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8231A - 用于原电池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用于原电池的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8231A
CN103238231A CN2011800556820A CN201180055682A CN103238231A CN 103238231 A CN103238231 A CN 103238231A CN 2011800556820 A CN2011800556820 A CN 2011800556820A CN 201180055682 A CN201180055682 A CN 201180055682A CN 103238231 A CN103238231 A CN 103238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film
adhesive
method step
base hous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56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8231B (zh
Inventor
T·韦尔勒
P·奥拉赫
A·彼得里维斯基
C·布贝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238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8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8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1Su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 dissipation or radiation, e.g. fin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1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H01M50/129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of only 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31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gas permeability, size or heat resistance
    • H01M50/133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06Metal deforming with nonmetallic bond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原电池的壳体的方法以及这种壳体和原电池。为了改善壳体的绝缘特性,形成金属基础壳体(1)并且将绝缘薄膜(2、3)至少粘贴到所述基础壳体(1)的外表面(S)上。

Description

用于原电池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原电池的壳体的方法以及这种壳体和原电池。
背景技术
原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根据应用领域集成在软的包装,所谓的软包中,或者集成在硬的壳体,所谓的硬壳中,这些包装尤其是用于原电池的电绝缘。
软的包装可以通过对金属-塑料复合材料进行拉深而制成,该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具有层厚小于50μm的金属层。这种材料例如在文献DE 11 2006 001 372 T5有描述。
但是有些应用领域,比如机动车辆领域,要求具有强度较大的金属壳体壁的硬的壳体。这些壳体不能通过对金属-塑料复合材料进行拉深而制成,因为在金属层的层厚较大的情况下塑料层可能在边缘处被过度拉伸并且可能拉断。
为了实现硬的壳体的电绝缘,通常将所谓的收缩软管套到壳体的侧面上。但是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区域没有被收缩软管覆盖并且必须通过其它附加的工序用电绝缘件覆盖。此外,在施加收缩软管时不可避免在电池中引入一定的热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用于原电池的壳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形成金属基础壳体和
b)将绝缘薄膜粘贴到基础壳体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通过较少数量的工序制造特别是机动车辆用的原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的电绝缘的硬的壳体。此外,粘贴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绝缘薄膜可以固定地且以面的方式连接在壳体上。以这种方式,一方面,与收缩软管技术相比,可有利地改善壳体和电池内部的散热。另一方面,以这种方式,与通过收缩套上的绝缘薄膜相比,可提高耐冲击性和耐刮性。
在方法步骤a)中的基础壳体的形成优选通过成型方法,例如通过拉压成型或者压力成型,特别是通过拉深或者挤压,例如冲挤实现。
基础壳体在方法步骤a)中特别是可以由铝、铝合金、铁或者铁合金(比如优质钢)形成。特别地,在方法步骤a)中可以形成壁厚≥100μm,特别是≥125μm,例如≥150μm或者≥200μm或者≥400μm或者≥650μm,例如≥100μm或者≥125μm或者≥150μm或者≥200μm或者≥400μm或者≥650μm和/或直到≤1.5mm的基础壳体。例如,在方法步骤a)中可以形成例如具有多个,特别是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的棱柱形基础壳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原则上可以将粘合剂和绝缘薄膜相互分开地或者作为层状系统覆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具有由至少一个底层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具有粘合剂层的绝缘薄膜有利地可以在方法步骤b)中通过粘合剂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这简化了所述方法。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底层优选由塑料构成。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底层具有≥10μm,特别是≥12μm,例如≥10μm直到≤70μm,例如≥19μm直到≤25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聚合物构成的底层,该聚合物选自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聚酯、硅树脂、例如为聚丙烯(PP)的聚烯烃、例如为聚氯乙烯(PVC)的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PS)、聚酰亚胺(PI)及其组合。这种聚合物已证明作为底层是特别有利的。特别地,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可以由这种聚合物构成。术语“构成”在这里特别可理解为所述聚合物可以包含例如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所述聚合物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可以是耐热硅树脂薄膜,例如由德国公司Kunze以商标名称HEATPAD
Figure BPA00001718927300031
销售的耐热硅树脂薄膜。
原则上在方法步骤b)中不仅可使用压敏粘合剂(无固化机理的粘合剂)也可以使用化学或者物理固化的粘合剂,例如热熔性粘合剂。优选地,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压敏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这样可以有利地避免进行固化的等待时间和温度影响。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例如可以具有≥10μm,特别是≥20μm,例如≥25μm直至≤35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这种粘合剂已证明是特别有利的。特别地,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可以由这种粘合剂构成。术语“构成”在这里也可以特别地理解为所述粘合剂可以包含例如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
令人惊奇地已表明,具有这种底层的绝缘薄膜已能够提供足够的电绝缘或者说足够高的击穿强度,并且此外在其热传导能力方面仍是起作用的。
但是,壳体的电绝缘特性和热传导能力可以通过两个或更多的底层进一步优化。
例如,为此,在方法步骤b)中可以使用一种绝缘薄膜,该绝缘薄膜具有由至少两个底层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构成、例如由至少两个底层和至少两个粘合剂层构成的,特别是采用交替布置方式的层状系统。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底层和/或粘合剂层在这里可以构造成相同也可以构造成不同。在这里,不仅具有不同的材料成分的底层、粘合剂层、聚合物、添加剂和粘合剂可以被理解为不同,而且具有相同的材料成分但具有不同的特别是按百分比计算的材料成分组合的底层、粘合剂层、聚合物、添加剂和粘合剂也可以被理解为不同。
