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2519B -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2519B
CN103242519B CN201310152884.8A CN201310152884A CN103242519B CN 103242519 B CN103242519 B CN 103242519B CN 201310152884 A CN201310152884 A CN 201310152884A CN 103242519 B CN103242519 B CN 103242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ta
cyclodextrin
polycaprolactone
hyper
micel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28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2519A (zh
Inventor
蔡林涛
邓吉喆
魏伟
吴蕾
刘斌
马轶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1528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2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2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2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2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2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两亲性聚合物包括超支化聚酯H40、聚己内酯及β-环糊精,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β-环糊精包裹部分聚己内酯;其中,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形成疏水链段,β-环糊精包裹部分的聚己内酯形成亲水链段。该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作为纳米载体,高效负载疏水性药物。

Description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医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纳米载体是指可以负载小分子药物、基因和蛋白质等目标物质且具有纳米尺度的系统。纳米载体的种类繁多,其中,聚合物纳米胶束因具有高效稳定负载疏水性药物、容易进行适当的靶向修饰和性能改进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制备聚合物纳米胶束的传统方法一般是先用化学方法合成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两亲性嵌段聚合物在水环境下可自组装形成聚合物纳米胶束,聚合物纳米胶束具有疏水性的内核和亲水性的外壳,疏水性的内核能高效负载疏水性药物。
虽然各国的研究专家越来越多的使用生物相容性良好、可降解的材料来合成两亲性嵌段聚合物,但是传统的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还是存在生物相容性的问题,其形成的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稳定性也不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物相容性较好且较为稳定的两亲性聚合物。
一种两亲性聚合物,包括超支化聚酯H40、聚己内酯及β-环糊精,所述聚己内酯接枝于所述超支化聚酯H40上,所述β-环糊精包裹部分所述聚己内酯;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形成疏水链段,所述β-环糊精包裹部分的所述聚己内酯形成亲水链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β-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
由于超支化聚酯H40具有高度支化的结构特点,而且其表面富集大量的活性末端羟基,因此,可以以超支化聚酯H40为引发剂,在单个超支化聚酯H40表面接枝聚己内酯(PCL),形成具有多臂结构且具有单分散性的H40-PCL,从而疏水性的H40-PCL能实现对疏水性药物的高效负载。而β-环糊精是一种天然的多糖,且具有疏水性空腔,因此β-环糊精可以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包裹到H40-PCL中的聚己内酯链段上,而包裹了β-环糊精的聚己内酯链段会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因此,上述两亲性聚合物能作为纳米载体,高效负载疏水性药物。而且超支化聚酯H40、聚己内酯及β-环糊精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可生物降解性并通过正常的生理途径吸收或排出体外,因此,上述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上述两亲性聚合物能自组装形成聚合物纳米胶束,相比于传统的由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自组装所形成的胶束载体体系,聚合物胶束由于具有高度支化的内核,不会因载体浓度降低而发生胶束解组装现象,极大地提升了胶束载体体系的稳定性。
一种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超支化聚酯H40、己内酯及辛酸亚锡置于经硅烷化处理的真空环境中,于135℃油浴中搅拌反应,分离纯化后得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并将所述中间产物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浓度为1~50mg/mL的中间产物的四氢呋喃溶液,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H40的末端羟基与所述己内酯的摩尔比为1:30~1:100,所述辛酸亚锡的质量为所述己内酯的1‰;
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将所述中间产物的四氢呋喃溶液逐滴加入到浓度为1~100mg/mL的β-环糊精的水溶液中,并于60℃下搅拌,通过分子间的自组装反应得到所述两亲性聚合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纯化的步骤具体为: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溶解于氯仿中,然后迅速加入冷甲醇进行沉淀,过滤,得到固定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两天,得到纯化的所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
上述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超支化聚酯H40作为引发剂,己内酯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具有多臂结构且具有单分散性的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然后β-环糊精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包裹中间产物中的部分聚己内酯链段,从而得到上述两亲性聚合物。上述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此外,上述中间产物的末端的羟基易于进一步修饰抗体、肽、探针等配体,从而使得两亲性聚合物具有多功能性。
一种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包括聚合物纳米胶束和疏水性药物,所述聚合物纳米胶束是由两亲性聚合物形成的具有两层结构的复合体;
