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0342B -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0342B
CN103250342B CN201080070591.XA CN201080070591A CN103250342B CN 103250342 B CN103250342 B CN 103250342B CN 201080070591 A CN201080070591 A CN 201080070591A CN 103250342 B CN103250342 B CN 103250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motor
sampling moment
sampl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705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0342A (zh
Inventor
小林雅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50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0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3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5/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two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 H02P5/68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two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dc dynamo-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0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5/02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current used in the control circuit
    • B60L15/06Methods, circuits, or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ction-motor speed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current used in the control circuit using substantially sinusoidal a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3/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 method other than vector control
    • H02P23/008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 method other than vector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speeds, e.g. above nominal speed
    • H02P23/009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 method other than vector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speeds, e.g. above nominal speed using field weaken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5/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two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 H02P5/74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torque of two or more electric motor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ac dynamo-electric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10DC to DC converters
    • B60L2210/14Boost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verter used
    • H02P2201/09Boost converter, i.e. DC-DC step up converter increasing the voltag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the inverter driving the mo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其为对控制多个电机(16、17)的电机控制电路(14、15)与电源(10)之间的电压转换电路(12)实施电压转换控制的控制装置(18),其特征在于,具备:取样单元(13a、18m),其对电压转换后的直流电压进行取样;目标电压设定单元(18e、18f),其对多个电机(16、17)的目标电压VHT1、VHT2进行设定;选择单元(18j),其从多个目标电压VHT1、VHT2之中选择由电压转换电路(12)进行转换的目标电压VHT;产生单元(18k),其基于未被选择的目标电压的电机中的某一个电机的载波信号而产生取样时刻TS;控制单元(18g、18l),其在每次产生电压转换控制的取样时刻请求DS时,按照取样时刻TS而使用由取样单元(13a、18m)所取样的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

Description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其实施针对于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转换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在对多个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源之间,将电源的直流电压转换为电机的驱动所需要的输入直流电压。
背景技术
近几年,作为考虑了环境因素的车辆而开发有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汽车等,在这些车辆中作为驱动源而具备电机。在这种车辆中,还存在具备多个电机(也有时采用电动发电机或发电机)的车辆。作为该电机而使用交流电机,并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且通过三相交流电力而对电机进行驱动。而且,由于为了通过电机来输出高转速或高转矩而需要高电压,因此通过升压转换器而将蓄电池的直流电压升压成直流高电压,并将该直流高电压供给至逆变器。因此,在车辆中,为了对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实施用于对逆变器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控制的逆变器控制、和用于对升压转换器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控制的升压控制。在升压转换器和逆变器之间设置有平滑电容器,并通过电压传感器而对该平滑电容器的两端间的电压(由升压转换器实施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进行检测。在升压控制中,使用由该电压传感器检测出的直流高电压来实施控制,以形成电机的驱动所需要的目标电压。特别是,在具备多个电机的系统的情况下,对每个电机分别设定驱动所需要的目标电压,并从该多个目标电压之中选择系统的目标电压。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即,在具备两个电动发电机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中,基于直流电源的电压的检测值、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的检测值、各个电动发电机的电机转矩指令值以及电机转速,而生成用于对升压转换器的开关元件实施控制的门信号,并且针对每个电动发电机,基于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的检测值、电机转矩指令值以及电机电流的检测值,而分别生成用于对逆变器的开关元件实施控制的门信号。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11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由于在车辆开发中要求低成本化和小型化,因此会要求降低升压转换器和逆变器之间的平滑电容器的容量。由于越减小平滑电容器的容量,与逆变器的开关元件的开关相对应的、电荷向平滑电容器的出入的比率越增大,因此当超过平滑电容器的平滑能力时,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将大幅变动,从而在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中将产生脉动。
具体而言,当由于行驶状态的制约(例如,逆变器的开关元件的温度较高的情况)等而临时地降低了逆变器控制的载波频率(用于使逆变器的开关元件进行导通/断开的开关频率)时,使开关元件进行导通/断开的周期将变长,从而逆变器控制的开关噪声将作为较大的变动量(脉动成分)而被叠加在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上。在图7中,图示了载波频率为2.5kHz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时间变化VH2.5、与载波频率为1.25kHz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时间变化VH1.25。此外,使用符号VHF表示的曲线为,以预定的时间常数对直流高电压的时间变化VH2.5、VH1.25进行了滤波后的滤波值的时间变化。从该图7也可以看出,在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中,与载波频率较高的情况相比,在载波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会叠加有较大的脉动成分,从而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发生较大变动。另外,虽然载波频率越高则电机的电流脉动成分越少,但由于开关元件的散热增大等而将使系统损耗增大。
此外,电机的驱动所需要的目标电压会根据电机的转速或转矩而发生变化。当该目标电压较高,从而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相对于电机感应电压而增高时,将对应于该电压差而在直流高电压上叠加有脉动成分。
在图8(a)中,图示了直流高电压较高的情况下的电压VHH及较低的情况下的电压VHL、与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关系。当对较高的情况下的直流高电压VHH和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电压差VdefH1、VdefH2,与较低的情况下的直流高电压VHL和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电压差VdefL1、VdefL2进行比较时,则电压差Vdef在较高的情况下的直流高电压VHH时变大。该电压差Vdef越大,则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上的变动量越大。