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可以使用一种绝缘薄膜,该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底层和与第一底层不同的第二底层。在这里,第一底层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并且第二底层可以包括与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在这里特别地,第一底层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一聚合物选自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聚酯、硅树脂、例如为聚丙烯(PP)的聚烯烃、例如为聚氯乙烯(PVC)的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PS)、聚酰亚胺(PI)及其组合。第二底层在这里特别地可以包括与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二聚合物同样选自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聚酯、硅树脂、例如为聚丙烯(PP)的聚烯烃、例如为聚氯乙烯(PVC)的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PS)、聚酰亚胺(PI)及其组合。术语“构成”在这里也特别地可理解为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聚合物可以包含例如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
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第一和第二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聚合物可以包含特别是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例如可以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第一和第二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聚合物的区别可以在于:它们包含添加剂、不包含添加剂或者包含不同的添加剂。
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在方法步骤b)中可以使用一种绝缘薄膜,该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粘合剂层和与第一粘合剂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层。在这里,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并且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粘合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在这里特别地,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一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在这里特别地,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粘合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二粘合剂同样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术语“构成”在这里也特别地可理解为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粘合剂可以包含例如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
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可以包含特别是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例如可以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的区别可以在于:它们包含添加剂、不包含添加剂或者包含不同的添加剂。
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可包括一种具有聚酯底层和由必要时包含用于提高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的硅树脂和/或聚烯烃(例如耐热硅树脂薄膜,例如由德国公司Kunze以商标名称HEATPAD
Figure BPA00001718927300051
销售的耐热硅树脂薄膜)构成的底层的层状系统。此外,该层状系统还包括一个或两个粘合剂层。这些底层和粘合剂层在这里可以交替地设置。例如,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可以具有用于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与由必要时包含用于提高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的硅树脂和/或聚烯烃构成的底层邻接,其中,由必要时包含用于提高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的硅树脂和/或聚烯烃构成的底层通过一个另外的粘合剂层与聚酯底层连接,或者反之。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b)中将绝缘薄膜至少粘贴到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特别地,在方法步骤b)中可以将绝缘薄膜粘贴到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使得绝缘薄膜部分地或者完全地,特别是完全地覆盖这些表面。优选地,在方法步骤b)中将绝缘薄膜粘贴到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使得绝缘薄膜的各个部分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也就是说以正如为了绝缘所需的程度相互重叠。以这种方式,可有利地使空间需求最小化。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平面区域的展开图(在一个平面内),特别是类似于基础壳体的不完整的几何网。特别地,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可以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平面区域及位于其之间的拱形外表面的展开图(在一个平面内)。
此外,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形状还可以包含基础壳体的外顶面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的展开图。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还可以在该部分中设置凹口例如用于原电池的电极。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a)之后并且在方法步骤b)和随后要说明的方法步骤c)之前或期间给基础壳体配备待制造的原电池的电化学部件,必要时用盖板封闭基础壳体,以及紧接着将该部分粘贴到或者更确切地说粘贴覆盖到基础壳体的顶面上。
优选地,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形状被结构化成,使得绝缘薄膜的各部分在粘贴到基础壳体上之后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也就是以正如为了绝缘所需的程度相互重叠。如已说明,这具有使壳体的空间需求最小化的优点。
但是,替代地或者附加地,壳体的电绝缘特性和热传导能力也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优化:在另一方法步骤c)中,将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在方法步骤b)中已粘贴的绝缘薄膜上。
因此,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在方法步骤b)之后还包括至少一个方法步骤c):将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之前、例如在方法步骤b)或者之前的方法步骤c)中已粘贴的绝缘薄膜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具有由至少一个底层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可以有利地在方法步骤c)中通过粘合剂层粘贴到之前已粘贴的绝缘薄膜上,这简化了所述方法。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底层也优选由塑料构成。例如,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底层可以具有≥10μm,特别是≥12μm,例如≥10μm直到≤70μm,例如≥19μm直到≤25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聚合物构成的底层,该聚合物选自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聚酯、硅树脂、例如为聚丙烯(PP)的聚烯烃、例如为聚氯乙烯(PVC)的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PS)、聚酰亚胺(PI)及其组合。这种聚合物已证明作为底层是特别有利的。特别地,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可以由这种聚合物构成。术语“构成”在这里特别地也可理解为所述聚合物可以包含例如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例如,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所述聚合物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例如,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可以是耐热硅树脂薄膜,例如由德国公司Kunze以商标名称HEATPAD
Figure BPA00001718927300071
销售的耐热硅树脂薄膜。
