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09A - 由锁和多个钥匙组成的闭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由锁和多个钥匙组成的闭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09A
CN1032209A CN88106176A CN88106176A CN1032209A CN 1032209 A CN1032209 A CN 1032209A CN 88106176 A CN88106176 A CN 88106176A CN 88106176 A CN88106176 A CN 88106176A CN 1032209 A CN1032209 A CN 1032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lide plate
described block
lock
block sy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8106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97C (zh
Inventor
拉尔·阿明·尹舍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ulte Schlagbaum AG
Original Assignee
Schulte Schlagbaum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ulte Schlagbaum AG filed Critical Schulte Schlagbaum AG
Publication of CN103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38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E05B47/0043Mechanical locks operated by card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7/00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7/005Cylinder locks or other locks with tumbler pins or balls that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changeable combin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5/00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 E05B35/08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operable by a plurality of keys
    • E05B35/083Locks for use with special keys or a plurality of keys ; keys therefor operable by a plurality of keys with changeable comb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051Using a powered device [e.g., motor]
    • Y10T70/7057Permanent magn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729Permutation
    • Y10T70/7734Automatically key set combin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441Key
    • Y10T70/7729Permutation
    • Y10T70/774Adjustable tumb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锁和多个钥匙组成的闭锁系 统,其中由机械的和/或磁性的可调整制栓装置确定 的锁的开锁条件可这样改变,即与第一把钥匙的编码 相应的锁的开锁码,通过至少使一个在锁内的制栓元 件移位而可以改变为按一个替换钥匙的编码,借助替 换钥匙移动制栓元件时,替换钥匙分成一个只有属于 制栓装置的开锁码的第一区和与开锁码一致时才起 作用的第二个补充区,它将制栓元件移位到与下一个 替换钥匙的补充区所适应的位置上。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锁和多个钥匙组成的闭锁系统,特别是用于锁门的闭锁系统。其中由机械的和/或磁性的可调整制栓装置确定的锁的开锁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即与第一把钥匙的编码相应的锁的开锁码通过至少使一个在锁内的制栓元件移位而可以改变为按一个替换钥匙的编码。
在现有的这种类型用磁性来开锁的方案(EP-PS    24242)中,改编码是采用一个例如象套筒搬手那样的工具,此工具从外部通过锁盖上的孔进入锁中。工具插入一个可旋转的支座的中心。在可旋转的支座中至少有一个构成制栓元件的永久磁铁。支座可停留在不同的角向位置上。每换一个角向位置意味着是锁的另一个磁性编码。这种改编码机构使用不便,工作可靠性差,故障多。尤其是存在着这种危险,即有人未经许可用工具转动了支座,于是这把锁使用按规定迄今为止使用的钥匙再也开不开了。尤其是存在着多个可旋转的支座时,可能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时不能确定它们都转到了哪个位置。只有锁的转换技术不可能由所有的锁的使用者都掌握,掌握这些技术和有关的工具只限于某些可信任的人才比较可靠。因此锁的改编码也不能在经常的普通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如在单纯用电工作的旅馆锁中多次进行的那样。在用纯粹的磁性编码装置和以电为基础工作的用于旅馆的锁中,为了提高工作可靠性,有人建议,属于旅馆接待处的钥匙输出设备按一定的连续书写的程序为每一位后来的旅客提供一把不同的钥匙,使旅馆的门锁在利用这把新的旅客用钥匙后,老的旅客用钥匙不再能开此锁(见DE-PS2401602)。如果想避免从接待处的输出计算机到每一把旅馆门锁之间用导线连接,则旅馆门锁必须储存一个相应的连续书写的程序,这就使得这种锁非常复杂。另一方面这种方案还要求在每个旅馆门锁上有电源。这种方案还有下列引起工作故障的缺点,即如果拿到一把新钥匙的客人根本没有进他的房间,并在没有进过房间的情况下离开了旅馆,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位客人拿到了一把钥匙,然而这把钥匙却不能开他的门锁,因为他并不知道还有中间的那把旅馆用钥匙。
在采用机械的工作方法而可以用多齿钥匙来开锁的那些锁的结构形式中,制栓装置开锁编码的改编码机构是已知的,其工作方式是,在用第一把钥匙时,附带地还必须用手来开门闩,以废除通过啮合保持的制栓装置的基本位置,之后借助于一把替换钥匙,通过操作此锁,使制栓装置适应于替换钥匙的开锁编码,以及重新建立啮合关系。这种结构形式从使用方面看具有同样的缺点。当钥匙丢失时锁就损坏了。