在图8(b)中,图示了在逆变器控制中的载波信号SC和占空比信号SD,根据该载波信号SC和占空比信号SD的交点而生成了用于使逆变器的开关元件导通/断开的门信号。此外,在图8(c)中,图示了电机的目标电流MIT、较大电压差VdefH的情况下的电机的实际电流MIH、较小电压差VdefL的情况下的电机的实际电流MIL。电机的实际电流MIH、MIL相对于目标电流MIT而进行变动,并且叠加有由于逆变器的开关元件的开关的影响而产生的脉动成分,由图8(b)、(c)可知,在载波信号SC与占空比信号SD的交点处,脉动成分的增减发生变化。由该图8(c)可知,电压差Vdef越大,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上的脉动成分越大。而且,在图8(d)中,图示了较大电压差VdefH的情况下的电机的实际电流MIH时的、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VH。直流高电压VH根据电机的实际电流的脉动而产生脉动,并大幅地变动。
即,由于逆变器控制中的开关的影响而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上的脉动成分,是由直流高电压VH和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电压差Vdef以及逆变器控制的载波频率而决定的。因此,如果在电压差Vdef较大时逆变器频率降低,则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上的脉动成分将变大。若在平滑电容器的容量较小的情况下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上的脉动成分变大,则将超过平滑电容器的平滑能力,从而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将产生较大变动,由此会在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中产生脉动。
在图8(d)中,图示了实际的直流高电压VH和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为直流高电压VH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中间值,且为不包含脉动成分在内的直流高电压)VHE、以及升压控制中的直流高电压的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1、DS2、DS3。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1、DS2、DS3每隔取样时刻周期PS而被输出。在现有的升压控制中,当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1、DS2、DS3被输出时,通过电压传感器来对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进行检测,并使用所检测出的直流高电压VH1、VH2、VH3来实施控制,以形成目标电压。但是,例如,在通过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1而检测出的直流高电压VH1的情况下,由于逆变器控制侧的开关噪声对电机电流的脉动成分的影响而掺入了较大的脉动成分,从而较大地偏离了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1。在使用这种直流高电压VH1来实施升压控制的情况下,升压控制变得不稳定。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控制中,是分别生成用于对升压转换器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门信号和对各个电动发电机的逆变器的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门信号的,升压控制和逆变器控制并不协同工作。因此,在通过升压转换器而进行了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中产生了脉动的情况下,在升压控制所使用的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的检测值中将包含该脉动成分,从而使升压控制变得不稳定。
特别是,在具备多个电机的系统的情况下,在各个电机中所需要的目标电压不同,在通常的控制中,选择该多个目标电压中最高的目标电压以作为系统的目标电压,在升压控制中对直流高电压进行控制,以形成该最高的目标电压。因此,由于在未被选作系统的目标电压的、目标电压较低的电机中,上述的直流高电压VH和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电压差Vdef变得更大,故此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上的脉动成分将变大。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如下的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即,在具备多个电机的系统中,即使在由电机电流的脉动而引起的电机的输入直流电压中存在脉动的情况下,也会实施稳定的电压转换控制的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为如下的一种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其实施针对于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转换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在对多个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源之间,将电源的直流电压转换为电机的驱动所需的输入直流电压,所述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特征在于,具备:取样单元,其对设置在电机控制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之间的电容器的两端电压进行检测,并对由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目标电压设定单元,其对每个电机分别设定输入直流电压的目标电压;选择单元,其从由目标电压设定单元所设定的多个目标电压中,选择由电压转换电路所转换的目标电压;取样时刻产生单元,其基于针对于未被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电压的电机中的任意一个电机的、电机控制的载波信号,而产生对由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的取样时刻;控制单元,其在电压转换控制的每个取样时刻请求时,使用根据由取样时刻产生单元产生的取样时刻而由取样单元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
该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为,在具备多个电机、电机控制电路、电压转换电路、电源等的多电机系统中,实施针对于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转换控制的装置。在电机控制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之间设置有电容器,并通过由取样单元检测出该电容器的两端电压,从而对由电压转换电路实施了电压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此外,在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通过目标电压设定单元来对每个电机分别设定电机的驱动所需要的输入直流电压的目标电压,并通过选择单元从该每个电机的目标电压中选择电压转换电路所要转换的目标电压。而且,在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使用由取样单元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控制,以使输入直流电压成为由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电压。另外,电机不仅包括具有驱动功能的电机,也包含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动发电机或发电机。
电机的输入直流电压的脉动是由电机电流的脉动所引起的。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上的脉动成分为,由电机控制的开关而产生的影响,其由电机控制侧的载波信号(其为在电机控制侧生成的信号,且为用于对电机控制电路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控制的载波信号)、及电机的输入直流电压和电机感应电压之间的电压差而决定。因此,叠加有脉动成分的电机电流的波峰与波谷的中间值成为载波信号的每个波峰或波谷(顶点部)之处。因此,叠加有脉动成分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波峰与波谷的中间值(即,去除掉脉动成分后的输入直流电压,且为用于稳定地实施电压转换控制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也在载波信号的每个波峰或波谷的时刻处获得。此外,在采用具备多个电机的系统的情况下,以上文所述的方式对每个电机设定输入直流电压的目标电压,并从每个电机的目标电压中选择一个作为系统的目标电压。因此,在未被选作目标电压的电机中,与被选作系统的目标电压的电机相比,其输入直流电压和电机感应电压之间的电压差较大,从而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上的脉动成分较大。
因此,在该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通过取样时刻产生单元,基于针对于未被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电压的电机之中的任意一个电机的、电机控制的载波信号,而产生用于对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的取样时刻。在未被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电压的电机为一个的情况下,使用该一个电机的载波信号,而在未被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电压的电机为多个的情况下,例如从该多个电机的载波信号之中,选择给电机电流的脉动成分带来最大影响的电机的载波信号。而且,在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通过控制单元,在电压转换控制中的每个对于输入直流电压的取样时刻请求(为电压转换控制中输入直流电压在所需的时刻被输出的时刻,且与电机控制侧的载波信号不同步)时,利用根据由取样时刻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取样时刻而由取样单元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实际电压)来实施控制,以形成作为系统的目标电压。以此方式,在该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由于通过考虑未被选作电压转换电路所要转换的输入直流电压的目标电压的、电机的载波信号,而对用于电压转换控制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从而即使在电机的输入直流电压中存在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与取样时刻请求之时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接近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因此使得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与在电压转换控制中实际使用的取样值之间的差值较小,从而能够实施稳定的电压转换控制。由此,能够降低电容器的容量,从而能够实现多电机系统的低成本及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上述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优选为,在取样时刻产生单元中,对应于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而产生取样时刻,并且通过取样单元而预先在每次产生该取样时刻时对由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在控制单元中,使用针对于每个取样时刻请求的、根据该取样时刻请求的前一个取样时刻而被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