原则上在方法步骤c)中不仅可以使用压敏粘合剂也可以使用化学或者物理固化的粘合剂,例如热熔性粘合剂。优选地,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压敏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这样可以有利地避免进行固化的等待时间和温度影响。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例如可以具有≥10μm,特别是≥20μm,例如≥25μm直至≤35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这种粘合剂已证明是特别有利的。特别地,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可以由这种粘合剂构成。术语“构成”在这里也可以特别地理解为所述粘合剂可以包含例如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例如,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
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特别地可以具有这种底层。例如,可以在方法步骤b)中将具有由底层和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的绝缘薄膜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然后在方法步骤c)中将具有由底层和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的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已粘贴的绝缘薄膜上。在这里,在方法步骤b)和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粘合剂层和底层不仅可以是相同的而且也可以是不同的。同样,在这里,不仅具有不同的材料成分的底层或者粘合剂层可以被理解为不同,而且具有相同的材料成分但具有不同的特别是按百分比计算的材料成分组合的底层或者粘合剂层也可以被理解为不同。例如可以在方法步骤b)中将具有由底层和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粘贴到基础壳体上,其中,该底层由必要时包含用于提高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的硅树脂和/或聚烯烃(例如耐热硅树脂薄膜,例如由德国公司Kunze以商标名称HEATPAD
Figure BPA00001718927300081
销售的耐热硅树脂薄膜)构成,然后在方法步骤c)中将具有由聚酯底层和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的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已粘贴的绝缘薄膜上,或者反之。
也可以在方法步骤c)中使用或者更确切地说粘贴一种绝缘薄膜,该绝缘薄膜具有由至少两个底层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构成、例如由至少两个底层和至少两个粘合剂层构成的特别是采用交替设置方式的层状系统。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底层和/或粘合剂层在这里可以同样不仅可以被构造成相同的而且也可以被构造成不同的。同样,在这里,不仅具有不同的材料成分的底层、粘合剂层、聚合物、添加剂和粘合剂可以被理解为不同,而且具有相同的材料成分但具有不同的特别是按百分比计算的材料成分组合的底层、粘合剂层、聚合物、添加剂和粘合剂也可以被理解为不同。
例如,可以在方法步骤c)中使用一种绝缘薄膜,该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底层和与第一底层不同的第二底层。在这里,第一底层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并且第二底层可以包括与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在这里特别地,第一底层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一聚合物选自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聚酯、硅树脂、例如为聚丙烯(PP)的聚烯烃、例如为聚氯乙烯(PVC)的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PS)、聚酰亚胺(PI)及其组合。第二底层在这里特别地可以包括与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二聚合物同样选自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聚酯、硅树脂、例如为聚丙烯(PP)的聚烯烃、例如为聚氯乙烯(PVC)的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PS)、聚酰亚胺(PI)及其组合。术语“构成”在这里也特别地可理解为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聚合物可以包含例如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
例如,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第一和第二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聚合物可以包含特别是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例如可以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第一和第二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聚合物的区别可以在于:它们包含添加剂、不包含添加剂或者包含不同的添加剂。
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在方法步骤c)中可以使用一种绝缘薄膜,该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粘合剂层和与第一粘合剂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层。在这里,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并且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粘合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在这里特别地,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一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在这里特别地,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粘合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二粘合剂同样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术语“构成”在这里也特别地可理解为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粘合剂可以包含例如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
例如,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可以包含特别是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例如可以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的区别可以在于:它们包含添加剂、不包含添加剂或者包含不同的添加剂。
优选地在方法步骤c)中将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至少粘贴到之前、例如在方法步骤b)或者之前的方法步骤c)中已粘贴的绝缘薄膜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特别地,可以在方法步骤c)中将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之前已粘贴的绝缘薄膜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使得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部分地或者完全地,特别是完全地覆盖这些表面。优选地,在方法步骤c)中将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之前已粘贴的绝缘薄膜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使得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各个部分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也就是说以正如为了绝缘所需的程度相互重叠。以这种方式,优选可有利地使空间需求最小化。
优选地,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粘贴有绝缘薄膜的基础壳体(来自方法步骤b)的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平面区域的展开图(在一个平面内),特别是类似于粘贴有绝缘薄膜的基础壳体的不完整的几何网。特别地,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可以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粘贴有绝缘薄膜的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平面区域及位于其之间的拱形外表面的展开图(在一个平面内)。
此外,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形状可以包含粘贴有绝缘薄膜的基础壳体的外顶面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的展开图。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还可以在该部分中设置凹口例如用于原电池的电极。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a)之后并且在方法步骤b)或者c)之前或期间给基础壳体配备待制造的原电池的电化学部件,必要时用盖板封闭基础壳体,以及紧接着将该部分粘贴到或者更确切地说粘贴覆盖到基础壳体的顶面上。
