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1708B - 设置有形成为由改进的连接装置连接的两个部分的臂的干草制作机转子 - Google Patents

设置有形成为由改进的连接装置连接的两个部分的臂的干草制作机转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1708B
CN103291708B CN201310062455.1A CN201310062455A CN103291708B CN 103291708 B CN103291708 B CN 103291708B CN 201310062455 A CN201310062455 A CN 201310062455A CN 103291708 B CN103291708 B CN 1032917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insert
screwing element
bonding pa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24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1708A (zh
Inventor
C·斯佩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hn SAS
Original Assignee
Kuhn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hn SAS filed Critical Kuhn SAS
Publication of CN103291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17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17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17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8/00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 A01D78/08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 A01D78/10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the tine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00Rakes
    • A01D7/06Rakes with tines specially shaped or attach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8/00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 A01D78/08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 A01D78/10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the tine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A01D78/12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the tine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the tines having an additional movement superimposed upon their rotary movement
    • A01D78/125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the tine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the tines having an additional movement superimposed upon their rotary movement by a guiding tr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78/00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 A01D78/08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 A01D78/10Haymakers with tines moving with respect to the machine with tine-carrying rotary heads or wheels the tine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A01D78/1085Having two rows of rotors on two different horizontal lines perpendicular to the advance direction of the machi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形成为由改进的连接装置连接的两个部分的臂的干草制作机转子。本发明涉及转子(11,12),其包括旋转壳体(18)和至少一个摆臂(19),所述摆臂至少包括连接到壳体(18)的内部件(20)以及承载器械(13)的外部件(21),内部件和外部件之一包括接合部分(24),其能部分地接合在另一部件的被接合部分(25)中,所述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均包括至少一个孔(28,29,30,31)并且能通过包括至少一个螺纹元件(33,34)的连接装置(32)组装,螺纹元件带有肩部(36,37),所述螺纹元件(33,34)穿过所述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的每个孔。 连接装置包括能插入接合部分(24)内的插入件(38),插入件带有至少一个攻丝孔(39,40),螺纹元件被旋入攻丝孔中,肩部靠在被接合部分上,使得被接合部分紧靠接合部分。