在该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通过取样时刻产生单元,对应于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而产生取样时刻,并且通过取样单元而持续在每个该取样时刻时对由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在该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时所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为,输入直流电压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中间值或大致中间值。而且,在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通过控制单元,而在每个取样时刻请求时,使用根据取样时刻请求的前一个取样时刻而由取样单元所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实际电压)来实施控制,以形成目标电压。在即将产生该取样时刻请求之前的、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所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为,与取样时刻请求之时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接近的电压。如此,该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通过持续在电机控制的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时对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从而即使在电机的输入直流电压中存在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与取样时刻请求之时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接近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从而能够实施稳定的电压转换控制。
在本发明的上述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优选为,在取样时刻产生单元中,针对于每个取样时刻请求,对应于该取样时刻请求之后的下一个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而产生取样时刻,并根据该取样时刻而通过取样单元来对由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在控制单元中,使用针对于每个取样时刻请求的、根据取样时刻而被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
在该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通过取样时刻产生单元,而在每个取样时刻请求时,对应于该取样时刻请求的下一个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而产生取样时刻,并根据该取样时刻而通过取样单元来对由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在该取样时刻请求的下一个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所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为,与取样时刻请求之时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接近的电压。因此,在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通过控制单元,而在每个取样时刻请求时使用根据该取样时刻而由取样单元所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实际电压)来实施控制,以形成目标电压。如此,该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通过在取样时刻请求的下一个电机控制的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对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从而即使在电机的输入直流电压中存在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与取样时刻请求之时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接近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从而能够实施稳定的电压转换控制。
在本发明的上述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中,多个电机为两个电机,在目标电压设定单元中,分别对两个电机的目标电压进行设定,并且在选择单元中,从由目标电压设定单元所设定的两个电机的目标电压之中,选择由电压转换电路进行转换的目标电压,在取样时刻产生单元中,基于未被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电压的电机的载波信号,而产生对由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的取样时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考虑未被选作为要通过电压转换电路而进行转换的输入直流电压的目标电压的、电机的载波信号,而对用于电压转换控制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从而即使在电机的输入直流电压中存在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与取样时刻请求之时的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接近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因此输入直流电压的期望值和在电压转换控制中实际使用的取样值之差减小,从而能够实施稳定的电压转换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为各个电机的目标电压的计算方法的说明图。
图3为双电机系统中的目标电压的决定方法的说明图,图3(a)为决定方法的流程,图3(b)为关于两个电机的、系统电压和系统损耗的曲线图的一个示例。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直流高电压的取样时刻的说明图,图4(a)为直流高电压较高的情况及较低的情况与电机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图4(b)为逆变器控制中的载波信号和占空比信号,图4(c)为电机目标电流和电机实际电流,图4(d)为直流高电压和取样时刻请求信号。
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直流高电压的取样时刻的说明图,图6(a)为直流高电压较高的情况及较低的情况与电机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图6(b)为逆变器控制中的载波信号和占空比信号,图6(c)为电机目标电流和电机实际电流,图6(d)为直流高电压和取样时刻请求信号。
图7为表示载波频率较高的情况和较低的情况下的直流高电压的变化的图。
图8为直流高电压的脉动的产生的说明图,图8(a)为直流高电压较高的情况及较低的情况与电机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图8(b)为逆变器控制中的载波信号和占空比信号,图8(c)为电机目标电流和电机实际电流,图8(d)为直流高电压和取样时刻请求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应用于具有两个电机的双电机系统的车辆(例如,混合动力车辆、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辆)的电机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中的升压控制功能部中。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中,通过升压转换器而将蓄电池直流电压升压并转换为电机的驱动所需要的直流高电压,并通过被供给该直流高电压的各个电机的逆变器,而将直流电力分别转换为各个电机的三相交流电力,从而通过各三相交流电力而分别驱动各个电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进行取样的时刻的设定方法具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参照图1~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1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为各个电机的目标电压的计算方法的说明图。图3为双电机系统中的目标电压的决定方法的说明图,图3(a)为决定方法的流程,图3(b)为关于两个电机的、系统电压和系统损耗的曲线图的一个示例。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直流高电压的取样时刻的说明图,图4(a)为直流高电压较高的情况及较低的情况与电机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图4(b)为逆变器控制中的载波信号和占空比信号,图4(c)为电机目标电流和电机实际电流,图4(d)为直流高电压和取样时刻请求信号。
双电机系统1具备:蓄电池10、滤波电容器11、升压转换器12、平滑电容器13、第一逆变器14、第二逆变器15、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17以及电机ECU1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蓄电池1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电源,升压转换器1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电压转换电路,平滑电容器13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电容器,第一逆变器14及第二逆变器15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电机控制电路,第一电机16及第二电机17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多个电机。
在双电机系统1中,根据来自行驶控制ECU19的针对于各个电机16、17的电机转矩指令DT1、DT2,而将蓄电池10的直流电力分别转换为针对于各个电机16、17的三相交流电力,并将该各三相交流电力分别供给至电机16、17。因此,在电机ECU18中,从各个电机16、17的驱动所需要的目标电压VHT1、VHT2之中选择作为系统而言的目标电压VHT,为了从蓄电池10的直流低电压VL升压到作为系统而言的目标电压VHT(直流高电压VH)而实施对升压转换器12的升压控制,并且为了从直流电力分别转换为产生针对于各个电机16、17的电机转矩指令DT1、DT2所需的三相交流电力,而分别实施对于各个逆变器14、15的逆变器控制。特别是,在电机ECU18中,为了在即使存在由逆变器控制侧的开关噪声的影响所导致的电机电流的脉动而引起的、直流高电压VH的脉动的情况下也实施稳定的升压控制,而从各个电机16、17的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SC1、SC2之中,选择未被选作系统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并持续在该被选择的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时对直流高电压(平滑电容器13的两端电压)VH进行取样,且在每次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使用在即将产生该请求信号DS之前的、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处所取样的直流高电压,来实施升压控制。