优选地,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形状被结构化成,使得绝缘薄膜的各部分在粘贴到之前已粘贴的绝缘薄膜上之后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也就是以正如为了绝缘所需的程度相互重叠。如已说明,这具有使壳体的空间需求最小化的优点。
特别地,在方法步骤a)和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可以被结构化成具有不同的形状,这些形状分别符合不同的展开图。以这种方式,必要时在在方法步骤b)中粘贴绝缘薄膜之后可能产生的接合缝隙可以通过粘贴被结构化成具有其他类型展开图的形状的另一个绝缘薄膜进行封闭。这样又可以有利地进一步改善壳体的电绝缘特性。
在方法步骤a)中以及必要时在方法步骤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的结构化例如可以通过冲压实现。
优选地,在方法步骤a)以及必要时在方法步骤c)中在具有多个结构化的、例如冲压的绝缘薄膜的载体薄膜,特别是载体薄膜带上提供绝缘薄膜。特别地,在这里,绝缘薄膜的粘合剂层可以与载体薄膜连接。例如,载体薄膜或者载体薄膜带具有≥20μm,特别是≥40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b)中和/或必要时在方法步骤c)中特别是自动地将绝缘薄膜从载体薄膜、特别是载体薄膜带上取下并且粘贴。以这种方式,可以有利地进一步简化所述方法。在这里,可以在方法步骤b)或者c)之前或者期间将绝缘薄膜从载体薄膜中取下。特别地,可以在方法步骤a)或者c)中在一个工作步骤中,特别是自动地将绝缘薄膜从载体薄膜取下并粘贴。
在方法步骤b)和/或必要时在方法步骤c)期间或者之后,可以特别是以面的方式对绝缘薄膜施加压力或者说特别是以面的方式将绝缘薄膜压紧到基础壳体上。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可以在方法步骤b)和/或必要时在方法步骤c)期间或之后特别是以面的方式对绝缘薄膜进行加热。在这里,在这两种情况下,绝缘薄膜的层厚都可以减小。特别地,粘合剂层的层厚例如最多可以减小原来层厚的25%,例如最多可以减小15%。因此,特别是与通过收缩套上的绝缘薄膜相比,可以有利地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在这里,底层的层厚可以保持不变。
在方法步骤a)和/或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特别是可以具有≥0.10W/(mK),例如0.15W/(mK)的热传导系数,和/或≥2kV的击穿强度。
在方法步骤b)或者c)之前、期间或者之后,可以给基础壳体配备原电池的电化学元件并且必要时将基础壳体用盖板封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用在一种用于制造原电池的方法中。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对此可详细地参见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原电池、电池模块和电池包以及与附图描述相关的说明。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是用于原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壳体,该壳体包括壁厚≥100μm的金属基础壳体和粘贴到基础壳体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上的绝缘薄膜和/或该壳体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成。
金属基础壳体例如可以具有≥125μm,例如≥150μm或者≥200μm或者≥400μm或者≥650μm,例如≥100μm或者≥125μm或者≥150μm或者≥200μm或者≥400μm或者≥650μm和/或直到≤1.5mm的壁厚,和/或通过成型方法,例如通过拉压成型或者压力成型,特别是通过拉深或者挤压,例如冲挤形成。
特别地,基础壳体可以由铝、铝合金、铁或者铁合金,比如优质钢构成。例如,基础壳体可以是例如具有多个,特别是四个侧面和一个底面的棱柱形壳体。此外,基础壳体还可以具有电化学部件和/或盖板。
原则上,绝缘薄膜不仅可以通过压敏粘合剂(无固化机理的粘合剂)也可以通过化学或者物理固化的粘合剂,例如热熔性粘合剂粘贴。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具有由至少一个底层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特别地,在这里绝缘薄膜可以通过粘合剂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底层优选由一种塑料构成。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底层可以具有≥10μm,特别是≥12μm,例如≥10μm直到≤70μm,例如≥19μm直到≤25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聚合物构成的底层,该聚合物选自例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聚酯、硅树脂、例如为聚丙烯(PP)的聚烯烃、例如为聚氯乙烯(PVC)的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PS)、聚酰亚胺(PI)及其组合。特别地,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可由这种聚合物构成。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所述聚合物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可以是耐热硅树脂薄膜,例如由德国公司Kunze以商标名称HEATPAD销售的耐热硅树脂薄膜。
优选地,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压敏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例如可以具有≥10μm,特别是≥20μm,例如≥25μm直至≤35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特别地,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可以由这种粘合剂构成。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
优选地,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具有由至少两个底层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构成、例如由至少两个底层和至少两个粘合剂层构成的、特别是采用交替设置方式的层状系统。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底层和/或粘合剂层在这里可以构造成相同也可以构造成不同。
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底层和与第一底层不同的第二底层。在这里,第一底层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并且第二底层可以包括与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在这里特别地,第一底层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一聚合物选自聚酯、硅树脂、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酰亚胺及其组合。第二底层在这里特别地可以包括与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二聚合物同样选自聚酯、硅树脂、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酰亚胺及其组合。在这里,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第一和第二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聚合物可以包含特别是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例如可以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第一和第二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聚合物的区别可以在于:它们包含添加剂、不包含添加剂或者包含不同的添加剂。
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粘合剂层和与第一粘合剂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层。在这里,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并且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粘合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在这里特别地,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一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在这里特别地,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粘合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二粘合剂同样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在这里,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可以包含特别是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例如可以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的区别可以在于:它们包含添加剂、不包含添加剂或者包含不同的添加剂。