由US-PS3234768还已知一种在圆柱形锁上装一种变换装置。在这种方案的销子式制栓装置的情况下,还在芯部销子和外壳销子之间设形状如滚珠的制栓装置。在销子孔和圆柱芯旋转接缝之间的分开处,封闭的圆柱形外壳上形成一个一直通到外面的通道,它的直径略大于滚珠直径。若用第一把钥匙来开此圆柱形锁,除其它的制栓销子以外,它使专用的制栓销子排列成,使滚珠和外壳销子之间的分开位置在芯部旋转缝上。要想废除此第一把钥匙,则可以用一把所谓房主钥匙的替换钥匙来实现。将这把钥匙插入时,除了其它的那些制栓销以外,专用制栓销排列成使芯部销子和滚珠之间的分开位置在芯部旋转缝上。在接着开锁旋转时,滚珠通过通道到外面去。以后此专用的制栓销便和其余的一样工作。借助于第一把钥匙不再能开锁。此外,还没有别的变换装置,能做到使滚珠以某个方式重新装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类型的闭锁系统,它可以在不用工具或把手操纵的情况下改动编码,它特别以使用钥匙的强制次序为基础,在耗费仅可能小的情况下,包含在闭锁系统的正常使用中,例如对于旅馆的闭锁设备,可由客人完成改编码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特征来实现的,借助于替换钥匙来移动制栓元件是这样来实现的,即替换钥匙上分成一个只适应于制栓装置的开锁码的第一区(A),和一个当第一区与制栓装置的开锁码一致时才起作用的第二个补充区(E),它将制栓元件移位到与下一个替换钥匙的补充区所适应的位置上。制栓元件的移位是周期性重复的。一种带有磁性编码的锁,此系统由一个个永久磁铁构成,它们装在滑板的孔中,并可借助平行于滑板插入的钥匙上相应的已定位的磁化区而离开它们的止动位置,之后,滑板可移到一个开锁位置,设置一部分永久磁铁作为改编码磁铁,为了改浯判员嗦耄ǜ谋嗦耄强上喽杂诨蹇聿嗝娲右桓鑫恢靡频搅硪桓鑫恢茫涮卣魑阂桓龌蚨喔龈谋嗦氪盘?8、29、30、31、45、63)借助于替换钥匙(36、36′)随着滑板(6、37、65、66、74)一起移动。在滑板(6)移动时,已推出的改编码磁铁(28、29、30、31)靠在一个在它的移动途中的障碍物(33)上。有多个互相连接可在滑板(6)中旋转的支座(24、25、26、27),支座各配备有至少一个改编码磁铁(28、29、30、31),它们通过支座的旋转,先后靠在障碍物(33)前并从此位置退出。障碍物(33)是由沿移动方向延伸的长槽(34)的一个横向边构成,长槽在滑板(6)上方的盖板(18)中。可旋转的支座(24、25、26、27)互相啮合。改编码磁铁(28、29、30、31)在没有被推出的状态下以其朝着替换钥匙的那一端伸入设在滑板(6)下面的止动板(12)上,顺移动方向的纵向槽(35)中。至少一个可相对于滑板(6)旋转的并至少具有一个改编码磁铁(45)的支座(38、39)以多个凸轮棱边(41、42、43、44)中的一个,靠在一个构成障碍物的固定支承的操纵件(47)上,操纵件被一个借助于替换钥匙而被推出的操纵磁铁(54)移向凸轮棱边的移动轨道中。凸轮棱边(41、42、43、44)配置成一种马氏间歇传动机构的型式。只是在滑板(37)经过一个小的空行程后,操纵磁铁(54)才给操纵件(47)加载,在滑板处于基本位置时操纵件不能转动。马氏机构伸入操纵件(47)的一个内孔(46)中,孔的一个侧边构成障碍物(49)。操纵件(56)设计成一种多节杆的形式,可旋转的支座(62)设计成棘轮的形式。至少有一个永久磁铁(67),在它朝着钥匙(68)的那一端(67′)离开它的止动板止动孔后,可将其朝着钥匙的那一端移到一个相邻的止动板纵向槽(70)中去。移位是由一个绕永久磁铁(67)相反端的摆动运动形成的。钥匙的磁化区将已移位的端头吸入止动板纵向槽(70)中。可移动的永久磁铁设计成作为操纵件的操纵磁铁,可移位端在两个位置下插入止动板纵向槽(69、70)中。至少有一个永久磁铁(78),在它的朝着替换钥匙(82)的那一端(78′)离开了止动板止动孔并在滑板移动后,可在滑板(74)内绕一根横轴线翻转180,于是,反向的磁化端朝着替换钥匙。止动板上的止动孔是一个顺滑板移动方向的止动板纵向槽(80)的延续,它是一个与纵向槽成“T”形的横向槽(81)。可翻转的永久磁铁(78)设计成作为操纵件的操纵磁铁。障碍物在滑板移到它的工作位置之前可按替换钥匙的附加编码进行控制。改编码磁铁一支座上设有一个蓄能器和一个由操纵磁铁操作的用于使支座按步长旋转的释放机构。蓄能器通过移动滑板来蓄能。这种锁有多个制栓装置,其每一个可通过啮合关系固定在不同的基本位置上,它的锁舌可用多齿钥匙预锁,钥匙有一个与制栓装置的开锁编码相对应的齿台阶区,并在锁舌处于释放状态下进行操纵,其特征为:在开锁编码-齿台阶区(A)的延长段连接着至少包含一个齿台阶的补充区(E),它的齿台阶(126、127)使锁中制栓板(113)的啮合释放,与开锁编码-齿台阶区(A)处于直径相对位置设有一个附加的齿台阶区(B),它的齿台阶(123′)体现了新的开锁编码,并使制栓板(113)相应于此开锁编码移位。多齿钥匙(119)有一个拉脱保险片(130)。补充区(E)有一个齿台阶(127),用来抬起止动杠杆(101),使支座(95)处于释放位置,支座具有一个定位齿(96),用于使制栓板(113)停留在其基本位置上。锁中有一个装有芯部销子的圆柱芯,圆柱芯装在一个外壳中,外壳上有多排外壳销子,它们可被一个最好设计成十字形的钥匙的开锁缺口移到使圆柱芯自由旋转的位置,其特征为:钥匙(177、185)上具有开锁缺口(182)的开锁编码-缺口区(A)轴向延续到补充区(E),它的上面有操纵缺口(183),在它们上面作用有转换环(141)中受弹簧力的制栓销(147),借助于补充区(E)前面的凸起(184)可使转换环处于释放状态,使之为了转换而转动,钥匙横截面设计成总是只有在两个可能的钥匙插入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下此凸起才释放转换环(141)。
按照本设计所提出的闭锁系统中,用替换钥匙来改编码,亦即仅仅用它来进行。因此锁壳上不再需要专门的附加工具进口。因为改编码不能用任意的插入式工具来进行,故在使用可靠性和误用方面均得到保证。钥匙的持有者不需要了解他所得到的钥匙是经过变换的。他如一般情况那样用此钥匙开锁,而并不知道在操作时正在改编码。过去的钥匙已经作废,不可能用它再改回到它原来的编码。因此,用此方法改换编码的费用很小,这种锁用在旅馆闭锁设备中是最好的。下一位客人通过用得到的钥匙第一次开锁便使它的房门锁改了编码,所以以前房客的钥匙不能再开这把锁。还存在着一种在使用替换钥匙中的强制的次序。越过替换钥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看起来只是按先后次序使用替换钥匙,但这样就可显著地减少误用。若跳过一个替换钥匙,则相应的制栓元件不能和提前给出的这把替换钥匙的补充区所对应。制栓元件还没有被按规定使用的替换钥匙移位。这一系统还适合于圆柱形锁。在移位后,制栓元件总是在一个与替换钥匙相适应的位置上。因此,此制栓元件相对于按现有技术的圆柱形锁而言,在使用了替换钥匙后,锁的变换就完成了。以此方式可以做到有周期性地重复制栓元件的移位,而且可用在无论是机械式的还是用磁性编码的锁中。
其它的优点和细节借助于后面对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说明给出,这些实施例均表示在附图中。
其中:
图1至17    为以磁性工作的结构形式;
图18至27    为与一个多变齿钥匙共同工作的结构形式,和
图28至39    为具有封闭式圆柱体的机械式工作的结构形式。
它们分别为:
图1    固定在门上的锁,它有一把卡片式的钥匙,
图2    图1上方的顶视图,
图3    放大表示第一种结构形式的锁,局部纵剖面,局部外观图,钥匙尚未插入的情况;
图4    沿滑板宽面的剖面图,表示处于互相啮合状态下的支座;
图5    图4中的Ⅴ-Ⅴ剖面;
图6    与图4相同的剖面图,不过是在利用指令钥匙移动滑板后,支座转过一个步长的情况;
图7    图6中的Ⅶ-Ⅶ剖面;
图8    放大表示第二种结构形式的滑板顶视图;
图9    大比例放大以详细表示支座和支承在外壳上与它有关的操纵件所在区的滑板一部分;
图10    在向前移动滑板时的中间位置,以及被操纵磁铁回转了的操纵件;
图11    紧接着的中间位置,表示支座的强迫旋转运动;
图12    处于完全向前移动位置的滑板;
图13    属于第三种结构形式的带有支座和使之旋转的多节爪的滑板局部顶视图;
图14    第四种结构形式的滑板在摆动永久磁铁所在处的横剖面;
图15    图14上方的顶视图;
图16    永久磁铁所在处的滑板横剖面,此永久磁铁可绕一根横轴线转动180度;
图17    图16上方的顶视图。
对所有以磁铁工作的结构形式,图1及图2所示的锁有一个装在图中未示出的门上的长形锁壳1。在锁壳的一端装有一个旋钮2,当锁处于闭锁状态时,可借助该旋钮将一个锁舌或门闩拉回。
旋钮2可以和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心轴3相连,心轴是一个未在图中表示的装在门内侧的内把手的支座。图中未示出的锁舌或门闩可在任何情况下通过内把手拉回。
为了能在门外操纵锁,在锁壳上与旋钮2处于相对位置的那一端设有一个插槽4,卡片式的钥匙5可以插入该槽中,这里的钥匙5是一张具有磁性编码、并有足够刚性的卡片,借助该卡片可以移动安装在锁壳1内的滑板6。
