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6119B - 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6119B
CN103246119B CN201310174818.0A CN201310174818A CN103246119B CN 103246119 B CN103246119 B CN 103246119B CN 201310174818 A CN201310174818 A CN 201310174818A CN 103246119 B CN103246119 B CN 1032461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ubstrate
film
vacuum chamber
magnetron spu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48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6119A (zh
Inventor
邹友生
张亦弛
邓丽琴
楼冬
汪海鹏
窦康
涂承君
万兰风
殷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1748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61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6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6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6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61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WO3薄膜具有可见光透射率调节范围大、着色效率高、响应时间短、循环稳定性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基于WO3薄膜的电致变色器件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作为节能灵巧窗。本发明涉及WO3光电功能材料,提供了一种薄膜质量好、厚度均匀、变色响应时间短的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WO3为靶材,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透明导电ITO玻璃衬底上制备电致变色WO3薄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容易控制,重复性好,沉积速率稳定,便于大规模生产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WO3电致变色薄膜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效应是指在外加电场或电流的作用下,材料呈现低光通过率的着色态与高光通过率的褪色态的可逆变化现象。20世纪60年代S.K.Ded观察到电致变色现象,并首次采用无定形WO3薄膜制作了电致变色器件。此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MoO3、V2O5、TiO2、NiO等无机电致变色材料以及聚苯胺等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作为电致变色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致变色薄膜具有工作电压低、能耗小、无视觉限制、容易与集成电路匹配、有记忆功能、工作范围宽、节能环保,在显示器件、调光玻璃、信息存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WO3薄膜是发现最早且最典型的电致变色薄膜材料,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主要是电致变色器件、气体传感器、光催化、压电材料等。制备方法及制备工艺对WO3薄膜变色性能有较大影响,不同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薄膜在晶型、结构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蒸发法、溅射法、溶胶凝胶法、脉冲激光沉积法和电沉积法等,其中溅射法因其具有性能稳定、均匀性好、工艺相对简单、适合大面积生产等优势而成为研究热点。
ITO导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的表面镀一层200nm左右氧化铟锡薄膜,氧化铟透过率高,氧化锡导电能力强,故ITO玻璃是一种具有高透过率的导电玻璃。也正因为如此,ITO导电玻璃成为研究电致变色薄膜最理想的衬底材料之一。
中国专利(200910059118.0)公开了一种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三氧化钨电致变色材料及提拉技术制备薄膜的方法。该发明制备过程包括,钨粉与双氧水       冰水浴中反应,反应5-7小时后过滤,向滤液中添加无水乙醇和冰乙酸,搅拌均匀。通过回流装置在50-60℃回流5-6小时,得到均匀透明的WO3溶胶,将清洗过的基片浸渍在WO3溶胶中,以2-3cm/min速度向上提拉基片,多次重复后自然风干,基片经热处理后得到WO3薄膜。
中国专利(200710054545.0)公开了一种取向氧化钨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单晶三氧化钨(WO3)纳米片的乙醇悬浮液为前驱物,利用高径厚比的纳米片趋向平躺于基底的习性,以及溶剂挥发诱发纳米片取向自组装的原理,制得由三氧化钨(WO3)纳米片叠加而成的沿[002]晶向取向的三氧化钨纳米薄膜。
目前国内有关制备WO3薄膜方法的专利,大多使用溶胶凝胶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具有操作简单,仪器设备要求不高等优点,但此方法所制备的薄膜具有均匀性差、薄膜质量不高、附着力不强等缺点,并且其制备参数也不易于控制。而利用脉冲激光沉积等方法制备WO3薄膜,又具有设备过于昂贵,且不便于大面积沉积薄膜等限制。
因此,与通过溶胶凝胶法等方式制备WO3薄膜相比,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WO3薄膜不仅具有性能稳定,均匀性好等优点,而且工艺也相对简单,还可以大面积生产制备,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便利。
