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9377A - 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9377A
CN103229377A CN2011800565904A CN201180056590A CN103229377A CN 103229377 A CN103229377 A CN 103229377A CN 2011800565904 A CN2011800565904 A CN 2011800565904A CN 201180056590 A CN201180056590 A CN 201180056590A CN 103229377 A CN103229377 A CN 103229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flat wire
flat
rotor
separate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65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9377B (zh
Inventor
滨田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29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9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3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34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 B65H75/38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involving the use of a core or former internal to, and supporting, a stored package of material
    • B65H75/44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48Automatic re-stor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01R35/025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having a flexible conductor wound around a rotation axi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00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 H02G11/0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between relatively-movable parts using take-up reel or drum

Landscapes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扁平线束卷绕装置,当对应于多回路系统使用多个扁平线束时,该扁平线束卷绕装置能够防止由于在内侧弯曲扁平线束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之间的间隙引起的弯曲。[解决问题的方案]一种扁平线束卷绕装置(1),包括:壳体(2);转子(3),该转子(3)可旋转地布置于壳体(2)中;壳体(2)的轴(7),该轴(7)插入转子(3)的中心的孔(22)中;多个线束分离辊(4),该多个线束分离辊(4)可旋转地布置在转子(3)中;以及多个扁平线束(8),每个该扁平线束(8)的末端都固定于轴(7),所述扁平线束(8)沿着各个线束分离辊(4)独立地弯曲,并且从允许卷绕的壳体(2)的开口(9)引出。线束支撑辊(5)可旋转地布置在转子(3)上线束分离辊(4)之间的空间中。弯曲状线束引导肋(6)在每个线束分离辊(4)的径向上靠近外侧布置在转子(3)上。

Description

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平线束卷绕装置,在对应于多回路系统的同时,该扁平线束卷绕装置用于卷起或抽出多个扁平线束。
背景技术
图4示出现有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的实施例。
该扁平线束卷绕装置51在圆环状壳体52中具有盘状转子53。转子53设置有反转辊54,该反转辊54具有大直径;以及多个每个都具有小直径的引导辊55,所述反转辊54和多个引导辊55二者可旋转地并枢轴地支撑。固定于壳体52的中心的圆形壁56的带有夹子57的扁平线束(扁平电缆)58经由圆形壁56的圆周沿着反转辊54向后折叠,沿着引导辊55弯曲,并且从壳体52的引导路径59自由地引出。利用中心卷簧60在线束卷绕方向上使转子53偏置。
卷簧60的一端固定于转子53的中心的空心轴61,并且卷簧60的另一端固定于壳体52的中心的狭缝62。壳体52由下壳体和上壳体组成。扁平线束58的固定侧58a经由夹子57从另一引导路径引出。扁平线束58的固定侧58a布线于固定体(未示出),并且扁平线束58的可移动侧布线于可移动体(未示出)。两个扁平线束58在厚度方向上层叠。扁平线束58的数量是可选的。
