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7772B - 电池连接体 - Google Patents

电池连接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7772B
CN103247772B CN201310049263.7A CN201310049263A CN103247772B CN 103247772 B CN103247772 B CN 103247772B CN 201310049263 A CN201310049263 A CN 201310049263A CN 103247772 B CN103247772 B CN 103247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tlement section
busbar
bus bar
termina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492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7772A (zh
Inventor
池田智洋
吉冈伸晃
井上知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47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7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7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7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连接体,其使得从电池漏出的液体难以流到外部的导体。该电池连接体(1)具有:汇流条(8)、端子(9)和框体(10),其中,端子(9)具有与汇流条(8)电气连接的汇流条连接部(13)和与电线(16)电气连接的电线连接部(14)。框体(10)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收容部(41、42、43),第一收容部(41)收容汇流条(8)和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第二收容部(42)收容端子(9)的电线连接部(14),第三收容部(43)将第一、第二收容部(41、42)连接。在第一、第三收容部(41、43)至少其中之一上形成有将框体(10)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36、37),使得从电池经由汇流条(8)漏出到框体(10)内的液体,流经连通孔(36,37)排出到框体(10)的外部。

Description

电池连接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搭载在例如汽车等车辆的电源装置上的构件,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电解液从电瓶(battery)等蓄电池的泄漏采取了措施的电池连接体。
背景技术
近年,将汽油发动机等内燃机和电动马达等非内燃机组合作为车辆驱动用动力的所谓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Vehicle:HV)广受关注。另外,仅以电动马达等电动机作为动力的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也随之逐渐向市场供应。在这些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中,作为用于向车辆驱动用电动马达等供电的动力源的电源装置是必需的。在该车辆驱动用电源装置中,与用于向引擎发动用起动马达供电的电源装置同样,采用了能够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即为所谓的电瓶等蓄电池,例如有:使用镍(Ni)作为电极材料的镍氢蓄电池(Ni-MH电池)等。
车辆驱动用电源装置通常是以用被称为电池连接体的导体将多个作为一个单电池的蓄电池串联连接的蓄电装置的方式构成。即,车辆驱动用电源装置是指作为电池集合体的蓄电池组。然而,在迄今为止的蓄电池组中,电解液容易从电池的内部沿着构成该蓄电池组的各单电池所具有的电极的极柱部漏出到外部。并且,该漏出的电解液,经由电池连接体传导到将蓄电池组与外部电线进行电连接的电气连接部,该电解液借助与电气连接部连接的电压检测线等,对周边设备造成了各种不良影响。
因此,作为针对这样的电解液泄漏的对策,例如,提出了下述专利文献1的发明。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多个蓄电池彼此之间连接的电池连接体,即汇流条组件(Bus Bar Module:BBM)或电池连接组件的相关发明。并且,在专利文献1的发明中,例如,如其图2(a)、(b)所示,将汇流条组件的电压检测用端子所具有的压接部的压接面以朝向单电池的电极的相反侧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防止从单电池漏出的电解液沿着与压接部连接的电线传递以致浸入到电线芯线的内部。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中,电压检测用端子的压接部设置为从汇流条与电压检测用端子的电气连接部连续的一体状。更具体而言,将与电线电气连接的压接部设置为邻近于与单电池的电极直接电接触的电气接触部的正下方。与此同时,电线的一部分芯线露出并与压接部连接。因此,从单电池的电极漏出的电解液沿着电气接触部向下方滴落,容易蔓延到压接部的压接面。蔓延到压接面的电解液很有可能浸入到外部电线的芯线内部。电解液一旦浸入到芯线内部,芯线内部就会由于电解液的作用而变得容易被腐蚀。一旦芯线内部被腐蚀,就会与上述普通车辆驱动用蓄电装置同样,会对蓄电池的周边设备造成各种不良影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76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迄今为止的使用了电池连接体的蓄电装置中,由于从蓄电池内部漏出的电解液使得外部的电线等被腐蚀,从而很有可能对周边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并且,电解液从该蓄电池漏出所引发的问题,并不限于上述车辆驱动用电源装置,只要是具有同样结构或组成的电源装置,同样有可能引发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电池内部漏出的液体不易传递至外部的导体的电池连接体。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汇流条,该汇流条将内部具有液体的多个电池中的相邻的两个电池的极性互不相同的电极彼此进行电气连接;端子,该端子具有与上述汇流条直接接触并电气连接的汇流条连接部、和与该汇流条连接部电气连接,并与电线电气连接的电线连接部;框体,该框体具有将上述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和上述汇流条收容的第一收容部、与上述第一收容部间隔设置并收容上述端子的电线连接部的第二收容部、和沿着将上述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和电线连接部连接的方向将上述第一收容部和上述第二收容部连接的第三收容部,将上述框体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连通孔至少形成于上述第一收容部和上述第三收容部其中之一,使得从上述电池内部经由上述汇流条漏出到上述框体内部的上述液体能够通过上述连通孔排出到上述框体的外部。