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3212A - 数字复合机以及使用了数字复合机的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字复合机以及使用了数字复合机的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3212A
CN103283212A CN2011800639397A CN201180063939A CN103283212A CN 103283212 A CN103283212 A CN 103283212A CN 2011800639397 A CN2011800639397 A CN 2011800639397A CN 201180063939 A CN201180063939 A CN 201180063939A CN 103283212 A CN103283212 A CN 103283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ata
destination information
facsimil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39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原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83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3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55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e.g. standby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8Initialisation or control of normal start-up or shut-down, i.e. non failure or error re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Sharing resources, e.g. processing power or memory, with a connected apparatus or 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Storing Facsimile Image Dat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在节电模式中被供给电力的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并且减少数字复合机的恢复次数的技术。数字复合机(3)经由网络与PC(1)连接。数字复合机(3)具备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和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从PC(1)接收PC(1)中储存的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对从PC(1)接收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进行存储。数字复合机(3)在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基于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对储存有处理对象数据的网络上的数据储存部(21)进行访问。而且,数字复合机(3)经由网络取得处理对象数据,针对取得的处理对象数据执行规定的处理。

Description

数字复合机以及使用了数字复合机的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复合机,更详细而言,涉及经由网络与通信装置连接,基于来自通信装置的指示来对处理对象数据执行规定处理的数字复合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5-31348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能够减少从节电模式恢复的次数,节能效果高的图像形成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未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移至节电模式,并且,在产生了打印任务的时刻,维持节电模式地将打印数据蓄积到本机的HDD中。而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满足了规定的打印开始条件的情况下从节电模式恢复,对本机的HDD中蓄积的图像数据进行打印(参照[0036]、[0040]~[0042]以及图8等)。
在日本特愿2003-338894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将接收到的数据汇集到一台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在规定的时刻一并输出来减少消耗电力的图像形成装置。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本机进入到节电模式时,决定发送节电模式中的接收数据(打印数据)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接收侧的图像形成装置)。而且,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将节电中的打印数据发送给接收侧的图像形成装置。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当接收侧的图像形成装置为节电模式时,由接收侧的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存储装置存储打印数据,并在规定的时间将所存储的打印数据一并输出(参照[0009]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134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愿2003-338894号公报
由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本机为节电模式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存储到本机的HDD,所以即使在节电模式中也需要对存储部供给电力,并且需要增大存储部的存储容量。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接收侧的图像形成装置为节电模式的情况下,向接收侧的图像形成装置内的存储装置存储打印数据的内容。因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接收侧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在节电模式中也需要对存储部供给电力,并且,需要增大存储部的存储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在节电模式中被供给电力的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并且减少数字复合机的恢复次数的技术。
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数字复合机是经由网络与通信装置连接的数字复合机。该数字复合机具备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数据取得部以及处理执行部。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从通信装置接收由通信装置储存的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对从通信装置接收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进行存储。数据取得部在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基于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对储存有处理对象数据的网络上的数据储存部进行访问。而且,数据取得部经由网络取得处理对象数据。处理执行部针对由数据取得部取得的处理对象数据执行规定的处理。在该数字复合机中,当是节电模式时,仅对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以及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供给电力。换言之,在该数字复合机中,当是节电模式时,停止对数据取得部以及处理执行部供给电力。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数字复合机基于技术方案1记载的数字复合机而提出,处理对象数据包含打印数据以及具有表示输出目的地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的传真数据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数据取得部取得打印数据以及传真数据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在数据取得部取得了打印数据的情况下,处理执行部使用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输出处理。另外,在数据取得部取得了传真数据的情况下,处理执行部基于输出目的地信息,使用传真数据来执行传真输出处理。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数字复合机基于技术方案2记载的数字复合机而提出,还具备传真数据合成部。传真数据合成部在数据取得部取得了多个传真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将多个传真数据中具有同一输出目的地信息的传真数据相互合成,来生成合成传真数据。