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0352B - 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方法及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方法及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10352B CN103210352B CN201280003674.6A CN201280003674A CN103210352B CN 103210352 B CN103210352 B CN 103210352B CN 201280003674 A CN201280003674 A CN 201280003674A CN 103210352 B CN103210352 B CN 1032103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d rings
- roller
- outer peripheral
- peripheral face
- fi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5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applying the adhes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23/00—Tubular art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2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03G2215/2029—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the belt further entrained around one or more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s, the latter not being a cool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使用一种夹具,该夹具设置有从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突出的保持突起(20);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2)被套在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引导环(2)通过开设在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中的减压孔朝向内周侧受压缩;引导环(2)与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紧密接触;粘合剂(3)被施加在引导环(2)的外周面上;辊(1)通过轴向端部开口被套在引导环(2)上;压力停止降低,以便引导环(2)恢复到原外径并且施加在引导环(2)的外周面上的粘合剂(3)被按压在辊(1)的内周面上;以及在引导环(2)被粘着固定到该内周面上之后,辊(1)从该夹具上被取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方法以及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由环状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粘着固定到筒状辊的内周面上以便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单元中适当地使用该筒状辊的方法,该方法用来使心轴穿过在两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粘附了引导环的辊。
背景技术
上述在定影单元中使用的辊用于将色调剂图像加热定影到纸张等上。如图21和图22所示,该辊构造为由树脂制成且由椭圆形的筒状体形成的辊R(这样的辊也可以称为带),辊R中的各自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G1和G2粘着固定在辊R的两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辊R套在由钢或铝制成的两个金属心轴S1和S2上;并且引导环G1和G2分别配合在心轴S1和S2的位于两个轴向端部的小径部上。因而,当辊R旋转时,引导环G1和G2分别与心轴S1和S2的大径部的边缘接触,从而防止辊R沿着轴向移位。应当注意到:心轴的数目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2010-101423(专利文献1)提出了图23至图27所示的方法作为用于将引导环粘着固定到辊的内周面上的方法。这样的辊由一个轴支撑,即一个心轴插过筒状辊的中心。
具体来说,如图23所示,成型体50用作构造为这样的夹具:在配合鼓51的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呈圆形突起形状的配合部52,在配合部52的外周设置有凸缘53,并且在配合部5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凹陷部52a。将受压缩状态下的引导环55配合在成型体50的配合部52上,而利用引导突起52b将引导环55的保持部55a收容在凹陷部52a中。此外,如图24和图25所示,在筒状套筒60的一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施加粘合剂61,并且将套筒60套在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55上并配合在成型体50的配合部52上,以便使用粘合剂61将套筒60半固定到引导环55上。然后,如图26所示,将套筒60从成型体50处移开,操作者用手沿着套筒60的内周面按压未粘附到套筒60上的引导环55的保持部55a,并且将该保持部粘附到该内周面上。