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0076B - 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0076B
CN103290076B CN201310251799.7A CN201310251799A CN103290076B CN 103290076 B CN103290076 B CN 103290076B CN 201310251799 A CN201310251799 A CN 201310251799A CN 103290076 B CN103290076 B CN 103290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se
triglyceride
reaction
fat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517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0076A (zh
Inventor
王宝维
韩海娜
葛文华
张名爱
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ay food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2517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0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0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0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0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0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即采用化学皂化法水解油脂并进行酶解制备甘油二酯。本发明在甘油二酯制备工艺中,增加了鹅油精炼和真空抽滤步骤,有利于除去杂质,缩短过滤时间,增加鹅油纯度与提取率,进而增加了甘油二酯成品率;另外,采用酶法制备鹅油甘油二酯,在脂肪水解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使反应更加充分,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甘油二酯生成率,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鹅油甘油二酯的制备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甘油二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G)是一类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中一个脂肪酸被羟基取代的结构脂质,是天然植物油脂的微量成分及体内脂肪代谢的内源中间产物,它是公认安全(GRAS认证)的食品成分。研究发现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的消化和代谢途径明显不同。甘油二酯大多都被分解为不能再合成脂肪的1-MG与脂肪酸,由于1-MG与2-MG中脂肪酸与甘油结合的位置不同,因此作为中性脂肪合成原料有很大差别,在小肠内向中性脂肪再次合成极其迟缓。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浓度变高,并通过β-氧化途径最终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释放,导致甘油二酯在小肠脂质分解和能量利用率提高。因此,甘油二酯具有减少内脏脂肪、降低血脂和抑制体重增加的作用。
目前,甘油二酯作为多功能添加剂,其世界主要生产商都将其制备技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在文献中鲜有报道。就国内而言,甘油二酯的生产方法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甘油二酯的生产是多学科集成技术,单方面的技术优势不足,难以实现技术突破,且国外核心工程化技术处于保密状态,因此,目前国内甘油二酯尚未见产业化报道。
鹅油具有熔点低、香味独特,尤其是经过填饲的肥肝鹅腹部和皮下等部位沉积大量的脂肪,经过精炼处理得到的鹅油,胆固醇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是一种有待于开发的动物性油脂。但是目前对于鹅油的研究较少,大部分鹅油都用作饲料而造成浪费。因此,以精炼鹅油作为脂肪酸供体制备甘油二酯,可以大大提高鹅油的经济利用价值,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即采用化学皂化法水解油脂并进行酶解制备甘油二酯,以填补目前该领域的空白。