从图4所示的扁平线束58的卷绕情况,当扁平线束58的可移动侧58b逆着卷簧60的偏置抽出时,转子53在顺时针方向上与辊55一起旋转,并且反转辊54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从而,释放圆形壁56的外周周围的扁平线束部,并且反转辊54在顺时针方向上靠近夹子57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JP,A,2004-328985(图1)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51中,因为多个扁平线束58在层叠的同时沿着反转辊54弯曲,所以在内侧弯曲扁平线束581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582之间产生间隙。由于该间隙,内侧弯曲扁平线束581受到松弛,并且变弯曲。当内侧弯曲扁平线束581弯曲时,扁平线束58被弯曲部分卡住,并且扁平线束58不能平顺地卷起或抽出。此外,存在弯曲部分可能损坏的担心。
因此,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平线束卷绕装置,当对应于多回路系统使用多个扁平线束时,该扁平线束卷绕装置能够防止由于内侧弯曲扁平线束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之间的缝隙引起的弯曲。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第(1)方面中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扁平线束卷绕装置,包括:
壳体;
转子,该转子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壳体的轴,该轴插入到所述转子的中心的孔中;
多个线束分离辊,该多个线束分离辊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转子中;以及
多个扁平线束,每个该多个扁平线束的一端都固定于所述轴,所述扁平线束沿着各个线束分离辊独立地弯曲,并且从所述壳体的开口引出,从而有效地卷绕。
根据上述构造,将每个扁平线束都经由每个线束分离辊从中心轴引导至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当抽出所述扁平线束时,所述转子在线束抽出方向上围绕所述轴旋转,并且每个扁平线束都从所述轴释放,并且沿着每个线束分离辊独立地抽出。当卷绕所述扁平线束时,所述转子由于每个扁平线束的回复力、弹簧部件的偏置力、或人工操作而在线束卷绕方向上旋转,并且将每个扁平线束都沿着每个线束分离辊独立地拉回,并且围绕所述轴卷绕。从而,当抽出或卷绕所述扁平线束时,每个扁平线束都以弯曲状独立地邻接在每个线束分离辊的外周上,从而消除了在内侧弯曲扁平线束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之间的间隙,并且防止由于所述缝隙而引起的所述扁平线束的弯曲。
根据第(2)方面中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在第(1)方面中所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其中,线束支撑辊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线束分离辊之间的空间中的所述转子上。
根据上述构造,从所述轴沿着所述线束分离辊布置的所述扁平线束经由所述线束支撑辊引导至所述开口。从而,在所述线束分离辊之间的空间中,稳定地支撑所述扁平线束而不松弛。此外,防止邻接在一个线束分离辊上的所述扁平线束邻接在临近的线束分离辊上,并且防止在临近的线束分离辊中的内侧弯曲扁平线束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之间产生间隙。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线束支撑辊在所述转子的径向上比所述线束分离辊布置在更外侧。
根据在第(3)方面中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在第(1)或第(2)方面中所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其中,弯曲状的线束引导肋布置在所述转子上,该线束引导肋靠近每个线束分离辊的径向上的外侧。
根据上述构造,在滑动地邻接在布置于所述临近的线束分离辊的外侧的所述线束引导肋上的同时,将沿着一个线束分离辊布线的所述扁平线束引出到所述开口。从而,防止邻接在一个线束分离辊上的所述扁平线束邻接在临近的线束分离辊上,并且防止在邻接的线束分离辊中的内侧弯曲扁平线束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之间产生间隙。
根据在第(4)方面中的本发明,提供了如在第(1)至第(3)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其中,所述线束分离辊相等间隔地布置。
根据上述构造,当抽出时,沿着每个线束分离辊从所述中心轴引导至所述开口的每个扁平线束都在抽出方向上向相等间隔(相等角度)地布置的每个线束分离辊相同地增加力,并且在卷绕时,每个线束分离辊在卷绕方向上相同地增加力。因此,所述转子平顺地旋转,并且利用小力平顺地完成所述扁平线束的抽出或卷绕。
根据在第(5)方面中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在在第(1)至第(4)方面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其中,所述转子包括:基板,该基板具有所述孔;以及外周壁,并且
其中,用于在扁平线束卷绕方向上偏置所述转子的弹簧部件布置在所述外周壁的内侧空间中。
根据上述构造,通过有效地使用所述转子的内侧空间,紧凑地并且以节省空间的方式收纳所述弹簧部件,并且所述壳体,即,所述扁平线束卷绕装置在高度方向上紧凑。
