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9877A - 联接器 - Google Patents

联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9877A
CN103209877A CN2011800495600A CN201180049560A CN103209877A CN 103209877 A CN103209877 A CN 103209877A CN 2011800495600 A CN2011800495600 A CN 2011800495600A CN 201180049560 A CN201180049560 A CN 201180049560A CN 103209877 A CN103209877 A CN 103209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latch members
unitor
recess
outs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95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蒙·伯格恩
蒂莫西·桑塞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adken Resources Pty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adken Resources Pt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AU20109036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AU2010903691A0/en
Application filed by Bradken Resources Pty Ltd filed Critical Bradken Resources Pt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09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9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3/00Couplings comprising mating parts of similar shape or form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element or elements
    • B61G3/04Couplings comprising mating parts of similar shape or form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element or elements with coupling head having a guard arm on one side and a knuckle with angularly-disposed nose and tail portions pivoted to the other side thereof, the nose of the knuckle being the coupling part, and means to lock the knuckle in coupling position, e.g. "A.A.R." or "Janney"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3/00Couplings comprising mating parts of similar shape or form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element or elements
    • B61G3/04Couplings comprising mating parts of similar shape or form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element or elements with coupling head having a guard arm on one side and a knuckle with angularly-disposed nose and tail portions pivoted to the other side thereof, the nose of the knuckle being the coupling part, and means to lock the knuckle in coupling position, e.g. "A.A.R." or "Janney" type
    • B61G3/06Knuckle-lock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联接器(10)包括联接器本体(12),该联接器本体(12)具有杆柄(14)和头部(16),该头部(16)位于该杆柄的端部处。联接器闭锁构件(18)可经由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45、46)可枢转地安装至头部的端部,该相对间隔开的支承突起(45、46)呈叉杆构型从头部的端部突出。闭锁构件(18)还包括突出部分(21),该突出部分(21)用于接收在头部的凹处(22)中。该突出部分(21)包括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突起(30、32)。该凹处(22)包括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37)、(38),当闭锁构件突出部分接收在该头部凹处中时,各突起位于相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37)、(38)后面。长形侧向突起(34)可在使用中突伸至突出部分(21)的侧部,并且该侧向突起可包括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背对着该闭锁构件(18)。在使用中,侧向突起的接合表面可面对对应的接合面(36A),该对应的接合面(36A)位于头部凹处内。联接器(10)可还包括锁定块(24),该锁定块用于设置在位于闭锁构件突出部分(21)与头部(16)之间的头部凹处(22)中。锁定块可将闭锁构件(18)限制在闭合闭锁位置中。

Description

联接器
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改进联接器。该联接器可采取自动型联接器的形式,当两个联接器被缓冲到一起时,该自动型联接器与相对的联接器自动地闭锁以连结这两辆货车。联接器在使用中可在货车之间传递缓冲(压缩)载荷和拖曳(拉伸)载荷。
背景技术