装在锁壳1中的内壳7用于安装滑板6,内壳支承着两块与滑板6平行的导板8和9。这里的导板8是一块铁磁性铁板,而另一块导板是抗磁性的。导板8比与其相邻的导板9厚,并被板簧10加载,板簧支承于内壳7的底部11。在钥匙5插入之前,导板8、9平贴在一起。当钥匙5插入导板8、9之间时,导板8有弹性地向底部11的方向偏移。
抗磁性的导板9支承在一块用不会磁化的材料制成的止动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止动板由黄铜制成,在止动板12上设有止动孔13,这些孔的分布与滑板6处于原始位置时它的孔14的分布一致。在一部分盲孔中装有柱状永久磁铁15,永久磁铁与导板8相吸,并因此穿过止动孔13。按照具体结构,永久磁铁或以其南板或以及北板压在导板9上。这时滑板6不能移动。此外,滑板6受拉力弹簧16的作用,弹簧将它朝插槽4的方向拉。拉弹簧16的一头固定在滑板6的盖板18的一个凸起17上,另一头固定在从滑板6伸出的操纵凸台19上。凸台19上设有一个斜面20,在滑板6向前移动时,可以借助该斜面使固定在内壳7上的板簧21沿箭头X的方向移动,因此板簧带动连接套筒22并使旋钮2进入与心轴3相连接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把门打开。
只有在合乎规定的钥匙5插入之后,滑板6才能前移,这时处于完全插入位置的钥匙其前端5′靠在滑板6上位于锁里面的凸肩23上。于是在钥匙插入位置,与钥匙的磁化区相应处的永久磁铁15被推开。因此永久磁铁被朝着孔14的方向推并因此脱离了止动板12上的止动孔13。
为了改变锁的磁性开锁编码,按第一种结构形式,滑板6中装有四个彼此连接、可旋转的支座24、25、26、27,它们各配备有一个设计成锁的制栓元件的改编码磁铁28、29、30、31。支座24至27的外缘均设有齿,它们彼此啮合。为了安装支座,滑板6上加工有直径与它们相配的孔32。各配有一个改编码磁铁的支座安装成,使改编码磁铁通过支座的旋转运动相继地到一个障碍物前或退出此位置。障碍物33是由沿滑板6移动方向Y延伸的长槽34的端边构成的。因为有四个改编码磁铁和锁的制栓元件,所以有四个这样的长槽34,它们位于复盖滑板6的内壳7的盖板18上。两个设在更靠锁里面的长槽34彼此的间距要比其余两个长槽的间距大。
但是四个改编码磁铁28至31中,总是只有一个真正起到改编码磁铁和锁的制栓元件的作用。按图4和5,这是改编码磁铁28。在没有插入替换钥匙36时,它朝着止动板12的那一端,伸入止动板12上顺移动方向的纵向槽35中。其余的改编码磁铁29、30、31均可以插在止动板12上相应的止动孔13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与永久磁铁所起的作用相似。
如果锁例如被装在旅馆的房门上,那么客人就持有一把与钥匙5相同的旅客用钥匙。用它可以使全部永久磁铁15和改编码磁铁29、30、31从止动孔13中移出。因此滑板6可在与旋钮2建立起连接关系的情况下沿箭头Y的方向移动。这时改编码磁铁28和锁的制栓元件是唯一没有移动的。但滑板利用止动板12的纵向槽35仍是可以运动的。
若现有另一位客人迁入这一以前用过的客房,那么事先旅馆方面利用在图5中表示的作为替换钥匙36用的指令钥匙改换锁的编码。指令钥匙中含有一个对应于开锁编码的第一区A和一个补充区E,后者引起换位。这些区域在图5中用点划线表示。通过第一区A使全部永久磁铁离开止动板12,而通过补充区E则使改编磁铁28和锁的制栓元件与止动板12脱开。改编码磁铁28这时插在长槽34中。在借助于替换钥匙36使滑板沿箭头Y方向移动时,改编码磁铁28的相应端受长槽34的障碍物33阻挡,并因此强迫支座24和与它啮合的其余支座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滑板6移动后达到如图6和7所示位置。原先的那个改编码磁铁28处于离开了长槽34的位置,而支座25的改编码磁铁29处于改编码位置。由于改编码磁铁和制栓元件重新变换了位置,所以不能再用原先的旅客钥匙。必须给新来的客人以改变了的客房钥匙,用这把钥匙他可以移动包括改编码磁铁29在内的全部磁铁。利用旅馆方面的同样具有区域A和E的替换钥匙36′,还可以重新改变编码,这时另一个改编码磁铁进入相应的改编码位置,如图7所示。
这种结构形式还可作下列变更,即改变支座的数目。也还可以使每个支座配有一个以上的改编码磁铁。
图8至12所表示的第二种结构形式中,滑板的标号为37。在构造形状上它与滑板6相应。它们的区别在于,这里的滑板只装有两个并列的在同一高度上的支座38和39。在它背离插槽的那一端,每一个支座38、39延续出一个伸出对应的滑板宽表面37′的凸轮40,凸轮有棱边41、42、43、44,它们形成一种马氏间歇传动机构。每一个支座38、39同样装有一个锁的制栓元件类型的改编码磁铁45,它和止动板12上对应的止动孔共同工作。
马氏机构类型的凸轮40穿过一个固定支承着的操纵件47的内孔46。操纵件的支承轴颈48以适当的方式装在内壳7的盖板18上。单臂状的操纵件47的支承位置朝着插钥匙的方向。用一个内孔46上大体垂直于滑板37移动方向的棱边来构成障碍物49,内孔46的形状设计为,在滑板处于原始位置时,马氏机构的三个角构成了两个互成直角的内孔壁50、51的止挡面。此外,在滑板37上还有一个挡块52,操纵件47的后缘53靠在它上面,从而可防止它转动。当滑板移动,操纵磁铁54大约走过了其空行程时,才解除此保险。在回移滑板时,挡块52还和后缘53一起,使马氏机构旋转的最后部分进入如图8所示的基本位置。
在操纵件47支承位置的高度上,滑板37中有一个已极化的操纵磁铁54。在使用一个普通的钥匙时,例如用旅客的钥匙,此操纵磁铁54不沿它的轴向移动,因为操纵磁铁54朝着止动板的那一端在止动板12的一个纵向槽中运动。
若要使锁改编码,则应使用一个如以前所述结构形式的替换钥匙。通过钥匙上相应的区域使永久磁铁、锁的制栓元件类型的改编码磁铁45和操纵磁铁54离开止动板。在走过一个小的空行程后,操纵磁铁54以其伸出在滑板宽面37′之上的端头压迫操纵件47的操纵侧面55,并使操纵件进入如图10所示位置。这样一来,便使障碍物49处于凸轮棱边41所在的地方。
继续移动滑板37则达到图11所示位置。由图11可以看出,障碍物49便支座39沿箭头方向旋转。在滑板37完全前移后,其位置如图12所示。在这一位置下,支座39和改编码磁铁45具有另一个角向位置。若这时滑板37重新回到其原始位置,于是便产生了前面提到过的支座39的残余旋转,所以在这之后改编码磁铁45对准止动板上另一个止动孔。原来使用的旅客钥匙不再与此经移位的改编码磁铁相适应,滑板37也不能向前移动以打开此锁。若此时客房的门是锁着的,则必须交给下一位客人一把有相应编码的钥匙。
在图13中所表示的经过改型的第三种结构形式中,操纵件56设计成一种多节的杆的形式。它有一个用轴颈57支承在外壳侧面上的角形杠杆58。它的一个杠杆臂58′处于操纵磁铁54的运动范围中。这里在操纵磁铁54和杠杆臂58′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小的空行程。另一个杠杆臂58″通过一个铰链销59与一个棘爪式杠杆60相连,它的形成障碍物的止动齿61和设计成棘轮的支座62的齿共同工作。支座62中装有一个作为锁的制栓元件的改编码磁铁63。有一个图中看不到的弹簧逆时针方向给角形杠杆58加载。用一个在外壳侧面上的挡块64来规定其原始位置。棘爪式杠杆60上也装有一个图上未表示的弹簧,它刚好挂在铰链销59上,并迫使棘爪形杠杆60与支座62的齿互相啮合。
若使用普通钥匙,则滑板65的永久磁铁和改编码磁铁63离开止动板12。这时操纵磁铁65从止动板12的纵向槽中通过,因此它不起止动作用。
在此第三种结构形式中,改变开锁编码同样要借助于一把与之相适应的替换钥匙,它除了用它的各个区域移动其余的磁铁外也移动操纵磁铁54,并使之脱离止动板。它从滑板65的宽表面伸出的端头因此位于操纵件56的杠杆臂58′所在位置。在滑板65向前运动时经过了一个空行程后,操纵磁铁54压迫杠杆臂58,并回转角形杠杆56,随着滑板65的进一步向前移动,通过棘爪形杠杆60进一步旋转支承在滑板65上的支座62。这时改编码磁铁63通过移位而到达相对于滑板65的另一个位置。在这一位置下,当回移滑板65时,改编码磁铁与止动板12的一个止动孔对准,所以过去所使用的钥匙不再能开锁。如果这是一把用于旅馆房门上的锁,则应交给客人一把新钥匙。在本结构形式中,同样可在滑板65上装同样类型的两个带操纵件56的支座62。作为这种结构形式的改型,可用一个如钟表机构中的锚形擒纵叉来代替棘爪形杠杆60。在支座或其轴上设一可张紧的钟表弹簧作为储能装置。当向前移动滑板时,通过操纵磁铁54使锚形擒纵叉获得一个使支座旋转一个间距的指令,其作用力则来自此钟表弹簧。