处理执行部基于同一输出目的地信息,使用合成传真数据来执行传真输出处理。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数字复合机基于技术方案2记载的数字复合机而提出,还具备传真数据编辑部。传真数据编辑部在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传真数据中含有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从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中提取单个输出目的地信息。而且,传真数据编辑部生成具有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的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处理执行部基于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使用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来执行传真输出处理。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数字复合机基于技术方案4记载的数字复合机而提出,还具备传真数据合成部。传真数据合成部在数据取得部取得了多个传真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将多个传真数据中具有与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的传真数据与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合成,来生成合成传真数据。处理执行部基于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使用合成传真数据来执行传真输出处理。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数字复合机是技术方案2~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数字复合机。在该数字复合机中,打印数据含有表示用于对打印数据进行打印输出的用纸尺寸的用纸尺寸信息。处理执行部在数据取得部取得了多个打印数据的情况下,确认能够进行打印输出的可输出用纸尺寸。而且,处理执行部选择所取得的多个打印数据中含有与可输出用纸尺寸对应的用纸尺寸信息的打印数据。而且,处理执行部使用选择出的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输出处理。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数字复合机基于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数字复合机而提出,还具备恢复定时通知部。恢复定时通知部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将节电模式被解除的定时通知给通信装置。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网络系统具备通信装置和经由网络与通信装置连接的数字复合机。通信装置具有状态确认部、数据发送部、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状态确认部确认数字复合机是否是节电模式。在通过状态确认部确认为数字复合机是节电模式的情况下,数据发送部通过将处理对象数据发送给网络上的数据储存部,将处理对象数据存储到数据储存部。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将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给数字复合机。数字复合机具有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数据取得部以及处理执行部。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从通信装置接收储存目的地信息。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进行存储。数据取得部在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基于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对数据储存部进行访问,经由网络取得处理对象数据。处理执行部针对由数据取得部取得的处理对象数据执行规定的处理。在该网络系统中,当是节电模式时,仅对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以及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供给电力。换言之,在该网络系统中,当是节电模式时,停止对数据取得部以及处理执行部供给电力。
根据本发明,数字复合机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从通信装置接收由通信装置储存的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并对接收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进行存储。数字复合机在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基于所存储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对储存有处理对象数据的网络上的数据储存部进行访问。而且,数字复合机经由网络取得处理对象数据,针对所取得的处理对象数据执行规定的处理。即,数字复合机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不存储处理对象数据的实体,而存储由通信装置储存的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储存目的地信息的容量与处理对象数据的实体的容量相比非常小。因此,能够减小在节电模式中被供给电力的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另外,在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取得处理对象数据,执行针对所取得的处理对象数据的规定处理。因此,能够减少数字复合机的恢复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数字复合机的网络系统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PC1的打印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PC1的传真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字复合机在通常模式时的输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字复合机在节电模式时的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字复合机在节电模式解除时的输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打印输出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6中的传真输出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构成]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网络系统具备PC(Personal Computer)1、2、数字复合机3、LAN(Local Area Network)4。
PC1、PC2是通信装置。PC1、PC2经由LAN4与数字复合机3连接。数字复合机3是具备打印功能、传真功能、扫描功能以及复印功能等的多功能装置。用户通过对PC1进行操作,经由LAN4发送处理对象数据,能够利用数字复合机3的打印功能以及传真功能。处理对象数据是打印数据50以及传真数据51中至少任意一方的数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数据50以及传真数据51是包括影像数据以及影像数据的输出管理信息等的任务数据。例如,当在一个任务中对多个页数据进行打印输出或者传真输出时,打印数据50或者传真数据51中包括多个页数据。
PC1具备控制部10、操作部11、显示器12、状态确认部13、网络接口部14、数据生成部15以及发送部16。
控制部10进行PC1的整体控制。控制部10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操作部11由键盘以及鼠标等构成。显示器12是液晶显示器等。
状态确认部13对数字复合机3是否是节电模式进行确认。具体而言,状态确认部13利用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来确认数字复合机3的动作状态。例如,状态确认部13确认数字复合机3是通常模式还是节电模式。关于动作状态的详细内容,例如通常模式以及节电模式的详细内容将后述。
网络接口部14是与LAN4连接的部分,对经由LAN4的通信进行控制。网络接口部14例如基于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来控制通信。
数据生成部15包括打印数据生成部151和传真数据生成部152。打印数据生成部151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来生成打印数据50。打印数据50具有进行打印输出用的表示用纸尺寸的用纸尺寸信息501。例如,作为用纸尺寸信息,可使用A4以及B4等用纸的尺寸。传真数据生成部152根据用户的操作指示来生成传真数据51。传真数据51具有表示输出目的地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例如,作为输出目的地信息511,可使用传真号以及邮件地址等。