类似地,还将引导环55粘着固定到套筒60的另一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以便形成图27所示的供心轴62插过的定影辊65。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2010-10142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图23至图27所示的专利文献1中的上述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定影辊上的方法中,预先将粘合剂61施加在待用作辊的套筒60的内周面上,这样会导致粘合剂在施加操作过程中可能趋向于不均匀地施加在该套筒的内周面上的问题。还需要在粘合剂施加在套筒60的内周面上的状态下使该套筒移动,以便将该套筒准确地套在环绕成型体50的配合部52的引导环55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套筒60未准确地套在成型体50上,则施加在该套筒的内周面上的粘合剂61在粘附到引导环55的外周面上之前趋向于粘附到其他部分上,这样还会导致可操作性显著地下降的问题。此外,需要将成型体50构造为具有凹陷部52a和引导突起52b,凹陷部52a位于与引导环55配合的配合部52中,引导突起52b以预定间隙准确地设置在凹陷部52a中。还需要执行这样的操作:使引导环55扩张并套在配合部52上,并且使保持部55a穿过凹陷部52a和引导突起52b之间的间隙。此外,在将引导环55半固定到套筒60的内周面上之后,使套筒60与成型体50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施加在套筒60的内周面上的粘合剂61粘附到凸缘53上,则难以将套筒60与成型体50分离。此外,在将套筒60从成型体50处移开之后,操作者需要将引导环55的保持部55a按压在套筒60的内周面上并将该保持部粘附到该内周面上,从而将引导环55完全地固定到套筒60上。这样,许多处理需要由操作者来执行,这样会导致加工精度可能随着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的不同而变化等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简化了由操作者执行的操作,减少了随着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并且使质量变得稳定。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这种方法中使用的夹具。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将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粘附到筒状辊的内周面上的方法作为第一发明。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夹具,所述夹具设置有从支撑基座的上表面突出的保持突起;将所述引导环套在所述保持突起的外周面上;通过开设在所述保持突起的外周面中的减压孔从所述引导环的内周侧降低压力,以便使所述引导环与所述保持突起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将粘合剂施加在所述引导环的外周面上;从轴向的端部开口将所述辊套在所述引导环上;停止降低压力以恢复所述引导环的外径,以便将施加在所述引导环的外周面上的粘合剂按压在所述辊的内周面上;以及从所述夹具上取下在内周面上粘着固定了所述引导环的所述辊。
当将所述引导环套在所述保持突起上时,使所述引导环的插入端面与所述夹具的支撑基座的上表面接触并且使所述辊的一个轴向端部的开口的端面与所述夹具的支撑基座的上表面接触,以便将所述辊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与所述引导环的一个端部对齐地粘着固定。还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将所述引导环粘着固定到所述辊的另一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上述方法用于将心轴插入并固定到在两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粘着固定了一对引导环的辊中,从而形成供定影单元使用的辊。
在本发明中,将由橡胶环形成的引导环围绕在与专利文献1中的夹具的配合部对应的保持突起上,并且在该引导环因压力降低而受压缩的状态下施加粘合剂。这样,由于将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的外周面用作待施加粘合剂的表面,所以与将粘合剂施加在辊的内周面上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容易地施加粘合剂,并且可以将粘合剂以均匀厚度施加在引导环上而不会出现凹凸不平。此外,与引导环配合的保持突起具有形成为简单圆形形状的外周面并且具有比引导环的内径小的外径。相应地,仅仅具有原直径的引导环就可以套在保持突起的外周面上,而没有必要使引导环扩张。因而,可以简化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保持突起上的操作,同时还可以简化夹具的构造。此外,当将辊套到配合在保持突起上的引导环上时,由于压力通过开设在保持突起的外周面中的减压孔降低而导致引导环的外径受压缩,从而允许辊容易地套在直径减小的引导环上。当在将辊套好之后停止降低压力时,受压缩的引导环恢复至原状态并且恢复到原来的外径尺寸,结果引导环的施加有粘合剂的表面可以被按压在辊的内周面上并且与该内周面紧密接触。换言之,与专利文献1不同,操作者不需要执行将引导环的保持部按压在辊的内周面上以进行粘附的手动操作,并且可以自动地使引导环的外周面与辊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优选的是:在所述引导环因压力降低而受压缩的状态下,所述引导环的外径减小0.5%~8%。通过这样使引导环的外径减小0.5%~8%,在引导环的施加有粘合剂的外周面和辊的内周面之间留出辊插入空间,从而易于将辊设置在引导环的外周面上。此外,由于引导环的外径减小了0.5%~8%,所以当压力降低停止时引导环的外径立即恢复到原直径,从而引导环的外周面上的粘合剂可以粘附到辊的内周面上。
