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2835B -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2835B
CN103232835B CN201310177842.XA CN201310177842A CN103232835B CN 103232835 B CN103232835 B CN 103232835B CN 201310177842 A CN201310177842 A CN 201310177842A CN 103232835 B CN103232835 B CN 1032328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fiber
silicon dioxide
dioxide microsphere
silica
obt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778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2835A (zh
Inventor
孙立国
祝君龙
常金辉
汪成
赵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778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28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2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2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2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28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它为解决现有疏水材料应用面较窄,环境适应性较差,稳定性较差,结构容易被破坏的问题。方法:先预处理二氧化硅纤维,然后分别用硅烷偶联剂和盐酸处理,再预处理二氧化硅微球,然后异丙醇处理,再将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纤维放入二氧化硅微球悬浮液中,得到二氧化硅纤维/二氧化硅微球复合材料后加入氟硅烷正己醇溶液,得到二氧化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的超疏水材料,本发明的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其接触角为152°,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且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备超疏水材料。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超疏水材料的发展使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在防污、防水、防雾、防冰冻、自清洁和液体的无损耗传输等一些领域。因此,各种类型的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材料表面的浸润性是由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化学组成共同决定的。通常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粗糙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另一种是在疏水材料表面构建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众所周知,二氧化硅纤维具有以下的特性:耐热性强,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吸湿性小,加工性好且价格便宜。若是能够将二氧化硅纤维做成超疏水材料,赋予普通超疏水材料以二氧化硅纤维的优异特性,将极大的扩大超疏水材料的应用范围。但是超疏水材料要求表面必须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而二氧化硅纤维表面非常光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疏水材料应用面较窄,环境适应性较差,稳定性较差,结构容易被破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先依次用盐酸和去离子水清洗二氧化硅纤维,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二氧化硅纤维,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2~4次,然后干燥;
二、将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浸没在KH-550的甲苯溶液中5h~7h,然后在盐酸中处理0.5h~1.5h,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纤维;其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KH-550的甲苯溶液的体积的比为100mg:(20~100)mL,KH-550的甲苯溶液中KH-550的体积分数为1%,其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盐酸的体积的比为100mg:(20~100)mL,所述的盐酸的摩尔浓度为0.12mol/L,所述的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直径为10μm~70μm;
三、将二氧化硅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在频率为90MHz~110MHz下超声10min~30min,然后在转速为7500rpm~8500rpm下离心15min~20min,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4~6次,然后在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烘干,得到二氧化硅微球;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在超声频率为90MHz~110MHz下分散在异丙醇中,得到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其中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质量与异丙醇的体积的比为(1~5)mg:1mL;其中所述的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260nm~300nm;
五、将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沉浸在步骤四得到的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中7h~9h,常温下晾干即得到复合材料;
六、将氟硅烷加入到正己烷中,再加入醋酸,然后在转速为400rpm~600rpm的室温条件下搅拌9h~11h,最后将步骤五得到的复合材料浸没其中7h~9h,常温下干燥即得到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其中所述的氟硅烷和正己烷的质量比为1:(45~55),所述的醋酸的体积和正己烷的质量的比为1mL:(35~45)g,所述的醋酸的pH值为3。
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均匀,球型较好,通过在二氧化硅纤维表面修饰二氧化硅微球使纤维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其接触角为152°,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且采用的是二氧化硅纤维这种无机材料,所以耐热性强,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吸湿性小,加工性好,扩大了普通超疏水材料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1中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FT-IR谱图;
图3为对实施例1中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FT-IR谱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5为实施例1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6为实施1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材料的接触角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先依次用盐酸和去离子水清洗二氧化硅纤维,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二氧化硅纤维,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2~4次,然后干燥;
二、将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浸没在KH-550的甲苯溶液中5h~7h,然后在盐酸中处理0.5h~1.5h,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纤维;其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KH-550的甲苯溶液的体积的比为100mg:(20~100)mL,KH-550的甲苯溶液中KH-550的体积分数为1%,其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盐酸的体积的比为100mg:(20~100)mL,所述的盐酸的摩尔浓度为0.12mol/L,所述的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直径为10μm~70μm;
三、将二氧化硅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在频率为90MHz~110MHz下超声10min~30min,然后在转速为7500rpm~8500rpm下离心15min~20min,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4~6次,然后在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烘干,得到二氧化硅微球;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在超声频率为90MHz~110MHz下分散在异丙醇中,得到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其中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质量与异丙醇的体积的比为(1~5)mg:1mL;其中所述的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260nm~300nm;
