从而使得扬声器5和传感器有利地起作用并且使得由光源发射的光有利地发射。开口61形成在覆盖构件6中,这样由扬声器5输出的声音传播至外部。此开口61与第二壳体22的开口29连通。此外,切口部62形成在覆盖构件6中,以将稍后要描述的保护构件7设置在其中。
突出部25形成在上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中。详细地,如图3中所示的,突出部25具有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7。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部分26由框架部分24中的背侧边缘和有开口23插入的左右两个边缘连续形成。此外,如图3中所示的,第二部分27由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前侧表面面的左右两个边缘和第一壳体21的下侧边缘连续形成。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7连续地形成。即,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7以环形形式形成。
第一部分26从显示单元3向上突出。而且,第二部分27从稍后提到的覆盖部件6向前突出。详细地,第一部分26的高度构造成使得移动电话1在例如以移动电话1的显示单元3朝下的情况下被放置于桌上时显示单元3不与放置表面接触。而且,第二部分27的高度构造成使得当移动电话1正面侧向下掉落时覆盖构件6不与掉落表面接触。
然而,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7的布置和形状应该是这样,当移动电话1(例如以移动电话1的显示单元3朝下)被放置于桌上时或者在移动电话1正面侧向下掉落时不会使得显示单元3和稍后描述的覆盖构件6接触放置表面或掉落表面接触。
如图1和2中所示的,保护构件7设置在覆盖构件6中开口61的正面并且还设置在壳体2的正侧边缘的左右方向的大体中间位置。保护构件7被容置于覆盖构件6的切口部62内部并且在框架部分24的凹陷部24a内部,并且由凹陷部24a、覆盖构件6以及第一壳体21固定。
如图3中所示的,保护构件7形状形成为,使得保护构件(连同突出部25的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7)在移动电话1(例如)以显示单元3朝下被放置于桌上时或者在移动电话1正面侧向下掉落时与放置表面或者掉落表面接触并且因而使得显示单元3或覆盖构件6不与放置表面或者掉落表面接触。即,保护构件7形成为从覆盖构件6突出并且具有与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7的高度大体相等的高度。
保护构件7的宽度尺寸构造成在保护构件7(连同第一部分26或第二部分27)与放置表面或者掉落表面接触时不会动摇移动电话1。而且,保护构件7由不会变形的材料形成并且与第一部分26或第二部分27一起在接触放置表面或者掉落表面的情况下不会使得覆盖构件6与放置表面或者掉落表面接触。例如,保护构件7由塑性树脂、弹性体材料等制成。
接着,当移动电话1(例如)以移动电话1的显示单元3朝下被放置于桌上时或者在移动电话1正面侧向下掉落时,保护构件7和突出部25与放置表面或者掉落表面接触,从而使得覆盖构件6不与放置表面或者掉落表面直接接触。因此,这防止覆盖构件6的损坏并且最终改善移动电话1的抗震性。
还有,保护构件7的与第一部分26和第二部分27的高度大体相等的高度不会使得仅保护构件7显著地突出,并且因此保持移动电话1整体的设计性能。
如图4中所示的,附加地,当用户将用户的耳部靠近第二壳体22的开口61以接听电话时,保护构件7与耳部接触并且在不会阻挡开口61与耳部的情况下防止灰尘进入耳部和扬声器5之间的空间。这使得来自扬声器5的声音有利地传播至外部并且到达耳部。而且,为了防止灰尘进入该空间,几乎不需要(例如)形成靠近开口61的凹陷部并且因此实现了移动电话1的设计性能的改善。
此处说明保护构件7的具体形状。正如图1和2中所示的,与左右方向大体横向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弯曲的圆形表面71形成在保护构件7的外周边。此圆形表面71被形成为与第一壳体21的正侧表面实质上连续。而且,在保护构件7的内周边形成台阶部分72,从而将保护构件7有利地放置在框架部分24的凹陷部24a内部的上表面。此外,向后弯曲的板部分73形成在保护构件7的上边缘。当保护构件7被固定时,板部分73的尖端压靠覆盖构件6的正侧表面。此时,板部分73起到板簧的作用。而且,在保护构件7的下边缘形成装配爪74,以装配至形成在第一壳体21的侧部上的装配槽30。
将此保护构件7固定至壳体2,首先,在将板部分73的尖端压靠覆盖构件6的正侧表面的同时,向下移动保护构件7,将保护构件7的一部分容置于框架部分24的凹陷部24a内部,并且与此同时,在将保护构件7的台阶部分72放置到框架部分24的凹陷部24a内部的上表面上时,保护构件7的装配爪74被装配至第一壳体21的装配槽30。接着,保护构件7的上边缘由覆盖构件6限制,并且保护构件7的下边缘由第一壳体21限制。此外,保护构件7的左侧和右侧表面由框架24的凹陷部24a内部的左侧和右侧表面限制。这样便于将保护构件7固定至壳体2。此外,正如图4中所示的,当用户将用户的耳部靠近第二壳体22的开口61接听电话并且保护构件7与耳部接触时,保护构件7的外周边中的圆形表面可以降低用户的不舒适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在不偏离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变化。
虽然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以移动电话为示例说明便携式电子装置,但是并不限于此。具体地,在使用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终端、数码摄影机、笔记本PC、PDA(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DVD(数码视像光碟)播放器、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便携式电视机等时可以以大体类似的方式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护构件7设置在壳体2的边缘处,然而,只要有利于保护覆盖构件6,该设置位置不限于此。
虽然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保护构件7和壳体2作为单独的构件被构造,但是它们可以是一体构造的。
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作为器件的扬声器5、传感器和光源,但是不限于此。器件可以是通常布置在覆盖构件6的下部区域中的那些。
本申请案以2011年2月15日提交至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案No.2011-29802为基础并且请求其的优先权权益,其整体内容以参考的形式合并至此。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以诸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终端、数码摄影机、笔记本PC、PDA(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DVD(数码视像光碟)播放器、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以及便携式电视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参考符号列表
1  移动电话
2  壳体  21  第一壳体  22  第二壳体
23  开口
24  框架部分
24a  凹陷部
25  突出部,26  第一部分,27  第二部分
28、29  开口
30  装配槽
3  显示单元
4  控制单元
5  扬声器
6  覆盖构件,61  开口,62  切口部