Description

设置有形成为由改进的连接装置连接的两个部分的臂的干草制作机转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草制作机的转子,该转子包括壳体以及至少一个摆臂,在工作期间壳体受到驱动而绕朝向上方的旋转轴线旋转,摆臂设置在基本上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上;所述摆臂包括至少两个部件,即,连接到壳体的内部件以及承载工作器器械的外部件,内部件和外部件之一包括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能够沿纵轴线部分地接合在内部件和外部件中的另一个的被接合部分的孔内,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均包括垂直于所述纵轴线定向的至少一个孔,并能通过连接装置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螺纹元件,螺纹元件具有几何轴线并设置有肩部,所述螺纹元件穿过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的每个孔。
背景技术
在这种类型的公知转子中,工作期间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由于捆装的限制,以及由于臂的维修的限制,事实证明通过至少两个部件(即,内部件和外部件)来实现摆臂是合理的。为了进行捆装,转子被装备在例如棘爪上。为了使运输成本降到最低,需要减小转子尺寸。因而,使内部件保持连接到壳体,而使外部件与内部件分开。在割晒操作期间,工作器器械会遇到石头等障碍物,这会在臂上产生大的机械应力。在猛烈撞击情况下,臂被设计为:使外部件在力的作用下弯曲,而内部件保持原样。因而,机器使用者完全能从内部件上拆卸掉外部件,弄直或置换外部件,以使机器恢复至可操作状态。这种操作简单、成本低。
用于连接内部件和外部件的螺纹元件,例如由方头或六角头螺钉形成,螺钉正好穿过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并与螺母相互配合,以形成螺栓。将该螺栓紧固在被接合部分上,从而保证了在转子旋转期间使接合部分被保持在被接合部分内。螺栓在力矩作用下被紧固,该力矩一方面必须防止螺栓意外松脱,另一方面必须使被接合部分沿几何轴线变形,从而使被接合部分紧固接合部分。
组装过程中,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之间可存在大的间隙,从而使得接合部分能容易地接合到被接合部分内。这种情况下,在可防止螺栓意外松脱的力矩作用下的螺栓的紧固,对于使被接合部分紧固接合部分而言是不足的。需要更大力矩来补偿大的组装间隙。现在,机器使用者在大多数时候使用易获取的标准设备,如传统的薄扳手。这种设备不能在所需力矩下进行高准确度的紧固。因而,操作间隙存在于所述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之间,这会使机器过早磨损。使用者可能会尝试通过将例如延伸部安装在紧固扳手上从而通过利用更大的作用力紧固螺栓来消除这种间隙。因为这种操作方法使力不均衡,因而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会过度变形,从而引起这些部分随后的拆卸困难,甚至不能拆卸。
正相反,优选让所述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之间的组装间隙更小,这样,能由使用者执行的相对较小的紧固力矩,就能使被接合部分紧靠接合部分。这种情况下,这样实现的力矩小于防止螺栓意外松脱所需的力矩,这会造成螺栓的丢失以及摆臂的外部件的分离。因而,机器的使用安全性不是最优的。在螺栓被紧固至能防止所述意外松脱所需的力矩的情况下,这种紧固所导致的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的变形,会使得接合部分在被接合部分内为了进行拆卸而进行的滑动变得困难,甚至不能滑动。因而,事实上使得机器的使用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草制作机的转子,该转子不会出现上述缺点。
为此,本发明的重要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带有至少一个攻丝孔的插入件,插入件能设置在接合部分的内部分中;螺纹元件旋入所述攻丝孔中,并且所述螺纹元件的肩部靠在被接合部分上,从而使得被接合部分沿几何轴线紧靠接合部分。
因而,使被接合部分紧靠接合部分不需要这些部分发生任何变形,或仅需轻微变形。因而可设计大的组装间隙来保证接合部分容易地在被接合部分中滑动。因而,可容易组装臂。使用者在力矩作用下进行紧固,从而防止了连接装置意外松脱,并同时保证插入件、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之间沿几何轴线不具有操作间隙。本发明因而能同时保证机器的使用安全性和持久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有益特征,沿几何轴线测定的插入件尺寸接近接合部分的内部件沿该几何轴线的尺寸。并且,连接装置可包括与螺母相互配合的单个螺纹元件,或两个螺纹元件。因而,可消除被接合部分、接合部分和插入件之间存在的、沿几何轴线的所有组装间隙,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机器的使用安全性和持久性。另外,插入件限制了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在连接装置的紧固期间发生的变形,从而便于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随后的拆卸。
附图说明
