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4709A - 一种陶瓷承烧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承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4709A
CN103274709A CN2013102331593A CN201310233159A CN103274709A CN 103274709 A CN103274709 A CN 103274709A CN 2013102331593 A CN2013102331593 A CN 2013102331593A CN 201310233159 A CN201310233159 A CN 201310233159A CN 103274709 A CN103274709 A CN 103274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ide
load bearing
parts
raw material
bear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31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4709B (zh
Inventor
范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APA INDUSTRY CERAM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APA INDUSTRY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APA INDUSTRY CERAM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APA INDUSTRY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3315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74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74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4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4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4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Lubricants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96份、氧化钠:0.2~0.5份、氧化铁:0.2~0.5份、氧化钇;0.1~0.3份、石蜡:1~3份、聚丙烯酸铵:0.5~2份、氧化钛:0.2~1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2~0.6份、油酸:0.1~0.3份。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作方法。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强度高、韧性强、高耐磨、耐高温、防腐蚀、寿命长、制作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陶瓷承烧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陶瓷烧结时使用的陶瓷承烧板。
背景技术
磁性产品在电子行业尤其是半导体行业中被大量使用,常用的有磁芯、磁棒、磁环等,这些磁性产品中大部分含有氧化锌和氧化锰。在磁性产品烧结时,通常是将胚料磁性材料放置在三明治板上,然后进行烧结。三明治板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然而,由于三明治板的特殊成分,在高温烧结时,磁性产品中挥发的氧化锌极易与三明治板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污染三明治板,影响三明治板的使用寿命,通常来说,三明治板在烧结2-3次后,就会出现严重的发黑或发黄现象,就必需更换,给磁性产品生产厂家带来了极大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上述反应也给磁性产品本身的各项性能带来了影响。为此,业界期待出现三明治板的替代产品,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以降低磁性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能确保磁性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揭示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可以应用于磁性产品的烧结过程中,以杜绝或减少磁性材料与三明治板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从而降低磁性材料生产的成本及确保磁性材料的各项性能。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96份、氧化钠:0.2~0.5份、氧化铁:0.2~0.5份、氧化钇;0.1~0.3份、石蜡:1~3份、聚丙烯酸铵:0.5~2份、氧化钛:0.2~1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2~0.6份、油酸:0.1~0.3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实例中,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5份、氧化钠:0.3份、氧化铁:0.4份、氧化钇;0.2份、石蜡:1.1份、聚丙烯酸铵:0.8份、氧化钛:0.5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3份、油酸:0.2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实例中,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份、氧化钠:0.2份、氧化铁:0.2份、氧化钇;0.1份、石蜡:1份、聚丙烯酸铵:0.5份、氧化钛:0.2份、氧化钙:1份、氧化铬:0.2份、油酸:0.1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实例中,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 96份、氧化钠:0.5份、氧化铁:0.5份、氧化钇;0.3份、石蜡:3份、聚丙烯酸铵:2份、氧化钛:1份、氧化钙:2份、氧化铬: 0.6份、油酸:0.3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上述所述的陶瓷承烧板,经过磁性产品加工企业的使用,在连续使用30次后,陶瓷承烧板颜色仍然如新提供的一样,且烧得的磁性产品性能优良、稳定。
经过申请人的反复研究,在上述陶瓷承烧板的外表面涂上一层涂层2,使产品的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且用于烧结电子磁性材料时,连续使用350次后,烧结的磁性产品性能仍然优良;所使用的涂层,按重量份计,包含有以下各成份:氧化铝粉或氧化锆粉50~70份、碳化钛10~15份、石墨粉10~20份、甲基纤维素1~1.5份、聚丙烯酸酯0.5~1.5份、蒸馏水0.1~1.0份。
上述所述的陶瓷承烧板,其特征在于板本体的长度为30mm~80mm,板本体的宽度为30mm~80mm,板本体的厚度为3mm~10mm。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 强度高、韧性强、高耐磨、耐高温、防腐蚀、寿命长、制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1-实施实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实例4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5份、氧化钠:0.3份、氧化铁:0.4份、氧化钇;0.2份、石蜡:1.1份、聚丙烯酸铵:0.8份、氧化钛:0.5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3份、油酸:0.2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实施实例2
