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0227A - 离合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0227A
CN103210227A CN2011800490467A CN201180049046A CN103210227A CN 103210227 A CN103210227 A CN 103210227A CN 2011800490467 A CN2011800490467 A CN 2011800490467A CN 201180049046 A CN201180049046 A CN 201180049046A CN 103210227 A CN103210227 A CN 103210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rotation
input shaft
anchor plate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90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0227B (zh
Inventor
田中哲
冨田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xed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xed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371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500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593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1240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Exedy Corp filed Critical Exed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10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0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2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F16D13/583Diaphragm-springs, e.g. Belleville
    • F16D13/585Arrangements or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r support of the diaphragm on the clutch on the clutch cover or the pressure pl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84Mechan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with two clutch pl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离合器装置(1),其包括第1离合器(C1)、第2离合器(C2)、膜片弹簧(70)以及中间弹簧(73)。膜片弹簧(70)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传递按压力。在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中间弹簧(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保持连接力,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

Description

离合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发动机向变速箱传递动力所需的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自动进行车辆变速的手段,已知有自动变速器(AT)。近几年,例如扭矩变换器、多个行星齿轮及离合器的组合成为AT的主流。通过扭矩变换器的无极变速作用及多个离合器的自动切换,AT不需要在手动变速器(MT)中所需的行进、停止及变速时由驾驶员进行的离合器操作。
但是,由于扭矩变换器是通过流体传递动力,与直接机械连接输入侧与输出侧,并传递扭矩的MT相比,AT的动力传递效率低。因此,AT具有减轻驾驶员作业的优点的同时,具有增加车辆油耗的缺点。
于是,确保MT的传递效率的同时不需要离合器操作作为目的,提出了以MT结构为基础的自动变速器(AMT)。这种自动变速器中,自动进行MT的离合器操作及变速箱的变速操作。通过这种自动变速器,能够确保与原有MT相同的传递效率,且不需要离合器操作。
但是,进行变速操作时,由于与MT相同地解除离合器的连接,暂时切断扭矩传递。扭矩传递被切断期间,车辆无法加速,仅靠惯性行走。这种扭矩的中断,影响车辆的加速性能的同时,容易给驾驶员带来不愉快的感觉。
因此,为了解决这种扭矩中断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离合器装置的自动变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742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特许第6620840号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中,由于利用两个驱动器各自独立地驱动第1及第2离合器,装置趋于大型化。
于是,考虑只设置一套传动杆及驱动器,利用一个驱动器驱动第1及第2离合器。
但是,若只有一个驱动器,则切换第1及第2离合器的动力传递状态时,会产生扭矩中断的现象。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扭矩中断的,且能够小型化的离合器装置。
而且,专利文献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中,由于传动杆被安装在发动机上的部件所支撑,一旦驱动力从驱动器传递至传动杆,驱动力则会传递至发动机。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驱动力作用于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小型化的离合器装置。
涉及本发明第一特征的离合器装置,为从发动机向变速箱的第1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传递动力所需的离合器装置,其包括第1离合器、第2离合器、一个杆部件、中间弹性部件。第1离合器从发动机向第1输入轴传递动力。第2离合器从发动机向第2输入轴传递动力。一个杆部件向第1及第2离合器传递按压力。没有向第1及第2离合器赋予按压力时,中间弹性部件向第1及第2离合器赋予保持连接力,以使第1及第2离合器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
在这里,一个杆部件,能够由一个部件构成,也能够由多个部件构成。而且,最小动力传递状态是指传递驾驶员感觉不到扭矩中断程度的最小动力的状态。所谓最小动力,例如能够以列举不踩踏加速踏板使车辆微速前进程度的滑差动力。
该离合器装置中,没有向第1及第2离合器赋予按压力时,通过中间弹性部件向第1及第2离合器赋予保持连接力以使第1及第2离合器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因此,利用一个杆部件进行第1及第2离合器的切换,也能够防止产生扭矩中断。
而且,由于第1及第2离合器被一个杆部件驱动,只需设置一个驱动器,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上述内容,该离合器装置中,防止扭矩中断,且能够实现小型化。
涉及本发明第二特征的离合器装置,为从发动机向变速箱的第1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传递动力所需的离合器装置,是从发动机输入动力的部件,其包括被第1及第2输入轴的至少一侧能够旋转地支撑,且轴向的至少一侧移动被第1及第2输入轴限制的输入旋转体、用于向第1输入轴传递输入至输入旋转体的动力的第1离合器、用于向第2输入轴传递输入至输入旋转体的动力的第2离合器、被输入旋转体支撑,且向第1及第2离合器传递按压力所需的一个杆部件。
在这里,一个杆部件,可由一个部件构成,也可由多个部件构成。
该离合器装置中,由于输入旋转体在轴向上的至少一侧的移动被第1及第2输入轴限制,即使轴向的离合器驱动力输入至杆部件,能够由第1及第2输入轴承接离合器驱动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而且,由于按压力经由一个杆部件传递至第1及第2压板组件,只需设置一个驱动器,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根据上述内容,该离合器装置中,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1离合器接合状态);
图2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1及第2离合器接合状态);
图3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2离合器接合状态);
图4(A)中间弹簧的作用示意图、(B)为第1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的特性示意图;
图5(A)为负载特性线形图(第1压板的负载作用点标准)、(B)为负载特性线形图(释放轴承标准);
图6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2实施例);
图7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3实施例);
图8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2离合器接合状态、第4实施例);
图9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1及第2离合器接合状态、第4实施例);
图10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1离合器接合状态、第4实施例);
图11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5实施例);
图12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6实施例);
图13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7实施例);
图14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8实施例);
图15为辅助电机的动作说明图(第8实施例);
图16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8实施例);
图17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9实施例);
图18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10实施例);
图19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11实施例);
图20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12实施例);
图21为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第13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例]
<离合器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离合器装置1为从发动机向变速箱的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装置,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第2压板组件47、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第2磨损追踪机构8B、驱动机构7。由输入旋转体10(更具体而言为第1飞轮3)、第1压板组件37及第1离合器盘组件5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10(更具体而言为第2飞轮4)、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构成第2离合器C2。第1离合器C1为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该实施例中为常闭式离合器。另一方面,第2离合器C2为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该实施例中为常开式离合器。例如,第1档、第3档及第5档时,第1离合器C1传递动力,第2档及第4档时,第2离合器C2传递动力。如后述,由于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驱动机构7,能够实现离合器装置1的小型化。
另外,在之后的说明中,常开式离合器定义为没有从驱动器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从发动机向变速箱不传递所需动力的离合器,常闭式离合器定义为没有从驱动器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从发动机向变速箱能够传递所需动力的离合器。所需动力是指驱动车辆所需的动力,不包含不踩踏加速踏板使车辆微速前进程度的动力(例如,滑差动力)。
而且,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图1~图3中,离合器装置1的右侧及离合器装置1的左侧分别配置有发动机与变速箱。因此,图1~图3中,发动机侧为右侧,变速箱侧为左侧。
<输入旋转体10>
输入旋转体10是从发动机传递动力的部件,经由柔性板(图中未示出)或减振器(图中未示出)与曲轴(图中未示出)相连。输入旋转体10以旋转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输入旋转体10主要具有第1飞轮3、第2飞轮4。
(1)第1飞轮3
第1飞轮3具有环状的第1圆板部33。第1飞轮3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且与第2飞轮4一体旋转。
(2)第2飞轮4
第2飞轮4具有环状的第2圆板部43。第2圆板部43与第1圆板部33,在轴向上间隔空间配置。第2飞轮4被固定在第1飞轮3上,且与第1飞轮3一体旋转。第2飞轮4经由轴承34被第2输入轴92能够旋转地支撑。轴承34被固定在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轴承34经由第2飞轮4也能够旋转地支撑第1飞轮3。通过被安装在第2输入轴92上的卡环96限制轴承34向发动机侧的移动。根据该构成,限制输入旋转体10相对第2输入轴92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轴承34及卡环96承接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力。
<第1压板组件37>
第1压板组件37具有第1压板39和第1磨损追踪机构8A。
第1压板39是用于将第1离合器盘组件5压紧在第1飞轮3上的环状部件,配置在第1圆板部33与第2圆板部43的轴向之间。第1压板39配置成相对第1圆板部33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具体而言,第1压板39通过第1带板(图中未示出)与第1飞轮3相连。
第1磨损追踪机构8A是用于降低因第1摩擦部57(后述)的磨损引起的第1离合器C1负载特性变化的机构,被安装在第1压板39上。第1磨损追踪机构8A检测第1摩擦部57的磨损量,使被驱动机构7按压的支点位置根据检测出的磨损量朝轴向变化。根据该构成,即使第1摩擦部57出现磨损,支点位置几乎不发生变化,其结果,第1离合器C1的负载特性大致保持一定。
<第2压板组件47>
第2压板组件47具有第2压板49和第2磨损追踪机构8B。
第2压板49是用于将第2离合器盘组件6压紧在第2飞轮4上的环状部件,配置在第1圆板部33与第2圆板部43的轴向之间。第2压板49配置成相对第2圆板部43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具体而言,第2压板49通过第2带板(图中未示出)与第2飞轮4相连。
第2磨损追踪机构8B是用于降低因第2摩擦部67(后述)的磨损引起的第2离合器C2负载特性变化的机构,被安装在第2压板49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检测第2摩擦部67的磨损量,使被驱动机构7按压的支点位置根据检测出的磨损量朝轴向变化。根据该构成,即使第2摩擦部67出现磨损,支点位置几乎不发生变化,其结果,第2离合器C2的负载特性大致保持一定。
<第1离合器盘组件5>
第1离合器盘组件5为从输入旋转体10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部件,相对第1输入轴91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地相连。第1离合器盘组件5,具有第1摩擦部57和第1输入部件52。
第1摩擦部57,配置在第1圆板部33与第1压板39的轴向之间。第1摩擦部57被设置成与第1圆板部33及第1压板39能够进行滑动。由于第1摩擦部57包含缓冲板(图中未示出),一旦第1摩擦部57被夹持在第1压板39与第1圆板部33之间,缓冲板朝轴向压缩,缓冲力作用于第1压板39及第1圆板部33。
第1输入部件52是从第1摩擦部57传递动力的部件,与第1摩擦部57相连。第1输入部件52与第1输入轴91相连。
<第2离合器盘组件6>
第2离合器盘组件6为从输入旋转体10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部件,相对第2输入轴92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地相连。第2离合器盘组件6,具有第2摩擦部67和第2输入部件62。
第2摩擦部67,配置在第2圆板部43与第2压板49的轴向之间。第2摩擦部67被设置成与输入旋转体10及第2压板49能够进行滑动。由于第2摩擦部67包含缓冲板(图中未示出),一旦第2摩擦部67被夹持在第2压板49与第2圆板部43之间,缓冲板朝轴向压缩,缓冲力作用于第2压板49及第2圆板部43。
第2输入部件62是从第2摩擦部67传递动力的部件,与第2摩擦部67相连。第2输入部件62与第2输入轴92相连。
<驱动机构7>
驱动机构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轴向按压力。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1个驱动机构7。具体而言,驱动机构7,具有膜片弹簧70、辅助弹簧75、第1中间板71、第2中间板72、多个中间弹簧73。