从参照附图所进行的下面的描述中,可看出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特征,这些附图通过非限制性实例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转子的几个实施例。附图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干草制作机的顶视图,该干草制作机包括配置有摆臂的至少一个转子;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转子的局部透视图,示出了单个摆臂的整体;
图3是局部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变形实施例;
图4是根据图2中的截面IV-IV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变形实施例的视图;
图5是根据图2中的截面V-V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第二变形实施例的视图;
图6是根据图2中的截面VI-VI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第三变形实施例的视图;
图7是根据图2中的截面VII-VII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第四变形实施例的视图;
图8是根据图2中的截面VIII-VIII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变形实施例的另一视图;
图9是根据图2中的截面IX-IX所示的连接装置的第二变形实施例的另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机器是放置在地面上的作物割晒机。其包括支撑结构1,支撑结构1包括中心梁2,中心梁2的前端具有连接装置3以将中心梁钩连到拖拉机(未示出)上,从而可使机器在前进方向A上移动。在说明书的其余部分中,术语“前”根据前进方向A定义。
中心梁2的后端具有横杆4,横杆4设置有在地面上滚动的轮子5,6。中心梁2的每侧均通过基本水平的轴7、8铰接有承载有转子11、12的臂9、10,转子11、12具有工作器械13,工作器械13旨在将草等作物进行堆摊或切割位于地面上的稻草。在所示的实例中,臂9,10以及相应的转子11,12在前进方向A上偏置。被最前端的转子11堆摊的作物可以再次被最后端的转子12处理以形成体积更大的一摊堆料。
中心梁2可以仅包括单个臂和单个转子。中心梁也可不包括臂,仅包括由中心梁2直接承载的单个转子。中心梁2也可每侧均包括两个长度不同的偏置臂,所述偏置臂均承载有转子。此情况下,机器将包括四个转子,这可使机器的实现更宽的作业宽度。
转子11,12基本相同,每个转子均包括箱体14。箱体14连接到相应的臂9、10并承载有中心旋转轴15,中心旋转轴15基本竖直或朝前稍倾斜。旋转轴15的下端包括带有拖带轮17的支撑件16,拖带轮17位于转子11、12之下。工作期间这些拖带轮17在地面上滚动,并使得转子11,12保持与地平面的高度差。有利地,支撑件16和拖带轮17可沿旋转轴15滑动以便例如可通过千斤顶调节工作器械13相对于地面的距离。
旋转轴15的在箱体14下方伸展的部分上设置有壳体18。壳体18通过支承件安装在旋转轴15上从而能够被驱动而旋转。壳体18的上侧设置有位于箱体14中的齿轮。该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可通过中间传动轴(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连接到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装置。也可通过液压或电力马达来驱动转子11、12旋转。壳体18支撑多个摆臂19。摆臂19在基本上垂直于旋转轴15的平面上以半径的形式相对于旋转轴15伸展。摆臂19包括至少两个部件,即内部件20和外部件21,内部件20连接到壳体,外部件21承载工作器械13(如叉)。摆臂19的内部件20通过一个或更多个支承件连接到壳体18,以使该内部件能够自转。旋转轴15的位于壳体18内的部分上安装有固定凸轮,用于在割晒操作期间控制摆臂19。因此,每个摆臂19的延伸到壳体18内的端部上均具有带辊子的杆,该辊子在凸轮的凹槽中被引导。工作期间,工作器械13聚集作物(尤其是其路径前部的作物),并在其路径侧部将作物堆积成料堆的形式。
每个臂装均配有液压千斤顶22、23,该液压千斤顶使得臂可绕轴7、8枢转。每个液压千斤顶22、23的其中一端铰接在中心梁2上,其另一端铰接到相应的臂9、10上。每个液压千斤顶22、23可均是双致动式的,从而使得千斤顶在伸展和收缩期间均可被控制,并允许相应的臂9、10在运输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运动。在运输位置上,每个转子11、12在基本上竖直或接近竖直的平面中伸展,从而使得机器的整体宽度尺寸减小。在工作位置上,每个转子11、12在基本上水平的平面中伸展。
在所述的变形实施例中,摆臂19的截面为圆形。但是摆臂19的截面可以是平行六面体、椭圆形或其他形状,并且不局限于这些列举的形状。也可设计为一些其他的更复杂形状,例如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带凹槽的剖面或“柠檬”剖面。
特别如图3所示,摆臂19的内部件20包括接合部分24,而外部件21包括被接合部分25。根据某变形实施例(未示出),接合部分24可连接到外部件21,被接合部分25可连接到内部件20。图3中可看出,接合部分24从壳体18沿纵轴线26伸展一段距离,纵轴线26基本上对应于内部件20相对于壳体18绕其进行自转的那一轴线。被接合部分25包括孔口27,优选地通过使外部件21是中空的来形成孔口27。外部件21也可以是实心的,通过去除外部件21中的材料来形成孔口27。该孔口27沿纵轴线26伸展,孔口27的直径大于或几乎等于接合部分24的外径,这样接合部分24就能沿纵轴线26自由地、部分地接合在孔口27内。从图4至9所示的不同变形实施例可看出,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均包括垂直于纵轴线26定向的至少一个孔28、29、30、31。接合部分24的孔或各孔28、29以及被接合部分的孔或各孔30,31被布置成彼此面对。连接装置32可将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相互连接。连接装置32包括至少一个螺纹元件33、34,螺纹元件33、34具有几何轴线35,螺纹元件33、34包括肩部36、37。