另外,行驶控制ECU19为,用于对车辆的行驶进行控制的ECU。在行驶控制ECU19中,根据由驾驶员或自动驾驶所发出的加速器请求或制动器请求,而基于此时的车辆的行驶状态对第一电机16所需要的目标电机转矩以及第二电机所需要的目标电机转矩进行计算,并且将该各个目标电机转矩作为电机转矩指令DT1、DT2而向电机ECU18输出。
蓄电池10为直流电源,且为二次电池。滤波电容器11被设置在蓄电池10和升压转换器12之间,并且与蓄电池10并联连接。在滤波电容器11中,使蓄电池10的直流电压平滑化,并存储该直流电压的电荷。该滤波电容器11的两端电压为直流低电压VL。另外,滤波电容器11为,用于使由开关引发的脉动电流不会流至蓄电池10侧的电容器。
升压转换器12由电抗器12a、开关元件12b、12c、回流二极管12d、12e构成。电抗器12a的一端与滤波电容器11的高电压侧连接。电抗器12a的另一端与开关元件12b和开关元件12c的连接点连接。在IL传感器12f中,对在该电抗器12a中流动的电流IL(模拟值)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出的电流IL输出到电机ECU18。开关元件12b和开关元件12c被串联连接,开关元件12b的集电极与平滑电容器13的高电压侧连接,开关元件12c的发射极与平滑电容器13的低电压侧连接。回流二极管12d、12e分别与开关元件12b、12c反并联连接。根据这种电路结构,在升压转换器12中,基于从电机ECU18输出的针对于开关元件12b、12c的各个门信号,而使开关元件12b、12c分别被实施开关控制,从而将滤波电容器11的直流低电压VL转换为直流高电压VH。
平滑电容器13被设置在升压转换器12与第一逆变器14及第二逆变器15之间。平滑电容器13使通过升压转换器12升压后的直流电压平滑化,并存储该直流电压的电荷。该平滑电容器13的两端电压为直流高电压VH。在VH传感器13a中,对该平滑电容器13的两端电压(模拟值)VH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出的电压输出到电机ECU18。
第一逆变器14为,为了对双电机系统中的第一电机16进行驱动而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的逆变器。第二逆变器15为,为了对双电机系统中的第二电机17进行驱动而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的逆变器。由于第一逆变器14和第二逆变器15是相同的电路,且是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的现有的一般的逆变器电路,因此省略关于详细的电路结构的说明。在第一逆变器14中,被供给有平滑电容器13的直流高电压VH,并且基于从电机ECU18输出的、针对于与第一电机16的各个相(U相、V相、W相)相对应的开关元件的各个门信号,而使各个相的开关元件分别被实施开关控制,从而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并向第一电机16供给。同样地,在第二逆变器15中,也基于从电机ECU18输出的、与第二电机17的各个相相对应的各个门信号,从而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并向第二电机17供给。
第一电机16及第二电机17为交流电机,且为车辆的驱动源。在第一电机16中,来自第一逆变器14的三相交流电力被供给至各个相的线圈(未图示),从而使第一电机16进行旋转驱动。在第二电机17中,来自第二逆变器15的三相交流电力被供给至各个相的线圈(未图示),从而使第二电机17进行旋转驱动。另外,既可以是两个电机中的一个电机为发电机或电动发电机,也可以是两个均为电动发电机。
电机ECU18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和各种存储器等构成的电子控制单元,并实施电机控制。特别是,电机ECU18具有实施对于逆变器14、15的控制的逆变器控制功能部(第一电机控制部18a、第二电机控制部18b、第一电机门生成部18c、第二电机门生成部18d)和实施对于升压转换器12的控制的升压控制功能部(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e、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电压控制部18g、电流控制部18h、门生成部18i、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e及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目标电压设定单元,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选择单元,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取样时刻产生单元,电压控制部18g及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控制单元,VH传感器13a及模拟/数字转换器18m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取样单元。
下面,对逆变器控制功能部进行说明。在逆变器控制功能部中,第一电机控制部18a和第一电机门生成部18c实施对第一逆变器14(进一步而言,是对于第一电机16)的逆变器控制,第二电机控制部18b和第二电机门生成部18d实施对于第二逆变器15(进一步而言,是对于第二电机17)的逆变器控制。
在第一电机控制部18a中,从行驶控制ECU19输入有对于第一电机16的第一电机转矩指令DT1,使用由角度传感器从第一电机16检测出的电机角度及由电流传感器检测出的电机电流,而生成用于产生成为第一电机转矩指令DT1的目标的电机转矩的、第一载波信号SC1和第一占空比信号SD1,并输出到第一电机门生成部18c。此外,在第一电机控制部18a中,将第一电机16的第一电机转速MR1和第一电机转矩指令DT1输出到升压控制功能部的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e。此外,在第一电机控制部18a中,将第一载波信号SC1输出到升压控制功能部的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
在第二电机控制部18b中,从行驶控制ECU19输入有对于第二电机17的第二电机转矩指令DT2,使用由角度传感器从第二电机17检测出的电机角度及由电流传感器检测出的电机电流,而生成用于产生成为第二电机转矩指令DT2的目标的电机转矩的、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并输出到第二电机门生成部18d。此外,在第二电机控制部18b中,将第二电机17的第二电机转速MR2和第二电机转矩指令DT2输出到升压控制功能部的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此外,在第二电机控制部18b中,将第二载波信号SC2输出到升压控制功能部的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
在第一电机门生成部18c中,从第一电机控制部18a输入有第一载波信号SC1和第一占空比信号SD1,且基于第一载波信号SC1和第一占空比信号SD1而分别生成第一逆变器14的各个相的开关元件的门信号(例如,PWM信号),并输出到第一逆变器14。
在第二电机门生成部18d中,从第二电机控制部18b输入有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且基于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而分别生成第二逆变器15的各个相的开关元件的门信号,并输出到第二逆变器15。在图4(b)中,图示了第二电机17的逆变器控制中的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的一个示例,在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之间的交点的时刻时,生成使第二逆变器15的开关元件导通/断开的门信号。
载波信号SC为载波频率,且为逆变器14、15的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如图4(b)所示,载波信号SC例如为以波峰和波谷为顶点的三角波。为了使电机16、17形成高转速或高转矩,需要提高载波频率。但是,当由于逆变器14、15的开关元件变为高温等情况而使系统损耗增大时,则需要降低载波频率。占空比信号SD为,用于决定逆变器14、15的开关元件的导通和断开的占空比的信号。如图4(b)所示,占空比信号SD例如为正弦波。
在载波信号SC和占空比信号SD之间的交点的时刻时,逆变器14、15的开关元件进行开关,由于该开关的影响而在电机电流中叠加有脉动成分。在图4(c)中,图示了根据图4(b)的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而生成了门信号的第二电机17的目标电流MIT、叠加有较大的脉动成分的情况下的第二电机17的实际电流MIH、叠加有较小的脉动成分的情况下的第二电机17的实际电流MIL。由图4(c)可知,在第二电机17的实际电流MIH、MIL中,在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之间的交点处形成波峰或波谷,从而成为脉动成分的增减的变化点。
下面,对升压控制功能部进行说明。在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e中,从逆变器控制功能部的第一电机控制部18a输入有第一电机转速MR1和第一电机转矩指令DT1,且基于第一电机转速MR1和第一电机转矩指令DT1而对关于第一电机16的第一目标电压VHT1进行计算,并输出到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在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中,从逆变器控制功能部的第二电机控制部18b输入有第二电机转速MR2和第二电机转矩指令DT2,且基于第二电机转速MR2和第二电机转矩指令DT2而对关于第二电机17的第二目标电压VHT2进行计算,并输出到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
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e和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通过相同的处理而对目标电压进行计算,在下文中对该处理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首先,从电机转速和电机转矩之间的曲线图M1中,提取电机转速MR1、MR2和电机转矩指令DT1、DT2的电机转矩之间的交点P1。在该曲线图M1中,存在减弱磁场控制区域A1(用斜线表示的区域)和PWM控制区域A2,上述控制区域的范围根据双电机系统1的系统电压(直流高电压VH)的高低而改变。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由于交点P1进入到了减弱磁场控制区域A1内,因此成为减弱磁场控制。而且,如图2所示,根据随着该交点P1而改变的、系统电压和系统损耗的曲线图M2,来对成为系统损耗最小点的目标电压VHT进行计算。