作为离合器装置1仅设置一个膜片弹簧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膜片弹簧70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以使其向第1离合器C1赋予弹力。具体而言,膜片弹簧70被第2飞轮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经由驱动机构7(后述)向第1压板39赋予轴向按压力。多个支撑部件45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两个线环46被安装在多个支撑部件45上。膜片弹簧70经由两个线环46被支撑部件4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因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第1离合器盘组件5被夹持在第1圆板部33与第1压板39之间。即、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关闭型。
辅助弹簧75是为了降低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力而设置,辅助经由膜片弹簧70向第2离合器C2传递的按压力(第2按压力)。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是锥形弹簧,配置在膜片弹簧70的变速箱侧。辅助弹簧75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的支撑部件4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辅助弹簧75向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赋予朝发动机侧的辅助力。更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支撑。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应赋予膜片弹簧70的驱动力。
第1中间板71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组件37传递按压力(膜片弹簧70的弹力)所需的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从膜片弹簧70经由第1中间板71向第1离合器C1赋予按压力时,第2中间板72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1中间板71与第1压板组件37之间。更具体而言,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第1中间板71被膜片弹簧70压向发动机侧。此时,第2中间板72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1中间板71及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的轴向之间。因此,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经由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
第2中间板72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驱动器90的驱动力)所需的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从驱动器90经由膜片弹簧70及第2中间板72向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时,第1中间板71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2中间板72与第2压板组件47之间。更具体而言,一旦驱动力从驱动器90经由释放轴承95传递至膜片弹簧70,该驱动力则经由膜片弹簧70及第2中间板72传递至第2压板组件47。此时,第1中间板71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2中间板72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之间。因此,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经由第2中间板72及第1中间板71传递至第2压板组件47。另外,图2所表示的状态下,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之间形成缝隙A。缝隙A相当于中间弹簧73的伸缩量。而且,如图1所示,缝隙A被设定成与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与第2中间板72的轴向之间的缝隙大致相同。
中间弹簧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保持连接力),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具体而言,中间弹簧73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之间。该实施例中,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大小被设定成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在这里,最小动力传递状态是指传递驾驶员感觉不到扭矩中断程度的最小动力的状态。所谓最小动力,例如能够以列举不踩踏加速踏板使车辆微速前进程度的滑差动力。这些定义,在下面的说明中也相同。
中间弹簧73向变速箱侧按压第1中间板71。中间弹簧73向发动机侧按压第2中间板72。中间弹簧73,在圆周方向上间隔空间配置,被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负载特性>
在这里,对离合器装置1的负载特性进行说明。
图4(A)所表示的图表中,横轴表示膜片弹簧70作用点P1的轴向移动量,第1纵轴表示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扭矩容量,而且,第2纵轴表示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的移动量。还有,图4(B)表示的图表中,横轴表示第1离合器盘组件5的第1摩擦部57的弯曲量,纵轴表示第1离合器C1的扭矩容量。
图1所表示的离合器装置1中,第1离合器C1成接合状态,第2离合器C2成释放状态。在这里,离合器的接合状态意味着从发动机经由离合器能够向变速箱传递所需动力的状态,离合器释放状态意味着无法从发动机经由离合器向变速箱传递所需动力的状态。图3所表示的离合器装置1,第1离合器C1成释放状态,第2离合器C2成接合状态。图4(A)的横轴右端与图1所表示的状态相对应,图4(A)的横轴左端与图3所表示的状态相对应。
没有向释放轴承95赋予驱动力时,离合器装置1成图1所表示的状态。具体而言,第1离合器C1成接合状态,第2离合器C2成释放状态。该状态下,第1压板组件37被膜片弹簧70的弹力压向发动机侧。
将第1离合器C1从接合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且将第2离合器C2从释放状态切换至接合状态时,驱动力经由释放轴承95从驱动器90传递至膜片弹簧70。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被压向发动机侧,第1离合器C1从接合状态切换至释放状态,之后,第2离合器C2从释放状态切换至接合状态。
具体而言,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逐渐压向发动机侧,膜片弹簧70则以被线环46支撑的部分作为支点进行弹性变形,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作用点P1)逐渐向变速箱侧移动。其结果,从膜片弹簧70赋予第1压板组件37的按压力F11逐渐变小。此时,第1摩擦部57的弯曲量逐渐变小,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被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按压,与作用点P1一同向变速箱侧移动。
一旦第1压板组件37到达缓冲力F31与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相平衡的位置,中间弹簧73逐渐伸长,以使从此之后缓冲力F31与弹力F2相平衡。此时,第2中间板72成被第1磨损追踪机构8A压紧的状态,第1中间板71成被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压紧的状态。即、开始产生第1中间板71与第2中间板72的移动量之差。不久,第2飞轮4开始被第1中间板71压向变速箱侧,第2摩擦部67被夹持在第2压板组件47与第2飞轮4之间。一旦,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及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达到平衡状态,虽然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F11成为零,但因弹力F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各自保持接合状态(图2)。因此,即使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F11成为零,也不会产生扭矩中断。
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从图2所表示的状态进一步被释放轴承95压向发动机侧,此次第2离合器C2移向接合状态。具体而言,第2中间板72被膜片弹簧70压向变速箱侧,第2中间板72向变速箱侧移动。此时,中间弹簧73逐渐被压缩,一旦第2中间板72与第1中间板71在轴向上相抵接,第1中间板71、第2中间板72及第2压板组件47则向变速箱侧移动。其结果,第2摩擦部67被夹持在第2压板组件47与第2飞轮4之间,第2离合器C2成接合状态(图3)。
在这里,结合图5(A)及图5(B)对辅助弹簧75的作用进行说明。图5(A)所示膜片弹簧70作用点P1的按压负载特性。图5(B)所示释放轴承95中的杆驱动力特性。
如图5(A)所示,膜片弹簧70的安装位置P11与第1离合器C1接合状态下的膜片弹簧70的位置相对应。考虑到杆驱动力的降低,安装位置P11被设定在释放时膜片弹簧70的按压负载逐渐变小的位置。
但是,第2离合器C2连接时,除使膜片弹簧70弹性变形的力之外,需要经由膜片弹簧70向第2离合器C2传递按压力。如果是那样,如图5(B)所示,第2离合器C2的接合状态下,从驱动器90传递至膜片弹簧70的离合器驱动力F4急速增大,驱动器90的负载会变高。
因此,该离合器装置1中,通过辅助弹簧75降低驱动器90的负荷。辅助弹簧75将释放轴承95压向发动机侧。即、释放轴承95被辅助弹簧75的辅助力F42压向发动机侧。因此,通过该辅助力F42能够补充部分离合器驱动力F4,如图5(B)所示,与没有辅助弹簧75时相比,能够整体降低杆驱动力F41。
还有,如图5(A)所示,作用于释放轴承95的辅助弹簧75的辅助力F42被设定成在第2离合器C2的接合状态附近变最大的负载特性。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所需按压力急速增大的第2离合器C2连接动作时的杆驱动力F41。
<离合器装置1的动作>
驱动力没有从驱动器90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膜片弹簧70的弹力经由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其结果,动力经由第1离合器C1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
将动力传递路径从第1离合器C1切换至第2离合器C2时,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被共同拥有的膜片弹簧70驱动。具体而言,第1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下,一旦驱动力从释放轴承95输入至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向发动机侧移动,与此同时,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作用点P1)向变速箱侧移动。其结果,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的弹力逐渐变小,第1离合器C1的动力传递逐渐变小。
一旦膜片弹簧70的作用点P1向变速箱侧移动,第1中间板71、第2中间板72及中间弹簧73也向变速箱侧移动。此时,如图4(A)所示,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在轴向上相抵接的状态下成一体向变速箱侧移动,直至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与中间板73的弹力F2相同。一旦缓冲力F31与弹力F2相等,随着缓冲力F31变小,中间弹簧73逐渐伸长,由于中间弹簧73第1中间板71逐渐远离第2中间板72(图4(A)的位置Q1)。此时,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逐渐变小,第1离合器C1的扭矩容量也逐渐变小。此时,第2中间板72被压紧在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的状态下轴向移动,第1中间板71被压紧在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轴向移动。
一旦第1中间板71向变速箱侧移动,第1中间板71则与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相抵接,第2压板组件47被第1中间板71压向变速箱侧(图4(A)的位置Q2)。其结果,第2离合器C2的扭矩容量逐渐变大,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也逐渐变大。
不久,一旦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与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及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相同,第2压板组件47停止移动,第1中间板71从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分离。其结果,从膜片弹簧70作用于作用点P1的按压力F11变为零,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及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达到平衡状态(图4(A)的位置Q3,图2所表示的状态)。此时,因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仅保持微小的接合状态。此时的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T0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进一步被压向发动机侧,第2中间板72则被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开始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第2离合器盘组件6的第2摩擦部67被夹持在第2压板49与第2圆板部43之间,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上升。一旦将释放轴承95驱动至规定位置,经由膜片弹簧70传递至第2压板组件47的按压力F12变大,第2离合器C2成接合状态。根据该构成,动力经由第2离合器C2传递至第2输入轴92。
第2离合器C2被连接时,由于辅助弹簧75的辅助力F42作用于释放轴承95,如图5(B)所示,降低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应赋予释放轴承95的驱动器90的杆驱动力F41。
<离合器装置1的特征1>
如上所述,该离合器装置1中,通过中间弹簧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保持连接力),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因此,即使利用一个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也能防止产生扭矩中断。
而且,由于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被一个膜片弹簧70驱动,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能够,因此,能够实现离合器装置1的小型化。
根据上述内容,该离合器装置1中,防止扭矩中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离合器装置1的特征2>
而且,在该离合器装置1中,由于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因此,即使为了使第2离合器C2成为接合状态,将轴向的离合器驱动力输入至膜片弹簧70,也能够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承接离合器驱动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而且,经由一个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39及第2压板49传递按压力,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能够,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该离合器装置1中,防止向发动机传递离合器驱动力的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还有,通过中间弹簧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保持连接力),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因此,即使利用一个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也能防止产生扭矩中断。
[第2实施例]
上述第1实施例中,虽然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关闭型,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开放型,但也可以是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开放型,且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关闭型。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实质上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结构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涉及第2实施例的离合器装置101,其具有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第2压板组件47、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第2磨损追踪机构8B、驱动机构107。由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第1离合器盘组件5及驱动机构107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10、第2压板组件47、第2离合器盘组件6及驱动机构107构成第2离合器C2。即、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驱动机构107。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图6中,离合器装置101的右侧及离合器装置101的左侧分别配置有发动机与变速箱。因此,图6中发动机侧为右侧,变速箱侧为左侧。
