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4827A - 表面保护片 - Google Patents

表面保护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4827A
CN103254827A CN2012103745341A CN201210374534A CN103254827A CN 103254827 A CN103254827 A CN 103254827A CN 2012103745341 A CN2012103745341 A CN 2012103745341A CN 201210374534 A CN201210374534 A CN 201210374534A CN 103254827 A CN103254827 A CN 103254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protective
substrate layer
protective plate
bonding coa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45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生岛伸祐
山户二郎
武田公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745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4827A/zh
Priority to PCT/JP2013/052142 priority patent/WO2013121887A1/ja
Priority to TW102104980A priority patent/TW201336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4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48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片,其为辊卷绕物,其中,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小。所述表面保护片为辊卷绕物,包含基材层和粘合层,该基材层和该粘合层通过共挤出成形形成为一体而成,开卷力的变动率为200%以内,剥离速度30m/min下开卷时的伸长量为1.5%以下。

Description

表面保护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保护片。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基材层和粘合层的表面保护片。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例如在搬运、加工或养护金属板、涂装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部件、偏振膜、液晶面板等光学部件、电子部件等时等,可用于粘贴在这些的表面上来进行保护的用途等。
背景技术
表面保护片通常在基材层的一侧设置有粘合层。作为制造包含这样的基材层和粘合层的表面保护片的方法,提出有一种通过共挤出成形将基材层和粘合层形成为一体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表面保护片通常作为卷绕物进行辊保存,在使用时进行开卷。但是,现有的表面保护片有如下问题:在辊保存后,开卷力整体性上升,在高速下的开卷力变大或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变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1039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表面保护片,其为辊卷绕物,其中,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为辊卷绕物,其中,
包含基材层和粘合层,
该基材层和该粘合层通过共挤出成形形成为一体而成,
基于下述式测定的开卷力的变动率为200%以内,
开卷力的变动率(%)=P(max)/P(0.1)×100
(其中,P(max)为在剥离速度分别为0.3m/min、1m/min、3m/min、10m/min、30m/min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开卷力的最大值(N/20mm),P(0.1)为在剥离速度为0.1m/min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开卷力(N/20mm))。
剥离速度30m/min下的开卷时的伸长量为1.5%以下。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包含聚烯烃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由最外基材层A和中间基材层B构成,在该中间基材层B侧配置所述粘合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最外基材层A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低密度聚乙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基材层B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低密度聚乙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层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包含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SEBS)。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SEBS)中的苯乙烯嵌段含量为1重量%~30重量%。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层包含增粘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粘剂的软化点为100℃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表面保护片,其为辊卷绕物,其中,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一构成例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表面保护片
10粘合层
20基材层
21最外基材层A
22中间基材层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为辊卷绕物。该辊卷绕物的大小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大小。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为包含基材层和粘合层的表面保护片。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在不损伤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包含任意的适当的其它的层。
基材层的厚度为50μm以上,优选为50μm~300μm,更优选为50μm~250μm,进一步优选为50μm~200μm,特别优选为50μm~150μm,最优选为50μm~100μm。通过将基材层的厚度纳于上述范围内,在开卷时基材层不易破损或断裂,另外,可以抑制基材层的硬度变大,因此,将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粘贴在被粘附体上后不易产生浮起等。