另外,系统损耗为,双电机系统1中的开关元件等的损耗。当系统电压为高电压时,虽然电机16、17变得易于旋转,但系统损耗将会增大。另外,关于升压控制的目标电压的求取方法,虽然对以上述方式利用了曲线图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如图4(d)所示,在电压控制部18g中,每隔取样时刻周期PS而将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输出到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并根据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而从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输入为了在升压控制中使用而被取样的直流高电压VH(数字值)。取样时刻周期PS既可以为预先决定的固定值,也可以为可变值。由于取样时刻周期PS以与逆变器控制无关的方式而设定,因此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与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SC不同步。在电压控制部18g中,从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输入作为系统而言的目标电压VHT,并使用来自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的直流高电压VH(数字值),而实施用于使平滑电容器13的两端电压(直流高电压)成为目标电压VHT的控制。此时,在电压控制部18g中,对该控制所需的目标电流ILT进行计算,并输出到电流控制部18h。
在电流控制部18h中,从电压控制部18g输入有目标电流ILT,并使用流通于电抗器12a中的电流IL(数字值),而实施用于使流通于电抗器12a中的电流成为目标电流ILT的控制。用于控制的电流IL(数字值)为,通过电机ECU18内的模拟/数字转换器18n而对由IL传感器12f检测出的电流(模拟值)实施了模拟/数字转换后的电流(数字值)。
在门生成部18i中,基于电压控制部18g中的用于形成目标电压VHT的控制和电流控制部18h中的用于形成目标电流ILT的控制,而分别生成升压转换器12的开关元件12b、12c的各个门信号(例如,PWM信号),并输出到升压转换器12。
在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中,从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e输入有第一目标电压VHT1,并从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输入有第二目标电压VHT2。如图3所示,在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e中,根据与第一电机转速MR1和第一电机转矩指令DT1的电机转矩之间的交点相对应的曲线图M2a,而对在第一电机16侧系统损耗成为最小的第一目标电压VHT1进行计算,在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中,根据与第二电机转速MR2和第二电机转矩指令DT2的电机转矩之间的交点相对应的曲线图M2b,而对在第二电机17侧系统损耗成为最小的第二目标电压VHT2进行计算。由图3的示例可知,由于第一目标电压VHT1和第二目标电压VHT2是根据关于各个电机16、17的电机转速和电机转矩指令而分别被计算出的,因此通常成为不相同的电压。因此,需要从第一目标电压VHT1和第二目标电压VHT2这两个电压中选择作为双电机系统1而言的目标电压,为了使系统效率成为最佳,如图3(a)所示,将第一目标电压VHT1和第二目标电压VHT2中的最大值(较大的电压)作为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的指令值。因此,在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中,在每次被输入第一目标电压VHT1和第二目标电压VHT2时,均将第一目标电压VHT1和第二目标电压VHT2中的较大的一方的电压选择为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而且,在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中,将该目标电压VHT向电压控制部18g输出。而且,在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中,将用于对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目标电压的电机的载波信号进行选择的载波选择信号SS,输出到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作为载波选择信号SS,例如设定为表示第一电机16和第二电机17中的某一方(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信号。
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中,输入有来自逆变器控制功能部中的第一电机控制部18a的第一载波信号SC1和来自第二电机控制部18b的第二载波信号SC2,且从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输入有载波选择信号SS。而且,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中,基于载波选择信号SS,而从第一载波信号SC1和第二载波信号SC2中,选择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载波信号,以作为用于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的产生的载波信号SCS。而且,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中,将该载波信号SCS的波峰(三角波的较高侧的顶点)的时刻及波谷(三角波的较低侧的顶点)的时刻,作为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而输出到模拟/数字转换器18m。在模拟/数字转换器18m中,在每次从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被输入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时,对由VH传感器13a检测出的直流高电压(模拟值)VH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并将模拟/数字转换后的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输出到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
在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中,于每次从模拟/数字转换器18m被输入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时,按时序对该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进行存储。在此,也可以仅存储所输入的最新的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而且,在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中,于每次从电压控制部18g被输入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将在即将产生该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前从模拟/数字转换器18m被输入的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作为用于升压控制的VH检测值而输出到电压控制部18g。
在此,参照图4,对通过如上所述的升压控制功能部中的处理,从而在即使存在直流高电压VH的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稳定的升压控制的理由进行说明,其中,所述直流高电压VH的脉动是由逆变器控制侧的开关的影响所导致的电机电流的脉动而引起的。另外,图4所示的示例为,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是第二电机17的情况。
当为了抑制系统损耗而降低逆变器控制中的载波频率时,将会由于逆变器控制的开关噪声而使脉动成分被叠加在平滑电容器的两端电压(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中。此外,虽然电机的驱动所需的目标电压根据电机的转速或转矩而发生改变,但目标电压越升高,则直流高电压VH相对于电机感应电压Vemf越升高,从而其电压差Vdef将增大,进而直流高电压的脉动成分也会增大。
在图4(a)中,图示了直流高电压VH较高的情况下的电压VHH以及较低的情况下的电压VHL、与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关系。若对较高的直流高电压VHH和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电压差VdefH1、VdefH2,与较低的直流高电压VHL和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电压差VdefL1、VdefL2进行比较,则电压差Vdef在较高的直流高电压VHH时较大。该电压差Vdef越大,则被叠加在电机电流中的脉动成分越大。特别是,在采用双电机系统1的情况下,将各个电机16、17的第一目标电压VHT1和第二目标电压VHT2中的较大的一方的电压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并将直流高电压VH控制成为该目标电压VHT。因此,在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侧,相对于直流高电压VH而言电机感应电压Vemf变得更低,从而直流高电压VH和电机感应电压Vemf的之间的电压差Vdef变得更大。
在图4(c)中,图示了第二电机17的目标电流MIT、较大电压差VdefH的情况下的第二电机17的实际电流MIH、和较小电压差VdefL情况下的第二电机17的实际电流MIL。在第二电机17的实际电流MIH、MIL中,以对应于第二逆变器15的开关元件的方式叠加有脉动成分,并且在图4(b)所示的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之间的交点处,脉动成分的增减被进行切换。由该图4(c)可知,电压差Vdef越大,则被叠加在电机电流MI上的脉动成分越大。特别是,如上文所述,在采用双电机系统1的情况下,由于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侧的电压差Vdef变得更大,因此被叠加在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实际电流MI上的脉动成分也将变得更大。
而且,在图4(d)中,图示了较大的电压差VdefH的情况下的、电机电流MIH时的直流高电压VH。直流高电压VH根据电机电流MIH的脉动成分而叠加有脉动成分,并且在图4(b)所示的第二载波信号SC2和第二占空比信号SD2之间的交点处,脉动成分的增减被进行切换。以此方式,当由于逆变器侧(特别是,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侧)的开关的影响而在电机电流中产生脉动时,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上也将叠加有脉动成分。另外,虽然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侧的开关也会对电机电流的脉动(进而对于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的脉动)产生影响,但与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侧的开关所产生的影响相比非常小。
即,由于逆变器控制的开关而被叠加在电机电流MI上的脉动成分(变动量)是通过直流高电压VH和电机感应电压Vemf之间的电压差Vdef、以及逆变器控制的载波频率(载波信号SC)而决定的。因此,如果在电压差Vdef较大时逆变器频率变低,则被叠加在电机电流MI上的脉动成分将变大。特别是,该脉动成分受到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控制的开关的影响。在平滑电容器13的容量较小的情况下,当被叠加在电机电流MI上的脉动成分变大时,将会超过平滑电容器13的平滑能力,从而在平滑电容器13的两端电压(直流高电压)VH上也将叠加有脉动成分,进而升压后的直流高电压VH将大幅变动。另外,在推进双电机系统1的低成本化或小型化方面,要求尽量减小容量较大的平滑电容器13的容量。因此,当根据该要求而减小平滑电容器13的容量时,如上文所述,将在直流高电压VH中将产生脉动。