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电池连接体,能够将从电池内部经由收容在第一收容部的汇流条漏出到框体内部的液体借助形成于第一收容部和第三收容部至少其中之一的连通孔排出到框体的外部。由此,能够使得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内部的液体,难以进入到收容有连接着电线的端子的电线连接部的第二收容部的内部。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电池连接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池连接体中,上述连通孔包括:将上述第三收容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并且形成于上述第三收容部的上述第一收容部侧的端部的汇流条侧连通孔;和形成于上述第三收容部的上述第二收容部侧的端部的电线侧连通孔。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电池连接体,能够将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的第一收容部,并进一步从第一收容部流入第三收容部内部的液体,借助汇流条侧连通孔以及电线侧连通孔排出到框体外部。即,能够将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内部的液体分为两个阶段排出到框体的外部。因此,汇流条侧连通孔没有排尽而残留在第三收容部内的液体,能够通过电线侧连通孔排出到框体的外部,能够将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内部的液体彻底排出到框体的外部。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电池连接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电池连接体中,在上述第一收容部和上述第三收容部的边界部,形成有将上述第一收容部和上述第三收容部连通的收容部连通孔,并且邻近于上述收容部连通孔的下方,形成有上述汇流条侧连通孔。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电池连接体,能够借助收容部连通孔,将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的第一收容部的液体导向形成于第三收容部的上端部的汇流条侧连通孔。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电池连接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电池连接体中,在上述边界部形成有液体收集部,上述液体收集部将从上述电池的内部漏出到上述第一收容部的内部的上述液体向上述收容部连通孔收集。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电池连接体,能够借助液体收集部,将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的第一收容部的液体主动导向收容部连通孔。进而,还能够主动导向配置在收容部连通孔的下侧的汇流条侧连通孔。
进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电池连接体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连接体中,与上述各电极相连接的上述汇流条的电极连接部,和与上述汇流条相连接的上述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分别形成为平板形状,上述汇流条连接部与上述电极连接部叠置并形成面接触,且经由上述电极连接部与上述电极实现电气连接,上述端子设有导向部和导向连接部,上述导向部将上述端子的上述汇流条连接部与上述电线连接部进行电气连接,并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所接触的上述汇流条的接触面和上述框体的内表面隔开间隙设置,在该间隙处保持并引导上述液体,上述导向连接部从上述汇流条连接部向外侧伸出,与上述汇流条的电极连接部形成面接触,并将上述汇流条连接部与上述导向部连接,且设置在上述汇流条的比上述电极连接部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并利用毛细管现象将进入上述汇流条和上述汇流条连接部之间的上述液体向上述导向部导出。
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电池连接体,能够利用导向连接部的毛细管现象,将从电池内部经由汇流条漏出到第一收容部的内部的液体中的进入到汇流条和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之间的液体,主动向其外侧导出。并且,能够将从汇流条和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之间导出到其外侧的液体由导向部保持并引导。由此,能够使汇流条和端子难以被从电池漏出的液体腐蚀,并且能够使所导出的液体难以在框体的内部蔓延。另外,通过将导向连接部设置在汇流条的比电极连接部更靠近上方的位置,能够将进入汇流条和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之间的液体导向电池连接体的上侧。由此,能够使进入汇流条和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之间的液体,难以流向位于将汇流条和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收容的第一收容部下方的第二收容部。其结果,能够使得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的第一收容部的内部的液体,更加难以进入收容有连接着电线的端子的电线连接部的第二收容部的内部。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申请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够使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内部的液体,难以进入收容有连接着电线的端子的电线连接部的第二收容部的内部。因此,根据本申请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从电池内部漏出的液体难以由外部的导体传播的电池连接体。
另外,根据本申请技术方案2~4的发明,能够将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内部的液体高效排出到框体的外部,使该液体难以进入收容有连接着电线的端子的电线连接部的第二收容部的内部。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从电池内部漏出的液体难以由外部的导体传播的电池连接体。