<输入旋转体10>
输入旋转体10是从发动机传递动力的部件,经由柔性板(图中未示出)或减振器(图中未示出)与曲轴(图中未示出)相连。输入旋转体10以旋转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输入旋转体10主要具有第1飞轮3、第2飞轮4。
(1)第1飞轮3
第1飞轮3具有环状的第1圆板部33。第1飞轮3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且与第2飞轮4一体旋转。
(2)第2飞轮104
第2飞轮104被固定在第1飞轮3上,且与第1飞轮3一体旋转。第2飞轮4经由轴承34被第2输入轴92能够旋转地支撑。轴承34被固定在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轴承34经由第2飞轮4也能够旋转地支撑第1飞轮3。通过被安装在第2输入轴92上的卡环96限制轴承34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而且,通过被安装在第2输入轴92上的卡环97限制轴承34向变速箱侧的移动。还有,轴承34与第2飞轮104的限制部43a在轴向上相抵接,且被夹持于固定在第2圆板部43上的板98与限制部43a之间。因此,轴承34与第2飞轮104成一体被固定在轴向上。根据该构成,限制输入旋转体10相对第2输入轴92向发动机侧及变速箱侧的移动。轴承34、卡环96及97承接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力。
<驱动机构107>
驱动机构10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轴向按压力。具体而言,驱动机构107,具有膜片弹簧70、辅助弹簧75、第1中间板171、第2中间板172、多个中间弹簧73。
作为离合器装置1仅设置一个膜片弹簧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膜片弹簧70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以使其向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膜片弹簧70被第2飞轮10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着。具体而言,第2飞轮104具有从第2圆板部43朝轴向突出的多个支撑突起149。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被支撑突起149轴向支撑。膜片弹簧70与第2中间板172在作用点P101上相抵接。膜片弹簧70预先被压缩在第2飞轮104与第2中间板172之间。因此,膜片弹簧70经由第2中间板172向第2压板49赋予轴向按压力。而且,多个支撑部件145被固定在第2飞轮104上。多个支撑部件145支撑辅助弹簧75的外周部。
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因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第2离合器盘组件6被夹持在第2圆板部43与第2压板49之间。即、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关闭型。
第1中间板171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组件37传递按压力(驱动器90的弹力)所需的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从驱动器90经由膜片弹簧70及第1中间板171向第1离合器C1赋予按压力时,第2中间板172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1中间板171与第1压板组件37之间。更具体而言,一旦,驱动力从驱动器90经由释放轴承95传递至膜片弹簧70,该驱动力经由膜片弹簧70及第1中间板171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此时,第2中间板172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1中间板171及第1磨损追踪机构8A之间。如上所述,驱动器90的驱动力经由膜片弹簧70、第1中间板171及第2中间板172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
第2中间板172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膜片弹簧70的弹力)所需的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从膜片弹簧70经由第2中间板172向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时,第1中间板171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2中间板172与第2压板组件47之间。更具体而言,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第2中间板172被膜片弹簧70压向变速箱侧。此时,第1中间板171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2中间板172与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的轴向之间。因此,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经由第1中间板171及第2中间板172传递至第2压板组件47。
中间弹簧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具体而言,中间弹簧73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1中间板171及第2中间板172之间。该实施例中,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大小被设定成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中间弹簧73向变速箱侧按压第1中间板171。中间弹簧73向发动机侧按压第2中间板172。中间弹簧73,在圆周方向上间隔空间配置,被第1中间板171及第2中间板172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离合器装置1的动作>
驱动力没有从驱动器90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膜片弹簧70的弹力经由第2中间板172、第1中间板171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传递至第2压板49。其结果,动力经由第2离合器C2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
将动力传递路径从第2离合器C2切换至第1离合器C1时,通过共同拥有的膜片弹簧70解除第2离合器C2的连接及第1离合器C1的连接。具体而言,第2离合器C2的接合状态下,从释放轴承95向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输入驱动力。其结果,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向发动机侧移动,与此同时,膜片弹簧70的作用点P101向变速箱侧移动。其结果,传递至第2压板49的弹力逐渐变小,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逐渐变小。
一旦膜片弹簧70的作用点P101向发动机侧移动,第1中间板171、第2中间板172及中间弹簧73也向发动机侧移动。此时,第1中间板171及第2中间板172在轴向上相抵接的状态下成一体向发动机侧移动直至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与中间板73的弹力F2相同。一旦缓冲力F32与弹力F2相等,中间弹簧73逐渐伸长,第1中间板171逐渐远离第2中间板172。此时,第1中间板171被压紧在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的状态下轴向移动,第2中间板172被压紧在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轴向移动。
一旦第1中间板171向变速箱侧移动,第1中间板171则与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相抵接,第2压板组件47被第1中间板171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第2离合器C2的扭矩容量逐渐变大,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也逐渐变大。
不久,一旦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与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及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相同,第2压板组件47停止移动,第1中间板171从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分离。其结果,从膜片弹簧70作用于作用点P1的按压力F111变为零,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及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因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仅保持微小的接合状态。此时的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传递动力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进一步被压向发动机侧,第1中间板171则被膜片弹簧70开始压向发动机侧。其结果,第1离合器盘组件5的第1摩擦部57被夹持在第1压板39与第1圆板部33之间,第1离合器C1的动力传递上升。一旦将释放轴承95驱动至规定位置,经由膜片弹簧70传递至第1压板39的按压力F112变大,第1离合器C1成接合状态。根据该构成,动力经由第1离合器C1传递至第1输入轴91。
由于辅助弹簧75的辅助力作用于释放轴承95,与第1实施例相同地,将第1离合器C1切换成接合状态时应赋予释放轴承95的驱动力得以降低。
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离合器装置101,防止扭矩中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而且,由于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因此,即使轴向的离合器驱动力输入至膜片弹簧70,也能够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承接离合器驱动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还有,经由一个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该离合器装置101中,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第3实施例]
上述第1及第2实施例中,虽然组合了正常关闭型及正常开放型的离合器,但也可以是第1离合器及第2离合器C2均为正常开放型的离合器。
例如,如图7所示,涉及第3实施例的离合器装置201,其具有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第2压板组件47、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第2磨损追踪机构8B、驱动机构207。由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1离合器盘组件5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10、第2压板组件47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构成第2离合器C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驱动机构207。第1离合器C1为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其为常开式离合器。而且,第2离合器C2为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其为常开式离合器。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图7中,离合器装置201的右侧及离合器装置201的左侧分别配置有发动机与变速箱。因此,图7中发动机侧为右侧,变速箱侧为左侧。
<驱动机构207>
驱动机构20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轴向按压力。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一个驱动机构207。具体而言,驱动机构207,具有传动杆270、第1中间板71、第2中间板72、多个中间弹簧73。
作为离合器装置201,仅设置一个传动杆2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与上述的第1及第2实施例不同,传动杆270是低刚性部件,不能使其产生仅按压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弹力,但能够从驱动器90向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传递驱动力。传动杆270被第2飞轮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多个支撑部件45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两个线环46安装在多个支撑部件45上。传动杆270经由两个线环46被支撑部件4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没有从驱动器90向传动杆2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因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仅保持微小的接合状态。传动杆270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295轴向支撑。卡环296安装在释放轴承295上。传动杆270的内周部被夹持在释放轴承295与卡环296之间。驱动器90配置成相对传动杆270能够朝轴向两侧赋予驱动力。经由释放轴承295能够从驱动器90朝传动杆270的轴向两侧(发动机侧及变速箱侧)传递驱动力。
第1中间板171是从传动杆270向第1压板组件37传递按压力(驱动器90的驱动力)所需的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从驱动器90经由传动杆270及第1中间板71向第1离合器C1赋予按压力时,第2中间板72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1中间板71与第1压板组件37之间。更具体而言,从驱动器90经由释放轴承295向传动杆270赋予朝变速箱侧的驱动力时,第1中间板71被传动杆270压向发动机侧。此时,第2中间板72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1中间板71与第1磨损追踪机构8A之间。因此,传递至传动杆270的驱动力经由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
第2中间板72是从传动杆270向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驱动器90的驱动力)所需的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从驱动器90经由传动杆270及第2中间板72向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时,第1中间板71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2中间板72与第2压板组件47之间。更具体而言,从驱动器90经由释放轴承95向传动杆270赋予朝发动机侧的驱动力的状态下,第2中间板72被传动杆270压向变速箱侧。此时,第1中间板71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2中间板72与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之间。因此,传递至传动杆270的驱动力经由第2中间板72及第1中间板71传递至第2压板组件47。
中间弹簧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保持连接力),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传动杆2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具体而言,中间弹簧73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之间。该实施例中,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大小被设定成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中间弹簧73向变速箱侧按压第1中间板71。中间弹簧73向发动机侧按压第2中间板72。中间弹簧73,在圆周方向上间隔空间配置,被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离合器装置201的动作>
驱动力没有从驱动器90作用于传动杆270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按压力不会从传动杆270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
但是,因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第1压板组件37被压向发动机侧,第2压板组件47被压向变速箱侧。具体而言,弹力经由第2中间板72及第1磨损追踪机构8A从中间弹簧73传递至第1压板39。而且,弹力经由第1中间板71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从中间弹簧73传递至第2压板49。因此,驱动力没有传递至传动杆270的状态下,通过中间弹簧73的弹力F2维持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最小动力传递状态。