发送部16包括数据发送部161和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数据发送部161发送处理对象数据(打印数据50以及传真数据51中至少任意一方的数据)。具体而言,在通过状态确认部13确认为数字复合机3是通常模式的情况下,数据发送部161将用于使数字复合机3执行规定处理的处理对象数据发送给数字复合机3。另外,在通过状态确认部13确认为数字复合机3是节电模式的情况下,数据发送部161将用于使数字复合机3执行规定处理的处理对象数据发送给LAN4上的PC2,将处理对象数据储存到PC2内。
在数据发送部161将处理对象数据发送给PC2的情况下,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将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发送给数字复合机3。储存目的地信息55是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PC2)的地址信息以及目录(directory)信息。具体而言,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从数据发送部161取得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地址信息以及目录信息)。然后,在数据发送部161将打印数据50发送给PC2的情况下,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使储存目的地信息55中含有表示处理对象数据是打印数据50的信息。另外,在数据发送部161将传真数据51发送给PC2的情况下,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使储存目的地信息55中含有表示处理对象数据是传真数据51的信息。即,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将含有对处理对象数据的种类进行确定的信息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发送给数字复合机3。
PC2经由LAN4与PC1以及数字复合机3连接。PC2包括数据储存部21。数据储存部21对从数据发送部161接收到的处理对象数据进行储存。
接下来,对数字复合机3进行说明。数字复合机3具备控制部30、电力控制部31、显示器32、数据接收部33、数据存储部34、网络接口部35、数据取得部36、传真数据合成部37、传真数据编辑部38以及处理执行部39。其中,在图1中省略了数字复合机3所具有的与扫描功能以及复印功能等相关的处理部。
控制部30进行数字复合机3的整体控制。控制部30具备CPU以及RAM等。电力控制部31根据通常模式以及节电模式来控制对数字复合机3的各构成要素供给的电力。显示器32是液晶显示器等。
数据接收部33在数字复合机3以通常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接收从PC1的数据发送部161发送来的处理对象数据。数据存储部34对数据接收部33接收到的处理对象数据进行存储。
网络接口部35是与LAN4连接的部分,对经由LAN4的通信进行控制。网络接口部35例如基于TCP/IP来控制通信。网络接口部35包括状态响应部351、恢复定时通知部352、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以及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
状态响应部351进行针对从PC1的状态确认部13接收到的SNMP的响应处理。
恢复定时通知部352在数字复合机3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将解除节电模式的定时通知给PC1。
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在数字复合机3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从PC1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接收由PC1储存的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在数字复合机3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对从PC1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1接收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进行存储。
在数字复合机3的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数据取得部36参照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来判断是否存储有储存目的地信息55。在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中存储有储存目的地信息55的情况下,数据取得部36基于储存目的地信息55,对储存有处理对象数据的PC2的数据储存部21进行访问。而且,数据取得部36经由LAN4取得处理对象数据。数据存储部34对数据取得部36取得的处理对象数据进行存储。
在数据取得部36取得了多个传真数据51的情况下,传真数据合成部37通过将多个传真数据51中具有同一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传真数据51合成,来生成合成传真数据515。
在数据取得部36取得的传真数据51中含有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情况下,传真数据编辑部38从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中提取单个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而且,传真数据编辑部38生成具有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
处理执行部39针对由数据取得部36取得的处理对象数据(打印数据50以及传真数据51)执行规定的处理。处理执行部39包括打印部391和传真部392。
在数据取得部36取得了打印数据50的情况下,打印部391执行针对打印数据50的打印输出处理。具体而言,在数据取得部36取得了多个打印数据50的情况下,打印部391对数字复合机3能够打印输出的可输出用纸尺寸进行确认。可输出用纸尺寸是在数字复合机3中被设置的用纸的尺寸。在本例中,数字复合机3被设置了多个尺寸的可输出的用纸。数字复合机3选择所取得的多个打印数据50中含有用纸尺寸信息501的打印数据50。用纸尺寸信息501与可输出用纸尺寸对应。数字复合机3优先执行被选择出的打印数据50的打印输出处理。
在数据取得部36取得了传真数据51的情况下,传真部392执行传真数据51的传真输出处理。具体而言,传真部392基于输出目的地信息511来执行由数据取得部36取得的传真数据51的传真输出处理。传真部392基于同一输出目的地信息511来执行合成传真数据515的传真输出处理。传真部392基于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执行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的传真输出处理。
[通常模式以及节电模式]
接下来,对数字复合机3的动作状态进行说明。数字复合机3根据用户的使用状况而以消耗电力分别不同的通常模式以及节电模式中的任意模式进行动作。
通常模式是向数字复合机3整体供给电力的模式。作为供给电力的构成单位,数字复合机3被分成主体处理部、网络接口部35以及处理执行部39。主体处理部包括控制部10以及操作面板(省略图示)等。在通常模式中,电力控制部31对主体处理部、网络接口部35以及处理执行部39供给电力。
在节电模式中,仅对网络接口部35供给电力。在节电模式中,不对主体处理部以及处理执行部39供给电力。因此,在节电模式中,不能执行打印输出处理以及传真输出处理等。
例如,数字复合机1在按照用户的指示而动作之后经过了一定期间后,从通常模式移至节电模式。而且,在用户按下了节电模式的解除按钮的情况下、以及在到达用户指定的时刻的情况下等,数字复合机3解除节电模式,恢复成通常模式。
[本实施方式的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2~图8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网络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以及图3对PC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PC1发送打印数据50的处理(打印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打印数据发送处理基于用户对操作部11进行操作,针对数字复合机3指示打印数据50的输出处理而开始。
如果被指示了打印数据50的发送处理,则生成打印数据50(步骤S201)。具体而言,打印数据生成部151基于用户生成的文档的设定内容,来决定用于输出打印数据50的用纸尺寸。打印数据生成部151生成包含用纸尺寸信息501的打印数据50。这里,用纸尺寸信息501是表示所决定的用纸尺寸的信息。
在步骤S201的处理之后,状态确认部13使用SNMP来确认数字复合机3的动作状态(步骤S202)。具体而言,PC1的状态确认部13发送用于对数字复合机3的动作状态进行确认的请求(确认请求)。数字复合机3中的网络接口部35保持着表示数字复合机3的动作状态的动作状态信息。状态响应部351生成设置了基于动作状态信息的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的响应信息。而且,作为针对上述确认请求的响应,状态响应部351发送响应信息。
在步骤S202的处理之后,状态确认部13基于接收到的响应信息来判断数字复合机3是否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步骤S203)。
在数字复合机3以通常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203中为否),将在步骤S201的处理中生成的打印数据50发送给数字复合机3的数据接收部33(步骤S204)。由此,PC1的打印数据发送处理结束。