五、将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沉浸在步骤四得到的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中7h~9h,常温下晾干即得到复合材料;
六、将氟硅烷加入到正己烷中,再加入醋酸,然后在转速为400rpm~600rpm的室温条件下搅拌9h~11h,最后将步骤五得到的复合材料浸没其中7h~9h,常温下干燥即得到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其中所述的氟硅烷和正己烷的质量比为1:(45~55),所述的醋酸的体积和正己烷的质量的比为1mL:(35~45)g,所述的醋酸的pH值为3。
经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处理后二氧化硅微球粒径均匀,球型较好,通过在二氧化硅纤维表面修饰二氧化硅微球使纤维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其接触角为152°,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且采用的是二氧化硅纤维这种无机材料,所以耐热性强,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吸湿性小,加工性好,扩大了普通超疏水材料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3次,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浸没在KH-550的甲苯溶液中6h,然后在盐酸中处理1h,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KH-550的甲苯溶液的体积的比为100mg:50mL,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在频率为99MHz下超声20min,然后在转速为8000rpm下离心18min,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5次,然后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烘干,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将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在超声频率为99MHz下分散在异丙醇中,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所述的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与步骤二中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比为2∶1,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质量与异丙醇的体积的比为4mg∶1mL,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将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沉浸在步骤四得到的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中8h,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中在转速为500rpm的室温条件下搅拌10h,最后将步骤五得到的复合材料浸没其中8h,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中所述的氟硅烷和正己烷的质量比为1∶50,所述的醋酸的体积和正己烷的质量的比为1mL∶40g,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取200mg二氧化硅纤维,先用100mL盐酸清洗,然后用200mL去离子水清洗,再用100mL无水乙醇清洗,最后再用200mL去离子水清洗,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3次,然后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干燥;
二、取100mg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浸没在40mL的KH-550的甲苯溶液中6h,然后在50mL的盐酸中处理1h,得到二氧化硅纤维;其中KH-550的甲苯溶液中KH-550的体积分数为1%,其中所述的盐酸的摩尔浓度为0.12mol/L,所述的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直径为34μm;
三、将300mg二氧化硅微球置于4mL去离子水中,在频率为99MHz下超声20min,然后在转速为8000rpm下离心20min,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5次,然后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烘干,得到二氧化硅微球;
四、取200mg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在超声频率为99MHz下分散在50mL异丙醇中,得到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其中所述的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直径为280nm;
五、将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沉浸在步骤四得到的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中8h,得到复合材料;
六、将0.4g氟硅烷加入到20g正己烷中,再加入0.5mL醋酸,然后在转速为500rpm的室温条件下搅拌10h,最后将步骤五得到的复合材料浸没其中8h,得到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其中所述的醋酸是用去离子水稀释到的pH值为3的醋酸。
试验一、对实施例1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进行性能检测,检测试验如下:
采用日立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施例1中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得到如图1所示的扫描电镜照片,由图1可知二氧化硅纤维的直径为34μm,其表面比较光滑。
采用美国PE公司型号为SPECTRUM ONE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实施例1中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得到如图2所示的FT-IR谱图,对实施例1中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得到如图3所示的FT-IR谱图,由图2和图3对比分析可知,3423.30cm-1处的峰为Si-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经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后的此峰明显减弱,说明大部分二氧化硅纤维和硅烷偶联剂发生缩合反应,且图3中的二氧化硅纤维在2924.47cm-1处出现了新峰,这是硅烷偶联剂带来的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峰,由图2和图3可知,二氧化硅纤维已经成功的修饰上了硅烷偶联剂。
采用日立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施例1中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得到如图4所示的扫描电镜照片,由图4可知二氧化硅微球的直径为280nm,其粒径均匀,球型较好。
采用日立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施例1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得到如图5所示的扫描电镜照片,由图5可以看出二氧化硅纤维表面长上了二氧化硅微球,使纤维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
采用德国Dataphysics公司型号为OCA20的接触角仪对实施例1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材料的表面进行接触角检测,得到如图6所示的接触角照片,由图6可以看出接触角为152°,说明制得的复合材料为超疏水材料。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先依次用盐酸和去离子水清洗二氧化硅纤维,再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二氧化硅纤维,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2~4次,然后干燥;
二、将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浸没在KH-550的甲苯溶液中5h~7h,然后在盐酸中处理0.5h~1.5h,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干燥,得到二氧化硅纤维;其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KH-550的甲苯溶液的体积的比为100mg:(20~100)mL,KH-550的甲苯溶液中KH-550的体积分数为1%,其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盐酸的体积的比为100mg:(20~100)mL,所述的盐酸的摩尔浓度为0.12mol/L,所述的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直径为10μm~70μm;
三、将二氧化硅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在频率为90MHz~110MHz下超声10min~30min,然后在转速为7500rpm~8500rpm下离心15min~20min,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4~6次,然后在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烘干,得到二氧化硅微球;