在铁路货车的配置中,拖曳载荷通常是造成联接器的疲劳破坏的原因。这些拖曳载荷经由单个上部拉动突起和单个下部拉动突起通过所谓的钩爪传送到联接器的本体中。这些拉动突起包括钩爪中的凸缘,这些凸缘与联接器的头部中的承载凸缘相配合。随后,钩爪处的载荷通过联接器的杆柄传递至其余的牵引组件并传递到货车结构中。联接器头部中的主要过早疲劳位置处于下部拉动突起处。联接器组件的另一主要疲劳机构是钩爪的通过其所谓的钩爪“掌部”的疲劳破坏。
参照背景技术进行的上述说明并不构成一种认可:本技术构成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上述说明也并非意在限制文中所公开的联接器的应用。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联接器。该联接器包括联接器本体,该本体包括用于安装至包含在货车结构内的牵引装置组件的杆柄。头部位于杆柄的端部处,并且联接器闭锁构件可安装至头部的端部处,用于闭锁到安装至相邻铁路货车的联接器的对应闭锁构件上。该闭锁构件有时被称之为“钩爪”。
根据第一方面,闭锁构件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用于接收在头部的凹处中。该突出部分包括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突起,并且该凹处包括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当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接收在头部的凹处中时,各突起位于这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后面。这种构型可增大位于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支承区域,以提高联接器的载荷能力,从而延长联接器的使用期限并增大联接器的抗疲劳度。这种构型在货车拖曳期间还可显著降低在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较低界面附近的应力集中。
根据第二方面,闭锁构件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用于接收在头部的凹处中。长形侧向突起在使用中突伸至突出部分的侧部。侧向突起包括背对着闭锁构件的接合表面。在使用中,侧向突起的接合表面面对对应的接合面,该对应的接合面位于头部的凹处内。另外,侧向突起可增大在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支承区域,以提高联接器的载荷能力并延长联接器的使用期限,从而增强联接器抗疲劳度,并且还降低了在货车拖曳期间的应力集中。
第二方面的侧向突起可与第一方面的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突起一起使用以在使用中进一步增大位于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支承区域。
根据第三方面,联接器头部包括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该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呈叉杆构型从头部的端部突出,闭锁构件在使用中经由这些支承突起能够可枢转地安装至头部。在货车拖曳期间,已经发现该叉杆构型更好地分布在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载荷与应力。该叉杆构型还通过闭锁构件本身改进了应力分布,从而降低了在闭锁构件的“掌部”中的峰值应力(该掌部是用于闭锁构件的疲劳和过载破坏的主要起始点)。这又改进了闭锁构件的疲劳寿命并同样改进了闭锁构件的极限强度/能力。
支承突起的该叉杆构型可与第二方面的侧向突起和第一方面的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突起一起使用,以在使用中进一步且更好地分配在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载荷和应力。更具体地,该叉杆构型可降低闭锁构件的该“掌部”的载荷,从而显著提高闭锁构件的能力并延长其疲劳寿命。
根据第三方面,闭锁构件可经由相对的销可枢转地安装至头部,该相对的销将位于闭锁构件的相对端部处的相应的支承突部连接至支承突起。销可沿着闭锁构件的长形轴延伸。
在叉杆构型的一种形式中,销可构造成既作为负载构件又作为用于闭锁构件的枢转点。
在叉杆构型的另一形式中,相应的承载凸缘可设置在头部中以在使用中环绕用于每个销的孔区域。在此形式中,可使用(例如具有较小直径的)更轻的销,该销单独地用作为用于闭锁构件的枢转点。承载凸缘能够以类似的方式作用于拉动突起以更好地分配载荷并降低疲劳破坏,这是因为配合凸缘可设置在闭锁构件和联接器头部上。
在一种形式中,突伸出的相邻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在使用中从突出部分向下延伸,尽管应当注意到,如果使用超过两个相邻的向下延伸的突起,那么可进一步增大支承区域并增强应力分布。还应当注意到,可使用两个或更多个相邻使用中的向下延伸的突起,以再次增大支承区域并由此增强应力分布。
第一突起可从突出部分的端部突伸出并且可在使用中设置在第一横向凹处中,该第一横向凹处位于头部的凹处内、限定出肩部中的第一肩部。第二突起可在相对于第一突起内置的位置处从突出部分突伸出。第二突起可在使用中设置在第二横向凹处中,该第二横向凹处设置在头部的凹处内、与第一横向凹处相邻,该第二横向凹处限定出肩部中的第二肩部。
在此形式中,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长形的且是弯曲的、并且可包括曲面接合表面,该曲面接合表面背对着闭锁构件。每个突起可位于对应弯曲的横向凹处中,该对应弯曲的横向凹处限定有构成肩部的一部分的对应的曲面接合面。当闭锁构件在使用中(即在闭锁期间)枢转时,突起和凹处的弯曲部分使得突出部分能够在头部凹处内来回扫过。
在一种形式中,联接器还可包括突伸出的上部突起,该突伸出的上部突起在使用中从突出部分向上延伸。另外,上部突起可以是长形的且是弯曲的,并且可包括背对着闭锁构件的曲面接合表面。上部突起可接合限定在头部的凹处内的对应弯曲的接合表面。另外,这些弯曲部分可使得突出部分能够在头部凹处内(即在闭锁期间)来回扫过。
在此形式中,突伸出的上部突起可延伸成使得与侧向突起是连续的。然而,这可在使用中进一步强化和增大位于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支承区域。
在另一变型中,可使用超过一个上部拉动突起。第二(或另一个)上部拉动突起可进一步广泛地散步闭锁构件的使用中的拖曳载荷的分布。
由此,根据第四方面,闭锁构件包括用于接收在头部的凹处中的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包括在使用中向上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突起,并且该凹处包括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当闭锁构件突出部分被接收在头部的凹处中时,各突起设置在这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的后面。另外,这种构型可增大位于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支承区域,以提高联接器载荷能力,从而延长联接器的使用期限并增强联接器的抗疲劳度。另外,两个向上突伸出的突起可增大位于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支承区域,以提高联接器的载荷能力并延长联接器的使用期限,从而增强联接器的抗疲劳度,并同样在货车拖曳期间降低应力集中。