请见图1,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份、氧化钠:0.2份、氧化铁:0.2份、氧化钇;0.1份、石蜡:1份、聚丙烯酸铵:0.5份、氧化钛:0.2份、氧化钙:1份、氧化铬:0.2份、油酸:0.1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实施实例3
请见图1,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 96份、氧化钠:0.5份、氧化铁:0.5份、氧化钇;0.3份、石蜡:3份、聚丙烯酸铵:2份、氧化钛:1份、氧化钙:2份、氧化铬: 0.6份、油酸:0.3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经过申请人的反复试验,只要是采用具有以下方案制成的陶瓷承烧板,都可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96份、氧化钠:0.2~0.5份、氧化铁:0.2~0.5份、氧化钇;0.1~0.3份、石蜡:1~3份、聚丙烯酸铵:0.5~2份、氧化钛:0.2~1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2~0.6份、油酸:0.1~0.3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上述所述的陶瓷承烧板,经过磁性产品加工企业的使用,在连续使用30次后,陶瓷承烧板颜色仍然如新提供的一样,且烧得的磁性产品性能优良、稳定。
实施实例4
请见图2和图3,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板本体外表面涂有一涂层2,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96份、氧化钠:0.2~0.5份、氧化铁:0.2~0.5份、氧化钇;0.1~0.3份、石蜡:1~3份、聚丙烯酸铵:0.5~2份、氧化钛:0.2~1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2~0.6份、油酸:0.1~0.3份;所述涂层,按重量份计,包含有以下各成份:氧化铝粉或氧化锆粉50~70份、碳化钛10~15份、石墨粉10~20份、甲基纤维素1~1.5份、聚丙烯酸酯0.5~1.5份、蒸馏水0.1~1.0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半成品;第六步:在上述半成外涂上一层厚度为0.05mm~2mm的上述配方的涂层,干燥,即得成品。
上述具有涂层的陶瓷承烧板产品在连续使用350次后,烧结的磁性产品性能仍然优良。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陶瓷承烧板,其特征在于板本体的长度为30mm~80mm,板本体的宽度为30mm~80mm,板本体的厚度为3mm~10mm。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 强度高、韧性强、高耐磨、耐高温、防腐蚀、寿命长、制作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96份、氧化钠:0.2~0.5份、氧化铁:0.2~0.5份、氧化钇;0.1~0.3份、石蜡:1~3份、聚丙烯酸铵:0.5~2份、氧化钛:0.2~1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2~0.6份、油酸:0.1~0.3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2.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5份、氧化钠:0.3份、氧化铁:0.4份、氧化钇;0.2份、石蜡:1.1份、聚丙烯酸铵:0.8份、氧化钛:0.5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3份、油酸:0.2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3.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份、氧化钠:0.2份、氧化铁:0.2份、氧化钇;0.1份、石蜡:1份、聚丙烯酸铵:0.5份、氧化钛:0.2份、氧化钙:1份、氧化铬:0.2份、油酸:0.1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4.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 96份、氧化钠:0.5份、氧化铁:0.5份、氧化钇;0.3份、石蜡:3份、聚丙烯酸铵:2份、氧化钛:1份、氧化钙:2份、氧化铬: 0.6份、油酸:0.3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成品。
5.一种陶瓷承烧板,它包含有长方体形板本体(1),板本体外表面涂有一涂层(2),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它包含有以下各原料:三氧化二铝:90~96份、氧化钠:0.2~0.5份、氧化铁:0.2~0.5份、氧化钇;0.1~0.3份、石蜡:1~3份、聚丙烯酸铵:0.5~2份、氧化钛:0.2~1份、氧化钙:1~2份、氧化铬:0.2~0.6份、油酸:0.1~0.3份;所述涂层,按重量份计,包含有以下各成份:氧化铝粉或氧化锆粉50~70份、碳化钛10~15份、石墨粉10~20份、甲基纤维素1~1.5份、聚丙烯酸酯0.5~1.5份、蒸馏水0.1~1.0份;所述陶瓷承烧板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第一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三氧化二铝、氧化钠、氧化铁、氧化钇、聚丙烯酸铵、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铬进行均匀混合,球磨,并粉碎于250-450目备用;第二步:按配方重量份,称取石蜡、油酸并加热到120±5℃至熔化,并过200目筛;第三步:将第一步和第二步所得物质进行混合均匀,即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混合原料;第四步:干压成型:将第三步所得混合原料采用热干压成型,压铸压力为0.3~0.8MPa、压铸温度为50~80℃;第五步:高温烧结:放入步进式窑炉,在1000~1200℃区段排蜡,排蜡时间为2~4小时,然后在1500~1800℃区段内烧结15~20小时即得半成品;第六步:在上述半成外涂上一层厚度为0.05mm~2mm的上述配方的涂层,干燥,即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意一种陶瓷承烧板,其特征在于板本体的长度为30mm~80mm,板本体的宽度为30mm~80mm,板本体的厚度为3mm~10mm。
CN201310233159.3A 2013-06-13 2013-06-13 一种陶瓷承烧板 Active CN103274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3159.3A CN103274709B (zh) 2013-06-13 2013-06-13 一种陶瓷承烧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3159.3A CN103274709B (zh) 2013-06-13 2013-06-13 一种陶瓷承烧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4709A true CN103274709A (zh) 2013-09-04
CN103274709B CN103274709B (zh) 2014-05-28

Family

ID=49057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3159.3A Active CN103274709B (zh) 2013-06-13 2013-06-13 一种陶瓷承烧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7470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7098A (zh) * 2014-08-14 2014-12-03 天津开发区宏辉工贸有限公司 复合承烧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29217A (zh) * 2015-03-31 2015-08-12 苏州维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耐腐蚀氧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2595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临沂超越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用电力广告牌
