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6548A - 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06548A
CN103206548A CN2013101141712A CN201310114171A CN103206548A CN 103206548 A CN103206548 A CN 103206548A CN 2013101141712 A CN2013101141712 A CN 2013101141712A CN 201310114171 A CN201310114171 A CN 201310114171A CN 103206548 A CN103206548 A CN 103206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removal
baffle plate
tight device
hole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41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06548B (zh
Inventor
黄勇
刘文超
王雪亮
陈浩
王超
刘伟波
刘浩
郭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417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06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06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6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06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06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Turbin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所述排屑防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排屑腔,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排屑腔与外界连通的进屑孔和排屑孔;和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在封堵所述进屑孔的第一位置和脱离所述进屑孔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排屑腔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具有兼备排屑和防水功能、能够减小车辆噪音和提高换挡舒适性等优点。

Description

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所述排屑防水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涉水时,水容易从排屑孔进入变速器与发动机形成的容纳腔内,致使润滑脂失效,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出噪声,影响换挡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兼备排屑和防水功能、能够减小车辆噪音和提高换挡舒适性的排屑防水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排屑防水装置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排屑防水装置,所述排屑防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排屑腔,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排屑腔与外界连通的进屑孔和排屑孔;和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在封堵所述进屑孔的第一位置和脱离所述进屑孔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排屑腔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通过在所述壳体上设置分别与所述排屑腔连通的所述进屑孔和所述排屑孔,且在所述排屑腔内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的所述挡板组件,可以在需要排屑时将所述挡板组件调节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所述挡板组件脱离所述进屑孔,即所述进屑孔敞开而与所述排屑腔连通,异物可以由所述进屑孔进入所述排屑腔后从所述排屑孔排出。在需要防水时可以将所述挡板组件调节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封堵所述进屑孔,即密封所述进屑孔以截止所述进屑孔与所述排屑腔连通,从所述排屑孔进入所述排屑腔的水无法通过所述进屑孔进入需要防水的区域。例如,所述排屑防水装置安装在车辆的变速器上,车辆不涉水时可以将所述挡板组件调节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使异物能够通过所述排屑防水装置排出。车辆涉水时可以将所述挡板组件调节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封堵所述进屑孔,从所述排屑孔进入所述排屑腔的水无法通过所述进屑孔进入变速器与发动机形成的容纳腔内,由此可以防止润滑脂受水的影响而失效,从而可以避免车辆发出噪声,使司机和乘客更加舒适。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具有兼备排屑和防水功能、能够减小车辆噪音和提高换挡舒适性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排屑防水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排屑腔内;和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排屑腔内,所述动力叶轮在静止时允许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且在通过所述排屑孔进入所述排屑腔内的动力的作用下旋转时推动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由此可以提高所述排屑防水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由液体提供时,所述动力叶轮推动所述挡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封堵所述进屑孔。由此可以使所述排屑防水装置具有自动防水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由气体提供时,所述动力叶轮推动所述挡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这样可以保证所述排屑防水装置的排屑功能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支撑在所述动力叶轮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便于所述动力叶轮旋转时推动所述挡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屑腔内设有用于在所述挡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止挡所述动力叶轮旋转的止档筋。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转轴孔,所述动力叶轮上设有第二转轴孔,所述排屑腔的壁上设有配合在所述第一转轴孔内的第一转轴和配合在所述第二转轴孔内的第二转轴。这样可以将所述挡板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排屑腔内且可以将所述动力叶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排屑腔内,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轴孔设在所述挡板的端部,所述第二转轴孔设在所述动力叶轮的中心处。由此可以使所述排屑防水装置的防水功能更加可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可拆卸相连的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排屑腔。这样可以使所述挡板组件的安装和维修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发动机相连且与所述发动机限定出容纳腔;和排屑防水装置,所述排屑防水装置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所述排屑防水装置设在所述变速器上且所述进屑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可以在不影响异物排泄的情况下具有防水功能,具有噪音小、换挡舒适性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排屑防水装置10、壳体100、排屑腔110、第一转轴111、第二转轴112、止档筋113、进屑孔120、排屑孔130、挡板组件200、挡板210、动力叶轮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包括壳体100和挡板组件200。