第四方面的向上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突起可与第三方面的叉杆构型、第二方面的侧向突起、以及向下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突起一起使用,以在使用中进一步且更好地分布在闭锁构件与联接器头部之间的载荷与应力。
在一种形式中,闭锁构件是长形的并且安装至头部以围绕闭锁构件的长形轴枢转,突出部分相对于闭锁构件的长形轴从闭锁构件向侧向地延伸。
在一种形式中,在铁路货车的情况下使用联接器时,闭锁构件可具有竖向地延伸的长形轴,突出部分可大体上水平地延伸到头部中。
在第五方面中,联接器还包括锁定块,该锁定块用于设置在位于闭锁构件突出部分与头部之间的头部凹处中。在与另一(即类似的)闭锁构件联接期间,锁定块适合于落入到闭合(闭锁构件闭锁)位置中,并随后将该闭锁构件限制在闭合位置中。
根据第五方面,锁定块包括用于接合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的表面的平面。锁定块的平面包括相对于锁定块插入到头部凹处中的方向而言倒置的锥形部,闭锁构件的表面对应成锥形以在闭合(闭锁)位置中用作配合界面。
产生自内接合的对应成锥形的表面的该配合界面已经被发现消除了因尺寸过小或尺寸过大的块所产生的装配问题。
在这点上,锁定块能够落入到闭锁位置中,锥形配合面总是彼此接触。锁定块尺寸过大和尺寸过小的问题可在块制造期间产生。在达到楔形闭锁位置之前,就尺寸过大的块而言,锁定块将下落较短距离,就尺寸过小的块而言,该块将下落较大的距离。但是,锥形锁定块能够在联接器的整个使用期限期间罗先,从而抵偿了配合面上的磨损,并且保持“无松动”的闭锁状况。减少或消除闭锁机构中的松动已经被发现在联接器使用期间降低了动态脉冲载荷。动态载荷中的这种降低不仅改善了联接器部件的疲劳寿命,而且改善了其它牵引装置部件的疲劳寿命。由此,该块能够形成紧密配合,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继续将闭锁构件限制在闭合位置中。
在一种形式中,锁定块可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即两个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用于分别接合闭锁构件突出部分的表面与头部的表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的每一者可设置有倒置的锥形部,并且闭锁构件表面和头部表面中的每一者可以分别地且对应地成锥形以用作配合界面。
根据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铁路货车,其装配有根据前述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联接器。
根据第七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至铁路货车联接器的头部的闭锁构件。该闭锁构件包括用于接收在头部的凹处中的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包括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突起,当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接收在头部的凹处中时,各突起能够设置在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的后面。第六方面的闭锁构件可另外如上文所限定。
根据第八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至铁路货车联接器的头部的闭锁构件。该闭锁构件包括用于接收在头部的凹处中的突出部分。长形侧向突起在使用中突伸至突出部分的侧部。侧向突起包括接合表面,该接合表面背对着闭锁构件,该侧向突起接合表面在使用中设置成接合设置在头部凹处内的对应的接合面。第八方面的闭锁构件可另外如上文所限定。
根据第九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至铁路货车联接器的头部的闭锁构件。头部包括从头部突伸出的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闭锁构件包括用于安装至支承突起的对应地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部。
在第九方面中,头部支承突起呈叉杆构型从该头部突出。闭锁构件支承突部可以邻接于头部支承突起的相对端面设置并且设置在头部支承突起的相对端面的外部。随后可使用相对的销,以将相应相邻的支承突起紧固至支承突伸部。闭锁构件可围绕延伸通过销的轴枢转。
第九方面的闭锁构件可另外如上文所限定。在这点上,该叉杆构型可包括相应的承载凸缘,或者销可构造成既用作承载构件又用作用于闭锁构件的枢转点。
在第十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设置在凹处中的锁定块,该凹处限定在铁路货车联接器的头部中。当闭锁构件首次旋转到闭合位置中时,锁定块落入到适当位置中。在该锁定位置中,锁定块在使用中触靠在设置在头部凹处中的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上,以将闭锁构件限制在闭合(闭锁)位置中。
根据第十方面,锁定块包括用于分别接合闭锁构件突出部分的表面的平面。该平面具有相对于锁定块插入到头部凹处中的方向而言倒置的锥形部,闭锁构件表面对应地成锥形以在使用中用作配合界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锁定块可包括两个平锥面,一个用于相应地接合闭锁构件突出部分的表面,另一个用于相应地接合头部的表面。
在这点上,在使用中,并且当联接器是大体上水平的时,接合闭锁构件的块面可相对于竖向平面倾斜、但是大体上平行于通过联接器的纵轴,并且接合头部的块面可与竖向平面对准、但是大体上相对于联接器纵轴倾斜。面的该定向可有助于块插入,并且可适应于块缺陷(即可源自块制造的缺陷)。
第十方面的锁定块可另外如上文所限定。
附图说明
尽管存在会落入到如发明内容中所限定的联接器、闭锁构件和锁定块的范围内的任一其它形式,但现将仅作为示例参照附图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第一联接器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A至2D分别示出了图1的联接器的侧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和反向侧视图;
图3A至3D分别示出了通过图2的联接器的在线A-A、B-B、C-C和D-D(线D-D在图3B上获取)上获取的四个不同的截面图;