粘合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50μm,更优选为2μm~40μm,进一步优选为3μm~30μm,特别优选为4μm~20μm,最优选为5μm~10μm。通过将粘合层的厚度纳于上述范围内,在通过共挤出成形制造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时容易控制层构成,另外,可以得到具有充分的机械强度的表面保护片。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整体的厚度优选为50μm~150μm,更优选为53μm~140μm,进一步优选为55μm~130μm,特别优选为57μm~120μm,最优选为60μm~110μm。通过将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总厚度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得到处理性优异且具有充分的机械强度的表面保护片。
对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而言,基材层和粘合层通过共挤出成形形成为一体而成。作为共挤出成形,可以采用一般用于膜、片材等的制造的任意的适当的共挤出成形。作为共挤出成形,例如可以采用吹塑法、共挤出T-模头法等。这些共挤出成形从成本方面或生产率的方面考虑优选。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基于下述式测定的开卷力的变动率为200%以内,优选为180%以内,更优选为170%以内,特别优选为165%以内。
开卷力的变动率(%)=P(max)/P(0.1)×100
(其中,P(max)为在剥离速度分别为0.3m/min、1m/min、3m/min、10m/min、30m/min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开卷力的最大值(N/20mm),P(0.1)为在剥离速度为0.1m/min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开卷力(N/20mm))。
只要将上述变动率纳于上述范围内,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变小,例如可以解除在高速下的开卷力变大等现有的表面保护片中所发现的问题。另外,关于上述开卷力的测定方法,在后面进行叙述。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优选剥离速度为30m/min下的开卷时的伸长量为1.5%以下,优选为1.4%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特别优选为1.2%以下,最优选为1.1%以下。上述伸长量的下限值优选为0%以上。只要将上述伸长量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提供一种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小的表面保护片。另外,关于上述伸长量的测定方法,在后面进行叙述。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优选剥离速度为0.1m/min下的开卷力为2.5N/20mm以下,更优选为0.01N/20mm~2.3N/20mm,进一步优选为0.1N/20mm~2.1N/20mm,特别优选为0.1~1.91N/20mm。通过将剥离速度为0.1m/min下的开卷力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得到在低速开卷时适度轻的开卷感。
就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而言,以剥离速度0.1m/min下的开卷力为基准的、剥离速度分别为0.3m/min、1m/min、3m/min、10m/min、30m/min下的开卷力的变动量均优选为±2N/20mm以内,更优选为±1.5N/20mm以内,进一步优选为±1.3N/20mm以内,特别优选为±1.0N/20mm以内。在此,所谓上述开卷力的变动量,更具体而言,在将剥离速度分别为0.1m/min、0.3m/min、1m/min、3m/min、10m/min、30m/min下的开卷力设为P(0.1)(N/20mm)、P(0.3)(N/20mm)、P(1)(N/20mm)、P(3)(N/20mm)、P(10)(N/20mm)、P(30)(N/20mm)时,P(0.3)-P(0.1)(N/20mm)、P(1)-P(0.1)(N/20mm)、P(3)-P(0.1)(N/20mm)、P(10)-P(0.1)(N/20mm)、P(30)-P(0.1)(N/20mm)分别与剥离速度分别为0.3m/min、1m/min、3m/min、10m/min、30m/min下的开卷力的变动量相当。只要将上述变动量纳于上述范围内,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变小,例如可以解除在高速下的开卷力变大等现有的表面保护片中所发现的问题。
基材层优选包含聚烯烃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通过基材层包含聚烯烃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可以具有耐热性、耐溶剂性、可挠性,可以容易地形成辊卷绕物的形态。基材层中所含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基材层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多层。
在此,在本发明中,所谓“主要成分”,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0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
作为聚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乙烯系树脂、由丙烯或由丙烯成分和乙烯成分构成的丙烯系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
作为聚烯烃系树脂,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1-己烯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1-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
在基材层由两层以上的多层构成的情况下,各个邻接的层优选选择可以通过溶融共挤出而相互地形成牢固的粘接的物质作为构成它们的树脂成分。
基材层优选由最外基材层A和中间基材层B构成,在该中间基材层B侧配置有上述粘合层。即,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层叠结构优选为“最外基材层A/中间基材层B/粘合层”的三层结构。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100具有“最外基材层A21/中间基材层B22/粘合层10”的层叠构成的情况的一构成例的剖面图。最外基材层A21和中间基材层B22成为基材层20。
最外基材层A优选为白色系层。通过最外基材层A为白色系层,可以制成耐候性优异的表面保护片。
中间基材层B优选为黑色系层。通过中间基材层B为黑色系层,可以制成耐候性优异的表面保护片。
基材层更优选由最外基材层A和中间基材层B构成,最外基材层A为白色系层,中间基材层B为黑色系层。通过基材层包含白色系层及黑色系层的两层,可以制成耐候性非常优异的表面保护片。