在数字复合机3是节电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203中为“是”),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将在步骤S201的处理中生成的打印数据50发送给PC2的数据储存部21(步骤S205)。此时,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从数据发送部161取得打印数据50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地址信息以及目录信息)。而且,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使所取得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中含有表示处理对象数据是打印数据50的信息。由此,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生成含有对处理对象数据的种类进行确定的信息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
在步骤S205的处理之后,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将生成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发送给数字复合机3的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步骤S206)。由此,PC1的打印数据发送处理结束。
图3是表示PC1发送传真数据51的处理(传真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传真数据发送处理基于用户对操作部11进行操作,指示传真数据51的发送处理而开始。
如果被指示了传真数据51的发送处理,则生成传真数据51(步骤S301)。具体而言,用户决定传真数据51的输出目的地。而且,传真数据生成部152生成含有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传真数据51。输出目的地信息511是表示由用户决定的输出目的地的信息。
在步骤S301的处理之后,与步骤S202~203的处理同样地,状态确认部13对数字复合机3的动作状态进行确认(步骤S302~303)。
在数字复合机3是通常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03中为“否”),将在步骤S301的处理中生成的传真数据51发送给数字复合机3的数据接收部33(步骤S304)。由此,传真数据发送处理结束。
在数字复合机3是节电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303中为“是”),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将在步骤S301的处理中生成的传真数据51发送给PC2的数据储存部21(步骤S305)。此时,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从数据发送部161取得传真数据51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地址信息以及目录信息)。而且,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使所取得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中含有表示处理对象数据是传真数据51的信息。由此,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生成含有对处理对象数据的种类进行确定的信息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
在步骤S305的处理之后,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将生成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发送给数字复合机3的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步骤S306)。由此,PC1的传真数据发送处理结束。
接下来,参照图4~图8对数字复合机3的动作进行说明。数字复合机3的动作被分成图4所示的通常模式时的输出处理、图5所示的节电模式时的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处理以及图6所示的节电模式解除时的输出处理。
参照图4,对通常模式时的输出处理进行说明。通常模式时的输出处理在数字复合机3是通常模式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动作。
首先,数据接收部33判断是否接收到打印数据50(步骤S401)。
在数据接收部33接收到打印数据50的情况下(步骤S401中为“是”),打印部391判断可输出用纸尺寸(在数字复合机3中被设置的用纸的尺寸)中是否包含尺寸信息501(步骤S402)。尺寸信息501包含在接收到的打印数据50中。
当打印数据50中含有的尺寸信息501不包含在可输出用纸尺寸时(步骤S402中为“否”),数字复合机3的显示器32显示“用纸尺寸错误”(步骤S403)。由此,用户能够确认无法对打印数据50进行打印输出。而且,在执行了步骤S403的处理之后返回到步骤S402的处理。此外,这里表示了在步骤S403之后返回到步骤S402的情况,但也可以处理成在步骤S403之后返回到步骤S401。
当打印数据50中含有的尺寸信息501包含在可输出用纸尺寸时(步骤S402中为“是”),打印部391向在数字复合机3中被设置的用纸打印输出打印数据50(步骤S404)。由此,通常时的输出处理结束。此外,即使通常时的输出处理结束,如果数字复合机3是通常模式,则也再次执行步骤S401的处理。
在数据接收部33未接收到打印数据50的情况下(步骤S401中为“否”),判断数据接收部33是否接收到传真数据51(步骤S405)。在数据接收部33未接收到传真数据51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否),返回到步骤S401的处理。
在数据接收部33正在接收传真数据51的情况下(步骤S405中为“是”),传真部392对传真数据51进行传真输出(步骤S406)。具体而言,向输出目的地信息511所表示的输出目的地传真输出传真数据51。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被包含于传真数据51。这样,通常时的输出处理结束。此外,即使通常时的输出处理结束,如果数字复合机3是通常模式,则也再次执行步骤S401的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5对节电模式时的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处理进行说明。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处理在数字复合机3是节电模式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动作。
首先,判断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是否从PC1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接收到储存目的地信息55(步骤S501)。
在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未从PC1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接收到储存目的地信息55的情况下(步骤S501中为“否”),再次执行步骤501的处理。
在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从PC1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162接收到储存目的地信息55的情况下(步骤S501中为“是”),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对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3接收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进行存储(步骤S502)。
在执行了步骤S502的处理之后,恢复定时通知部352将解除节电模式而恢复到通常模式的定时(以下称为“恢复定时”)通知给PC1(步骤S503)。具体而言,恢复定时通知部352保持由用户指定的恢复定时,并将恢复定时通知给PC1。由此,节电模式时的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处理结束。此外,即使节电模式时的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处理结束,如果数字复合机3是节电模式,则也再次执行步骤S501的处理。
通过上述的步骤S503的处理,即使在数字复合机3是节电模式的情况下,PC1的用户也能确认数字复合机3从节电模式恢复到通常模式的定时。即,PC1的用户能够确认数字复合机3开始打印输出处理以及传真输出处理的定时。
此外,在上述的步骤S503的处理中,恢复定时通知部352将由用户指定的定时作为恢复定时,但恢复定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从移至节电模式起经过一定时间的时刻作为恢复定时。
接下来,参照图6对节电模式解除时的输出处理进行说明。节电模式解除时的输出处理在数字复合机3是节电模式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动作。
首先,判断节电模式是否被解除(步骤S601)。具体而言,在用户按下了节电模式的解除按钮的情况以及从移至节电模式起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情况下等,数字复合机3解除节电模式而恢复到通常模式。
在节电模式被解除了的情况下(步骤S601中为“是”),判断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中是否存储有含有对处理对象数据是打印数据50进行表示的信息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步骤S602)。