在将粘合剂施加到配合在所述保持突起上的所述引导环上之后,可以与所述引导环的外周面隔着辊插入空间设置套圈(筒状的引导框架),并且可以将所述辊插入到所述套圈和所述引导环之间的所述辊插入空间内。通过这样设置套圈,可以将辊准确地配合到引导环上,从而允许提高可操作性。
提供在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方法中使用的夹具作为第二发明。设置为从所述支撑基座的上表面突出的所述保持突起具有比所述引导环的内径小的外径,并且所述减压孔开设在所述保持突起的外周面中。所述夹具包括:减压装置,在所述引导环配合在所述保持突起上的状态下,所述减压装置通过所述减压孔降低压力,以便使所述引导环与所述保持突起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并且允许所述引导环受压缩。
具体来说,在呈圆形支座形状的所述支撑基座的上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螺孔,围绕着所述螺孔设置有环状的高台阶部,在所述高台阶部的外周设置有环状的中台阶部,所述减压孔开设在所述中台阶部中,并且在所述中台阶部的外周设置有包括所述支撑基座的表面的下台阶部,而待拧入到所述支撑基座的螺孔中的螺杆从盘状顶板的下表面突出。所述顶板的螺杆被拧入到所述支撑基座的螺孔中,并且所述顶板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高台阶部的上表面上,以便将所述保持突起设置为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中台阶部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减压孔向所述间隙敞开。所述引导环配合在所述保持突起的外周面上,并且载荷通过所述减压孔被引入到位于所述保持突起的中间部分内的所述间隙中,以便从所述引导环的内周侧降低压力,然后粘合剂被施加在所述引导环的外周面上。
如上所述,在将粘合剂施加在引导环上之后以及在将辊配合到引导环上之前,可以将套圈设置在支撑基座上并且可以将辊插入到套圈和引导环之间。通过这样安装套圈,辊可以容易地安装,并且当停止压力降低以使引导环恢复至原状态而增大直径时,引导环的直径可以均匀地增大。
此外,在通过轴承将支撑基座可旋转地安装在底座上的情况下,当在将粘合剂施加在引导环的外周面上的过程中旋转支撑基座而使引导环旋转时,可以利用设置在固定位置的粘合剂施加装置来将粘合剂简单、准确地施加在引导环的外周面上。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将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配合到夹具的保持突起上,并且在引导环因压力降低而受压缩的状态下将粘合剂施加到引导环的外周面上。因此,可以简化用于施加粘合剂的操作。此外,由于将辊套在受压缩的引导环上而将施加在引导环的外周面上的粘合剂按压在辊的内周面上,所以可以自动地将引导环粘着固定到辊的内周面上。这样,通过减少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工序中的手动操作的工序的数目以及通过简化手动操作的工序,可以减少品质的变化并且提高品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夹具构造为允许如上所述减少手动操作的工序的数目,并且该夹具本身的结构与专利文献1中的结构相比较简单,从而可以以低成本制造该夹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心轴插过附着了引导环的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心轴插过附着了引导环的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夹具的局部前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夹具中的支撑基座的主要部分和顶板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夹具中的保持突起的放大图。
图6是作为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的部件的顶板的正视图。
图7是作为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的部件的顶板的俯视图。
图8是作为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的部件的支撑基座的剖视图。
图9是作为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的部件的支撑基座的俯视图。
图10是作为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的部件的套圈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套圈安装在构成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的支撑基座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工序的简图。
图13是示出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工序的简图。
图14是示出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工序的简图。
图15是示出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工序的简图。
图16是示出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工序的简图。
图17是示出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工序的简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引导环附着在辊上的状态的简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引导环附着在辊上的状态的简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的主要部分的简图。