在图14和15所示的第四种结构形式中,滑板的标号为66。至少有一个装在它上面的永久磁铁67,以其朝着止动板12的那一端,进入一个止动板的纵向槽69中。与此平行的还有一个止动板纵向槽70。至于永久磁铁67,它可以是前面叙述过的操纵件的一个操纵磁铁。为了改变开锁编码,新来的客人拿到一把在图14中用点划线表示的替换钥匙68,它具有两个用于永久磁铁67的并列的磁性区71、72。后者形闪艘鹱坏牟钩淝鳨。图中未表示的其余永久磁铁的排列情况要形成一个与开锁编码相配合的第一区。区域71极化成使它在插入替换钥匙68后产生一个排斥作用。于是永久磁铁或操纵磁铁67移至图14中用点划线所表示的位置。通过紧接着的移动钥匙和滑板66,给处于操纵磁铁67途中的操纵件加载。在滑板完成向前的移动后,达到了在图15中所表示的点划线位置。在这一位置下,永久磁铁67摆动到了另一个摆位,这是由极性相反的磁铁区72引起的。为了使永久磁铁67能够进行这一摆动运动,安装孔73中远离钥匙的那一端是圆形的,而处于其相对位置的另一端则是椭圆形的。此椭圆的长轴与滑板66的移动方向Y垂直。为防止永久磁铁67过早摆动,止动板12在纵向槽之间有一个用12′标注的加厚部,在企图移动时永久磁铁的下端被它阻档。移位了的端头67′被区72吸入相邻的止动板纵向槽70中,并在借助于替换钥匙进一步进行开锁操作时留在那里,以前用过的钥匙不再能用来移动滑板66。只有用一把新的具有相应磁化区的替换钥匙才能进一步转换。
也可以作如下的改型,即用一个圆形的止动板止动孔来代替止动板纵向槽69。于是永久磁铁67如其余的永久磁铁那样起作用。在滑板回移到其原始位置后,它始终返回到止动板的止动孔中。为了改编码要用一个替换钥匙,它与钥匙68相同。这就意味着在滑板的前移位置下实现摆动运动,之后,钥匙的磁化部分亦即磁性区72将移位了的端头67′吸入止动板纵向槽70中。因此这样的一种设计不影响对支座的操纵作用。
图16和17给出第五种结构形式。滑板74上设一个与其移动方向垂直的长槽75。从滑板上朝着止动板12的那个侧面有两个在中央的彼此对置的支承槽76,支承轴颈77插入其中。轴颈是一个用塑料制成的围绕永久磁铁78的圆筒形轴圈79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插入钥匙时,永久磁铁78朝着止动板12的极化端78′被吸入一个顺滑板74移动方向的止动板纵向槽80中,直插至导板9。止动板纵向槽80在与插槽4处于相对位置的那一端扩大成“T”形结构而形成一个横向槽81。
若现在插入具有引起转换的补充区E的替换钥匙82,即有两个并列的极化情况相反的磁性区83,84,则区83排斥永久磁铁78。因此永久磁铁78到达图16所示位置,在这一位置下,朝着钥匙的那一端78′仍留在纵向槽80内。支承槽76限制了永久磁铁78的运动。当向前移动时,永久磁铁从滑板宽面伸出的那一端可用来操纵一个操纵件,它作为在支座上的一个编码销钉的改编码装置。因此永久磁铁作为操纵磁铁。一旦永久磁铁即操纵磁铁78到达横向槽81中,因为它受到磁性区84的吸引力,于是它回转180度,直至被吸入纵向槽80中。继续利用此替换钥匙82不再能控制永久磁铁78,也就不能再改编码。要改编码必须重新利用另一个钥匙,这一钥匙中的磁性区经过相应的极化。
若不用永久磁铁78作为操纵磁铁,而且为永久磁铁只设置一个止动板的止动孔,则可借助于相应的钥匙来达到一种变换的可开锁性。这意味着,在用一把钥匙开过锁以后,只有借助于另一把钥匙才能开锁。而用一把钥匙先后多次开锁是不行的。
另一种方案可以是使钥匙有一个附加编码。当钥匙插入后要运用此附加编码。若钥匙有正确的编码,则将一个障碍物引入工作位置,借助于它可进行改编码,也许是移动一个永久磁铁,或移动一个在支座中的改编码磁铁。
必要时止动板孔和止动板纵向槽也可以设在一个附加板上。蓄能器可以和滑板连接成这样,即在滑板移位的任何情况下均有一定程度的张紧力。由于经常用普通钥匙来操作,滑板频繁地动作而不作变位移动,所以由统计可知,滑板从不完全卸载。
下面的图表示以一种多齿钥匙进行工作的结构形式,其中:
图18    锁的外观图,带有预锁闭的锁舌和有关的替换钥匙;
图19    从锁盖方向看的锁的顶视图;
图20    在插入替换钥匙后锁的纵剖面图,
图21    制栓装置处于止动位置的锁去掉锁盖后的顶视图;
图22    去除制栓装置,插入替换钥匙,锁舌在预锁闭位置的锁内部装置的顶视图;
图23    图22所示锁内部装置的侧视图;
图24    与图22相同的视图,但替换钥匙经开锁旋转180°,在这一位置,锁舌回缩了一段距离,定位齿和支座一起脱离啮合处于释放位置;
图25    同样是与前面图22和24相同的视图,多齿钥匙旋转超过180°后的位置,这时替换钥匙抬起锁舌摆,制栓装置也已移位;
图26    与前面的图相似的视图,这时替换钥匙完全地转了360°,锁舌全部缩回,定位齿与支座一起处于啮合位置;
图27    表示继图26以后的情况,锁舌处于预锁位置。
图18至27所示之锁有一盒形锁盒85,它有锁的底部86,以及由底部出发的锁盒侧壁87、88、89和90。复盖在后面要加以阐述的锁的机构上的是一个锁盖91。在锁盖中央有一个顺锁的纵向延伸的钥匙插孔92。
从锁底86中央向上升起一个一直达到钥匙插孔的中心芯棒93。在它与锁盒侧壁88之间凸起一个与锁底86材料一致的销子94,锁盖也在该销子上,固定锁盖的螺钉拧在它里面。销子94用来作为与锁底86相邻的板状支座95的纵向导引,在销子94和锁盒侧壁88之间的支座95上配备有定位齿96,它一直达到锁盖91的下侧面。在中间区,支座95设有一个钥匙嵌接孔97。在此孔的上面有一个槽98,它通过一个下侧面形成一个止动凸肩98′,支承在支座95下面的止动杠杆101的弯勾99靠在它上面,止动杠杆101用一个板簧102压向啮合方向。
锁舌103与支座95平贴相邻。它形成一个厚度较大的可从锁盒侧壁90伸出的锁舌头103′,其上连接着较薄的锁舌尾103″。锁舌尾的末端开有切口以便与销子94嵌合。在锁舌尾103″中央设有一个操纵孔104。在背离支座95的那个侧面,在锁舌上有一个用来装入锁舌摆106的槽105。锁舌摆支承于锁舌上的销钉107之上,并用来一起构成锁舌操纵孔104的开锁啮合窝108。板簧106′顺时针方向给锁舌摆106加载,槽105的下侧面是锁舌摆的一个支承面。
在锁舌头103′上连接着一个其走向为沿锁舌开锁方向的凸起109,它一直伸到锁盖91。在锁舌尾103″和凸起109之间有一个止动孔110,用来安放在锁舌尾103″上可绕销子94回转的锁的制栓板112的止动齿111。在制栓板112上面有七块上下相叠同样形状的制栓板113。与制栓板112相比,制栓板113的回转点是可变的。为此目的,使每一个制栓板113上朝着定位齿96的区域形成一个弧形槽114,它被销子94穿过。与弧形槽114同心的外边缘制成齿115。根据每一个制栓板113的基本位置,定位齿96与相应的一个齿槽啮合。每一个制栓板113和制栓板112上与齿115相对的一端设一个台阶形开口116。所有的制栓板构成一个同心的操纵孔117,并被板簧118逆时针加载,使它们在锁舌103处于闭锁位置时压靠在凸起109上,如图21所示。
在图中所表示的钥匙是替换钥匙119。它有一个钥匙杆120和钥匙把121。从钥匙杆120的下端起有一个圆孔122,它用来插在中心芯棒93上。
从钥匙杆120上沿径向向外延伸出开锁码-钥匙齿台阶区A。它包括7个齿台阶123,用来排列制栓板113。在开锁码-钥匙齿台阶区的延长段中连接着补充区E。与齿台阶123毗连的齿台阶124用来操纵制栓板112。下一个较宽的齿台阶125用来操纵锁舌103。与它相连的是齿台阶126,借助于它可使支座95处于释放位置。最下面的齿台阶127用来操纵止动杆101。与台阶124至127处于沿直径相对位置上的,是补充区E的驱动片128,它只沿制栓板112和锁舌尾103″的平面延伸。为了形成一个在齿台阶126和127高度处的缺口129,连接着一个拉脱保险片130。此外,与开锁码-齿台阶123沿直径相对位置处设有一个附加的齿台阶区B,它们的齿台阶123′体现一组新的开锁码。
开锁方式如下:
仅对于预先处于闭锁状态的锁舌103而言,钥匙可以拔出。若例如要改变前一个使用者所用的开锁码,则应向下一位使用者提供一把前面已叙述过的替换钥匙119。钥匙包括齿台阶区A、E和B。齿台阶区A的开锁码与以前使用的钥匙开锁码相同,而附加的齿台阶区B体现了新的开锁码。因为拉脱保险片130与齿台阶区B在同一侧,所以它在替换钥匙119插入锁中后起辅助定位作用。钥匙的插入受锁底86的限制,所以相应的齿台子胨母飨嘤峁共糠侄宰肌<?0。在开始开锁旋转时,制栓板113被属于开锁码的A区的齿台阶123带转到使它们的开口116上下复盖互相贯通,从而允许锁舌103缩回,这时凸起109进入开口116中。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与此同时,齿台阶124使制栓板112脱离啮合。当开锁旋转从图22的位置到了图24的位置时,作用在操纵边104′上的齿台阶125使锁舌103大约缩回其开锁总行程的三分之一。台阶125造成锁舌局部位移,这是允许进行变换的标志。再进一步,补充区E的齿台阶127使止动杠杆101抬起,这时它的弯勾99离开止动凸肩98′,如图22中点划线所示。因此支座95可自由移动。支座的移动是通过齿台阶126推动钥匙嵌接孔97的驱动凸肩97′来实现的。在图24所示位置下,支座95的移动使定位齿96脱离制栓板113的齿115。在此旋转180°的位置处,拉脱保险片130也旋转到支座95之下,所以钥匙在此位置下不能拔出。此外,钥匙不再能从这一位置向回旋转,因为止动杆101重新落回到它的原始位置,因此处于齿台阶127的旋转范围中。钥匙必须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如图25所示,这时替换钥匙119的驱动片128对锁舌摆106加载。再进一步通过附加的齿台阶区B的齿台阶123′,将装有弹簧的制栓板113移位到它新的基本位置去,这样做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定位齿96仍处于释放位置。当继续旋转替换钥匙119到图26所示的位置时,亦即在总旋转角为360°回到原来位置后,补充区E的齿台阶126靠在支座95钥匙嵌接孔97的另一个驱动凸肩97″上,因此向预闭锁方向移动支座,这时定位齿96进入制栓板113齿115相应的齿槽中,把制栓板不同的基本位置保留下来。之后,在剩余的旋转途径中,驱动片128进入开锁啮合窝108中,并因此使锁舌完全回移,在这一位置,制栓板112的止动齿111插入凸台109的止动孔110中,这在图中没有表示。因为齿台阶127插在支座95的下面,所以替换钥匙119在这一位置不能拔出。
锁舌103的预闭锁要求沿与闭锁旋转相反的方向转动,亦即反时针方向,这时驱动片128插入与锁舌摆106共同构成的锁舌103的开锁啮合窝108中,并推动锁舌。在驱动片128和拉脱保险片130之间的缺口129,使钥匙与支座和止动杠杆不接触。在此旋转过程中,制栓板113同样被附加的齿台阶区B移动。当反开锁的方向旋转180°后,锁舌103进入其预闭锁位置,替换钥匙119可以从这个位置拔出。为了向回拉锁舌,这时替换钥匙必须这样插入,即附加齿台阶区B,亦即此新的区域应位于左侧,在继续开锁旋转时,止动杠杆101和支座95不移动。它仅仅使制栓板正确地排列,所以通过替换钥匙119的驱动片128只是向回拉锁舌。向回拉锁舌的旋转大约经180°后结束,所以重新处于图26所示位置。
在替换钥匙119之后的钥匙可以是这样的,即它在齿台阶124、125、126、127上部有齿台阶区B。在直径相对位置可以设一个新的附加齿台阶区。
由上面所述可以看出,补充区E不改变。它始终是一样的。变化只是在与开锁码相应的第一个齿台阶区。钥匙的补充区E只有在第一区(齿台阶区A)与制栓板的开锁码一致的情况下才起作用。缺乏这种一致性,制栓板阻止开锁旋转。
此外还有:
图28    设计成封闭式圆柱形的锁纵剖面图,插入了横剖面为十字形的钥匙;
图29    带钥匙的封闭式圆柱形锁局部外观图,局部错开45°的剖面;
图30    图28和29中所用钥匙的透视图;
图31    改变了设计的替换钥匙透视图;
图32    在封闭式圆柱形锁中插入的替换钥匙;
图33    图32中的ⅩⅩⅩⅢ-ⅩⅩⅩⅢ剖面图;
图34    图33中的ⅩⅩⅩⅣ-ⅩⅩⅩⅣ剖面图;
图35    图32中的ⅩⅩⅩⅤ-ⅩⅩⅩⅤ剖面图;
图36    与图35相同的剖面图,这时替换钥匙转了90°;
图37    与图36相同的剖面图,转90重新插入替换钥匙;
图38    图32中的ⅩⅩⅩⅧ-ⅩⅩⅩⅧ剖面图;
图39    与图38相似的视图,钥匙和圆柱芯转90°。
设计成封闭式圆柱形131的锁有一个横截面为圆形的外壳132。在壳体的中心孔133中装了一个圆柱芯134,它略长于外壳132长度的一半。在外壳132和圆柱芯134中,沿圆周均布地装有四排外壳销子135和芯部销子136。因此圆柱芯有一个横截面为十字形的钥匙槽137,芯部销子136朝着此槽的那些端头伸入此槽中。销子弹簧138压在外壳销子135上,而外壳销子又向内压在芯部销子上。为了使销子弹簧138不会从装有外壳销子135的孔中掉出来。外壳132被一个外套139所包围。
在壳体132上与圆柱芯134处于相对位置的那一端加工了一个比中心孔133直径大一些的孔140,在此孔中可旋转地装有一个转换环141。它可以在各个90°位置被定位住,为此目的从转换环141的外表面出发加工一个盲孔142,用来装一个定位销子143,销子受到一个向外的弹簧力的作用。它的锥形顶端和四个在同一横截面上沿圆周分布的定位窝144共同工作。这些定位窝144中总有一个处于一排制栓销钉所在位置。
在一个直径与中心孔133相同的中心孔145中,支承着一个转换芯146。转换环141和转换芯146用来装唯一的一排制栓销147。制栓销也由芯部销子和外壳销子所组成,并均受向内的弹簧力的作用。转换芯146中还有一个在钥匙槽137延长段上的十字槽148。它所有的十字槽148′全部具有同样宽度。
孔145在转换环141的那一侧扩大为一个横截面较大的孔段149。其中可转动地装入一个开锁件150,其上偏心地装有一个驱动销151。开锁件150上有一个弧形槽152,槽中插入一个位于与开锁圆柱体弧形槽同一横截面处的外壳132上的止动销153。弧形槽152的长度应使开锁件150的开锁运动小于90°。
在开锁件150的朝着转换芯146的端面上,有一个用于安装罐形接合件155的盲孔154。罐底156朝转换芯146,其上偏心地装有一个驱动销157。销钉157的直径比十字槽148的宽度小。接合件155受有一个朝着销钉嵌合方向的压力弹簧158的作用力。用一个处于罐底156所在位置的径向操纵片159来防止接合件155在盲孔154中转动,为此从盲孔154出发设有一个纵向槽160。
操纵片159上设有一个朝罐边方向下降的斜面161。斜面和装在开锁件150中可沿径向移动的操纵销162的锥形顶部共同工作。套在操纵销台阶上的压力弹簧163将操纵销钉162压向斜面161。操纵销162的外端和止动杆164共同工作。止动杆装在一个外壳132的外表面起的纵向槽165中,它是一种单臂杠杆。它的支承销166位于转换环141和外壳132之间的分开面附近。大体上在止动杆164的中央,形成一个指向转换环141的止动凸起167,它插入四个沿圆周均布的止动穴168的一个中。这一插接是压在止动杆164上压力弹簧169的力所造成的。当止动杆处于插接状态时,定位销143也插入一个定位窝144中。
操纵销162还用来起其他作用。为此,在它的锥形顶端附近由一个缺口槽170形成一个操纵区。它与一个和操纵销运动方向垂直安装的卡销171共同工作。为此,操纵件155上有一个相应的孔。当接合件155与十字槽148处于啮合位置时,卡销171支靠在操纵销162的外表面上。卡销171这时超出开锁件150和转换芯146之间的分开面,压在四个沿圆周均布的长销钉173之一个上,长销钉装在穿透转换芯146的长孔174中。受卡销171的作用力的长销钉173,以其另一端插入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四个圆柱芯134的止动孔175中的一个。图29和34表示,长销钉173各被一个压力弹簧176逆其插入方向加载。
圆柱芯134的钥匙槽137以它的槽与转换芯146中十字槽148的一个个槽对齐。十字槽中的一个槽137′比其余的槽要窄些,具体可见图38和39。
所表示的封闭式圆柱形锁131可借助于一个表示在图28和30中的钥匙177来打开。钥匙的横截面是十字形的,并设计成有两个互成直角的较薄的段178和179。它们的厚度与十字槽137′的宽度相适应。其余的十字段180、181与钥匙槽137的其余十字槽的宽度相应,也与在转换芯146中的十字槽148的槽148′的宽度相应。
钥匙177有一个属于开锁码的第一区A,它一直达到圆柱芯134和转换芯146之间的分开面处。从那里起连接着引起转换的补充区E。按照图28已经进行了转换。十字段178至181均在区域A处设开锁缺口182。它们表示了开锁码-缺口区。当插入钥匙177时,全部外壳销子135和芯部销子136均对齐到使它们的分开位置处于圆柱芯外表面上,见图28。