白色系层为显示白色系的色调的层,例如JIS-L-1015中规定的白色度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特别优选为85%以上。白色系层优选包含白色颜料。作为白色颜料,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白色颜料。作为这样的白色颜料,例如可以举出氧化钛。在白色系层含有白色颜料的情况下,其含有比例优选相对于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为0.1重量%~50重量%,更优选为1重量%~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30重量%。通过将相对于形成白色系层的树脂成分的白色颜料的含有比例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制成耐候性优异的表面保护片,挤出性等成形性也优异。
形成最外基材层A的树脂成分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丙烯系聚合物、乙烯系聚合物。作为形成最外基材层A的树脂成分,具体而言,可优选举出: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最外基材层A优选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作为该聚乙烯系树脂的密度,优选为0.880g/cm3~0.940g/cm3,更优选为0.880g/cm3~0.923g/cm3,进一步优选为0.880g/cm3~0.915g/cm3。通过最外基材层A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基材层可以具有耐热性、耐溶剂性、可挠性,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容易地形成辊卷绕物的形态,同时可以减少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减少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在最外基材层A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该聚乙烯系树脂优选包含低密度聚乙烯。通过上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低密度聚乙烯,基材层可以具有充分的耐热性、耐溶剂性、可挠性,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容易地形成辊卷绕物的形态,同时可以减少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减少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最外基材层A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最外基材层A的厚度也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厚度。这样的厚度优选为2μm~100μm,更优选为3μm~80μm,进一步优选为4μm~60μm,特别优选为5μm~50μm。
黑色系层为显示黑色系的色调的层。黑色系层优选包含黑色颜料。作为黑色颜料,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黑色颜料。作为这样的黑色颜料,例如可以举出炭黑。在黑色系层含有黑色颜料的情况下,其含有比例优选相对于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为0.01重量%~10重量%,更优选为0.1重量%~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3重量%。通过将相对于形成黑色系层的树脂成分的黑色颜料的含有比例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制成耐候性优异的表面保护片,挤出性等成形性也优异。
形成中间基材层B的树脂成分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丙烯系聚合物、乙烯系聚合物。作为形成中间基材层B的树脂成分,具体而言,可以优选举出:均聚丙烯、嵌段聚丙烯、无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LDPE)、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黑色系层优选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作为该聚乙烯系树脂的密度,优选为0.880g/cm3~0.940g/cm3,更优选为0.880g/cm3~0.923g/cm3,进一步优选为0.880g/cm3~0.915g/cm3。通过中间基材层B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基材层可以具有耐热性、耐溶剂性、可挠性,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以容易地形成辊卷绕物的形态,同时可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在中间基材层B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该聚乙烯系树脂优选包含低密度聚乙烯。通过上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低密度聚乙烯,基材层可以充分地具有耐热性、耐溶剂性、可挠性,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可进一步容易地形成辊卷绕物的形态,同时可以进一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进一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在中间基材层B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该聚乙烯系树脂优选包含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通过上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可以进一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进一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上述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优选为0.880g/cm3~0.910g/cm3,更优选为0.880g/cm3~0.905g/cm3,进一步优选为0.885g/cm3~0.905g/cm3,特别优选为0.890g/cm3~0.900g/cm3。通过将上述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更进一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更进一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在中间基材层B包含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的情况下,该中间基材层B中的该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的含有比例优选为30重量%~5重量%,更优选为25重量%~5重量%,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10重量%,特别优选为15重量%~10重量%。通过将中间基材层B中的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的含有比例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更进一步减少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更进一步减少高速下进行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中间基材层B中的聚烯烃系树脂的含有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85重量%以上,最优选为90重量%以上。这样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中间基材层B的厚度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的适当的厚度。这样的厚度优选为2μm~100μm,更优选为3μm~80μm,进一步优选为4μm~60μm,特别优选为5μm~50μm。