进而,根据本申请技术方案5的发明,能够使汇流条和端子难以被从电池漏出的液体腐蚀,并且能够使从汇流条和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之间导出的液体难以在框体的内部蔓延。另外,能够使从电池内部漏出到框体的第一收容部的内部的液体,更加难以进入收容有连接着电线的端子的电线连接部的第二收容部的内部。因此,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5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从电池内部漏出的液体更加难以进一步向外部的导体传播,且框体内的汇流条和端子不易被腐蚀的电池连接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将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和安装了该电池连接体的电池的集合体所构成的电源装置进行分解并简化表示的立体图。
图2是将安装在图1所示的电池集合体上的电池连接体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电池连接体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池连接体所具有的汇流条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池连接体所具有的端子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池连接体所具有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从图1所示的电池连接体所具有的端子的导向部的侧面观察其周边的侧视图。
图8表示漏出到图1所示的电池连接体的框体内部的电解液的主要流道,图8(a)是框体的第一收容部内的电解液的流道的俯视示意图;图8(b)是框体的第一收容部与第三收容部的边界部附近的电解液的流道的俯视示意图;图8(c)是框体与第三收容部间边界部的电解液流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漏出到图1所示的电池连接体的框体内部的电解液中漏出到汇流条和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之间的电解液的主要流道的俯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电池连接体
2 镍氢蓄电池(电瓶、二次电池、单电池)
6 电极(电池极柱)
8 汇流条
9 电压检测用端子(端子)
10 框体
12 汇流条的电极连接部
13 汇流条连接部
14 电线连接部
16 电线
19 导向部
20a、20b 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
31a 上表面部(作为边界部的液体收集部)
35c 贯通孔(收容部连通孔)
36 连通孔(汇流条侧连通孔)
37 连通孔(电线侧连通孔)
41 第一收容部(第一类收容部)
42 第二收容部(第二类收容部)
43 第三收容部(第三类收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1与作为多个单电池2的集合体的电池组3组合,构成车辆驱动用电源装置4的一部分。尽管省略了电源装置4的参照图示的具体而详细的说明,但其被搭载于全部或者至少一部分动力使用电动马达等电动机的车辆,以作为向电动机供电的动力源。作为这样的车辆,例如,可举出发动机和电动马达并用进行行驶的所谓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Vehicle:HV)和仅采用电动马达进行行驶的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等。
如图1所示,电池组3由多个单电池2电连接成一体。各单电池2分别以独立单体的一个电池发挥功能。具体而言,各单电池2是内部分别具有电解液等液体的二次电池或蓄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单电池2,采用了电极材料使用了镍(Ni)的镍氢蓄电池(Ni-MH电池)。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3具体而言就是多个镍氢蓄电池2的集合体。进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电源装置4具体而言就是将多个镍氢蓄电池2电连接成一体的作为电池集合体的镍氢蓄电装置。各镍氢蓄电池2使用电池连接体1串联连接。
如图1所示,各镍氢蓄电池2的各主体2a的外形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另外,在各蓄电池2上,从其宽度方向的一对端面分别突出设置有各一根的电池极柱6。在各蓄电池2的宽度方向两端面中的一个侧面及另一个侧面,各电池极柱6被设置成均靠近同一侧的端部。
具体而言,在各蓄电池2的两侧面上,各电池极柱6被设置成均沿着与各蓄电池2的宽度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靠近一侧的相同位置。而且,各蓄电池2所具有的两个电池极柱6中,一个为正极或阳(+)极的电极6a,另一个为负极或阴(-)极的电极6b。另外,这些正极6a以及负极6b分别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为圆柱形状,且其外周面均形成有螺纹槽和螺纹牙。由此,正极6a以及负极6b除了具有单纯作为电极6的功能外,还兼具作为用于安装后述的电池连接体1的螺栓的功能。
另外,如图1所示,各镍氢蓄电池2互相无间隙地连接并排列在与其宽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的两方向均垂直的厚度方向上。此时,各蓄电池2以其各自的电极6位于各蓄电池2的两侧面的高度方向的上侧端部的状态配置。与此同时,各蓄电池2以其一个或者另一个侧面的各电极6的极性沿着各蓄电池2的排列方向轮流交替的状态配置。而且,使用固定框等固定构件5将沿厚度方向排列的各蓄电池2固定为一体。由此,如图1所示,构成了作为由多个镍氢蓄电池2的组件构成的电池的集合体的镍氢蓄电池组3。
此外,图1中的双向箭头X表示各镍氢蓄电池2的厚度方向、各镍氢蓄电池2的排列方向以及镍氢蓄电池组3的长度方向中的任一个。另外,与图1中的双向箭头X垂直的双向箭头Y表示各镍氢蓄电池2的宽度方向,即镍氢蓄电池组3的宽度方向。进而,与图1中的双向箭头X和Y均垂直的双向箭头Z表示各镍氢蓄电池2的高度方向,即镍氢蓄电池组3的高度方向。
通常,镍氢蓄电池组3以其高度方向沿着作为铅垂方向的车辆的高度方向的状态搭载于未图示的汽车等之上。此时,蓄电池组3以例如其长度方向沿着作为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的车辆的左右方向的状态搭载于汽车等之上。此时,图1中的双向箭头Z指向车辆的高度方向。另外,图1中的双向箭头X指向车辆的左右方向。进而,图1中的双向箭头Y指向与上述水平方向的一个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另一个方向,即车辆的前后方向。此外,在蓄电池组3以其长度方向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状态搭载于汽车等的情况下,箭头X所指方向与箭头Y所指方向互相变换。即,箭头X指向车辆的前后方向时,箭头Y同时将指向车辆的左右方向。