CN108164264A (zh) * 2018-03-06 2018-06-15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氧化锆粉及生产方法
CN109111237A (zh) * 2018-11-09 2019-01-01 长沙县新光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刚玉-莫来石质耐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承烧板
CN116514529A (zh) * 2023-04-25 2023-08-01 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强耐磨绝缘板及其制备方法、电解槽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2570A (ja) * 1992-03-17 1993-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電セラミック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CN102491762A (zh) * 2011-11-18 2012-06-13 常熟市创新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耐火窑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144A (zh) * 2013-02-01 2013-05-15 湖南省中晟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波高温推板窑烧成95陶瓷构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62570A (ja) * 1992-03-17 1993-10-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電セラミック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CN102491762A (zh) * 2011-11-18 2012-06-13 常熟市创新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耐火窑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2144A (zh) * 2013-02-01 2013-05-15 湖南省中晟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波高温推板窑烧成95陶瓷构件的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7098A (zh) * 2014-08-14 2014-12-03 天津开发区宏辉工贸有限公司 复合承烧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177098B (zh) * 2014-08-14 2016-01-13 天津开发区宏辉工贸有限公司 复合承烧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29217A (zh) * 2015-03-31 2015-08-12 苏州维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耐腐蚀氧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2595A (zh) * 2016-03-07 2017-09-15 临沂超越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用电力广告牌
CN108164264A (zh) * 2018-03-06 2018-06-15 三祥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氧化锆粉及生产方法
CN109111237A (zh) * 2018-11-09 2019-01-01 长沙县新光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刚玉-莫来石质耐火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承烧板
CN116514529A (zh) * 2023-04-25 2023-08-01 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强耐磨绝缘板及其制备方法、电解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4709B (zh) 201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4709B (zh) 一种陶瓷承烧板
CN104141127B (zh) 高熵合金粉末及熔覆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40790B (zh) 一种耐蚀的CuAlCr激光熔覆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35249B (zh) 一种铌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695689A (zh) 一种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CN103537679A (zh) 粉末冶金汽车连杆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3317B (zh) 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整体弥散铜点焊电极制备工艺方法
CN106191856A (zh) 一种高耐蚀、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磁体及制备方法
CN113563059A (zh) 一种3d打印用陶瓷型芯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13083B (zh) 一种熔盐电解铝惰性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14764B (zh) 一种铝合金低压铸造用陶瓷浇注口衬套的制作方法
CN103600060A (zh) 一种粉末冶金金属轴承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Xu et al. Fabri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Ti3Al0. 8Sn0. 4C2 solid solution by two‐time hot‐pressing method
Lao et al. Effect of 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on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and microstructure of Al2O3–ZrO2 reticulated porous ceramics
CN108085526B (zh) 一种低密度铌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201614403U (zh) 一种镀金陶瓷
CN105618712B (zh) 一种氧化物陶瓷增强钢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Evolution of phases, micro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i2AlC-reinforced Ag-matrix composites with elevated fabrication temperature
CN100500609C (zh) 一种零膨胀材料
CN103600062B (zh) 一种粉末冶金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80265218A1 (en) Composite lay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210172544U (zh) 一种具有耐高温功能的银微片
CN105316557A (zh) 一种含硼激光熔覆合金粉末
CN105130389A (zh) 锂电池正极材料用抗强碱腐蚀耐高温容器、其界面层及其制备方法
Vijay et al. Optimization Of Nickel Deposition On Boron Carbide Particles Using Design Of Experi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