虽然目前公开的有关WO3薄膜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较多,但利用射频磁控溅射制备WO3薄膜的专利却鲜有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WO3电致变色薄膜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制备WO3电致变色薄膜方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薄膜技术,以WO3陶瓷为阴极靶材,在ITO玻璃上沉积WO3薄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ITO玻璃衬底进行清洗;
步骤2、将ITO玻璃衬底固定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衬底平台上,将WO3靶材安装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靶位上,调节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对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抽真空;
步骤3、将氩气通入真空室,调节氩气气压,之后打开射频电源开关,靶材起辉后通入氧气,调节氩气与氧气流量,并调节闸板阀,使真空室内气压固定,之后对WO3靶材进行预溅射清洗;
步骤4、加热衬底,使衬底达到所需温度;
步骤5、将衬底平台转至靶材正上方,转动挡板,使靶材与衬底间无遮挡,调节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氩气流量、氧气流量、衬底温度、溅射功率以及溅射时间这些工艺参数,在ITO玻璃上沉积WO3薄膜;
步骤6、沉积结束后,依次关闭射频电源开关、衬底加热开关、分子泵以及机械泵,将挡板和衬底平台复位,待衬底在真空室中冷却到室温,打开真空室取出样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本发明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实现高质量、均匀致密的WO3薄膜沉积;2)本发明在ITO导电玻璃衬底上沉积WO3薄膜时沉积速率稳定、沉积速度快、薄膜生长速度快;3)本发明所制备的WO3薄膜变色响应时间短,且着色均匀;4)本发明工艺和设备简单、易行,使用WO3陶瓷靶材、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5)本发明在ITO玻璃衬底上沉积WO3薄膜,所制备的WO3电致变色薄膜可以用于显示器件,调光玻璃,信息存储等领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在实施例1的实验参数下,在ITO玻璃上沉积制备WO3薄膜的表面SEM图。
图2为在实施例2的实验参数下,在ITO玻璃上沉积制备WO3薄膜的表面SEM图。
图3为在实施例3的实验参数下,在ITO玻璃上沉积制备WO3薄膜的表面SEM图。
图4为在实施例4的实验参数下,在ITO玻璃上沉积制备WO3薄膜的表面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WO3薄膜的方法,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以WO3陶瓷为阴极靶材,在ITO玻璃衬底上沉积WO3薄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ITO玻璃衬底进行清洗;具体为:将衬底依次浸入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每阶段清洗的时间为10-20分钟,之后冷风吹干。
步骤2、将ITO玻璃衬底固定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衬底平台上,将WO3靶材安装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靶位上,调节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对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抽真空;所述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10cm之间,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抽真空后的真空度小于或等于9×10-4Pa。
步骤3、将氩气通入真空室,调节氩气气压,之后打开射频电源开关,靶材起辉后通入氧气,调节氩气与氧气流量,并调节闸板阀,使真空室内气压固定,之后对WO3靶材进行预溅射清洗;
通入氩气后,真空室内气压控制在1-5Pa之间;通入氧气后,真空室气压控制在0.5-2Pa之间,氧气与氩气流量比为1:5至1:15;对WO3靶材进行预溅射清洗的溅射功率为50-150W;靶材预溅射清洗时间为10-20分钟。
步骤4、加热衬底,使衬底达到所需温度;所需温度为25-500℃。
步骤5、将衬底平台转至靶材正上方,转动挡板,使靶材与衬底间无遮挡,调节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氩气流量、氧气流量、衬底温度、溅射功率以及溅射时间这些工艺参数,在ITO玻璃上沉积WO3薄膜;上述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为5-10cm,氧气与氩气流量比为1:5至1:15,溅射气压为0.5-2Pa;ITO衬底温度为25-500℃;溅射功率为50-150W;溅射时间为30-90分钟。
步骤6、沉积结束后,依次关闭射频电源开关、衬底加热开关、分子泵以及机械泵,将挡板和衬底平台复位,待衬底在真空室中冷却到室温,打开真空室取出样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薄膜技术,以WO3陶瓷为阴极靶材,在ITO导电玻璃上沉积WO3薄膜,靶材为直径76.2mm、厚度3mm的圆形WO3陶瓷靶。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1、ITO导电玻璃预处理:将ITO导电玻璃衬底依次浸入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0分钟,之后冷风吹干;