与第一区A连接的补充区E只是在十字段181上有操纵缺口183。其它在该区的十字段均无开锁缺口。通过操纵缺口183,使受弹簧力的制栓销147的分开位置在转换芯146的外表面上。但有一个凸起184从十字段178的自由端面伸出。在钥匙177插入时,它与驱动销157的角向位置错开,因此不对驱动销157加载。当钥匙177完全插入时,凸起184到达转换芯146和开锁件150之间的分开面。这意味着操纵销162也不移动。因此在止动杆164和转换环141之间的止动啮合是可靠的。在钥匙177开锁旋转时,将圆柱芯134、转换芯146和通过接合件155将开锁件150一起带动。在两个芯部134和146之间的传扭连接还通过一个长销钉173而使之更为可靠,见图29。转换环141在小于90°的开锁旋转时留在它原来位置。这意味着在预闭锁位置,钥匙不能拔出。要想拔出钥匙,要求将芯部134、146转回其原始位置。
虽然钥匙177可转90°后插入。但这时与制栓销147的配置不相适应。
若圆柱形锁的开锁条件改变了,应交给新的用户一把替换钥匙185。它的形状与前面的钥匙177相似。替换钥匙185同样由两个区A和E组成。但与过去的钥匙177相比,十字段179′和181′较薄。这意味着它们的厚度与十字槽137的槽137′的宽度相适应。其余的十字段178′和180′的厚度与钥匙槽137的其余十字槽的宽度相适应。
当将此替换钥匙185插入圆柱形锁中后,给出如图32、33、34、35和38所示的情况。通过第一区A,只是使外壳销子135和芯部销子136按要求排列。在补充区E中的没有开锁槽的十字段180′并不适合于制栓销147。相反,十字段178′的凸起184对驱动销157加载,并因此克服弹簧力移动了接合件155。在接合件155的终端位置下,使驱动销157离开了十字槽148的相应的槽148′。伴随着接合件155的移动,通过操纵片159使操纵销162沿经向向外运动。它的端头使止动杆164克服弹簧力而回转,从而使止动凸起167离开止动穴168。通过移动止动销162,还使缺口槽170到达一个与卡销171对准的位置,所以在压力弹簧176的作用下,长销钉173进入图34所示位置,在圆柱芯134和转换芯146之间的连接关系被消除。它借助于替换钥匙185开锁旋转90°时,圆柱芯134与转换芯146和转换环141一起被带动。此开锁移动受驱动销157的限制,因为在开锁旋转90度后,它插入了钥匙槽148的下一个槽148′中,于是处于图36和39所示的位置。继续向前或向后旋转钥匙不再可能。若圆柱锁131要以正常的方式来操纵,则应拔出替换钥匙185,并转90°后插入,使操纵缺口183与制栓销147相啮合。完全和前面那把钥匙一样,当不正确地插入替换钥匙185时不能进行开锁操作。
可以根据要求使用改变了的新的替换钥匙,这一钥匙改变了锁的开锁条件,原先用过的替换钥匙185不能再用。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一种使用替换钥匙的强制性次序。超越替换钥匙是不行的。
所有在说明书中提到的和在图中表示的新特征,即使它们没有在权利要求中特别强调,也均为本发明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保护的内容。

Claims (27)

1、由锁和多个钥匙组成的闭锁系统,其中由机械的和/或磁性的可调整制栓装置确定的锁的开锁条件是可这样来改变的,即与第一把钥匙的编码相应的锁的开锁码,通过至少使一个在锁内的制栓元件移位而可以改变为按一个替换钥匙的编码,其特征为:借助于替换钥匙来移动制栓元件是这样来实现的,即替换钥匙上分成一个只适应于制栓装置的开锁码的第一区(A),和一个当第一区与制栓装置的开锁码一致时才起作用的第二个补充区(E),它将制栓元件移位到与下一个替换钥匙的补充区所适应的位置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制栓元件的移位是周期性重复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闭锁系统,它是一种带有磁性编码的锁,此系统由一个个永久磁铁构成,它们装在滑板的孔中,并可借助平行于滑板插入的钥匙上相应的已定位的磁化区而离开它们的止动位置,之后,滑板可移到一个开锁位置,设置一部分永久磁铁作为改编码磁铁,为了改变磁性编码(谋嗦耄强上喽杂诨蹇聿嗝娲右桓鑫恢靡频搅硪桓鑫恢茫涮卣魑阂桓龌蚨喔龈谋嗦氪盘?8、29、30、31、45、63)借助于替换钥匙(36、36′)随着滑板(6、37、65、66、74)一起移动。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在滑板(6)移动时,已推出的改编码磁铁(28、29、30、31)靠在一个在它的移动途中的障碍物(33)上。
5、按照权利要求3和4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有多个互相连接可在滑板(6)中旋转的支座(24、25、26、27),支座各配备有至少一个改编码磁铁(28、29、30、31),它们通过支座的旋转,先后靠在障碍物(33)前并从此位置退出。
6、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障碍物(33)是由沿移动方向延伸的长槽(34)的一个横向边构成,长槽在滑板(6)上方的盖板(18)中。
7、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可旋转的支座(24、25、26、27)互相啮合。
8、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间闭锁系统,其特征为:改编码磁铁(28、29、30、31)在没有被推出的状态下以其朝着替换钥匙的那一端上伸入设在滑板(6)下面的止动板(12)上、顺移动方向的纵向槽(35)中。
9、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至少一个可相对于滑板(6)旋转的并至少具有一个改编码磁铁(45)的支座(38、39)以多个凸轮棱边(41、42、43、44)中的一个,靠在一个构成障碍物的固定支承的操纵件(47)上,操纵件被一个借助于替换钥匙而被推出的操纵磁铁(54)移向凸轮棱边的移动轨道中。
10、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凸轮棱边(41、42、43、44)配置成一种马氏间歇传动机构的型式。
11、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只是在滑板(37)经过一个小的空行程后,操纵磁铁(54)才给操纵件(47)加载,在滑板处于基本位置时操纵件不能转动。
12、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马氏机构伸入操纵件(47)的一个内孔(46)中,孔的一个侧边构成障碍物(49)。
13、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操纵件(56)设计成一种多节杆的形式,可旋转的支座(62)设计成棘轮的形式。
14、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至少一个永久磁铁(67),在它朝着钥匙(68)的那一端(67′)离开它的止动板止动孔后,可将其朝着钥匙的那一端移到一个相邻的止动板纵向槽(70)中去。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移位是由一个绕永久磁铁(67)相反端的摆动运动形成的。
16、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钥匙的磁化区将已移位的端头吸入止动板纵向槽(70)中。
17、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可移动的永久磁铁设计成作为操纵件的操纵磁铁,可移位端在两个位置下插入止动板纵向槽(69?0)中。
18、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至少有一个永久磁铁(78),在它的朝着替换钥匙(82)的那一端(78′)离开了止动板止动孔并在滑板移动后,可在滑板(74)内绕一根横轴线翻转180°,于是,反相的磁化端朝着替换钥匙。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止动板上的止动孔是一个顺滑板移动方向的止动板纵向槽(80)的延续,它是一个与纵向槽成“T”形的横向槽(81)。
20、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可翻转的永久磁铁(78)设计成作为操纵件的操纵磁铁。
2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障碍物在滑板移到它的工作位置之前可按替换钥匙的附加编码进行控制。