图4示出了通过联接器的类似于图3B的截面图;
图5示出了通过联接器的类似于图3A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通过联接器的类似于图3D的截面图;
图7示出了联接器的类似于图2A的视图;
图8示出了通过联接器的类似图3C的截面图;
图9A至9C分别示出了用于与图1的联接器一起使用的闭锁构件的侧视图、仰视图和截面视图,(图9C的截面在图9A的线C-C上获取);
图10A和10B分别示出了用于与图1的联接器一起使用的锁定块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图11A和11B分别示出了图1的联接器在处于打开(未闭锁)构型中时的主视图和(在线F-F上的)截面图;
图12A和12B示出了类似于图11但是当联接器处于闭合(闭锁)构型中的视图;
图13示出了通过联接器的截面图以示出第一叉杆销安装枢转构型;
图14示出了通过联接器的截面图以示出第二替代性叉杆销安装枢转构型;和
图15A和15B分别示出了用于与图1的联接器一起使用的闭锁构件的侧视图和俯视图,以示出该闭锁构件的“掌部”区域(X-Y)。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进行说明,铁路货车联接器10包括联接器本体12,该联接器本体12由合金钢铸造成单个单元。该本体12包括杆柄14和集成的头部16,该头部16位于杆柄14的端部处。呈钩爪18的形式的联接器闭锁构件可枢转地安装至头部16的端部处。钩爪18包括闭锁部分19,该闭锁部分19从长形钩爪本体20延伸,该长形钩爪本体20在头部上围绕长形轴旋转。该钩爪也由合金钢铸造成单个单元,虽然等级可以不同于用于联接器本体的等级(例如改良)。
联接器10是自动型联接器,这是因为当两个铁路货车被缓冲到一起时,联接器10与相对的联接器自动地闭锁(即经由闭锁部分19)在一起。该联接器起到将两辆货车连结并且在使用中在货车之间既传递缓冲(压缩)载荷又传递拖曳(拉伸)载荷的作用。拖曳载荷是主要载荷,其是在联接器中产生疲劳破坏的原因。拖曳载荷通过每个钩爪18传递并且传递到每个相应的联接器本体12中。载荷经由联接器杆柄14传递至牵引组件(未示出)并且传递到货车结构中。
钩爪18包括呈钩爪尾部21的形式的突出部分,该钩爪尾部21接收在凹处22中,该凹处22形成在头部16中。合金钢锁定块24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该凹处中。块24作为靠在钩爪尾部21上的限制楔,以在使用中将钩爪18限制在闭合(闭锁)方位中。
为了更好地示出自动联接器是如何工作的,图11示出了处于打开(准备闭锁)位置中的钩爪18,图12示出了处于闭合(闭锁)位置中的钩爪18。在使用中,当处于打开位置中的两个联接器(图11)被缓冲到一起时,相对的钩爪18的接触使得钩爪18旋转到闭锁位置中。一旦钩爪已移到闭锁位置中,锁定块24就落入到适当位置中,从而限制住该钩爪尾部21并防止该钩爪被枢转打开。当需要再次打开该联接器(即在行程终点处分开这两个联接器)时,起动内部机构以将锁定块24提升出该凹处,从而使得钩爪能够再次枢转打开。
通过每个钩爪18经由上部和下部拉动突起将拖曳载荷传递至头部16(这将在下文中更为具体地进行描述)。这些拉动突起在联接器头部中起到承载凸缘的作用并在钩爪中起到配合凸缘的作用。
该联接器的下列独特的特征已经发展成增大联接器的承载能力并延长该联接器的疲劳寿命。这些特征可总结如下:
前后排列的拉动突起—图3A和图5示出了第一下部拉动突起30和第二下部拉动突起32。两个(或更多个)拉动突起的设置至少使承载区域加倍并由此显著降低了钩爪至头部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如下所述,(通常除了下部拉动突起之外,而非作为下部拉动突起的替代物)可设置两个(或更多个)上部拉动突起。
竖向拉动突起的添加—图3B和图4示出了通过该联接器的水平截面并且突出了已经被引入到该联接器中的呈竖向拉动突起形式的附加支承面。该突起进一步增大了钩爪至头部连接处的联接器的承载区域。
上部拉动突起的延伸—图3D、图6和图9C分别示出了通过该联接器和钩爪的竖向截面并且突出了上部拉动突起如何已被侧向延伸以增大钩爪至头部连接处的联接器的支承面。另外,上部拉动突起36的侧向延伸使得该上部拉动突起36与竖向拉动突起34制成为是连续的,以进一步增大了突起强度并提供了从上部到侧部的连续支承面。
承载钩爪枢转销—图3A、图7、图9C和图13示出了钩爪和联接器头部,该联接器头部被改进成包括两个短销40和42,这两个短销40和42用在承载构型中。在这点上,如在图3A和图7中最佳所示,联接器头部16被改进成叉杆(clevis)构型44。该叉杆构型在钩爪与联接器头部之间引入另一载荷路径(即除了上部和下部拉动突起之外)。另外,这显著降低了在联接器本体和钩爪中的应力集中,从而提高了两个部件的承载能力。
替代性承载叉杆—图14示出了钩爪18和联接器头部叉杆构型44’,该联接器头部叉杆构型44’被改进成包括单个更轻、直径更小的销70。该销70仅作为枢轴使用,并且间隙配合CF用在孔72中以使销70成为非承载构件。单个长的非承载销70延伸孔72的整个深度。在改进的叉杆构型44’中,至少一个承载唇缘74围绕销孔形成在钩爪18中,联接器头部16围绕销孔限定上部和下部配合凸起76。唇缘和凸起在区域78处通过界面连接,此时这在叉杆构型中提供了承载功能。由此,销70能够执行作为枢轴以打开和闭合钩爪的独有的功能。此外,改进的叉杆构型44’在钩爪与联接器本体之间提供另一载荷路径,以显著降低在联接器本体和钩爪中的应力集中,并提高它们的承载能力。
两种叉杆构型44和44’除了将来自钩爪的第二载荷路径设置到本体中之外,还可远离钩爪的“掌部”区域重新分配载荷。这降低了在钩爪掌部和联接器拉动突起中的峰值应力。钩爪掌部区域PA在图15中用交叉阴影线描绘,该钩爪掌部区域PA越过区域X延伸至区域Y。疲劳裂缝频繁地源自X-Y面并且垂直地扩散至通过钩爪的横截面的面。该区域表示在整个联接器组件中的最弱区域并且改进的承载叉杆构型44和44’使载荷远离该面以及远离拉动突起,从而显著提高了钩爪能力并延长了疲劳寿命。
锥形锁定块—图1、3C、8、10、11和12示出了锁定块24,该锁定块24起到将钩爪18限制在闭合(即闭锁)位置中的作用。在使用中,当锁定块具有两个竖向侧部时,出现两个问题:
1.在两个侧部之间的距离过大的情况下,锁定块的尺寸过大以致于不能落入到在钩爪尾部与联接器本体之间的位置中以保持钩爪闭合。
2.在两个侧部之间的距离过小的情况下,锁定块将正确地操作,但是将使得联接器中在钩爪处出现“松动”,从而导致在压缩或拖曳期间存在非必要地高的动态载荷。
施加至块面60处的锥度起到消除尺寸过太的块装配问题和尺寸过小的块松动问题的作用。施加于每个块面60和62处的锥度起到在使用中给予锁定块较高的“允许变量容差”的作用。另外,锥度布置使得块能够在联接器的整个使用期计息落下,从而抵偿了配合面上的磨损,并且保持在联接器头部内的“无松动”配合。
现将更为具体地描述每个上述特征:
下部拉动突起
现参照图3A、5和9B进行说明,该联接器10可改进成增大整个钩爪至头部支承区域。例如,该联接器可设置有第一下部拉动突起30和第二下部拉动突起32。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彼此相邻并且在使用中从钩爪尾部21向下延伸。