步骤2、将清洗好的ITO玻璃固定在射频磁控溅射衬底平台上,镀有ITO薄膜的一面朝下。将WO3陶瓷靶安装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靶位上。靶基距调整为5cm。在真空室封闭后,打开机械泵,开启旁抽阀,对真空室抽真空。待真空室内压强降至4Pa以下,运行分子泵,并将真空室内气压进一步降至2×10-4Pa;
步骤3、向真空室内通入流量为20sccm的氩气,待氩气气压为1.0Pa时,打开射频电源开关,靶材起辉后,通入流量为2sccm的氧气,并调节氩气流量为10sccm,使真空室内气压稳定在0.5Pa。调节射频功率为50W,在此条件下对靶材预溅射10分钟。
步骤4、打开衬底加热开关,将ITO玻璃衬底加热至200℃。
步骤5、将衬底平台转至靶材正上方,转动挡板,使靶材与衬底正对。调节靶基距为5cm、氩气流量10sccm、氧气流量2sccm、衬底温度200℃、溅射功率50W,沉积时间30分钟,在ITO玻璃上沉积WO3薄膜。
步骤6、沉积结束后,依次关闭射频电源开关、衬底加热开关、分子泵以及机械泵,将挡板和衬底平台复位,待衬底在真空室中冷却至室温,打开真空室腔盖取出薄膜样品。
经实验验证,在ITO玻璃上沉积了非晶WO3薄膜,其表面形貌如图1所示。所制备沉积的非晶WO3薄膜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且变色响应时间快。
实施例2: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薄膜技术,以WO3陶瓷为阴极靶材,在ITO导电玻璃上沉积WO3薄膜,靶材为直径76.2mm、厚度3mm的圆形WO3陶瓷靶。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1、ITO导电玻璃预处理:将ITO导电玻璃衬底依次浸入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20分钟,之后冷风吹干;
步骤2、将清洗好的ITO玻璃固定在射频磁控溅射衬底平台上,镀有ITO薄膜的一面朝下。将WO3陶瓷靶安装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靶位上。靶基距调整为10cm。在真空室封闭后,打开机械泵,开启旁抽阀,对真空室抽真空。待真空室内压强降至4Pa以下,运行分子泵,并将真空室内气压进一步降至4×10-4Pa;
步骤3、向真空室内通入流量为20sccm的氩气,待氩气气压为1.0Pa时,打开射频电源开关,靶材起辉后,通入流量为2sccm的氧气,并调节氩气流量为30sccm,使真空室内气压稳定在1.0Pa。调节射频功率为150W,在此条件下对靶材预溅射20分钟。
步骤4、打开衬底加热开关,将ITO玻璃衬底加热至500℃。
步骤5、将衬底平台转至靶材正上方,转动挡板,使靶材与衬底正对。调节靶基距为10cm、氩气流量30sccm、氧气流量2sccm、衬底温度500℃、溅射功率150W,沉积时间为90分钟,在ITO玻璃上沉积WO3薄膜。
步骤6、沉积结束后,依次关闭射频电源开关、衬底加热开关、分子泵以及机械泵,将挡板和衬底平台复位,待衬底在真空室中冷却至室温,打开真空室腔盖取出薄膜样品。
经实验验证,在ITO玻璃上沉积了多晶WO3薄膜,其表面形貌如图2所示。所制备沉积的多晶WO3薄膜表面平整,结构致密,变色响应时间较快。
实施例3: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薄膜技术,以WO3陶瓷为阴极靶材,在ITO导电玻璃上沉积WO3薄膜,靶材为直径76.2mm、厚度3mm的圆形WO3陶瓷靶。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1、ITO导电玻璃预处理:将ITO导电玻璃衬底依次浸入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5分钟,之后冷风吹干;
步骤2、将清洗好的ITO玻璃固定在射频磁控溅射衬底平台上,镀有ITO薄膜的一面朝下。将WO3陶瓷靶安装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靶位上。靶基距调整为7.5cm。在真空室封闭后,打开机械泵,开启旁抽阀,对真空室抽真空。待真空室内压强降至4Pa以下,运行分子泵,并将真空室内气压进一步降至8×10-4Pa;
步骤3、向真空室内通入流量为20sccm的氩气,待氩气气压为1.0Pa时,打开射频电源开关,靶材起辉后,通入流量为2sccm的氧气,并调节氩气流量为20sccm,使真空室内气压稳定在1.5Pa。调节射频功率为100W,在此条件下对靶材预溅射15分钟。
步骤4、打开衬底加热开关,将ITO玻璃衬底加热至300℃。
步骤5、将衬底平台转至靶材正上方,转动挡板,使靶材与衬底正对。调节靶基距为7.5cm、氩气流量20sccm、氧气流量2sccm、衬底温度300℃、溅射功率100W,沉积时间为60分钟,在ITO玻璃上沉积WO3薄膜。
步骤6、沉积结束后,依次关闭射频电源开关、衬底加热开关、分子泵以及机械泵,将挡板和衬底平台复位,待衬底在真空室中冷却至室温,打开真空室腔盖取出薄膜样品。
经实验验证,在ITO玻璃上沉积了纳米晶WO3薄膜,其表面形貌如图3所示。所制备沉积的纳米晶WO3薄膜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且变色响应时间快。
实施例4: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沉积薄膜技术,以WO3陶瓷为阴极靶材,在ITO导电玻璃上沉积WO3薄膜,靶材为直径76.2mm、厚度3mm的圆形WO3陶瓷靶。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1、ITO导电玻璃预处理:将ITO导电玻璃衬底依次浸入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15分钟,之后冷风吹干;
步骤2、将清洗好的ITO玻璃固定在射频磁控溅射衬底平台上,镀有ITO薄膜的一面朝下。将WO3陶瓷靶安装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靶位上。靶基距调整为7cm。在真空室封闭后,打开机械泵,开启旁抽阀,对真空室抽真空。待真空室内压强降至4Pa以下,运行分子泵,并将真空室内气压进一步降至5×10-4Pa;
步骤3、向真空室内通入流量为20sccm的氩气,待氩气气压为1.5Pa时,打开射频电源开关,靶材起辉后,通入流量为3sccm的氧气,并调节氩气流量为24sccm,使真空室内气压稳定在1Pa。调节射频功率为100W,在此条件下对靶材预溅射15分钟。
步骤4、不开启加热开关,即衬底温度为室温25℃。
步骤5、将衬底平台转至靶材正上方,转动挡板,使靶材与衬底正对。调节靶基距为7cm、氩气流量24sccm、氧气流量3sccm、衬底温度25℃、溅射功率100W,沉积时间60分钟,在ITO玻璃上沉积WO3薄膜。
步骤6、沉积结束后,依次关闭射频电源开关、衬底加热开关、分子泵以及机械泵,将挡板和衬底平台复位,待衬底在真空室中冷却至室温,打开真空室腔盖取出薄膜样品。