而且,如图1所示,在镍氢蓄电池组3的前后两侧面,分别各安装有一个电池连接体1。各电池连接体1以其长度方向沿着蓄电池组3的各正负电极6a、6b的排列方向的状态安装于蓄电池组3之上。通过将螺母7螺合到作为螺栓的各正负电极6a、6b并进行紧固,各电池连接体1被电气连接到各镍氢蓄电池2并固定于蓄电池组3。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理解镍氢蓄电装置4整体的构成以及结构,对电池连接体1的构成以及结构进行了简化描述。另外,图2中双向箭头X以及Z所分别指向的方向,与之前在图1中所定义的双向箭头X以及Z所分别指向的方向相同。
如图2所示,在电池连接体1中,在镍氢蓄电池组3的前后各侧面,将互相相邻接合的各镍氢蓄电池2的正极6a与负极6b串联连接。由此,将构成蓄电池组3的多个蓄电池2全部串联连接。如图2以及图3所示,各电池连接体1分别具有汇流条(Bus Bar)8、端子9以及框体10等至少各一个。因此,电池连接体1也被称为汇流条组件或电池连接组件。
如图4所示,汇流条8通过对例如作为导体的金属板等用预定的模具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形成为薄平板形状。另外,汇流条8在其俯视图或者主视图中的外形大致呈椭圆形或者薄币状。并且,在该汇流条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通过冲压加工而冲出的一对贯通孔11。这一对贯通孔11成为用于使镍氢蓄电池2所具有的电池极柱6插入的电极插通孔。在此,如图2所示,极性互不相同的两个电极6a、6b各一个分别插入形成于一个汇流条8的各电极插通孔11。由此,借助一个汇流条8互相邻接的两个镍氢蓄电池2彼此之间电气串联连接。如上所述与电池极柱6连接的汇流条8的各电极插通孔11的周围部分形成汇流条8的电极连接部12。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端子9呈沿一个方向延伸的长条形,且在其长度方向的内侧的大致一半部位形成为中空形状。通过这样的结构,端子9的制作中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量被大幅地削减。形成为该形状的端子9与上述汇流条8同样,是通过用预定的模具对例如作为导体的金属板等实施冲压加工等而形成。另外,端子9的内侧其余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一半的部分13形成为大致四方的平板状。而且,该其余部分13作为端子9的长度方向的一端13。
端子9的一端13叠置在作为汇流条8的一个主表面的表面8a上,并与汇流条8直接面接触。由此,端子9与汇流条8电气连接。端子9的一端13被称为汇流条连接部或者汇流条接触部。该汇流条连接部13覆盖在汇流条所具有的两处电极连接部12的其中一个电极连接部12的表面,叠置在汇流条8的表面8a。在此,如图2所示,将汇流条连接部13覆盖镍氢蓄电池2的正极6a插通侧的电极连接部12的表面,并配置在汇流条8的表面8a之上。由此,在汇流条8的长度方向,从其中央部至插通有蓄电池2的正极6a这一侧的大致一半的部分被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所覆盖。此外,汇流条连接部13形成为与上述汇流条8相同程度的薄壁状。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端子9的长度方向与汇流条8的长度方向垂直,并叠置在汇流条8的表面8a之上。即,端子9以及汇流条8在其主视图或者俯视图中大致配置成L形。因此,汇流条8的插通有镍氢蓄电池2的负极6b的一侧的电极连接部12与端子9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14互相不接触。因此,在汇流条8的长度方向,从其中央部至插通有镍氢蓄电池2的正极6a这一侧的大致一半的部分露出,不与端子9重叠。
如图5和图6所示,在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的中央部,形成有通过冲压加工而冲成的一个贯通孔15。该贯通孔15与上述形成于汇流条8的电极插通孔11同样,也是用于插通镍氢蓄电池2所具有的电池极柱6的电极插通孔。电气连接在一个汇流条8上的两个蓄电池2中的某一个蓄电池2的电极6插通该端子9的电极插通孔15。在本例中,如图2所示,插通到汇流条8的各电极插通孔11的正负各电极6a、6b中的正极6a被插入端子9的电极插通孔15。由此,电气连接于汇流条8的两个蓄电池2中的正极6a被连接的蓄电池2与端子9直接电气连接。但是,实质上,端子9经由汇流条8与互相邻接的两个蓄电池2均形成电气连接。
另外,如图2所示,电线16电气连接于端子9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14。即,端子9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14为电线连接部。如图2、图3、图5以及图6所示,该电线连接部14与作为端子9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汇流条连接部13隔开距离设置。但是,电线连接部14和汇流条连接部13经由后述的两个导向部19形成为一体结构,并互相电气连接。
电线连接部14呈能够在其内侧沿其长度方向保持并收容一根电线16的细长的长条形状。而且,如图5所示,电线连接部14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与端子9整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端子9整体的宽度方向的方式设置。因此,电线16以其长度方向垂直于端子9整体的长度方向的状态被保持在电线连接部14。另外,电线连接部14以及电线16以其长度方向沿着与端子9整体的长度方向垂直配置的汇流条8的长度方向的方式配置。
如图5和图6所示,电线连接部14主要由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侧板17a、17b、17c这三张侧板构成。该第一~第三侧板17a~17c呈沿着电线16的长度方向且从电线16外侧的三个方向将其外周部包围并保持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一侧板17a呈平行于作为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的一个主表面的表面13a的状态。相对于此,第二侧板17b和第三侧板17c呈垂直于汇流条连接部13的表面13a的状态。该第二和第三侧板17b、17c从垂直于第一侧板17a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板17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共同向相同方向弯折成大致直角形状。由此,第二和第三侧板17b、17c以在垂直于电线连接部14的长度方向的电线连接部14的宽度方向互相平行的状态对向配置。这样,电线连接部14就形成了其长度方向两端以及端子9的与镍氢蓄电池2对向侧的相反侧的侧部开放的结构。