壳体100内具有排屑腔110,壳体100具有将排屑腔110与外界连通的进屑孔120和排屑孔130。挡板组件200在封堵进屑孔120的第一位置和脱离进屑孔120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排屑腔110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通过在壳体100上设置分别与排屑腔110连通的进屑孔120和排屑孔130,且在排屑腔110内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的挡板组件200,可以在需要排屑时将挡板组件200调节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使挡板组件200脱离进屑孔120,即进屑孔120敞开而与排屑腔110连通,异物可以由进屑孔120进入排屑腔110后从排屑孔130排出。在需要防水时可以将挡板组件200调节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封堵进屑孔120,即密封进屑孔120以截止进屑孔120与排屑腔110连通,从排屑孔130进入排屑腔110的水无法通过进屑孔120进入需要防水的区域。例如,排屑防水装置10安装在车辆的变速器上,车辆不涉水时可以将挡板组件200调节到所述第二位置以使异物能够通过排屑防水装置10排出。车辆涉水时可以将挡板组件200调节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封堵进屑孔120,从排屑孔130进入排屑腔110的水无法通过进屑孔120进入变速器与发动机形成的容纳腔内,由此可以防止润滑脂受水的影响而失效,从而可以避免车辆发出噪声,使司机和乘客更加舒适。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具有兼备排屑和防水功能、能够减小车辆噪音和提高换挡舒适性等优点
有利地,如图1所示,进屑孔120可以位于排屑孔130的上方(上下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这样挡板组件20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异物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更加容易地从进屑孔120进入排屑腔110且可以更加容易地从排屑孔130排出。
更为有利地,排屑孔130可以设在排屑腔110的侧壁和排屑腔110的底壁的连接处,排屑腔110的底壁可以从排屑孔130向上倾斜延伸,由此可以使排屑腔110内的异物沿排屑腔110的底壁滑至排屑孔130处,从而可以进一步使排屑腔110内异物更加容易地从排屑孔130排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如图1所示,挡板组件200可以包括挡板210和动力叶轮220。挡板210可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在排屑腔110内。动力叶轮220可以可旋转地设在排屑腔110内,动力叶轮220在静止时可以允许挡板210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且动力叶轮220在通过排屑孔130进入排屑腔110内的动力的作用下旋转时可以推动挡板210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换言之,动力叶轮220在静止时,挡板210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所述第二位置。当有动力从排屑孔130进入排屑腔110时,所述动力驱动动力叶轮220旋转,动力叶轮220旋转时推动挡板210朝所述第一位置移动。由此可以利用从排屑孔130进入排屑腔110内的动力间接驱动挡板21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这样可以不必手动调节挡板210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排屑防水装置10的自动化程度。
具体而言,所述动力由液体提供时,动力叶轮220可以推动挡板210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封堵进屑孔120。换言之,排屑防水装置10涉水时,水进入排屑腔110而驱动动力叶轮220旋转以将挡板210推到所述第一位置,进屑孔120被挡板210封堵,水无法通过进屑孔120。由此可以使排屑防水装置10具有自动防水功能。例如,排屑防水装置10安装在车辆的变速上,当车辆涉水时,挡板组件200会在进入排屑腔110的水的作用下自动封堵进屑孔120以实现防水功能。
所述动力由气体提供时,动力叶轮220可以推动挡板210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换言之,当所述动力由气体提供时,动力叶轮220虽然转动但只能将挡板210推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而无法将挡板210推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即所述动力由气体提供时,挡板210不会封堵进屑孔120,从而可以保证排屑防水装置10的排屑功能可靠。例如,排屑防水装置10安装在车辆的变速器上,当车辆行驶且不涉水时,气流从排屑孔130进入排屑腔110并驱动动力叶轮220转动(并非旋转),挡板210在动力叶轮220的推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即挡板210与进屑孔120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此时可以保证异物可以通过排屑防水装置10正常排出。
当车辆静止时,动力叶轮220静止,挡板21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异物能够通过排屑防水装置10排出。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如图1所示,挡板21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可以支撑在动力叶轮220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挡板21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便于动力叶轮220旋转时推动挡板210。
有利地,如图1所示,排屑腔110内可以设有用于在挡板21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止挡动力叶轮220旋转的止档筋113。具体地,止档筋113的一端可以设在排屑腔110的壁上且止档筋113的另一端可以抵住动力叶轮220,止档筋113可以邻近排屑孔130设置。由此可以避免动力叶轮220随意运动而影响支撑在动力叶轮220上的挡板210,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挡板210在所述第二位置时的稳定性。
需要理解地是,止档筋113只能止挡动力叶轮220单方向旋转而非使动力叶轮220完全无法旋转。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如图1所示,挡板210上可以设有第一转轴孔,动力叶轮220上可以设有第二转轴孔,排屑腔110的壁上可以设有配合在所述第一转轴孔内的第一转轴111和配合在所述第二转轴孔内的第二转轴112。由此可以将挡板210可枢转地安装在排屑腔110内且可以将动力叶轮220可旋转地安装在排屑腔110内,且所述第一转轴孔和第一转轴111以及所述第二转轴孔和第二转轴112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孔可以设在挡板210的端部以增大挡板210的可移动幅度,所述第二转轴孔可以设在动力叶轮220的中心处以使挡板210受动力叶轮220推动时最大位移固定。由此可以使排屑防水装置10的防水功能更加可靠。
有利地,壳体100可以包括第一子壳体(图中未示出)和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可拆卸相连的第二子壳体(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可以共同限定出排屑腔110。这样可以通过拆卸所述第一子壳体和所述第二子壳体来安装和维修位于排屑腔110内的挡板组件200,从而可以使挡板组件200的安装和维修更加方便。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和排屑防水装置。