在图4所示的变形实施例中,螺纹元件33由六角头螺钉构成,肩部36由该六角头的下端面形成。螺纹元件33、34的外径稍小于或等于各个孔28、29、30、31的直径。“稍小于”应理解为,所述直径的差小于1毫米,例如小于十分之五毫米。这样,不需很大的作用力就可手动地将螺纹元件33、34引入并穿过接合部分24的孔或各孔28、29以及被接合部分25的孔或各孔30、31。另外,通过使孔28、29、30、31与螺纹元件33、34的螺纹部分接触,螺纹元件33、34很可能将内部件20施加的一部分旋转力矩传递到外部件21上。通过将螺纹元件33、34引入并穿过孔28、29、30、31,很自然会让所述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相对于彼此绕纵轴线26定位。另外,摆臂19的内部件20的自转传递给外部件21,在壳体18绕旋转轴15枢转期间,外部件21就不会沿纵轴线26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重要特征,连接装置32包括插入件38。插入件38可由金属或合成材料通过切削加工、模制、切割或锻造而成。插入件38包括能与螺纹元件33、34相互配合的至少一个攻丝孔39、40。接合部分24包括内部分41。优选地,通过摆臂19的内部件20是中空的这一事实而形成内部分41。也可通过去除内部件20中的材料来形成内部分41。插入件38被设计成使该插入件可设置在内部分41中。插入件38的形状与内部分41的形状一致。插入件38绕纵轴线26定位,从而使得攻丝孔39、40与螺纹元件33、34的几何轴线35共线。如图3所示,插入件38还可另外地设置有肩部48,肩部48能沿纵轴线26抵靠住接合部分24以便于组装。
以下述方式按顺序执行摆臂19的组装操作。使用者将插入件38设置在接合部分24的内部分41中,从而使攻丝孔或各攻丝孔39、40基本上与接合部分24的孔或各孔28、29相对。使用者然后使接合部分24局部接合在被接合部分25的孔口27中,或,相反地,使被接合部分25的孔口27局部地接合在接合部分24上,直到被接合部分25的孔或各孔30、31与接合部分24的孔或各孔28、29基本上相对为止。接着,使用者将螺纹元件33引入并穿过孔28,30,或者,将螺纹元件33引入并穿过孔28、30并且将螺纹元件34引入并穿过孔29、31。然后,使用者将螺纹元件或各螺纹元件33、34旋入插入件38的攻丝孔或各攻丝孔39、40中,从而使相应的肩部或各肩部36,37靠在被接合部分25上,从而在至少一个所述肩部36,37的侧部上,被接合部分25沿几何轴线35紧靠接合部分24。
图4至图9涉及变形实施例,在这些变形实施例中,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均包括两个孔28和29、30和31,它们垂直于纵轴线26定向。
优选地,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均包括两个孔28和29、30和31,所有孔28至31都沿几何轴线35定向。
根据本发明的有益特征,沿几何轴线35所测定的插入件38的尺寸接近接合部分24的内部分41沿该几何轴线35的尺寸。这意味着,插入件38的所述尺寸稍小于、等于或稍大于内部分41的所述尺寸。“稍小于”应理解为,插入件38能以如下的调整间隙安装在内部分41中,该调整间隙为正值并且小于几毫米,优选小于1毫米,例如小于十分之五毫米。图4示出了这种情况。“稍大于”应理解为,插入件38能以如下的调整间隙安装在内部分41中,该调整间隙为负值(即以迫紧的方式安装),其绝对值小于十分之一毫米,优选小于百分之五毫米。这种轻度迫紧可让插入件38例如通过木槌而被组装在内部分41中。
在图4所示的变形实施例中,连接装置32包括单个螺纹元件33,其穿过被接合部分25的两个孔30、31以及接合部分24的两个孔28、29。所述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中的每个的孔28至31均沿直径相对布置,从而使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的所有孔28至31均沿螺纹元件33的几何轴线35定向。连接装置32还另外包括螺母42。螺纹元件33与抵靠在被接合部分25上的螺母42相互配合,从而,将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紧固在插入件38和螺母42之间,或止动螺纹元件33。
在图8示出的情况下,螺纹元件33与抵靠在被接合部分25上的螺母42相互配合,从而将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紧固在插入件38和螺母42之间。这种情况下,在肩部36和螺母42这二者附近,被接合部分25、接合部分24和插入件38之间沿几何轴线35所存在的所有组装间隙都将被消除。另外,如果插入件38沿几何轴线35的尺寸稍小于内部分41沿该几何轴线35所测的尺寸,那么螺母42的紧固会使得所述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在其弹性范围内在螺母42附近发生轻微变形。从而插入件38限制了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的变形,这是因为接合部分24在其开始置于插入件38上时就不再变形。另一方面,如果插入件38以零或负值的调整间隙安装在内部分41中,那么螺母42的紧固会仅使被接合部分25在螺母附近变形,从而使得被接合部分25与接合部分24接触。
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螺纹元件33与抵靠在被接合部分25上的螺母42相互配合,以止动螺纹元件33。此情况下,插入件38、被接合部分25、接合部分24和螺母42之间存在的沿几何轴线35的一部分组装间隙保持不变,螺母起到防松螺母的作用,从而防止了插入件38的攻丝孔39内的螺纹元件33因为疏忽而发生松脱。
在刚才所列举的两种情况下,使用螺母42可增强使用安全性和机器持久性。
如图5至7所示,连接装置32可包括两个螺纹元件33、34,每个螺纹元件均具有肩部36、37,每个螺纹元件33,34均旋入插入件38中,从而使相应的肩部36、37靠在被接合部分25上。在这些图中,上部螺纹元件33被紧固,从而使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紧固在上部螺纹元件33和插入件38之间。