图7所表示的状态下,一旦朝变速箱侧的驱动力从释放轴承295传递至传动杆270的内周部,第1中间板71经由传动杆270被压向发动机侧。其结果,中间弹簧73被压缩在第1中间板71与第2中间板72之间,第1中间板71与第2中间板72相抵接。一旦,传动杆270的内周部进一步被压向变速箱侧,第1压板组件27经由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被压向发动机侧。其结果,第1离合器C1成接合状态。
而且,图7所表示的状态下,一旦朝发动机侧的驱动力从释放轴承295传递至传动杆270的内周部,第2中间板72经由传动杆270被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中间弹簧73被压缩在第1中间板71与第2中间板72之间,第2压板组件47经由第1中间板71被第2中间板72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第2离合器C2成接合状态。
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离合器装置201,也能防止扭矩中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而且,由于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两侧移动,即使轴向的离合器驱动力输入至膜片弹簧70,能够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承接离合器驱动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还有,由于按压力经由一个膜片弹簧70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该离合器装置201中,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第4实施例]
上述第1实施例中,虽然中间弹簧73预先以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1中间板71及第2中间板72之间,但也可将中间弹簧73配置在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之间。
例如,图8~图10所示,离合器装置3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第2压板组件47、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驱动机构307。由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1离合器盘组件5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10、第2压板组件47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构成第2离合器C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驱动机构307。第1离合器C1是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该实施例中为常开式离合器。另一方面,第2离合器C2是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该实施例中为常闭式离合器。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图8~图10中,离合器装置301的右侧及离合器装置301的左侧分别配置有发动机与变速箱。因此,8~图10中发动机侧为右侧,变速箱为左侧。
<驱动机构307>
驱动机构30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轴向按压力。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一个驱动机构307。具体而言,驱动机构307,具有膜片弹簧70、辅助弹簧75、连接板组件375、多个中间弹簧373。
作为离合器装置301仅设置一个膜片弹簧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膜片弹簧70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以使其向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膜片弹簧70被第2飞轮30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具体而言,第2飞轮304具有从第2圆板部43朝轴向突出的多个支撑突起349。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被支撑突起349轴向支撑。膜片弹簧70与连接板组件375在支点P301相抵接。膜片弹簧70预先被压缩在第2飞轮304与连接板组件375之间。因此,膜片弹簧70经由连接板组件375向第2压板组件47赋予轴向按压力。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第2离合器盘组件6因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被夹持在第2圆板部43与第2压板49之间。即、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关闭型。
辅助弹簧75是为了降低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力而设置,辅助经由膜片弹簧70向第2离合器C2传递的按压力(第2按压力)。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是锥形弹簧,配置在膜片弹簧70的变速箱侧。辅助弹簧75被连接板组件37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辅助弹簧75向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赋予朝发动机侧的辅助力。更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支撑。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应赋予膜片弹簧70的驱动力。
连接板组件375(中间部件的示例)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膜片弹簧70的弹力或驱动器90的驱动力)所需的组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连接板组件375配置成能够朝轴向两侧驱动第1压板组件37,且配置成能够朝轴向两侧驱动第2压板组件47。具体而言,连接板组件375具有连接板376、驱动部件377、第1卡环378、第2卡环379、两个线环374。
连接板376是向驱动部件377传递按压力所需的大致成环状的部件,与驱动部件377相连。两个线环374安装在连接板376上。膜片弹簧70被夹持在两个线环374之间,连接板376经由两个线环374轴向支撑膜片弹簧70。因此,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朝发动机侧驱动,连接板376则向发动机侧移动。
驱动部件377配置成在轴向上能够与第1磨损追踪机构8A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相抵接,且与连接板376相连。具体而言,驱动部件377具有朝轴向细长延伸的第1部分377a、从第1部分377a朝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第2部分377b。第1部分377a的端部与连接板376相连。而且,第1卡环378及第2卡环379安装在第1部分377a上。第1卡环378是向发动机侧驱动第2压板组件47所需的部件,配置成在轴向上能够与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相抵接。第2卡环379是向变速箱侧驱动第1压板组件37所需的部件,配置成在轴向上能够与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相抵接。
第2部分377b配置在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的轴向之间(更具体而言,第1磨损追踪机构8A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的轴向之间)。第2部分377b配置成在轴向上能够与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相抵接,且配置成在轴向上能够与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相抵接。
中间弹簧3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具体而言,中间弹簧373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的轴向之间。中间弹簧373的两端被突起(图中未示出)或孔(图中未示出)能够与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一体旋转地支撑。该实施例中,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大小被设定成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离合器装置301的动作>
驱动力没有从驱动器90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膜片弹簧70的弹力经由连接板组件375传递至第2压板49。其结果,动力经由第2离合器C2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
将动力传递路径从第2离合器C2切换至第1离合器C1时,第2离合器C2及第1离合器C1的切换经由膜片弹簧70及连接板组件375进行。具体而言,第2离合器C2的接合状态下,驱动力从释放轴承95输入至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其结果,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向发动机侧移动,与此同时,膜片弹簧70的支点P301向发动机侧移动。因此,传递至第2压板49的弹力逐渐变小,第2离合器C2的传递动力逐渐变小。
一旦膜片弹簧70的支点P301向变速箱侧移动,连接板组件375也向变速箱侧移动。此时,连接板组件375与第1磨损追踪机构8A在轴向上相抵接的状态下成一体向变速箱侧移动,直至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与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相同。一旦缓冲力F31与弹力F2相等,中间弹簧373逐渐伸长,使第1压板组件37远离第2压板组件47。此时,第1磨损追踪机构8A被压紧在驱动部件377的第2部分377b的状态下与连接板组件375一同轴向移动,第2磨损追踪机构8B被压紧在第1卡环378的状态下与连接板组件375一同轴向移动。
不久,一旦从膜片弹簧70作用于支点P301的按压力F11变为零,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及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达到平衡状态(参照图9)。此时,因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仅保持微小的接合状态。此时的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进一步被压向发动机侧,第1压板组件37则经由连接板组件375被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开始压向发动机侧。其结果,第1离合器盘组件5的第1摩擦部57被夹持在第1压板39与第1圆板部33之间,第1离合器C1的动力传递上升。一旦将释放轴承95驱动至规定位置,经由膜片弹簧70传递至第1压板39的按压力F12变大,第1离合器C1成接合状态(参照图10)。根据该构成,动力经由第1离合器C1传递至第1输入轴91。
由于辅助弹簧75的辅助力作用于释放轴承95,将第1离合器C1切换成接合状态时应赋予释放轴承95的驱动力得以降低。
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离合器装置301,防止扭矩中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而且,由于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因此,即使轴向的离合器驱动力输入至膜片弹簧70,也能够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承接离合器驱动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还有,由于按压力经由一个膜片弹簧70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该离合器装置301中,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防止扭矩中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第5实施例]
上述第4实施例中,虽然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开放型,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关闭型,但也可以是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关闭型,且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开放型。
例如,如图11所示,离合器装置401,其具有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第2压板组件47、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第2磨损追踪机构8B、驱动机构407。由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1离合器盘组件5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10、第2压板组件47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构成第2离合器C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驱动机构107。第1离合器C1是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在该实施例中为常闭式离合器。另一方面,第2离合器C2为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在该实施例中为常开式离合器。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图11中,离合器装置601的右侧及离合器装置401的左侧分别配置有发动机与变速箱。因此,图11中发动机侧为右侧,变速箱侧为左侧。
<驱动机构407>
驱动机构40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轴向按压力。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一个驱动机构407。具体而言,驱动机构407,具有膜片弹簧70、辅助弹簧75、连接板组件475、多个中间弹簧373。
作为离合器装置401仅设置一个膜片弹簧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膜片弹簧70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以使其向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膜片弹簧70被第2飞轮40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具体而言,第2飞轮404具有从第2圆板部43朝轴向突出的多个支撑突起449。膜片弹簧70被支撑突起449轴向支撑。膜片弹簧70与连接板组件475在支点P401相抵接。膜片弹簧70预先被压缩在第2飞轮404与连接板组件475之间。因此,膜片弹簧70经由连接板组件375向第2压板组件47赋予轴向按压力。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第1离合器盘组件5因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被夹持在第1圆板部33与第1压板39之间。即、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关闭型。
辅助弹簧75是为了降低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力而设置,辅助经由膜片弹簧70向第2离合器C2传递的按压力(第2按压力)。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是锥形弹簧,配置在膜片弹簧70的变速箱侧。辅助弹簧75被连接板组件47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辅助弹簧75对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赋予朝发动机侧的辅助力F42。更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支撑。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应赋予膜片弹簧70的驱动力。
连接板组件475(中间部件的示例)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膜片弹簧70的弹力或驱动器90的驱动力)所需的组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连接板组件475配置成能够朝轴向两侧驱动第1压板组件37,且配置成能够朝轴向两侧驱动第2压板组件47。具体而言,连接板组件475具有连接板476、驱动部件377、第1卡环378、第2卡环379、两个线环474。
连接板476是向驱动部件377传递按压力所需的大致成环状的部件,与驱动部件377相连。两个线环474安装在连接板476上。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被夹持在两个线环474之间,连接板476经由两个线环474轴向支撑膜片弹簧70。因此,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朝发动机侧驱动,连接板476则向变速箱侧移动。连接板476与驱动部件377相连。第1卡环378及第2卡环379安装在驱动部件377上。
中间弹簧3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保持连接力),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维持接合状态。具体而言,中间弹簧373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的轴向之间。中间弹簧373的两端被突起(图中未示出)或孔(图中未示出)能够与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一体旋转地支撑。该实施例中,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大小被设定成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离合器装置401的动作>
