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12C - 切换阀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切换阀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12C
CN1032712C CN 94105336 CN94105336A CN1032712C CN 1032712 C CN1032712 C CN 1032712C CN 94105336 CN94105336 CN 94105336 CN 94105336 A CN94105336 A CN 94105336A CN 1032712 C CN1032712 C CN 10327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valve
valve
end plate
pull bar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0533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083A (zh
Inventor
深野喜弘
马门正一
荒川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 Fluid-Driven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切换阀组合体,由上下部系拉杆将若干个切换阀和端板固定在一起,上部系拉杆以可向上方拔出的方式插入在第一端板和各切换阀上面的凹槽内,其前端螺接在第二端板上,下部系拉杆贯穿第一端板上的安装孔且以可向下方拔出的方式插入在各切换阀下面的凹槽中、其前端螺接在第二端板上。当需取下切换阀时,拧松开下部系拉杆25b、拔取出上部系拉杆,即可取下欲卸下的切换阀,而其余的阀保持原来位置不动。

Description

切换阀组合体
本发明涉及将预定数量的切换阀与一对端板连接为一体的切换阀组合体。
为了配置呈集合状态的若干个切换阀以一并进行压力流体的给排操作,通常或是将这些切换阀集中安装在一个具有压力流体的供给孔和排出孔的岐管阀座上,或是将它们分别设置在具有供给孔和排出孔的辅助板上,这种将若干个辅助板相连结的技术已是公知的,故这里未特别给出实例。
然而,这种使用岐管阀座或辅助板以呈集合状态设置若干个切换阀的方法,不仅切换阀的设置相当麻烦,而且由于采用了岐管阀座或辅助板,还存在有沿切换阀高度方向的空间需较大等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不使用岐管阀座或辅助板的叠式切换阀,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将预定数目的切换阀呈集合状态地设置和使用。
然而,由于上述叠式切换阀是连接了若干个切换阀,在各切换阀的阀体上沿连接方向设置若干个贯通的安装孔,利用若干个贯穿在这些安装孔中的螺栓和螺母将其固定在一起,所以当发生故障或破损而需要修理、更换切换阀时,即使是仅仅需卸下一个切换阀时,也必须将上述的若干个螺栓拔出分解开全部的切换阀,其操作非常麻烦。MACHINE DESIGN,Vol.56 NO.7 P44CLEVELAND,USA公开了一种切换阀组合体,该组合具有如下特征,即,沿宽度方向接合的若干个切换阀和位于这些切换阀两端的第一和第二两个端板,由位于这些切换阀的端板的上部和下部的、跨设在两端板之间的系拉杆固定在一起;
上部的系拉杆,从第一端板起,以可以向上方拔出的方式插入在位于该第一端板和各切换阀上面的凹槽内,其前端通过螺纹连接以可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端板上;
下部的系拉杆,从第一端板起,贯穿该第一端板上的安装孔,以可以相对于各切换阀向下方拔出的方式插入在其下方的凹槽内内,其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第二端板上。
但该公开技术的阀中,由于没有设置用于使切换阀保持在预定位置处的定位机构,故在取下一阀体时其它阀的位置会产生变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切换阀组合体,这种切换阀组合体在修理、更换切换阀时,不用将其全部分解开,可以简单而迅速地取下或装上所需的切换阀,且其它阀体位置不会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切换阀组合体,用系拉杆将沿宽度方向相接合的若干个切换阀和位于这些切换阀两端的第一和第二两个端板固定在一起,该系拉杆,位于这些切换阀和端板的上部和下部并跨设在两端板之间,上部的系拉杆从第一端板起,以可向上方拔出的方式插入在第一端板及各切换阀上面切入的凹槽内,其前端利用螺纹以可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端板上,下部的系拉杆从第一端板起,贯穿在第一端板上的安装孔,以可以相对于各切换阀从下方拔出的方式插入在其下面的凹槽内,其前端利用螺纹安装在第二端板上,其特征在于:
还可以在与切换阀下面的下部系拉杆安装位置不同的位置处,设置有使该切换阀保持在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由跨设在两端板间的连结销和接合弹簧构成,该接合弹簧配置在切换阀下面的定位槽内,通过以下部系拉杆为中心转动该切换阀,可与上述连结销弹性地接合或脱开。
本发明的切换阀组合体中,当需将发生故障的切换阀取下,可使下部系拉杆处于未拔下的拧松状态,将上部系拉杆从第二端板上拧下,将其向上方提起从而从第一端板和各切换阀上面的凹槽内取出。然后,将欲卸下的切换阀从下部的系拉杆上取下。