所述两亲性聚合物包括超支化聚酯H40、聚己内酯及β-环糊精,所述聚己内酯接枝于所述超支化聚酯H40上,所述β-环糊精包裹部分所述聚己内酯;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形成疏水链段,所述β-环糊精包裹部分的所述聚己内酯形成亲水链段,所述β-环糊精包裹部分的所述聚己内酯形成亲水链段;
所述疏水链段构成所述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内核,用于包载所述疏水性药物,所述亲水链段构成所述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疏水性药物为紫杉醇、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甲氨喋呤和喜树碱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粒径为20~30nm。
一种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超支化聚酯H40、己内酯及辛酸亚锡置于经硅烷化处理的真空环境中,于135℃油浴中搅拌反应,分离纯化后得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H40的末端羟基与己内酯的摩尔比比为1:30~1:100,所述辛酸亚锡的质量为所述己内酯的1‰;
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将含中间产物和疏水性药物的四氢呋喃溶液逐滴加入到浓度为1~100mg/mL的β-环糊精的水溶液中,并于60℃下搅拌,得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其中,所述含中间产物和疏水性药物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的中间产物的浓度为1~50mg/mL,所述中间产物与疏水性药物的质量比为1:20~1:5。
上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中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为疏水链段,构成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内核,能高效包载疏水性药物,实现疏水性药物在体内可控缓慢释放;β-环糊精包裹部分聚己内酯为亲水链段,构成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外壳,可以降低免疫源性并增强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在体内循环的半衰期。而且超支化聚酯H40、聚己内酯及β-环糊精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可生物降解性并通过正常的生理途径吸收或排出体外。此外,聚合物胶束由于具有高度支化的内核,不会因载体浓度降低而发生胶束解组装现象,极大地提升了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而且其还具有单分散性的特点,粒径比较均匀。
且上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含上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剂的剂型为冻干粉针剂或水溶液针剂。
上述制剂无毒无免疫原性,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两亲性聚合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粒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两亲性聚合物包括超支化聚酯H40、聚己内酯及β-环糊精。
其中,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β-环糊精包裹部分聚己内酯;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形成疏水链段,β-环糊精包裹部分的聚己内酯形成亲水链段。两亲性聚合物中接枝有聚己内酯(PCL)的超支化聚酯H40(H40-PCL)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2~1: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亲性聚合物中接枝有聚己内酯的超支化聚酯H40(H40-PCL)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2~1:4。一方面能保证聚己内酯合理的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使得接枝密度相对比较合适,接枝密度太小不利于获得较高的载药量,接枝密度太大不仅浪费原材料还会影响两亲性聚合物的粒径;一方面能保证β-环糊精包裹合适量的聚己内酯,使得上述两亲性聚合物具有相对较充足的亲水链段,同时,也能保证至少部分聚己内酯未被β-环糊精包裹,使得上述两亲性聚合物具有相对较充足的疏水链段,从而确保上述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较高的载药量,高效负载疏水性药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超支化聚酯H40,为商品化的Boltorn H40。超支化聚酯H40具有高度支化的结构特点,生物相容性好,而且其表面富集大量的活性末端羟基,因此,可以通过端基改性的方法,以超支化聚酯H40为引发剂,在单个超支化聚酯H40表面接枝聚己内酯,形成具有多臂结构且具有单分散性的H40-PCL,从而疏水性的H40-PCL能实现对疏水性药物的高效负载。其中,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可生物降解性,因此备受关注,并获得美国FDA的批准。
而β-环糊精是一种天然的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可生物降解性并通过正常的生理途径吸收或排出体外。而且虽然β-环糊精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但是其具有疏水性空腔,因此可以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包裹到疏水性的聚己内酯链段上,而包裹了β-环糊精的聚己内酯链段会由疏水性变为亲水性。在本实施方式中,β-环糊精为羟丙基-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是经β-环糊精改性后得到的,其具有更好的水溶性。羟丙基-β-环糊精包裹聚己内酯链段得到的亲水链段具有更强的亲水性。而且临床试验已证明羟丙基-β-环糊精没有生理毒性,也已经得到美国FDA的批准,可以用做多种药物的佐剂。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β-环糊精还可以是其他种类。
因此,上述两亲性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作为纳米载体,高效负载疏水性药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将超支化聚酯H40、己内酯及辛酸亚锡置于真空环境中,于135℃油浴中搅拌反应,分离纯化后得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其中,超支化聚酯H40的末端羟基与己内酯的摩尔比比为1:30~1:100,辛酸亚锡的质量为己内酯的1‰,真空环境预先经过硅烷化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纯化的步骤具体为: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溶解于氯仿中,然后迅速加入足量的冷甲醇进行沉淀,过滤,得到固定物质;将固体物质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两天,得到纯化的所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
由于玻璃表面存在硅醇基团(Si-OH),可对蛋白质等样品产生吸附,造成样品损失。该类基团可用硅烷化法进行封闭处理,通过硅烷化试剂二甲基二氯硅烷或六甲基二硅胺与载体表面进行反应,以减少其对后续聚合反应的影响。