如图2所示,端子9以其长度方向沿着图2中双向箭头Z所示的垂直方向的状态配置,因此,电线16以其长度方向沿着图2中双向箭头X所示的水平方向的状态被连接并保持在电线连接部14。此时,电线16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由第一侧板17a限定。与此同时,电线16的垂直方向的位置由配成一对的第二和第三侧板17b、17c从电线16的两外侧限定。而且,电线16的外周部由第一~第三侧板17a~17c从除了端子9与镍氢蓄电池2相对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部以外的三个方向进行覆盖。
另外,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二、第三侧板17b、17c设有向其内侧突出的两对压接齿18a、18b。这两对压接齿18a、18b是通过对第二、第三侧板17b、17c分别进行部分切削而成。另外,各压接齿18a、18b形成在电线连接部14的长度方向靠近其中一端侧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图2的双向箭头X所示的左右方向中,各压接齿18a、18b形成于靠近电线连接部14的右侧端部的位置。并且,各压接齿18a、18b在电线连接部14的长度方向互相隔开预定的间隔而配置。进而,各压接齿18a、18b在电线连接部14的宽度方向上,分别与成对的对像齿隔开预定的间隔配置在互相相对的位置。上述各压接齿18a、18b与分别与其成对的对像齿之间的间隔,根据与电线连接部14连接的电线16的粗细或结构等设定为适当的大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所谓的圆形包覆电线作为电线16。该圆形包覆电线16虽省略了其图示,但其导电性的芯线被绝缘性包覆层覆盖,并具有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呈圆形的结构。将具有该结构的圆形包覆电线16向电线连接部14的内侧推入,并压入各压接齿18a、18b的内侧。这样,各压接齿18a、18b刺破圆形包覆电线16外侧的绝缘包覆层到达芯线。由此,圆形包覆电线16与电线连接部14实现电气连接。并且,通过使各压接齿18a、18b咬入圆形包覆电线16的外侧包覆层,抑制了电线连接部14沿长度方向的位置偏移,从而将电线连接部14适当保持。
此外,与电线连接部14连接的圆形包覆电线16的端部与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在此省略伴随图示的具体而详细的说明。具体而言,该电压检测电路是用于检测电气连接在与端子9电气接触的汇流条8的镍氢蓄电池2的电压的装置。因此,端子9也称为电压检测用端子。
另外,如图2、图3、图5以及图6所示,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跨越汇流条连接部13和电线连接部14,设有两个导向部19。这两个导向部19分别形成为沿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薄壁形。另外,各导向部19与上述电线连接部14的第二、第三侧板17b、17c同样,呈垂直于汇流条连接部13的表面13a的形态。即,各导向部19沿着从汇流条连接部13的背面13b向其表面13a的方向,均被弯折成大致呈直角的形状。由此,在与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宽度方向上,各导向部19以互相平行的状态对向配置。
如图5所示,各导向部19分别形成为具有预定的厚度T。另外,各导向部19分别形成在距离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的宽度方向两侧预定的间隔D1、D2的外侧。而且,各导向部19以相对于汇流条8的表面8a以及后述的框体10的内表面30a空出能够保持并引导液体的间隙。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各导向部19的侧视图中的形状呈跨接汇流条连接部13和电线连接部14的拱形。
更具体而言,各导向部19的长度方向两端19a、19b与汇流条连接部13垂直,并沿着从汇流条连接部13的背面13b向表面13a的方向延伸。与此同时,在各导向部19中,将其长度方向两端部19a、19b彼此连接的长度方向中间部19c形成为沿着平行于汇流条连接部13的表面13a的方向延伸。而且,如图7所示,各导向部1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19c沿着与汇流条连接部13的表面13a垂直的方向具有预定的高度H。即,各导向部1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19c的宽度方向两侧部19d、19e中的靠近汇流条连接部13一侧的侧部19d至汇流条连接部13的背面13b的间隔设定为H。
在下述说明中,将各导向部1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19a、19b中的靠近汇流条连接部13一侧的端部19a简称为汇流条连接部侧端部。相对于此,将各导向部1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19a、19b中的靠近电线连接部14一侧的端部19b简称为电线连接部侧端部。另外,将各导向部1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19c的宽度方向两侧部19d、19e中靠近汇流条连接部13一侧的侧部19d简称为导向内侧部。
如上所述,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的背面13b与汇流条8的表面8a形成面接触。因此,各导向部1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19c的从导向内侧部19d至汇流条8的表面8a的间隔也被设定为H。另外,如上所述,汇流条8呈薄壁状。而且,如后所述,汇流条8以及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被收容在框体10的第一收容部41。因此,可将各导向部1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19c的高度H视为与从导向内侧部19d至第一收容部41的内表面30a的间隔实质上相等。
此外,上述各尺寸T、D1、D2、H设定为能够使各导向部19保持并引导液体的大小。因此,各尺寸T、D1、D2、H各自的大小优选为综合考虑液体成分、密度、比重、粘性等决定液体的特性和性质的各种因素来确定。
另外,如图2、图5以及图6所示,各导向部19分别经由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与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电气连接。该各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从汇流条连接部13向其宽度方向的两外侧伸出,并直接与汇流条8的电极连接部12形成面接触。另外,各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设置在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与电极6b的连接部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与电极6b的连接部是指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的中央部。而且,各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呈能够利用毛细管现象将进入汇流条8和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之间的液体向各导向部19主动导出的大小。