驱动力没有从驱动器90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如图11所示,膜片弹簧70的弹力经由连接板组件475传递至第1压板39。其结果,动力经由第1离合器C1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
将动力传递路径从第1离合器C1切换至第2离合器C2时,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切换经由共同的膜片弹簧70及连接板组件475进行。具体而言,第1离合器C1的接合状态下,驱动力从释放轴承95输入至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其结果,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向发动机侧移动,与此同时,膜片弹簧70的支点P401向变速箱侧移动。因此,传递至第1压板39的弹力逐渐变小,第1离合器C1的传递动力逐渐变小。
一旦膜片弹簧70的支点P401向变速箱侧移动,连接板组件475也向变速箱侧移动。此时,连接板组件475与第1磨损追踪机构8A在轴向上相抵接的状态下成一体向变速箱侧移动,直至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与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相同。一旦缓冲力F31与弹力F2相等,中间弹簧373逐渐伸长,使第1压板组件37远离第2压板组件47。此时,第1磨损追踪机构8A被压紧在驱动部件377的第2部分377b的状态下与连接板组件475一同轴向移动,第2磨损追踪机构8B被压紧在第1卡环378的状态下与连接板组件475一同轴向移动。
一旦连接板组件475向变速箱侧移动,连接板组件475则与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相抵接,第2压板组件47被连接板组件475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第2离合器C2的扭矩容量逐渐变大,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也逐渐变大。
不久,一旦从膜片弹簧70作用于支点P401的按压力F11变为零,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及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因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此时的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进一步被压向发动机侧,连接板组件475被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开始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第2离合器盘组件6的第2摩擦部67被夹持在第2压板49与第2圆板部43之间,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上升。一旦将释放轴承95驱动至规定位置,经由膜片弹簧70传递至第2压板49的按压力F12变大,第2离合器C2成接合状态。根据该构成,动力经由第2离合器C2传递至第2输入轴92。
由于辅助弹簧75的辅助力作用于释放轴承95,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应赋予释放轴承95的驱动力得以降低。
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离合器装置401,防止扭矩中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而且,由于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因此,即使轴向的离合器驱动力输入至膜片弹簧70,也能够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承接离合器驱动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还有,经由一个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该离合器装置401中,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第6实施例]
上述第4及第5实施例中,虽然组合了正常开放型及正常关闭型的离合器,但也可以是第1离合器及第2离合器均为正常开放型的离合器。
例如,如图12所示,离合器装置5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第2压板组件47、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第2磨损追踪机构8B、驱动机构507。由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1离合器盘组件5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10、第2压板组件47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构成第2离合器C2。即、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驱动机构507。第1离合器C1为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常开式离合器。而且,第2离合器C2为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常开式离合器。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图12中,离合器装置601的右侧及离合器装置501的左侧分别配置有发动机与变速箱。因此,图12中发动机侧为右侧,变速箱侧为左侧。
<驱动机构507>
驱动机构50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轴向按压力。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一个驱动机构507。具体而言,驱动机构507,具有传动杆570、辅助弹簧75、连接板组件575、多个中间弹簧373。
作为离合器装置501,仅设置一个传动杆5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与上述第4及第5实施例不同,传动杆570是低刚性部件,从驱动器90向连接板组件575传递驱动力。传动杆570被第2飞轮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多个支撑部件545固定在第2飞轮504上。两个线环546安装在多个支撑部件545上。传动杆570经由两个线环546被支撑部件54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没有向传动杆5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因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仅保持微小的接合状态。传动杆570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595轴向支撑。卡环596安装在释放轴承595上。传动杆570的内周部被夹持在释放轴承595与卡环596之间。驱动器90配置成相对传动杆570能够朝轴向两侧赋予驱动力。经由释放轴承595能够从驱动器90朝传动杆570的轴向两侧(发动机侧及变速箱侧)传递驱动力。
连接板组件575是从传动杆570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驱动器90的驱动力)所需的组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连接板组件575配置成能够朝轴向两侧驱动第1压板组件37,且配置成能够朝轴向两侧驱动第2压板组件47。具体而言,连接板组件575具有连接板576、驱动部件377、第1卡环378、第2卡环379、两个线环574。
连接板576是向驱动部件377传递按压力所需的大致成环状的部件,与驱动部件377相连。两个线环574安装在连接板576上。膜片弹簧70被夹持在两个线环574之间,连接板576经由两个线环574轴向支撑膜片弹簧70。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朝发动机侧驱动,连接板576则向发动机侧移动。连接板576与驱动部件377相连。第1卡环378及第2卡环379安装在驱动部件377上。
中间弹簧3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具体而言,中间弹簧373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的轴向之间。中间弹簧373的两端被突起(图中未示出)及孔(图中未示出)能够与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一体旋转地支撑。该实施例中,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大小被设定成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离合器装置501的动作>
驱动力没有从驱动器90作用于传动杆570的状态下,如图12所示,按压力没有从传动杆570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
但是,因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第1压板组件37被压向发动机侧,第2压板组件47被压向变速箱侧。具体而言,弹力从中间弹簧373经由连接板组件575及第1磨损追踪机构8A传递至第1压板39。而且,弹力从中间弹簧373经由连接板组件575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传递至第2压板49。因此,驱动力没有传递至传动杆570的状态下,通过中间弹簧373的弹力F2维持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最小动力传递状态。
图12所示的状态下,一旦朝变速箱侧的驱动力从释放轴承595传递至传动杆570的内周部,连接板组件575经由传动杆570被压向发动机侧。其结果,中间弹簧373被压缩在第1压板39与第2压板49之间。而且,传动杆570的内周部被压向变速箱侧。第1压板组件37通过连接板组件575被压向发动机侧。其结果,第1离合器C1成接合状态。
而且,图12所表示的状态下,一旦朝发动机侧的驱动力从释放轴承595传递至传动杆570的内周部,连接板组件575经由传动杆570被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中间弹簧373被压缩在第1压板39及第压板49之间,第2压板49经由连接板组件575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被传动杆570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第2离合器C2成接合状态。
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离合器装置501,也能防止扭矩中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而且,由于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两侧移动,即使轴向的离合器驱动力输入至膜片弹簧70,能够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承接离合器驱动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还有,由于按压力经由一个膜片弹簧70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该离合器装置501中,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第7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输入旋转体10具有第1飞轮3及第2飞轮4,但输入旋转体10也可由配置在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之间的一个飞轮构成。
例如,如图13所示,离合器装置6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610、第1压板组件37、第2压板组件47、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第2磨损追踪机构8B、驱动机构607。由输入旋转体6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1离合器盘组件5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610、第2压板组件47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构成第2离合器C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驱动机构607。第1离合器C1为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常开式离合器。另一方面,第2离合器C2为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为常闭式离合器。例如,第1离合器C1在第1档、第3档及第5档传递动力,第2离合器C2在第2档及第4档传递动力。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在图13中,离合器装置601的右侧及离合器装置601的左侧分别配置有发动机与变速箱。因此,图13中发动机侧为右侧,变速箱侧为左侧。
<输入旋转体610>
输入旋转体610是从发动机传递动力的部件,经由柔性板(图中未示出)与曲轴(图中未示出)相连。输入旋转体610以旋转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输入旋转体610主要具有飞轮611、支撑部件612。
飞轮611配置在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之间(更具体而言,第1离合器盘组件5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之间),经由轴承34被第2输入轴92能够旋转地支撑。通过被安装在第2输入轴92上的卡环96限制轴承34向发动机侧的移动。根据该构成,限制第2飞轮4相对第2输入轴92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轴承34及卡环96承接将第1离合器C1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器90的驱动力或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器90的驱动力。
支撑部件612是支撑膜片弹簧70及辅助弹簧75的大致成环状的部件,被固定在飞轮611的外周部上。
<驱动机构607>
驱动机构60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轴向按压力。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1个驱动机构607。具体而言,驱动机构607,具有膜片弹簧70、辅助弹簧75、第1中间板671、第2中间板672、多个中间弹簧673。
作为离合器装置601仅设置一个膜片弹簧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膜片弹簧70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以使其向第1离合器C1赋予弹力。具体而言,膜片弹簧70被第2飞轮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经由第2中间板672及第1中间板671向第2压板49赋予轴向按压力。两个线环646被安装在支撑部件612上。膜片弹簧70经由两个线环646被支撑部件612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因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第1离合器盘组件5被夹持在飞轮611与第2压板49之间。即、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关闭型。
辅助弹簧75是为了降低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力而设置,辅助经由膜片弹簧70向第2离合器C2传递的按压力(第2按压力)。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是锥形弹簧,配置在膜片弹簧70的变速箱侧。辅助弹簧75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的支撑部件4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辅助弹簧75对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赋予朝发动机侧的辅助力。更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支撑。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应赋予膜片弹簧70的驱动力。
第1中间板671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组件37传递按压力(驱动器90的驱动力)所需的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6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从膜片弹簧70经由第1中间板671向第1离合器C1赋予按压力时,第2中间板672被第1中间板671向变速箱侧驱动。更具体而言,没有从驱动器90经由膜片弹簧70向第1中间板671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第1中间板671被膜片弹簧70压向变速箱侧。此时,由于第1中间板671配置成被挂在第2中间板672上,因此第2中间板672与第1中间板671一同朝变速箱侧移动。此时,第1压板组件37被第2中间板672压向变速箱侧,驱动器90的驱动力经由膜片弹簧70、第1中间板671及第2中间板672传递至第1压板组件37。