步骤120,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将中间产物的四氢呋喃溶液逐滴加入到β-环糊精的水溶液中,并于60℃下搅拌,通过分子间的自组装反应得到两亲性聚合物,其中,中间产物的四氢呋喃溶液的浓度为1~50mg/mL,β-环糊精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100mg/mL。
上述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超支化聚酯H40作为引发剂,己内酯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具有多臂结构且具有单分散性的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然后β-环糊精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包裹中间产物中的部分聚己内酯链段,从而得到上述两亲性聚合物。上述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此外,上述中间产物的末端的羟基易于进一步修饰抗体、肽、探针等配体,从而使得两亲性聚合物具有多功能性。
其中,合成具有多臂结构且具有单分散性的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的方法属于开环法,与一步法聚合相比,没有小分子物质生成,容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酯。
如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包括聚合物纳米胶束和疏水性药物,聚合物纳米胶束是由两亲性聚合物形成的具有两层结构的复合体。
两亲性聚合物包括超支化聚酯H40、聚己内酯及β-环糊精,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β-环糊精包裹部分聚己内酯;其中,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形成疏水链段,β-环糊精包裹部分的聚己内酯形成亲水链段。
疏水链段构成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内核,用于包载所述疏水性药物,亲水链段构成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外壳。
在本实施方式中,疏水性药物为紫杉醇、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甲氨喋呤和喜树碱中的至少一种。
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粒径为20~30nm。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按照上方法制备得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
步骤220,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将含中间产物和疏水性药物的四氢呋喃溶液逐滴加入到β-环糊精的水溶液中,并于60℃下搅拌,得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其中,含中间产物和疏水性药物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的中间产物的浓度为1~50mg/mL,中间产物与疏水性药物的质量比为1:20~1:5,β-环糊精的水溶液的浓度为1~100mg/mL。
上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中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为疏水链段,构成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内核,能高效包载疏水性药物,实现疏水性药物在体内可控缓慢释放;β-环糊精包裹部分聚己内酯为亲水链段,构成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外壳,可以降低免疫源性并增强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在体内循环的半衰期。而且超支化聚酯H40、聚己内酯及β-环糊精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可生物降解性并通过正常的生理途径吸收或排出体外。此外,聚合物胶束由于具有高度支化的内核,不会因载体浓度降低而发生胶束解组装现象,极大地提升了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而且其还具有单分散性的特点,粒径比较均匀。单分散聚合物纳米胶束类似于核交联胶束,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稀释、剪切力、pH值的改变等影响,具有理想的稳定性,同时独特的核壳结构可用于负载及释放抗癌药物分子,比较适用于作为分子纳米载体,从而在控制药物传输和释放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且上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此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剂。
制剂可以为冻干粉针剂或水溶液针剂。
上述制剂无毒无免疫原性,应用范围广。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首先制备两种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两种中间产物分别是P1和P2。
(1)制备P1
将200mg Boltorn H40、500mg己内酯和0.5mg辛酸亚锡加入到聚合管中,并于真空状态下密封聚合管,然后将密封好的聚合管置于135℃油浴中搅拌反应8小时。其中,聚合管预先经硅烷化处理,并在聚合管预先放置在一个完全干燥的带有磁性的搅拌棒,使用前,先排除聚合管中的空气,然后再用氮气清扫聚合管三次。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溶解在氯仿中,然后快速加入足量的冷甲醇进行沉淀,过滤,得到固定物质;将固体物质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两天,得到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P1。
(2)制备P2
将200mg Boltorn H40、1000mg己内酯和1mg辛酸亚锡加入到聚合管中,并于真空状态下密封聚合管,然后将密封好的聚合管置于135℃油浴中搅拌反应8小时。其中,聚合管预先经硅烷化处理,并在聚合管预先放置在一个完全干燥的带有磁性的搅拌棒,使用前,先排除聚合管中的空气,然后再用氮气清扫聚合管三次。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溶解在氯仿中,然后快速加入足量的冷甲醇进行沉淀,过滤,得到固定物质;将固体物质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两天,得到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P2。
实施例1
将50mg P2和2.0mg阿霉素溶解于10mL四氢呋喃中,100mg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羟丙基-β-环糊精的水溶液逐滴滴加到P2和阿霉素的四氢呋喃中,并置于60℃恒温油浴中混合反应24小时;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滤,除去大颗粒不溶物;然后将滤液置于纤维素透析袋中,于400mL蒸馏水中透析24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31.25nm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
图3为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粒径图,其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056。
实施例2