22、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改编码磁铁-支座上设有一个蓄能器和一个由操纵磁铁操作的用于使支座按步长旋转的释放机构。
23、按照前述诸权利要求之一个或多个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蓄能器通过移动滑板来蓄能。
2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是这种锁有多个制栓装置,其每一个可通过啮合关系固定在不同的基本位置上,它的锁舌可用多齿钥匙预锁,钥匙有一个与制栓装置的开锁编码相对应的齿台阶区,并在锁舌处于释放状态下进行操纵,其特征为:在开锁编码-齿台阶区(A)的延长段连接着至少包含一个齿台阶的补充区(E),它的齿台阶(126、127)使锁中制栓板(113)的啮合释放,与开锁编码-齿台阶区(A)处于直径相对位置设有一个附加的齿台阶区(B),它的齿台阶(123′)体现了新的开锁编码,并使制栓板(113)相应于此开锁编码移位。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多齿钥匙(119)有一个拉脱保险片(130)。
26、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之闭锁系统,其特征为:补充区(E)有一个齿台阶(127),用来抬起止动杠杆(101),使支座(95)处于释放位置,支座具有一个定位齿(96),用于使制栓板(113)停留在其基本位置上。
27、具有封闭式圆柱形锁的闭锁系统,其特征是,锁中有一个装有芯部销子的圆柱芯,圆柱芯装在一个外壳中,外壳上有多排外壳销子,它们可被一个最好设计成十字形的钥匙的开锁缺口移到使圆柱芯自由旋转的位置,其特征为:钥匙(177、185)上具有开锁缺口(182)的开锁编码-缺口区(A)轴向延续到补充区(E),它的上面有操纵缺口(183),在它们上面作用有转换环(141)中受弹簧力的制栓销(147),借助于补充区(E)前面的凸起(184)可使转换环处于释放状态,使之为了转换而转动,钥匙横截面设计成总是只有在两个可能的钥匙插入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下此凸起才释放转换环(141)。
CN88106176A 1987-08-22 1988-08-22 由锁和多个钥匙组成的闭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P3728073.2 1987-08-22
DE3728073 1987-08-22
DEP3742826.8 1987-12-17
DE19873742826 DE3742826A1 (de) 1987-08-22 1987-12-17 Aus schloss und mehreren schluesseln bestehendes schliess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09A true CN1032209A (zh) 1989-04-05
CN1027297C CN1027297C (zh) 1995-01-04

Family

ID=25858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1061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97C (zh) 1987-08-22 1988-08-22 由锁和多个钥匙组成的闭锁系统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5072604A (zh)
EP (1) EP0304760B1 (zh)
JP (1) JPH0833084B2 (zh)
CN (1) CN1027297C (zh)
AU (1) AU617759B2 (zh)
CA (1) CA1316697C (zh)
DE (2) DE3742826A1 (zh)
ES (1) ES2035197T3 (zh)
GR (1) GR3006535T3 (zh)
PT (1) PT883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5841A (zh) * 2009-09-28 2012-09-26 卡巴·莫尔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用于调整转臂并且用于操控锁止机构的钥匙的保险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232484A (en) * 1989-02-15 1992-07-28 Sedley Bruce S Magnetic key operated lock with code changing wheels and magnet pins
ATE131567T1 (de) * 1989-10-30 1995-12-15 Mas Juan Capdevila Magnetischer schlüssel für schlösser mit zugangskontrolle
IT221407Z2 (it) * 1990-06-08 1994-03-16 Conforti Spa Serratura a chiave cambiabile
GB9021111D0 (en) * 1990-09-28 1990-11-14 Sedley Bruce S Magnetic key operated code-change lock
DE9110066U1 (zh) * 1991-08-14 1992-12-17 Schulte-Schlagbaum Ag, 5620 Velbert, De
DE4216421A1 (de) * 1992-05-18 1993-11-25 Schulte Schlagbaum Ag Aus Schloß und mehreren Schlüsseln bestehendes Schließsystem
GB9213652D0 (en) * 1992-06-26 1992-08-12 Sedley Bruce S Magnetic locks
SE9400086L (sv) * 1994-01-14 1995-01-23 Sargent & Greenleaf Omkodbart tillhållarlås för värdeförvaringsenheter, t ex kassaskåp
DE4401833A1 (de) * 1994-01-22 1995-07-27 Schulte Schlagbaum Ag Aus Schloß und jeweils mehreren zu einem Schloß passenden Schlüsseln bestehende Schließeinrichtung
DE4402349A1 (de) * 1994-01-27 1995-08-03 Sudhaus Schlos Und Beschlagtec Magnetschließeinrichtung zum Verschließen von Koffern, Taschen o. dgl. Behältern
JP3708768B2 (ja) 1999-11-22 2005-10-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読取り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AU2001268172A1 (en) * 2000-06-03 2001-12-17 Ebox.Com, Inc. Computerized recording and notification of the delivery and pickup of retail goods
DE20021631U1 (de) * 2000-12-21 2002-05-02 Burg Waechter Kg Umkodierbares Schloss
US7634930B2 (en) 2002-01-03 2009-12-22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007528B2 (en) 2004-04-01 2006-03-07 Newfrey Llc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US8253533B2 (en) * 2009-09-30 2012-08-28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Locker system and method