发明效果
根据在第(1)方面中的本发明,当对应于多回路系统使用多个扁平线束时,通过将各个扁平线束独立地布置于各个线束分离辊,防止了在线束分离辊处在内侧弯曲扁平线束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之间的间隙。因此,防止了由于间隙而引起的弯曲,提高了抽出和卷绕扁平线束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并且扁平线束的耐久度。此外,因为没有弯曲,所以能够减小所述轴和所述线束分离辊之间的空隙,从而所述壳体,即,所述扁平线束卷绕装置在径向上紧凑。
根据在第(2)方面中的本发明,能够通过所述线束分离辊之间的所述线束支撑辊稳定地支撑并引导所述扁平线束。
根据在第(3)方面中的本发明,能够沿着所述线束引导肋稳定地引导沿着所述一个线束分离辊布线的所述扁平线束,而不松弛并且不邻接在临近的线束分离辊上。此外,防止了内侧弯曲扁平线束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之间的由于邻接在临近的线束分离辊上而引起的间隙。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权利要求1的效果。
根据在第(4)方面中的本发明,通过相等间隔(相等角度)地布置的线束分离辊,能够平顺地并且确实地利用相等的力抽出或卷绕所述扁平线束。
根据在第(5)方面中的本发明,通过将所述弹簧部件收纳在所述转子的内侧空间中,所述壳体,即,所述扁平线束卷绕装置在高度方向上紧凑。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2]示出图1的“A”部分(主部)的放大平面图。
[图3]示出扁平线束卷绕装置的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示出现有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图。
参考标记列表
1  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2  壳体
3  转子
4  线束分离辊
5  线束支撑辊
6  线束引导肋
7  轴
8  扁平线束
9  开口
11 螺旋弹簧(弹簧部件)
12 基板
20 外周壁
22 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扁平线束卷绕装置1在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2中设置有可旋转的圆形转子3。转子3交替地包括:多个(在该实施例中是三个)线束分离辊4(41至43);以及多个(在该实施例中是三个)线束支撑辊5(51至53)。如图1和图2所示,转子3还包括:弯曲的线束引导肋(61至63),每个该线束引导肋都在径向上布置在线束分离辊4的外侧处。三个扁平线束8(81至83)的每一个一端都固定于位于壳体2的大致中心的轴7。在扁平线束8沿着线束分离辊4独立地折叠、沿着线束支撑辊5和线束引导肋6在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并且在厚度方向上层叠在一起的状态下,将扁平线束8从壳体2的开口9引出。
如图3所示,扁平线束卷绕装置1包括:扁平壳体2;螺旋弹簧(弹簧部件)11,该螺旋弹簧11收纳在壳体2的凹部10中;转子3;线束分离辊4和线束支撑辊5,该线束分离辊4和线束支撑辊5可旋转地装接于从壳体3的圆形电路基底12凸出的轴13;盖14,该盖14覆盖壳体2的凹部10;以及多个扁平线束8(图1)。
壳体2形成为大致矩形,并且具有作为周壁15的一部分的弯曲部15a。圆形凹部10布置于周壁15的内侧。底壁16、下圆形内壁10a、以及上大致圆形内周壁10b围绕该凹部10。上内周壁10b经由阶壁10c与下内周壁10a接续。用于将线束引出的开口9在上内周壁10b的切线方向上形成在周壁15的一部分上。圆柱轴7一体地固定于底壁16的中心,并且垂直地延伸与凹部10的上开口10d的大致相同高度。轴7具有比转子3的线束分离辊4和线束支撑辊5更大的直径。
布置在用于将线束引出的开口9的内侧的一个侧壁9a经由弯曲壁17与内周壁10b接续。用于插入并固定螺旋弹簧11的折叠成直角的内端11a的切口18从上端到底端垂直地设置在轴7的中心上。
为了固定三个扁平线束8(图1)的内端,优选地,使用轴7的切口18,当三个扁平线束8的内端层叠在一起时,其在直角方向上折叠成L形,并且插入并固定于切口18。同时,作为扁平线束8的固定部的上升折叠部(未示出)经由盖14的圆孔19从切口18的上端引出。扁平线束8的内端单独地插入并且固定于轴7的三个均分的切口(未示出固定部)也是可以的。
在任何情况下,扁平线束8的固定侧的末端都沿着轴7引出,并且连接于电源等的电路。扁平线束8的可移动侧的末端从壳体2的开口9引出,并且连接于负载侧的电路。
螺旋弹簧11收纳在被壳体2的下内周壁10a围绕的浅凹部10中。通过由转子3的水平基板12以及从基板12的外周向下延伸的环形外周壁20所组成的空心转子主体3'覆盖螺旋弹簧11。从而,螺旋弹簧11以节省空间的方式紧凑地收纳在转子主体3'的外周壁20的内侧空间29中,并且转子主体3'的外周壁20沿着壳体2的下内周壁10a可旋转地布置。
螺旋弹簧11的折叠外端11b通过钩等而固定于转子主体3'的外周壁20的内端。转子3的线束分离辊4、线束支撑辊5,以及引导肋6收纳在由壳体2中的上内周壁10b围绕的深凹部10中。例如,线束引导部件(未示出)等装接到邻接于壳体2的开口9的外凹槽21。
螺旋弹簧11通过将带状金属(弹簧钢)卷绕成螺旋状而制成,并且具有即使将其直线地延伸也能恢复圆形的特性。在该实施例中,在自由情况下,外弹簧部11c紧紧地卷绕,并且内弹簧部11d松散地卷绕。螺旋弹簧11的宽度是如此小以与对应于壳体2中的扁平凹部10。在图1中,螺旋弹簧11在扁平线束8的卷绕方向(逆时针方向)上偏置转子3。