如上文所示,对于由于逆变器控制的开关而产生的脉动成分,在载波信号和占空比信号的交点处,脉动成分的增减将被进行切换。因此,由图4(b)、(c)也可以看出,由于载波信号SC2的波峰和波谷为载波信号SC2和占空比信号SD2之间的交点间的大致中间点,因此叠加有脉动成分的电机电流MI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中间值,将在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载波信号SC2的每个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获得。因此,由图4(b)、(d)也可知,叠加有脉动成分的直流高电压VH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中间值(即,用于稳定地实施升压控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也在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载波信号SC2的每个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获得。由图4(d)所示的示例也可以看出,用空心圆圈标记表示的、载波信号SC2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VH,与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大致一致。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为直流高电压VH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中间值,且为大致去除了脉动成分后的直流高电压。
因此,在电机ECU18的升压控制功能部中,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k中,在如下的电机的载波信号的每个波峰及波谷的时刻时,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并且在每个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时,在模拟/数字转换器18m中对通过VH传感器13a检测出的直流高电压(模拟值)VH进行模拟/数字转换,从而取得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其中,所述电机为,由于电机电流的脉动而产生较大影响的、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
而且,由图4(d)所示的示例也可以看出,若对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1、DS2、DS3的时刻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1、VHE2、VHE3,与即将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1、DS2、DS3之前的、载波信号SC2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VHC1、VHC2、VHC3进行比较,则其差非常小。因此,通过获取即将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前的、载波信号SC2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VH(VH检测值),从而能够得到与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非常接近的值。
因此,在电机ECU18的升压控制功能部中,在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l中,当每次从电压控制部18g被输入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将如下的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向电压控制部18g输出,即,在即将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前从模拟/数字转换器18m输入的、载波信号(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的直流高电压VH。在电压控制部18g中,通过使用即将产生该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前的、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VH检测值)VH来实施升压控制,从而能够使用与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接近的直流高电压VH(VH检测值)来实施控制。
根据该双电机系统1(特别是,在电机ECU18中的升压控制),通过基于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而对在升压控制中使用的直流高电压VH进行取样(使逆变器控制与升压控制协同进行),从而即使在直流高电压VH上叠加有脉动成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对与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接近的直流高电压VH进行取样,从而使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与在升压控制中实际使用的VH检测值之差变小,进而能够实施稳定的升压控制。由此,能够使平滑电容器13的容量减低至极限,从而能够实现双电机系统1的低成本及小型化。
特别是,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1中,通过对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1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进行选择,并预先在该载波信号中的波峰及波谷的时刻时对直流高电压VH进行取样,且将在即将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前的、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所取样的直流高电压VH用于升压控制,从而能够使用与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接近的、直流高电压VH的检测值,来实施升压控制,由此能够实施稳定的升压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5及图6,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2进行说明。图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直流高电压的取样时刻的说明图,且图6(a)为直流高电压较高的情况及较低的情况与电机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图6(b)为逆变器控制中的载波信号和占空比信号,图6(c)为电机目标电流和电机实际电流,图6(d)为直流高电压和取样时刻请求信号。
双电机系统2具备:蓄电池10、滤波电容器11、升压转换器12、平滑电容器13、第一逆变器14、第二逆变器15、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17以及电机ECU28。若对双电机系统2和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1进行比较,则仅电机ECU28中的控制(特别是,在升压控制中使用的VH检测值的取样时刻)有所不同。在电机ECU28中,为了即使在存在直流高电压VH的脉动的情况下也实施稳定的升压控制,而选择未被选作系统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SC,并在每次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于刚产生该请求信号DS之后的、该所选择的载波信号SC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对直流高电压(平滑电容器13的两端电压)VH进行取样,并使用该所取样的直流高电压VH来实施升压控制,其中,所述直流高电压VH的脉动是由逆变器控制侧的开关噪声的影响所导致的电机电流的脉动而引起的。此处,仅对电机ECU28进行详细说明。
电机ECU28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和各种存储器等构成的电子控制单元,其实施电机控制。特别是,电机ECU28具有如下功能部,即,实施对逆变器14、15的控制的逆变器控制功能部(第一电机控制部28a、第二电机控制部28b、第一电机门生成部28c、第二电机门生成部28d)、和实施对升压转换器12的控制的升压控制功能部(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28e、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28f、电压控制部28g、电流控制部28h、门生成部28i、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28j、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28k、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28l)。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28e及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28f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目标电压设定单元,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28j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选择单元,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28k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取样时刻产生单元,电压控制部28g及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28l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控制单元,VH传感器13a及模拟/数字转换器28m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取样单元。
另外,对于第一电机控制部28a、第二电机控制部28b、第一电机门生成部28c、第二电机门生成部28d、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28e、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28f、电压控制部28g、电流控制部28h、门生成部28i、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28j而言,由于实施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电机控制部18a、第二电机控制部18b、第一电机门生成部18c、第二电机门生成部18d、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e、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电压控制部18g、电流控制部18h、门生成部18i、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j相同的处理,因此省略说明。但是,在电压控制部28g中,是将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向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28k输出。