将50mg P2和2.0mg阿霉素溶解于10mL四氢呋喃中,200mg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羟丙基-β-环糊精的水溶液逐滴滴加到P2和阿霉素的四氢呋喃中,并置于60℃恒温油浴中混合反应24小时;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滤,除去大颗粒不溶物;然后将滤液置于纤维素透析袋中,于400mL蒸馏水中透析24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31.6nm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
实施例3
将50mg P2和2.0mg紫杉醇溶解于10mL四氢呋喃中,200mg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羟丙基-β-环糊精的水溶液逐滴滴加到P2和紫杉醇的四氢呋喃中,并置于50℃恒温油浴中混合反应24小时;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滤,除去大颗粒不溶物;然后将滤液置于纤维素透析袋中,于400mL蒸馏水中透析24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27.3nm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
实施例4
将50mg P1和3.0mg紫杉醇溶解于10mL四氢呋喃中,100mg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羟丙基-β-环糊精的水溶液逐滴滴加到P1和紫杉醇的四氢呋喃中,并置于60℃恒温油浴中混合反应24小时;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滤,除去大颗粒不溶物;然后将滤液置于纤维素透析袋中,于400mL蒸馏水中透析24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26.8nm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
实施例5
将50mg P1和4.0mg阿霉素溶解于10mL四氢呋喃中,200mg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羟丙基-β-环糊精的水溶液逐滴滴加到P1和阿霉素的四氢呋喃中,并置于60℃恒温油浴中混合反应24小时;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滤,除去大颗粒不溶物;然后将滤液置于纤维素透析袋中,于400mL蒸馏水中透析24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30.6nm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
实施例6
将50mg P1和4.0mg紫杉醇溶解于10mL四氢呋喃中,100mg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于1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将羟丙基-β-环糊精的水溶液逐滴滴加到P1和紫杉醇的四氢呋喃中,并置于50℃恒温油浴中混合反应24小时;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抽滤,除去大颗粒不溶物;然后将滤液置于纤维素透析袋中,于400mL蒸馏水中透析24小时得到平均粒径为27.8nm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两亲性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β-环糊精与羟丙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超支化聚酯H40及聚己内酯,所述聚己内酯接枝于所述超支化聚酯H40上,所述β-环糊精或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包裹部分所述聚己内酯;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或羟丙基-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形成疏水链段,所述β-环糊精或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包裹部分的所述聚己内酯形成亲水链段。
2.一种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超支化聚酯H40、己内酯及辛酸亚锡置于经硅烷化处理的真空环境中,于135℃油浴中搅拌反应,分离纯化后得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并将所述中间产物溶于四氢呋喃中制备浓度为1~50mg/mL的中间产物的四氢呋喃溶液,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H40的末端羟基与所述己内酯的摩尔比为1:30~1:100,所述辛酸亚锡的质量为所述己内酯的1‰;
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将所述中间产物的四氢呋喃溶液逐滴加入到浓度为1~100mg/mL的β-环糊精或羟丙基-β-环糊精的水溶液中,并于60℃下搅拌,通过分子间的自组装反应得到所述两亲性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亲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纯化的步骤具体为: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溶解于氯仿中,然后迅速加入冷甲醇进行沉淀,过滤,得到固定物质;将所述固体物质于真空条件下室温干燥两天,得到纯化的所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
4.一种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纳米胶束和疏水性药物,所述聚合物纳米胶束是由两亲性聚合物形成的具有两层结构的复合体;
所述两亲性聚合物包括β-环糊精与羟丙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超支化聚酯H40及聚己内酯,所述聚己内酯接枝于所述超支化聚酯H40上,所述β-环糊精或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包裹部分所述聚己内酯;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H40及未被β-环糊精或羟丙基-β-环糊精包裹的聚己内酯部分形成疏水链段,所述β-环糊精或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包裹部分的所述聚己内酯形成亲水链段;
所述疏水链段构成所述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内核,用于包载所述疏水性药物,所述亲水链段构成所述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外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药物为紫杉醇、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甲氨喋呤和喜树碱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粒径为20~30nm。
7.一种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超支化聚酯H40、己内酯及辛酸亚锡置于经硅烷化处理的真空环境中,于135℃油浴中搅拌反应,分离纯化后得到聚己内酯接枝于超支化聚酯H40上的中间产物,其中,所述超支化聚酯H40的末端羟基与己内酯的摩尔比为1:30~1:100,所述辛酸亚锡的质量为所述己内酯的1‰;
按照体积比为1:1的比例将含中间产物和疏水性药物的四氢呋喃溶液逐滴加入到浓度为1~100mg/mL的β-环糊精或羟丙基-β-环糊精的水溶液中,并于60℃下搅拌,得到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其中,所述含中间产物和疏水性药物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的中间产物的浓度为1~50mg/mL,所述中间产物与疏水性药物的质量比为1:20~1:5。