如图9B中所示,第一突起30是长形且弯曲的,并且设置成从尾部21的端部处突伸出以在使用中被接收在第一横向延伸的弯曲凹处37中,该第一横向延伸的弯曲凹处37位于头部凹处22内。凹处37限定第一肩部(参见图3A),该第一肩部将突起30保持在其后。
第二突起32在相对于第一突起30内置的位置处从尾部21突伸出。同样如图9B中所示,第二突起32也是长形的且是弯曲的,并且在使用中被接收在第二横向延伸的弯曲凹处38中,该第二横向延伸的弯曲凹处38位于头部凹处22内。第二凹处38限定第二肩部(参见图3A),该第二肩部将突起32保持在其后。
支承区主要处于第一突起30和第二突起32中的每个的内侧弯曲面与限定在第一凹处37和第二凹处38中的每个内的对应的配套弯曲面之间。通过引入第二下部拉动突起,有效地使该支承区加倍。
当钩爪在使用中与相邻的钩爪闭锁时,突起30、32和凹处37、38的长形弯曲部分使得钩爪18能够在叉杆44中枢转。在这点上,一旦锁定块24已落入到空腔中,尾部21就在头部凹处22内来回扫过,并被限制在锁定(块接合)位置中。
应当注意到,如果使用超过两个向下延伸的突起,那么尽管头部和钩爪尾部构型变得更加复杂,但也可进一步增大支承区域并增强应力分布。
竖向拉动突起
现在参照图3B和4进行说明,新引入的竖向拉动突起34被合并成钩爪18的一部分并且从尾部21的近侧部分突出。突起34面对靠在对应的竖向结构39,该竖向结构39形成头部16的一部分(即位于头部凹处22内)。该突起相对于在钩爪至头部连接处的头部进一步增大了钩爪的支承区域。
上部拉动突起
现参照图3A、3D、6和9C进行说明,将会看到,上部拉动突起36已被侧向延伸(即在图3D中既向左又向右延长)以增大在钩爪至头部连接处的拉动突起36的支承区域。
此外,上部突起36是长形的,并是弯曲的以有助于钩爪18的来回枢转。突起36从尾部21向上突伸并被限制在对应弯曲的肩部36A的后面,该对应的弯曲肩部36A位于头部凹处22内(图3A)。
另外,如在图3D和6中最佳所示,上部突起36的侧向延伸使得上部突起36与竖向拉动突起34连续地(一体地)形成,“组合”突起具有增大的强度并且提供增大的且连续的支承面,从而从尾部的上部部分延伸至尾部的侧向部分。
还应该注意到,可设置两个(或更多个)上部拉动突起以增大整个钩爪至头部支承区域,并由此增大应力的分布。例如,该联接器可设置有第一上部拉动突起和第二上部拉动突起,第一上部拉动突起和第二上部拉动突起可以彼此相邻设置并且在使用中从钩爪尾部21向上延伸以被限制在对应弯曲的肩部后面,该对应弯曲的肩部位于头部凹处22内。
钩爪枢转销和叉杆头部
现参照图3A、7、9C、13和14进行说明,在替代性的改进承载构型中,钩爪18和联接器头部16都被改进成或者允许使用两个短枢轴和重载剪切销40和42,或允许使用单个长形的非承载销70。
图3A、3C、7和13最为清楚地示出了使用于联接器头部16处的叉杆构型44。如上所概述,叉杆构型44在钩爪与联接器本体之间提供另一载荷路径以显著降低在联接器本体和钩爪中的应力集中,并增大它们的承载能力。
叉杆构型44包括上部支承突起45和下部支承突起46,该上部支承突起45和下部支承突起46从头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延伸出来。钩爪本体20包括对应的开口47和48,该对应的开口47和48由上端突起50和下端突起51所限定,上部支承突起45和下部支承突起46被接收在开口47和48中。
上端突起50和下端突起51中的每个具有贯穿它们的使用中的竖向孔52、53(参见图9B),并且相应的销40、42可插入到竖向孔52、53中。如在图3A和3C中最佳所示,每个销40、42依次延伸通过在上部支承突起45和下部支承突起46中的每个中的对准孔,每个销端部接收在限定在钩爪本体20中的凹处中。每个销可通过沉头型螺栓于54、55处固定就位,尽管也可使用替代性的销保持方法。
由此,销40、42沿着钩爪本体的长形轴延伸,使得它们在叉杆构型44的相对侧处彼此相对。
图14示出了改进的叉杆构型44’,该改进的叉杆构型44’围绕钩爪枢转轴包含承载唇缘/凸起布置74、76、78,这使得使用单个更为细长的非承载销70(即如上所已经描述的那样)。
锁定块
现参照图1、3C、8、10、11和12进行说明,使用锁定块24以在使用中将钩爪18保持在闭合(闭锁)位置中。在这点上,该块作用在尾部21上以将钩爪保持在闭锁构型中,尽管该块是可变形的以在与相邻的联接器的钩爪闭锁时允许钩爪枢转。
锁定块24被改进成具有锥形面60,该锥形面60起到消除过大块装配问题和过小块松动问题的作用。在这点上,当锁定块24落入到头部凹处22中的适当位置中时,锥形面60达到与位于钩爪尾部21处的对应表面紧密地面对接合。
该块还包括锥形面62,该锥形面62接合位于头部凹处22内的对应的锥形面。另外,面62可容许较小的块制造公差。
在使用中并且如图10A和10B上最佳所示,并且当联接器10从牵引装置组件大体上水平延伸,面60可相对于竖向面倾斜,但大体上平行于穿过该联接器的纵轴,并且面62可以与竖向平面对准但是大体上相对于联接器纵轴倾斜。
尽管已经描述了具体的联接器、闭锁构件和锁定块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其它形式具体表现。
例如,通过“扩大”文中所述的多个突起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增大支承区域。随后对应地改进该头部。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并在前述说明书中,除了由于语言表达或必要的暗示而使得上下文需要其它情况之外,术语“包括”和诸如“包含”或“含有”之类的变型以包括界限的方式使用,即详细说明所述特征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如在文中所述的联接器、闭锁构件和锁定块的多个实施方式中的其它特征。

Claims (28)

1.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包括联接器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杆柄和头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杆柄的端部,所述头部的端部安装有联接器闭锁构件;
其中,所述闭锁构件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用于接收在所述头部的凹处中,所述突出部分包括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突起,并且所述凹处包括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当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接收在所述头部的凹处中时,各突起位于所述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的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中,突伸出的相邻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使用中从所述突出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一突起从所述突出部分的端部突伸出并且在使用中位于第一横向凹处中,所述第一横向凹处位于所述头部的凹处内、限定出所述肩部中的第一肩部,并且所述第二突起在相对于所述第一突起内置的位置处从所述突出部分突伸出,所述第二突起在使用中位于第二横向凹处中,所述第二横向凹处位于所述头部的凹处内、与所述第一横向凹处相邻,所述第二横向凹处限定出所述肩部中的第二肩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中的每一个都是长形的且是弯曲的、并且包括曲面接合表面,所述曲面接合表面背对所述闭锁构件,每个突起位于对应弯曲的横向凹处中,所述对应弯曲的横向凹处限定有形成所述肩部的一部分的对应的曲面接合表面。