在这些图中,所示出的下部螺纹元件34被部分地紧固。此情况下,下部螺纹元件34的实质目的在于,通过使所述下部螺纹元件34的螺纹部分与孔29和31接触,使内部件20的一部分旋转力矩朝向外部件21传递。这因而避免了仅通过上部螺纹元件33传递全部旋转力矩。
如图9所示,与上部螺纹元件33类似,更加紧固下部螺纹元件34。因而,各相应的螺纹元件33、34将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紧固在插入件38与其相应的肩部36,37之间,从而使得沿几何轴线35不具有操作间隙。因而插入件38限制了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和25的变形。
在图4和5所示的变形实施例中,插入件38是刚性部件。“刚性部件”应理解为,在连接装置32的张紧期间,相对于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能承受的变形而言,插入件38承受的变形保持为可忽略不计。在图4所示的变形实施例中,插入件38包括攻丝孔39,攻丝孔39的长度小于插入件38沿几何轴线35所测的尺寸,即,小于插入件38的直径。插入件38包括位于攻丝孔39的延伸部分上且位于攻丝孔的两侧上的两个非螺纹孔,所述非螺纹孔的直径大于攻丝孔39的内径。优选地,攻丝孔39相对于纵轴线26基本上位于中央。这种结构使得肩部36和螺母42设置在与螺纹元件33的处于攻丝孔39位置处的第一被接合螺纹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这样,在操作期间,通过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施加在螺纹元件33上的作用力使螺纹元件33和螺母42松脱的风险减小。
图6和7所示的变形实施例利用了能够沿几何轴线35弹性地延长的插入件38。在这些变形实施例中,插入件38在组装之前沿几何轴线35的尺寸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内部分41沿该几何轴线35的尺寸。在组装之前插入件尺寸更大的情况下,插入件38将沿几何轴线35压缩从而能接合在内部分41中。因而,插入件38本身可在接合部分24中保持就位。已经对上部螺纹元件33进行紧固从而使得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紧固在插入件38和上端螺纹元件33之间以后,使用者开始对下部螺纹元件34进行紧固。在对下部螺纹元件34进行紧固期间,弹性插入件38可延长以便抵消可致插入件38与接合部分24分离的间隙。因而,接合部分24变形非常小。被接合部分25承受的变形实质上会使被接合部分25自身抵靠着接合部分24变平。在图6和7所示的变形实施例中,通过对连接装置32进行紧固而作用在接合部分24上的机械应力因而特别小。
在图6所示的变形实施例中,插入件38是S形弹性部件,其上支部43和下支部44均分别包括其自身的攻丝孔39、40。
在图7所示的变形实施例中,插入件38包括两个独立的对半部分45和46,两个对半部分中的一个可相对于另一个沿几何轴线35运动。对半部分45、46均分别包括攻丝孔39、40,在对连接装置32进行紧固期间,两个对半部分中的一个沿几何轴线35远离另一个运动。
在该同一变形实施例中,两个独立的对半部分45和46优选通过可滑动地安装在至少一个对半部分45、46中的定心装置47组装在一起。这种结构可让插入件38更容易地在接合部分24的内部分41中实施。
前面的描述涉及一种放置地面上的作物割晒机,其设置有至少一个割晒转子,割晒转子的旋转轴在工作位置中优选是竖直的。但是,本发明也可涉及摊晒机,该摊晒机在所述至少一个割晒转子的位置处代替地设置有至少一个摊晒转子,所述摊晒转子的旋转轴例如在前进方向上倾斜。更一般地,本发明涉及任何一种这样的干草制作机,所述干草制作机包括至少一个转子,转子设置有承载工作器械的臂。这种干草制作机例如可以是割晒机、压紧或装载货车,这种货车设置有“收集式”收集器,该收集器带有指状件,这种货车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转子,该转子例如设置在所述收集器的其中一个侧端上。转子的旋转轴可以设置在竖直平面或水平平面上。
很显然,本发明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改动,尤其可改变各不同元件的结构或数量,或进行技术等同替换。

Claims (17)

1.一种干草制作机的转子,该转子(11,12)包括壳体(18)以及至少一个摆臂(19),所述壳体(18)在工作期间受驱动而围绕朝上的旋转轴(15)旋转,所述摆臂(19)设置在基本垂直于所述旋转轴(15)的平面中;所述摆臂(19)包括至少两个部件,即,连接到所述壳体(18)的内部件(20)以及承载工作器械(13)的外部件(21);所述内部件(20)和所述外部件(21)二者之一包括接合部分(24),所述接合部分(24)能沿纵轴线(26)部分地接合在所述内部件(20)和所述外部件(21)二者中的另一个的被接合部分(25)的孔(27)内,所述接合部分(24)和所述被接合部分(25)均包括垂直于所述纵轴线(26)定向的至少一个孔(28,29,30,31)并且能通过连接装置(32)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装置(32)包括至少一个螺纹元件(33,34),所述螺纹元件(33,34)具有几何轴线(35)并设置有肩部(36,37),所述螺纹元件(33,34)穿过所述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的每个孔(28,29,30,3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2)包括带有至少一个攻丝孔(39,40)的插入件(38),所述插入件(38)能被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分(24)的内部分(41)中;所述螺纹元件(33,34)旋入所述攻丝孔(39,40)中,所述肩部(36,37)抵靠在所述被接合部分(25)上,从而使得所述被接合部分(25)沿所述几何轴线(35)紧靠所述接合部分(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元件(33,34)的外径值稍小于或等于所述接合部分(24)和所述被接合部分(25)的各个孔(28,29,30,3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