经实验验证,在ITO玻璃上沉积了非晶WO3薄膜,其表面形貌如图4所示。所制备沉积的非晶WO3薄膜表面平整,厚度均匀,且变色响应时间快。
由上可知,本发明在ITO导电玻璃衬底上沉积WO3薄膜时沉积速率稳定、沉积速度快、薄膜生长速度快;本发明所制备的WO3薄膜变色响应时间短,且着色均匀。

Claims (1)

1.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以WO3陶瓷为阴极靶材,在ITO衬底上沉积WO3薄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ITO玻璃衬底进行清洗;具体为:将衬底依次浸入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每阶段清洗的时间为10-20分钟,之后冷风吹干;
步骤2、将ITO玻璃衬底固定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衬底平台上,将WO3靶材安装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内的靶位上,调节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对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抽真空;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10cm之间,射频磁控溅射设备真空室抽真空后的真空度小于或等于9×10-4Pa;
步骤3、将氩气通入真空室,调节氩气气压,之后打开射频电源开关,靶材起辉后通入氧气,调节氩气与氧气流量,并调节闸板阀,使真空室内气压固定,之后对WO3靶材进行预溅射清洗;通入氩气后,真空室内气压控制在1-5Pa之间;通入氧气后,真空室气压控制在0.5-2Pa之间,氧气与氩气流量比为1:8至1:15;对WO3靶材进行预溅射清洗的溅射功率为50-100W;靶材预溅射清洗时间为10-20分钟;
步骤4、加热衬底,使衬底达到所需温度;所需温度为25-500℃;
步骤5、将衬底平台转至靶材正上方,转动挡板,使靶材与衬底间无遮挡,调节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氩气流量、氧气流量、衬底温度、溅射功率以及溅射时间这些工艺参数,在ITO玻璃上沉积WO3薄膜;靶材与衬底之间的距离为5-10cm,氧气与氩气流量比为1:8至1:15,溅射气压为0.5-2Pa;ITO衬底温度为25-500℃;溅射功率为50-100W;溅射时间为30-90分钟;
步骤6、沉积结束后,依次关闭射频电源开关、衬底加热开关、分子泵以及机械泵,将挡板和衬底平台复位,待衬底在真空室中冷却到室温,打开真空室取出样品。
CN201310174818.0A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46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4818.0A CN103246119B (zh)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4818.0A CN103246119B (zh)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6119A CN103246119A (zh) 2013-08-14
CN103246119B true CN103246119B (zh) 2015-10-14

Family

ID=48925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481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46119B (zh) 2013-05-10 2013-05-10 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61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9738B (zh) * 2014-01-15 2016-09-21 盐城工学院 Wo3团簇束流沉积系统及利用其制备wo3薄膜的方法
CN106082696A (zh) * 2016-06-20 2016-11-09 厦门博恩思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的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5038A (zh) * 2016-12-27 2017-06-13 深圳市三鑫精美特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电致变色薄膜的中频双靶反应溅射工艺及玻璃
CN109267027B (zh) * 2018-11-27 2019-12-3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岛状纳米颗粒结构的wo3电致变色薄膜制备方法
CN109709737B (zh) * 2019-02-27 2022-04-19 暨南大学 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作方法
CN110642526A (zh) * 2019-09-16 2020-01-0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2987428A (zh) * 2019-12-12 2021-06-18 传奇视界有限公司 电控调色玻璃制备方法
CN110981217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快速响应高循环稳定性的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1061109B (zh) * 2020-01-14 2021-04-13 吉林大学 具有不对称电极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156769B (zh) * 2020-09-16 2023-08-2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Al/WO3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05826B (zh) * 2020-10-27 2023-06-23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CN112626459B (zh) * 2020-12-14 2023-02-17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变色复合膜系中氧化钨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2631A (zh) * 2007-08-10 2009-02-11 北京尚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强光强热辐射的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8258A (zh) * 2008-09-12 2009-02-18 江苏大学 一种负热膨胀材料ZrW2O8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534498A (zh) * 2010-12-23 2012-07-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镓氧化锌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65C (zh) * 2002-11-25 2004-11-17 清华大学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7754185B2 (en) * 2004-06-29 2010-07-13 H.C. Starck Inc. Method of making MoO2 powders, products made from MoO2 powders, deposition of MoO2 thin films, and methods of using such materia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2631A (zh) * 2007-08-10 2009-02-11 北京尚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强光强热辐射的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8258A (zh) * 2008-09-12 2009-02-18 江苏大学 一种负热膨胀材料ZrW2O8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2534498A (zh) * 2010-12-23 2012-07-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镓氧化锌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制备WO3薄膜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邓检;《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20100915;B020-124,正文第15-20页 *
工艺参数对WOx薄膜电致变色特性和结构的影响;黄佳木;《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1031(第10期);38-41页 *
磁控溅射WOx电致变色薄膜的结构;黄佳木;《重庆大学学报》;20040531;第27卷(第5期);81-8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6119A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6119B (zh) 一种wo3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1596496B (zh) 一种可见-红外独立调控电致变色器件
CN103771724B (zh) 全固态薄膜电致变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5339B (zh) 一种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2912308B (zh) 一种低相变温度二氧化钒薄膜制备工艺
WO2018188154A1 (zh) 一种固态全薄膜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09652765B (zh) 一种高性能及高稳定性二氧化钒基热致变色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7027B (zh) 一种具有岛状纳米颗粒结构的wo3电致变色薄膜制备方法
CN107098596A (zh) 一种丝网印刷钼掺杂氧化钨纳米结构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178731A (zh) 一种电致变色wo3薄膜的可控制备方法
CN110642526A (zh) 一种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7326415B (zh) 一种低辐射透明电加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9737B (zh) 一种电致变色薄膜的制作方法
CN106119778A (zh) 室温溅射沉积柔性azo透明导电薄膜的方法
CN111116050A (zh) 一种钨掺杂二氧化钒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604254B (zh) 電致變色裝置之製備方法
CN111427212A (zh) 多层电致变色功能薄膜器件及制备方法
CN107315298B (zh) 一种褐色电致变色电荷存储电极及制备方法
CN110102457A (zh) 一种在低温下制备氧化镍纳米晶电致变色薄膜的方法
CN108441833B (zh) 一种多层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81347B (zh) 一种酸处理的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10627372B (zh) 一种制备钛酸锂电致变色薄膜的方法
CN110441970B (zh) 一种柔性电致变色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2875A (zh) 一种扩散法制备高浓度梯度azo单晶导电薄膜的方法
CN115128877B (zh) 基于氮化锂离子传导层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