转子3在水平基板12的中心处设置有用于插入壳体2的轴7的圆孔22,以及如图1所示、布置在辊4、5之间的多个(总共三个)小直径的孔23。在孔23下面的螺旋弹簧11和螺旋弹簧11的卷绕情况能够通过孔23看到。在中心孔22和外周壁20的大致中间,多个(在该实施例中是六个)轴13在底板12的上壁上相等间隔或大致相等间隔地垂直延伸。
优选地,轴13与基板12通过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模制。每个轴13的尺寸和形状都相同。优选地,辊4、5形成为圆筒状,并且由具有良好滑动性的合成树脂制成。每个辊4、5都包括:孔4a、5a,该孔4a、5a用于插入轴13;孔4a、5a的内周壁;以及与内周壁同轴的外周壁4b、5b。每个辊4、5的尺寸和形状都相同。
每个都具有弧形横截面的引导肋6在径向上在外侧靠近六个垂直轴13之中间隔的三个轴13,并且从基板12垂直地延伸。如图1所示,在从连接中心轴7的中心和外轴13的中心的垂直线(未示出)至沿着每个线束分离辊4的外周在逆时针方向上移动大致1/4圆的位置的范围内,每个引导肋6都从以弧形定位。
如图2所示,每个引导肋6都是具有弧形内周壁6a和弧形外周壁6b的弯曲板或曲壁,并且与转子3的基板12一体地模制。引导肋6的内周壁6a沿着(靠近)线束分离辊4的外周壁4b定位。扁平线束8几乎180度折叠并且沿着线束分离辊4的外周壁4b反转。在扁平线束8的外周壁与引导肋6的内周壁6a之间形成小间隙24。另一外扁平线束8沿着引导肋6的外周壁6b平顺地滑动。
图3所示的薄盖14是壳体2的一部分,并且优选地由金属板制成。盖14包括:圆孔19,该圆孔19用于露出中心轴7的上端;小孔26,该小孔26用于拧入设置在壳体2的周壁15的上壁上的螺纹孔;以及凸缘27,该凸缘27用于定位盖14。
图1所示的每个扁平线束8都是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的现有的扁平线束,其中,多个导电部分(未示出)诸如导线或导电箔以三明治形状保持在绝缘树脂膜之间。扁平线束8对于扁平布线线束来说短,并且也称为扁平电缆。
如图1所示,三个线束分离辊4以120度相等间隔地布置。如图1所示,扁平线束8以转子3的大致1/4圆卷绕。如图1所示,第一扁平线束81在切线方向上从中心轴7短地钩(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a指示)在下侧的第一线束分离辊41上,几乎180度反转(反转部通过参考标记8b指示),在顺时针方向上钩在邻接的第一线束支撑辊51上(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c指示),通过第一线束支撑51的外周壁以大致U形直接地支撑,并且朝着用于引出的开口9布线(布线部通过参考标记8d指示)。事实上,布线部8d沿着开口的内侧处的曲壁17引出(为了方便起见,布线部8d定位在图1的开口9中的路径9b的中心)。
如图1所示,第二扁平线束82在切线方向上从中心轴7短地钩在右上第二线束分离辊42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a指示),几乎180度反转(该反转部通过参考标记8b指示),在顺时针方向上钩在邻接的第二线束支撑辊52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c指示),,通过第二线束支撑辊52的外周壁以大致U形直接地支撑,在顺时针方向上从第二线束支撑辊52钩在布置于邻接的线束支撑辊41的外侧处的第一引导肋61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e指示),从第一引导肋61钩在第一线束支撑辊51上,并且在与第一扁平线束81的弯曲的外周壁重叠的同时,朝着开口9布线(该布线部通过参考标记8d指示)。
如图1所示,第三扁平线束83在切线方向上从中心轴7短地钩在左上第三线束分离辊43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a指示),几乎180度反转(该反转部通过参考标记8b指示),在顺时针方向上钩在邻接的第三线束支撑辊53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c指示),通过第三线束支撑辊53的外周壁以大致U形直接地支撑,在顺时针方向上从第三线束支撑辊53钩在布置于邻接的线束分离辊42的外侧处的第二引导肋62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g指示),从第二引导肋62钩在第二线束支撑辊52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h指示),在与第二扁平线束82的弯曲的外侧壁重叠的同时,在顺时针方向上钩在布置于邻接的第一线束分离辊41的外侧处的第一引导肋61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e指示),与两个扁平线束81、82一起钩在第一线束支撑辊51上(该钩部通过参考标记8f指示),并且朝着开口9布线(该布线部通过参考标记8d指示)。
如图1所示,扁平线束8不钩在布置于第三线束分离辊43的外侧处的第三引导肋63上。当转子3由于螺旋弹簧11的力而在逆时针方向(卷绕方向)上旋转时,在彼此重叠的同时,扁平线束8从第一线束支撑辊51钩在第三引导肋63上。同时,扁平线束8在逆时针方向上沿着中心轴7的外周壁卷绕。对应于扁平线束8的拉出长度的设定量,扁平线束8在彼此重叠的同时,沿着引导肋6的外周壁卷绕一周以上,并且同时,扁平线束8沿着轴7的外周卷绕。所述“第一到第三”是为了方便起见。
引导肋6分离沿着线束分离辊4的外周壁的线束部(例如,图8c)与沿着引导肋6的外周壁的线束部(例如,8f),以防止两个线束部(例如,8c和8f)相互接触并且通过接触产生摩擦,并且使得以小的滑动阻力将两个线束部平顺地卷绕或拉出。引导肋6在顺时针方向上的末端6c(图2)位于辊13与线束部8c之间的在逆时针方向上的触点28(图2)的前部,从而不与从线束分离辊4在切线方向上拉出的线束部(例如,8c)干涉。