这样,便可以在其它的切换阀仍由下部的糸拉杆连接而未分解开的状态下,简单而可靠地仅将所要卸下的切换阀取下来。
当需要再次安装修理后的切换阀或新的切换阀时,只要按上述取下操作相反的步骤进行即可。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切换阀组合体一实施例的分解状态立体图。
图2为连接销与端板连接状态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切换阀的侧面图;
图4为图3中接合弹簧与连接销的接合状态侧面图;
图5为本发明切换阀组合体中的一切换阀呈拔出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接合弹簧的立体图。
图中,1—切换阀,2、3—端板,12a、12b、22—凹槽,16—连接销,17—定位槽,18—接合弹簧,23—安装孔,24—螺母,25a、25b—系拉杆。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切换阀组合体的一实施例,由图1和图5可见,该实施例中的切换阀组合体,是通过上下两根系拉杆25a、25b和螺母24、24,将沿宽度方向相连的预定数目的切换阀1、…和配置在这些切换阀两端的第一和第二端板2和3连接为一体的。
上述各切换阀1可由具有主阀部4和导阀部5的控制型切换阀构成,但并不仅限于此,它也可以不采用上述导阀部5,而通过螺线管或机械操作力等其它操作力来切换通道间的流动。
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主阀部4中呈长方体状的阀体6具有供压力流体流动的供给孔p、排出孔ea、eb以及输出通道A、B。其中,供给孔p和排出孔ea、eb设在靠近阀体6的下端部处,沿该阀体6的横向宽度方向,即其连接方向贯通。而输出通道A、B分别开口于阀体6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面上、即与导阀部5相反侧的端面6c上,且在各通道上分别装有管接头7,通过该管接头7与气缸等的流体压力传动机构相连接。上述管接头7通过从阀体6的安装槽8上方插入的U字型安装配件9固定,保持在安装状态,当将安装配件9向上方拔出时,便可以将管接头7从阀体6上卸下。
在上述阀体6的内部还设置有图中未示出的沿其长度方向的阀孔,在该阀孔中还以可自由滑动方式插有线轴形阀块,通过该阀块来切换压力流体的流动方向。
上述阀体6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为相邻的切换阀1、1彼此相
接的一对接合面6a、6b。在一个接合面6a上,形成有分别与上述供
给孔p、排出孔ea、eb以及输出通道A、B相连的凹部30—34,通过
这些深度直达上述阀孔的凹部,可使上述各通孔和通道与阀孔相连
通。而且在该接合面6a上,还安装有用于使上述各通孔p及ea、eb和凹部30—34形成气密性区域的垫圈10。
根据需要,还可以在阀体6的另一接合面6b上,形成与上述接合面6a的凹部形状相同、深度较浅的凹部。
这样,当相邻的切换阀1、1的阀体6、6的接合面6a与6b相接时,这两个切换阀1、1上的供给孔p和排出孔ea、eb分别呈直线状彼此相连通,并且各凹部30—34被另一切换阀的接合面6b沿连接方向闭合,凹部33、34因被闭合而与另一切换阀隔绝,其结果是使通道A、B在每一切换阀1均被分隔为独立的状态。
上述阀体6在其上面靠近导阀部5侧的位置处和在其下面靠近与导阀部5相反侧的位置处,还形成有用于穿插上述系拉杆25a、25b的、断面略呈U字型的凹槽12a、12b。
另外,在阀体6和导阀部5之间还设置有手动操作部13,在该手动操作部13上设置有手动操作按钮19,通过手动操作,将导阀部5的控制流体供给至主阀部4,便可以实施对该主阀部4的切换。上述手动操作部13,通过跨接在其安装槽14和阀体6的凹槽12a上面的、略呈U字型的弹性地安装着的安装板15,安装在该阀体6上,且上述导阀部5通过螺栓安装在该手动操作部13上。
上述切换阀1为五通阀,但它并非仅限于5通阀,也可以是4通阀或3通阀。
正如图3和图4中详细所示,在上述手动操作部13的下面,还形成有可嵌入跨接在左右端板2和3之间的连接销16的定位槽17,在该定位槽17内装有可弹性连接上述连接销16的接合弹簧18。如图6中详细所示,该接合弹簧18由折曲的线材形成双叉状,在该接合弹簧18上形成有可使连结销16弹性定位的接合部18a、18a,通过将连接销16从图4所示状态压入至定位槽17内(参见图3),便可使接合弹簧18与连接销16形成弹性接合,利用该连接销16和接合弹簧18,便可构成用于将切换阀1稳定地保持在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
第一和第二端板2、3在与切换阀1相接的接合面2a、3a上,分别具有与上述切换阀1的阀体6上的供给孔p和排出孔ea、eb相连通的凹部30a一32a,且在其前端面2c、3c上还具有供给通道P和排出通道R,与上述供给孔p相连通的凹部30a与供给通道P相连通,而与排出孔ea、eb相连通的凹部31a、32a与排出通道R相连通。而且,上述供给通道P上还通过插入在安装槽21中的安装配件9,以可以拆装方式安装有快速型管接头7,并通过该管接头7与诸如空气压缩机等压力流体源相连接。
因此,选择地使用这一对端板2、3上的供给通道P和排出通道R,就可以将压力流体供给或排出上述各切换阀1。
另外,在端板2、3的外侧面上,还形成有与上述排出通道R不同的、具有消音器35的排出通道R1,可以对这两个排出通道R和R1进行选择使用。也就是说,当能将作为压力流体的压缩空气直接排到切换阀组合体附近时,可闭合排出通道R而使用附装有消音器35的排出通道R1,而当必须排出至其它地方时,可闭合排出通道R1,由连接在排出通道R上的配管将其引导到预定场所再实施排气。如图所示,对于这种情况最好在排出口通道上也安装有管接头7。