图21是示出现有技术实例的简图。
图22是示出现有技术实例的简图。
图23是示出另一个现有技术实例的简图。
图24是示出另一个现有技术实例的简图。
图25是示出另一个现有技术实例的简图。
图26是示出另一个现有技术实例的简图。
图27是示出另一个现有技术实例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至图17分别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夹具而形成的定影辊。该定影辊具有与图21和图22所示定影辊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由辊1(也称为带)形成,辊1由聚酰亚胺(PI)制成并具有椭圆形的筒状体。用粘合剂3将由橡胶环(由硅酮橡胶制成)形成的引导环2(2A,2B)粘着固定到辊1的两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各自由金属圆棒形成的两个心轴4(4A,4B)可枢转地被支撑在辊1的两个轴向端部上,并且在引导环2设置在辊1的内周面和位于每个心轴4的两个纵向端部上的小径部4s的外周面之间的状态下,辊1配合在引导环2上而不会沿着轴向产生位移。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心轴的数目是两个,然而心轴的数目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为了将引导环2(2A,2B)粘着固定到辊1的两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使用图3至图11所示的夹具10。
夹具10借助于轴承30可旋转地设置在筒状底座12上,底座12稍微大于圆形支座状的支撑基座11。顶板1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11a上。如图6和图7所示,螺杆14a设置为在顶板13的下表面的中心处突出,而用于螺纹连接的旋钮14b设置为在顶板13的上表面上突出。如图8和图9所示,支撑基座11构造为具有开设在上表面11a的中心处且竖直地穿透支撑基座11的螺孔15,并且顶板13的螺杆14a从上方插入该螺孔中并被紧固以将顶板13固定在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上。
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11a设置有围绕螺孔15的环状的高台阶部16以及位于高台阶部16的外周的环状的中台阶部17,中台阶部17的外径等于顶板13的外径。在中台阶部17的外周设置有由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11a形成的下台阶部18。下台阶部18用作与引导环2和辊1接触的平面。此外,在中台阶部17中开设有减压孔19的端部开口19a,并且减压孔19在支撑基座11内弯曲而与螺孔15连通。螺孔15在支撑基座11的下表面11b的中心处敞开,并且与真空源23连接的减压管22与底座12的中空部12a连通。
螺杆14a被拧入支撑基座11的螺孔15中以使顶板13的中心处的下表面与高台阶部16的上表面接触,并且顶板13固定地设置在该位置。在这种状态下,保持突起20形成为具有由顶板13的外周面13a和中台阶部17的外周面17a构成的外周面。保持突起20在中台阶部17的上表面和顶板13的下表面之间具有间隙21。间隙21在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的中间位置朝向外表面敞开。在本实施例中,间隙21的高度H大致为1mm。
保持突起20具有比引导环2的内径R2小的外径R1(R1<R2),并且内径R2和外径R1之间的差(R1-R2)为0.5mm~3mm。保持突起20这样构造为具有较小的外径以便在保持突起20本身和引导环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引导环2可以在不扩张的情况下套在保持突起20上。此外,在引导环2配合在保持突起20上的状态下,通过减压孔19实现压力降低以使套在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的引导环2的内周面与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紧密接触,从而使引导环2的外径压缩0.5mm~3mm(即上述(R2-R1)的差值)。在本实施例中,外径为45mm的引导环2被压缩为具有44mm的外径。
此外,还设置图10和图11所示的筒状套圈25。在引导环2配合在保持突起20上的状态下,套圈25与支撑基座11的下台阶部18的外周接合并且安装为以预定间隙围绕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在套圈25的内周面的上部中设置有接合突起25a,而在接合突起25a的上侧部中设置有便于导入的向外扩展的渐缩部25b。接合突起25a与下台阶部18的外周缘接合并且安装在支撑基座11上。在此安装状态下,接合突起25a的内周面和因压力降低而受压缩的引导环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C大于辊1的厚度,以便辊1的末端部可以容易地插入间隙C中。
作为夹具10的部件的支撑基座11、顶板13和套圈25各自由聚四氟乙烯(PTFE)制成。如果使用PTFE作为材料,则可以容易地去除偶然粘附在夹具10上的粘合剂。
接下来,对用于利用上述夹具10将引导环2粘着固定到椭圆辊1的两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的附着(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在第一步中,如图12所示,将引导环2套在夹具10的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而环绕该外周面,并且使引导环2的插入端面2a与支撑基座11的下台阶部18接触。在此停止位置,引导环2的内周面的沿着竖直宽度方向看到的中间部分封闭保持突起20的间隙21的外周面中的开口。由于保持突起20的外径R1小于引导环2的内径R2,所以在不需要使引导环2扩张的情况下将引导环2配合到保持突起20上。因而,引导环2无需改变原直径就可以配合在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并且在引导环2的内周面和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约0.5mm的间隙。