第2中间板672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膜片弹簧70的弹力)所需的部件,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610、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从驱动器90经由膜片弹簧70及第2中间板672向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时,第1中间板671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2中间板672与第2压板组件47之间。更具体而言,一旦膜片弹簧70将第2中间板672压向发动机侧,膜片弹簧70的弹力则经由第2中间板672及第1中间板671传递至第1压板39。此时,第1中间板671的一部分被夹持在第2中间板672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之间。
中间弹簧673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弹力F2(保持连接力),以使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在利用膜片弹簧70切换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时(没有向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赋予按压力F11时)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具体而言,中间弹簧673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第1中间板671及第2中间板672之间。该实施例中,中间弹簧673的弹力F2大小被设定成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中间弹簧673向变速箱侧按压第1中间板671。中间弹簧673向发动机侧按压第2中间板672。中间弹簧673,在圆周方向上隔着相同间隔配置,被第1中间板671及第2中间板672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离合器装置601的动作>
驱动力没有从驱动器90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膜片弹簧70的弹力经由第2中间板672、第1中间板671及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传递至第2压板49。其结果,动力经由第2离合器C2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
将动力传递路径从第2离合器C2切换至第1离合器C1时,经由共同拥有的膜片弹簧70进行第2离合器C2及第1离合器C1的切换。具体而言,第2离合器C2的接合状态下,驱动力从释放轴承95输入至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其结果,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向发动机侧移动,与此同时,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支点P601)向变速箱侧移动。其结果,传递至第2压板49的弹力逐渐变小,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逐渐变小。
一旦膜片弹簧70的支点P601向变速箱侧移动,第1中间板671、第2中间板672及中间弹簧673也向变速箱侧移动。此时,第1中间板671及第2中间板672在轴向上相抵接的状态下成一体向变速箱侧移动,直至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与中间弹簧673的弹力F2相同。一旦缓冲力F32与弹力F2相等,中间弹簧673逐渐伸长,使第2中间板672远离第1中间板671。此时,第2中间板672被压紧在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轴向移动,第1中间板671被压紧在第2磨损追踪机构8B的状态下轴向移动。
一旦第2中间板672向变速箱侧移动,第2中间板672则与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相抵接,第1压板组件37被第2中间板672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第1离合器C1的扭矩容量逐渐变大,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2也逐渐变大。
不久,一旦中间弹簧673的弹力F2与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及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相同,第2压板672则停止移动,第2中间板672从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分离。其结果,从膜片弹簧70作用于第2中间板672的按压力F11变为零,第1摩擦部57的缓冲力F31、第2摩擦部67的缓冲力F32及中间弹簧673的弹力F2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因中间弹簧673的弹力F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仅保持微小的接合状态。此时的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传递动力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一旦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进一步被压向发动机侧,第1中间板671则被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开始压向变速箱侧。其结果,第1离合器盘组件5的第1摩擦部57被夹持在第1压板39与飞轮611之间,第1离合器C1的动力传递上升。一旦将释放轴承95驱动至规定位置,经由膜片弹簧70传递至第1压板39的按压力变大,第1离合器C1成接合状态。根据该构成,动力经由第1离合器C1传递至第2输入轴92。
由于辅助弹簧75的辅助力作用于释放轴承95,将第1离合器C1切换成接合状态时应赋予释放轴承95的驱动力得以降低。
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离合器装置601,防止扭矩中断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而且,由于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因此,即使轴向的离合器驱动力输入至膜片弹簧70,也能够通过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承接离合器驱动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还有,经由一个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组件37及第2压板组件47传递按压力,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该离合器装置601中,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第8实施例]
上述的第1~第7的实施例中,利用中间弹簧73、373及673防止扭矩中断,且将中间弹簧73、373及673的弹力F2大小设定成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传递动力大致等于滑差动力。
但是,根据车辆的行走状态也可以考虑滑差动力小的情况。例如,登坡时,将变速箱的变速档从第1档向第2档切换时,由于离合器装置中传递大的动力,动力传递路径从第1离合器向第2离合器转换时,有可能产生近似扭矩中断的现象。
因此,也可另外设置辅助性地向第1输入轴91或第2输入轴92输入动力的动力源。在这里,将该动力源也作为离合器装置的一部分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离合器装置7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第1压板组件37、第2压板组件47、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第2磨损追踪机构8B、驱动机构7、辅助电机94、电机控制部99。辅助电机94及电机控制部99之外的结构,与上述的离合器装置1相同。
如图15所示,辅助电机94(辅助驱动部的示例)根据需求向第1输入轴91输入动力。电机控制部99控制辅助电机94。当动力传递路径从第1离合器C1向第2离合器C2转换时,转换前的变速档为第1档,且发动机的旋转速度超过标准旋转速度R0时,电机控制部99驱动辅助电机94。根据驱动器90的驱动量决定开始及终止驱动的时机。具体而言,驱动器90能够检测释放轴承95的轴向位置,释放轴承95的位置信息按规定周期从驱动器90输入至电机控制部99。通过释放轴承95的位置信息能够特定动力传递减少的期间。
如上所述,通过辅助电机94及电机控制部99能够有效地防止扭矩中断。
另外,图14所表示的离合器装置701中,虽然辅助电机94与第1输入轴91相连,但如图16所示,辅助电机94也可与第2输入轴92相连。还有,辅助电机也可分别与第1输入轴91及第2输入轴92相连。
[第9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中,为抑制离合器的扭矩中断,离合器装置具有中间弹簧,但没有中间弹簧时,也可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且能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实质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涉及第9实施例的离合器装置7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压板739、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驱动机构7。由输入旋转体10(更具体而言为第1飞轮3)、压板739及第1离合器盘组件5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10(更具体而言为第2飞轮4)、压板739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构成第2离合器C2。第1离合器C1为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该实施例中为常闭式离合器。另一方面,第2离合器C2为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该实施例中为常开式离合器。例如,第1档、第3档及第5档时,第1离合器C1传递动力,第2档及第4档时,第2离合器C2传递动力。如后述,由于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共同拥有驱动机构7,能够实现离合器装置701的小型化。
<输入旋转体10>
输入旋转体10是从发动机传递动力的部件,经由柔性板(图中未示出)或减振器(图中未示出)与曲轴(图中未示出)相连。输入旋转体10以旋转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输入旋转体10主要具有第1飞轮3、第2飞轮4。
(1)第1飞轮3
第1飞轮3具有环状的第1圆板部33。第1飞轮3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且与第2飞轮4一体旋转。
(2)第2飞轮4
第2飞轮4具有环状的第2圆板部43。第2圆板部43与第1圆板部33,在轴向上间隔空间配置。第2飞轮4被固定在第1飞轮3上,且与第1飞轮3一体旋转。第2飞轮4经由轴承34被第2输入轴92能够旋转地支撑。轴承34被固定在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轴承34经由第2飞轮4也能够旋转地支撑第1飞轮3。通过被安装在第2输入轴92上卡环96限制轴承34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而且,轴承34被固定在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使第2飞轮4相对轴承34不朝发动机侧移动。根据该构成,限制输入旋转体10相对第2输入轴92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轴承34及卡环96承接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离合器驱动力。
<压板739>
压板739是用于将第1离合器盘组件5压紧在第1飞轮3上,且将第2离合器盘组件6压紧在第2飞轮4上的环状部件,配置在第1圆板部33与第2圆板部43的轴向之间。压板739配置成相对输入旋转体10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具体而言,压板739通过第1带板(图中未示出)与输入旋转体10相连。连接板79通过铆钉78被固定在压板739的外周部上。
<第1离合器盘组件5>
第1离合器盘组件5为从输入旋转体10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部件,相对第1输入轴91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地相连。第1离合器盘组件5,具有第1摩擦部57、第1输入部件52。
第1摩擦部57,配置在第1圆板部33与压板739的轴向之间。第1摩擦部57被设置成与第1圆板部33及压板739能够进行滑动。由于第1摩擦部57包含缓冲板(图中未示出),一旦第1摩擦部57被夹持在压板739与第1圆板部33之间,缓冲板朝轴向压缩,缓冲力作用于压板739及第1圆板部33。
第1输入部件52是从第1摩擦部57传递动力的部件,与第1摩擦部57相连。第1输入部件52与第1输入轴91相连。
<第2离合器盘组件6>
第2离合器盘组件6为从输入旋转体10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部件,相对第2输入轴92能够一体旋转且能够轴向移动地相连。第2离合器盘组件6,具有第2摩擦部67、第2输入部件62。
第2摩擦部67,配置在第2圆板部43与压板739的轴向之间。第2摩擦部67被设置成与输入旋转体10及压板739能够进行滑动。由于第2摩擦部67包含缓冲板(图中未示出),一旦第2摩擦部67被夹持在压板739与第2圆板部43之间,缓冲板朝轴向压缩,缓冲力作用于第2压板49及第2圆板部43。
第2输入部件62是从第2摩擦部67传递动力的部件,与第2摩擦部67相连。第2输入部件62与第2输入轴92相连。
<驱动机构7>
驱动机构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压板739传递轴向按压力。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1个驱动机构7。具体而言,驱动机构7,具有膜片弹簧70、连接板79。
作为离合器装置701仅设置一个膜片弹簧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膜片弹簧70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以使其向第1离合器C1赋予弹力。具体而言,膜片弹簧70被第2飞轮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经由驱动机构7向压板739赋予轴向按压力。多个支撑部件45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两个线环46被安装在多个支撑部件45上。膜片弹簧70经由两个线环46被支撑部件4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连接板79用于传递将膜片弹簧70的弹力或驱动器的驱动力,且连接板79通过铆钉78被固定在压板739的外周部上。两个线环76安装在连接板79上。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被两个线环76夹持在轴向上。膜片弹簧70的弹力经由线环76及连接板79传递至压板739。
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因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第1离合器盘组件5被夹持在第1圆板部33与压板739之间。即、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关闭型。
<离合器装置701的动作>
轴向驱动力没有从驱动器90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膜片弹簧70的弹力经由连接板79传递至压板739。其结果,动力经由第1离合器C1从发动机传递至变速箱。
将动力传递路径从第1离合器C1切换至第2离合器C2时,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被共同拥有的膜片弹簧70驱动。具体而言,第1离合器C1的接合状态下,一旦驱动力从释放轴承95输入至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向发动机侧移动,与此同时,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作用点P1)向变速箱侧移动。其结果,传递至压板739的弹力逐渐变小,第1离合器C1的传递动力逐渐变小。
一旦膜片弹簧70的作用点P1向变速箱侧移动,连接板79及压板739也向变速箱侧移动。一旦压板739向变速箱侧移动,第1离合器C1的接合状态逐渐被解除,第2离合器C2的状态逐渐向接合状态过渡。
此时,虽然离合器驱动力F4从释放轴承95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但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被轴承34及卡环96限制,该离合器驱动力F4经由卡环96由第2输入轴92承接。因此,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F4传递至发动机。
而且,由于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被一个膜片弹簧70驱动,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离合器装置701的小型化。
根据上述内容,该离合器装置701中,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第10实施例]
上述的第1~第9的实施例中,通过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的移动,但也可通过第1输入轴91限制输入旋转体10的轴向移动。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实质上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涉及第10实施例的离合器装置801,通过第1输入轴91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移动的方面,与上述离合器装置1不同。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离合器装置8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压板739、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驱动机构7。
输入旋转体10是从发动机传递动力的部件,经由柔性板(图中未示出)或减振器(图中未示出)与曲轴(图中未示出)相连。输入旋转体10以旋转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输入旋转体10主要具有第1飞轮3、第2飞轮4。