在两个端板2、3中的第一端板2的上面,在与上述切换阀1的凹槽12a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与该凹槽12a形状相同的凹槽22,而在该端板2的下部与上述凹槽12b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安装孔23。另外,在第二端板3上与上述凹槽12a、12b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不可转动的螺母24、24。这两个螺母24、24可与从端板2一侧穿插在上述凹槽22和12a中的系拉杆25a和穿插在安装孔23和凹槽22b中的系拉杆25b的前端螺纹连接,通过这些拉杆25a、25b,便可以将上述各切换阀1和端板2、3固接为一体。
如图2所示,在端板2、3的接合面2a、3a上位于系拉杆25a安装侧的下端部处,还形成有彼此相对的孔穴26,以便将上述连接销16的两端嵌入在这两个孔穴26、26中。
上述导阀部5,可由通过螺线管5a的励磁和消磁而将控制流体供给或排出主阀部4的公知的电磁式3通阀构成,主阀部4的收装在图中未示出的阀孔内的线轴形阀块在控制流体的压力作用下向一方向移动时,可使供给孔p与输出通道A相连通,同时使输出通道B与排出孔eb相连通,而当阀块移动到另一方向时,可使供给孔p与输出通道B相连通,同时使输出通道A与排出孔ea相连通。
当组装上述实施例的切换阀组合体时,将连接销16的一端插入至第二端板3的孔穴2b中,将连接销16压入至定位槽17内以使接合弹簧18与该连接销16弹性接合,同时使相邻的切换阀的接合面6a与6b彼此吻接,依次将预定数目的切换阀1连接起来,再将第一端板2的接合面2a与最外侧切换阀1的接合面6b相吻接,将连接销16的另一端插入至其孔穴2b中。
然后,从端板2侧,将上部系拉杆25a穿插在凹槽22和12a中,将下部系拉杆25b穿插在安装孔23和凹槽22b中,再将它们的前端分别与螺母24螺纹连接,这样就将上述各切换阀1和端板2和3固接为一体。
这时,上述连接销16和系拉杆25a、25b当然要具有与所要连接的切换阀1的数目相适应的长度。
另外,为了使上述的上部系拉杆25a在固定状态时不能从凹槽22、12a中向上方拔出,最好使第一端板2上面的凹槽22的宽度比系拉杆25a的头部25c的直径小些,且在该凹槽22的端部处形成有可嵌入并卡住上述头部25c的大直径部分22a。
当由于破损和故障等原因需更换或修理切换阀1时,可使下部系拉杆25b处于其前端部未从螺母24上取下的适度拧松的状态,并如图5所示,将上部系拉杆25a的前端部从螺母24上向外退出,并将其从凹槽22、12a向上方拔起。这时,由于下部系拉杆25b是穿插在端板2上的安装孔23内的,所以即使它被拧松,也不会从切换阀1下面的凹槽12b中脱落。另外,如图所示,将上部系拉杆25a的前端部用适当组件铰支在端板3上以该前端部作为支点向上方转动,也可以将上部系拉杆25a从凹槽22、12a中拔出。
这时的各切换阀1仅在其下面由糸拉杆25b和连接销16支承,所以如图5所示,以系拉杆25b作为支点,将导阀部5向上方转动,把接合弹簧18从连接销16上卸下,然后将所要卸下的切换阀1从上述系拉杆25b上卸下,从而可以在不将切换阀组合体全部分解开的状态下取下所要卸下的切换阀1。
这时,在其它切换阀1的凹槽12b内仍嵌入有下部系拉杆25b,且接合弹簧18仍与连接销16形成着弹性接合,所以其它的切换阀1不会因移动而错位。
这样,由于将上述上部系拉杆25a的前端部沿轴线方向稍稍移动至脱开螺母24的位置处,即可以将上部系拉杆25a由凹槽22、12a中向上方拔出,所以和以往的将螺栓插入贯穿阀体6的安装孔中的情形相比,在拔出时不必将其沿轴线方向移动相应于其全长的距离,因此,即使沿切换阀连接方向的可供作业空间较小,也可以方便地将所要卸下的切换阀从切换阀组合体上取下。
当需要再次安装修理后的切换阀或新的切换阀时,可以按与上述的取下操作相反的步骤进行作业。
如上所述,由于在阀体6的上下面上形成凹槽12a、12b,并将系拉杆25a、25b安装在这些凹槽中,这样就不必在阀体上设置多个安装孔,其结果,更容易在该阀体内部形成流路,可以确保输出通道A、B开口在阀体6的前端面6c上
又由于设置了用于使切换阀保持在预定位置处的定位机构,所以即使将任何切换阀取下,其它切换阀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位置移动。

Claims (1)

1.一种切换阀组合体,
沿宽度方向相接合的若干个切换阀和位于这些切换阀两端的第一和第二两个端板,由位于这些切换阀和端板的上部和下部的、跨设在两端板之间的系拉杆固定在一起;
上部的系拉杆,从第一端板起,以可以向上方拔出的方式插入在位于该第一端板和各切换阀上面的凹槽内,其前端通过螺纹连接以可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在第二端板上;
下部的系拉杆,从第一端板起,贯穿该第一端板上的安装孔,以可以相对于各切换阀向下方拔出的方式插入在其下方的凹槽内,其前端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第二端板上,
其特征在于:在与切换阀下面的下部系拉杆安装位置不同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使该切换阀保持在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由跨设在两端板之间的连接销和接合弹簧构成,该接合弹簧配置在切换阀下面的定位槽内,通过以下部系拉杆为中心转动该切换阀,可与上述连接销弹性地接合或脱开。
CN 94105336 1993-05-11 1994-05-10 切换阀组合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2938/93 1993-05-11
JP13293893A JP2623207B2 (ja) 1993-05-11 1993-05-11 弁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083A CN1096083A (zh) 1994-12-07