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可以包括一种具有聚酯底层和由必要时包含用于提高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的硅树脂和/或聚烯烃(例如耐热硅树脂薄膜,例如由德国公司Kunze以商标名称HEATPAD
Figure BPA00001718927300161
销售的耐热硅树脂薄膜)构成的底层的层状系统。此外,该层状系统还可包括一个或两个粘合剂层。这些底层和粘合剂层在这里可以交替地设置。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可以具有与基础壳体邻接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与由必要时包含用于提高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的硅树脂和/或聚烯烃构成的底层邻接,其中,由必要时包含用于提高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的硅树脂和/或聚烯烃构成的底层通过一个另外的粘合剂层与聚酯底层连接,或者反之。
优选地,绝缘薄膜至少粘贴到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特别地,绝缘薄膜可以粘贴到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使得绝缘薄膜部分地或者完全地,特别是完全地覆盖这些表面。优选地,绝缘薄膜粘贴到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使得绝缘薄膜的各个部分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也就是说以正如为了绝缘所需的程度相互重叠。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平面区域的展开图(在一个平面内),特别是类似于基础壳体的不完整的几何网。特别地,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可以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平面区域及位于其之间的拱形外表面的展开图(在一个平面内)。
优选地,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形状此外还包含基础壳体的外顶面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的展开图。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还可以在该部分中设置凹口例如用于原电池的电极。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用该绝缘薄膜的该部分粘贴在基础壳体的顶面上。
优选地,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各部分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相互重叠。
因此,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另一个绝缘薄膜,该绝缘薄膜粘贴到已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具有由至少一个底层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可以有利地同样通过粘合剂层粘贴到已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上。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底层也优选由塑料构成。例如,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底层可以具有≥10μm,特别是≥12μm,例如≥10μm直到≤70μm,例如≥19μm直到≤25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聚合物构成的底层,该聚合物选自聚酯、硅树脂、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酰亚胺及其组合。特别地,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由这种聚合物构成。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所述聚合物例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例如,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底层可以是耐热硅树脂薄膜,例如由德国公司Kunze以商标名称HEATPAD
Figure BPA00001718927300171
销售的耐热硅树脂薄膜。
优选地,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压敏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例如可以具有≥10μm,特别是≥20μm,例如≥25μm直至≤35μm的层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特别地,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可以由这种粘合剂构成。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所述至少一个粘合剂层例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
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例如可以具有这种底层。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而且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都可以具有由底层和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在这里,粘合剂层和底层不仅可以是相同的而且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可以包含由底层和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该底层由必要时包含用于提高热传导能力的添加剂的硅树脂和/或聚烯烃(例如耐热硅树脂薄膜,例如由德国公司Kunze以商标名称HEATPAD销售的耐热硅树脂薄膜)构成,该层状系统通过粘合剂层粘贴到基础壳体上,其中,又有具有由聚酯底层和粘合剂层构成的层状系统的另一个绝缘薄膜,特别是通过粘合剂层粘贴到已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特别是其底层上,或者反之。
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也可以具有由至少两个底层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构成、例如由至少两个底层和至少两个粘合剂层构成的、特别是采用交替设置方式的层状系统。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底层和/或粘合剂层在这里同样不仅可以构造成相同而且也可以构造成不同。
例如,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可以包括第一底层和与第一底层不同的第二底层。在这里,第一底层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并且第二底层可以包括与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在这里特别地,第一底层可以包括第一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一聚合物选自聚酯、硅树脂、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酰亚胺及其组合。第二底层在这里特别地可以包括与第一聚合物不同的第二聚合物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二聚合物同样选自聚酯、硅树脂、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酰亚胺及其组合。例如,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第一和第二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聚合物可以包含特别是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例如可以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第一和第二底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聚合物的区别可以在于:它们包含添加剂、不包含添加剂或者包含不同的添加剂。
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粘合剂层和与第一粘合剂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层。在这里,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并且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粘合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在这里特别地,第一粘合剂层可以包括第一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一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在这里特别地,第二粘合剂层可以包括与第一粘合剂不同的第二粘合剂或者由其构成,该第二粘合剂同样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例如,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可以包含特别是用于改善热传导能力的不同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例如可以选自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玻璃纤维,特别是氮化硼、氧化铝、氮化铝、及其混合物。作为对此的替代或者附加,第一和第二粘合剂层或者更确切地说第一和第二粘合剂的区别可以在于:它们包含添加剂、不包含添加剂或者包含不同的添加剂。