进而,如图2、图5以及图6所示,各导向部19分别经由电线侧导向连接部21a、21b与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电线连接部14电气连接。该各电线侧导向连接部21a、21b以从电线连接部14向其宽度方向两外侧伸出的方式形成。另外,各电线侧导向连接部21a、21b以使各导向部19不与电线连接部14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在某一部位向垂直于电压检测用端子9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弯折形成。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压检测用端子9在其汇流条连接部13的与电线连接部14侧呈相反侧的端部,设有卡止部22。卡止部22的中央部形成有矩形的卡止孔22a。通过将后述的形成于框体10的第一收容部的卡止突起插入该卡止孔22a的内部,能够轻易地实现将电压检测用端子9临时固定并安装到第一收容部的作业。
如图1~图3所示,框体10呈侧方开口的箱型,具有沿镍氢蓄电池组3的侧面配置的底壁30和从该底壁30竖立的设于与镍氢蓄电池组3呈相反侧的侧方的周壁31,沿着以周壁31包围的底壁30的内表面30a对汇流条8和端子9进行保持。如图2、3所示,周壁31具有:上表面部31a;从上表面部31a的一端(图中左侧)垂下的第一侧面部31b;从上表面部31a的另一端(图中右侧)垂下的第二侧面部31c;从第一侧面部31b的下端向第二侧面部31c延伸的第一底面部31d;从第一底面部31d的另一端(图中右侧)垂下的第三侧面部31e;与第二侧面部31c和第三侧面部31e的下端部连续的第二底面部31f;和与第二底面部31f平行延伸的第三底面部31g。通过使底壁30与第二底面部31f以及第三底面部31g连续,该框体10沿着镍氢蓄电池组3的长度方向(图1的箭头X方向)以相同形态重复且并列设置。
如图1所示,底壁30上设有用于使正负各电极6a、6b各一根插通的插通孔32,如图2、图3所示,底壁30上设有插通到端子9的卡止孔22a中的卡止突起33。另外,如图2、图3所示,框体10设有位于第二侧面部31c和第三侧面部31e之间并由底壁30竖立的矩形壁34。矩形壁34从正面看成矩形框状,具有:在与第一底面部31d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向左右延伸的上边部34a;从上边部34a的左右端部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侧边部34b;将侧边部34b的两下端部相连,在与第二底面部31f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上向左右延伸的下边部34c。上边部34a设置有:与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下端缘抵接并沿上下方向进行定位的定位部35a;与汇流条连接部13卡止,并将端子9和汇流条8向底壁30定位的卡止突起35b;和在卡止突起35b的周围,将上边部34a贯通的贯通孔35c。在沿着上边部34a的下表面的贯通孔35c的正下方,形成有贯通底壁30并将框体1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连通孔36,在沿着下边部34c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上,形成有贯通底壁30并将框体1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连通孔37。
在上述框体10的内部,形成有:第一收容部(第一类收容部)41、第二收容部(第二类收容部)42和第三收容部(第三类收容部)43,第一收容部41的周围由上表面部31a、第一侧面部31b、第二侧面部31c、第一底面部31d、矩形壁34的上边部34a包围,第二收容部42沿左右延伸,其上下由第二底面部31f、第三底面部31g、矩形壁34的下边部34c包围,第三收容部43将第一收容部41和第二收容部42连接,其左右由第二侧面部31c和第三侧面部31e夹持。第一收容部41中收容有汇流条8和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第二收容部42中收容有端子9的电线连接部14,第三收容部43沿第二侧面部31c和第三侧面部31e收容有端子9的导向部19。
即,连通孔36形成于第三收容部43的第一收容部41侧的端部,由该连通孔36构成汇流条侧连通孔,连通孔37形成于第三收容部43的第二收容部42侧的端部,由该连通孔37构成电线侧连通孔。另外,贯通孔35c是将作为第一收容部41和第三收容部43的边界部的矩形壁34的上边部34a贯通,使第一收容部41和第三收容部43连通的贯通孔,由该贯通孔35c构成收容部连通孔。而且,在矩形壁34的上边部34a的上表面,形成有朝向贯通孔35c的向下的坡度,由该上边部34a构成了将该上边部34a上表面的液体向贯通孔35c收集的液体收集部。
上述框体10安装于电池组3的电池集合体1的侧面,在正极6a和负极6b穿过一对插通孔32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第一收容部41被配置在比第二收容部42更靠近重力方向的上侧。而且,将汇流条8配置在框体10内部,将正极6a以及负极6b插入该汇流条8的贯通孔11之后,将端子9与汇流条8重叠并配置在框体10内部,将正极6a插入该端子9的电极插通孔15,然后将螺母7螺合在正负各电极6a、6b上并紧固,由此将汇流条8以及端子9与各镍氢蓄电池2电气连接,并将电池连接体1固定于蓄电池组3。
根据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1,形成了即使电解液(液体)从镍氢蓄电池2的内部经由收容在第一收容部41的汇流条8漏出到框体10的内部,也能够将该电解液从连通孔36、37排出到框体10的外部的结构。具体而言,如图8(a)所示,在电解液漏出到互相形成面接触的汇流条8和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之间的情况下,利用汇流条连接部13的背面13b和汇流条8的表面8a的毛细管现象将该电解液导出到外侧。如图8(b)所示,如此被导出到汇流条连接部13的外侧的电解液沿汇流条连接部13的四周边缘向下方移动,下落到矩形壁34的上边部34a的上表面,并且向着贯通孔35c聚集,从贯通孔35c被导向矩形壁34的内部,即被导向第三收容部43。从贯通孔35c被引导到第三收容部43的电解液由连通孔(汇流条侧连通孔)36被排出到框体10的外部。