四、将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在超声频率为90MHz~110MHz下分散在异丙醇中,得到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其中所述的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与步骤二中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比为(1.5~2.5):1;其中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质量与异丙醇的体积的比为(1~5)mg:1mL;其中所述的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粒径为260nm~300nm;
五、将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沉浸在步骤四得到的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中7h~9h,常温下晾干即得到复合材料;
六、将氟硅烷加入到正己烷中,再加入醋酸,然后在转速为400rpm~600rpm的室温条件下搅拌9h~11h,最后将步骤五得到的复合材料浸没其中7h~9h,常温下干燥即得到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其中所述的氟硅烷和正己烷的质量比为1∶(45~55),所述的醋酸的体积和正己烷的质量的比为1mL∶(35~45)g,所述的醋酸的pH值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3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浸没在KH-550的甲苯溶液中6h,然后在盐酸中处理1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KH-550的甲苯溶液的体积的比为100mg∶50mL,步骤一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与盐酸的体积的比为100mg∶50m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频率为99MHz下超声20min,然后在转速为8000rpm下离心18min,重复本步骤中的操作5次,然后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烘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在超声频率为99MHz下分散在异丙醇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步骤三得到的二氧化硅微球与步骤二中步骤一后的二氧化硅纤维的质量比为2∶1,所述的二氧化硅微球的质量与异丙醇的体积的比为4mg∶1m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将步骤二得到的二氧化硅纤维沉浸在步骤四得到的二氧化硅/异丙醇悬浮液中8h。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在转速为500rpm的室温条件下搅拌10h,最后将步骤五得到的复合材料浸没其中8h。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的氟硅烷和正己烷的质量比为1∶50,所述的醋酸的体积和正己烷的质量的比为1mL∶40g。
CN201310177842.XA 2013-05-14 2013-05-14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28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7842.XA CN103232835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77842.XA CN103232835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2835A CN103232835A (zh) 2013-08-07
CN103232835B true CN103232835B (zh) 2014-07-23

Family

ID=4888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7784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32835B (zh) 2013-05-14 2013-05-14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28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4440A (zh) * 2018-07-11 2018-11-09 佛山市陵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有机硅污损脱除型防污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45736B (zh) * 2021-01-13 2022-06-10 青岛方圆成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30724A (zh) * 2021-01-15 2021-05-25 深圳市宝金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39531A (zh) * 2021-01-23 2021-06-11 广州市鸿磊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抗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8976A (ja) * 1982-11-12 1984-05-23 大和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セルロ−ズフアイバ−の撥水加工方法
JPH0633317A (ja) * 1992-07-09 1994-02-08 Toray Ind Inc 耐久発水性に優れた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56944C (zh) * 2006-10-16 2009-11-0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纳米二氧化硅微粒增强的超疏水聚苯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03535A (ko) * 2008-08-11 2011-01-12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초소수성 분체, 초소수성 표면을 갖는 구조체 및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CN102453465B (zh) * 2010-10-27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粘附型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8122B (zh) * 2012-09-18 2014-06-11 黑龙江大学 一种超疏水二氧化硅纤维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2835A (zh) 201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2835B (zh) 一种二氧化硅纤维与二氧化硅微球复合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789124B (zh) 一种制备稳定超双疏表面的方法
CN101948574B (zh) 含疏水纳米二氧化硅微粒的疏水性壳聚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133469A1 (zh) 一种耐久性的亲水-超疏水双极自洁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5295B (zh) 一种聚合物表面改性空心玻璃微珠的方法
CN105419627A (zh) 一种超疏油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7929B (zh) 一种疏水亲油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19485B (zh) 一种耐摩擦的防覆冰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938432A (zh) 具有微纳结构的超疏水纤维素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76255B (zh) 一种聚偏氟乙烯-二氧化钛杂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32581B (zh) 一种仿树莓状超疏水亲油棉纤维油水吸附/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35651B (zh) 一种制备强亲水性pet膜的方法
CN106422423A (zh) 一种超疏水金属丝网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7265B (zh) 一种基于自组装遮光剂纤维的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法
CN109536006B (zh) 一种聚砜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07287903B (zh) 一种耐沸水的可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织物的制备方法
CN103724558A (zh) 一种草莓型结构的无机/有机含氟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945569A (zh) 超疏水涂层用两亲性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超疏水涂层
CN108837714A (zh) 一种聚多巴胺/二氧化锰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3406A (zh) 一种超疏水性SiO2气凝胶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09815A (zh) 一种水分散性超双疏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964395A (zh) 一种高耐久超疏水超疏油透明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7677B (zh) 一种高疏水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7519772B (zh) 一种高渗透超滤复合陶瓷涂层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579A (zh) 一种含氟微孔膜表面亲水改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