基材层可以含有任意的适当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老化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增塑剂、低分子聚合物、防腐剂、阻聚剂、硅烷偶联剂、无机及有机的填充剂(例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金属粉、着色剂、颜料、耐热稳定剂、防积料剂(目ヤニ防止剤)、润滑剂、防粘连剂等。
也可以对基材层的与粘合层相反侧的最外层实施背面处理。作为背面处理的方法,在不损伤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方法。作为这样的背面处理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压花加工或凹凸加工等表面加工,使之含有脂肪酸衍生物的方法等。这样的脂肪酸衍生物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在基材层包含脂肪酸衍生物的情况下,该基材层中的脂肪酸衍生物的含有比例优选相对于基材层中的树脂成分为0.05重量%~1.00重量%,更优选为0.10重量%~0.9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30重量%~0.80重量%。只要将基材层中的脂肪酸衍生物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基材层中的树脂成分,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容易地使制成辊状的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开卷,可以充分地表现出脱模效果,同时可以充分地抑制因该脂肪酸衍生物的渗出导致的污染。
作为脂肪酸衍生物,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包含脂肪酸衍生物结构的化合物。
作为脂肪酸衍生物,例如可以举出:饱和脂肪酸双酰胺、不饱和脂肪酸双酰胺、芳香族系双酰胺、取代脲、脂肪酸金属盐等。作为脂肪酸衍生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油酸酰胺、N,N-油烯基己二酸酰胺、N-硬脂基-N’-硬脂脲等N-硬脂基-N’-硬脂酸酰胺、硬脂酸锌等。
作为脂肪酸衍生物,优选为脂肪酸酰胺,更优选为选自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N-硬脂基-N’-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脂肪酸衍生物优选熔点为100℃以上。熔点低于100℃的脂肪酸衍生物在粘合层表面中的转印变得显著,有可能容易产生粘合力降低。
粘合层优选包含热塑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粘合层中所含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仅是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采用任意的适当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烯烃系树脂、含有芳香族基团的烯烃/二烯共聚物、苯乙烯系树脂、酯系树脂等。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优选苯乙烯系树脂,更优选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通过采用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优选可以举出:氢化苯乙烯·丁二烯橡胶(HSBR)、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或者其氢化物。
作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等苯乙烯系ABA型嵌段共聚物(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B)、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SISI)等苯乙烯系ABAB型嵌段共聚物(四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IS)等苯乙烯系ABABA型嵌段共聚物(五嵌段共聚物);具有其以上的AB重复单元的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等。
作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SEPS)、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共聚物(SEBSEB)等。
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特别优选为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SEBS)。通过采用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SEBS)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进一步减少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进一步减少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苯乙烯含量(在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情况下为苯乙烯嵌段含量)优选为1重量%~4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4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7重量%~30重量%,再进一步优选为9重量%~20重量%,特别优选为9重量%~15重量%,最优选为9重量%~13重量%。上述苯乙烯含量变少时,有可能容易产生因粘合层的凝聚力不足引起的残胶。上述苯乙烯含量变多时,有可能粘合层变硬而无法得到相对于粗面良好的粘合性。通过将上述苯乙烯嵌段含量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进一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作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优选为具有由苯乙烯(A)和丁二烯(B)构成的三嵌段共聚物以上的重复结构(ABA型、ABAB型、ABABA型等)的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SEBS,SEBSEB,SEBSEBS等)。通过采用这样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在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为具有由苯乙烯(A)和丁二烯(B)构成的三嵌段共聚物以上的重复结构(ABA型、ABAB型、ABABA型等)的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SEBS,SEBSEB,SEBSEBS等)的情况下,乙烯-丁烯共聚物嵌段中所占的丁烯结构的比例优选为6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5重量%以上。通过将上述乙烯-丁烯共聚物嵌段中所占的丁烯结构的比例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进一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另外,上述乙烯-丁烯共聚物嵌段中所占的丁烯结构的比例优选为90重量%以下。