另外,如图8(c)所示,未由连通孔36排尽而残留在第三收容部43内的电解液顺着矩形壁34的内部向下方移动,下落到下边部34c的上表面,向连通孔37聚集,并从该连通孔37排出到框体10的外部。此外,当在位于汇流条8以及汇流条连接部13的背侧的框体10的底壁30,即第一收容部41也设置连通孔时,则能够使导出到汇流条连接部13外侧的电解液通过连通孔排出到框体10的外部。另外,如图8(a)所示,被导出到汇流条连接部13外侧的电解液的一部分,将如图9所示经由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被引导至导向部19。在此,由于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与汇流条8的表面8a或与框体10的内表面30a接近设置,因此能够利用其毛细管现象主动将电解液导出到导向部19。如此被引导到导向部19的电解液在导向部19的宽度方向两侧部19d和框体10的内面30a之间的间隙(如图7所示高度H的间隙)得以保持的状态下向下方移动。如此移动的电解液,经由电线侧导向连接部21a、21b被引导至电线连接部14的背面(框体10的内表面30a侧)之后,经由形成于第三底面部31g的未图示的连通孔排出到框体10的外部。
由于如上所述地将电解液导向端子9的导向部19的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设置在比其与电极6的连接位置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因此,需要使进入汇流条8与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汇流条接触部)13之间的电解液沿着与重力相反的方向,向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移动。即,为了使电解液从电极连接部12到达汇流条侧导向连接部20a、20b,不得不消耗必要的能量。由此使得能够用于移动残存于框体10内部的电解液的能量减少,使得电解液难以移动,使电解液不易在框体10内蔓延。另外,由于电线侧导向连接部21a、21b被弯折形成,所以,即使电解液沿着导向部19流到下方,也能够使该电解液很难直接侵入到电线连接部14的内侧。而且,由于电线连接部14以在与框体10的内表面30a相反的一侧开口的方式形成,因此电线16容易安装,并且即使电解液脱离导向部19并落下,也能够使该电解液难以侵入到电线连接部14的内侧,能够经由第三底面部31g的连通孔排出到框体10的外部。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池连接体1,能够使得从电池2的内部漏出到框体10的内部的电解液难以进入收容有连接着电线16的端子9的电线连接部14的第二收容部42的内部。而且,不仅能够使得汇流条8和端子9不易受到电解液的腐蚀,而且使得从汇流条8和端子9的汇流条连接部13之间导出的电解液不易在框体10的内部蔓延。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仅能够使从电池2的内部漏出的电解液难以蔓延到外部的导体,并且能够使框体10内部的汇流条8或端子9难以被腐蚀的电池连接体1。
此外,本发明的电池连接体并不限于上述一种实施方式。只要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对其组成或形状、设定、以及工艺等进行各种变更,或者将其组合进行实施。
例如,搭载了电源装置的车辆不限于四轮的汽车。当然也适用于电动摩托车等自动两轮车或自动三轮车。而且,当然页不仅适用于使用电动马达运转的铁路车辆或车辆,同样也适用于使用电动马达运转的船舶等。另外,蓄电池并不限于镍氢蓄电池。另外,将框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连通孔并不仅限于设置在第三收容部43的连通孔(汇流条侧连通孔)36和连通孔(电线侧连通孔)37,既可以在第一收容部41设置连通孔,也可以在第二收容部42设置连通孔。

Claims (5)

1.一种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将内部具有液体的多个电池中的相邻的两个电池的极性互不相同的电极彼此进行电气连接;
端子,所述端子具有与所述汇流条直接接触并电气连接的汇流条连接部、和与所述汇流条连接部电气连接并与电线电气连接的电线连接部;
框体,所述框体具有:将所述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和所述汇流条收容的第一收容部;与所述第一收容部间隔设置并将所述端子的电线连接部收容的第二收容部;和沿着将所述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和电线连接部连接的方向,将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二收容部连接的第三收容部,
将所述框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连通孔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三收容部其中之一,使得从所述电池内部经由所述汇流条漏出到所述框体内部的所述液体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孔排出到所述框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包括:将所述第三收容部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并且形成于所述第三收容部的所述第一收容部侧的端部的汇流条侧连通孔;和形成于所述第三收容部的所述第二收容部侧的端部的电线侧连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三收容部的边界部,形成有将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三收容部连通的收容部连通孔,并且邻近于所述收容部连通孔的下方,形成有所述汇流条侧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边界部形成有液体收集部,所述液体收集部将从所述电池的内部漏出到所述第一收容部的内部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收容部连通孔收集。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连接体,其特征在于,
与各所述电极相连接的所述汇流条的电极连接部,和与所述汇流条相连接的所述端子的汇流条连接部分别形成为平板形状,
所述汇流条连接部与所述电极连接部叠置并形成面接触,且经由所述电极连接部与所述电极电气连接,
所述端子设有导向部和导向连接部,
所述导向部将所述端子的所述汇流条连接部与所述电线连接部进行电气连接,并与所述汇流条连接部所接触的所述汇流条的接触面和所述框体的内表面隔开间隙设置,在所述间隙处保持并引导所述液体,
所述导向连接部从所述汇流条连接部向外侧伸出,与所述汇流条的电极连接部形成面接触,并将所述汇流条连接部与所述导向部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汇流条的比所述电极连接部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并利用毛细现象将进入所述汇流条和所述汇流条连接部之间的所述液体向所述导向部导出。
CN201310049263.7A 2012-02-09 2013-02-07 电池连接体 Active CN1032477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26099 2012-02-09