申请人一直致力于研究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最佳方法,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确定出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而促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为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方法,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鹅油的精炼:将肥肝鹅腹脂置于一定温度下融化,除去杂质制得粗鹅油;粗鹅油经脱胶、脱色、脱臭处理后得到精炼鹅油;
2)混合脂肪酸的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精炼鹅油作为脂肪酸供体来进行皂化水解,皂化物再进行酸化处理得到混合脂肪酸。
3)甘油二酯的制备:将甘油和步骤2)制备的混合脂肪酸混合制成反应溶液,加入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进行恒温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上清液即为甘油二酯。
上述步骤1)中肥肝鹅油精炼,除去杂质的方法为真空抽滤;
上述步骤1)中肥肝鹅腹脂融化的融化温度为55℃。
上述2)混合脂肪酸制备条件的皂化温度为82℃、反应时间为60min、酸化过程中pH值为2~3。
上述3)反应中甘油与混合脂肪酸的质量比优选为1:1.05,此条件下,甘油与脂肪酸的混合程度最好,甘油二酯生成率最高,且产物易于分离。
上述3)反应中恒温反应的温度优选为50℃,反应时间优选为9.2h,酶的质量分数优选为2.25%,此条件下,酶解反应最充分,副反应少,产品纯度高,减少了原材料及能源的浪费,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
本发明在甘油二酯制备工艺中,增加了鹅油精炼和真空抽滤步骤,有利于除去杂质,缩短过滤时间,增加鹅油纯度与提取率,进而增加了甘油二酯成品率;另外,采用酶法制备鹅油甘油二酯,在脂肪水解的基础上进行,不仅使反应更加充分,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甘油二酯生成率,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鹅油甘油二酯的制备探索出一种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温度与时间之间交互响应面图;
图2:本发明中温度与底物比之间交互响应面图;
图3:本发明中温度与加酶量之间交互响应面图;
图4:本发明中时间与底物比之间交互响应面图;
图5:本发明中底物比与加酶量之间交互响应面图;
图6:本发明中加酶量与时间之间交互响应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首先采用化学法对鹅油进行处理制得混合脂肪酸,再将甘油与混合脂肪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酶进行反应。以甘油二酯的生成率为指标,底物比、加酶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为因素,设计响应面试验,筛选出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最佳工艺条件。
本发明中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方法,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鹅油的精炼:将肥肝鹅腹脂置于55℃下融化,真空抽滤除去杂质,即可制得粗鹅油;粗鹅油经脱胶、脱色、脱臭处理后得到精炼鹅油。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除去杂质,有效缩短过滤时间,使鹅油纯度和提取率大大提高,进而增加了甘油二酯成品率。
具体步骤如下:脱胶处理:将粗鹅油在水浴中加热至60℃,并不断搅拌,然后缓慢加入占鹅油体积0.5%~2%的磷酸(体积分数分别选用85%、80%、75%),搅拌均匀,在60℃下加热2min,再以4000r/min离心20min,上层漂浮的油即为脱胶鹅油。
通过对鹅油的提取率和脂肪酸含量分析表明,当使用体积分数为80%的磷酸用量为鹅油体积的1%,加热时间为2min时粗鹅油的脱胶方效果最好。
脱色处理:将脱胶鹅油水浴加热至60℃,再分别加入占鹅油重1%、3%、5%、7%、9%的活性白土,搅拌20min后,以4000r/min离心20min,上层漂浮的油即为脱色鹅油。结果表明,当活性白土用量为脱胶鹅油重量的3%时,即可以避免白土量不足使色素不能充分去除;又能防止过量的白土造成粗鹅油的浪费。
脱臭处理:将脱色鹅油置于圆底烧瓶中,分别置于45℃~65℃的温度下,利用旋转蒸发仪真空处理鹅油15min~30min,即得脱臭鹅油。通过粗鹅油的提取率和脂肪酸含量可知,粗鹅油的最佳脱臭方法为45℃下真空处理30min。