当扁平线束8进一步逆着螺旋弹簧11的偏置力从开口9中拉出时,转子3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并且第一线束支撑辊51辊与转子3一起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使得扁平线束8在径向上从第一线束支撑辊51移动到外侧。当第一线束支撑辊41靠近开口9移动时,沿着第一线束支撑辊41布置的第一扁平线束81与其他扁平线束8一起朝着开口9拉动,并且防止了转子3的进一步旋转。图1示出扁平线束8刚好完全拉出之前的情况。
根据上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1,因为转子3设置有多个线束分离辊4,并且扁平线束8在线束分离辊4中独立地布线,所以在内侧弯曲扁平线束8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8(外侧弯曲扁平线束8的先端在内侧弯曲扁平线束8的先端的后面)之间不产生间隙,并且防止了由于所述缝隙而引起的扁平线束的弯曲。从而,平顺地无钩阻任何地完成扁平线束的抽出或卷绕,并且也防止了由于弯曲而引起的扁平线束8的损坏。
通过增加线束支撑辊4的数量诸如两个或三个(在图1中,线束分离辊4的数量是三个),扁平线束卷绕装置1能够对应于连接侧(负载侧等)的多回路系统而不弯曲。此外,因为防止扁平线束8在线束分离辊4处弯曲,并且防止当扁平线束8围绕中心轴7卷绕时弯曲,所以中心轴7与线束分离辊4之间的间隙能够小(当扁平线束8弯曲时,没有大空隙,弯曲部不能通过),并且壳体2,即,整个扁平线束卷绕装置1能够在径向上紧凑。
顺便提及,能够使用其它扁平布线材料诸如扁平状光纤代替扁平线束8。在这种情况下,扁平布线材料不能在轴7侧折叠。扁平线束8能够成为扁平布线材料。本发明能够用在除了扁平线束卷绕装置1以外的扁平布线材料卷绕机构或扁平布线材料卷绕结构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扁平线束8的数量是四个时,四个线束分离辊4相等间隔地布置在转子3上,并且四个线束支撑辊5布置在线束分离辊4之间。优选地,线束支撑辊5相等间隔地布置,然而,相互邻接的线束分离辊4和线束支撑辊5之间的间隔能够适当地设置。
当扁平线束8的数量是两个时,两个线束分离辊4相等间隔地布置,并且两个以上的线束支撑辊5布置在线束分离辊4之间。可选择地,能够使用图1所示的三个线束分离辊4中的两个(不使用剩余的一个)。
当扁平线束8的数量大时,例如,六个,每两个扁平线束能够层叠在三个线束分离辊4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内侧弯曲扁平线束与外侧弯曲扁平线束之间产生间隙,然而,其有效地对应于更多的多回路系统(该间隙比六个扁平线束8层叠的情况的缝隙小)。线束分离辊4用于使多个扁平线束8分离成每个都要布置的一个扁平线束8。
此外,在图1中,还可以省略(移除)线束支撑辊5,并且可以通过邻接的线束分离辊4的外侧的引导肋6支撑从线束分离辊4引出的扁平线束8。具体地,当扁平线束8的数量大时,即,线束分离辊4的数量大时(扁平线束8的数量等于线束分离辊4的数量),能够通过省略线束支撑辊5而确保用于线束分离辊4的布置空间。
此外,在图1中,还可以省略引导肋6,并且使线束分离辊4靠近中心轴7布置,使线束支撑辊5远离轴7并且靠近转子3的外周布置,并且例如,当第二线束支撑辊52支撑从第二线束分离辊42引出的扁平线束82的同时,扁平线束82可以无接触地通过第一线束分离辊41,并且由第一线束支撑辊51支撑。当线束分离辊4的数量大(线束分离辊4相互靠近)时,这是特别有效的。
此外,作为弹簧部件,能够使用扁平状的卷簧等代替螺旋弹簧11。此外,还可以省略弹簧部件,并且通过由于扁平线束8的硬度而引起的回复力重绕扁平线束8(仅扁平线束8的拉出长度短的情况)。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通过层叠多个扁平线束而对应于车辆等的辅助装置的多回路系统。此外,当卷绕或拉出扁平线束时,扁平线束卷绕装置防止扁平线束回退,并且能够用于增加卷绕可操作性和拉出可操作性,并且增加供应于辅助装置等的恒定动力的可靠性。

Claims (5)

1.一种扁平线束卷绕装置,包括:
壳体;
转子,该转子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壳体的轴,该轴插入到所述转子的中心的孔中;
多个线束分离辊,该多个线束分离辊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转子中;以及
多个扁平线束,每个该多个扁平线束的一端都固定于所述轴,所述扁平线束沿着各个线束分离辊独立地弯曲,并且从所述壳体的开口引出,从而有效地卷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其中,线束支撑辊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线束分离辊之间的空间中的所述转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其中,弯曲状的线束引导肋布置在所述转子上,该线束引导肋靠近每个线束分离辊的径向上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其中,所述线束分离辊相等间隔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其中,所述转子包括:基板,该基板具有所述孔;以及外周壁,并且
其中,用于在扁平线束卷绕方向上偏置所述转子的弹簧部件布置在所述外周壁的内侧空间中。