在第二步中,如图13所示,将真空引入夹具10的减压孔19中,并且通过向保持突起20的间隙21敞开的减压孔19的端部开口19a降低外周面被引导环2封闭的间隙21内的压力,从而端部开口19a起到减压孔的作用。这样使得引导环2被吸附而与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紧密接触,从而引导环2的外径减小。
在第三步中,如图14所示,用刷子或施加辊将粘合剂3施加到配合在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并因压力降低而受压缩的引导环2的外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支撑基座11通过轴承30相对于底座12旋转,从而易于施加粘合剂。
在第四步中,如图15所示,在配合在保持突起20上的引导环2受压缩的状态下,将套圈25从上方套在支撑基座11上以使套圈25的接合突起25a的下表面与支撑基座11的下台阶部18的周缘接合而进行安装。在这种状态下,接合突起25a的内周面围绕引导环2的施加有粘合剂3的外周面并且与该外周面隔开具有预定宽度的间隙C。
在第五步中,如图16所示,将由筒状套筒形成的辊1从上方插入到引导环2和套圈25之间的插入间隙C中,以便辊1的一个轴向端部的开口1a面向下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便于导入的向外扩展的渐缩部25b设置在套圈25的内周面的上侧部中,所以可以将辊1平稳地插入到插入间隙C中。被插入间隙C中的辊1的端面与支撑基座11的下台阶部18接触,从而使辊1的该端部和引导环2的一个端部彼此对齐。在辊1被插入到插入间隙C中的状态下,辊1的内周面不与引导环2的施加有粘合剂3的外周面接触。
在第六步中,停止将真空引入到减压孔19中。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7所示,使被按压在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的引导环2回到原始位置。相应地,引导环2的外径恢复到原直径,从而引导环2隔着粘合剂3被按压在辊1的内周面上。从而,引导环2以粘合剂3固定附着到辊1的一个轴向端侧的内周面上。
在第七步中,从夹具10向上拉出并取下已经粘着固定了引导环2的辊1。然后,重复第一步至第七步,以便将引导环2B粘着固定到辊1的另一端侧的内周面上。因此,如图1和图2所示,辊1形成为这样:在具有椭圆横截面形状的辊1的纵向的两侧,引导环2(2A,2B)以粘合剂3粘结到辊1的两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
通过使用上述夹具10,可以容易地将引导环2粘着固定到辊1的内周面上。特别地,在上述方法中,操作者手动执行如下操作:将引导环2附着到夹具10的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的操作;在所附着的引导环2受压缩的状态下将粘合剂3施加在引导环2的外周面上的操作;以及将辊1插入到引导环2和套圈25之间的间隙C中的简单操作。由于无论操作者是否技术熟练都可以执行这些操作,所以在附着引导环2时不会出现精度的变化,从而允许提高品质和工作效率。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也可以实施为这样:在粘附有粘合剂3的引导环2被按压在辊1的内周面上的状态下,从套圈25的外表面侧按压由硬橡胶等制成并呈盘状的弹性按压工具以使粘合剂均匀地分布在辊1和引导环2之间。
此外,可以取消夹具10的套圈25,并且在将粘合剂3施加在引导环2的外周面上之后,可以在无需将套圈25安装在支撑基座11上的情况下将辊1套在引导环2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支撑基座11的下台阶部18的表面上设置与辊1的末端配合的环状凹陷部,则可以提高插入辊1的位置精度。
此外,尽管夹具10构造为使顶板13可拆卸地拧入支撑基座11中以形成保持突起20,然而也可以通过预先将支撑基座11和顶板13形成为一体来提供保持突起20,并且可以沿着周向以预定间距在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中开设间隙。
此外,如图18所示,夹具10也适用于单根的心轴4支撑具有圆形横截面的辊1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上述夹具容易地将引导环2A和2B固定附着到辊1的两个轴向端部上。
此外,如图19所示,在引导环2A和2B的末端不与辊1的末端沿轴向对齐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在支撑基座11的外周面上设置台阶11s并且将引导环2A(2B)放置在台阶11s上,这样允许引导环2固定附着到辊1的内周面上的所需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1辊,2、2A、2B由橡胶环形成的引导环,2a插入端面,3粘合剂,4心轴,4s小径部,10夹具,11支撑基座,11a上表面,11b下表面,11s台阶,12底座,12a中空部,13顶板,13a外周面,14a螺杆,14b用于螺纹连接的旋钮,15螺孔,16高台阶部,17中台阶部,18下台阶部,19减压孔,19a端部开口,20保持突起,21间隙,22减压管,23真空源,25套圈,25a接合突起,25b渐缩部,30轴承。
Claims (4)
1.一种用于将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2)附着到筒状辊(1)的内周面上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
使用夹具(10),所述夹具(10)设置有从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11a)突出的保持突起(20);
将所述引导环(2)套在所述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