CN1032712C true CN1032712C (zh) 1996-09-04

Family

ID=1509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0533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12C (zh) 1993-05-11 1994-05-10 切换阀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623207B2 (zh)
KR (1) KR0168129B1 (zh)
CN (1) CN103271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4844B (zh) * 2008-01-28 2015-08-26 科勒公司 具有改进的连接的阀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21518A1 (de) * 2000-05-03 2001-11-15 Festo Ag & Co Ventilanordnung
DE102006024762B4 (de) * 2006-05-27 2010-12-02 Festo Ag & Co. Kg Ventil
JP4778077B2 (ja) * 2009-01-13 2011-09-21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マニホールド電磁弁
DE102013223286A1 (de) * 2013-11-15 2015-06-03 Robert Bosch Gmbh Hydraulischer Steuerblock mit Ventilscheiben
CN107939764B (zh) * 2017-12-18 2024-02-02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液压阀组和钻机
US10731677B2 (en) * 2017-12-27 2020-08-04 Mac Valves, Inc. Pneumatic control valve manifol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4844B (zh) * 2008-01-28 2015-08-26 科勒公司 具有改进的连接的阀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6323455A (ja) 1994-11-25
CN1096083A (zh) 1994-12-07
JP2623207B2 (ja) 1997-06-25
KR0168129B1 (ko) 1998-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9101A (en) Fluid end
CN1032712C (zh) 切换阀组合体
KR100989584B1 (ko) 매니폴드 전자 밸브
US7524173B2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modular fluid end for duplex pumps
US5645100A (en) Hand pump for engaging with different tire valves
CA2613016C (en) Y-type fluid end with replaceable suction module
US7287544B2 (en) Triple valve blow out preventer
CN1033874C (zh) 岐管阀
US20020129856A1 (en)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US6659419B2 (en) Hydraulic double acting valve actuator
CN101151482A (zh) 可扩充的气体或流体分配系统
CN102278159A (zh) 流量控制阀
EP0876550A1 (en) Fuel injector mounting for molded intake manifold with integrated fuel rail
JP3201480B2 (ja) ねじ込み弁
CN1050653C (zh) 导向型转换阀
CN1042221A (zh) 用于在线阀更换的阀系统和装置
GB2367879A (en) A hydraulically operated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DE4235929A1 (de) Zylinderverstellung
CA1271085A (en) Fluid pressure intensifier
CN2864185Y (zh) 手动先导操纵阀
KR0178326B1 (ko) 전기 유압 제어밸브
WO1998050718A1 (en) Modular valve assembly
KR200181790Y1 (ko) 자동차의 변속기 조작용 배력장치의 실린더 구조
KR100233735B1 (ko) V형 엔진의 실린더 헤드 오일 공급 구조
US6418617B2 (en) Fuel injector assembly assembly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6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