对粘合层而言,以粘合性的调节等为目的,也可以在不损伤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包含其它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作为其它的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举出:上述以外的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SI)、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的共聚物(SEB)、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共聚物(SEP)等AB型嵌段聚合物;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苯乙烯系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烯烃结晶的共聚物(SEBC)等A-B-C型的苯乙烯·烯烃结晶系嵌段聚合物;这些的氢化物等。
在形成粘合层时,以粘合特性的控制等为目的,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宜添加例如如用于软化剂、增粘剂、基材层那样的聚烯烃系树脂、硅酮系聚合物、液状丙烯酸系共聚物、磷酸酯系化合物、防老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增塑剂、低分子聚合物、抗氧化剂、防腐剂、阻聚剂、硅烷偶联剂、无机及有机的填充剂(例如,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金属粉、着色剂、颜料、耐热稳定剂等添加剂。
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粘合层表面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溅射蚀刻处理等以粘合性的控制或粘贴作业性等为目的的表面处理。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粘合层优选包含增粘剂。通过粘合层包含增粘剂,可以进一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进一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增粘剂的配合对提高粘合力有效。但是,增粘剂的配合量为了避免产生因凝聚力的降低引起的残胶问题,可以根据应用有表面保护片的被粘附体而适宜确定。增粘剂的配合量优选相对于粘合层的基础聚合物为8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以下。
作为增粘剂,例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脂肪族系共聚物、芳香族系共聚物、脂肪族·芳香族系共聚物体系或脂环式系共聚物等石油系树脂;香豆酮-茚系树脂、萜烯系树脂、萜烯酚醛系树脂、聚合松香等松香系树脂;(烷基)酚醛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这些的氢化物等一般用于粘合剂的物质。增粘剂可以仅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在这些增粘剂中,从剥离性或耐候性等方面考虑,优选氢化系的增粘剂。另外,增粘剂也可以使用作为与烯烃树脂的共混物而被市售的增粘剂。
在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中,粘合层可包含的增粘剂的软化点优选为100℃以上,更优选为10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特别优选为115℃以上。作为软化点的上限值,例如优选为300℃以下,更优选为2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下。通过将粘合层可包含的增粘剂的软化点纳于上述范围内,可以进一步减小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可以进一步减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软化剂的配合对于粘合力的提高是有效的。作为软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低分子量的二烯系聚合物、聚异丁烯、氢化聚异戊二烯、氢化聚丁二烯、这些的衍生物等。作为这样的衍生物,例如,可以例示在一末端或者两末端上具有OH基或COOH基的衍生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氢化聚丁二烯二醇、氢化聚丁二烯单醇、氢化聚异戊二烯二醇、氢化聚异戊二烯单醇等。特别是,从抑制相对于被粘附体的粘合性的提高的目的出发,优选氢化聚丁二烯或氢化聚异戊二烯等二烯系聚合物的氢化物或烯烃系软化剂等。作为这样的软化剂,具体而言,可以获得(株)Kuraray制的商品名“KurapreneLIR-200”等。就这些软化剂而言,可以只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两种以上。
软化剂的分子量可以适宜设定为任意的适当的量,但是分子量变小时,有可能成为物质从粘合层移至被粘附体或重剥离化等的原因,另一方面,分子量变大时,有粘合力的提高效果变得缺乏的趋势,因此,软化剂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万,更优选为1万~5万。
在使用软化剂的情况下,其添加量可以适宜设定为任意的适当的量,但是添加量变多时,有暴露在高温或户外时的残胶增加的趋势,因此,优选相对于粘合层的基础聚合物为10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以下。另外,在应用有表面保护片的被粘附体为金属板的情况下,优选在形成粘合层时不添加软化剂。
在粘合层中,以抑制粘接力上升等为目的,也可以添加聚烯烃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例示与用于基材层的形成的树脂同样的树脂。该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该聚烯烃系树脂的配合量优选相对于粘合层的基础聚合物为5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以下。
在粘合层中,根据需要,在直至供于实用期间,也可以暂时粘合隔板等进行保护。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的制造方法优选为通过共挤出成形使基材层和粘合层形成为一体来制造。由此,可以高效且廉价地制造具有规定的厚度的层叠结构的表面保护片。作为共挤出成形,可以采用一般用于膜、片材等的制造的任意的适当的共挤出成形。作为共挤出成形,例如可以采用吹塑法、共挤出T-模头法等。