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28k中,被输入有来自逆变器控制功能部中的第一电机控制部28a的第一载波信号SC1和来自第二电机控制部28b的第二载波信号SC2的,并从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28j被输入有载波选择信号SS。而且,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28k中,基于载波选择信号SS,而从第一载波信号SC1和第二载波信号SC2之中选择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2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载波信号,以作为用于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的产生的载波信号SCS。而且,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28k中,当每次从电压控制部28g输入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将刚刚产生该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后的、载波信号SCS的波峰的时刻或波谷的时刻,作为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而输出到模拟/数字转换器28m。在模拟/数字转换器28m中,在每次从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28k被输入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时,对通过VH传感器13a而检测出的直流高电压(模拟值)VH进行模拟/数字转换,并将模拟/数字转换后的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向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28l输出。
在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28l中,当每次从模拟/数字转换器28m被输入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时,将该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作为用于升压控制的VH检测值而输出到电压控制部28g。
在此,参照图6,对通过上述这种升压控制功能部中的处理,从而即使在存在直流高电压VH的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稳定的升压控制的理由进行说明,其中,所述直流高电压VH的脉动是由逆变器控制侧的开关的影响所导致的电机电流的脉动而引起的。对于由于逆变器控制中的开关的影响所导致的电机电流的脉动而在直流高电压VH中产生脉动的理由,由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另外,图6所示的示例为,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2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是第二电机17的情况。
由图6(d)所示的示例也可以看出,若对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1、DS2、DS3的时刻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1、VHE2、VHE3,与刚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1、DS2、DS3之后的、第二电机17的载波信号SC2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VHC4、VHC5、VHC6进行比较,则其差非常小。因此,通过获取刚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后的、载波信号SC2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VH(VH检测值),从而能够得到与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非常接近的值。
因此,在电机ECU28的升压控制功能部中,在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28k中,当每次从电压控制部28g被输入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在刚产生该请求信号DS之后的、载波信号(由于电机电流的脉动而产生较大影响的、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2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并在每次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TS时,于模拟/数字转换器28m中,对通过VH传感器13a而检测出的直流高电压(模拟值)VH进行模拟/数字转换,从而取得直流高电压(数字值)VH。在电压控制部28g中,通过使用刚产生该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后的、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之时的直流高电压VH(VH检测值)来实施升压控制,从而能够使用与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接近的直流高电压VH(VH检测值)来实施控制。
根据该双电机系统2(特别是,在电机ECU28中的升压控制),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1相同的效果。特别是,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电机系统2中,通过选择未被选作双电机系统2的目标电压VHT的电机的、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并将在刚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后的、该载波信号中的波峰或波谷的时刻时所取样的直流高电压VH用于升压控制,从而能够使用与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之时的直流高电压的期望值VHE接近的直流高电压VH的检测值来实施升压控制,进而能够实施稳定的升压控制。此外,在双电机系统2中,由于仅在每次产生VH传感器取样时刻请求信号DS时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28m来实施模拟/数字转换,因此能够减轻电机ECU28的微型电子计算机中的处理负荷。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通过各种形式来实施。
例如,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应用在双电机系统的车辆中,但也可以应用于双电机系统的装置或移动体等各种各样的装置中。此外,也可以应用于具备三个以上电机的电机系统中。此外,作为多个电机,也可以应用电动发电机或发电机。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应用于对升压转换器的升压控制中,但也可以应用于对降压转换器的降压控制中、或对升降压转换器的升降压控制中。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用于升压控制的直流高电压的取样的时刻,例示了利用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的两种设定方法,但也可以采用利用了逆变器控制的载波信号的其他设定方法。另外,也可以利用根据载波信号而生成的逆变器控制的门信号(例如,PWM信号)以代替载波信号。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从两个电机的各个目标电压中选择较大的一方作为系统的目标电压,并利用未被选择的一方的电机的载波信号来对取样时刻进行设定,但在采用具备三个以上的电机的系统的情况下,则是从三个以上的电机的各个目标电压中选择系统的目标电压,并从未被选择的多个电机的载波信号中选择对电机电流的脉动产生最大影响的电机的载波信号,并利用该所选择的载波信号来对取样时刻进行设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为一种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其实施对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转换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在对多个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源之间,将电源的直流电压转换为电机的驱动所需要的输入直流电压,并且,通过考虑未被选作通过电压转换电路进行转换的输入直流电压的目标电压的电机的载波信号而对用于电压转换控制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从而即使在电机的输入直流电压中存在脉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稳定的电压转换控制。
符号说明
1、2…双电机系统;10…蓄电池;11…滤波电容器;12…升压转换器;12a…电抗器;12b、12c…开关元件;12d、12e…回流二极管;12f…IL传感器;13…平滑电容器;13a…VH传感器;14…第一逆变器;15…第二逆变器;16…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18、28…电机ECU;18a、28a…第一电机控制部;18b、28b…第二电机控制部;18c、28c…第一门生成部;18d、28d…第二门生成部;18e、28e…第一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f、28f…第二电机目标电压计算部;18g、28g…电压控制部;18h、28h…电流控制部;18i、28i…门生成部;18j、28j…载波选择/目标电压选择部;18k、28k…VH传感器取样时刻产生器;18l、28l…VH传感器数据更新部;18m、18n、28m、28n…模拟/数字转换器;19…行驶控制ECU。

Claims (4)

1.一种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其实施针对于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压转换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在对多个电机进行控制的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源之间,将所述电源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所述电机的驱动中所需要的输入直流电压,
所述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取样单元,其对被设置于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之间的电容器的两端电压进行检测,并对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
目标电压设定单元,其对每个所述电机分别设定输入直流电压的目标电压;
选择单元,其从由所述目标电压设定单元所设定的多个目标电压之中,选择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所转换的目标电压;
取样时刻产生单元,其基于针对于未被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电压的电机之中的任意一个电机的、电机控制的载波信号,而产生对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的取样时刻;
控制单元,其在电压转换控制的每个取样时刻请求时,使用根据由所述取样时刻产生单元所产生的取样时刻而由所述取样单元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