分(24)和所述被接合部分(25)均包括两个孔(28,29;30,31),这些孔垂直于所述纵轴线(26)定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分(24)和所述被接合部分(25)均包括两个孔(28,29;30,31),所有孔(28,29,30,31)都沿所述几何轴线(35)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几何轴线(35),所述插入件(38)的尺寸接近所述接合部分(24)的所述内部分(41)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2)包括单个螺纹元件(33)和螺母(42),该单个螺纹元件(33)穿过所述接合部分(24)的孔(28,29)以及所述被接合部分(25)的孔(30,31),并与靠在所述被接合部分(25)上的螺母(42)相互配合,以将所述接合部分(24)和所述被接合部分(25)紧固在所述插入件(38)和所述螺母(4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2)包括单个螺纹元件(33)和螺母(42),所述单个螺纹元件(33)穿过所述接合部分(24)的孔(28,29)以及所述被接合部分(25)的孔(30,31),并与靠在所述被接合部分(25)上的所述螺母(42)相互配合,以止动所述单个螺纹元件(3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攻丝孔(39)的长度小于所述插入件(38)的沿所述几何轴线(35)所测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2)包括两个螺纹元件(33,34),每个螺纹元件均带有肩部(36,37),每个螺纹元件(33,34)均旋入所述插入件(38)中,从而使相应的肩部(36,37)靠在所述被接合部分(25)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38)是刚性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38)能沿所述几何轴线(35)弹性地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38)是S形弹性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38)包括两个独立的对半部分(45,46),两个对半部分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能够沿所述几何轴线(35)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独立的对半部分(45,46)通过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两个独立的对半部分(45,46)中的至少一个对半部分中的定心装置(47)组装。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各相应的螺纹元件(33,34)将所述接合部分(24)和被接合部分(25)紧固在所述插入件(38)和螺纹元件的相应的肩部(36,37)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38)包括肩部(48),所述插入件的该肩部(48)沿所述纵轴线(26)抵靠住所述接合部分(24)。
17.一种干草制作机,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的转子(11,12)。
CN201310062455.1A 2012-02-29 2013-02-28 设置有形成为由改进的连接装置连接的两个部分的臂的干草制作机转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17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251835 2012-02-29
FR1251835A FR2987223B1 (fr) 2012-02-29 2012-02-29 Rotor d'une machine de fenaison muni de bras en deux parties reliees par un dispositif de liaison perfection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1708A CN103291708A (zh) 2013-09-11
CN103291708B true CN103291708B (zh) 2016-08-03

Family

ID=4768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245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1708B (zh) 2012-02-29 2013-02-28 设置有形成为由改进的连接装置连接的两个部分的臂的干草制作机转子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915054B2 (zh)
EP (1) EP2633748B1 (zh)
CN (1) CN103291708B (zh)
AU (1) AU2013201166B2 (zh)
BR (1) BR102013004807B1 (zh)
CA (1) CA2808507C (zh)
DK (1) DK2633748T3 (zh)
FR (1) FR2987223B1 (zh)
PL (1) PL2633748T3 (zh)
RU (1) RU2606830C2 (zh)
SI (1) SI2633748T1 (zh)
UA (1) UA111165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6025B1 (fr) * 2015-12-29 2018-01-19 Kuhn Sa Machine de fenaison avec un moyen de protection contre les projections
CN105474886A (zh) * 2016-01-18 2016-04-13 中外合资沃得重工(中国)有限公司 二自由度搂草臂驱动装置