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还包括长形的侧向突起,所述长形的侧向突起突伸至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所述侧向突起包括大体上平面的接合表面,所述大体上平面的接合表面背对着所述闭锁构件,所述侧向突起的接合表面在使用中面对位于所述头部的凹处内的对应的平面接合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接器,还包括突伸出的上部突起,所述上部突起在使用中从所述突出部分向上延伸,其中,所述上部突起是长形的且是弯曲的,并且包括曲面接合表面,所述曲面接合表面背对着所述闭锁构件,所述上部突起能够接合限定在所述头部的凹处内的对应弯曲的接合表面,并且其中,所述侧向突起与所述上部突起是连续的。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还包括锁定块,所述锁定块位于在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与所述头部之间的所述头部的凹处中,所述锁定块适合于将所述闭锁构件限制在闭合闭锁位置中。
7.如权利要6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锁定块包括用于接合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的表面的平面,并且其中,所述平面具有相对于所述锁定块插入到所述头部凹处中的方向而言倒置的锥形部,所述闭锁构件的表面对应地成锥形以用作配合界面。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闭锁构件是长形的并且在所述头部上安装成围绕所述闭锁构件的长形轴枢转,所述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闭锁构件的长形轴从所述闭锁构件向侧向地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闭锁构件经由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头部,所述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呈叉杆构型从所述头部的端部突出,相对的销将所述闭锁构件的相应的相对端部连接至所述支承突起,所述销沿着所述闭锁构件的长形轴延伸。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联接器,其中,在铁路货车的情况下使用所述联接器时,所述闭锁构件的长形轴竖向地延伸,并且所述突出部分大体上水平地延伸到所述头部中。
11.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包括联接器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杆柄和头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杆柄的端部处,所述头部的端部安装有联接器闭锁构件;
其中,所述闭锁构件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用于接收在所述头部的凹处中,并且长形侧向突起在使用中突伸至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所述侧向突起包括背对着所述闭锁构件的接合表面,所述侧向突起的接合表面在使用中面对位于所述头部的凹处内的对应的接合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另外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限定。
13.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包括联接器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杆柄和头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杆柄的端部处,所述头部的端部安装有联接器闭锁构件,并且所述联接器闭锁构件具有用于接收在所述头部的凹处中的突出部分;
所述联接器还包括锁定块,用于设置在位于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与所述头部之间的所述头部的凹处中,所述锁定块适合于将所述闭锁构件限制在闭合闭锁位置中;
所述锁定块包括用于接合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的表面的平面,所述平面具有相对于所述锁定块插入到所述头部凹处中的方向而言倒置的锥形部,所述闭锁构件表面之一对应地成锥形以用作配合界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锁定块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用于分别接合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的表面和所述头部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中的每一者具有倒置的锥形部以用作与与相应且对应地成锥形的闭锁构件表面和头部表面的配合界面。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另外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限定。
16.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包括联接器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杆柄和头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杆柄的端部处,闭锁构件在使用中经由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可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头部,所述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呈叉杆构型从所述头部的端部突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叉杆构造成使得:
(i)一个或更多个剪切销位于枢转轴上,所述枢转轴在所述闭锁构件与所述相对的支承突起之间延伸,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销既作为承载构件又作为用于所述闭锁构件的枢转点;或者
(ii)相应的承载凸缘分别设置于所述相对的支承突起处,每个所述承载凸缘接合所述闭锁构件的对应的支承唇缘,由此,非承载销用作用于所述闭锁构件的枢转点。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联接器,所述联接器另外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限定。
19.一种用于安装至铁路货车联接器的头部的闭锁构件,所述闭锁构件包括用于接收在所述头部的凹处中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包括突伸出的至少两个相邻的突起,当所述闭锁构件突出部分接收在所述头部凹处中时,各突起能够位于对应的至少两个相邻的肩部的后面。
20.一种用于安装至铁路货车联接器的头部的闭锁构件,所述闭锁构件包括用于接收在所述头部的凹处中的突出部分,其中,长形侧向突起在使用中突伸至所述突出部分的侧部,所述侧向突起包括背对着所述闭锁构件的接合表面,所述侧向突起的接合表面设置成在使用中接合位于所述头部的凹处内的对应的接合面。
21.一种用于安装至铁路货车联接器的头部的闭锁构件,所述头部包括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所述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起从所述头部突出,所述闭锁构件包括用于安装至所述支承突起的对应地间隔开的相对的支承突伸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闭锁构件,其中,所述头部支承突起呈叉杆构型从所述头部突出,所述叉杆构型构造成使得:
(i)一个或更多个剪切销位于在所述闭锁构件与所述相对的支承突起之间延伸的枢转轴上,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销既作为承载构件又作为用于所述闭锁构件的枢转点;或者
(ii)相应的承载凸缘分别设置于所述相对的支承突起处,每个所述承载凸缘接合所述闭锁构件的对应的支承唇缘,由此,非承载销作为用于所述闭锁构件的枢转点。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闭锁构件,所述闭锁构件另外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限定。
24.一种锁定块,所述锁定块用于设置在限定于铁路货车联接器的头部中的凹处中以在使用中迫压于位于所述头部的凹处中的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上,从而将所述闭锁构件限制在闭合位置中,所述锁定块包括至少一个平面,所述至少一个平面用于分别接合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的表面与所述头部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平面具有相对于所述锁定块插入到位于所述闭锁构件突出部分与所述头部之间的位置中的方向而言倒置的锥形部,所述闭锁构件的表面与所述头部的表面中的一者相应且对应地成锥形以用作配合界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锁定块,所述锁定块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用于分别接合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的表面与所述头部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中的每一者具有相对于所述锁定块插入到位于所述闭锁构件的突出部分与所述头部之间的位置中的方向而言倒置的锥形部,所述闭锁构件的表面和所述头部的表面相应且对应地成锥形以用作配合界面。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锁定块,其中,在使用中,当所述联接器大体上水平时,接合所述闭锁构件的块面相对于竖向平面倾斜、但是大体上平行于穿过所述联接器的纵轴,并且接合所述头部的块面与所述竖向平面对准、但是大体上相对于所述联接器的纵轴倾斜。
27.如权利要求24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定块,所述锁定块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中所限定的联接器一起使用。
28.一种铁路货车,所述铁路货车装配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闭锁构件和/或锁定块。
CN2011800495600A 2010-08-17 2011-08-17 联接器 Pending CN1032098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U2010903691 2010-08-17
AU2010903691A AU2010903691A0 (en) 2010-08-17 Coupler
PCT/AU2011/001048 WO2012021929A1 (en) 2010-08-17 2011-08-17 Coupl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9877A true CN103209877A (zh) 2013-07-17

Family

ID=45604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95600A Pending CN103209877A (zh) 2010-08-17 2011-08-17 联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06716A1 (zh)
CN (1) CN103209877A (zh)
AU (1) AU2011291438A1 (zh)
BR (1) BR112013003568A2 (zh)
CA (1) CA2808141A1 (zh)
WO (1) WO2012021929A1 (zh)
ZA (1) ZA2013011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3127A (zh) * 2016-01-21 2018-08-31 纽约气闸有限公司 互锁握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38836B1 (en) 2012-11-15 2015-05-26 Pennsy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coupler
US11345374B1 (en) 2012-11-15 2022-05-31 Pennsy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coupler