在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中存储有该储存目的地信息55的情况下(步骤S602中为“是”),数据取得部36取得数据储存部21中储存的所有打印数据50(步骤S603)。具体而言,数据取得部36基于储存目的地信息55对储存有打印数据50的数据储存部21进行访问,经由LAN4取得打印数据50。而且,数据取得部36取得的打印数据50被从数据储存部21删除。
在步骤S603的处理之后,将数据取得部36取得的打印数据50存储到数据存储部34(步骤S604)。然后,执行打印输出处理(步骤S605)。图7是表示打印输出处理的流程图。
打印部391从数据存储部34取得打印数据50(步骤S605A)。具体而言,打印部391决定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的打印数据50中、成为打印输出的对象的打印数据(以下称为“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并从数据存储部34取得该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
在步骤S605A的处理之后,打印部391判断可输出用纸尺寸(在数字复合机3中被设置的用纸的尺寸)中是否包含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所含的尺寸信息501(步骤S605B)。
在可输出用纸尺寸中包含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所含的尺寸信息501的情况下(步骤S605B中为“是”),打印部391对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进行打印输出(步骤S605C)。此时,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被从数据存储部34中删除。
在可输出用纸尺寸中不含有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所含的尺寸信息501的情况下(步骤S605B中为“否”),执行步骤S605D的处理。
而且,判断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的所有打印数据50是否成为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步骤S605D)。
在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的所有打印数据50未成为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的情况下(步骤S605D中为“否”),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的打印数据50中尚未成为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的打印数据50成为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然后,从数据存储部34取得该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步骤S605E),返回到步骤605B的处理。
在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的所有打印数据50成为输出对象打印数据50的情况下(步骤S605D中为“是”),判断数据存储部34中是否残留有打印数据50(步骤S605F)。
在数据存储部34中残留有打印数据50的情况下(步骤S605F中为“是”),数字复合机3的显示器32显示“用纸尺寸错误”(步骤S605G)。由此,用户能够确认无法对存储部34中存储的打印数据50进行打印输出。而且,在执行了步骤S605G的处理之后,返回到步骤S605A的处理。
在数据存储部34中没有残留打印数据50的情况下(步骤S605F中为“否”),结束打印输出处理,执行图6的步骤S606的处理。
如上述那样,由于打印数据50含有打印尺寸信息501,所以能够容易地判断打印数据50是否包含于可输出用纸尺寸(在数字复合机3中设置的用纸的尺寸)。
并且,如上述那样,打印部391选择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的所有打印数据50中能够进行打印输出的打印数据50。而且,打印部391对选择出的打印数据50进行打印输出(步骤S605A~S605E)。然后,如果存在无法进行打印输出的打印数据50,则数字复合机3的显示器32显示“用纸尺寸错误”(步骤S605G)。即,打印部391可以优先对能够打印输出的打印数据50进行打印输出。
这里,再次参照图6。在步骤S605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或者储存目的地信息55未被存储在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的情况下(步骤S602中为否),判断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中是否存储有含有对处理对象数据是传真数据51进行表示的信息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步骤S606)。这里使用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是含有对处理对象数据为打印数据50进行表示的信息的信息。
在步骤606中,当上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未被存储于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时(步骤S606中为“否”),节电模式解除时的输出处理结束。
在步骤606中,当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354中存储有上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时(步骤S606中为“是”),数据取得部36取得数据储存部21中储存的所有传真数据51(步骤S607)。具体而言,数据取得部36基于储存目的地信息55对储存有传真数据51的数据储存部21进行访问。而且,数据取得部36经由LAN4取得传真数据51。而且,数据取得部36取得的传真数据51被从数据储存部21中删除。
在执行了步骤S607的处理之后,数据取得部36取得的传真数据51被存储到数据存储部34(步骤S608)。然后,执行传真输出处理(步骤S609)。图8是表示传真输出处理的流程图。
传真部392从数据存储部34取得传真数据51(步骤S609A)。具体而言,传真部392决定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的传真数据51中成为传真输出对象的传真数据51(以下称为“输出对象传真数据”)。传真部392取得在此决定的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
在步骤S609A的处理之后,传真数据编辑部38判断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中是否含有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511(步骤S609B)。具体而言,传真数据编辑部38判断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是否向多个输出目的地进行传真输出。
在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中不含有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情况下(步骤S609B中为“否”),传真数据合成部37判断数据存储部34中是否存储有包含与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传真数据51(步骤S609C)。具体而言,传真数据合成部37判断数据存储部34中是否存储有被向与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的输出目的地相同的输出目的地输出的传真数据51。
在步骤609C中,当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有上述的传真数据51时(步骤S609C中为“是”),生成合成传真数据515(步骤S609D)。具体而言,传真数据合成部37将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与含有和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传真数据51(以下称为“合成对象传真数据”)合成。这样,传真数据合成部37生成具有与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合成传真数据515。而且,传真数据合成部37将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从合成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中删除。此时,传真数据合成部37从数据存储部34中删除所有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已被删除的合成对象传真数据51。然后,返回到步骤609C的处理,在成为数据存储部34中没有存储含有与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传真数据51的状态之前,反复进行步骤609C~609D的处理。
在步骤609C中,当数据存储部34没有存储上述的传真数据51时(步骤S609C中为“否”),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或者合成传真数据515被传真输出(步骤S609H)。具体而言,传真部392将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向由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表示的输出目的地传真输出。另外,传真部392将通过步骤S609D的处理而生成的合成传真数据515向由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表示的输出目的地传真输出。而且,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被从数据存储部34中删除。然后,执行步骤S609I的处理。