8.一种含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药聚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剂型为冻干粉针剂或水溶液针剂。
CN201310152884.8A 2013-04-27 2013-04-27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3242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2884.8A CN103242519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2884.8A CN103242519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2519A CN103242519A (zh) 2013-08-14
CN103242519B true CN103242519B (zh) 2015-04-15

Family

ID=48922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2884.8A Active CN103242519B (zh) 2013-04-27 2013-04-27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25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7144B (zh) * 2016-03-28 2019-01-25 宁波科瑞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溶性氟苯尼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660B (zh) * 2017-01-20 2020-09-29 深圳市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β-环糊精接枝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78532B (zh) * 2018-04-23 2020-12-15 滨州医学院 β环糊精-二棕榈脂质体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CN113717354A (zh) * 2021-08-13 2021-11-30 温州医科大学 一种两亲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616806B (zh) * 2021-08-26 2023-05-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铂-艾考糊精-聚己内酯大分子化合物、纳米载药系统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8406A (zh) * 2011-01-04 2011-05-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聚合物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8406A (zh) * 2011-01-04 2011-05-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聚合物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pramolecular amphiphilic multiarm hyperbranched copolymer: synthesis, self-assembly and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st;Dali Wang et al.;《Polymer Chemistry》;20120828;第4卷;第85-9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2519A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2519B (zh) 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50361B (zh)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乳酸两亲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5928740B2 (ja) 星型ポリマー・ナノシェル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Wang et al. Fabrication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 with well-defined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 as efficient drug carrier for cancer therapy in vitro and in vivo
CN109589418A (zh) 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席夫碱共聚物包覆的介孔二氧化硅载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53378B (zh) 一种光控纳米粒子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549933B (zh) 一种pH响应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198117B (zh) 一种温敏性高分子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51067B (zh) 多功能磁性纳米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239729B (zh) 含超支化聚合物与磷脂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98718B (zh) 纳米羟基磷灰石包覆的中空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259571B (zh) 一种智能温度响应性纳米马达的超组装制备方法
CN108676156B (zh) 一种还原响应型abc型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00830B (zh) 一种pH可解离轻度交联聚合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97829A (zh) 一种改性葡聚糖包覆的核壳型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2162B (zh) 一种提高喜树碱在嵌段共聚物胶束中载药量的方法
CN104436202B (zh) 聚合物纳米颗粒、其制备方法及疫苗组合物、疫苗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69862A (zh) 胆固醇调控包封聚多巴胺的方法
CN103877585B (zh) 壳聚糖衍生物纳米粒子和载药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
CN111603570A (zh) 一种碳点修饰的中空型共聚物纳米粒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递送系统及应用
CN105384942B (zh) 一种可降解的树枝状磷酸酯聚合物
KR101686341B1 (ko) 약물 표적화를 위한 초상자성 산화철 나노입자의 제조방법
CN110627937B (zh) 仿细胞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修饰壳聚糖-金自组装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848967B (zh) 一种以共价键连接多臂聚乙二醇和巯基的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5363212B (zh) 负载类胡萝卜素的海藻酸衍生物胶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