JP6105369B2 (ja) * 2013-04-25 2017-03-29 株式会社足立ライト工業所 シリンダ錠
RU2756627C1 (ru) * 2020-11-18 2021-10-04 Ильдар Ибрагимович Салимов Привод засова замк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6067A (en) * 1909-11-08 1915-04-20 Elmer E Watson Interchangeable-key lock.
US2818723A (en) * 1952-12-03 1958-01-07 Morris J Levin Cylinder lock
US3234768A (en) * 1963-04-15 1966-02-15 Russell Key actuated mechanism with temporary ball tumbler
US3800284A (en) * 1973-01-12 1974-03-26 Pitney Bowes Inc Electronic combination lock and lock system
US3926021A (en) * 1974-01-02 1975-12-16 Monitron Ind Electronic combination lock and system
DE2646739C2 (de) * 1976-10-15 1982-10-28 Raymond, James W., 92663 Newport Beach, Calif. Schließzylinder
US4133194A (en) * 1976-12-02 1979-01-09 Bruce S. Sedley Magnetic key operated door lock
US4312198A (en) * 1979-08-09 1982-01-26 Sedley Bruce S Magnetic key operated hotel door lock
JPS5768051U (zh) * 1980-10-09 1982-04-23
US4519228A (en) * 1981-04-01 1985-05-28 Trioving A/S Electronic recodeable lock
US4516417A (en) * 1982-12-13 1985-05-14 American Standard Inc. Changeable keylock having tumblers with shiftable pivot seats
GB2137685B (en) * 1983-02-16 1987-10-21 Kumahira Safe Co Magnetic lock
JPH0246743B2 (ja) * 1983-06-30 1990-10-17 Ota Kogyo Kk Kahenshikijomae
US4644766A (en) * 1983-10-04 1987-02-24 Avant Incorporated Non-electronic card-key actuated combination lock
DE3421667A1 (de) * 1984-06-09 1985-12-12 Schulte-Schlagbaum Ag, 5620 Velbert Anlage zur aufsichtslosen kontrolle der benutzung, insbesondere der benutzungszeit, von badeanstalten, lesesaelen oder dergleichen
DE3431113A1 (de) * 1984-08-24 1986-03-06 Schulte-Schlagbaum Ag, 5620 Velbert Benutzungskontrollanlage
AT385311B (de) * 1984-10-09 1988-03-25 Evva Werke Schloss mit zumindest einem magnetrotor
US4676083A (en) * 1986-03-07 1987-06-30 Sedley Bruce S Locking mechanism with actuator
US4712402A (en) * 1986-06-16 1987-12-15 Monahan Brian J Integrally and sequentially re-keyable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5841A (zh) * 2009-09-28 2012-09-26 卡巴·莫尔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用于调整转臂并且用于操控锁止机构的钥匙的保险锁
CN102695841B (zh) * 2009-09-28 2016-02-10 卡巴·莫尔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用于调整转臂并且用于操控锁止机构的钥匙的保险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617759B2 (en) 1991-12-05
CA1316697C (en) 1993-04-27
JPH01151667A (ja) 1989-06-14
GR3006535T3 (zh) 1993-06-30
AU2972089A (en) 1990-08-23
DE3875427D1 (de) 1992-11-26
CN1027297C (zh) 1995-01-04
PT88317A (pt) 1989-06-30
EP0304760A2 (de) 1989-03-01
US5072604A (en) 1991-12-17
JPH0833084B2 (ja) 1996-03-29
PT88317B (pt) 1993-09-30
EP0304760B1 (de) 1992-10-21
EP0304760A3 (en) 1990-07-18
ES2035197T3 (es) 1993-04-16
DE3742826A1 (de) 1989-03-02
US5074135A (en) 199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97C (zh) 由锁和多个钥匙组成的闭锁系统
CN101310085B (zh) 利用薄匙卡开启的机械联动锁芯
CN1032210A (zh) 多功能电子锁的闩锁机构
CN102425339A (zh) 一种可自动上锁的电子锁
CN1117911C (zh) 一种防盗弹子锁锁头及钥匙
CN2881009Y (zh) 磁卡操作锁
CN1040143C (zh) 一种锁心柱组件及其用于它的钥匙
CN201343901Y (zh) 防盗锁芯及钥匙
CN103912165B (zh) 机电一体锁
CN211422144U (zh) 一种钢丝绳密码锁
CN202299694U (zh) 侧锁心的密码锁
CN209308564U (zh) 一种机械密码子母锁
CN201116411Y (zh) 摆动式锁芯锁
CN201810063U (zh) 锁具
CN102979368B (zh) 机械锁
CN202090710U (zh) 带屏蔽功能的内藏固定式防撬锁芯体
CN2380639Y (zh) 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双重开启式弹子锁
CN218029559U (zh) 一种新型机械式门锁
CN102373835B (zh) 侧锁心的密码锁
CN107461089A (zh) 高铁裙板锁
CN217233141U (zh) 一种可更换电池的物流智能挂锁
CN219138677U (zh) 一种机械式密码门锁
CN201614782U (zh) 异形钥匙和锁头
CN101845924A (zh) 矿用隔爆型多回路组合起动器的快开门装置
CN2198362Y (zh) 防开手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