根据共挤出成形,基材层的粘合层的相反侧的最外面和粘合层在溶融加热状态下未相接,因此,没有生成因基材层的粘合层的相反侧的最外面的热劣化产生的副产物,及其副产物未移至粘合层,显示优异的开卷性,可以抑制粘合层表面的污染。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密度的测定)
树脂的密度(g/cm3)为依据ISO1183而测定的值。
(开卷力的测定)
如下测定剥离速度分别为0.1m/min、0.3m/min、1m/min、3m/min、10m/min、30m/min时的开卷力。
基于JIS-Z0237(2000),使用内向型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公司制、Autograph)分别测定表面保护片的辊商品(辊宽度:20mm、长度:50m)的开卷力(N/20mm)。另外,测定是在23℃×50%RH的环境下,拉伸速度为上述速度条件下,以开卷片和辊面的角度为垂直的方式进行开卷而测定的。
(开卷力的变动率的计算)
如下算出开卷力的变动率。
开卷力的变动率(%)=P(max)/P(0.1)×100
其中,P(max)为剥离速度分别为0.3m/min、1m/min、3m/min、10m/min、30m/min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开卷力的最大值(N/20mm),P(0.1)为在剥离速度为0.1m/min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开卷力(N/20mm)。
(基材层的伸长量的测定)
如下测定剥离速度为30m/min下的开卷时的基材层的伸长量。
进行依据JIS-K-7127的拉伸试验。测定试样使用将测定试样切断为JIS-K-7127中记载的试验片类型2的形状的表面保护片,在卡盘间隔50mm、试验片宽度20mm、试验速度300mm/min下进行。另外,用于测定的试验机为内向型拉伸试验机(岛津制作所公司制、Autograph)。由通过测定而得到的S-S曲线,测量1N、2N、3N、4N、5N、6N(/20mm)时的伸长量,为了可以计算1~6N/20mm时的伸长量(%),制作了校准曲线。接着,测定上述的30m/min下的开卷力,由得到的开卷力(N/20mm)的数值和S-S曲线的校准曲线测定开卷时的伸长量。
(共挤出成形条件)
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根据下述的溶融温度条件,通过吹塑法进行成形。
基材层:165℃
粘合层:165℃
共挤出温度:165℃
[实施例1]
以表1的含有比例配合低密度聚乙烯(东曹制、商品名:Petrothene 186R、密度=0.924g/cm3)和白色颜料(氧化钛、Dupont制、商品名:Ti-Pure R103),得到白色系层形成材料。
接着,以表1的含有比例配合低密度聚乙烯(东曹制、商品名:Petrothene 186R、密度=0.924g/cm3)、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住友化学制、商品名:ExcellenFX FX307、密度=0.890g/cm3)、和炭黑MB(住化color制、商品名:Black SPEMB-865、碳含量20%),得到黑色系层形成材料。
进而,配合SEBS(氢化SEBS、苯乙烯含量=15重量%、JSR制、商品名:Dynaron 8600P)82重量%和增粘剂(C5系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出光兴产制、商品名:Aimerb P140、软化点=140℃)18重量%,得到粘合层形成材料。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白色系层形成材料、黑色系层形成材料、粘合层形成材料,进行利用吹塑法的共挤出成形后作成辊卷绕物,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1)(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3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如表1那样变更白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2)(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3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如表1那样变更各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3)(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4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如表1那样变更白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如表1那样变更各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4)(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4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作为粘合层形成材料,使用配合SEBS(氢化SEBS、苯乙烯含量=15重量%、JSR制、商品名:Dynaron 8600P)70重量%和增粘剂(C5系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出光兴产制、商品名:AimerbP140、软化点=140℃)30重量%而得到的粘合层形成材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5)(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3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6]
如表1那样变更各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6)(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15μm/50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7]
作为粘合层形成材料,使用配合SEBS(氢化SEBS、苯乙烯含量=15重量%、JSR制、商品名:Dynaron 8600P)82重量%和增粘剂(EastmanChemical制,商品名:C115W、软化点=115℃)18重量%而得到的粘合层形成材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7)(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3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8]
如表1那样变更各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8)(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15μm/50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9]
以表3的含有比例配合低密度聚乙烯(东曹制、商品名:Petrothene 186R、密度=0.924g/cm3)和白色颜料(氧化钛、Dupont制、商品名:Ti-Pure R103),得到白色系层形成材料。
接着,以表3的含有比例配合低密度聚乙烯(东曹制、商品名:Petrothene 186R、密度=0.924g/cm3)、和炭黑MB(住化color制、商品名:Black SPEMB-865、碳含量20%),得到黑色系层形成材料。