JP2012026099A JP5881207B2 (ja) 2012-02-09 2012-02-09 電池接続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7772A CN103247772A (zh) 2013-08-14
CN103247772B true CN103247772B (zh) 2015-07-01

Family

ID=48927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49263.7A Active CN103247772B (zh) 2012-02-09 2013-02-07 电池连接体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81207B2 (zh)
CN (1) CN1032477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2348B1 (ja) * 2013-08-28 2015-0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17103145A (ja) * 2015-12-03 2017-06-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KR20220075946A (ko) * 2020-11-30 2022-06-0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WO2024075689A1 (ja) * 2022-10-06 2024-04-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0988A (ja) * 1997-10-13 1999-04-30 Toyota Motor Corp バッテリーホルダ用接続プレート
JP2006269104A (ja) * 2005-03-22 2006-10-05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接続体
JP2009087761A (ja) * 2007-09-28 2009-04-23 Toshiba Corp バスバー
JP2010257686A (ja) * 2009-04-23 2010-11-11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装置の漏液伝達抑制構造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WO2011043261A1 (ja) * 2009-10-06 2011-04-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池接続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60282B2 (ja) * 2005-05-27 2011-03-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2007012485A (ja) * 2005-06-30 2007-01-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キャップを有する電池と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20988A (ja) * 1997-10-13 1999-04-30 Toyota Motor Corp バッテリーホルダ用接続プレート
JP2006269104A (ja) * 2005-03-22 2006-10-05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接続体
JP2009087761A (ja) * 2007-09-28 2009-04-23 Toshiba Corp バスバー
JP2010257686A (ja) * 2009-04-23 2010-11-11 Toyota Motor Corp 蓄電装置の漏液伝達抑制構造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WO2011043261A1 (ja) * 2009-10-06 2011-04-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池接続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64904A (ja) 2013-08-22
CN103247772A (zh) 2013-08-14
JP5881207B2 (ja)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8938B (zh) 具有引导耦接结构的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US9985259B2 (en) Battery pack
US9666845B2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and fixing structure of power storage module
KR101520902B1 (ko) 자동차용 배터리 팩 케이스
KR102255240B1 (ko) 배터리 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111952490B (zh) 电池连接模块及电池装置
US8741474B2 (en) Battery assembly
CN103503199B (zh) 包括过电流防止装置的电池组
US10665837B2 (en)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CN102738428B (zh) 二次电池
CN103247772B (zh) 电池连接体
US20150147613A1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EP2827405B1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CN109728237B (zh) 电池模组的汇流排支架
CN103137934B (zh) 蓄电池用电线布线结构
CN103155265A (zh) 汇流条模块
CN104685666B (zh) 电池模块以及包括这种电池模块的电池和机动车
CN103283057A (zh) 汇流条模块、车辆用电源装置以及车辆
DE102013107033A1 (de) Batterieeinheit
JP2010257686A (ja) 蓄電装置の漏液伝達抑制構造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CN104205422B (zh) 电池以及电池包
KR20140044440A (ko) 전지팩
KR20160013759A (ko) 전지 모듈
JP2013168260A (ja) バスバー及び電池接続体
US20100003589A1 (en) Battery holding frame and assembled batt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