在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中含有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情况下(步骤S609B中为“是”),生成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步骤S609E)。具体而言,传真数据编辑部38提取出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中单个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而且,传真数据编辑部38生成具有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而且,传真数据编辑部38删除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中被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将处理后的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作为传真数据51存储到数据存储部34。
在执行了步骤609E的处理之后,传真数据合成部37判断数据存储部34中是否存储有传真数据51(步骤S609F)。这里使用的传真数据51是具有与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数据。具体而言,传真数据合成部37判断存储部34中是否存储有被向与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的输出目的地相同的输出目的地输出的传真数据51。
在步骤609F中,当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有上述的传真数据51时(步骤S609F中为“是”),生成合成传真数据515(步骤S609G)。具体而言,传真数据合成部37将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与含有和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传真数据51(以下称为“合成对象传真数据”)合成。这样,传真数据合成部37生成具有与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的合成传真数据515。而且,传真数据合成部37将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从合成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中删除。此时,传真数据合成部37将所有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被削除了的合成对象传真数据51从数据存储部34中删除。然后,返回到步骤609F的处理,反复执行步骤609F~609G的处理。
在步骤609F中,当数据存储部34中没有存储上述的传真数据51时(步骤S609F中为“否”),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或者合成传真数据515被传真输出(步骤S609H)。具体而言,传真部392将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向由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表示的输出目的地传真输出。另外,传真部392将通过步骤S609G的处理生成的合成传真数据516向由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表示的输出目的地传真输出。而且,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被从数据存储部34中删除。然后,执行步骤S609I的处理。
在步骤S609H的处理之后,判断数据存储部34中是否残留有传真数据51(步骤S609I)。
在数据存储部34中残留有传真数据51的情况下(步骤S609I中为“是”),传真部392决定数据存储部34中存储的传真数据51中成为传真输出对象的传真数据51(以下称为“输出对象传真数据”)。传真部392取得在此决定的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步骤S605J),返回到步骤609B的处理。
在数据存储部34中没有残留传真数据51的情况下(步骤S609I中为“否”),节电模式解除时的输出处理结束。
如上述那样,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被从数据存储部34中删除(步骤S609H)。另外,输出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被从合成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删除(步骤S609D)。另外,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被从合成对象传真数据51所含的输出目的地信息511中删除(步骤S609G)。另外,从所有输出目的地信息511已被削除的数据存储部34中删除合成对象传真数据(步骤S609D以及S609G)。由此,能够防止传真部392将传真数据51重复传真输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是在对传真数据51传真输出的同时,从数据存储部34中提取与传真数据51的输出目的地相同的传真数据51,将该提取出的传真数据51依次传真输出的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真数据合成部37通过将输出目的地相同的传真数据51合成,来生成合成传真数据515(步骤S609D以及S609G)。然后,传真数据合成部37对生成的合成传真数据515进行传真输出(步骤S609H)。由此,能够消除从某个传真数据51的传真输出结束到从数据存储部34提取与该传真数据51的输出目的地相同的传真数据51为止的待机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传真数据合成部37将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与被向和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516相同的输出目的地输出的传真数据51合成,并对该合成后的合成传真数据51进行传真输出(步骤S609F~S609H)。由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数字复合机3能够将相同输出目的地的传真数据51集中传真输出。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数字复合机3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接收由PC1储存的处理对象数据(打印数据50以及传真数据51中至少任意一方的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步骤S501),对接收到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进行存储(步骤S502)。数字复合机3在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基于所存储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对储存有处理对象数据的LAN4上的数据储存部21进行访问。然后,数字复合机3经由网络取得处理对象数据(步骤S603以及S607),针对处理对象数据执行规定的处理(步骤S605以及S609)。如上述那样,数字复合机3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不存储处理对象数据的实体,而存储由PC1储存的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55。由于储存目的地信息55的容量与处理对象数据的实体的容量相比非常小,所以能够减小在节电模式中被供给电力的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另外,在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由于取得处理对象数据,执行针对处理对象数据的规定的处理,所以能够减少数字复合机3的恢复次数。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储存目的地信息55含有对处理对象数据的种类进行确定的信息时的例子,但不是必须含有该信息。该情况下,无法执行步骤S602~S603以及S606~S607的处理。然而,该情况下,只要在数据取得部36取得了数据储存部21中储存的所有处理对象数据(打印数据50以及传真数据51中至少任意一方的数据)之后,判断是打印数据50以及传真数据51中的哪一个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中,对LAN4连接了一个PC1,但也可以连接多个PC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执行了打印输出处理(步骤S602~S605)之后执行传真输出处理(步骤S606~S609),但也可以在执行了传真输出处理之后执行打印输出处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中,PC2具备数据储存部21,但PC1也可以具备数据储存部。该情况下,只要数字复合机3能够访问PC1的数据储存部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数字复合机3在接收到储存目的地信息55之后,对PC1通知恢复定时(步骤S503),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数字复合机3也可以定期对PC1通知恢复定时。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因此,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适当进行变形来加以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经由网络与通信装置连接的数字复合机。