进而,配合HSBR(苯乙烯含量=10重量%、JSR制、商品名:Dynaron1321P)82重量%和增粘剂(C5系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Eastman Chemical制、商品名:EASTOTAC C115W)18重量%,得到粘合层形成材料。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白色系层形成材料、黑色系层形成材料、粘合层形成材料,进行利用吹塑法的共挤出成形后,作成辊卷绕物,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9)(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3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10]
如表3那样变更白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如表3那样变更各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10)(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4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11]
作为增粘剂,使用AimerbP140(C5系氢化芳香族石油树脂、出光兴产制)来代替EASTOTAC C115W,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11)(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3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3。
[实施例12]
如表3那样变更白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如表3那样变更各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12)(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20μm/4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3。
[比较例1]
如表2那样变更白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白色系层形成材料。
接着,如表2那样变更黑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黑色系层形成材料。
如表2那样变更白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白色系层形成材料。
接着,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黑色系层形成材料。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白色系层形成材料、黑色系层形成材料,通过吹塑法,得到两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的基材膜(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50μm/15μm)。
进而,配合塑解为Mn=15万、Mw=82万、Mw/Mn=5.7的天然橡胶80重量%和增粘剂(C5系脂肪族系烃氢化石油树脂、荒川化学制、商品名:ARKON P100)20重量%,用甲苯以固体成分浓度为25%的方式调节溶解的液体,以干燥后的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的方式涂布在上述基材膜上,进行干燥(90℃×3min),得到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C1)(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50μm/1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2]
如表2那样变更各层的厚度,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三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的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C2)(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55μm/20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3]
如表2那样变更白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白色系层形成材料。
接着,如表2那样变更黑色系层形成材料的配合,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黑色系层形成材料。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白色系层形成材料、黑色系层形成材料,通过吹塑法,得到两层结构(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的基材膜(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60μm/15μm)。
进而,配合塑解为Mn=15万、Mw=82万、Mw/Mn=5.7的天然橡胶80重量%和增粘剂(松香系增粘剂、荒川化学制、商品名:PINECRYSTALKE-100)20重量%,用甲苯以固体成分浓度为25%的方式调节溶解的液体,以干燥后的粘合层的厚度为5μm的方式涂布在上述基材膜上,进行干燥(90℃×3min),得到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C3)(厚度:白色系层/黑色系层/粘合层=60μm/15μm/5μm)。
将结果示于表2。
Figure BDA00002223339400211
[表3]
由表1、表2、表3可知,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为作为辊卷绕物的表面保护片,其中,开卷力的剥离速度依赖性小,在高速下开卷时的伸长量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表面保护片例如在搬运、加工或养护金属板、涂装板、铝合金框、树脂板、装饰钢板、氯乙烯层压钢板、玻璃板等部件、偏振膜、液晶面板等光学部件、电子部件等时等,可用于粘贴在这些的表面上来进行保护的用途等。

Claims (13)

1.一种表面保护片,其为辊卷绕物,
包含基材层和粘合层,
该基材层和该粘合层通过共挤出成形形成为一体而成,
基于下述式测定的开卷力的变动率为200%以内,
开卷力的变动率(%)=P(max)/P(0.1)×100
其中,P(max)是在剥离速度分别为0.3m/min、1m/min、3m/min、10m/min、30m/min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开卷力的最大值(N/20mm),P(0.1)是在剥离速度为0.1m/min的条件下测定时的开卷力(N/20mm),