2)混合脂肪酸的制备:将精炼处理的鹅油按体积比1:4的比例加入1mol/LNaOH-乙醇溶液,磁力搅拌一段时间使其完全溶解后转移至1000ml的三口烧瓶,氮气保护下水浴回流皂化一段时间,得皂化液;减压蒸出乙醇,加水使皂化物完全溶解,在恒温恒速搅拌的条件下用10%HCl酸化至pH2~3,加入一定体积的正己烷萃取,温水洗至中性,减压蒸出溶剂,加无水硫酸钠脱水,抽滤,得混合脂肪酸。这样不仅使反应更加充分,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甘油二酯生成率。其中,混合脂肪酸制备条件:皂化温度82℃、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中回收的乙醇与正己烷均可重复利用。
而且,皂化反应中以乙醇作为溶剂,增大了与反应物(精炼肥肝鹅油+NaOH)的接触面积,解决了水溶液体系反应不充分的问题,缩短了反应时间,使水解更加充分,并且蒸出的乙醇可以重复使用。这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降低了反应成本,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3)甘油二酯的制备:按比例称取一定量的甘油和混合脂肪酸于小烧瓶中,置于恒温摇床中,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待升至所规定的温度后加入一定量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开始计时,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后通过离心可将酶分离,即可得到高甘油二酯混合物,分离出的酶经叔丁醇浸泡脱去油脂后,可进行重复使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最佳工艺条件的筛选试验
1、鹅油的精炼
将肥肝鹅腹脂加热55℃进行融化,采取真空抽滤除去杂质,获得粗鹅油;对粗鹅油进行脱胶、脱色、脱臭处理,获得精炼鹅油产品。
2、混合脂肪酸的制备
将精炼处理的鹅油按1:4的比例加入1mol/L NaOH-乙醇溶液,磁力搅拌一段时间使其完全溶解后转移至1000ml的三口烧瓶,82℃水浴回流皂化1h,得皂化液,转入旋转蒸发仪中,减压蒸出乙醇,加水使皂化物完全溶解,在恒温恒速搅拌的条件下用10%HCl酸化至pH2~3,分层,加入一定体积的正己烷萃取,除去下层水层,温水洗至中性,减压蒸出溶剂,加无水硫酸钠脱水,抽滤,获得混合脂肪酸。
3、甘油二酯的制备
按底物比1:0.5~3的比例将甘油和混合脂肪酸加入烧瓶中,置于恒摇床,并设定反应温度为30℃~70℃,反应物混合均匀后,加入1%~5%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反应时间为0~12h,反应完成后,将酶解液于高速离心机中离心10min,得上清液。通过离心可将酶分离,即可得到高甘油二酯混合物,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二酯的生成率。
对于上述的反应条件的优化如下:
(1)底物比的筛选:设定加酶量为3%,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50℃条件下,调节甘油与混合脂肪酸的质量比例为1:0.5、1:1、1:1.5、1:2、1:2.5、1:3分别进行试验,测定甘油二酯生成率,并对其底物比进行初步筛选。
(2)反应加酶量的筛选:设定底物比为1:1,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50℃条件下,调节加酶量为1%、2%、3%、4%、5%分别进行试验,测定甘油二酯生成率,并对加酶量进行初步筛选。
(3)酶解时间的筛选:设定底物比为1:1,加酶量3%,反应温度50℃条件下,调节酶解时间为0h、2h、4h、6h、8h、10h、12h分别进行试验,测定甘油二酯生成率,并对其反应时间进行初步筛选。
(4)酶解温度的筛选:设定底物比为1:1,加酶量3%,反应时间8h条件下,调节酶解温度为35℃、40℃、45℃、50℃、55℃、60℃、65℃、70℃分别进行试验,测定甘油二酯生成率,并对其反应温度进行初步筛选。
(5)响应面试验方案及结果
表1响应面方案及结果
Figure BDA00003391344100051
Figure BDA00003391344100061
(6)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通过响应面软件design expert7.0.0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其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Y=92.88+1.43A+0.64B+1.24C+0.63D-0.28AB-1.44AC-1.3AD-0.37BC-0.28BD-1.75CD-2.25A2-0.44B2-4.05C2-0.73D2
式中:A表示反应温度;B表示反应时间;C表示底物比;D表示加酶量,对上述响应面试验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