US9701323B2 (en) 2015-04-06 2017-07-11 Bedloe Industries Llc Railcar coupler
RU169989U1 (ru) * 2016-08-11 2017-04-11 РЕЙЛ 1520 АйПи ЛТД Замок автосцепки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8839666B (zh) 2018-06-29 2019-11-08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车钩、钩舌及钩体
AU2019296795B2 (en) 2018-06-29 2022-02-24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Railway vehicle, coupler, and coupler body thereof
RU184607U1 (ru) * 2018-07-13 2018-10-31 РЕЙЛ 1520 АйПи ЛТД Замок автосцепки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A3196605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Scott Andrew SIMSON Coupling arrangem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26575A (en) * 1928-12-21 1930-03-20 Mcconway & Torley C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railway car couplers
US3097751A (en) * 1959-07-24 1963-07-16 Paul Emile Ernest Alfr Henrico Automatic railway couplers
CN101475012A (zh) * 2009-01-23 2009-07-08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车钩、从板以及车钩缓冲装置
WO2009142747A1 (en) * 2008-05-22 2009-11-26 Bedloe Industries Llc Improved railcar coupler lock with increased chamfer on the knuckle shelf seat
CN201395141Y (zh) * 2009-05-19 2010-02-03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车辆用车钩钩舌坯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3086A (en) * 1997-11-12 1998-11-10 Amsted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Alliance coupler lock lifter securing ar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26575A (en) * 1928-12-21 1930-03-20 Mcconway & Torley Co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railway car couplers
US3097751A (en) * 1959-07-24 1963-07-16 Paul Emile Ernest Alfr Henrico Automatic railway couplers
WO2009142747A1 (en) * 2008-05-22 2009-11-26 Bedloe Industries Llc Improved railcar coupler lock with increased chamfer on the knuckle shelf seat
CN101475012A (zh) * 2009-01-23 2009-07-08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车钩、从板以及车钩缓冲装置
CN201395141Y (zh) * 2009-05-19 2010-02-03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车辆用车钩钩舌坯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3127A (zh) * 2016-01-21 2018-08-31 纽约气闸有限公司 互锁握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03568A2 (pt) 2017-11-07
WO2012021929A1 (en) 2012-02-23
US20130206716A1 (en) 2013-08-15
ZA201301135B (en) 2013-09-25
AU2011291438A1 (en) 2013-02-21
CA2808141A1 (en) 201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9877A (zh) 联接器
AU2016246680B2 (en) Railcar coupler
US9976627B2 (en) Block lock with a twist lock
CN103786743A (zh) 钩舌
CN202006800U (zh) 铁路车辆用旋转车钩
CN209658842U (zh) 一种新型双联碗头挂板
CN1907780A (zh) 铁路车辆双系统车钩
TWM355309U (en) Towing hook
CN108726399A (zh) 用于移动式起重机的车辆框架和移动式起重机
DE102012107733A1 (de) Anschlagpunkt
CN201140718Y (zh) 具有二次保护功能的自动车钩
AU2013204520A1 (en) Coupler
US1429186A (en) Car coupling
US595181A (en) David ii
US1322653A (en) Geokge e
CN207274307U (zh) 汽车前拖车钩
US512103A (en) Car-coupling
US1509907A (en) Articulated brake hanger
CN2494301Y (zh) 矿车防跑装置
US322591A (en) Car-coupling
US177722A (en) Improvement in car-couplings
US908880A (en) Mine-car coupling.
CN2915916Y (zh) 带有翼轨踏面的锻造合金钢辙叉心
US1844968A (en) Car coupling
US182039A (en) Improvement in car-couplin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