优选地,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至少粘贴到已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特别地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已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使得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部分地或者完全地,特别是完全地覆盖这些表面。优选地,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已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使得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各个部分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也就是说以正如为了绝缘所需的程度相互重叠。
优选,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粘贴有绝缘薄膜的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平面区域的展开图(在一个平面内),特别是类似于粘贴有绝缘薄膜的基础壳体的不完整的几何网。特别地,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可以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粘贴有绝缘薄膜的基础壳体的外侧面和外底面的平面区域及位于其之间的拱形外表面的展开图(在一个平面内)。
此外,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形状还可以包含粘贴有绝缘薄膜的基础壳体的外顶面的至少一个局部区域的展开图。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还可以在该部分中设置凹口例如用于原电池的电极。
优选地,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的各部分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相互重叠。
特别地,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和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被结构化成具有不同的形状,这些形状分别符合不同的展开图。
粘贴到基础壳体上的绝缘薄膜和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特别是可以具有≥0.10W/(mK),例如0.15W/(mK)的热传导系数,和/或≥2kV的击穿强度。
关于优点、定义和其它特征,对此可详细地参见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原电池、电池模块和电池包以及与附图描述相关的说明。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题是一种原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和/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成。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特别是锂离子电池模块,该模块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原电池;以及一种电池包,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原电池、电池模块和电池包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对此可详细地参见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壳体以及与附图描述有关的说明。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各主题的其他优点和有利设计方案通过附图示出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说明。在这里要注意的是,附图只具有描述性质并且不能被认为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以很大程度放大的示意横截面;
图2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根据本发明的原电池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横截面;
图3a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根据本发明的原电池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立体图;
图3b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绝缘薄膜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平面图;
图3c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绝缘薄膜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平面图;以及
图4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绝缘薄膜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在该实施方式中的壳体包括金属的基础壳体1和粘贴到基础壳体1上的绝缘薄膜2、3。图1还示出了绝缘薄膜2、3具有由底层3和粘合剂层2构成的层状系统并且通过粘合剂层2粘贴到基础壳体的外侧面S上。
图2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根据本发明的原电池的第一实施方式,该壳体具有棱柱形的基础壳体1、由粘合剂层2和底层3构成的绝缘薄膜2、3以及盖板6。图2图示了在该实施方式中,绝缘薄膜2、3粘贴到基础壳体1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上以及盖板6的外顶面D的局部区域上。图2还示出了在该壳体中设有电化学的、能够通过电极5从壳体外部电接触的部件4。图2还示出了绝缘薄膜2、3在外顶面D的电极5的区域中具有凹口。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原电池的第二实施方式。与图2中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反,在该实施方式中的绝缘薄膜2、3只粘贴到基础壳体1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上。盖板6的外顶面D在该实施方式中是裸露的。图3还示出了位于基础壳体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被覆盖)的平面区域之间的是基础壳体1的拱形外表面A。这些拱形表面例如可以在基础壳体1的拉深或者冲挤中产生。
图3b和3c示出了绝缘薄膜2、3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平面图,在图3a中所示的基础壳体1的拱形外表面A上也可以粘贴所述绝缘薄膜2、3。图3b和3c示出了绝缘薄膜、3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符合基础壳体1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的平面区域及位于其之间的基础壳体1的拱形外表面A在一个平面内的展开图,类似于不完整的几何网。这样结构化的绝缘薄膜可以粘贴到基础壳体1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及位于其之间的外表面A,使得绝缘薄膜2、3完全地覆盖这些表面,其中,绝缘薄膜2、3的各个部分没有相互重叠或者只是稍微,也就是说以正如为了绝缘所需的程度相互重叠。
图4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壳体的绝缘薄膜2、3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平面图,该绝缘薄膜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符合基础壳体1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的平面区域以及基础壳体1的外顶面D的局部区域的展开图。图4示出了在该实施方式中的绝缘薄膜2、3在外顶面D的局部区域的部分中可以具有凹口,例如用于原电池的电极5。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方法步骤a)之后并且在方法步骤b)之前或期间给基础壳体1配备电化学部件4,必要时用盖板6封闭基础壳体1,以及紧接着将该部分粘贴到基础壳体1的顶面D上或者更确切地说粘贴覆盖到基础壳体1的顶面D上。
可以在具有多个这种结构的载体薄膜或者载体薄膜带上提供在图3b、3c和4中所示的结构化的绝缘薄膜并且在方法步骤b)中将绝缘薄膜从载体薄膜或者载体薄膜直接粘贴到基础壳体上。
实施例
变型1:
将具有23μm的聚酯底层和来自PPI公司(爱尔兰)的35μm的聚硅氧烷粘合剂层的绝缘薄膜在50μm的载体薄膜上根据已拉深的铝制基础壳体的形状通过柳叶刀刻出,从载体薄膜上剥离并且围绕壳体装配。然后,以面的方式将绝缘薄膜压紧。紧接着制作显微照片。
聚酯底层保持不变地具有23μm的层厚。相反地,聚硅氧烷粘合剂层的层厚从35μm减小至30μm。剥落试验表明,该胶粘带具有足够的附着力。在处于60℃和90%的空气湿度下的热带潮湿条件下存放一个月之后,获得与初始状态相同的附着效果。对电池的有效散热能力的初步分析计算表明,绝缘薄膜的基于很小层厚的导热能力对电池的总散热能力几乎没有影响。
变型2:
将具有50μm的聚酯底层和来自PPI公司(爱尔兰)的35μm的聚硅氧烷粘合剂层的绝缘薄膜在50μm的载体薄膜上根据已拉深的铝制基础壳体的形状通过柳叶刀刻出,从载体薄膜上剥离并且围绕壳体装配。然后,以面的方式将绝缘薄膜压紧。紧接着制作显微照片。
聚酯底层保持不变地具有50μm的层厚。相反地,聚硅氧烷粘合剂层的层厚从35μm减小至30μm。剥落试验表明,该胶粘带具有足够的附着力。在处于60℃和90%的空气湿度下的热带潮湿条件下存放一个月之后,获得与初始状态相同的附着效果。对电池的有效散热能力的初步分析计算表明,绝缘薄膜的基于很小层厚的导热能力对电池的总散热能力几乎没有影响。

Claims (15)

1.用于制造用于原电池的壳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a)形成金属基础壳体(1)和
b)将绝缘薄膜(2、3)粘贴到所述基础壳体(1)的至少一个外表面(S、B)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方法步骤b)之后还包括至少一个方法步骤:c)将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之前已粘贴的绝缘薄膜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b)或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2、3)具有由至少一个底层(3)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2)构成的层状系统。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b)或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聚合物构成的底层,所述聚合物选自聚酯、硅树脂、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酰亚胺及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b)或c)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2),该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b)中,将所述绝缘薄膜(2、3)至少粘贴到所述基础壳体(1)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上。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b)中所使用的绝缘薄膜(2、3)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所述基础壳体(1)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的平面区域的展开图。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方法步骤b)或c)中,特别是自动地,将所述绝缘薄膜(2、3)从载体薄膜、特别是载体薄膜带中取下并且粘贴。
9.用于原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的壳体,其包括:
-壁厚≥100μm的金属的基础壳体(1)和
-粘贴到所述基础壳体(1)的至少一个外表面(S、B)上的绝缘薄膜(2、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另一个绝缘薄膜,该另一个绝缘薄膜粘贴到已粘贴到所述基础壳体(1)上的绝缘薄膜(2、3)上。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已粘贴到所述基础壳体(1)上的绝缘薄膜(2、3)或者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具有由至少一个底层(3)和至少一个粘合剂层(2)构成的层状系统。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已粘贴到所述基础壳体(1)上的绝缘薄膜(2、3)或者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聚合物构成的底层(3),所述聚合物选自聚酯、硅树脂、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酰亚胺及其组合。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已粘贴到所述基础壳体(1)上的绝缘薄膜(2、3)或者所述另一个绝缘薄膜包括至少一个由粘合剂构成的粘合剂层(2),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硅氧烷基粘合剂、丙烯酸酯基粘合剂、橡胶基粘合剂、聚氨酯基粘合剂、环氧树脂基粘合剂及其组合。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已粘贴到所述基体壳体(1)上的绝缘薄膜(2、3)被结构化成,它的形状至少符合所述基础壳体(1)的外侧面(S)和外底面(B)的平面区域的展开图。
15.原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和/或由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方法制成的壳体。
CN201180055682.0A 2010-09-21 2011-08-19 用于原电池的壳体 Active CN103238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41143.4 2010-09-21
DE201010041143 DE102010041143A1 (de) 2010-09-21 2010-09-21 Gehäuse für galvanisches Element
PCT/EP2011/064255 WO2012038160A1 (de) 2010-09-21 2011-08-19 Gehäuse für galvanisches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8231A true CN103238231A (zh) 2013-08-07
CN103238231B CN103238231B (zh) 2016-08-17

Family

ID=44503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5682.0A Active CN103238231B (zh) 2010-09-21 2011-08-19 用于原电池的壳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93702A1 (zh)
EP (1) EP2619819B1 (zh)
JP (1) JP6068344B2 (zh)
CN (1) CN103238231B (zh)
DE (1) DE102010041143A1 (zh)
WO (1) WO201203816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3503A (zh) * 2014-11-20 2016-06-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用导热膜包裹的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总成
CN106575721A (zh) * 2014-09-03 2017-04-1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6711499A (zh) * 2015-11-18 2017-05-2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11653A1 (de) * 2012-07-04 2014-05-2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nergiespeichermodul aus mehreren prismatischen Speicherzellen
DE102012018046A1 (de) * 2012-09-13 2014-03-13 Daimler Ag Elektrochemische Batterie mit mehreren Einzelzellen
JP6191336B2 (ja) * 2013-08-29 2017-09-0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容器
KR20150031724A (ko) * 2013-09-16 2015-03-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6492400B2 (ja) * 2014-01-31 2019-04-03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489402B2 (ja) 2014-09-10 2019-03-27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2016162734A (ja) * 2015-03-05 2016-09-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被覆材付非水系二次電池、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池スタック
DE102015220595A1 (de) * 2015-10-22 2017-04-27 Robert Bosch Gmbh Batteriezelle mit teilweise flexibel formbarer Wandung
DE202016101365U1 (de) 2016-03-11 2017-06-13 Electro Terminal Gmbh & Co Kg Klemme
JP7133151B2 (ja) * 2016-11-15 2022-09-08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及び蓄電装置
DE102017206989A1 (de) * 2017-04-26 2018-10-3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Zellgehäuses einer elektrochemischen Batteriezelle und elektrochemische Batteriezelle sowie Batteriemodul
KR102328646B1 (ko) * 2017-10-25 2021-11-1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파우치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