表2响应面方差分析
Figure BDA00003391344100062
Figure BDA00003391344100071
由表可知,回归模型整体呈极显著(P<0.01),模型失拟项为0.0680>0.05,没有显著性影响,说明残差由随机误差造成,且回归方程可以代替真实点进行试验结果的分析。模型决定系数R2=0.953,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可以良好的描述此试验。一次项对试验影响大小排序为A>C>B>D,即:反应温度>底物比>反应时间>加酶量,其中反应温度对试验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反应时间、加酶量和底物比对试验有显著性影响(P<0.05)。交互项中BC和BD显著性较好,说明底物比和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和加酶量的相互作用对提取率的影响较大。经design expert7.0软件分析后,得出酶法制备额油甘油二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9.2h,底物比(混合脂肪酸:甘油)为1.05,加酶量为2.25%,在此条件下甘油二酯的生成率为92.43%。优化条件的结果详见附图1-6。
实施例2: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最佳工艺条件筛选回归试验一
按底物比1:1.05的比例将甘油和混合脂肪酸直接加入烧瓶中,置于恒摇床,并设定反应温度为50℃,反应物混合均匀后,加入2.25%质量分数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反应时间为9.2h,反应完成后,将酶解液于高速离心机中离心10min,将酶分离,上清液即为高甘油二酯混合物,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二酯的生成率。通过5次验证试验发现,在该条件下所得甘油二酯生成率依次为92.05%、92.37%、92.28%、92.25%、92.34%,平均提取率为92.26%,与实施案例1的结果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工艺具有很好稳定性。
实施例3: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工艺条件筛选回归试验试验二
完全按照实施例1工艺步骤进行再次试验,只是在甘油二酯制备工艺中,删除鹅油精炼和真空抽滤两个步骤。
通过5次验证试验发现,在该条件下所得甘油二酯生成率依次为80.05%、80.37%、80.28%、80.25%、80.34%,平均提取率为80.26%,远远低于实施案例1的结果;上述结果表明,鹅油精炼和真空抽滤有利于提高甘油二酯提取率。
实施例4:未优化条件下制备甘油二酯试验
按底物比1:4的比例将甘油和混合脂肪酸直接加入烧瓶中,置于恒摇床,并设定反应温度为40℃,反应物混合均匀后,加入2%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反应时间为8h,反应完成后,将酶解液于高速离心机中离心10min,得上清液。通过离心将酶分离,得到高甘油二酯混合物,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二酯生成率。
结果表明,实施案例4的提取率为70%,远低于实施例1最佳条件下的92.43%,因此,实施例1的提取方法较为理想。
实施例5:直接法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试验
按底物质量比1:3的比例将甘油和未经水解的精炼鹅油直接加入烧瓶中,置于恒摇床,并设定反应温度为50℃,反应物混合均匀后,加入3%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反应时间为8h,反应完成后,将酶解液于高速离心机中离心10min,得上清液。通过离心将酶分离,得到高甘油二酯混合物,液相色谱法测定甘油二酯的生成率。
结果表明,实施案例5的提取率为35%,远低于实施例1最佳条件下的92.43%。
本发明的方法在肥肝鹅油的精炼过程中,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除去杂质,有效缩短过滤时间,增加鹅油纯度;另外,在传统酶解的基础上,首先对鹅油进行了混合脂肪酸的制备,即在化学水解(皂化)的基础上进行处理,不仅使反应更加充分,减少了原材料浪费;还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甘油二酯的生成率;同时,此项技术避免了采用高温、高压工艺造成的能源浪费,属于节能减排工艺创新,可以直接应用于鹅油新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对水禽产业加工副产品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该项技术推广应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Claims (5)