剥离速度30m/min下开卷时的伸长量为1.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基材层包含聚烯烃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基材层由最外基材层A和中间基材层B构成,在该中间基材层B侧配置所述粘合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最外基材层A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低密度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中间基材层B包含聚乙烯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低密度聚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聚乙烯系树脂包含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粘合层包含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包含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即SEBS。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共聚物即SEBS中的苯乙烯嵌段含量为1重量%~30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粘合层包含增粘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表面保护片,其中,
所述增粘剂的软化点为100℃以上。
CN2012103745341A 2012-02-15 2012-09-27 表面保护片 Pending CN1032548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745341A CN103254827A (zh) 2012-02-15 2012-09-27 表面保护片
PCT/JP2013/052142 WO2013121887A1 (ja) 2012-02-15 2013-01-31 表面保護シート
TW102104980A TW201336964A (zh) 2012-02-15 2013-02-07 表面保護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6219.8 2012-02-15
CN201210036219 2012-02-15
CN2012103745341A CN103254827A (zh) 2012-02-15 2012-09-27 表面保护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4827A true CN103254827A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59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45341A Pending CN103254827A (zh) 2012-02-15 2012-09-27 表面保护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48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7331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压敏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0490A (zh) * 2003-08-07 2005-03-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片材
CN101909887A (zh) * 2008-01-11 2010-12-08 Dic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
CN102108265A (zh) * 2009-12-01 2011-06-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JP2011224926A (ja) * 2010-04-22 2011-11-1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0490A (zh) * 2003-08-07 2005-03-09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粘合片材
CN101909887A (zh) * 2008-01-11 2010-12-08 Dic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薄膜
CN102108265A (zh) * 2009-12-01 2011-06-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护片
JP2011224926A (ja) * 2010-04-22 2011-11-1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7331A (zh) * 2018-12-28 2019-05-21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压敏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777331B (zh) * 2018-12-28 2022-03-11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熔压敏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7013B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19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1914351A (zh) 涂膜保护片及其制造方法
TWI690576B (zh) 黏著性樹脂組成物以及使用了黏著性樹脂組成物的保護膜
JP4500027B2 (ja) 表面保護シート
CN202671482U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27A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808673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671483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808672U (zh) 表面保护片
TW201402317A (zh) 表面保護片
CN103254817A (zh) 表面保护片
CN202671484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3159521U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11A (zh) 粘合带
CN203144320U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26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834314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18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709947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15A (zh) 表面保护片
CN103254806A (zh) 表面保护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2671480U (zh) 表面保护片
CN203754632U (zh) 表面保护薄膜
CN103254813A (zh) 表面保护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