所述取样时刻请求与所述载波信号不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取样时刻产生单元中,对应于所述载波信号的波峰及波谷而产生取样时刻,并且通过所述取样单元而预先在每次产生该取样时刻时对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在所述控制单元中,使用针对于每个取样时刻请求的、根据该取样时刻请求的前一个取样时刻而被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取样时刻产生单元中,针对于每个取样时刻请求,对应于该取样时刻请求之后的下一个所述载波信号的波峰或波谷而产生取样时刻,并根据该取样时刻而通过所述取样单元来对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在所述控制单元中,使用针对于每个取样时刻请求的、根据所述取样时刻而被取样的输入直流电压,来实施电压转换控制。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机为两个电机,
在所述目标电压设定单元中,分别对所述两个电机的目标电压进行设定,
在所述选择单元中,从由所述目标电压设定单元所设定的两个电机的目标电压之中,选择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所转换的目标电压,
在所述取样时刻产生单元中,基于未被所述选择单元选择的目标电压的电机的载波信号,而产生对由所述电压转换电路转换后的输入直流电压进行取样的取样时刻。
CN201080070591.XA 2010-12-08 2010-12-08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Active CN1032503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72045 WO2012077203A1 (ja) 2010-12-08 2010-12-08 モータ用電圧変換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342A CN103250342A (zh) 2013-08-14
CN103250342B true CN103250342B (zh) 2016-04-27

Family

ID=4620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70591.XA Active CN103250342B (zh) 2010-12-08 2010-12-08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12442B2 (zh)
JP (1) JP5522269B2 (zh)
CN (1) CN103250342B (zh)
DE (1) DE112010006059B4 (zh)
WO (1) WO20120772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0342B (zh) 2010-12-08 2016-04-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CN102959852B (zh) * 2011-04-18 2015-07-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JP5626306B2 (ja) * 2012-10-09 2014-11-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制御システム
JP5942958B2 (ja) * 2013-10-29 2016-06-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6197690B2 (ja) * 2014-02-21 2017-09-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US20180236959A1 (en) * 2015-08-20 2018-08-23 Schroth Safety Products Llc Vehicular angle alert and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RU199635U1 (ru) * 2019-06-18 2020-09-11 Степ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 Шатунов Систем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многодвигательными приводам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х поточных линий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7155A (zh) * 2003-06-05 2006-04-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机驱动设备,安装有该设备的车辆以及存储有使得计算机控制电压转换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743521A (zh) * 2007-07-12 2010-06-16 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 闭环控制方法及具有多通道反馈的闭环控制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4253B2 (en) 2001-08-02 2007-01-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otor drive control apparatus
JP4593973B2 (ja) 2004-05-26 2010-12-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4376238B2 (ja) 2006-03-01 2009-12-0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保護継電器の試験システム、保護継電器の試験方法、保護継電器の試験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7236110A (ja) * 2006-03-01 2007-09-13 Toyota Motor Corp モータ駆動装置
JP4879657B2 (ja) 2006-05-31 2012-0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JP2009112164A (ja) 2007-10-31 2009-05-21 Aisin Aw Co Ltd 電動機制御装置,駆動装置および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JP5038930B2 (ja) 2008-02-19 2012-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回路の保護制御装置
JP2010029023A (ja) 2008-07-23 2010-02-04 Denso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US8620504B2 (en) 2009-02-25 2013-12-3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KR101031217B1 (ko) 2009-10-21 2011-04-27 주식회사 오리엔트전자 고정 시비율로 동작하는 llc 공진 컨버터를 사용한 2단 방식 절연형 양방향 dc/dc 전력변환기
CN103250342B (zh) 2010-12-08 2016-04-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JP2012212548A (ja) * 2011-03-31 2012-11-0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照明用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7155A (zh) * 2003-06-05 2006-04-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机驱动设备,安装有该设备的车辆以及存储有使得计算机控制电压转换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743521A (zh) * 2007-07-12 2010-06-16 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 闭环控制方法及具有多通道反馈的闭环控制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0006059T5 (de) 2013-10-10
WO2012077203A1 (ja) 2012-06-14
JPWO2012077203A1 (ja) 2014-05-19
US9112442B2 (en) 2015-08-18
JP5522269B2 (ja) 2014-06-18
US20130249451A1 (en) 2013-09-26
DE112010006059B4 (de) 2020-08-13
CN103250342A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342B (zh)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JP5502603B2 (ja) 車両の電池加温装置
US7164253B2 (en) Motor drive control apparatus
CN101953065B (zh)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US7417393B2 (en) Load driver capable of suppressing overcurrent
CN102449892B (zh) 电压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搭载其的车辆、电压转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067754B (zh) 电力变换系统
CN102449891B (zh) 转换器的控制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电动车辆
CN103477546A (zh) 升压变换器的控制装置
US20160190971A1 (en) Motor controller
CN102959852B (zh) 电机用电压转换控制装置
CN102602299A (zh) 电动车辆用电源装置
CN104995829A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3003090A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US11158893B2 (en) Battery heating device
CN105515374B (zh) 电力变换系统
CN103843239A (zh) 电压变换装置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US20190181766A1 (en) Interleaved dc-dc converter for electrified vehicles
CN106356835A (zh) 电源系统
JP2014195341A (ja) 車両の充電制御装置
CN104067497B (zh) 电压转换装置的控制装置
CN102474178B (zh) 电功率控制装置和电功率控制装置中的电功率计算方法
CN107852101A (zh) 电力转换装置以及搭载有该电力转换装置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6314882B2 (ja) 電源システム
JP5578046B2 (ja) モータ用電圧変換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3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DENSO Corp.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