GB201811406D0 (en) * 2018-07-12 2018-08-29 Agco Feucht Gmbh Towed agricultural implement
USD958197S1 (en) * 2020-08-20 2022-07-19 Kuhn Sas Tedder plate
USD959504S1 (en) * 2021-02-16 2022-08-02 Kuhn Sas Tedder ar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8450A (en) * 1968-12-06 1972-06-21 Bucher Guyer Ag Masc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aymaking machines
GB1602326A (en) * 1977-04-08 1981-11-11 Walle P Van De Machine for harvesting hay and forming swaths
US5791133A (en) * 1995-01-28 1998-08-11 Maschinenfabriken Bernard Krone Gmbh Rotary rake for a hay making machine
DE19746216A1 (de) * 1997-10-21 1999-04-29 Krone Bernhard Gmbh Maschf Kreiselrechen für eine Heuwerbungsmaschine
US6272826B1 (en) * 1999-04-29 2001-08-14 Sitrex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hay rake
DE202009014404U1 (de) * 2008-11-07 2009-12-24 Lely Patent N.V. Landwirtschaftliches Rechgerä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07324C3 (de) * 1966-06-24 1978-05-11 Maschinenfabrik Fahr Ag, 7702 Gottmadingen Kreiselzettwender
CH458823A (de) * 1967-07-14 1968-06-30 Bucher Guyer Ag Masch Heuerntemaschine
US3648448A (en) * 1970-08-11 1972-03-14 Fahr Ag Maschf Hay rake, tedder or crop-turning implement
US3664105A (en) * 1971-05-24 1972-05-23 Sperry Rand Corp Rake-tedding device
FR2339330A1 (fr) * 1976-01-30 1977-08-26 Kuhn Sa Machine de fenaison pour le fanage et pour l'andainage
FR2450554B1 (fr) * 1979-03-09 1985-07-05 Belrecolt Sa Perfectionnement aux machines de fenaison combinees
US4253509A (en) * 1979-04-06 1981-03-03 Collet James R Theft deterrent locking nut
SU1218984A1 (ru) * 1984-01-10 1986-03-23 Фрунзенский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Кормоуборочным Машинам Грабли-ворошилка
FR2613177B1 (fr) * 1987-04-01 1991-06-28 Kuhn Sa Machine de fenaison
SU1461386A1 (ru) * 1987-06-10 1989-02-28 Фрунзенский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Кормоуборочным Машинам Сеноуборочна машина
SU1521354A1 (ru) * 1987-10-21 1989-11-15 Фрунзенский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Кормоуборочным Машинам Грабли-ворошилка
FR2632810B2 (fr) * 1987-11-17 1991-08-30 Kuhn Sa Machine de fenaison avec au moins une roue rateleuse equipee de bras porte-outils commandes
DK171109B1 (da) * 1989-01-20 1996-06-17 Fransgaards Maskinfab As Maskine til spredning, vending og sammenrivning af hø, halm og lignende materialer
FR2644320B1 (fr) * 1989-03-20 1992-05-07 Kuhn Sa Machine agricole avec au moins un rotor pour deplacer des produits se trouvant sur le sol
FR2648310B1 (fr) * 1989-06-16 1991-09-20 Kuhn Sa Machine agricole pour l'andainage, comportant des bras porte-outils repliables
US5377482A (en) * 1993-09-03 1995-01-03 Miller-St. Nazianz, Inc. Hydraulic lift rotary rake
FR2719443B1 (fr) * 1994-05-04 1996-07-05 Kuhn Sa Machine de fenaison, notamment un andaineur de fourrage.