附图标记说明:1、2-PC;3-数字复合机;4-LAN;13-状态确认部;21-数据储存部;36-数据取得部;37-传真数据合成部;38-传真数据编辑部;39-处理执行部;55-储存目的地信息;50-打印数据;51-传真数据;161-数据发送部;162-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352-恢复定时通知部;353-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354-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501-用纸尺寸信息;511-输出目的地信息;515-合成传真数据;516-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

Claims (8)

1.一种数字复合机,经由网络与通信装置连接,其中,该数字复合机具备:
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在以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从上述通信装置接收由上述通信装置储存的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
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在以上述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对从上述通信装置接收到的上述储存目的地信息进行存储;
数据取得部,在上述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的上述储存目的地信息,对储存有上述处理对象数据的网络上的数据储存部进行访问,经由网络取得上述处理对象数据;和
处理执行部,针对由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处理对象数据执行规定的处理,
在上述节电模式的情况下,停止对上述数据取得部以及上述处理执行部供给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复合机,其中,
上述处理对象数据包含打印数据以及具有表示输出目的地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的传真数据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上述打印数据以及上述传真数据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在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了上述打印数据的情况下,上述处理执行部使用上述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输出处理,在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了上述传真数据的情况下,上述处理执行部基于上述输出目的地信息,使用上述传真数据来执行传真输出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复合机,其中,
还具备传真数据合成部,在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了多个传真数据的情况下,上述传真数据合成部通过将上述多个传真数据中具有同一输出目的地信息的传真数据相互合成来生成合成传真数据,
上述处理执行部基于上述同一输出目的地信息,使用上述合成传真数据来执行传真输出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复合机,其中,
还具备传真数据编辑部,在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传真数据中含有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上述传真数据编辑部从上述多个输出目的地信息中提取单个输出目的地信息,生成具有上述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的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
上述处理执行部基于上述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使用上述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来执行传真输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复合机,其中,
还具备传真数据合成部,在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了多个传真数据的情况下,上述传真数据合成部通过将上述多个传真数据中具有与上述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相同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的传真数据与上述输出目的地提取传真数据合成,来生成合成传真数据,
上述处理执行部基于上述提取出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使用上述合成传真数据来执行传真输出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复合机,其中,
上述打印数据具有表示用于对上述打印数据进行打印输出的用纸尺寸的用纸尺寸信息,
在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了多个打印数据的情况下,上述处理执行部确认能够打印输出的可输出用纸尺寸,选择所取得的多个上述打印数据中含有与上述可输出用纸尺寸对应的用纸尺寸信息的上述打印数据,使用选择出的上述打印数据来执行打印输出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字复合机,其中,
还具备恢复定时通知部,在以上述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上述恢复定时通知部将解除上述节电模式的定时通知给上述通信装置。
8.一种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具备通信装置和经由网络与上述通信装置连接的数字复合机,其中,
上述通信装置具有:
状态确认部,其确认上述数字复合机是否是节电模式;
数据发送部,其在由上述状态确认部确认为上述数字复合机是上述节电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将处理对象数据发送给网络上的数据储存部,来将上述处理对象数据储存到上述数据储存部;和
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部,其将上述处理对象数据的储存目的地信息发送给上述数字复合机,
上述数字复合机具有:
储存目的地信息接收部,其在以上述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从上述通信装置接收上述储存目的地信息;
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其在以上述节电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上述储存目的地信息进行存储;
数据取得部,其在上述节电模式被解除的情况下,基于上述储存目的地信息存储部的上述储存目的地信息,对上述数据储存部进行访问,经由网络取得上述处理对象数据;和
处理执行部,其针对由上述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处理对象数据执行规定的处理,
在上述节电模式的情况下,停止对上述数据取得部以及上述处理执行部供给电力。
CN2011800639397A 2011-01-07 2011-12-15 数字复合机以及使用了数字复合机的网络系统 Pending CN1032832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2065A JP2012147099A (ja) 2011-01-07 2011-01-07 デジタル複合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1-002065 2011-01-07
PCT/JP2011/079006 WO2012093570A1 (ja) 2011-01-07 2011-12-15 デジタル複合機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3212A true CN103283212A (zh) 2013-09-04

Family

ID=4645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39397A Pending CN103283212A (zh) 2011-01-07 2011-12-15 数字复合机以及使用了数字复合机的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78958A1 (zh)
EP (1) EP2663069A1 (zh)
JP (1) JP2012147099A (zh)
KR (1) KR20130107367A (zh)
CN (1) CN103283212A (zh)
WO (1) WO201209357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5637A (zh) * 2013-11-25 2015-05-27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装置和选择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8256B2 (en) * 2011-04-08 2014-09-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cquiring color correction data before entering a power saving mode