第1飞轮3具有环状的第1圆板部33。第1飞轮3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且与第2飞轮4一体旋转。第1飞轮3经由轴承835被第1输入轴91能够旋转地支撑。轴承835被固定在第1飞轮3的内周部上。通过被安装在第1输入轴91上的卡环896限制轴承835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而且,轴承835被固定在第1飞轮3的内周部上,以使第1飞轮3相对轴承835不向发动机侧移动。根据该构成,限制输入旋转体10相对第1输入轴91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轴承835及卡环896承接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离合器驱动力。
第2飞轮4具有环状的第2圆板部43。第2圆板部43与第1圆板部33在轴向上间隔空间配置。第2飞轮4被固定在第1飞轮3上,且与第1飞轮3一体旋转。第2飞轮4经由轴承34被第2输入轴92能够旋转地支撑。轴承34被固定在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
将第2离合器C2的状态切换成接合状态时,虽然离合器驱动力F4从释放轴承95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但由于通过轴承835及卡环896限制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该离合器驱动力F4经由卡环896由第1输入轴91承接。因此,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F4传递至发动机。
而且,由于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被一个膜片弹簧70驱动,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离合器装置801的小型化。
根据上述内容,即使是该离合器装置801,也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第11实施例]
上述第8及第9实施例中,虽然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关闭型,但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也可以是均为正常开放型的离合器。
如图19所示,涉及第11实施例的离合器装置9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压板739、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驱动机构7。
输入旋转体10的第1飞轮3经由轴承835被第1输入轴91能够旋转地支撑。轴承835被固定在第1飞轮3的内周部上。
输入旋转体10的第2飞轮4经由轴承34被固定在第2输入轴92上。轴承34被固定在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通过被安装在第2输入轴92上的卡环995限制轴承34朝发动机侧的移动。而且,第2输入轴92具有限制部92a。限制部92a与轴承34在轴向上相抵接,且限制轴承34相对第2输入轴92朝变速箱侧的移动。轴承34被夹持在限制部92a与卡环995的轴向之间。即、轴承34相对第2输入轴92朝轴向两侧的移动被限制。
而且,轴承34被固定在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以使第2飞轮4相对轴承34不朝轴向两侧移动。具体而言,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形成有限制部43a。限制部43a与轴承34在轴向上相抵接,且限制第2飞轮4相对轴承34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还有,卡环996安装在第2飞轮4的内周部上。轴承34被夹持在限制部43a与卡环996的轴向之间。即、第2飞轮4相对轴承34朝轴向两侧的移动被限制。
根据这些结构,限制输入旋转体10相对第2输入轴92朝轴向两侧的移动。轴承34、卡环995及996承接将第1离合器C1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离合器驱动力,而且,承接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离合器驱动力。
作为离合器装置901,仅设置一个传动杆2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与上述第8及第10实施例不同,传动杆270是低刚性部件,不能使其产生仅按压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弹力,但能够从驱动器90向压板739传递驱动力。传动杆270被第2飞轮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多个支撑部件45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两个线环46安装在多个支撑部件45上。传动杆270经由两个线环46被支撑部件45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
卡环296被安装在释放轴承295上。传动杆270的内周部被夹持在释放轴承295与卡环296之间。释放轴承295被固定在驱动器90的端部。驱动器90配置成相对传动杆270能够朝轴向两侧赋予驱动力。如上所述,能够从驱动器90经由释放轴承295相对传动杆270朝轴向两侧(发动机侧及变速箱侧)传递驱动力。
将第1离合器C1的状态切换成接合状态时,虽然杆驱动力F41从释放轴承295作用于传动杆270的内周部,但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变速箱侧的移动被第2输入轴92限制,由第2输入轴92承接该杆驱动力F41。因此,能够防止杆驱动力F41传递至发动机。
而且,将第2离合器C2的状态切换成接合状态时,虽然辅助力F42从释放轴承295作用于传动杆270的内周部,但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被第2输入轴92限制,由第2输入轴92承接该辅助力F42。因此,能够防止辅助力F42传递至发动机。
而且,由于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被一个传动杆270驱动,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离合器装置901的小型化。
如上所述,即使是该离合器装置901,也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第12实施例]
虽然在上述第11实施例中,通过第2输入轴92限制输入旋转体10的轴向移动,但也可通过第1输入轴91限制输入旋转体10的轴向移动。
如图20所示,涉及第12实施例的离合器装置10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0、压板739、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驱动机构7。
输入旋转体10的第1飞轮3具有环状的第1圆板部33。第1飞轮3被固定在第2飞轮4上,且与第2飞轮4一体旋转。
第1飞轮3经由轴承1035被第1输入轴91能够旋转地支撑。轴承1035被固定在第1飞轮3的内周部上。通过被安装在第1输入轴91上的卡环1096限制轴承1035朝发动机侧的移动。而且,第1输入轴91具有限制部91a。限制部91a与轴承1035在轴向上相抵接,且限制轴承1035相对第1输入轴91向变速箱侧的移动。轴承1035被夹持在限制部91a与卡环1096轴向之间。即、轴承1035相对第1输入轴91朝轴向两侧的移动被限制。
而且,轴承1035被固定在第1飞轮3的内周部上,以使第1飞轮3相对轴承1035不朝轴向两侧移动。具体而言,第1飞轮3的内周部上形成有限制部33a。限制部33a与轴承1035在轴向上相抵接,且限制第1飞轮3相对轴承1035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还有,卡环1097安装在第1飞轮3的内周部上。轴承1035被夹持在限制部33a与卡环1097的轴向之间。即、第1飞轮3相对轴承1035朝轴向两侧的移动被限制。
根据这些结构,限制输入旋转体10相对第1输入轴91朝轴向两侧的移动。轴承1035、卡环1096及1097承接将第1离合器C1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离合器驱动力,而且,承接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离合器驱动力。
第2飞轮4具有环状的第2圆板部43。第2圆板部43与第1圆板部33在轴向上间隔空间配置。第2飞轮4被固定在第1飞轮3上,且与第1飞轮3一体旋转。轴承1035经由第1飞轮3能够旋转地支撑第2飞轮4。即、输入旋转体10经由轴承1035被第1输入轴91能够旋转地支撑。
将第1离合器C1的状态切换成接合状态时,虽然杆驱动力F41从释放轴承295作用于传动杆270的内周部,但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变速箱侧的移动被第2输入轴92限制,由第1输入轴91承接该杆驱动力F41。因此,能够防止杆驱动力F41传递至发动机。
将第2离合器C2的状态切换成接合状态时,虽然辅助力F42从释放轴承295作用于传动杆270的内周部,但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被第1输入轴91限制,由第2输入轴92承接该辅助力F42。因此,能够防止辅助力F42传递至发动机。
还有,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被一个传动杆270驱动,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离合器装置1001的小型化。
如上所述,即使是该离合器装置1001,也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第13实施例]
上述第9~第12的实施例中,虽然输入旋转体10具有第1飞轮3及第2飞轮4,但由一个飞轮构成输入旋转体10也可。而且,与此同时,由两个飞轮构成压板739也可。
例如,如图21所示,离合器装置1101,其包括输入旋转体1110、第1压板39、第2压板49、第1离合器盘组件5、第2离合器盘组件6、驱动机构1107。由输入旋转体1110、第1压板39及第1离合器盘组件5构成第1离合器C1。由输入旋转体1110、第2压板49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构成第2离合器C2。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驱动机构1107。第1离合器C1是向第1输入轴91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该实施例中为常开式离合器。另一方面,第2离合器C2是向第2输入轴92传递动力所需的机构,该实施例中为常闭式离合器。例如,第1档、第3档及第5档时,第1离合器C1传递动力,第2档及第4档时,第2离合器C2传递动力。
<输入旋转体1110>
输入旋转体1110是从发动机传递动力的部件,经由柔性板(图中未示出)与曲轴(图中未示出)相连。输入旋转体1110以旋转轴X为中心进行旋转。输入旋转体1110主要具有飞轮1111、支撑部件1112。
飞轮1111配置在第1压板39及第2压板49之间(更具体而言,第1离合器盘组件5及第2离合器盘组件6之间),经由轴承34被第2输入轴92能够旋转地支撑。通过被安装在第2输入轴92上的卡环96限制轴承34向发动机侧的移动。根据该构成,限制第2飞轮4相对第2输入轴92向发动机侧的移动。将第1离合器C1切换成释放状态及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由轴承34及卡环96承接驱动器90的离合器驱动力F4。
支撑部件1112是支撑膜片弹簧70及辅助弹簧75的大致成环状的部件,被固定在飞轮1111的外周部上。
<第1压板39>
第1压板39是配置在飞轮1111的发动机侧的环状部件,通过第1带板(图中未示出)相对飞轮1111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地与飞轮1111相连。第1离合器盘组件5的第1摩擦部57配置在第1压板39与飞轮1111之间。
<第2压板49>
第2压板49是配置在飞轮1111的变速箱侧的环状部件,通过第2带板(图中未示出)相对飞轮1111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地与飞轮1111相连。第2离合器盘组件6的第2摩擦部67配置在第2压板49与飞轮1111之间。
第2压板49具有支撑突起49a。支撑突起49a与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相抵接。第2压板49一直被膜片弹簧70压向发动机侧。
<驱动机构1107>
驱动机构1107是用于操作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的动力传递的机构,向第1压板39及第2压板49传递轴向按压力。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拥有一个驱动机构1107。具体而言,驱动机构1107,具有膜片弹簧70、辅助弹簧75、中间板1172。
作为离合器装置1101仅设置一个膜片弹簧70(杆部件的示例),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共同的部件。膜片弹簧70预先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以使其向第1离合器C1赋予弹力。具体而言,膜片弹簧70被第2飞轮4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着,且经由中间板1172向第2压板49赋予轴向按压力。两个线环1146安装在支撑部件1112上。膜片弹簧70经由两个线环1146被支撑部件1112能够弹性变性地支撑。
没有向膜片弹簧70赋予驱动力的状态下,第1离合器盘组件5因膜片弹簧70的按压力被夹持在飞轮1111与第2压板49之间,即、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关闭型。
辅助弹簧75是为了降低将第2离合器C2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的驱动力而设置,辅助经由膜片弹簧70向第2离合器C2传递的按压力(第2按压力)。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是锥形弹簧,配置在膜片弹簧70的变速箱侧。辅助弹簧75被固定在飞轮1111上的支撑部件1112能够弹性变形地支撑。辅助弹簧75对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赋予朝发动机侧的辅助力。更具体而言,辅助弹簧75的内周部被释放轴承95支撑。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应赋予膜片弹簧70的离合器驱动力。
中间板1172是从膜片弹簧70向第1压板39传递按压力(驱动器90的离合器驱动力)所需的部件,被固定在第1压板39的外周部上。中间板1172与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相抵接。一旦膜片弹簧70的外周部向变速箱侧移动,中间板1172被膜片弹簧70压向变速箱侧,与此同时,第1压板39也向变速箱侧移动。
将第1离合器C1的状态切换成接合状态时,离合器驱动力从释放轴承95作用于膜片弹簧70的内周部,但输入旋转体10朝轴向发动机侧的移动被第2输入轴92限制,由第2输入轴92经由卡环96承接该离合器驱动力。因此,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
而且,由于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被一个膜片弹簧70驱动,仅设置一个驱动器90即可,因此,能够实现离合器装置1101的小型化。
如上所述,即使是该离合器装置1101,也能够防止离合器驱动力传递至发动机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改。另外,对实质上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赋予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1)上述实施例中,对离合器装置以干式离合器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即使是湿式离合器装置也可使用上述技术。
(2)上述第1~第8的实施例中,第1压板组件37具有第1磨损追踪机构8A,第2压板组件47具有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但,第1压板组件37没有第1磨损追踪机构8A也可,第2压板组件47没有第2磨损追踪机构8B也可。
(3)虽然上述第7实施例中,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开放型,且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关闭型,但也可以是第1离合器C1为正常关闭型,且第2离合器C2为正常开放型。而且,也可以是第1离合器C1及第2离合器C2均为正常开放型。
(4)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杆部件以膜片弹簧70、传动杆270及传动杆57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杆部件的结构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杆部件也可以是由多个部件构成。
(5)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第1中间部件以第1中间板71、171及67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第1中间部件的结构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第1中间部件也可以是多个部件构成。
相同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对第2中间部件以第2中间板72、172及67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第2中间部件的结构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第2中间部件也可以是多个部件构成。
(6)在上述实施例中,中间弹性部件的保持连接力大小被设定成第1离合器及第2离合器的传递动力大致等于滑差动力,但中间弹性部件的保持连接力大小,不仅仅局限于此。
(7)在上述实施例中,输入旋转体被第2输入轴朝半径方向支撑,但输入旋转体既可以被第1输入轴朝半径方向支撑,输入旋转体也可以被第1及第2输入轴朝半径方向支撑。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第2输入轴限制输入旋转体朝轴向的移动,但既可通过第1输入轴限制输入旋转体朝轴向的移动,而且,也可通过第1及第2输入轴限制输入旋转体朝轴向的移动。
(8)实施例的说明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9)在上述第3实施例、第6实施例、第11实施例及第12实施例中,杆部件既可以是刚性低的传动杆,也可以是能够产生按压力的膜片弹簧。
符号说明