7  保护构件,71  圆形表面,72  台阶部分
73  板部分,74  装配爪
100  便携式电话
200  壳体
300  传感器
400  光源
500  覆盖构件
510  开口
600  软性壳体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包含器件的壳体;
覆盖构件,所述覆盖构件覆盖所述器件;
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壳体上;和
保护构件,所述保护构件保护所述覆盖构件,
其中所述保护构件被形成以从所述覆盖构件突出并且还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的高度基本相等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壳体的相对的边缘,和
所述保护构件设置在所述突出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覆盖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边缘附近,和
所述保护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设置所述保护构件的所述边缘。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器件为扬声器、传感器或者光源。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保护构件包括圆形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中
所述保护构件固定至所述壳体,和
所述保护构件的所述圆形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侧表面连续形成。
7.一种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包含器件的壳体、覆盖所述器件的覆盖构件、形成在所述壳体上的突出部和保护所述覆盖构件的保护构件,
其中,所述保护构件被形成以从所述覆盖构件突出并且还具有与所述突出部的高度基本上相等的高度。
CN201180064541.5A 2011-02-15 2011-11-08 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9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9802 2011-02-15
JP2011-029802 2011-02-15
PCT/JP2011/006241 WO2012111056A1 (ja) 2011-02-15 2011-11-08 携帯型電子機器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の保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9606A true CN103299606A (zh) 2013-09-11
CN103299606B CN103299606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8311A (ja) * 1998-04-20 1999-11-05 Kobakku:Kk 無線電話機用プロテクタ
JP2000174874A (ja) * 1998-12-01 2000-06-23 Kato Boeki Kk 携帯電話機用プロテクタ
CN1801841A (zh) * 2004-12-27 2006-07-12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折叠式便携电话机
CN101184282A (zh) * 2006-11-17 2008-05-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缓冲器的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8311A (ja) * 1998-04-20 1999-11-05 Kobakku:Kk 無線電話機用プロテクタ
JP2000174874A (ja) * 1998-12-01 2000-06-23 Kato Boeki Kk 携帯電話機用プロテクタ
CN1801841A (zh) * 2004-12-27 2006-07-12 株式会社卡西欧日立移动通信 折叠式便携电话机
CN101184282A (zh) * 2006-11-17 2008-05-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缓冲器的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11056A1 (ja) 2012-08-23
US9402325B2 (en) 2016-07-26
EP2677726A1 (en) 2013-12-25
JP5994641B2 (ja) 2016-09-21
JPWO2012111056A1 (ja) 2014-07-03
US20130242486A1 (en) 2013-09-19
EP2677726A4 (en)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9131B2 (en) Handheld device enclosure
KR102661975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
JP6454482B2 (ja) 携帯端末
KR102064596B1 (ko)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장치
KR101537438B1 (ko) 휴대용 전자 디바이스를 위한 하우징
EP2658223B1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Crack Prevention Structure for Display Device
JP2015149693A (ja) スマートフォン用ケース
JP2008245160A (ja) 電子機器
KR102099721B1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230011224A (ko) 휴대폰 케이스
JP5994641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及び携帯型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CN108650350B (zh) 显示终端及其显示屏
CN103299606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和保护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法
JP2015103959A (ja) 携帯端末
JP2009290561A (ja) 携帯電子機器
JP7309239B1 (ja) 保護カバー及び保護カバーセット
JP4947582B2 (ja) 電子機器
JP3177945U (ja) 防水ケース
CN213522016U (zh) 一种具有滤光效果的手机保护壳
KR20150106209A (ko) 이동단말기
JP4694518B2 (ja) 携帯電子機器
KR20170006972A (ko) 이동 단말기
KR20070075154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20160104417A (ko) 전자기기 보호 케이스, 전자기기 어셈블리 및 보호 케이스 제조방법
JP2013255024A (ja) 携帯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TO: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