通过开设在所述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中的减压孔(19)从所述引导环(2)的内周侧降低压力,以便使所述引导环(2)与所述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紧密接触;
将粘合剂(3)施加在所述引导环(2)的外周面上;
从轴向的端部开口将所述辊(1)套在所述引导环(2)上;
停止降低压力以恢复所述引导环(2)的外径,以便将施加在所述引导环(2)的外周面上的粘合剂(3)按压在所述辊(1)的内周面上;以及
从所述夹具(10)上取下在内周面上粘着固定了所述引导环(2)的所述辊(1),
其中,设置为从所述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11a)突出的所述保持突起(20)具有比所述引导环(2)的内径小的外径,并且所述减压孔(19)开设在所述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中,所述夹具包括:
减压装置,在所述引导环(2)配合在所述保持突起(20)上的状态下,所述减压装置通过所述减压孔(19)降低压力,以便使所述引导环(2)与所述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并且允许所述引导环(2)受压缩,
在呈圆形支座形状的所述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11a)的中心处开设有螺孔(15),围绕着所述螺孔(15)设置有环状的高台阶部(16),在所述高台阶部(16)的外周设置有环状的中台阶部(17),所述减压孔(19)开设在所述中台阶部(17)中,并且在所述中台阶部(17)的外周设置有包括所述支撑基座(11)的表面的下台阶部(18),而待拧入到所述支撑基座(11)的螺孔(15)中的螺杆(14a)从盘状顶板(13)的下表面突出,
所述顶板(13)的螺杆(14a)被拧入到所述支撑基座(11)的螺孔(15)中,并且所述顶板(13)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高台阶部(16)的上表面上,以便将所述保持突起(20)设置为在所述顶板(13)的下表面和所述中台阶部(17)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21),所述减压孔(19)向所述间隙(21)敞开,并且
所述引导环(2)配合在所述保持突起(20)的外周面上,并且压力通过所述减压孔(19)从位于所述保持突起(20)的中间部分内的所述间隙(21)降低,以便允许压力从所述引导环(2)的内周侧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2)附着到筒状辊(1)的内周面上的方法,其中,
当将所述引导环(2)套在所述保持突起(20)上时,使所述引导环(2)的插入端面与所述夹具(10)的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11a)接触并且使所述辊(1)的一个轴向端部的开口的端面与所述夹具(10)的支撑基座(11)的上表面(11a)接触,以便将所述辊(1)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与所述引导环(2)的一个端部对齐地粘着固定,并且
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将所述引导环(2)粘着固定到所述辊(1)的另一个轴向端部的内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将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2)附着到筒状辊(1)的内周面上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引导环(2)因压力降低而受压缩的状态下,所述引导环(2)的外径减小0.5%~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将由弹性体形成的引导环(2)附着到筒状辊(1)的内周面上的方法,其中,
在将粘合剂(3)施加在所述引导环(2)的外周面上之后,设置与所述引导环(2)的外周面隔开辊插入空间(C)的套圈(25)并且将所述辊(1)插入到所述辊插入空间(C)内,然后停止从所述引导环(2)降低压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57045 | 2011-03-15 | ||
JP2011057045A JP5352908B2 (ja) | 2011-03-15 | 2011-03-15 | ローラへのガイドリング取付方法およびガイドリング取付用治具 |
PCT/JP2012/056129 WO2012124630A1 (ja) | 2011-03-15 | 2012-03-09 | ローラへのガイドリング取付方法およびガイドリング取付用治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10352A CN103210352A (zh) | 2013-07-17 |
CN103210352B true CN103210352B (zh) | 2015-12-09 |
Family
ID=4683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0367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0352B (zh) | 2011-03-15 | 2012-03-09 | 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方法及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30186563A1 (zh) |
JP (1) | JP5352908B2 (zh) |
CN (1) | CN103210352B (zh) |
WO (1) | WO2012124630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83110Y2 (ja) * | 1993-09-22 | 1998-10-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寄り止めガイド貼付装置 |