US8786921B2 (en) 2011-04-08 2014-07-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configured to perform color correction based on medium type
JP2013186589A (ja) * 2012-03-06 2013-09-19 Canon Inc 電源制御装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81122B2 (ja) 2013-12-27 2018-02-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768430B2 (ja) * 2016-09-23 2020-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4073A (ja) * 1997-12-01 1999-06-18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CN101207678A (zh) * 2006-12-21 2008-06-2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236575A (ja) * 2007-03-23 2008-10-02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149581A1 (en) * 2008-12-11 2010-06-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8125A (en) * 1996-04-04 2000-07-11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Ltd. Facsimile machine and communication result notifying method
JPH11112767A (ja) * 1997-09-30 1999-04-2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転送装置
JP4123726B2 (ja) * 2001-02-26 2008-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2003338894A (ja) 2002-05-21 2003-11-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13489A (ja) 2004-04-28 2005-11-1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847220B2 (ja) * 2006-06-07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5216540B2 (ja) * 2008-11-11 2013-06-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451471B2 (en) * 2009-04-07 2013-05-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ower saving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ed therein power saving control program
JP2011107351A (ja) * 2009-11-17 2011-06-0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10141509A1 (en) * 2009-12-10 2011-06-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4073A (ja) * 1997-12-01 1999-06-18 Ricoh Co Ltd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CN101207678A (zh) * 2006-12-21 2008-06-2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08236575A (ja) * 2007-03-23 2008-10-02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149581A1 (en) * 2008-12-11 2010-06-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5637A (zh) * 2013-11-25 2015-05-27 杭州美盛红外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选择装置和选择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93570A1 (ja) 2012-07-12
JP2012147099A (ja) 2012-08-02
KR20130107367A (ko) 2013-10-01
EP2663069A1 (en) 2013-11-13
US20130278958A1 (en) 201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9268B2 (ja) 印刷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に関する。
CN103283212A (zh) 数字复合机以及使用了数字复合机的网络系统
CN102404473B (zh) 画面控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173721B1 (en) Multifunction machine, server, multifunction machine/server system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CN102693104A (zh) 打印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20137087A1 (en) Storage area management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torage areas provided from upper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CN100549931C (zh)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数据输出装置和打印方法
US9942431B2 (en) Imaging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1377786A (zh) 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及其文件管理方法
CN103312921A (zh) 事件通知系统
CN107979708A (zh) 监视装置、监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US8893151B2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job history recording settings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706770B2 (ja) スキャナ装置,読取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4375821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处理设备
US8495191B2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anagement method
JP2009094598A (ja) 文書管理装置、文書管理プログラム、しおり画像付原稿生成装置、しおり画像付原稿生成プログラム
JP2009094597A (ja) 文書管理装置、文書管理プログラム、しおり画像付原稿生成装置、しおり画像付原稿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03856679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JPH0951398A (ja) スキャナ機能を有する装置、画像処理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れによる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録媒体
JP517020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31404B2 (ja) スキャナ装置,読取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013004B2 (ja) スキャナ装置,読取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72317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transferring a duplicate of a document to another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in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group
JP20091372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9735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管理サーバーダウン時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