CN201180056590.4A 2010-11-24 2011-11-21 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9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0890 2010-11-24
JP2010260890A JP6066543B2 (ja) 2010-11-24 2010-11-24 フラットハーネス巻取装置
PCT/JP2011/077288 WO2012070673A1 (en) 2010-11-24 2011-11-21 Flat harness wind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9377A true CN103229377A (zh) 2013-07-31
CN103229377B CN103229377B (zh) 2016-06-29

Family

ID=4614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659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29377B (zh) 2010-11-24 2011-11-21 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27813B2 (zh)
EP (1) EP2643912B1 (zh)
JP (1) JP6066543B2 (zh)
CN (1) CN103229377B (zh)
WO (1) WO201207067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7824A (zh) * 2015-08-04 2017-02-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卷绕装置
CN114051683A (zh) * 2019-07-08 2022-02-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96409B2 (ja) * 2012-02-16 2016-03-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取装置
JP6029138B2 (ja) 2013-01-22 2016-11-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JP6025205B2 (ja) * 2013-03-14 2016-11-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取装置
JP2019218150A (ja) * 2018-06-15 2019-12-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取装置
US10973321B2 (en) 2018-09-04 2021-04-13 Steelcase Inc. Workspace system and components and method for the use thereof
JP2020054097A (ja) * 2018-09-26 2020-04-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取装置及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配索構造
CN110247362B (zh) * 2019-05-10 2020-11-06 湖北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保护装置及旋转装置
CN117049277B (zh) * 2023-10-10 2023-12-12 派纳维森(苏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线束智能卷绕收束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3136Y (zh) * 2001-12-07 2003-07-30 廖生兴 短线距的卷线盒
JP2004328985A (ja) * 2003-04-11 2004-11-1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き取り繰り出し装置
DE102005002676B3 (de) * 2005-01-20 2006-06-1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Wickelfeder
CN2790994Y (zh) * 2004-07-13 2006-06-28 廖生兴 可共享两种线缆的卷线盒
CN201097436Y (zh) * 2007-08-03 2008-08-06 颜旭利 集线器
CN101483299A (zh) * 2008-01-08 2009-07-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13797B1 (en) * 1994-07-19 2001-04-10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Clockspring having non-compliant and compliant roller members
US5882216A (en) 1996-07-15 1999-03-16 Alps Electric Co., Ltd. Rotary connector
JP3595130B2 (ja) * 1997-10-17 2004-12-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取装置