KR100365692B1 (ko) * | 2000-02-24 | 2002-12-2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토너 화상 정착을 위한 직접 가열 롤러 및 그 제조 방법 |
JP2002055532A (ja) * | 2000-08-09 | 2002-02-20 | Nitto Denko Corp | 貼着装置及び貼着方法 |
JP3499233B2 (ja) * | 2002-03-22 | 2004-02-23 | 株式会社遠藤製作所 | 金属円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装置 |
JP4609104B2 (ja) * | 2005-02-15 | 2011-01-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63033B2 (ja) * | 2005-05-18 | 2012-10-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制振部材の脱着装置及び方法 |
JP4630803B2 (ja) * | 2005-11-30 | 2011-02-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制振部材の脱着装置及び脱着方法 |
JP4822839B2 (ja) * | 2005-12-27 | 2011-11-24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転写搬送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155098B2 (ja) * | 2008-10-23 | 2013-02-27 | 株式会社セーコウ | 定着ローラなどのローラ構造体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ローラ構造体 |
-
2011
- 2011-03-15 JP JP2011057045A patent/JP535290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3-09 CN CN201280003674.6A patent/CN10321035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3-09 WO PCT/JP2012/056129 patent/WO201212463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3-09 US US13/876,416 patent/US2013018656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
- 2016-08-18 US US15/240,016 patent/US2016035497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54971A1 (en) | 2016-12-08 |
JP2012194277A (ja) | 2012-10-11 |
US20130186563A1 (en) | 2013-07-25 |
JP5352908B2 (ja) | 2013-11-27 |
WO2012124630A1 (ja) | 2012-09-20 |
CN103210352A (zh) | 2013-07-17 |
WO2012124630A9 (ja) | 2013-08-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83628B1 (ko) | 보호필름 부착장치 | |
KR101978166B1 (ko) | 보호필름 부착장치 | |
KR101587723B1 (ko) | 실린더 피스톤의 패킹 조립장치 | |
CN103210352B (zh) | 用于将引导环附着到辊上的方法及用于附着引导环的夹具 | |
KR101444317B1 (ko) | 배관 변형 교정장치 | |
CN203039161U (zh) | 一种连接器固定装置及射频器件 | |
JPS59117955A (ja) | シ−ル自動組付装置 | |
US20150323410A1 (en) | Balancing Weight Application System | |
EP4293170A1 (en) | Design-element set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design-element set | |
JP2012240163A (ja) | 斜めoリング溝へのoリング組付方法およびoリング組付装置 | |
CN208976674U (zh) | 扩孔装置 | |
JP3780157B2 (ja) | 円筒状支持体へのチューブ材被覆方法 | |
CN221138949U (zh) | 一种烟盒输送装置的驱动轴组 | |
CN211680808U (zh) | 压装装置 | |
KR101420658B1 (ko) | 판재 연결 장치 | |
KR101505811B1 (ko) | 패널 부착 장치 및 부착 방법 | |
KR20110004964A (ko) | 원터치 방식의 커플러 | |
KR101723195B1 (ko) | 밴딩장치 | |
JP2003010938A (ja) | 輪体のローリング成形装置 | |
KR20020090560A (ko) | 자동차의 컨트롤 암 댐핑 부싱 탈/장착용 공구 | |
JP2012115939A (ja) | 軸受組付け装置 | |
KR200245000Y1 (ko) | 자동차의 컨트롤 암 댐핑 부싱 탈/장착용 공구 | |
KR20160053038A (ko) | 브라켓에 의해 스탬퍼가 고정되는 도광판 패턴 형성 장치 | |
JP4926888B2 (ja) | 遊星ローラ装置の組付け方法 | |
JP3266808B2 (ja) | ワーク保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