FR2722365B1 (fr) * 1994-07-13 1996-09-20 Kuhn Sa Societe Anonyme Machine de fenaison, notamment une andaineuse de vegetaux a bras porte-fourches command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8450A (en) * 1968-12-06 1972-06-21 Bucher Guyer Ag Masc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aymaking machines
GB1602326A (en) * 1977-04-08 1981-11-11 Walle P Van De Machine for harvesting hay and forming swaths
US5791133A (en) * 1995-01-28 1998-08-11 Maschinenfabriken Bernard Krone Gmbh Rotary rake for a hay making machine
DE19746216A1 (de) * 1997-10-21 1999-04-29 Krone Bernhard Gmbh Maschf Kreiselrechen für eine Heuwerbungsmaschine
US6272826B1 (en) * 1999-04-29 2001-08-14 Sitrex S.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hay rake
DE202009014404U1 (de) * 2008-11-07 2009-12-24 Lely Patent N.V. Landwirtschaftliches Rechgerä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87223A1 (fr) 2013-08-30
UA111165C2 (uk) 2016-04-11
RU2013108872A (ru) 2014-09-10
FR2987223B1 (fr) 2014-03-28
PL2633748T3 (pl) 2016-03-31
EP2633748B1 (fr) 2015-09-16
BR102013004807A2 (pt) 2014-11-18
AU2013201166A1 (en) 2013-09-12
EP2633748A1 (fr) 2013-09-04
BR102013004807B1 (pt) 2019-02-05
CA2808507A1 (fr) 2013-08-29
CN103291708A (zh) 2013-09-11
US20130219848A1 (en) 2013-08-29
AU2013201166B2 (en) 2017-02-16
RU2606830C2 (ru) 2017-01-10
DK2633748T3 (en) 2016-01-04
SI2633748T1 (sl) 2015-12-31
CA2808507C (fr) 2019-05-07
US8915054B2 (en) 2014-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1708B (zh) 设置有形成为由改进的连接装置连接的两个部分的臂的干草制作机转子
US7418986B2 (en) Tree stump grinder
BR102013022317B1 (pt) Sistema para suporte de barra cortadora tendo dispositivo de torção com material elástico e aparelho de limitação de carga
CN103406800B (zh) 一种数控铣床用刀具桌
US9913436B2 (en) Stump grinder wheel confin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WO2014154991A1 (fr) Dispositif limiteur de couple et machine agricole l'utilisant
SE1350923A1 (sv) System
CN206912648U (zh) 多角度风炮支架
CN20814375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农业机械平台
CN212123589U (zh) 一种链锯链条涨紧机构
CN207783571U (zh) 包括改进的铰接机构的农业机械
CN206585958U (zh) 大蒜收获机
CN207432325U (zh) 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大型切割器
US20150208578A1 (en) Reaping machine
CN113039997A (zh) 一种园林植物养护装置
CN207483315U (zh) 一种刀式轧盖机的轧盖机构
BR102016002047B1 (pt) Conexão de acionamento para um tambor para picar, e, máquina de colheita
EP3205452B1 (en) Bolt adjustment device
KR200457731Y1 (ko) 농기계용 체크체인
CN209440554U (zh) 切割器的升降杆以及切割器
CN204350573U (zh) 烟草拔杆机
CN204142480U (zh) 一种连杆疲劳试验装置
CN220164929U (zh) 一种连接稳固的积放托盘回转机构
CN216775534U (zh) 一种便于更换刀片的玉米灭茬机
ITPI20090058A1 (it) Utensile di taglio di tipo elettrico in particolare per potatur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