JP4316214B2 (ja) * 2002-09-09 2009-08-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
JP2004266941A (ja) * 2003-02-28 2004-09-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ケーブルリール
JP4152414B2 (ja) * 2006-02-09 2008-09-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JP2008021555A (ja) 2006-07-13 2008-01-31 Alps Electric Co Ltd 回転コネクタ
JP2010074872A (ja) 2008-09-16 2010-04-02 Yazaki Corp 給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3136Y (zh) * 2001-12-07 2003-07-30 廖生兴 短线距的卷线盒
JP2004328985A (ja) * 2003-04-11 2004-11-1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き取り繰り出し装置
CN2790994Y (zh) * 2004-07-13 2006-06-28 廖生兴 可共享两种线缆的卷线盒
DE102005002676B3 (de) * 2005-01-20 2006-06-14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Wickelfeder
CN201097436Y (zh) * 2007-08-03 2008-08-06 颜旭利 集线器
CN101483299A (zh) * 2008-01-08 2009-07-1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27824A (zh) * 2015-08-04 2017-02-2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卷绕装置
CN106427824B (zh) * 2015-08-04 2018-11-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卷绕装置
CN114051683A (zh) * 2019-07-08 2022-02-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CN114051683B (zh) * 2019-07-08 2023-04-2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线束布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43912B1 (en) 2016-10-19
US20130248632A1 (en) 2013-09-26
WO2012070673A1 (en) 2012-05-31
CN103229377B (zh) 2016-06-29
EP2643912A4 (en) 2014-06-04
JP2012115008A (ja) 2012-06-14
EP2643912A1 (en) 2013-10-02
US9227813B2 (en) 2016-01-05
JP6066543B2 (ja) 2017-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9377A (zh) 扁平线束卷绕装置
US6702077B2 (en) Nested cables and reel assembly
CN102030226B (zh) 可收放线卷盘
US10673221B2 (en) Storage for electric cable
JP6100015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取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US9327938B2 (en) Cable retractor
US9346653B1 (en) Cord retractor
EP2455319A2 (en) Retractable cord reel
CN102823096B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US9698587B2 (en) Flat cable reeling device
JP2013169093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巻取装置
CN102823082B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202103284U (zh) 卷线器的收放线结构
CN208299487U (zh) 车载伸缩收纳充电器
US1953581A (en) Suction cleaner
CN210490485U (zh) 一体式伸缩线充电器结构
CN210326290U (zh) 一种电缆测试转接器
CN218174270U (zh) 收放线结构、清洁机收纳盒及清洁设备
CN219585585U (zh) 卷线器
CN220950683U (zh) 卷线器
CN215221770U (zh) 便于收纳的适配器
CN220172536U (zh) 一种伸缩数据线
CN218334587U (zh) 卷线器
JP6240464B2 (ja) 長尺状体の収納体
CN112576688A (zh) 一种高稳定性计算机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