1 离合器装置(离合器装置的示例)
3 第1飞轮
4 第2飞轮
5 第1离合器盘组件(第1离合器盘组件的示例)
6 第2离合器盘组件(第2离合器盘组件的示例)
7 驱动机构
70 膜片弹簧(杆部件的示例)
71、171及671 第1中间板(第1中间部件的示例)
72、172及672 第2中间板(第2中间部件的示例)
73、373及673 中间弹簧(中间弹性部件的示例)
375、475、575 连接板组件(中间传递部件的示例)
10 输入旋转体(输入旋转体的示例)
90 驱动器(驱动器的示例)
91 第1输入轴(输出旋转体的示例)
92 第2输入轴(输出旋转体的示例)
C1 第1离合器(第1离合器的示例)
C2 第2离合器(第2离合器的示例)

Claims (23)

1.一种离合器装置,其用于从发动机向变速箱的第1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传递动力,其包括:
第1离合器,用于从所述发动机向所述第1输入轴传递动力;
第2离合器,用于从所述发动机向所述第2输入轴传递动力;
一个杆部件,用于向所述第1离合器及第2离合器传递按压力;
中间弹性部件,向所述第1及第2离合器赋予保持连接力,以使在所述按压力没有向所述第1及第2离合器赋予时,使所述第1及第2离合器维持最小动力传递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件为一直向所述第1离合器赋予第1按压力的膜片弹簧;
所述第1离合器为常闭式离合器;
所述第2离合器为常开式离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向所述第2离合器赋予辅助力的辅助弹性部件,其中,所述辅助力辅助经由所述杆部件传递的第2按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及第2离合器为常开式离合器;
在驱动力没有传递至所述杆部件的状态下,通过所述保持连接力维持所述第1及第2离合器的动力传递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驱动器,配置成使所述杆部件能够朝轴向两侧赋予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离合器具有从所述发动机输入动力的输入旋转体、配置成相对所述输入旋转体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的第1压板组件、配置在所述输入旋转体与所述第1压板组件之间且与所述第1输入轴相连的第1离合器盘组件;
所述第2离合器具有所述输入旋转体、配置成相对所述输入旋转体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的第1压板组件、配置在所述输入旋转体与所述第2压板组件之间且与所述第2输入轴相连的第2离合器盘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旋转体被所述第1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的至少一侧朝半径方向支撑,并通过所述第1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的至少一侧限制朝轴向的至少一侧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1中间部件,配置成相对所述输入旋转体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用于从所述杆部件向所述第1压板组件传递驱动力;
第2中间部件,配置成相对所述输入旋转体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用于从所述杆部件向所述第2压板组件传递驱动力;
所述中间弹性部件以预先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1中间部件与所述第2中间部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杆部件经由所述第1中间部件向所述第1离合器赋予按压力时,所述第2中间部件的一部分被夹持在所述第1中间部件与所述第1压板组件之间;
从所述杆部件经由所述第2中间部件向所述第2离合器赋予按压力时,所述第1中间部件的一部分被夹持在所述第2中间部件与所述第2压板组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弹性部件以预先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1压板组件及所述第2压板组件的轴向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中间传递部件,配置成相对所述输入旋转体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用于从所述杆部件向所述第1压板组件及第2压板组件传递驱动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传递部件,配置成能够朝轴向两侧驱动所述第1压板组件,且配置成能够朝轴向两侧驱动所述第2压板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1磨损追踪机构,用于降低因被设置在所述第1压板组件上的所述第1离合器盘组件的磨损引起的所述第1离合器的负载特性变动;
第2磨损追踪机构,用于降低因被设置在所述第2压板组件上的所述第2离合器盘组件的磨损引起的所述第2离合器的负载特性变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弹性部件的所述保持连接力的大小被设定成,使所述第1离合器及所述第2离合器的传递动力大致等于滑差扭矩。
15.根据权利要求1~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辅助驱动部,用于向所述第1输入轴及所述第2输入轴的至少一侧输入辅助扭矩。
16.一种离合器装置,用于从发动机向变速箱的第1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传递动力,其包括:
输入旋转体,从所述发动机输入动力的部件,被所述第1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的至少一侧能够旋转地支撑,并通过所述第1输入轴及第2输入轴限制朝轴向的至少一侧的移动;
第1离合器,用于向所述第1输入轴传递输入至所述输入旋转体的动力;
第2离合器,用于向所述第2输入轴传递输入至所述输入旋转体的动力;
一个杆部件,被所述输入旋转体支撑,且用于向所述第1及第2离合器传递按压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旋转体的朝轴向的至少一侧的移动被所述第2输入轴限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旋转体被所述第2输入轴能够旋转地支撑。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旋转体被所述第1输入轴能够旋转地支撑。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旋转体朝轴向的至少一侧的移动被所述第1输入轴限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旋转体被所述第1输入轴能够旋转地支撑。
22.根据权利要求16~2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离合器具有:配置成相对所述输入旋转体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的第1压板组件、配置在所述输入旋转体与所述第1压板组件之间且与所述第1输入轴相连的第1离合器盘组件;
所述第2离合器具有:配置成相对所述输入旋转体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够一体旋转的第2压板组件、配置在所述输入旋转体与所述第2压板组件之间且与所述第2输入轴相连的第2离合器盘组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件具有一直向所述第1压板组件赋予按压力的膜片弹簧。
CN201180049046.7A 2010-10-22 2011-08-23 离合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02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7172 2010-10-22
JP2010237172A JP5050090B2 (ja) 2010-10-22 2010-10-22 クラッチ装置
JP2010-259397 2010-11-19
JP2010259397A JP2012112401A (ja) 2010-11-19 2010-11-19 クラッチ装置
PCT/JP2011/068919 WO2012053281A1 (ja) 2010-10-22 2011-08-23 クラ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0227A true CN103210227A (zh) 2013-07-17
CN103210227B CN103210227B (zh) 2016-01-06

Family

ID=4597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904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0227B (zh) 2010-10-22 2011-08-23 离合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91579B2 (zh)
CN (1) CN103210227B (zh)
DE (1) DE112011103535T5 (zh)
WO (1) WO20120532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7080A (zh) * 2013-12-10 2014-04-02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常接合湿式离合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4459B4 (de) * 2013-09-26 2020-09-24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Zweiseitig gelagerte Hebelfeder für Push-/Pull-Aktivierung mit Zuganker
DE102014215171B4 (de) * 2014-08-01 2020-10-2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oppelkupplung mit Abstützung über ein Zentrallager an einer Reiblamelle
DE102015207276A1 (de) * 2015-04-22 2016-10-27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eibkupplung mit einer Rotationsachse zum lösbaren Verbinden einer Abtriebswelle mit einem Verbraucher
CN107735589B (zh) * 2015-07-13 2020-07-07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驱动系的离合器
DE102018126426A1 (de) * 2018-10-24 2020-04-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Reibkupplungsbaugruppe, Kuppl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Reibkupplungsbaugruppe
JP7156189B2 (ja) * 2019-07-05 2022-10-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3945U (zh) * 1971-08-31 1973-04-24
JPS4833946U (zh) * 1971-08-31 1973-04-24
JPS59136034U (ja) * 1983-03-01 1984-09-11 株式会社大金製作所 デユアルクラツチ
JPH0742761A (ja) * 1993-08-05 1995-02-10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クラッチ
JP2007092821A (ja) * 2005-09-27 2007-04-12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係合装置
CN101542153A (zh) * 2006-11-21 2009-09-23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双离合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1668A (en) * 1963-01-21 1965-05-04 Dana Corp Double clutch and control linkage therefor
FR2784678B1 (fr) 1998-09-23 2002-11-29 Sod Conseils Rech Applic Nouveaux derives de n-(iminomethyl)amines, leur preparation, leur application a titre de medicaments et les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les contenant
DE10016607B4 (de) * 2000-04-04 2013-02-21 Zf Sachs Ag Doppelkupplungsanordnung
JP5023372B2 (ja) 2000-11-22 2012-09-12 シェフラ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クラッチ装置
DE102004009832A1 (de) * 2003-03-03 2004-09-16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Ausrücksysteme
JP4520762B2 (ja) * 2003-05-20 2010-08-11 ルーク ラメレン ウント クツプルングスバウ ベタイリグングス コマンディートゲゼルシャフト ドライブトレイン
EP1632687B1 (de) * 2004-09-03 2008-11-26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DE102006058947A1 (de) * 2006-12-14 2008-06-19 Dr.Ing.H.C. F. Porsche Ag Doppelkupplung für einen Hybrid-Antrieb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3945U (zh) * 1971-08-31 1973-04-24
JPS4833946U (zh) * 1971-08-31 1973-04-24
JPS59136034U (ja) * 1983-03-01 1984-09-11 株式会社大金製作所 デユアルクラツチ
JPH0742761A (ja) * 1993-08-05 1995-02-10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クラッチ
JP2007092821A (ja) * 2005-09-27 2007-04-12 Toyota Motor Corp 摩擦係合装置
CN101542153A (zh) * 2006-11-21 2009-09-23 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双离合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7080A (zh) * 2013-12-10 2014-04-02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常接合湿式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206531A1 (en) 2013-08-15
US8991579B2 (en) 2015-03-31
CN103210227B (zh) 2016-01-06
DE112011103535T5 (de) 2013-08-01
WO2012053281A1 (ja) 201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0227A (zh) 离合器装置
CN102422054B (zh) 带有两个输入侧离合器的驱动系统及运行该驱动系统的方法
CN102652230B (zh) 贯通连接式离合器和用于其操控的方法
EP0691486B1 (en) A twin-clutch-type transmission
CN102421622B (zh) 带有取力器离合器的用于机动车的驱动系统
CN103119339B (zh) 用于控制车辆变速器换档的方法
US7021169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8276727B2 (en) Dual clutch
CN103620271B (zh)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方法、双离合式变速器以及搭载该双离合式变速器的车辆
CN101574922A (zh) 具有多级变速器的混合动力系
JP2008540970A (ja) 2重クラッチギアボックス
CN10258852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89673A (zh) 用于当存在变换传动级要求时运行车辆动力传动系的变速器装置的方法
CN102066798A (zh) 尤其是盘状结构方式的可转换的离合器装置,用于混合动力系统的传动系和车辆
KR20040078066A (ko) 구동 트레인
US7976432B2 (en) Sequentia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20040134735A1 (en) Modular constructed multifunctional system, particularly a combined drive, brake and power transfer system
WO2010101168A1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03635721B (zh) 双离合式变速器的控制方法、双离合式变速器及搭载该双离合式变速器的车辆
CN102588525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41581B (zh) 具有阀关闭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3307222A (zh) 一种带超越离合器的电动汽车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US6217475B1 (en) Dual mass variable inertia flywheel assembly
CN103161917A (zh) 双离合变速器
US20090005205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