JP2020009564A (ja) * 2018-07-04 2020-01-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7105152B2 (ja) * 2018-09-19 2022-07-2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用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US11637050B2 (en) * 2021-03-31 2023-04-25 Qorvo Us, Inc. Package architecture utilizing wafer to wafer bond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139A (zh) * 1995-06-07 1998-10-14 艾弗里·丹尼森公司 供电池应用的单层psa标签
US6084380A (en) * 1998-11-02 2000-07-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nforming intelligent battery label
US20010049052A1 (en) * 2000-04-13 2001-12-06 Fmc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or battery providing increased heat dissipation
CN101740800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2251A (en) * 1984-08-16 1993-11-16 Zweckform Etikettiertechnik Gmbh Multilayer adhesive label
US5747192A (en) * 1995-06-07 1998-05-05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Single ply PSA labels for battery applications
JP3505920B2 (ja) * 1995-09-06 2004-03-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円筒形電池用ラベル巻き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JPH09306441A (ja) * 1996-05-17 1997-11-28 Katayama Tokushu Kogyo Kk 電池缶形成材料および該材料により形成された電池缶
US6258480B1 (en) * 1997-09-08 2001-07-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for
JP2000285873A (ja) * 1999-03-31 2000-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二次電池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JP2002184364A (ja) * 2000-12-19 2002-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角型電池およびその外装方法
US20030049522A1 (en) * 2001-09-12 2003-03-13 Doomernik Marinus A. Battery tester label
JP4219661B2 (ja) * 2002-11-22 2009-0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用封口板
JP2004247159A (ja) * 2003-02-13 2004-09-02 Sanyo Gs Soft Energy Co Ltd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02005011217D1 (de) * 2004-09-22 2009-01-08 Samsung Sdi Co Ltd Kompositmaterialband für sekundäre Lithiumbatterien und sekundäre Lithiumbatterien dieses verwendend
JP5519895B2 (ja) 2005-05-27 2014-06-11 昭和電工パッケ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電池ケース用包材及び電池用ケース
JP5300187B2 (ja) * 2006-09-07 2013-09-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磁気誘導作用で充電されるパック電池
JP4789914B2 (ja) * 2007-12-26 2011-10-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単3形のアルカリ電池
JP2009295381A (ja) * 2008-06-04 2009-12-17 Toshiba Corp 電池セ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JP5207046B2 (ja) * 2008-07-22 2013-06-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139A (zh) * 1995-06-07 1998-10-14 艾弗里·丹尼森公司 供电池应用的单层psa标签
US6084380A (en) * 1998-11-02 2000-07-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nforming intelligent battery label
US20010049052A1 (en) * 2000-04-13 2001-12-06 Fmc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or battery providing increased heat dissipation
CN101740800A (zh) * 2008-11-19 2010-06-16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5721A (zh) * 2014-09-03 2017-04-19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方形二次电池
CN105633503A (zh) * 2014-11-20 2016-06-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用导热膜包裹的蓄电池单元的蓄电池总成
CN106711499A (zh) * 2015-11-18 2017-05-24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电池
CN106711499B (zh) * 2015-11-18 2021-07-09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再充电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68344B2 (ja) 2017-01-25
JP2013541152A (ja) 2013-11-07
DE102010041143A1 (de) 2012-03-22
EP2619819A1 (de) 2013-07-31
EP2619819B1 (de) 2020-02-26
WO2012038160A1 (de) 2012-03-29
CN103238231B (zh) 2016-08-17
US20140193702A1 (en) 2014-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8231A (zh) 用于原电池的壳体
KR100717801B1 (ko) 이차 전지
EP2367218B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6497948B2 (ja) 全固体型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203659972U (zh) 极耳及二次电池
CN209658354U (zh) 散热结构体及具备其的蓄电池
CN1879246A (zh) 电池
CN1771615A (zh) 薄膜覆盖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21411B (zh) 弯曲的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JP5895827B2 (ja) 固体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60093839A1 (en) Pouch-type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048463B2 (en) Pouch-cell battery arrangement and corresponding production method and use
CN105307848A (zh) 用于制造具有电辐射和/或磁辐射屏蔽性的壳体的方法以及具有电辐射和/或磁辐射屏蔽性的壳体
US6346346B1 (en) Flexible battery structure
CN102792482A (zh) 扁平形电池
CN103855405A (zh) 电化学电池
CN208029081U (zh) 一种碳纤维球顶及扬声器
CN105264690A (zh) 带有安全装置的电化学设备及电化学设备用安全装置
CN113330628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01069785Y (zh) 锂电池芯软包装膜
JP2013004563A (ja) 蓄電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CN205609588U (zh) 软包装二次电池
KR101699846B1 (ko) 전극조립체의 외면에 주름 방지용 부재가 부가되어 있는 전지셀
JP7434168B2 (ja) 電池
JP2002279967A (ja) 被覆帯を設けた電池用リード線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包装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