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发动机相连且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发动机限定出容纳腔。所述排屑防水装置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排屑防水装置10设在所述变速器上且进屑孔120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排屑防水装置10,可以在不影响异物排泄的情况下具有防水功能,具有噪音小、换挡舒适性高等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排屑腔,所述壳体具有将所述排屑腔与外界连通的进屑孔和排屑孔;和
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在封堵所述进屑孔的第一位置和脱离所述进屑孔的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排屑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在所述排屑腔内;和
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排屑腔内,所述动力叶轮在静止时允许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且在通过所述排屑孔进入所述排屑腔内的动力的作用下旋转时推动所述挡板朝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由液体提供时,所述动力叶轮推动所述挡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封堵所述进屑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由气体提供时,所述动力叶轮推动所述挡板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支撑在所述动力叶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腔内设有用于在所述挡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止挡所述动力叶轮旋转的止档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转轴孔,所述动力叶轮上设有第二转轴孔,所述排屑腔的壁上设有配合在所述第一转轴孔内的第一转轴和配合在所述第二转轴孔内的第二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孔设在所述挡板的端部,所述第二转轴孔设在所述动力叶轮的中心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可拆卸相连的第二子壳体,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排屑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
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所述发动机相连且与所述发动机限定出容纳腔;和
排屑防水装置,所述排屑防水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排屑防水装置,所述排屑防水装置设在所述变速器上且所述进屑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CN201310114171.2A 2013-03-29 2013-03-29 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Active CN103206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4171.2A CN103206548B (zh) 2013-03-29 2013-03-29 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4171.2A CN103206548B (zh) 2013-03-29 2013-03-29 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6548A true CN103206548A (zh) 2013-07-17
CN103206548B CN103206548B (zh) 2015-04-22

Family

ID=48753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4171.2A Active CN103206548B (zh) 2013-03-29 2013-03-29 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0654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2457Y (zh) * 1999-09-16 2001-03-07 付嘉林 汽车发动机防呛水、堵水装置
CN101783232A (zh) * 2009-01-19 2010-07-21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逆止阀
KR20110025595A (ko) * 2010-04-06 2011-03-10 김현연 개폐식 배수구 덮개
KR101068592B1 (ko) * 2011-01-11 2011-09-30 박우찬 하수 및 악취 차단장치
CN102213003A (zh) * 2010-04-06 2011-10-12 朴性德 具有椭圆状铰链结构的用于防止臭气的地漏盖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2457Y (zh) * 1999-09-16 2001-03-07 付嘉林 汽车发动机防呛水、堵水装置
CN101783232A (zh) * 2009-01-19 2010-07-21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逆止阀
KR20110025595A (ko) * 2010-04-06 2011-03-10 김현연 개폐식 배수구 덮개
CN102213003A (zh) * 2010-04-06 2011-10-12 朴性德 具有椭圆状铰链结构的用于防止臭气的地漏盖
KR101068592B1 (ko) * 2011-01-11 2011-09-30 박우찬 하수 및 악취 차단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06548B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1624B2 (ja) 垂直方向に段階的な、隣接する2つのギアトレインを潤滑するための機構
CN101413578B (zh) 组合润滑齿轮箱
CN106461064A (zh) 带有紧急润滑装置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CN202971272U (zh) 悬臂整体式离心压缩机传动系统
CN107806506A (zh) 变速器和机动车
CN104633070A (zh)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CN203835996U (zh) 一种联轴器润滑结构
CN105333084A (zh) 两挡自动变速箱的变速机构
CN103206548A (zh) 排屑防水装置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3962937U (zh) 后桥主减速器壳
CN202108974U (zh) 前驱动桥减速器壳体
CN101240841A (zh) 齿轮单元及防止润滑油飞溅的方法
CN106402357B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变速器及汽车
CN201293090Y (zh) 一种组合润滑齿轮箱
CN205047780U (zh) 一种锥齿轮
CN107110329B (zh) 变速器壳体和具备该变速器壳体的变速器
CN103538589B (zh) 工矿电机车减速装置齿轮罩
CN201623584U (zh) 一体化变档电机
CN202065420U (zh) 离合式蜗轮减速机
KR100968759B1 (ko) 이중 클러치 변속기의 케이스
CN105465358A (zh) 变速箱液压换挡机构
CN206145115U (zh) 一种同轴齿轮或链轮润滑装置
CN204402053U (zh) 一种车载泵及其动力装置
CN102720560B (zh) 一种机油滤清器总成及其装配方法、拆卸方法
CN217362746U (zh) 一种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