1.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包括有如下的步骤: 
1)鹅油的精炼:将肥肝鹅腹脂置于一定温度下融化,除去杂质制得粗鹅油;粗鹅油经脱胶、脱色、脱臭处理后得到精炼鹅油; 
2)混合脂肪酸的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精炼鹅油作为脂肪酸供体来进行皂化水解,皂化物再进行酸化处理得到混合脂肪酸;
3)甘油二酯的制备:将甘油和步骤2)制备的混合脂肪酸混合制成反应溶液,加入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进行恒温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上清液即为甘油二酯;其中甘油和混合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1.05;恒温反应温度为50℃;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加酶量为2.25%;恒温反应的反应时间为9.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肥肝鹅腹脂融化,其融化温度为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除去杂质方法为真空抽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皂化水解温度82℃、反应时间为60min,酸化过程中pH值为2~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为固定化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 
CN201310251799.7A 2013-06-22 2013-06-22 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Active CN103290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1799.7A CN103290076B (zh) 2013-06-22 2013-06-22 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1799.7A CN103290076B (zh) 2013-06-22 2013-06-22 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0076A CN103290076A (zh) 2013-09-11
CN103290076B true CN103290076B (zh) 2014-03-05

Family

ID=49091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51799.7A Active CN103290076B (zh) 2013-06-22 2013-06-22 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0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6013B (zh) * 2016-01-29 2016-09-2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制备鸭油甘油二酯的方法
CN108642098A (zh) * 2018-07-12 2018-10-12 佳力士添加剂(海安)有限公司 一种分子蒸馏分离提纯甘二酯的工艺
CN111235190B (zh) * 2020-01-22 2023-11-07 新疆农业大学 富含甘油二酯马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354A (zh) * 2021-09-16 2021-12-14 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 食用油二甘酯的制取工艺
CN113826821B (zh) * 2021-09-24 2023-04-25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高拉伸性低脂非油炸方便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416A (zh) * 2008-04-25 2008-09-10 清华大学 酶法制备1,3-甘油二酯工艺
CN102311881A (zh) * 2011-08-11 2012-01-1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从肥肝鹅腹脂中提取混合脂肪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0416A (zh) * 2008-04-25 2008-09-10 清华大学 酶法制备1,3-甘油二酯工艺
CN102311881A (zh) * 2011-08-11 2012-01-1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从肥肝鹅腹脂中提取混合脂肪酸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修饰与改造;章素平等;《基因组与应用生物学》;20110428;第30卷(第2期);摘要,第243页第1-2段 *
章素平等.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修饰与改造.《基因组与应用生物学》.2011,第30卷(第2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0076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0076B (zh) 一种酶解鹅油制备甘油二酯的方法
CN103284158B (zh) 一种鹅油甘油二酯微胶囊
CN102206542B (zh) 一种酶法脱胶制取玉米胚芽油的方法
CN103666750B (zh) 一种牡丹籽油的精炼方法
CN103042023B (zh) 牡丹壳的综合利用方法
CN102839049A (zh) 一种植物油脂脱酸的技术方法
CN105001297A (zh) 一种从植物沥青中提取植物甾醇的方法
CN103734361B (zh) 一种由棉籽油分提产物改性制备的结构脂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6050A (zh) 一种从甜杏仁中提取甜杏仁油及其分离蛋白的方法
CN101245252B (zh) 利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2268464A (zh) 一种用高酸价米糠油生产甘油二酯的方法
CN102304420A (zh) 一种生物柴油用原料废弃油的干法脱胶方法
CN102041167A (zh) 固定化酶及热盐水处理法制备毛叶山桐子食用植物油的方法
CN104293473B (zh) 一种从产油微生物中提取油脂的方法
CN105129894A (zh) 一种t酸母液高效萃取方法
CN1858162A (zh) 由水冬瓜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5462679A (zh) 一种制备高纯度米糠毛油的工艺
CN101638676B (zh) 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生产方法
CN1215147C (zh) 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2331B (zh) 脂肪酶催化茶油脱臭馏分合成甘油二酯的方法
CN101418227A (zh) 用千金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1649333B (zh) 一种利用荔枝深加工下脚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CN102584563B (zh) 一种α-亚麻酸的制备方法
CN104293475B (zh) 一种从产油微生物中提取油脂的方法
CN106190538A (zh) 浓香型菜籽油的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Baowei

Inventor after: Han Haina

Inventor after: Ge Wenhua

Inventor after: Zhang Mingai

Inventor after: Yue Bin

Inventor after: Zhang Huajun

Inventor after: Cui Baojun

Inventor after: Song Jiuhai

Inventor before: Wang Baowei

Inventor before: Han Haina

Inventor before: Ge Wenhua

Inventor before: Zhang Mingai

Inventor before: Yue B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25

Address after: 266200, Qingda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al park, Jimo, Shandong, Qingdao province (No. 20 Longshan Road)

Patentee after: Qingdao day food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9 Qingdao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Shandong, No. 700 the Great Wall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